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实用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范文1
关键词:嫦娥;故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274-02
中秋节总免不了和嫦娥奔月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月亮里住着美丽哀愁的嫦娥,一只可爱的玉兔捣药,吴刚辛勤的砍桂花树,这样的场景无数次的被老人们提及。
嫦娥奔月故事中主要有嫦娥、玉兔、药、吴刚、桂树五个元素,它们各自代表了月亮的不同面。从这个神话形成的年代来看,上述六元素很可能是逐渐添加到月亮的象征体系中来的,因此出现了叠加、复合的状况。中国的神话体系向来以破碎、杂乱著称,往往同一神话有着各种说法,如龚鹏程所言,其中难有系统,“这些歧异,根本是不可定之是非。学者各执一词,各定谱系,而矛盾缺误,皆在所难免”。嫦娥奔月已是妇孺皆知的神话故事,但是,嫦娥为什么要奔月?传说她是吃了仙药后飞升上月的,这仙药何来?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有两种广为流传的说法,一种是“失望窃药说”,另一种是“智斗逢蒙说”。我们对这两种说法加以分析。
一、故事人物来源
据考证,后羿这个神话人物,有两个人物原型,一是上古时期的射九日的大羿,一个是夏朝有穷国的国君后羿,部分学者认为传说中的后羿是抽取了后羿、大羿的特征而融合成的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内经》记载:“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羿是帝俊派下来为民造福消除祸患的天神,但他射十日,而这十个太阳恰是帝俊之子。帝俊无法接受羿射杀自己儿子的行为,对他极为不满,“冯珧利玦,封豨是射,何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帝俊的不满,连屈原也对此表示疑惑不解。《随巢子》:“幽厉之时,奚禄山坏,天赐玉玦于羿,遂以残其身,以此为福而祸”,羿被贬为凡人。夏朝太康时代,夏太康是大禹的后代,是个昏君。后羿因射九日、平三怪,为百姓消除了灾难,百姓奉他为王,他领导推翻了太康的统治,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有穷,统治着南到长江、东起辽东、西迄陇西的广大地区,成为国家首领。天下太平后,他渐渐地骄傲自满起来,不问国政,经常到山中打猎为乐,把国家事务都委托给了宰相寒浞。成为凡人的羿,为逃避死亡的威胁,于是“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还有一种说法是说他其实是盗取了西王母的不死药。
嫦娥奔月神话汉代形成于汉代。嫦娥形象的生成,经历了从蛙神——女娲——娥皇、羲和、常羲——嫦娥这样一个过程,她同后羿没有任何联系。但到了汉初《淮南子》等文献中,他们就变成夫妇关系了,并流传至今。
二、流传的两种说法
(一)失望窃药说
不死药是怎么到嫦娥手里的呢?根据“窃药说”,后羿拿回不死药后,并没有交给嫦娥保管,这可以从李商隐最有名的那句诗里看出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凭什么这么说嫦娥是“偷”的呢?《淮南子·览冥训》:“譬若羿请不死之药於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倡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高诱注:“姮娥,羿妻;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盗”即“窃”,不死药是嫦娥偷来的。这么来看,嫦娥是无法忍受后羿成为国君后不务正业的变化,加之后羿有不死药还对其隐瞒,失望之极,才偷药独自奔月的。
嫦娥偷药还有一个原因,据《楚辞·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故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王逸注:“雒嫔,水神,谓宓妃也。”宓妃似与羿有感情的纠葛。因后羿射日受到牵连,嫦娥被贬下凡,失去永生的权利,本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不满情绪,加之失望和失恋,嫦娥窃药独自奔月,也就情有可原了。
