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实用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范文1
资料来源
以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年号+顺序号”为准,收集生产日期为2012年11月-2013年11月之间大连地区医药市场上正在销售使用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共84份,其中包含处方药、非处方药,涵盖丸剂、散剂、冲剂、酒剂、酊剂、膏剂等剂型。
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上通知印发的《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格式》和《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国食药监注〔2006〕283号)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成药非处方药说明书规范细则》(国食药监注〔2006〕540号)等规定,对药品说明书中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警示语、通用名称、汉语拼音、成分、性状、功能主治与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贮藏、包装、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共25项内容进行项目标示情况统计与安全性项目内容调查分析。
2结果与分析
药品说明书项目标示情况
将84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内容进行分项统计,按照25项内容进行归纳,记录每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项目标示情况,从而分项计算出标示量和标示率。。
药品说明书安全性
项目标示情况本次调查分析的药物安全性项目内容包括中成药药品的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4项。无实质性内容是指在说明书中表述为“尚不明确”,或“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以及“尚无本品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信息”等没有实质性描述内容的情况;有实质性内容是指除上述表述语言外,在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含有具体的描述内容的情况,如在药品说明书注意事项中阐述了用药治疗需注意的具体内容或者提示了有效的停药措施等。
3分析与讨论
药品说明书项目内容不完整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核准日期和修改日期、通用名称、功能主治与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有效期、执行标准、批准文号和生产企业在每份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中均有标示外,其他项目都存在缺失情况。尤其警示语、儿童用药、老年用药及临床试验,项目标示率为0%,表明缺失情况甚为严重。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中在警示语、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项目下“如未进行该项研究,可不列此项”的规定;另一方面也因为对成分复杂的中成药而言,药品生产企业开展以上项目的研究较为困难,难以获得有效的结果。
药品说明书用语表述不规范
在调查的84份说明书中,有许多文字表述缺乏规范性。其不规范突出表现在功能主治、适应症与用法用量方面。在功能主治方面表现为术语描述专业性较强,不利于消费者自行阅读与理解。而且,有些说明书表述甚至将其与药理作用相混淆。用法用量方面则表现为对患者年龄的描述过于宽泛,缺乏合理界定,导致药品用量的大小十分悬殊,失去了实际的指导意义。另外,有些说明书对药品用法的介绍过于简单,未明确规定给药途径,服用时间的表达也有所欠缺,影响药物的合理吸收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第5条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规定,说明书的文字表述应客观、科学、规范、准确、简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第6条指出,非处方药说明书的用语应当科学、易懂,便于消费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因此,药品说明书的语言应客观、科学,文字表达要简明易懂。
药品说明书安全性
项目标示不明安全性项目包括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4项,本次所调查的药品说明书均存在标示不明的问题。以不良反应项目为例,《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对不良反应项的书写要求规定为“应当实事求是地详细列出该药品不良反应,并按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发生频率或症状的系统性列出”。此次调查中,不良反应项目虽标示明确,达到%,但无实质性内容的情况却占%,且有关提示急救措施率为0%。这表明大部分中成药生产企业缺乏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研究,不能准确描述不良反应的范围和程度。这一现象同样与《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内容书写要求》及《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的规定有关。如对于不良反应,“尚不清楚有无不良反应的,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来表述”。这就使药品生产企业对不良反应等安全性项目不够重视,为合理用药带来隐患。
药品说明书修订不及时
本次调查发现,有些药品说明书核准日期与修订日期陈旧,如在某企业生产的银黄颗粒(甲类)的说明书中,核准日期是2007年3月28日,修改日期为2009年6月25日。另一生产企业的情况较好,修订日期为2011年2月22日,但也已有3年之久。这说明药品生产企业不太注重药品信息的收集与更新,不能及时将新信息加入说明书中,使中成药用药存在安全风险和隐患。《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针对中药的特点明确规定,药品说明书的完善、修订及维护应成为经常性的工作。实践中,任何新药的试验由于科研力量或者临床环境等有限,很难全面掌握其有效信息。因此,在中成药品种上市后,药品生产企业应主动、积极跟踪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情况,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亦应对此加强监管,使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及时得到修改和补充。
4对策与建议
全面完善法律依据
制定单独法律规范
当前医药市场除传统中成药外,还有很多新型的中成药品种。其说明书问题较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制于临床试验的水平,导致不良反应、禁忌等事项研究不够充分。再加上中成药的成分组成和药量配比通常一成不变,致使中成药与其他类药品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国家有必要制定单独的法律规范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进行规定。我国现行有关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规制的法律文件大多数位于规章之下,等级较低,普遍性也较弱。因此,笔者建议在制定专门规制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法律规范时,应适当提高效力等级,以部门规章为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制定和颁布。另外,在制定法律规范时,不仅要依靠法学专家、学者,更要组织中成药领域的医学和药学专家,以及中成药生产企业代表等对立法草案进行认真研究和讨论。适时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并且能够根据立法进度的要求开展不同层次的听证会,使该法律规范充分适应中成药的特有性质。这既有利于中成药药品生产与经营企业的遵守,以及执法机关的执行和监管机构的监管,又符合我国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的宗旨与理念。
及时修订滞后的法律规范
我国目前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进行规范的法律文件大部分集中在2006年左右,具有滞后性。对此,药品立法部门与监管部门应在充分了解中成药当前市场和用药情况后,对这些法律文件及时进行规范,以适应现今中成药的发展现状。不仅要清理和废止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更要填补2006年相对于现今的立法空白与漏洞,以更好地为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制定与修改提供科学、有力而合理的指导。
