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读后感【参考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科普知识读后感【参考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科普知识读后感【第一篇】
关键词科普类书籍 阅读 交流策略
科普类书籍是以现有的科学知识为基础,用科学和辩证的视角剖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书籍。读科普类的书对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很重要,可事实上学生不太喜欢读这类书,因为科普类书籍大都枯燥乏味,比较难读懂,没有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丰富感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阅读交流时如果像文学类作品那样讲讲故事情节、聊聊人物形象,显然行不通。那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科普类书籍的能力?笔者认为在阅读交流时根据科普书籍的文体特点、文本内容采用多样的阅读策略至关重要。
苏联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一书讲述日常生活中万物的故事,分别涉及城市的衣食住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物品、人与自然三个方面,比较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对于这些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交流策略。下面笔者就以此书为例谈谈高年级科普类书籍阅读交流的一些策略。
策略一:借助图表
《大自然的文字》第一辑向我们介绍了许多有关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有些是学生已经知道的,有些是读了这本书后才知道的,还有是读了此书后想知道的另外一些知识。阅读时,可让学生借助下面这份表格,在书中做上不同的记号,也可以将相关要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表格相应的位置,便于和同学交流。
交流时,重点围绕读懂了哪些新的大自然的文字,用简洁的概括的话语与同学分享,如砧状云是雷雨的前兆;白嘴鸦飞来,表示春天已到;雪花原来有很多形状;北方气流和南方气流相遇会生成旋风;碱液可以消灭麦粒的天敌――象甲虫……把还想知道的知识进行归类,对不理解的知识鼓励课外再读其他的科普读物,适时进行相关读物推荐,激起学生阅读其他科普读物的愿望。
策略二:绘图讲解
通过阅读交流,学生已粗略地读懂了一些大自然的文字,教师可继续引导:那你能揭秘大自然的文字吗?像雪花有很多形状,可到底有哪些形状,你能画出来吗?像冰雹是怎样形成的,能借助示意图介绍给大家吗?能用流程图来画画水的奇异经历,并介绍给大家吗?麦子的敌人到底有哪些,长什么样,你会画吗?每个小组可以就最感兴趣的或认为最神奇的1种或2种大自然文字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抓住重点,绘制好概念图、示意图或流程图,并借助所绘的图做好交流准备,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下面就是学生所绘的“大自然的文字”。这样的阅读交流方法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在提取信息、绘制图画中掌握了科学知识,并且在借助绘图讲解中使知识点更清晰,阅读的兴趣更浓。
策略三:知识竞赛
本书第二辑是《城市里的故事》,讲述了城市里的街道、地铁、电流、路灯、自来水、马戏团、生物园地、剧院舞台等的有关知识。阅读本辑时,可让学生边阅读边对特别感兴趣的、以前从未听说过的、让自己大开眼界的知识点做上记号,然后根据书中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出考题(要附上答案),来解密“城市的衣食住行”。每个学生至少出10题,题型要丰富,可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图画形式呈现。(下文呈示的是一位学生出的题)
选择题。
(1) ( A )和( C )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表。
A.地球 B.闹钟 C.星空 D.手表
(2) 鹦鹉每天吃( A )食物就够了。
克 克 千克 千克
是非题。
(1)最早的街灯是瓦斯灯。( × )
(2)大象每天要吃10公斤的糠麸、油饼、黑面包。( × )
(3)照明器具既能表现彩虹,也能表现耀眼的闪电,还能表现极光。( √ )
简单的问答题。
(1)地铁里的空气又新鲜又清洁,是因为那里有什么?(通风机)
(2)无形的劳动者是谁?(电流)
(3)你知道除了书中讲到的最早的蒸汽发电,后来的水力发电外,现在还有什么发电?至少说出2个。(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潮汐发电等)
下面4幅图分别是什么,你认识吗?