民间也有关于嫦娥奔月后夜夜思念后羿,命吴刚砍桂花树、玉兔捣药,早日制成不死药,夫妻团圆的版本。如果嫦娥当年是对后羿失望之极独自偷食不死药飞升的故事成立的话,她应该不会再去后悔,即使是后悔,也不会再去造不死药以期夫妻团圆。她偷不死药的时候已经下定决心,不再回头。这就令我们想到,她应该不是因为失望而窃药的,另一个版本由此产生。
(二)智斗逢蒙说
后羿射十日称王后,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药。《淮南子·外8篇》中记
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嫦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这则故事中是后羿把药“托”与嫦娥,即存放在她处,不是嫦娥窃药。嫦娥吞吃不死药,是因为一个反面角色:逢蒙,正因为他要窃取不死药,还要加害于嫦娥,嫦娥是迫不得已独自吃了。在鲁迅的小说《奔月》中,逢蒙是以一个背叛老师的形象出现,他忘恩负义,把后羿当年除掉“封豨修蛇”的功绩都揽到自己头上,到处宣扬,还在路上截杀后羿。
由于不忍心离开羿,嫦娥滞留在月亮广寒宫。奔月之后的嫦娥,依然反叛着自己不信的命运,她不甘留在寂寥的广寒宫,于是就催促吴刚砍伐桂树,让玉兔捣药,想配成飞升之药,好早日回到人间与羿团聚。后羿听说嫦娥奔月之后,痛不欲生。月母为二人的真诚所感动,于是允许嫦娥每年在月圆之日下界与羿在月桂树下相会。
三、两种说法的比较
对比民间流传的“失望窃药说”和“智斗逢蒙说”,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把嫦娥奔月归因为内因——两人情感出现裂痕,嫦娥对后羿的不满加剧,不死药是导火索,导致嫦娥离去。这个版本更符合普通夫妻真实的生活状态,也更近情理。后者把这个原因归结为忽然出现的逢蒙,正是因为逢蒙的出现才导致嫦娥迫不得已吞药奔月,逢蒙的出现完全是个外因。嫦娥与后羿的情感故事的发展,是靠逢蒙这个外力改变的。后羿这个男主人公在故事的高潮部分却缺席了。这就可以看出“智斗逢蒙说”这个版本的漏洞所在。研究发现,最早记载嫦娥奔月故事的几部典籍里,都没有提到逢蒙这个人。只有抛开逢蒙这个人,嫦娥与后羿的情爱纠葛,我们才能看得更透彻些。
黑格尔说:“爱情确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只停留在情欲上,而是显示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优美的心灵,要求以生动活泼、勇敢牺牲和另一人达到统一。”当婚姻不美满,家庭不和谐之时,嫦娥选择了反抗。反抗不完美的婚姻,对不忠的那一方予以报复,这样的文学形象在古今中外文学中都有体现,如古希腊悲剧《美狄亚》中的弃妇美狄亚、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前者为惩罚背叛的丈夫伊阿宋,在设计杀死情敌之后,不惜忍痛杀死自己的两个孩子,让他同时失去爱情和亲情,永远的痛苦下去;后者为惩罚负心爱财的夫君李甲,当着他的面,把自己存着的珍宝一件件丢入水里,声泪控诉,最后投水自尽,以死殉情。西方的女性采取激烈的报复对方的方式,中国的采取毁灭自我的形式,都是对女性自我权利的争取,争取爱情,争取自由,这样的反叛意识,延续到后代的文学作品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物形象。
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的版本还有不少,随着时间的演变,每个时代的文人结合本时代的现状,对其进行补充和加工。但不管如何加工,嫦娥这个女性角色,她不管是追求自由还是追求幸福,都是对自身悲剧命运的反抗,在她身上闪现着千百年来女性争取自由幸福的光辉。
参考文献:
[1]龚鹏程。文化、文学与美学。时报文化出版,民国77年2月1日第一版。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范文2
关键词:嫦娥奔月原因爱
关于“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话最早的记载见于《淮南子》,《淮南子》中对这一故事的记载非常简练,这就给后来的作家提供了拓展的空间,其中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奔月》与叶兆言的长篇小说《后羿》可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
