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外桃源作文【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寻找世外桃源作文【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桃花源作文【第一篇】

近日,在背诵《桃花源记》时,我想起了自己读过的1篇文章,作者借美洲的土著为范本对照了《桃花源记》,得出了一个事实——若其中的人们久不与外界的人交流,他们只有一个结局:回到原始的生活,茹毛饮血。

可不仅于此,联想如今的玛雅人与古代的玛雅人,让其退化回原始生活的并非是与世隔绝,恰恰相反,这些人不知文明的中心,在玛雅的鼎盛之时,他们之所以会退化,源于战争。战争使他们失去了文字、语言、文明,以至于如今他们只能看着玛雅文字一头雾水。

于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似乎又变得合理了,去不得归不得,或许世外桃源这一遇于渔人是一大幸事,而于刘子骥而言却是—个终生未实现却一直追逐的梦想。

而我们,又有多少人在像刘子骥那样追逐着虚无缥缈的梦想呢?若是刘子骥终是找到了桃花源,却发现其中之人与被其视为蛮夷的人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他又会如何?就像久寻温蒂的彼得,潘一样,他找的是儿时的温蒂,找回的却是成人的温蒂,是失望!若刘子骥寻到的是一个与如今的玛雅人相似的桃花源,他亦应是失望,乃至绝望吧!

我在《千与千寻》中看到了一个完美的世外桃源,哪怕那里有一个“号令天下”的巫婆,但那里的纯粹让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来到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九份,但我并未在其中找到我心中的那个桃花源,而是一个近似于闹市区的小街,这种失望与刘子骥再寻桃花源的经历应是相似的。

所幸,刘子骥并未找到桃花源,在陶渊明笔下的那一个世外桃源也仅能远观而不能亲近,这样的一片天地若是存在,也不应被世人打扰,而步上九份的后尘。

有时候,美景的归属仅应是自己的想象,而想象终是不同于现实,我们国内那些沉迷于香格里拉的人,想来也应是与刘子骥一样无功而返吧。

若世间真有桃花源,我情愿它逐渐变成原始,也不愿游入毁了那一片天地。

桃花源游记作文【第二篇】

空山新雨后,桃花源一片云雾迷蒙。

一棵棵树立在连绵起伏的山上,鸟儿们在树枝上婉转地歌唱,树枝间还零星地冒出一朵朵粉红的桃花。你看,它们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围在一起争论着“谁是最美的桃花”呢?

桃花源的水蓝得像湛蓝的星空,静得像一面无瑕的镜子。水里倒映着深红或浅红的桃花,一阵微风拂来,水面扩散出一道道粼粼的微波。这样的水配上这样的花,给桃花源增添了一种特别的韵味。

我乘着小船在溪中荡漾。溪水很清,清得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和鱼虾,我把手轻轻地放进水里,生怕惊醒了这些小动物们。不久,船靠了岸,我迈着轻盈的步子走进树林里。你听,“哗——哗——”,溪水潺潺地从山涧流下来,仿佛从天而降。越往上走,水声越小,原来,溪水是从岩石的细缝里流出的,渐渐汇成一条白飘带,轻盈地飞在崇山峻岭之间。

树林深处,阳光从树杈间明亮地照进来。嘘,一只鸟妈妈正衔着食物,焦急地飞向嗷嗷待哺的小鸟们。小鸟们站在枝头,张大嘴巴欢呼着,她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快点长大。长大了,她们就可以像鸟妈妈一样,张开翅膀飞遍森林里的每一个角落,尽情翱翔在“鸟的天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刻,桃花源是如此美丽,到处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到处闪烁着五颜六色的`光点,到处飞扬着悦耳的鸟叫虫鸣,到处飘荡着令人陶醉的芳香,这里是水的世界,花的海洋。

桃花源后传的作文【第三篇】

学了桃花源记后,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这篇古文之后还有不一样的秘密,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电视剧看多了的原因哈哈。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我们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让我查询资料。