严格规范项目内容
提升说明书项目内容的完整性
鉴于中成药成分复杂,进行不良反应、禁忌等项目的观察与试验分析极具难度,《中药、天然药物处方药说明书撰写指导原则》等法律文件多次提到,如未进行该项研究,可不列此项;尚不清楚,可在该项下以“尚不明确”表述。但这不利于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笔者建议适当修改和减少此类规定,加强中成药生产企业对警示语、特殊人群用药、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药代动力学等研究,列全项目,描述出实质性内容,提示急救措施,为使用者提供参考依据,从而实现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真正价值。
加强说明书项目内容的可读性
由于中成药相关现代研究还不完善,其药品说明书用语难免晦涩,为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加强说明书的可读性。笔者建议,相关机构在对说明书的制定及修订进行审核过程中,应加入关于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可读性研究的报告与分析,即要求生产企业在说明书的制定与修订过程中考虑阅读人群的实际需求,对说明书进行可读性研究与测试,在提交审查时一并上交可读性证明文件,保证药品说明书易懂、清晰、便于使用。另外,针对诊疗目的特殊的中成药品种,说明书制定者还应考虑盲人和视弱患者的用药需求,对其进行分类,分别采用盲文、录音、识别标记或其他形式制定特殊类型的中成药药品说明书。
重视说明书项目内容的科学性
作为中成药药品信息与特性的基本载体,药品说明书的科学性至关重要。然而,一方面由于中成药成分复杂,药品生产企业缺乏对其药理性、毒理性等科学实验与深入分析;另一方面,因受制于我国现行中成药审批体系的缺陷,难以将其成分有效标准化和量化,导致缺失科学的标准与规范,造成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项目内容科学性较低。对此,笔者建议,我国中成药行业应突破对中成药研究的局限性,不断加强对药品各种特性的研究与分析,重视中成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做好反馈工作,主动更新与修订说明书的项目内容,从而保障其科学性与真实性。
明确制定主体职责
及时修订
中成药生产企业不仅要做好药品说明书的制定工作,更要做好药品说明书的修订工作。中成药生产企业应本着严谨的态度、怀着高度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地保证药品说明书内容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建立健全中成药信息收集与反馈机制,做好深入研究与分析工作,对说明书进行及时的修订。
合理赔偿
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是中成药生产企业对消费者说明义务的载体,起着充分告知与说明药品信息的作用。若其存在问题,则构成药品说明缺陷,属于产品质量缺陷之一,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反了买卖合同中的从给付义务。笔者建议,应明确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缺陷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使患者得到合理救济。《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43条规定“申请人应当对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准确性负责”,因此,赔偿责任承担主体应当由中成药生产者担任;但如果在核准说明书时,有关部门进行了强行更改,则应当由国家对强行变更的内容承担赔偿责任。鉴于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赔偿能力较低,因此,可借鉴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模式,建立赔偿基金,其来源可一部分由政府部门财政拨款,一部分由社会人士捐助。还可借鉴美国、德国的模式,向保险公司投保药品说明书责任险。这不仅能很好解决赔偿能力不足的问题,还规避了药品生产企业的破产风险。
必要召回
药品召回,是指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的程序收回已上市销售存在安全隐患的药品。我国2007年颁布了《药品召回管理办法》,根据药品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级,正式确立了药品召回制度。其规定药品安全隐患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药品使用是否符合药品说明书、标签规定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的要求。因此,如果中成药药品说明书存在缺陷问题,不仅要及时进行修订,更要将该品种召回,以更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笔者建议,可以将该制度与药品损害救济制度,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应急制度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提升生产企业召回中成药药品的主动性与有效性。与此同时,只要药品说明书存在问题,即使在没有健康危害的情况下,生产企业也应按照第三级的标准制定并组织实施召回计划,及时修订药品说明书,提高中成药的用药质量与安全。
合理强化监督管理
单独设立监管机构
为加强对中药的监管,我国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设立了中药民族药监管司,其下又单独设立了中药民族药处,负责组织拟订中药国家标准及研究指导原则、承担中药注册等工作。为更好地对中成药进行监管,笔者建议在中药民族药处下设单独的中成药监管机构,开展对中成药药品说明书的监管工作。与此同时,一方面应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监管人员的知识培训,落实过错责任追究制;另一方面,监管机构要合理运行行之有效的监管方法。如在监管中强化中成药生产企业的不良反应监测和预见义务、说明警示义务,加强对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事项的重视与研究;建立中成药药品说明书档案制度,对说明书进行详细审核,归入相应的档案库,确定监管等级,程度不同地监管中成药品种;完善中成药药品信息收集制度,运用网络、媒体、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有效建立中成药药品说明书信息平台等。
合理运用社会监督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范文2
一、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因此,体现说明文文体的核心价值的问题有:
1.概括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是指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说明白这一事物或事理的独特之处。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1)看标题,明确说明对象,(2)抓中心句(关键句)。不少文章有集中陈述说明对象特征的语句。
命题角度都是从几方面说明该说明对象的特点,或从几方面说明该说明对象的意义、作用和好处。如2007年的第14题“从全文看,中国瓷器令人叹为观止的原因是⑴ ,⑵ ,⑶ 。(9分)”就属于概括说明对象的好处;2010年第20题填写表格里的“内容要点”的内容就是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2008年的第14题“从全文看,深层海水具有 、 和 的特点,它给21世纪的人类带来的新机遇是(1) (2) (3) 。(12分)”属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 概括说明对象的好处。
答此类题目重点要关注段首句或(段意句),并要划分文章的结构,注意总分关系的段落,总分关系的只答“总”不答“分”,否则会造成分类不统一,答案之间存在包容关系。如答2007年的第14题,要知道第①段和第②③④段之间是总分关系,只需答第①段的总特点,不需在逐一答②③④段的分项特点。2009年的第19题“本文围绕城市景观花卉装饰介绍的内容有(9分)(1)城市景观花卉装饰发展的原因;(2) ;(3) ;(4) 。”答此题关键是要弄懂文章的第④段和第⑤⑥⑦段之间是总分关系,所以只答第④段段意即可。
2.说明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
说明方法有助于把事物特征说明清楚。考查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列图表等四种。
举例子:例举有代表性的恰当事例进行说明,能将某些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理说得真切具体,清楚明了,有说服力。作比较:可以是同类事物比较,可以是不同类事物比较,还可以将同一事物的先后情况相比较,这些都是为了更准确地揭示和突出事物的某个特征。列数字:能从数量上直接说明事物的特征,用数据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准确无误。列图表:是指采用绘制图形或表格的方法进行说明。既直观清晰又不容易遗漏信息,比任何单纯的文字说明更具体。