《奔月》写于1926年,鲁迅先生用他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重述了这一神话传说。小说没有写后羿射日的壮观景象,也没有写后羿射杀封、修蛇时的英勇,而是从发生这些重大事件的几百年后入手,着重描写了后羿与嫦娥的日常生活,并由这一点生发开去直至写到嫦娥奔月为止。叶兆言的《后羿》出版于2007年,小说的前半部分详细叙述了后羿的诞生与成长以及他与嫦娥的复杂关系,后半部分则展示了后羿射日的经过以及登上帝位的后羿与嫦娥之间发生的一些关于“爱情与阴谋、奉献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的纠葛,当然故事的结尾仍然是嫦娥的离去。神话传说只告诉我们“娥窃仙药奔月”,却没告诉我们嫦娥奔月的原因,鲁迅先生和叶兆言为我们作出了不同解答。
一、《奔月》:无爱的婚姻,只能选择离开
《奔月》一开始就写了后羿与嫦娥琐碎的家庭生活,他们都已脱去了神话的外衣成为普通夫妇,后羿每天打猎养家,嫦娥则每天串门打牌,家里有使女也有家将,日子过得还算体面,但在这体面的背后早已暗藏了矛盾,由于后羿高强的射法把猎物射得遍地精光,只剩下了乌鸦,所以后羿家的饭桌上长期以来就一直是乌鸦肉的炸酱面,这与他们曾经心心相印的光荣过往构成了强烈反差。以前他们木榻上铺的是西山的文豹,全体金黄光;食物则更讲究,熊掌、驼峰、野猪、山鸡,要多少有多少,那时的后羿英姿飒爽,那时的嫦娥幸福甜蜜。而如今的后羿常常垂头丧气,对嫦娥小心翼翼,生怕她不高兴,嫦娥则脸上也常常挂着苦笑,对后羿爱搭不理。
其实,后羿和嫦娥所面对的,不仅仅是物质的贫乏,而是激情的消退,爱情的荒芜。当爱情遭遇柴米油盐,遭遇裸的现实,还有多少人能保持往日的激情?就像《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他们是为爱冲破重重阻碍而在一起的,一旦进入家庭生活,面对着吃饭,饲油鸡,喂阿随这些琐事,激情渐渐退去,爱情也日渐荒芜。所以说,物质决定意识,现实是强大的,无论男女都有可能被它改变,男人如涓生,女人如嫦娥都败给了现实。无爱的现实是最残忍的现实,没有爱情或者双方的爱不对等是很难一起幸福得生活下去的。在《伤逝》中鲁迅先生让涓生为抛弃子君作了忏悔,批评了涓生的自私,然而我们注意到《伤逝》写于1925年,《奔月》写于1926年,在《奔月》里嫦娥的离去与涓生的离弃可以说是有相同之处的。可见,无论我们的愿望如何美好,现实就是这样,无爱的婚姻只能选择离去,也许离去后回后悔,像涓生的忏悔,像嫦娥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可是,如果时光倒流,他们还是会作出相同的选择。嫦娥也有自己的苦衷,这就是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
二、《后羿》:我不知道,是爱把我推开
因为是长篇小说,所以叶兆言在《后羿》中把这个远古神话故事的内容演绎得更加丰富。在这里后羿与嫦娥不再仅仅是夫妻关系,在这之前,嫦娥还是后羿的母亲、姐姐,是后羿唯一的依靠,唯一可以信赖的人。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叙写了后羿与嫦娥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情,他们在疼痛时相互抚慰,“在星光和月光的伴随下”有过漫长和愉快的时光,他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他们情投意合,甜蜜恩爱,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后来羿的堕落以及对玄妻的痴迷,嫦娥都看在眼里,但对后羿还是不离不弃,她仍然像过去那样为后羿奉献着自己的爱,甚至被贬到西山也对后羿日思夜想,担心着后羿的安危,这里的嫦娥与《奔月》中的嫦娥简直就判若两人了。
嫦娥是为爱而生,如果不是怀着对后羿的爱,那西山孤独的十年不是任何人都能忍受的,一旦后羿亲口说出已经不在乎她,嫦娥的伤心绝望可想而知。后羿成功地放逐了嫦娥,也重新获得了能量,打退了朱卷国的进攻。然而这样就圆满了吗?嫦娥孤独地徘徊在月宫,后羿仍然像过去一样醉生梦死,最后被复仇的玄妻用桃木大棒生生打死。作者在小说中也告诉我们后羿说不在乎嫦娥并让嫦娥吃下仙丹,是因为不想让嫦娥受到战争的伤害,是爱嫦娥的表现。然而真的是这样吗?让自己爱的人以无爱的心情终身品尝孤独,这难道是爱吗?如果嫦娥知道真相会不会恨,恨后羿你不是我,怎知我心中所想,怎知我在月宫生不如死!当嫦娥一遍一遍问后羿在不在乎时,后羿一遍遍地否定,面对无爱嫦娥只能选择离开,然而可悲的是,后羿是深深爱着嫦娥的,这也是嫦娥永远不会知道的,她不知道,她是因为爱才被放逐的,不知道她无爱的孤独却是因为爱。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3
