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优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哲学、艺术、礼仪等方面,体现了和谐、仁爱、礼节等核心价值,深刻影响了社会发展与人际关系,仍在现代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议论文优质10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1000字 1【第一篇】

有一方净土,谓之华夏;有一种图腾,其名为龙。龙本含韵,千古永存。

龙,自古便为万兽之灵,承载着古人的祈福与憧憬,是平安与权贵的化身。传说将龙描摹得圣洁而神秘,在炎黄子孙的心里,留下了威严乃至不可亵渎的神圣身影。神通广大的龙,是实至名归的中华民族的象征。

龙有“九似”之身,相传诞生于黄帝“合符釜山”之时。集各部落图腾元素为一体的龙,由此逐渐被世人所熟知。在往日,它象征着各部落的结盟与统一,在今日,它更是华夏大地上中华儿女共同的信仰,是折射出56个民族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明镜。龙,早已在潜移默化里,一点点融入我们的日常生�

放眼于全中华,在祖国广袤无垠的领土上,龙,无处不在。无论是服饰装饰还是日常饮食,更或为传统习俗,都无不彰显着华夏儿女对龙的敬仰与崇尚。

古时的龙,象征着无上的皇权,因而皇帝被尊称为龙子,皇帝之座椅即为龙椅,即便是连绵的山脉,也能以龙命名,称其为“龙脉”。而流传到今日,龙早已褪去权贵的浮华,成为了平安祥瑞的化身,悄然步入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了服饰上精美的刺绣,在细致入微而毫无瑕疵的魅力中,透露出龙本便含有的深韵。

在祖国的饮食里同样能觅得龙的身影。在传统美食里的龙,成为了别出心裁的名称,成为了精妙绝伦的造型,饮食的方方面面里,无不反映着龙在百姓心中重要的地位。

从古至今,龙在传统习俗中一直占据着一袭之地,端午节在纪念壮士屈原的同时,也以赛龙舟这种独特的方式,反映着对历史的敬仰,对生活的热爱,而精雕细琢的龙舟,同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故曰之:龙本含韵,千古永存。

无人见真龙,龙自隐心中。传说里十全十美,无所不能的龙,也映射着中华传统美德的诞生与发展。中华民族始终秉持着的孝道,是全世界所为之敬佩的民族文化,而拾金不昧,互相谦让的传统美德,也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身为“龙的传人”的风范。

历史长河漫漫,龙自炎黄时期诞生,见证了祖国元朝的疆域辽阔,唐朝的国力强盛;也目睹了清朝的腐败妥协,让往日世界赫赫有名的强国,像一只脆弱的羔羊任人宰割;它铭记着侵略者的残暴,它永不能忘中华民族所受的耻辱;它见证了“东亚病夫”的崛起,见证了被外国所嘲笑的祖国一步步强盛,一步步走向世界的前端……龙不灭亡,华夏不倒,即龙韵在时间长河里终是千古永存,中华,终会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龙,不仅是一个图腾,更是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魂,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灵魂!

请铭记有一方净土,它的名字叫做华夏;请铭记有一个图腾,象征着中华民族之魂。龙本含韵,千古永存!