首先我们可以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感受到一个世外桃源。捕鱼的武陵人偶然间通过一个山隘,进入一个秘境。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几句可以体现出这里面的人仿佛过着没有战乱的远古时期人民一般的生活。当武陵人问他们从哪里来的时候,他们回答说自己是“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陶渊明的笔下,这里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很多人大都认为桃花源是他心中的一个理想世界,包括我刚开始也是,但实际上,桃花源一定程度上是对现实存在的真实反映。

文章有许多奇怪之处:

1.渔夫在里面遇到了桃花林,小溪的两旁只有桃花,桃花正在飘落,百度说桃花有辟邪的功能,桃花是在四月初的时候飘落的,也就是在清明节前后,落英缤纷如果没猜错的话大概是指漫天飞舞的纸钱。

2.村里纵横的小道连接到了每家门口,每家都拿出食物招待渔夫。(阡陌交通,……,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资料所说“阡陌”有“通向坟墓的小路”之意;而“陌”有一种意思是用于旧时祭奠所烧的纸钱;“酒食”可能暗指祭品。

3.“屋舍俨然”:在古代,战乱频繁,乡下的房屋不太可能整齐规划,所以屋舍俨然的情况是不太可能的;而在中国,死者为大,所以一般坟地都会整齐规划,以表对死者的敬意。

4.“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开始很狭窄,行走几十步才宽敞,这很符合坟墓的构造,所以桃花源很有可能是个墓地,当然这也是一个猜想。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句话是最让我疑惑的,但在课堂上我们的。一位同学说这有可能是服装演变慢的原因,于是我上网查询了一下发现秦朝和晋朝的服装还是有差异的。

还有就是武陵人对这个入口的形容是非常小而且非常黑的一个小洞口,但是又说自己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个洞,那么他以前打鱼的时候怎么就没有看见过这个洞口呢?都说桃花盛开的季节大概是春天的三月份左右,但是渔夫在进入桃花源之后却发现,这里的竹子生长的十分茂盛,这是五月左右的迹象,桑树的长势也不错,这是七月左右的迹象,桃花源的海拔应该与渔夫所生活的地方差异不会太大,但是气候差异却如此之大,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桃花源和外面的时间是有差异的,这也就很诡异了。

文中的渔夫也是个聪明人,不但在出去之前对入口做了标记,防止自己下次找不到这个地方,还立即向当地的太守禀报,但是再次回来的时候,渔夫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标记了,而且作为一个常年在外打鱼的人,即使找不到桃花源,对外面的路线也应该非常的熟悉了,但是这次渔夫却偏偏迷路了,很奇怪吧。

通过上述材料我认为《桃花源记》可能是秦朝战乱时的一片安葬死人的地方。

桃花源的想象作文【第四篇】

神秘的桃花源因外人无法进入,之后就没有探访的人了。此后,桃花源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平安乐的生活着,他们坚守自己的信仰,让桃花源渐渐淡出世俗的视线,他们能够抹去世俗的风尘,但那个武陵人曾到过的足迹却是抹不去的,那些足迹在一代代桃源人的口中演绎的越来越精彩,就是这足迹让若干年后的桃源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人来说“好奇心”是奇妙的幽灵,尤其是孩子们。他们坚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尤其是他们听到那个有关渔人的真实“传说”,这传说像游动的蛇,游走在孩子们的脑海中,于是几个大胆的孩子密谋了几天,想尽了各种办法,最终找到那个神秘的已封堵住的桃源入口,鬼鬼祟祟的逃了出去……

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了出去,一批批找孩子的村民走了出去,有的一去不复返。他们来到一个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听着靡靡之音陶醉了,发现原先的家乡是那样的落后、人是这样的愚昧。于是一个个有了坚定的信念:必须要把外面先进的。东西带进桃源……最终桃花源变成了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桃源人原先敬天爱地的淳朴民风渐渐被追逐名利的世风替代。为到达目的,那里的人们开始坑蒙拐骗、卖官鬻爵、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于是人们一个个慨叹世风的日下!

从此,神秘的桃花源也不复存在,那里的人们偶尔给孩子讲一个关于《桃花源记》的故事,孩子们听得很入迷……

71 235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