后羿
人物后羿史上留名的,共有两位后羿[1]。一位生于尧帝(伊放勋)时代;一位生于夏朝时代,属有穷部落。尧帝时代的后羿,善于射箭,传说中曾助伊放勋(尧帝)射九日。传说天帝(十日的父亲 叫 帝俊或帝喾或帝夋 )实在看不过去,就派擅长射箭的 “羿” 下凡解除灾祸。夏朝时代的后羿, 夏王朝第六任帝,嫦娥的丈夫,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同尧帝时代的后羿一样,也善于射箭。
历史故事夏朝时代的后羿 有穷氏,夏王朝第六任帝,在位八年,嫦娥的丈夫,他和杀他的寒浞为历史上少见的几位改姓未改朝代的篡权者(寒浞为夏朝第七任帝,在位六十年)当时夏王「姒启的儿子「姒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之弟姒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杀。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在促康在位期间,广罗党羽。姒仲康死后立姒仲康的之子姒相为帝,两年后的公元前2145年,时机成熟,罢黜姒相并将姒相放逐到斟灌(山东曹县),夺了夏朝的王位,为夏王朝第六任君王。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叫少康。 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 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音shù)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后羿与嫦娥后羿得到了夏王朝的宝座,是个传奇的人物,不过他的妻子更传奇,众所周知,她就是大名鼎鼎的嫦娥。未称帝时的后羿,曾得到王母娘娘赐给的一包长生不老药,但王母娘娘告诫后羿,不可现在食用,须等到后羿荣登大宝后才可。而嫦娥知道后,在后羿登宝的当天,偷吃了药,后怕后羿追究,加上对人世不再留恋,于是一阵轻烟,飞到了月球上。但换来的是长达几千年的孤寂。李商隐曾有诗哀之,曰: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夏朝时代射日的后羿很多人都误认为射日的后羿才是嫦娥的丈夫,其实这是个极大的错误。嫦娥的丈夫的确叫后羿,但这个后羿是上面讲到的那个夏代第六任君王的妻子,和这个射日的后羿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为何民间有一部分人会有这样的误会,可能有这样几点:1,射日和篡权在百姓看来前者更英武,一般人只知道或者只记得前者,而两人都是历史神话中做过响当当事迹的人物,一般人就随之把两人把两人做过的事迹混同为一人之事;2.历来儒家极度避讳夏朝的后羿篡权的事实,更不能容忍一朝多姓的历史存在,但后羿在位八年、寒浞更是当政六十年,这是不可回避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所以古代儒学者苦心积虑地在字面上做文章,要么干脆不提夏有后羿这个人,要么用各种方法不承认夏朝曾有两位异姓的当政者,使得从字面流传出来的一次次加工过的民间故事渐渐地给人一种误区,甚至是淡忘了夏朝那个当了帝王的、嫦娥真正的原配,而一部分人误以为史上只有一个射日的后羿。而两个后羿的年代相差数百年,那些儒者改得了史实改不了年代,所以索性边嫦娥的身世也改了。我想,这正是像许多像嫦娥这样的历史、神话人物身世复杂多样的缘故之一吧。嫦娥奔月是十在不可能,但嫦娥此人的存在是可信的,历史上也多有记载,只不过明明确确为夏朝后羿的老婆的嫦娥,因为后羿被政治挂帅,也就随之成了政治牺牲品。下面是一个关于在伊放勋(尧)时代的后羿的传说。在伊放勋(尧)时代,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伊放勋请来了后羿,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相传后来后羿从黄河河伯的手中救出了落难的宓妃,并惩罚了河伯,然后两人在洛阳居住了下来,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为表彰他们惩治河伯有功,天帝还封后羿为宗布神,宓妃为洛神。传说中后羿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