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800 1【第二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二、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和谐的理解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是一种大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观。中国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反对破坏自然、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孔子提出“钓而不纲”,主张用鱼竿钓鱼,反对用大网拦河捕鱼,以防止鱼资源的枯竭。孟子主张在适宜的季节伐木,以免妨害树木的正常生长。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更是直接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根本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而是天生平等的,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 ”这就是说,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理想的境界,但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与快乐。在《荀子·王制》中,荀子也说:“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龟鱼鳖鱿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吁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的“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是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不能“赶尽杀绝”,不能无度索取,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章句》意在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汉《淮南子》的作者明确反对“涸泽而鱼”、“焚林而猎”等等,这些思想都表达了古人对待自然万物的和善友爱态度,体现了古人维护生态平衡,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贵品德。宋代张载在《正蒙》中首先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意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天与人、万物与人类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这与西方主张征服自然的指导思想不同,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以“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挽救人类面临危机,正是中国传统“和”文化化解人与自然冲突、创造和谐社会的体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还落实到制度上。中国历朝历代,从夏商周起,就对环保有明确法律与禁令。可以说,中国古代在伦理哲学、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社会结构上都深深体现着生态智慧。难能可贵的是,古人还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用于“王道政治”的需要。如孟子所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存发展与社会安危的基础,即所谓“王道之始”。“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源于自然,理应与自然融合,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回复,不是受制于自然的主宰,而是因势利导,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为人类造福。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和谐。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于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他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这里,孔子区别了“和”与“同”两个概念,“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孟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还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了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人和”,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准则能有效地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减少人际摩擦与社会耗,使人际关系带有浓厚的人情味,较为稳固持久,对社会具有良性功能。《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把“人和”看得高于一切。荀子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又说:“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荀子说:“人之生,不能无群”。群体对于个体来说是前提,无数个体只有结成群体才能战胜自然,求得生存。不仅如此,更进一步就是要“泛爱众”、“兼爱”。墨子说:“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主� 道家代表作《老子》说:“知和曰常。”在老子看来,整个天地是一个和谐。《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己,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言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老子》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人与人之间“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社会。老子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他主张人要效法天道,通过无争、去奢、知足,达到人与人的相对和谐。《大学》主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养成理想人格的方法在于使人们固有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革除人们的旧习气,达到至善的境界。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1【第三篇】

一、以丰富的视听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可谓幼儿的第三任教师,在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利用传统文化要素进行园所文化建设幼儿园在园所建设上可采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如,把户外休闲区建成中式园林,让幼儿置身其中领略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室内装修也可借鉴中式风格,如,幼儿活动区域的天花板用中式窗棂格吊顶,既美观,又能悬挂师幼美工作品。幼儿活动区域可配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设施设备,如,彩色瓷盆养金鱼、小藤椅、风筝、茶具、竹木屏风、中式储物柜、小盆景、竹马摇椅、笔墨纸砚、折扇等,这些物品既能传递民族文化信息,又能供幼儿在生活或游戏中使用。当然,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需请专业人员进行整体设计,注意对传统建筑风格的巧妙借用或改造,使之更符合儿童的心理;还需注意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风格的协调和转换,避免为突出传统而破坏园所文化的和谐。

(二)选用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布置公共环境幼儿园可以选用一些能够集中反映传统文化特点的材料图片和实物陈列于公共环境。例如,在幼儿园公共区域如楼梯、过道、走廊,将印有国画、书法、古代人文景观、民间器物、民俗活动等反映传统文化的挂历、画报、照片、扇面等,张贴或悬挂在墙面;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品、器皿等只可观赏的实物摆放在走廊或楼梯的墙角、窗台、博古架上。师幼、家长走过时,可以随机欣赏。这些图片与实物每个月更换一批,不仅营造了传统文化的氛围,也给师幼、家长提供了认识传统文化的教材。几年下来,幼儿通过对这些画面、实物的观赏,能了解大量传统文化常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初步的感性认知。

(三)利用语音材料创设听觉环境传统文化教育除了借助可视的画面与实物外,还可以借助可听的音乐与语言。我们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安排多个时段播放民间歌谣或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如,在幼儿晨运和户外活动时,播放欢快而富有节奏感的、或唱或说的童声民谣以及欢乐、喜庆、有趣的民乐;幼儿进餐、自选活动、入睡前和午睡起床时,播放抒缓、优美的民乐。这些音乐一般两个月更换一套,每套约20个曲目。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环节,音乐或语言只是背景,旨在通过听觉环境的营造,使幼儿置身于更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无论是音乐还是童谣,都不能强求幼儿学会什么,尤其不要求他们会背诵若干首童谣。例如,有的幼儿对有节奏的朗诵感兴趣,可以停下主体活动,守在音箱旁全神贯注地听;而有的幼儿对这些声音从来没有刻意关注过,但这并不阻碍相同的声音通过两个月多次的重复在他大脑中留下痕迹。这种做法就是通过环境给幼儿形成类似“印刻”的效应。

