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故事(实用2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关于冬天的故事(实用2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关于冬天的故事范文1
为庆祝他的中医会馆成立6周年,梁冬在活动现场开玩笑说:“近段时间我饱受失眠困扰,为会馆蒙羞,但经过自身的努力,没用任何药物、针灸以及按跷和导引,完全靠自己治愈了失眠。”
2015年底,梁冬每天的工作都排得很满,有时候半夜回家还要继续工作,这导致他一向规律的作息被打乱。好不容易把手头的工作忙完了,他才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他睡不着觉了。明明闭着眼睛,可思维却很活跃,辗转反侧半天,也无法入眠。
这时候会馆正好有活动安排在武当山。武当山的道长得知梁冬饱受失眠困扰,便教了他一个道家秘传的呼吸法,说对普通人治疗失眠效果甚佳。
当天晚上,梁冬睡前在床上按照道长传授的方法,先是盘腿坐好(视个人情况可单盘或双盘,不必强求),接着将脊柱调整到上下直线的状态,也就是将腰部的S形拉成直线。头顶的百会穴与整个脊柱处在同一直线上,双手简单地叠盖在小腹上。姿势摆好之后,最关键的就是呼吸。这个方法要求呼吸与平常不同,轻吸重呼,也就是说呼出的气大于吸入的气,并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梁冬按照这个方法调整自己的呼吸,一直保持吐气量多于吸气量,没过一会儿就感觉困意袭来。他打开静坐的姿势,按照睡觉的姿势躺好,但同时继续保持轻吸重呼的呼吸方法,没一会儿便沉沉地睡了过去。
在武当山的日子,梁冬一直按照这种方法进行自我调整,失眠果然没有再困扰他。可是回到深圳后,不知道是工作还是生活的原因,静坐呼吸法的效果并没有在武当山的时候那么好。
梁冬再次出现了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睡眠质量差等情况。有一天,梁冬哄儿子睡觉,儿子想听故事,但是梁冬又不知道该讲什么,灵机一动,对儿子说:“儿子,今天你来给爸爸讲故事。”儿子说:“我不会讲故事。”梁冬逗他:“那你就编一个故事给爸爸听,爸爸和你一起编。”儿子顿时来了兴趣,开始有模有样地编起故事来。
儿子对梁冬讲,有一天,一个小男孩在幼儿园门口的一棵树上发现了一个洞,他钻进了这个洞,发现了一条暗道,他沿着暗道走啊走啊……走了很远,发现前面有光,他跑过去一看,哎呀!他居然来到了一个人的脑袋里。梁冬哈哈大笑,他赶紧问接下来呢?儿子继续编故事,接下来小男孩就发现他可以控制这个人的行动,一会儿让他看文件,一会儿让他上厕所,一会儿让他吃东西。然后小男孩特别兴奋,跑回去告诉幼儿园其他小朋友。梁冬s紧说,可是其他小朋友都不信!儿子憋了半天,继续讲,因为其他小朋友都不信,所以他就带着其他小朋友找到树洞,再次来到这个人的脑袋里。小朋友们一看都惊呆了,大家都想控制这个人的行动,可是没想到一下子乱了套。有人想抬右胳膊,有人想抬右腿,有人想拿笔,有人想拿面包,这个人像疯了一样,什么也做不了,摔倒在地。
梁冬听到这里笑得直不起腰来,可是笑着笑着,突然笑不出来了。他一拍大腿对儿子说:“儿子,你太厉害了,你帮了爸爸大忙!”儿子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梁冬把儿子哄睡着后,自己一个人回到床上坐着静静地思考。
刚才儿子给他讲了一个毫无逻辑可言的故事,却令他醍醐灌顶!这个故事讲的不就是失眠的原理吗?当一个人脑子里有太多声音、太多指令、太多念头充斥的时候,就会陷入混乱状态,自然无法正常睡眠。
想到这里,困扰梁冬多日的烦恼终于烟消云散了。他按照道长教的方法,盘腿坐好,轻吸重呼,一边调整呼吸一边给自己做思想工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工作永远做不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今天到此为止,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重要,关机,睡觉!”结果没几分钟就困意袭来。
关于冬天的故事范文2
关键词:阅读;想象;神奇;故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1-0064-01
一、对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思考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想象大王,他们总是在大脑中构思出一个个神奇的想法,从他们口中蹦出的一言一语常常令我们大人叹服不已。但大多数孩子的构思还仅仅停留在脑海,或只言片语中。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将一个个神奇的“点子”创造成故事,对他们而言还不是一件易事。在苏教版第三册课本里,就藏着许多有趣的童话故事,或启迪智慧,或陶冶情操,或制造快乐……小朋友们都很喜欢读这些童话故事,如果只是当作很好玩,在热热闹闹中把故事读完,那在孩子们心里,不会留下神奇的“种子”,更不会在心中生长出更多奇妙的,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来。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阅读活动中加以引导,让他们学会把异想天开的奇妙幻想用语言来表达,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二、教学实例