判断常见说明方法的标志词语有:举例子――例如、又如、比如、再如、如、拿……来说。作比较――相当于,与……相比,比较……。列数字――数词(概数、确数、分数)。
例1:2009年第18题“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其作用是 。(3分)”
例2:2010年第16题“第①②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 。(3分)”
首先,判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次,说明了什么特征,以及对下文的作用。例2:“从比较一下”可以看出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①段作比较的作用是“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第②段作比较的作用是“红色是无可取代的最适合喜庆的颜色”,整合两个答案为“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例1:从“如”是例如的意思,可判断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答案到前面可找到,即“花材应与环境的色彩、光线的强弱、陈设布局等相适宜”。要注意既有列数字又有作比较或既有举例子又有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兼用的情况。
3.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文因其科学性,故讲求语言的准确性。主要是指在说明事物及事理时能准确地反映被说明对象的真实情况。准确就是不夸大、不缩小、不走样,主要是概念的正确运用和解说,修饰语恰如其分,句子表意准确严密。注意表示范围、程度的副词和数量词。
如2010年第17题“第④段中加点词“依次”能否删去?请写出理由(4分)”
答题思路:先要解释词语在该句中的含义,然后答去掉了该词语后会产生怎样的错误理解,再答“与客观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依次”是依照一定次序的意思,即该句中的几项是有前后顺序的,如果去掉了会造成几项之间是平行关系的错误理解,与客观实际不符,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说明事物特征有条理的展示过程。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发展先后次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可以清晰把握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形状、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由外到内,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前到后,由整体到部分,由中间到两边或与上述相反的顺序依次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逻辑顺序,依据事物内部的联系和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说明。具体包括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特点到用途,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一般到个别,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等。
如2007年第12题“第⑤段介绍纹饰时采用了 顺序。纹饰的特征经历了从
到 的变化过程。”
条理性的标志词语:如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空间地点的词语,表示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从“早期”到“盛唐以来”再到“宋代以后” 抓住这三个时间点,把握变化过程的脉络,再寻找体现变化过程的词语:本题是典型的时间顺序,提示变化过程的词语分别是简单、精细,自然、刻意。
二、记叙文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因此,体现记叙文文体的核心价值的问题有:
修辞句的判断及其表达效果
考查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等六种修辞,表达效果主要从语言生动形象角度写出了什么,体现了怎样的心理和情感。
2012年第22题:第②段画线句“它们的花瓣红得像点燃的火焰”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其表达效果是 。(3分)
通过喻词“像”可以判断为比喻,表达效果: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玫瑰花瓣色彩红艳,表达“我”的喜爱之情。
描写方法的判断及其作用
描写方法包括人物描写方法和环境描写方法。考查动作、语言、心理、肖像等四种人物描写方法,神态和外貌属于肖像描写范畴。作用主要涉及内容事件、结构和主旨(情感)等方面。环境描写方法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013年第23题:联系上下文,第⑤段画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描写,作用是 。(3分)
画线句是神态描写,也可答肖像,因为肖像包括神态和外貌。作用是委婉地写出了“我”对老妈多次问话的厌烦(1分),又体现了“我”对老妈的尊重(1分)。有的考生没有回答心理和感情上对老妈的态度而失去1分,原因是答题不规范、不到位。
因果关系理解
“原因是什么,写出理由”此类题目都是因果关系理解题目,答题时要先回答事件内容方面的原因,再回答心理或情感方面的原因。
如2011年第23题:第⑧段中“妈妈”“又抹眼泪”的原因是 。
事件内容方面的原因是:女儿向妈妈道歉;心理情感原因是:妈妈为女儿理解了母爱而感到欣慰,流的是幸福的泪。
概括事件或情节或特征表现
概括是现代文命题最大的考点之一,可以分为概括事件,即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概括段意;概括情节,分为起因、经过、结局或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概括特征表现;概括主旨、中心等。近两年的表格题是将两者或三者结合起来命题。
如2013年第24题: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8分)
过招时“老妈”的表现 过招后“我”的反应
外在表现 内心感受
第一次过招 (1) 坐在电脑前琢磨 (2)
第二次过招 反复问同一个问题 (3) (4)
第三次过招 (5) (6) 羞愧
本题是“概括表现”表格题的渐变:在以往只是筛选信息的基础上,考查点集中到不仅“筛选、提炼”,还要“概括表现、反应”,即推进到关注“细节”,关注“过程理解”,注重由外到内地揣摩人物心理。旨在引导考生沉浸细节,体验情节,深入感悟文本。答案:(1)前后矛盾(2分),答出尔反尔、变卦都算对;(2)高兴(安慰、欣慰)(1分);(3)哈哈大笑(1分);(4)甘心(1分);(5)夸大(假装)病情(2分);(6)搂、呆想(1分)。答表格题一定要注意,参照答案对字数的隐性要求:答案字数不能超过所给定样本的字数。
记叙顺序的判断及其作用或段的作用
记叙顺序包括顺序、倒叙和插叙,作用要从内容事件、结构和中心等三方面回答。段的作用分为首尾段和过渡段,首段是“交代了什么,引出了什么,点明了什么”;尾段是“上面事件的结局,呼应首段结构严谨,扣标题深化中心”;过渡段也要从内容事件、结构和中心等三方面回答。有的题目可以将三点归并成两点作答:
如2008年第16题:请具体说明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6分)(1) ;(2) 。
一是从事件内容角度回答:渲染国际街坊节的气氛,突出其意义不同寻常;二是从结构角度回答: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升国旗的故事(此点暗含了中心方面“爱国”的内容)。
人物形象分析
所谓人物形象是指在一定时代、社会、环境中人物所体现的独有的思想 、品 质 、行 为。、习 惯 等 方 面 的 特 征 ,它主要涉及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如2010年第24题: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4分)
分析人物形象时先要概括该人物做了哪些事件,再通过事件看出他是具备怎样性格特征或品质的人。首先本文的人物是个父亲,通过“他领着儿子采蘑菇妹没采到,然后采山果卖掉再买蘑菇的做法”可以提炼出“他是一个爱孩子,富有人生经验,懂得教育、启发孩子的智慧型父亲”,智慧在他没有直接告诉儿子这其中蕴含的所谓道理,而是让儿子经过体验去自我感悟――聪明的脑袋会转弯。
主旨或写作意图
主旨就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写作意图倾向于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考查整体把握文章能力,必然直接或间接考查文章主旨、中心思想或写作意图。
例1:2013年第25题: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抒写了人世间亲情的美好。
