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的故事【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白蛇传的故事【推荐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白蛇传的故事【第一篇】

关键词:蛇妖 蛇仙 黄图珌 方成培 《雷峰塔传奇》 性别视角

白蛇传故事一直深受古今文人和民间艺人的青睐,是民俗文学中的奇珍异宝。作家以各种形式、角度来诠释这个古老的素材,发掘出新观点和意义,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其中白娘子的形象也更多情、善良、更具奋斗精神,白蛇传故事进入不断发展的增异期,完成由“型”到“质”的飞跃。从白蛇形象来看,起源期、发展期的白蛇都是祸害人间的蛇妖形象,到成熟期、增异期,白蛇逐渐人性化,甚至美化成美丽善良、法术高超的蛇仙。从主题思想来看,故事由宗教教化、降妖除魔、警惕转变为追求幸福、婚姻自主、反抗传统束缚、捍卫人权和生命意志。其中,黄图珌和方成培的《雷峰塔传奇》在白蛇传故事发展期和成熟期的交接点相会,本文拟以方本为主,对这两个同名不同质的文本进行细读和比较研究,发现细节变化引起的白蛇形象和主题思想的变化,并试图以此为例从性别视角看白蛇传故事,探讨女性形象和女性世界的异化问题。

一、被诅咒的夏娃

乾隆三年,黄图珌的《雷峰塔传奇》是于今可见的最早的白蛇故事戏曲作品。黄本共三十二出:慈音、荐灵、舟遇、榜缉、许嫁、赃现、庭讯、邪崇、回湖、彰报、忏悔、话别、插标、劝合、求利、吞符、惊失、浴佛、被获、妖遁、改配、药赋、色迷、现形、掩恶、棒喝、赦回、捉蛇、法勤、埋蛇、募缘、塔圆。从标目来看,黄本基本是根据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的。但值得注意的是,黄本增加了“慈音”、“回湖”、“彰报”、“忏悔”四出戏的内容,并根据话本的尾声,又敷演成“埋蛇”、“募缘”、“塔圆”三出戏。[1]

第一出将许宣与白蛇的因缘道出,交代故事因果关系:千年白蛇、青鱼企望修成正果,许宣是如来佛座前的捧钵侍者,“原有宿缘,故令降生凡胎,了此孽案”。因此“整个故事就建立在因果报应的神怪迷信之上”[2],富有佛教色彩。从庆清朝慢可看出作者哀许宣之不幸,怒其执迷不悟,暗示白蛇害人不浅。展开了贯串全剧的矛盾冲突。

黄本和冯梦龙的话本都传达了共同的主题倾向:将白蛇视为妖邪,宣扬佛教色空观念,奉劝世人勿入迷途。新增的“回湖”、“彰报”、“惊失”凸显了白蛇统领水族的地位和影响力。“忏悔”中法海救出白蛇囚困的众多渔夫,劝他们不要再杀生,彰显法海爱护生灵,慈悲为怀的形象,同时隐射处于敌对方的白蛇不够仁义。作者的褒贬态度还可从曲目的名称显现出来,如“邪崇”、“妖遁”、“色迷”、“现形”、“捉蛇”、“埋蛇”,将白蛇视为以美色迷惑许宣的蛇妖。“棒喝”意为许宣沉溺美色,法海的当头棒喝点化和拯救了许宣。“赦回”指法海赦免许宣之“大罪”,许宣得以回家。其中白蛇佯装自杀的情节显现白蛇的狡猾无赖,颇能利用人性的弱点以博取许宣和姐姐、姐夫的信任。

黄图珌在《观演雷锋塔传奇》序文中说到:“白娘,妖蛇也,生子而入衣冠之列,将置己身于何地邪?我谓观者必掩鼻而避其污秽之气。”[3]因此黄本结局没有白蛇生子及儿子长大成人、高中状元、孝感天地等情节,他认为后人妄增的“产子”情节有损于故事的精神和价值,说明黄图珌虽然将白蛇做了人性化的处理,但骨子里一直坚持认为白蛇是蛇妖。“黄图珌不仅未能吸收冯本小说的积极因素,反将其中色空观念大加发挥,且站在封建道学诋毁叛逆女性立场将白娘子塑造得‘妖气’十足……黄本戏曲的出现是《白蛇传》故事流变史上的一次回潮,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有着数千年宗法制传统的封建男权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对戏曲的统摄力渗透力之大之深,而以擅长塑造女性形象著称的中国古典戏曲代女性发言替女权张目又是何其不易。”[4]黄本的白娘子终究是被诅咒的异端。