(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在丰富、活泼的幼儿教育课程的要求下,幼儿教育必须走向社区,传统文化教育尤其如此,许多传统文化还以各种形态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如,广州市天河实验幼儿园毗邻的天河公园里,有曾在世界园林博览会上夺冠的粤晖园、在日本获奖的岭南园林精品粤秀园、庄严的邓世昌衣冠冢等,该幼儿园就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园林、建筑、书法、楹联、雕刻、盆景等艺术和祭奠、庆丰收仪式等民俗文化的教育。一般而言,幼儿园所处的街区、城镇往往有地方特色小吃店或小吃街、民间工艺店、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祠堂等,这些都是师幼参观、学习传统文化的场所。此外,有的社区或商家在传统节日前,安排多种有民间特色的娱乐、纪念活动,成人可带幼儿参与其中适合的项目。有的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与传统文化有关,比如国画画师、传统手工艺者、传统乐器演奏员、粤菜厨师等,幼儿园可组织师幼到他们的工作场所参观,也可请家长进园开展相关活动。总之,社区资源为传统文化教育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要重视并善加利用。

二、以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有层次的主题活动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孕育了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这些内涵丰富的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逢年过节,传统民俗氛围浓厚,活动丰富,深受幼儿喜爱。这为幼儿园开展以节日为载体的主题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因此,基于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本地风俗,选定可开展主题活动的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最隆重的春节在幼儿的寒假中,而开学时的元宵节可作为春节的延伸,因此我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联接在一起开展主题活动。

(一)突出节日活动的层次性幼儿在园几年,就要过几次相同的节日,如何让这些节日体现特色,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过节的总体目标设置不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所选择的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形式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儿每次过节都感到有新意并乐于参与。例如,小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氛围的感受和典型性节日活动的参与,中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内涵的体验与初步的理解,大班幼儿侧重于对节日发展过程的了解、对节日活动内容的展现与丰富。根据幼儿兴趣、能力和生活经验、班级资源等因素,每个班开展节日主题活动的时间可长可短。长的达两个月之久,如大班幼儿在元旦后就进入春节的筹备阶段,开学后展开为期一个月的“过春节、闹元宵”主题活动;短的可能只是节日前后一周的小型主题活动,甚至只是节日当天的“应节性”活动。

(二)重视“节日”课程建设“节日”课程可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幼儿园业务园长在节日前半个月就搜集好相关资料放置在教师“办公平台”上,提醒教师设计节日主题活动计划;节日前一至两周美术专科教师布置相应的公共环境,为整个园区营造节日气氛;各班在节日前后一段时间内进行主题活动,师幼共同以活动作品来布置班级环境;节日当天或前一天厨房提供两三次“应节”食物;园区或级组根据需要组织教师、幼儿甚至家长参与的大型节庆活动。在“节日”课程中,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尤其重要。一是需要家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帮助幼儿积累真实的过节经验。主要的传统节日最终是家长带孩子在家过的,家庭怎样过节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真实体验和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节日内涵的理解,而这些因素又会影响到主题活动的开展。二是需要家长在过节时收集图文资料。三是需要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四是需要家长特别是祖辈担任助教,为幼儿示范或讲解关于节日的一些传统习俗。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组织的节日活动,被感染、带动起来,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让他们也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对幼儿的意义与价值,对传统文化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同,进而转化为行为上的支持。

三、在常规活动中有机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或常规活动中。

(一)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仗工整、优美凝练、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的古诗是中国传统语言艺术的杰出代表。幼儿普遍对有节奏、押韵的语言敏感、有兴趣。因此,选择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四句的五言或七言古诗,引导幼儿去欣赏和理解,是可行的。比如我们设计了“每周一诗”的活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业务园长根据节气、节日或季节变化、相应事件等,有针对性地选择一首古诗,由一位朗诵水平较高的教师进行朗诵,带领全体师幼诵读一到两遍,并对诗歌的背景和表达的意思予以解释;各班教师在幼儿活动室的阅读区(或语言区)设置“每周一诗”的角落,将与该古诗相关的图片、文字、音像等材料投放其中;教师在一周内多次利用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不同环节,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孩子朗诵诗歌、整体认读诗中的常见汉字、欣赏诗歌表达的意境与画面、介绍与诗歌或诗人有关的故事;幼儿园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公布“每周一诗”,家长在家可根据孩子的兴趣与注意力进行随机交流,或给孩子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需要强调的是,“每周一诗”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感受古诗的审美和语言特点,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信息,不要求任何幼儿必须背诵若干首古诗或认读多少汉字。