B.提醒我们要做人要诚实守信。
C.启发我们要尊重和关心老人。
D.告诉我们要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
例2:2012年第25题:对本文写作意图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诠释“为别人喝彩,就能得到回报”的道理。
B.祈求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别人地久天长的喝彩。
C.提倡要由衷地为“别人生命中的亮色”喝彩。
D.揭示“第一声喝彩”对被喝彩者的重要意义。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范文3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使读者获得知识的文章。说明文阅读在中考现代文阅读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记叙文阅读,它往往与议论文阅读交替考查,也有可能同时考查。
说明文阅读试题题型多样,但都围绕新课标规定的命题原则来设置。新课标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归纳起来有三点:①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②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③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章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命题特点
从2016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来看,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一、选材大多来自课外,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彰显五大主题
从选材特点来看,中考说明文阅读材料大多来自课外,字数一般在1000字左右,选文视野开阔,在十分注重时代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同时,主要体现了以下主题:
1.民俗文化。如山东淄博卷的《小满》、四川成都卷的《猴年说猴》、甘肃武威卷的《扇子的学问》、江西卷的《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等,都蕴含了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突出了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近年来也有很多地域文化气息浓厚的阅读材料出现在中考试卷上,如广西河池卷的《长寿村的长寿秘密》等。
2.生态环境。如山东东营卷的《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四川雅安卷的《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等,直接引导考生关注人类、关注环境,思考人的生存状态。
3.生物科学。如山东济宁卷的《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江苏苏州卷的《基因组测序:全面了解胡萝卜》等,引导考生关注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领悟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
4.前沿科技。如山东青岛卷的《大数据,云气象》、四川南充卷的《火箭回收有多难?》、重庆B卷的《走进C919:国产大型客机解密》等。
5.实用技巧。如浙江衢州卷的《〈如何阅读一本书〉译序》、重庆A卷的《笑,不苦口的良药》、天津卷的《加碘盐有必要吃吗》等。
二、考点设置相对稳定,考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中考说明文阅读,注重联系初中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课外阅读及生活涉猎范围,贴近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来设置知识与能力的考查点。具体说来,主要考查:捕捉、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辨识说明对象并把握其特征的能力;把握文意及综合理解的能力;对文章结构及说明顺序的理解能力;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识与分析能力;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语言准确性的品析能力;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的能力;领会作品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能力。
三、试题以主观题居多,新题型逐渐浮现
中考说明文阅读主要以选择、填空、简答、图表和扩展延伸的开放性试题等为主,其中采用最多的是简答题。试题主要为主观题,答案不追求唯一性和标准化。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实施,中考说明文阅读也浮现出着力考查考生推理想象能力、综合探究能力等的新题型。
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题量在5个左右,赋分在13分上下。
考点梳理
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本考点主要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说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或分析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说明对象等。直接考查说明对象的试题较为简单,其余则相对有难度,对整体阅读能力、思路分析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1.(2016・湖北荆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
①前不久,一场举世瞩目的围棋比赛以“阿尔法狗”4∶1击败前世界围棋第一人李世石九段告终。
②打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狗”其实不是狗,这只是它的“网名”,它的英文名叫AlphaGo,中文名叫“阿尔法围棋”,它的真实身份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
③什么是人工智能软件呢?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够产生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软件,它具有现场感应和环境适应的能力,具有表示、获取、存取和处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还能够采用人工智能的问题求解模式来获得结果。击败世界冠军的“阿尔法围棋”便是这样的一款智能软件。
……
⑤如果你认为智能软件就是陪你下棋的娱乐工具,那你就错了。智能软件在商务管理、家政服务、精准医疗、环保检测和巡航导弹武器控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运用。日前,中国科学院技术研究所了全球首个能够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寒武纪”,这项成果正式投产后,反欺诈的刷脸支付、图片搜索等将更加可靠、易用。
⑥“阿尔法围棋”战胜世界冠军,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标志性成就。随着整个科学体系演化进程的加快,在与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发展中,人工智能一定会进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开启人机协同思考的新纪元。
(选入时有删节)
题目整体把握全文,指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指出说明对象。“说明对象”就是文章要f明的某个事物、解释的某种现象、阐述的某种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主要有两类: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就本文而言,我们可根据文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来判断。抓住标题中的“阿尔法狗”,再结合第②段“它的真实身份是谷歌公司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软件”,第⑤段人工智能软件的运用,第⑥段对其发展前景的展望,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人工智能软件(或智能软件)。
答案人工智能软件(或智能软件)。
例2.(2016・贵州遵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未来,木星会取代太阳吗?
