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我的大学读后感范例【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1000字]我的大学读后感范例【参考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学读后感800字【第一篇】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大学》读后感1000字【第二篇】

一提到四书五经,我们极有可能将愚昧、封建、老古董与其相联系。这是由于当今社会的浮躁性,风行的快餐式、碎片化的阅读使得大多数人不能沉下心去研读经典。但若你静下心来捧读经典就像品一壶好茶,意蕴绵长,回味无穷。

纵观浩瀚书海,中国的古典文学极具魅力,《大学》就是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它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品德高尚、正直无邪的人和怎样治理好一个国家,怎样治理好社会。被朱熹认为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典范。它也为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进行了阐述,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

《礼记》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示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美好的品质从古代就已开始,并不是现代发展下的标新立异,我则认为它包含了一种“人之初,性本善”的意蕴在其中,上帝赋予每个人的品性是一样的,但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自身的修养而导致人的品性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才能改变命运,把握自己的人生。

修身,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文化修养。在我看来,修身是完成一切宏伟蓝图的基础,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充分彰显着人格魅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前途发展。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拥有与世无争的魄力。首先我们需要加强道德修养,当今社会出现了极其恶劣的道德滑坡现象,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亟待提高,这也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题。所以我们应当自觉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个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好公民。我们还应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积极践行所谓“学到老活到老”的终身学习观念。

齐家,即要求家庭和睦。这是由于儒家从小农经济的基本单位--家庭出发,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构想,家庭是各种人际关系的缩影,父子关系可推广为上、下级关系;兄弟关系可推广为朋友或平辈关系;夫妻关系可推广为异性关系。能处理好家庭各成员间的关系,就能处理好家庭之外的各种人际关系。这样使得社会关系和睦,也是所谓的“家和万事兴”。

治国是对于齐家的升华。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所以当每个家庭和睦后,国家也更加安定。我们每个人都应承担起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责任,为国家得繁荣富强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过《大学》,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明白了怎样做一个大学生,如何更好的学习和生活,如何更好的服务社会与国家。

《大学》读后感1000字【第三篇】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图书馆中翻看到了南怀瑾先生著作的《原本大学微言》,随意翻了几下,立即被作者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所吸引,爱不释手。由于自己有收藏好书的习惯,所以回家立马上网淘了一本,闲暇无事时好读几页,思所得,察所失。

怀师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作了深刻的揭示,其中不乏给我们知识的乐趣和人生的启悟。他以“经史互参”、“以史注经”的传统治学方法,并结合儒、释、道互相比较对照来解读《大学》这一儒家的经典著作。以其充满睿智、诙谐幽默的语言,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深入浅出,让我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古人的学问和智慧。

《原本大学微言》我利用闲暇时间读了已有好几遍,书中对《大学》的内涵详细的阐述与历史史实相结合。让我读后对《大学》的内容有较全面的的认识与理解,的确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书中内容博大精深,需要反复阅读,而且许多都需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慢慢体会、感悟。读书最忌讳急躁,它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领悟。

《大学》的“三纲、七证、八目”,构成了儒家思想的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真正立心做学问的人,以毕生这精力去探求都不为过。

首先,谈谈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其实就是树立一个人生目标。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大学阶段,通过不断的学习知识和钻研,学会为人的道理,然后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领悟的道理传之他人,为社会作出贡献;直至做到最好。

在怀师的讲述中,儒、释、道通讲,而恰恰是佛学中的“定静”功夫来诠释《大学》中的“定、静、安、虑、得”。“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自天子以至庶民,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书中感悟最多的就是这七证了,这是十分重要的准则,是对人的修养、思想的一种锻炼,是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的思维过程。接下来就是“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现在仍然停留在格物致知的层面上――“了解自己,明白事物的道理”,其实更多的仍是“格物”,很少试图了解自己。读着读着,我就不经意的思考人生,思考人存在的意义。唯有思考,才能察自己得失,明白自己一天忙忙碌碌所谓何事。有时候,静下来思考,可以让自己走出迷茫,活的不是那么漫无目的,而是觉得自己真正有所存在的意义。

这本书确实让我收获了许多。其实自己一直只顾着“格物”,想着怎样才能学好知识,后来才发现自己连基本的“七证”都没掌握,而且没有“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样的目标作为动力。从大师的深刻讲解中,我才慢慢体会出了作学问最根本的道。

大学读后感900字【第四篇】

古始龀之年谓之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教之为人处世之本。及志学之年谓之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今之士,自加冠之年乃入大学,未见明小学之道,无论大学之理,虽学之愈久,不见其深,读之愈广,不见其真,今之学问,其真衰于古乎?

秋善奕,诲二人,一人虽听然心向鸿鹄,艺弗若与,其知弗若与?

非学之衰、知之瘠也,意不诚也。

《中庸》道:“尊德行而道问学”,先礼而后学,故古之经论皆出于《礼》,今之学,图其速,得其名而舍其理,碌碌几年,始入大学。身形于堂庭之上,然意止于字句之中,虽眼目不离卷,然亦不诚焉。浑噩一天,终曰“苦矣”,盖善学者饴,恶学者苦,诚于中而形于外,方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焉。

程氏遗言:“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为诚,则学杂”。元培言: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今同生,无冻馁之患,奔走之劳,坐厦享优,无问无告,术业无知,实验怠滞,应测时前,惟其甚忙,然学之二三,惟争分数,专之以舞,考之以弊,得之甚高,尔敢呼焉?曰:学之无用,贫日即成,今之社会,分数优高。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诚,谦言不怍,大言不惭,分高榜上,尔敢夸焉?评之优进,其心正焉?

身有之身当作心,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学之君子诚其意,正其心,犹慎其独,大琢于事,慎独于人,衾影无愧,屋漏不惭,虽身处世外,犹修吾身。

大学近半,学无高就,愚以拙钝,莫及项背,未明明德,然日日新,虽无学深然先诚本意,犹无高就而先正吾心,谨记公名,不敢怠慢,耗时两载,拙笔六卷,题以《吾辈》、《问答》、《寻影》、《朝闻道》、《明新》、《丘山志》共万余字,日日自俭,每日必读。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学之道也。故序《丘山志》“丘山有志,不为其名,造化随顺,如影随形”,今题以“景致明新”,意为致知,明理,求新,以戒己心,以勉诸君。

吾师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吾辈当以修齐治平,兼济天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心有大我,山之巍峨。

吾师言“吾乃炎黄子孙,当倾毕生之学以报国”,吾辈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当兴,天下扬名,今之士兴,万世昌平。

71 1516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