(二)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例如,在餐前、离园前等某些过渡环节,教师可选择一些成语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讲给幼儿听,或者借助多媒体播放这类故事的动画短片、传统相声与说书的录像等;散步时,教师带领幼儿观赏园内的传统文化环境;结合传统节日,在户外游戏和区域游戏中投放适合相应年龄幼儿玩耍的民间游戏材料,幼儿也能兴致盎然地参与其中;中班幼儿学习用筷子进餐前,教师可围绕筷子解释与进餐相关的传统习俗;每年大班毕业典礼或其他重大的文艺表演会上,安排两个“中国风”的节目,如教师的民乐演奏、亲子民族服饰秀、传统故事表演、家长戏曲表演、师幼古诗说唱或表演唱、武术表演等。

(三)选择适宜的教材进行传统文化教学在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幼儿可能对某些题材感兴趣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主题探究活动外,选择适合的内容,在五大教育领域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成为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语言教材包括古诗、童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音乐教学主要是粤语民间儿童歌曲与摇篮曲的学习与欣赏、传统音乐知名曲目赏析、少量的粤剧和京剧赏析;美术教学包括传统美术作品与工艺品的赏析、传统美工形式的创作尝试;体育活动主要是学习传统体育游戏的玩法并灵活应用。在传统文化活动中,各学科的内容可以相互渗透,界限并不特别清晰,这有别于严格意义上的分科教学。比如,在古诗欣赏后进行国画创作,或是对题诗国画的赏析,就是将语言教学与美术教学相结合,相互渗透。这种做法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美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她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具有鲜明的自身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局限性,有些甚至是违背现代科学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传承意义。幼儿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懂得取舍与扬弃,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要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实际,善于运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予以选择,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选择符合幼儿教育发展规律的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1【第四篇】

一崇简朴尚节俭,培养大学生廉洁的生活作风

李商隐的醒世恒言“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道出了小到一个人,中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成与败的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良传统,从《周易·否》“君子以俭德辟难”的“避难”之法、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宋史·范纯仁列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中“俭”对“廉”的养成、于谦“固执”的“要留清白在人间”、林则徐警训世人“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革命志士方zhimin甘于清贫而无悔,还有建国后的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皆堪为廉正为民的表率。正是因为有了像他们这样廉洁奉公、甘于奉献的时代楷模,中国才逐步走上振兴与富强。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另外的一些人,因贪图享乐,生活奢侈而深深伤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并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此相应,勤俭不是一种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由阅历、榜样和周身环境所催生出来的一种品行,是教育和才智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正处在改革和发展之关键时期,同志曾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道出了崇尚简朴和节俭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对我们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好当代大学生的勤俭节约教育应是高校学生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当前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家家又都是一个孩子,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节俭意识和艰苦奋斗精神,贪图享受、盲目比阔、超前消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校园现象,如果这种风气任其发展下去是相当危险的。联系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高校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勤俭节约从每一滴水、每一粒米、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分钱开始”厉行勤俭节约等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学生“节约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开始”的理念,强化学生“吃光盘中餐,今天不剩饭”的意识,让“勤俭节约为荣,骄奢浪费为耻”成为大家的共识,并以此培养当代大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廉洁生活作风。

二明权责多敬业,塑造大学生廉洁的职业精神

秦国变法的力行者商鞅的吏治思想和权力监督理论对现代社会仍有很多借鉴意义,他主张设官分职“别其势,难其道”,即分割权力,划分职责,各司其职。在权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少权衡得失,多乐业、敬业。敬业精神一直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非常提倡的理念,孔子把它称为“执事敬”,“敬”即“尊敬”“敬重”之意,也即,对待事业要有一个尊敬、敬重的态度。古代思想家朱熹将“敬业”诠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敬业,就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态度,是当今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规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道德原则提出了“敬业奉献”的要求,可见敬业精神不是对公民很高的要求,而是较低的标准,也应� 有专家认为,大学生廉洁修身教育应突显其职业性,应多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乐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敬业、“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风下矣”的精业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事业心,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不能因工作不好找,就学习不刻苦,随便混个文凭了之;不能只考虑就业待遇、工作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小事不想做、大事做不来,缺少基本的奉献和敬业精神。如果我们的大学生———明日的职业人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整个团队或组织的工作进程与效率,给社会带来损失。