在各自出题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整理知识竞赛题及答案,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答题分必答和抢答,答对加10分,抢答错扣10分,最后决出此次竞赛的冠军组,同时根据编题及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合作奖。
这样的阅读交流不单单关注了结果,更关注了阅读交流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了科学知识的内化,而且培养了学生合作互助的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科普类读物的兴趣。
策略四:制作海报
科普知识读后感【第二篇】
读了《科普知识动漫百科全书—环境》这本书以后,我受到了启发,懂得了许多环保知识。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造成了自然灾害,而且还产生了很多问题。大气污染不仅对我们自身健康有害,还引发土壤和水质污染,并使各种植物受到污染。许多的食品也不能吃了,这更加严重地损害我们的健康。
通过这本书,我懂得了树木是地球的肺,通过光合作用,给生物提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氧气。可是人类因为经济原因一直在破坏森林,这就导致大地因为没有树荫变贫瘠了,天空不会下雨了,结果就是破坏了生态系统,就会发生水灾,生物灭绝,植物也面临着绝种的危机,最后的绝种对象就是人类了。我还懂得滩涂是天然保护区,是地球的肾。它可以一边出产各种水产品,一边阻止海洋污染。可是因为开发旅游地或耕地,许多滩涂消失了。还有,汽车排出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垃圾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我还认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做”环境卫士“植树造林,爱护树木,保护有益的小生命,保护动物,不能浪费纸和铅笔,节省用电、节省用水,节约能源,不乱扔垃圾。还要记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蓝色星球—地球。
科普知识读后感【第三篇】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科普类读物比较排斥,觉得这类书不好玩、很难读。作为科学课教师,理应正视小学生所面临的科学知识类阅读难题,充分利用科学课堂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精心选择阅读素材
科学知识类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选择并建立一批丰富的阅读素材库。而今,随着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学校都有着比较丰富的科学类藏书;在书店里,针对小学生的各类科普读物也是卷轶浩繁;网络上,各类科普资料更是无所不包。面对如此多的阅读素材,如何选择最切合小学生实际的、最被他们所接受的内容成为教师开展阅读指导的前提。
以课堂教材为中心 把《科学》教材同其它教材相比较,就会发现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趣味性文字,可读性非常强,表面上看起来教材比较简单,但是在貌似简单的背后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小学生理解领悟能力较差,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科学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材,引领学生阅读、讨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青岛版《科学》教材中,阅读材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知识补充型,如三年级下册《骨骼》中“怎样补钙才科学”、五年级上册《地震》中“避震小常识”等。二是课外拓展型,如五年级上册《地表的变化》中“京杭大运河”、六年级下册《开发新能源》中“可燃冰”等。三是思维启发型,如五年级上册《谁能传播声音》中“声音的波浪”、六年级下册《电脑与网络》中“因特网”等。对于这些阅读材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或课下自行阅读。
以课外阅读为延伸 在做好教材阅读的基础上,围绕课堂知识进行适当的课外延伸阅读,不断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学习完青岛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密切联系的生物界》,让学生在课后阅读《澳大利亚为什么要进口屎壳郎》(选自《小学生无敌百科通》)和《钉在树上的茧,生与死的斗争》(选自“果壳网”)两篇科普短文。学习完四年级下册《热胀冷缩》,让学生阅读《生活中的智慧:热胀冷缩》(选自2006年4月24日《科技日报》)。通过课后阅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生活中存在的科学,实现了课堂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以相关书目为拓展 科学专职教师执教的平行班级较多,教师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需求提供一份适合的书单。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科学》教材涉及的总体内容,按照天文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科学与社会发展、科学与技术等七个大类进行书目的精选。选书时,要遵循以下几点:一是图文并茂。书籍的视觉美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假若翻开书本全是密密麻麻的文字介绍,对于这些没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来说,顺利阅读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一定要挑选插图精心设计过的书籍。二是浅显易懂。小学生的背景知识较单薄,所以教师推荐读的书内容一定要符合所在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利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趣味性强。常见的一些百科全书式的科普读物,其实不怎么受学生的喜欢,因为缺少趣味性。近年来,以德国少年儿童百科知识丛书《什么是什么》为代表的一批国外优秀科普读物,以新颖活泼、好玩易懂的形式,带领小学生进入浩瀚的科学领域,畅游在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太空科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中,都深受学生的喜爱。
大力营造科学阅读氛围
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是小学生心智成长的重要特征,科学课教师要充分认识这一特征,以教学课堂为中心,大力营造科学阅读氛围,不断激发学生进行科学阅读的兴趣。
教师带头阅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故而有“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的说法。就科学阅读来讲,教师首先要成为科学阅读的忠实践行者,通过阅读尽快熟悉和掌握相关的科学故事、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事件等,并与教材知识融会贯通。然后,以科学课堂为载体,把科学故事、科学原理、科学方法、科学事件等知识传授给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也产生自觉阅读的需要。科学课教师要用自身渊博的知识来让学生佩服,并不断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慢慢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习惯。
举办读书活动 以班级为基地,举办“科普图书漂流活动”。由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好的课外科普图书拿出来,和同班同学进行互相借阅,建立班级科普图书漂流和定期更新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图书馆借书、到书店买书,带学生到学校阅览室进行科学阅读,让他们感受科学阅读的吸引力。