①在太阳系中,木星是行星中的“巨无霸”。它的体积和质量分别达到了地球的1320倍和318倍。不过,除此以外,木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
②也许你并不觉得这是什么稀罕事,那么我们先来看一下行星的定义: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发光、环绕着恒星的天体。其公转方向常与所绕恒星的自转方向相同。一般来说,行星需具有一定质量,行星的质量要足够大且近似于圆球状,自身不能像恒星那样发生核聚变反应。在人们的通常认识中,行星的确不能发光,只能依靠反射太阳的光线。但科学家研究发现,木星正在把巨大的能量不断地向周围的宇宙空间释放,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两倍从太阳那里所获得的能量,说明木星有一半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
③分别于1972年和1973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与11号飞船探测的结果显示,液态氢构成了整个木星。它同太阳一样,没有坚硬的外壳,主要是通过对流形式来实现能量的释放。苏联科学家齐巴罗夫和苏齐科夫认为,木星的核心温度已达到30 000℃之高,热核反应还在其内部继续进行。
……
(选入时有删节)
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木星的主要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求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实际上是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异于其他事物的特点。因为被说明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既有外在的,又有内在的,还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所以一定要建立整体阅读的观念,对文章的思路、结构以及f明的核心问题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进而找到相关的语句,归纳出“特征”。就本文而言,木星的特征集中在第①~③段,可从体积质量、构成、特性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
答案①体积和质量大;②能发光,有自己的能源;③由液态氢构成,无坚硬的外壳;④主要通过对流形式释放能量。
满分诀窍
1.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1)区分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中,事物本身就是说明对象,往往从题目中就能找出来。而事理说明文中,找说明对象就不能只看题目了,而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思考和分析,才能确保准确。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往往就是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及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说明文中为了辅助说明主要说明对象,有时会在局部段落对相关对象进行解释和说明,答题时千万不要把局部说明对象当作整篇文章的说明对象。
2.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1)从标题着眼。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就指出了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手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抓住关键句。作者为了清楚、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把有关事物特征的句子放在文中显著的位置,如中心句、总说句、分说句、过渡句等。找出关键句,进行归纳总结。
(3)分析文章内容,提炼概括。有的说明文没有明显的交代说明对象特征的关键句,阅读时更要细心琢磨,逐层、逐段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提炼出说明对象的特征。
二、把握文意,概括主要内容
此考点主要考查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说明文是一种比较规范的文体,通常某一段说一个方面的意思或某几段共同说一个方面的意思,因而通常某一段有一个中心句或某几段有一个共同的中心句(或总起段),我们可以抓住中心句或总起段、过渡段等快速梳理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内容。
例3.(2016・山东淄博)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 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须熏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打折扣。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3.根据题干要求,对答题内容进行辨别、检验。要找准对应点,从语意重点以及修饰限制语的范围、程度、正反方向等角度去认真辨析,确保答题内容正确无误。
三、辨析说明方法
说明方法是说明过程中具体说明事物特征及其作用的方式和手段。恰当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增强说服力,让读者更明白、更清楚作者的意思,有时也能突出文章主题,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对说明方法的考查是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重要的考查内容。考查形式主要有:①在文中抽出一个或几个句子,要求辨别这些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②提供一定的材料,要求运用某种说明方法对其进行说明。
例5.(2016・江西)阅读《瓷板上的中国书画》,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见例4)
题目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不同的说明方法有着不同的作用,解答这类题,既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类型及其作用,也要掌握一定的答题模式。
答案第四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要求。
例6.(2016・江苏连云港)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3D生物打印
①今年7月,深圳医院整形外科团队运用3D生物打印技术,通过3D打印辅助的耳郭塑形再造手术,让一位右耳郭先天发育不全的女孩再次长出一个正常的新耳朵。
②早在2009年,瑞士伯尔尼的研究人员就使用3D打印机制造出了尺寸精确的人拇指骨。这种技术只需要一些简单的材料:3D打印机、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以及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三钙磷酸盐和聚乳酸会形成坚硬的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能够发育成骨骼的活细胞在支架上便可培养成人拇指骨。
③但是那些只由柔软的细胞组成的器官并没有这些支撑物,像心脏、肝脏等复杂器官的3D制造,最大的困难就在于没有合适的支架。
④随着技术发展,也许打印更复杂的器官将不需要太久,因为支架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以3D生物打印“血管”为例:科学家先是利用一些富含糖类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凝胶,制造出了柔软的支架,再利用从脊髓里采集到的干细胞为原料,配合不同的生长因子,让其发育成不同类型的活细胞。接着在3D打印机的两个喷头分别灌注活细胞和水凝胶,这种工作原理和我们使用彩色打印机时在不同墨盒中注入不同的墨水是一样的。喷头喷出的微小液滴中都包含了数万个细胞,它们会以数百微米的精度分布在水凝胶支架的周围,成为人体组织模型。打印完成后,这些微小的作品被放进营养液中,细胞会找到彼此并且相互结合,成为一段鲜活的血管,而水凝胶稍后将会被洗掉。
……
(选入时有删节)
题目根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3D生物打印”下一个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既考查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又考查说明方法的运用,即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给说明对象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下定义是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进行概括说明,必须揭示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下定义时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为“×××(被定义的对象)是×××(本质特征)的×××(属类)”。
答案3D生物打印就是利用3D打印机将活细胞分布在支架上培养(制造)人体器官的技术。
满分诀窍
1.把握常见说明方法的特点,做到准确辨识。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诠释、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画图表等。
2.答题注意规范性。不同的说明方法有不同的作用,几种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答题模式如下:①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加严密。②作诠释:进一步解释事物的××特征(常是某一侧面)。③分类别: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说明更有条理、更清楚。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征。⑤举例子:具体、清楚、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⑥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⑦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使读者更易理解。⑧摹状貌:具体、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征。⑨引资料:简洁、有力地说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强了说服力,又提升了趣味性。⑩画图表:简明、直观、具体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3.运用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要根据说明方法的特点来组织答案。如例6中的“下定义”,要求内容准确、严密,语言简明,常采用判断句式;又如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时,要求生动、形象、合理,与平实地说明相比更易于读者理解。