四修自身立仁德,强化大学生廉洁为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礼为核心,既要内修,即“内省”“慎独”和“觉悟”,又要外修,即“行善”“积德”“知行统一”和“见贤思齐”,其宗旨一为“反观内心、穷究人性”的“修己成人”,二为“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周而不比”的“修己安人”,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修己善群”。目前来看,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新世纪,用儒家思想来“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但是,儒家最初的修身宗旨,在当今社会还是有很大作用的。正如《大学》之中所说“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是儒家的基础目标,也是当今社会对大学生来说,最有活力和可能性的一个目标。面对经济日益发展、节奏逐步加快的生活,大学生们应时时反问自己“我应� 物质生活的充盈和丰富,使青年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注重物质享受和追求,但却忘记了自身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忘记了自身道德修养的完善和提升。久而久之,一定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

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当代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学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用孔子的标准来衡量,真正有修养的一个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此外,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与建设者,如果缺少了廉洁与爱国的思想,就 如果”不廉洁不知耻”的人担当了一个国家的重要职务,那么他什么都想据为己有,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国家怎么可能长治久安呢?中华历史文化博大而深邃,其中蕴藏了丰富的廉洁、廉政文化的内容,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

充分发掘与弘扬我国古代廉政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论文 1【第五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首先,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不仅其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也极为广泛,儒学这一文化符号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它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及思维方式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儒家思想最早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主要倡导政治统一、社会安定、道德规范,仁政以治、发展教育和生产等,这些思想对于促进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如此,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的论调不仅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倡导,同时也是对创建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倡导,这些思想都能过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继承下来。另一方面,由于儒家思想形成于封建社会,生产力条件低下,因而儒家思想所携带的小农意识、官僚意识以及宗法意识都极为浓厚。例如,儒家思想对于传统及内倾心理过于注重,从这一点来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却有不利影响,极容易造成教条主义以及独断论调的产生;不仅如此,儒家思想“重实践,轻理论”“多证悟,缺逻辑”的特点也极易造成经验主义的产生。这些必然 不仅如此,在依据两点论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重点论,否则就无法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萃,使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儒家倡导“ 为此,在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保证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方向的正确性。其次,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受文化现代化发展要求以及西方文化的影响,在进行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明确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的动力。自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以来,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一系列西方思想逐渐传入中国,外来文化的渗透为中国传统文化转型提供了外部动因。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所固有的包容性和认同性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内在驱动力。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思考的载体,同时也是将中国与其让他国家区别开来的标志。在这个文化现代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没有被削弱。例如,不断涌现出来的“汉服运动”“成人礼”等社会现象,都向我们说明了传统文化被人民所肯定和接受。在笔者看来,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发展是可以在摒弃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下进入现代化的。为此,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求都在不断推动着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这也是其动力所在。最后,从现实来看,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的。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西方文明涌入,人民开始了解西方文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求富国之路的思维模式建立起来,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有了新的发展路径。随后,维新派对于西方文化的大力引进,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人民开始从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在这样的动荡时期,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动荡,“‘五四’运动”的爆发从思想观念方面改变中国传统文化,“民主”和“科学”的理论被提出并逐渐得到重视,据此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历经了一段被批判的时期。与此同时,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面对当时盛行的“全盘西化”的论调以及“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洗礼下,提出了新的论调——建立新民主主义文化,随后随着这一主张逐渐被人民所认可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势头也越来越好,同时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也引发人民的思考。自此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在此种形势的推动下也开始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二、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转变,势必会经历一段不断地转型、演变的过程,为此,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成果,同时也要随社会、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开拓创新,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对其转变过程进行科学的指导,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划分,从而帮助传统文化向现代化转变,为中华民族发展面向现代化的大众文化而不懈努力。

71 3535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