二、受礼赞的天使

乾隆三十年,方成培在总结前代小说戏曲、吸收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编写了《雷峰塔传奇》,共三十四出:开宗、付钵、出山、上冢、收青、舟遇、订盟、避吴、没邸、获赃、远访、开行、夜话、赠符、逐道、端阳、求草、疗惊、虎阜、审配、再访、楼诱、化香、渴禅、水斗、断桥、腹婚、炼塔、归真、塔叙、祭塔、捷婚、佛圆。

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把“开宗”至“收青”看作开端。开宗明义,略述故事梗概,措词能显示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和对主题思想的把握:善良多情的白蛇在阴差阳错间“惹是生非”,作者同情、惋惜,并用许宣的冷酷无情进行侧面反衬。白蛇的出身有别于黄本,名曰“白云仙姑”,不再是纯粹的妖孽。方本增加“出山”情节,义兄黑风仙力劝白蛇勿入凡尘,却无法动摇其痴情无私的决心,妖界也颇富有人情味。“收青”亦是新笔,青蛇自称“妖魔队里我为尊”。战斗几番回合下来,却不敌白蛇,甘作侍女,更凸显白蛇之能耐高强、气度不凡。

白蛇传的故事【第二篇】

上帝突然生气了。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白素贞和小青浑身湿透。他们担心。突然,他们觉得头上有一把伞。他们回头一看,只见一位温文尔雅的青年书生正打着伞为他们挡雨。白素贞和那个年轻的书生,两眼交叉,都红了脸,互相爱慕着。小青看了看说:“非常感谢!“我叫许仙,我就住在这座破桥的旁边。”白素贞和小青也做了简短的介绍。从此,他们三个经常见面,白素贞和许仙的感情越来越好。不久,他们结为夫妻,开了一家“保和堂”药店。他们有一个美好的生活在他们的童年!

因为“保和堂”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穷人没有钱看病和配药,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越来越多的人来找白素贞看病,白素贞被亲切地称为“白娘子”。但是保和堂的繁荣,许仙和白娘的幸福生活惹恼了一个人,谁呢?那是金山寺的法海和尚。因为白娘子治好了人的病,所以去金山寺烧香、求菩萨的人少了。如果香不浓,法海和尚就不会快乐。那天,他又来到了“保和堂”。看到白人妇女在请客,他不禁嫉妒起来。然后他看着她,唉!原来,这位白娘子不是凡人,而是白蛇!

法海虽然有一些小法术,但他的心智技能不太好。看到白娘子的身份,他想要拆散许仙白娘子,拿下保和堂。于是,他偷偷地把许仙叫到庙里,对他说:“你母亲是蛇精做的。快和她分手,否则她会吃了你!”许仙听了非常生气。他想:我的母亲是善良的,她对我的爱比海还深。即使她是蛇精,她也不会伤害我。她怀孕了,我怎么能离开她呢?法海见许仙上不了法海的法眼,很生气,就把许仙关进了庙里。

在保和堂,白夫人焦急地等待着许仙回来。一天,两天,左右,白人妇女处于焦虑状态。最后,我听说许仙被金山寺的法海和尚“收留”了。白娘子急忙带小青到金山寺,求他放许仙回去。法海见了白衣女子,冷笑道:“这条妖蛇,我劝你赶快离开这个世界,否则我不会怪你的!”白娘子见法海不肯放人,只好扯下头上的金发夹,在风中摇一摇,掀起巨浪,直奔金山寺。法海见金山寺涨水,急忙脱下袈裟,筑成一道长堤,挡在寺外。大水涨一尺,长堤高一尺。大水涨一尺,长堤高一尺。不管波有多大,它也会扩散。另外,白娘子怀孕了,正在与法海作战。之后,法海用诈术把白夫人装进金碗,压在雷峰塔下,将许仙和白夫人这对恩爱夫妻分开。