四、辨析说明顺序
介绍事物,阐明事理,只有做到“言之有序”,才能使人明白易懂。说明顺序应当依据事物本身的特点及说明的目的来确定。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主要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与逻辑顺序。厘清说明顺序,离不开对内容的理解。要通过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文章脉络,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词句,如“首先”“其次”“另一方面”“总之”等,明确说明顺序,并分析其特点及作用。
例7.(2016・湖北十堰)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题目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说明顺序及其作用。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与常见的说明顺序进行对照,判断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本文从炎、黄说起,一直到元朝,是按照历史朝代的顺序来安排内容的,属于时间顺序。其作用在于使说明更加有条理。
答案时间顺序。本文在介绍盐促进华夏民族的形成和政府禁售私盐时,以时间为顺序进行介绍,一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二是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满分诀窍
1.掌握时间、空间、逻辑三种说明顺序,对照不同说明顺序的特点作出判断。
2.区分文体。事物说明文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事理说明文一般采用逻辑顺序。
3.抓住标志性词语。如以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来说明的语段,经常会出现表示时间推移或空间转换的词语,以逻辑顺序来说明的语段经常会有“首先”“其次”“再次”等标志词。
4.逐段概括内容要点,把内容相近的段落合并,归纳每部分的大意,将这些大意依次衔接起来,再加以分析,很容易就能判断出文章的说明顺序了。
五、赏析说明语言
说明文语言的一般特点是准确、简明、平实(文艺性的说明文除外),因此,作答此类题,一是注意修饰、限定性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二是弄清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三是体会语句在全文或全段中的作用,理解语句是怎样准确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
例8.(2016・山东淄博)阅读《小满》,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见例3)
题目科学性是说明文的生命。请结合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语作简要分析。
(1)今年小满交节时刻为5月20日22时3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要抓住准确性这一特c答题。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首要特点,主要体现在:①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特征、性质、数量等时准确无误,注意如“基本”“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主要”等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②约数和确数,无论使用的是约数还是确数,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为了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说明文也可运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语言体现出生动活泼的特点。
答案(1)准确说明了今年小满节气到来的时间。 (2)“渐次”的意思是逐渐,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逐渐进入夏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9.(2016・四川雅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让塑料成为环境之友
……
③法国专家表示,他们的研究目标是生产能够完全变成农肥的可降解塑料。但是,即便如此,由于这些塑料的成本比普通塑料高出2到3倍,除了用于农业薄膜外,可生物降解塑料在短期内还不能完全取代普通塑料。这就需要研究经焚烧处理后不对空气造成污染的塑料,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
(选入时有删节)
题目第③段加点的“完全”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及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分析。答题时,先要理解和体会该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其所处的语境,运用删除比较法,即通过品析比较原句与删除该词语后句子意思的不同,进行概括表述,突出该词所体现的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答案不能删去。“还不能完全取代”表示现在可生物降解塑料已经部分取代了普通塑料,如果删去“完全”二字,即变成了表示全部否定意义的“不能取代”,这样显然不符合下文内容和客观实际,所以不能删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满分诀窍
理解重要词句,“词”主要是指代性词语、概念性词语,“句”主要是结构比较复杂、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或与文章中心、文章结构密切相关的句子(如文眼句、中心句、过渡句)。
1.品味句子答题角度:①句子所表达的意思;②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表达效果;③文采(修辞);④语言风格(朴实准确/生动活泼,体现科学性/趣味性)。
2.理解词语答题格式:①指出词语的意思;②分析该词在句中的作用(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某词能否删掉或替换成其他词语”的答题模式:不能。该词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更科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果删掉(替换)该词,意思就变成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表达不准确,所以不能删掉(替换)。
六、个性化阅读
说明文阅读的开放性题目,一般包括材料链接题和延伸拓展题。有的要求对高新科技知识进行阐释;有的要求对文中语言材料进行“再表达”;有的要求解读图表,或根据文章内容设计表格;有的要求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或生活经验解说问题,阐发意义;有的要求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ο喙叵窒蠼行解释;有的要求对人类关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例10.(2016・山东淄博)阅读《小满》,回答问题。
(阅读材料见例3)
题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请从你知道的节气中任选一个加以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知识拓展与语言表达。解答时要调动自己的积累,从二十四节气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除小满以外的一个进行介绍。而介绍的内容,则需要仿照文中对“小满”的介绍,从节气的时间、特点、气候、民俗等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示例一: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示例二: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时间点在公历每年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此时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满分诀窍
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统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但在答题时一定要以所给材料为基础和出发点,充分调动积累,若题干要求得出启示或发表感想,则答题内容要尽量个性化。
作答材料链接题时要注意:①读题干。把握题干中的关键词句,理解题意。②析材料。明确材料和文章的关系,分析个性与共性,筛选出要点。③看原文。把握文章内容,将材料与原文进行对照,对号入座。④精表述。结合原文和材料写出探究结果,语言表述要准确、简洁、明了。
作答延伸拓展题时要注意:①要有时代精神,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的发展。②要善于从原文中找有用信息,对于自然和科技,“不仅要能认识它,还要能改造和利用它,让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③感悟启示类试题,要深入挖掘事物、事理背后隐含的意义,然后联系自身生活、联系时代特征作答。
备考策略
1.要有一个自信的心态。中考说明文阅读考查的文本,其中专业术语、科学概念一般比较多,不少考生材料还没读完就慌了神,答题时错误频出。其实,命题者在选取文本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中考生的阅读能力和接受能力。也就是说,中考说明文阅读所选用的阅读材料,肯定都是中考生凭借现有知识和能力就能理解和接受的。所以,临场不要灰心,静下心来,以冷静的头脑去解读文本,以清晰的思路去解答题目,以提高答题准确率。
2.要有整体阅读文本的意识。有相当多的考生不读完阅读材料就答题,或者直接从题目出发去阅读材料中找答案。事实证明,这样很有可能导致答题失误或组织答案时考虑不全面。通读阅读材料很重要,通过通读,大致弄清楚文章说明的对象、特征、顺序、结构等基本内容,然后再结合题目仔细辨别、分析、比较等,确保准确作答。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范文4
2012年各省市中考试题所选取的说明文阅读材料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知识性、趣味性。涉及的题材有科学技术类,如包头卷《垃圾变水泥》,株洲卷《超级网银》;自然生态类,如福州卷《海光》,南宁卷《食虫植物开花》;文化历史类,如成都卷《椅子改变中国文化》,陕西卷《丝路织锦》等。
说明文阅读题型多样,有的考区以选择题为主,如天津卷《赵州桥》,武汉卷《你相信星座能影响性格吗》,全都是选择题。大部分省市中考说明文阅读在保留传统命题形式的基础上,注意题型创新,将传播知识,考查学生能力,培养科学精神,训练思维有机融合。