图书《后羿》在《后羿》一书中,著名作家叶兆言重述了这个神话,并赋予其全新的现代色彩;嫦娥忍辱负重抚养神的后代--羿,羿在嫦娥的帮助下完成了从神到人的转变,而嫦娥在羿成为皇帝后失宠,羿在濒临绝境时意识到只有嫦娥的爱才是他力量的源泉,进而放逐嫦娥,使其飞天以避开危险——由于嫦娥的爱,后羿从神成为了人;由于后羿的爱,嫦娥从人成为了神。在叶兆言令人目眩的精彩重述中,阴谋与爱情、奉献与贪婪、忠诚与背叛、欲望与尊严在小说中轮番上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神话世界、一段可歌可泣的惊世情缘。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这就是有名的后羿射日的故事。 但是后羿的丰功伟绩,却受到了其他天神的妒忌,他们到天帝那里去进谗言,使天帝终于疏远了后羿,最后把他永远贬斥到人间。受了委曲的后羿和妻子嫦娥只好隐居在人间,靠后羿打猎为生。 嫦娥又是怎样奔月的呢?在古书上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根据《淮南子》的记载是,后羿觉得对不起受他连累而谪居下凡的妻子,便到西王母那里去求来了长生不死之药,好让他们夫妻二人在世间永远和谐地生活下去。嫦娥却过不惯清苦的生活,乘后羿不在家的时候,偷吃了全部的长生不死药,奔逃到月亮里去了。另一种说法是屈原(约前340椩记?78)《天问》的记载,说后羿后来对嫦娥有不忠行为,和河伯的妻子发生暖昧关系,因而引起嫦娥极大的不满,便离开后羿跑到天上去了。嫦娥奔月以后,很快就后悔了,她想起了丈夫平日对她的好处和人世间的温情,对比月亮里的孤独,倍觉凄凉。 关于后羿之死,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约公元前372椩记?89年)所著《孟子》和西汉初年刘安(前179椙?22)编成的《淮南子》都说他是被恩将仇报的徒弟逢蒙暗害的。暗害的手段记载各不一样,有的说是用桃木大棒打死的,有的说是用暗箭射死的。总之这位盖世的英雄死在阴谋家的手里。有的传说里还说,后羿死后阴魂不散,变成了打鬼的钟馗神。这一说法是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年)根据《淮南子》等古书的记载考证出来的。这种说法,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这位不幸死去的英雄的无限怀念。还有一传说是说后羿死于桃棒,所以后世驱鬼均用桃木长枝,称法尺。相关记载《淮南子》说:“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羿上射十日,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山海经》载: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神话后羿射日之地就在屯留县城西北30公里处的三嵕山。其山名因由三峰所聚而得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4
中国的上古神话,不像西方的神话史诗那样很早就形成一套成熟、厚实的叙事模式,往往简短而零散,像中国的水墨画,描人状物只是寥寥数笔,取其意象、神似。那些高踞云端的神仙在神话里虚虚邈邈,见首而不见尾,见事而不见“人”――如果说西方神话史诗里的神被塑造成放大了的人,充满着人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话,那么中国神话里的神就如同孔老夫子所说,被中国人“敬而远之”,神的世界、神的作为是不可知的,不可以人格去揣度神格,因而也是不可“语”、不可“事(奉)”的。
而现在叶兆言加入到一个“重述神话”的全球商业出版项目中,以长篇小说的方式来重述后羿与嫦娥的神话,试图把这个上古神话拉入现代人的世界观和审美观之中,这就好比用西洋的写实技法来画一幅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水墨山水,无异于把(对先民来说)最“容易”画的“鬼”,画成最难画的“狗”或“马”。