逃出金山寺后,小青在山里练了几十年功夫,终于打败了法海,把他塞进了螃蟹肚子里,救出了白夫人。从此,她和许仙以及他们的孩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从未分开过。

——天地,欢乐与悲伤

白素贞是一个练习了几千年的蛇妖。她只想成为一个不朽的人。到宝志堂当学徒的学者许仙遇到了八十二名大胡子剑士。他们误入人妖仙界的“半步”,遇到了白素贞、小青姐妹和捉妖僧人法海,他们都渴望积德成仙。

在“半步多”的人、魔、仙的混合中,陷阱无处不在。白蛇和许仙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互相帮助,创造了相互的感情。但是当时的蛇妖白素贞却不明白爱情是什么。然而,法海只是被划分为人类的**。它不能分辨善恶。它决心徒劳地做事情。它被天雷所谴责。它被天堂收回,被蒙蔽了。白素贞派许仙历经磨难回到人间。

白蛇传故事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白蛇传;故事演变;需求层次理论;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白蛇传”是中国民间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它讲述了白蛇幻化的美丽女子白素贞和许仙相识相恋的故事。在中国,蛇在老百姓心目中往往是恶的象征,人们用“蛇蝎之心”来形容心术不正的人,用“毒蛇”来形容阴险狡诈之辈,所以白蛇传故事中最初采用恶毒的蛇妖形象也就不足为怪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从恶毒的蛇妖形象演变成了具有人性的白娘子,人们渐渐丰富了白蛇这一形象,将其赋有了人的属性,体现了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

一、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中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就是对生存的需求。人们需要食物、饮料、住所、、睡眠和氧气。”[1]

在最初的“白蛇传”是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并没有书籍记载,只是出现在评说、戏曲、地方戏中,直到唐朝的《博异志》中李黄、李g篇,这是目前普遍认为较正式的文本记载。它讲述了两则白蛇变美女,勾引男人的阴森恐怖的故事:其一是陇西的李黄为街市的一个著白色孝服的美女勾引,至其家“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2]第四日返家,“遂觉身重头旋”,后“揭被而视,空注水而已,唯有头存”。[3]家人去寻白衣美女,乃发现其为“蛇妖”所变。其二是少年李馆在安化门外被一白牛驾车,两个白衣女相随的牛车吸引,尾随至奉诚园,与一白衣美女同宿园中。次日回家,脑疼裂而卒。家人至奉诚园寻白衣女,方知李馆死于“蛇妖”之害。[4]

原始先民对蛇既崇拜又恐惧,蛇顽强的生命力让先民们惊奇不已,蛇的阴险凶狠残忍又让他们十分恐惧,蛇的、又让他们极度厌恶,这些都自然具有了女性的特征,例如生殖、。作家们把对蛇的复杂感情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因此蛇的、阴险、残暴在文学作品中得到极度夸张,成为了的代码,的符号这两则故事表面渲染了女色害人,性恐怖,这也从侧面展现了唐朝那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朝代。但认真思考一下这其实是需求层次理论中最低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李黄和李g篇中,白蛇之所以化成美女就是为了吸引男子的注意,以此来达到她本身对性的需求,在故事中,白蛇现在并没有表现出其它更高层次的需求,而仅仅具有了最基本、最低层次的生理需求。

二、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强调的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所有权、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和家庭安全。

宋末《夷坚志》关于白蛇有这样两则故事:一、丹阳县城外一个普通百姓孙知县,娶了当地一个美丽的女子为妻。这个女子喜欢穿白衣服,而且洗澡时总要躲起来,不让别人看见。十年后的一天,孙知县喝醉了酒就去偷看妻子洗澡,结果看到的却是一条大白蛇盘在浴盆中,心中从此有了疑团。其妻察觉后就来劝说他,“我固不是,汝亦错了。切勿生他疑。今夜归房共寝,无伤也”。[5]但孙知县以后便辗转难眠,快快成疾,不到一年就死了。二、衡州某司户的妻子漂亮、温柔,但每到睡觉时总要伸出舌头,而且其舌尖又是分岔的。司户心中很怀疑,就去与同事商量。同事说,我听说蛇舌头才是这样的,你妻子怎么回事呢?一天,他妻子午睡时,他就让那位同事去观察。他妻子觉察了,晚上就哭着和司户告别,第二天生了重病,死前再三叮嘱丈夫,殡脸后干万不要开棺。殡葬后三天,女方父母怀疑女儿不是善终,坚持要开棺验尸。司户劝阻无效,开棺后发现真是一条蛇。