2012年中考说明文阅读的考点有以下几种:
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进行信息提取。
例题: 2012年陕西中考语文考卷,阅读《丝路织锦》(原文略)第9题:细读第6段,概括盛唐之后织锦特点。2012年兰州语文试题第22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答案:
陕西卷:从第6段中提炼出:中国花卉与西来动物纹样相结合,形成新图样;图案饱满,轮廓细腻,层次丰富。
兰州卷:昆虫有智力(学习倾向)。拟题时,从两方面考虑,说明对象是昆虫,因为文中列举了四种昆虫,有代表性。他们的共同特征显示出一定的智力倾向或学习能力。
解法:说明对象是文中所说的具体事物或抽象道理。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提取信息,具体可以从四方面入手:①看题目。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就是要说明的事物。②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中心句一般都是明确简洁的,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③从分析材料入手。整合课文内容,概括提炼说明对象及其特征。④应充分注意归纳的完整性。事物的特征有时不止一个。
二、指代题
例题:2012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龙生九子背后的民族文化心理》(原文略),第23题:第②段中“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造像”中“其”字是指“九子”中的----。答案:嘲风。
解法:这类题目考查学生对指示代词知识的掌握,属于信息提取题。解答“找出指代内容”这类试题有固定的格式:先找出指代词所在的段落、语句,然后采用瞻前顾后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所指代的内容就在指代词附近,往往是前一句或后一句。找出之后,把指代词换成找到的内容,验证答案是否正确即可。
三、考察对说明文语言类别的掌握,对常见说明方法及说明顺序的判断。
例题:2012年南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食虫植物开花》(原文略)的第10题:下列句子属于平实说明的一项是_____。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植物聊天》(原文略)的第13题:分别指出下面两个句子的说明方法。2012年株洲中考语文试卷,阅读《超级网银》(原文略)的第13题: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答案:
南宁卷:C 因为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属于生动说明。哈尔滨卷答案:(1)举例子 (2)打比方。株洲卷:逻辑顺序 。
以上题目的难度都不大,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掌握程度。
解法:1. 说明文按表达方式分类,可分为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一般性说明文以平实的笔法,客观准确地介绍事物和知识,说明事物变化和事理,这类说明文要求具体、科学、浅显易懂,又称为平实说明。文艺性说明文即科学小品,它的特点是用文艺的笔调,兼用描写等方式,以对话、故事等形式来加强说明形象性,使文章生动、活泼、有趣。
2. 要理解并熟知常见的说明方法。举列子即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常见的标志语有“比如”、“例如”、“如”。分类别:根据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按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逐类加以说明。作比较:是将两种有联系的相同的或者不同的事物加以比较的说明方法。
3. 说明文常见说明顺序: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方位为序说明事物。说明形状和构造的实物(如:建筑、工艺品等)说明文常使用这种顺序。
(2)时间顺序:即按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说明事物。介绍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说明文常用这种说明顺序。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介绍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或介绍事物的性质、种类、原理功用和解释事理的本质往往使用这种顺序。
四、考察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
例题:2012年株洲中考语文卷,阅读《超级网银》(原文略)的第15题:文段5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12年临沂中考语文卷,阅读《天外飞来准晶体》(原文略)的第15题:第一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株洲卷: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传统网银”和“超级网银”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超级网银”的特点。临沂卷: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说明对象“准晶体有固定熔点,导电性能差,容易像非晶体玻璃那样容易破裂”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解法:辨识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要注意三点:一要理解并熟知常见的说明方法的基本特征及作用。比如,举例子的作用是真实有力地说明了事物或事理。分类别能给人以概貌的了解,区分各个类别的差别,使说明更具有条理。列数字可以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极具说服力。作比较将两事物相比较,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因为任何一种说明方法的运用都是为说明某一内容服务的。三要注意此类题型的答案模式是:说明方法+说明方法的作用+说明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内容分析)。
五、品味说明文语言。
品味说明文语言准确性、严密性,分析副词、关联词的表达内容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考考点。
例题:2012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说明文阅读(原文略)第22题:选文第3段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
答案:沈阳卷:“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法:说明文语言有的平实,有的生动,但准确性是说明文的重要特点。回答这类问题有固定的答题套路: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表示程度;“大约”、“可能”表示估计;“偶尔”表示频率;“大多”、“仅”表示范围。3.若删去,原来什么意思就变成什么意思了。4......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六、考察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
例题:2012年哈尔滨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植物聊天》(原文略)第12题:说明什么是“植物聊天”。
答案:哈尔滨卷:在这个联络系统中,每一株植物都会释放和接收特殊信息,并与其他植株共享信息的现象叫植物聊天。
解法:这种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题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阅读题干,反复读相关段落就近检索,提取关键语句。2.概括时运用“.....是。”或者“.....叫做。”的判断句式。
七、梳理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例题: 2012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阅读《高山上的守望者》(原文略)第13题: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012年沈阳市中考语文试卷第23题:简要说明:④⑤⑥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调换的原因。
答案:
河南卷:①照应题目,引出说明对象——岳桦。②生动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简要介绍岳桦的生长环境,强调其生命力顽强。④引起下文。沈阳卷:(1)④段和⑤⑥两段在结构上是总分关系,(2)段和⑥段的说明内容是按照时间顺序说明的。
解法:1.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种 : (1)总分式。这种结构形式大致有三种情形:①总分式;②分总式;③总分总式,多见于逻辑顺序中从概括到具体或从整体到部分的说明文。(2)递进式。各层之间的关系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逐层深入说明。常见于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说明文。 (3)连贯式。各层之间按照事物发展过程、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安排层次,前后互相承接。多见于时间顺序的说明文。
2.句子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从内容上看,多起到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交代原因或之所以这样说的依据。如果语言优美或者引用诗句、传说等,其作用分别是生动形象,增强文章诗情画意,增强文章趣味性,吸引读者。从结构上看,句子的作用多为:总提作用、总结作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标志文章思路的作用。
3.对说明文思路的把握,我们可以这么入手:首先分段阅读,归纳主要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层次,最后梳理陈述思路。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范文5
一、 教什么的问题
首先谈谈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语文学习资源,培养学生抓住知识要点的能力,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并获取说明性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知识、语言、思维、学法等方面均有收获,这些都应该成为说明文的教学内容。这里以《埃及的金字塔》一课为例,具体谈谈教什么的问题。