最近,我们学习了《小动物过冬》这篇科普童话,文章脉落十分清晰,主要写三个小动物商量过冬的故事。课文的第三至第七自然段是重点段落,通过三个好朋友之间的对话向我们介绍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以前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主要以学习科普知识为主,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并没有细读之,深思之。如今重拾课本,静下心来好好读一番,发现这个童话故事的生成是别有学问的,尤其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仅仅读一读是远远不够的。课文重点描写了小燕子三次说话,第一次是介绍它自己的过冬方式:飞到南方去。第二次是与青蛙对话,介绍了青蛙的过冬方式:钻到泥土里去,好好睡上一大觉。第三次是与蜜蜂对话,介绍了蜜蜂的过冬方式:吃储藏在蜂巢里的蜜。如果不假思索地读读,就会错过许多精彩。在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三个小动物之间的对话时,我问他们:“可不可以把第四、第六自然段去掉?”也就是把燕子问青蛙、蜜蜂的自然段删除,仅留下三个小动物各自介绍过冬方式的句子。我让学生将原文与删除后的部分进行对比朗读。
第一组:(原文)燕子说:“……”燕子接着问小青蛙:“青蛙哥哥,你不是也吃虫子吗?可你不会飞,怎么到南方去呢?”小青蛙说:“……”燕子又问小蜜蜂:“蜜蜂妹妹,冬天地上都是冰雪,没有鲜花,你怎么生活呢?”小蜜蜂说:“……”
第二组:(删除第四、六两小节)燕子说:“……”小青蛙说:“……”小蜜蜂说:“……”
读过之后,大家都认为不能删除。第一,这个故事通过小燕子来串联起三种动物过冬方式的介绍,与小动物们各说各的话比起来要生动有趣,而且我们与人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沟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由小燕子来问小青蛙、小蜜蜂,实际上是创设了对话的场景,小朋友在情境表演中有了自己的思想,学会通过动作、眼神、语言来与对方交流,他们或拍拍翅膀表示高兴,或呱呱欢唱表示认同,或对同伴点头微笑。在温馨的活动中,小朋友懂得了与人交流是语言的交流、动作的交流、眼神的交流,体验到了交流带来的快乐。第二,这篇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小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淌着人文情怀,而这浓浓的关爱之情正是通过小燕子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小燕子把青蛙称为“哥哥”,把蜜蜂呼作“妹妹”,亲切的称呼,兄妹般的情感,一下子就打动了学生。小燕子在自己能安然过冬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朋友,关心它们是否可以和自己一样找到过冬的方法,这种充满关爱的语言使他们很快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我想,这也就是课文没有按照科普知识书上的说法来介绍的原因,因为童话故事更注重在语言交流中培植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故事,并成为角色之一。第三,三个小动物之间的交流是有共同话题的,那就是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情。“商量”对学生而言是个新词,虽然学生有所耳闻,但要说出个究竟来却是支支吾吾,不知所以然。但通过对比朗读课文以后,学生发现整个三至七自然段就是商量的过程,原来“商量”就是你一言,我一语,需要交换自己的想法,与对方进行交流的过程。学生对“商量”充分感知,对今后的言语交际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纵观整个关键段落,都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将人物语言拼凑在一起,学生学会了有目的地说。
《小动物过冬》正是在“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冬天快要来临的背景下,演绎了一个早做打算,共同商量过冬的童话故事。说到这儿,学生对这个故事的创作思路有了自己的认知。原来,童话故事里的人物对话要紧紧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而且人物之间要注意互相交流,互相关注,不要你说你的,他说他的,各不相干。巧的是课文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留下了交际的话题――三个好朋友第二年春天相见又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根据阅读《小动物过冬》这个故事后的所得所思,让学生想象三个好朋友重逢后的话题会是什么?怎么说才能体现三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情呢?让人惊喜的是,许多小朋友能依据课文人物的特点,注重人物语言的描写,或交流各自过冬的快乐,或商量春天的打算,能围绕一个话题来进行创作,形成自己的故事。
三、结束语
很高兴小朋友能在学习《小动物过冬》后有自己的收获与体会,教学《小动物过冬》也让我收获了许多。我觉得不同体裁的文章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只有静下心来,潜心细读文本,才能发现文本的独特美,从而引领学生学一课获一得,学得精彩,获得丰收。
参考文献:
下一篇:爱情童话故事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