提供展示平台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他们的意志是很薄弱的,经常是虎头蛇尾。这就需要科学课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来调动学生科学阅读的意愿。比如,利用课堂举办科技新闻、科学故事演讲比赛、科普知识竞赛、评选阅读之星等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阅读成果带来的喜悦,使每一名学生都被科学阅读氛围所浸染。科技新闻会可以每周举行一次,时间放在上课前十分钟,主要由学生讲述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收集到的最新、最感兴趣的科技新闻,让学生在相互分享中强化科学兴趣和科学意识;科学故事演讲比赛可以每一个学期举办一次,有学生收集与教材相关科学家的故事,向科学家学习其探究的精神;科普知识竞赛可以每一个学年举行一次,通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来做题,检验其科学阅读的成效,选拔一批有潜力的苗子参加上级的比赛;评选阅读之星是对科学阅读的综合性奖励,每学期评选一次。
有效引导课外科学阅读
单靠每周两节课的科学学习,学生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只有引领学生进行课后延伸性、拓展性的阅读,扩大知识面,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创造性阅读 创造性阅读首先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想象。如三年级下册《灯泡亮了》一课,一开始就提到手电筒能够发光,那么手电筒为何能发光呢?教师由此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没有电池能否发光”“没有导线能否发光”。二是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声音的产生》一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懂得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后,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在微风中,国旗飘扬为什么没有声音?”教师立即用音叉实验解决了疑问。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相关材料,寻求正确答案。例如,六年级下册《通电的线圈》中结合教材中的设问:“电可以产生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让大家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又扩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视野。
科普知识读后感【第四篇】
关键词:科普; 阅读; 科学; 素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52-001
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做了些尝试和思考,下面就以指导学生阅读科普杂志《科学大众・小诺贝尔》为例,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共勉。
一、身边模范激兴趣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每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能够在某个方面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扬,但往往因为本身的惰性而害怕付出。阅读指导课的开始,我先从小伙伴身边的科学小达人介绍入手,为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阅读埋下伏笔。
首先我通过PPT,给同学介绍身边的科学小达人:一个连续3年在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很多次的科技比赛如科技创新科学幻想画、电子百拼、机器人制作、航模比赛中都获得了很多名次的同学,引发学生产生敬佩、羡慕之情。然后老师适时请出这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他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科学知识?为什么他的动手能力那么强?他怎么有那么丰富的科学幻想能力……原来所有的谜底就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看书,看各类科学杂志,尤其喜欢看《科学大众・小诺贝尔》。这时,再适时引导大家:多阅读科普杂志,就能走进科学,全方位地了解科学的趣味和魅力。
二、观察封面知底细
一本陌生的杂志,要让学生觉得它有可读性,可能还是需要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所以让学生了解下杂志在业内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信服这本杂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带领学生通过观察杂志的封面,可以从中了解到杂志的名称、是否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以及杂志知名度。从《科学大众・小诺贝尔》的封面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以及它在期刊界的地位:《科学大众・小诺贝尔》是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指定读本,是江苏省教育厅推荐读物,第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是江苏省双十佳期刊。
三、通读目录解大意
浩瀚的知识海洋展现于我们眼前时,若只走马观花,有可能一无所获。所以必须把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才能撷取丰硕的果实。 略读是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可以是书目、文章标题,也可以是文章内容,主要是对有用的信息筛选。所以要想快速了解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有哪些内容可供阅读,哪些需要精读,那么了解书本的目录或者说了解杂志的栏目无疑是个捷径。所以第三个环节就是带领大家先通读下杂志的目录,来了解这本杂志到底有哪些栏目。《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分别有《特别关注》《酷酷新品秀》《科技情报站》《问题对对碰》《科学为什么》《综合实践能力展示》《小诺实验室》《开心农场》《金钥匙》《探索发现》《叮当审片室》《科学动漫接力》《微话题》等栏目。简单看目录就能大致了解杂志主要有哪些栏目,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
四、细读栏目明内容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可能会有不同的选择,非常关注时事政治的同学或许会对“特别关注”栏目中“地球也会得流感”感兴趣,喜欢动手实验的同学或许会对“小诺实验室”栏目的“空气大炮”感兴趣,喜欢动漫的同学可能会对“科学动漫接力”栏目感兴趣。那么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个同学就可以根据目录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2-3个栏目进行详细阅读。
五、阅读笔记聚知识
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怎样才能让大家读到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呢?所以,阅读记笔记的方法是提高阅读能力及积累科学知识最好的方法。这一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互相介绍经验并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掌握批注、摘抄、剪贴等简单的阅读笔记方法,这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科学素养的又一个好方法。
六、好书推荐博众长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谈到,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为人师者还要引导学生懂得只有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才能获得丰富知识的道理。因为不同科普书的编写角度、思路不同,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独到,没有包罗万象的科普书,只有包罗万象地读,让孩子多方位地接触科学并且思考,才有利于思路的开阔!知识是交叉的,看得多了,自然能够触类旁通了。只有大量的科普阅读,才能让人把思路打开。
所以老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科学大众・小诺贝尔》只是很多优秀科技书籍或科技杂志的其中一种,还有很多值得大家去阅读和学习的好的实物。这时老师可以通过用PPT出示一些优秀科普杂志或科普书籍封面,提出希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广泛的阅读科学知识,汲取科学知识的丰富营养,做一个知识渊博的科学小达人,收获更多的成果。
七、名人名言立雄志
上一篇:火烧连营读后感精编2篇
下一篇:天黑以后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