1. 教材有什么?从内容看,本文主要向读者介绍埃及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以及金字塔是怎样建造的,表达了作者对埃及金字塔这一人类奇迹和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赞叹。
从说明顺序看,全文紧扣“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一句组织材料,先概括介绍金字塔的地点、外观、修造的时间和名称来历等,再以胡夫金字塔为例,具体介绍金
字塔的宏伟与精巧,最后介绍金字塔的建造方法是科学的。从说明方法看,本文主要运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介绍金字塔的特点。从语言看,本文语言质朴平实,却又科学准确。
从文章结构看,全文首尾呼应,并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这一过渡句承接上下文,条理清晰。
2. 学生适合学什么?教材具有并不等于适合在课堂上教与学,这些内容,哪些可教学?哪些需要重点教学呢?需要结合“课标”目标和学生特点来作选择确定。
本文课后习题第2题,让学生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第3题,则是让学生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本单元的另两篇说明性课文,课后习题也都有这样的设计:“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由此,我觉得“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够抓住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也应该成为本课的教学内容之一――从本文的结构特点出发,通过抓过渡句把握本文要点,即体会金字塔的“宏伟”“精巧”和“建造方法”;“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是本课又一重要教学内容,这一目标又该落实到何种程度?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性文章,本学期第三单元也学过一组说明文,学生对基本的说明方法有所了解,那么,根据学情,本课教学在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并尝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除以上教学内容外,站在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基的角度,教学内容中还必须加入学习方法指导和思维训练等元素:将本文学习放在单元背景及本学期说明文学习背景中思考,让学生初步了解掌握阅读说明文的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勾连比照的方法阅读,即获取这一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也应该是本课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概言之,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能够通过过渡句提取本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凭借具体语言文字,体会说明性文章简洁准确和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借助勾连和比较阅读,相机渗透说明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策略。上述这些基于“课标”、学段目标和教材文体特征的思考便成了本课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 怎么教的问题
1. 说明顺序。说明文具有条理清楚、结构严谨的特点,对知识内容的说明是按序列层层展开的。因此,说明文教学,首先是要学生明白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弄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要致力于从整体与局部上揣摩、把握说明文的内在逻辑结构和表达顺序,这对学生今后“有条理地表达”是大有裨益的,也可相机渗透说明性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因此,本课教学初始,我通过复习回顾,抓住总起、过渡及总结句,引导学生梳理本文结构,并与《秦兵马俑》一文勾连,发现其结构的相似,然后指导学生明白阅读说明性文章首先要学会梳理说明顺序。具体如下:
(1) 整体回顾。上节课我们已初读课文,通过抓三句话(出示《埃及的金字塔》三句话),了解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总分总的结构,尤其是抓住过渡句的几个关键词,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即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精巧以及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
(2) 前后勾连。还记得刚学过的《秦兵马俑》一课的三句话吗?(出示《秦兵马俑》三句话)同样是总分总的结构,主要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3) 迁移学法。阅读一般说明性文章,首先就要理清说明顺序,这样你将很快抓住文章的要点,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是高年级学生应掌握的阅读说明性文章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学会前后勾连着去思考,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学习方法。
2. 说明方法。学生在三四年级已经学过一些说明性文章,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并不陌生,所以说明方法的学习并不是重点,关键是在了解基本说明方法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揣摩体会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因此,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走近金字塔,了解其宏伟精巧的特点,并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作用,准确而形象地表现金字塔的宏伟,同时,再次引导学生勾连《秦兵马俑》,深化对说明方法作用的体会。具体如下:
(1)品味数字。哪些数字让你体会到它的宏伟?在读到这些数字的时候,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数字谈感受,从不同角度感受金字塔建筑之
地方专线
宏伟,工程之浩大,相机体会列数字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
(2) 比较阅读。如果去掉这些数字,这样介绍可以吗?为什么?(出示改过的较为笼统的语段)所以说,恰当地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能准确的凸显事物的特点,使事物形象更为鲜明,也更具说服力。
(3) 勾连前文。还记得《秦兵马俑》中介绍规模宏大的一段文字吗?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表现规模宏大?两文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① 列数字(面积大,数量多,规模宏大,印象深刻);② 作比较(和熟悉的事物比较,具体形象,更为真切);③ 举例子(一号坑,最大的金字塔,都是最有代表性,也最具说服力的)。
(4) 方法小结。说明文往往会采用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这类常见的说明方法。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注意去发现这些方法,前后勾连着学习,收获会更多。
3. 说明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由于说明的对象和作者语言风格的不同,说明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或概括,或具体;或简洁,或丰腴;或精炼,或详尽;或平易朴实,或幽默风趣,总之不拘一格。因此,让高年级的学生在初步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之后,尝试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感受不同的说明语言风格,对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都是有益的。教学中,我运用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品析“几千年”“锋利”“据说”等语言的作用,并勾连本学期学过的说明文中“估计”“可能”等词句,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科学的特点。为丰富对说明文语言特点认识,我继续运用勾连的方法,再次与《秦兵马俑》语言比照,让学生发现说明文语言可以是准确科学的,根据表达的需要,也可以是形象生动的。具体如下:
(1) 出示第3自然段相关语句。请你们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锋利”让你读出了什么?“几千年”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呢?那么,去掉“锋利”“几千年”这些词语,你觉得可不可以呢?
小结:“锋利、几千年”高度科学、准确的反映金字塔建筑的精巧,乃至蕴涵的智慧。说明性文章用词就要讲究科学准确。
(2) 出示《秦兵马俑》第4~5自然段。两段话同样也写得很简洁、朴实,让我们一读就明白了建造的过程和蕴含的智慧。注意到这里的“据说”这个词语了吗?“据说”是什么意思?能不能去掉?
小结:如果将未经证实的推想写成确实存在的事实,未免武断,令人难以信服。所以,这样的表达反而让语言更加科学准确。
(3) 及时回应,关照全文。其实在本文还有不少这种看似不确切,却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准确的用词。能找到吗?读一读。(“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4) 勾连前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也有相关的语句。(出示)“也许是持续了数亿年的彗星和陨石风暴,给兄弟俩送去了最初的水”;“与地球一样,火星上的水可能还有另外一种来源”;“水是生命的源泉,看来在火星表面找到生命的希望已十分渺茫。然而,科学家推测,火星地表下面仍然可能有水”。
小结:这就是说明文语言表意严密准确之处,前后勾连着去学习思考,你的收获就会更丰富。
(5) 比较阅读:《埃及的金字塔》和《秦兵马俑》在说明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么在说明语言上有什么不同?比较着读一读,说一说。(出示并列的两段文字)
《秦兵马俑》:语言生动精美,四字短语,短促有力,语言富有节奏,联想丰富,兵马俑惟妙惟肖、个性鲜明。
《埃及的金字塔》:语言简洁、平实又不失准确――宏伟、精巧的建筑特点。
小结:用生动精美的语言展现兵马俑个性的鲜明,用质朴平实,简洁准确的语言介绍金字塔建筑的宏伟精巧。可见,介绍不同的事物,根据不同的需要,文章的语言风格就不一样。
上一篇:万圣节的习俗有哪些(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