这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白蛇故事的与以往的不同是:建立了家庭。孙知县妻劝孙知县“无生他疑”是一种对安全的需求,她怕孙知县怀疑或对她采取别的措施。第二则故事中,当司户起了怀疑之心后,蛇妻变哭着和司户告别,然后用死的方式离开司户,这都是因为没有了安全感。南宋年间,外表看似太平盛世,其实它的内部充满了危机―――外部异族入侵,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人们极度缺乏安全感,故将这种心理需求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在虚构的世界里得到满足。

三、归属与爱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朋友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马斯洛说,“出于这一需要阶层的人,把友情看的非常可贵,希望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社会与团体的认同、接受,并与同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6]

明朝时期白蛇的传统形象终于有了质的变化,“白蛇传”的故事情节也更加曲折离奇,故事中的经典段落,游湖借伞、勇盗仙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等出现在故事中,可以说在这个时期,白蛇传的故事结构基本定型。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作品是冯梦龙编著的《警世通言》里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它对于《白蛇传》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点。故事中:清明时节,细雨纷纷,在西湖边保叔塔寺内荐祖回来的许宣,偶遇白娘子,落花有意,流水有情,演绎出流传千古的爱情佳话――人蛇之恋。许宣从李将仕生药铺借来一把雨伞,因怜惜白娘子无伞,把伞转借给白娘子,以讨伞为名的许宣和白娘子相互爱慕,私定终身。但经济窘迫的许宣无力婚娶,白娘子慷慨资助他五十两白银,没想到这银子是从邵太尉府库中盗取的,连累许宣吃了官司,许宣被流放苏州服役。白娘子不离不弃地追随,二人在王主人的帮助下,喜结连理。

这段故事可以看出,白娘子是一个主动追求幸福美满的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女子,为爱疯狂,把爱情看作生命的全部。在故事中,许宣两次流放,白娘子均追随,不管吃多少苦,白娘子都不离不弃。而且在这个故事中,白娘子不是一个人出现,而是有了同伴青青即友情,当禅师收服白娘子时,白娘子说:“青青是西湖内第三桥下,潭内千年成气的青鱼。一时遇着,拖他为伴,他不曾得一日欢娱,并忘禅师怜悯!” [7]白娘子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友情的保护都表现了归属与爱的需求这一层次。

四、尊重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同时也体现了白娘子的尊重需求。四月初八,释迎佛生诞,许宣要去承天寺祭拜,白娘子说“你要去,身上衣服旧了不好看我打扮你去。”叫青青取新鲜时样衣服来。[8]表现了白娘子内心已经有了希望被人尊重的渴望,怕许宣因为穿的太旧而被人笑话。六月初间,员外寿辰,白娘子也去了,“十分打扮,上着青织金衫儿,下穿大红纱裙,带一头百巧珠翠金银首饰。带了青青都到里面拜了生日,参见了老安人。”[9]引得“员外心中”这并非是白娘子的意图,她盛装打扮只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尊重,虽然事与愿违,但是从白娘子行为来看,她内心是渴望受到尊重的。在被员外看到白娘子的原身后,她怕许宣知道,然后劝许宣不在员外家做主管了,“做人家主管,也是下贱之事,不如自开一个生药铺。”[10]表现了白娘子内心也有一种廉耻观,希望收到尊重。

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新的社会思潮的冲击,人文主义的启蒙思想时时侵袭着传统的文人们。于是,在冯梦龙的笔下,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幻化成人,追求自我的幸福,虽历经洁难却矢志不渝的白娘子。其实,白娘子本身也是个二元的矛盾体。作为人,她的身上体现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精怪,它身上蕴涵的却是对好色者的当头棒喝,体现了白娘子这一形象对尊重的需求。