这并不是说作家不应该接受这样一种命题作文般的商业写作。同样是这个“重述神话”的写作项目,苏童以“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为题材写出了长篇小说《碧奴》,重述是比较成功的。笔者认为,除了因为写作才华与文学气质的契合,苏童在处理这个故事时得心应手,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孟姜女的传说拥有被现代长篇小说改写的丰富质素。它所包含的夫妻之情、人生离乱、阶级的压迫与反抗、去往长城过程中的流浪等等主题,赋予传说以超越历史的人性、社会性内涵,这些都是与现代小说共通的,也是作家可以大显身手的,至于“哭倒长城”的结局,只是寄托百姓心愿、给传说点彩的想像。而后羿与嫦娥的神话,它产生于历史尚未充分展开的初民状态下,是初民元气淋漓的神话思维的直接展现。它所展示的是更为纯粹的神的世界――不是古希腊神话意义上把人当作目的、把人放大后的神的世界,而是人神隔绝、不可知亦不可语的神的世界。于是它便如马克思所说,随着历史条件消失,永不复返。
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5
今年的寒假,一直在下雪,很少能外出到外面玩。于是我变成了一只小蜗牛,在家认真地阅读了《中国神话故事》等书籍。这些神话故事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我,如《宝莲灯》里的“沉香劈山求母”、“哪吒莲花化身”、“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白蛇传》里“白娘子与许仙”、《天仙配》里的“牛郎与织女”以及“尧”、“舜”、“禹”的故事。勇敢的沉香、哪吒、后羿,不畏邪恶势力,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白娘子与许仙、牛郎与织女、田螺姑娘与勤劳和善良的小伙子终成眷属,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动人优美的爱情故事;尧、舜、禹禅让王位,以德治天下,关注天下民生疾苦,特别是“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传美谈。
在我们生存的世界上,自从盘古天天辟地,经历了女娲造人、补天、三皇五帝,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环境;如果没有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乌、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坚持与勇气,我们中国人就不会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如果没有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的科学和创新精神,就不可能有后来的四大发明;如果把没有尧、舜、禹的禅让故事,就不会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大同社会”的大胆思索与描绘;如果没能白娘子与许仙、牛郎与织女、田螺姑娘与勤劳善良的小伙子的故事,也许我们还无法了解古人对神圣爱情的追求……
今天的中国已处于盛世之时——科学发达,文化先进,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人民生活殷实、小康,在新世纪迈向现代化的征程上,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八仙过海、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已不仅仅是神话故事,探索宇宙秘密的这一门科学已成为“现代空间学说”,所以神话并非愚昧。在十二生肖里,我属龙,而在世界160多个国家里,龙则是我们中国和中国人的象征,我将立志,象龙一样精力充沛、富于生机,并在探索科学的艰苦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入直前。让我们从小开始养成严谨、勇敢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吧!长大了,努力把儿时的童话、神话变成生活中的现实,为我们的生活和生活着的世界增添一份光彩,为中国这条正在腾飞中的巨龙插上飞翔的翅膀。
上一篇:小数点的故事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