五、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白娘子的形象到了方成培《雷峰塔传奇》时期,白娘子更被赋予了温柔、聪明、勇敢和坚贞不移的性格,她身上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普通的人性,而且是一种接近完美的人性,她与许宣间的情爱纠葛更多地融进了人世夫妻间的悲欢离合,她的善良多情却又屡遭不幸尤其令观者怜惜。白娘子本是“西池王母蟠桃园”中的一条白蛇,因窃食蟠桃,于峨眉山连环洞中修炼千载,名曰“白云仙姑”,只因与前身是佛前捧钵侍者的许宣旧有宿缘,于是降落凡尘,与许宣经历了一番情爱纠缠。最初相遇时,白娘子借着法术盗银盗宝很叫许宣吃了一番苦头,中间虽屡遭波折,但毕竟没有伤害无辜,《端阳》显形一出,为了挚爱的丈夫,她不顾身怀六甲,受尽磨难,求取仙草救夫返魂,简直是大勇大情了,戏剧末尾,作者更安排她替许宣生下一子,而且还是文曲星临凡,足证她已修成人身了。在《佛圆》中即最后一场白娘子得道升天。

白娘子生子得第情节,已使白娘子完全具有了人的属性,受封升天的情节,更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美好愿望和朴素理想。马斯洛将自我实现需要定义为,“它可以归入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说成是一个人想要变得越来越像人的本来模样。”,“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他自己的本性。”[11] 白娘子由于人蛇相恋,本不能生子,但人们往往觉得雌性就要繁育后代,这也是白蛇作为一个雌性或者说白娘子作为一名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需要。在《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本是天上的一条白蛇最后得道升天,这也是自我实现需要的体现。

《白蛇传》故事从故事到戏曲的演变,使得白娘子的形象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美丽、善良。从人们谈虎色变的蛇妖到代表忠贞爱情的化身,这一形象越来越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和传颂。《白蛇传》故事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她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她像人一样有自己的需求,当一种需求达到满足时她便有了另一种需求,这也是白娘子形象演变的轨迹。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谷神子。博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谷神子。博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谷神子。博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0.

[5]洪~.夷坚志[M]北京:中A局,1981

[6]冯梦龙。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2008

[7]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冯梦龙。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2008

[9]冯梦龙。警世通言[M].济南:齐鲁书社,2008

白蛇传故事范文【第四篇】

在七月放暑假时,爸爸有事去镇江开会,为了让我们见识一下镇江,就把我和妈妈一起带过去。吃过午饭,司机叔叔就把我俩带到镇江市的第一景点——金山寺。

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是金江,薄雾淡淡,似袅袅炊烟,笼罩在江面上。风平浪静时,美丽的金江清澈见底,绿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游人可以看见江底下一条条硕大的黑鱼。

金山名字的来历也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古代有人在山上挖到金子,金山因此而得名。再往前走走,就可以看见金山寺的宝塔了,宝塔一共有十层。越往上越难走,我刚走到一半就累了。从上面往下一看,相当高,就想下去。妈妈说:“既然来了就要爬完,不能半途而废。”我们走走停停,边歇边坚持不懈地往上爬,终于我们爬到塔顶。站在塔顶,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凉风习习,一路的疲劳霎时变得轻松了许多。从塔上往下看,金江像一条绸缎那么窄,似乎只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近处的楼房好像变成一堆参差不齐的积木;路上的行人看起来也只有蚂蚁般大小…….

我们乘着游艇在金江上玩,美丽的金江像一个恬静的淑女,安详地端坐着,静静地。妈妈说,金山还有一个青蛇白蛇的民间传说,说的是:一只千年白蛇叫白素贞和一个书生许仙的爱情故事。金山寺主持法海意图阻拦他们,于是他把许仙关在金山寺里。白蛇青蛇来金山寺要人,白蛇使用法术,翻江倒海,法海就使金山一直往上涨,并用手中的钵盂罩住了白蛇,把她压在雷峰塔下。青蛇学武归来与法海大战,最终战胜了法海,法海最后不得不躲到螃蟹壳里,变成了一层蟹膜。据说,现在还有人说金山是白蛇翻江倒海弄成的呢。

夕阳西下,我和妈妈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金山寺。金山寺的美景和那个神奇的民间传说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71 1311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