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日记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端午节的日记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端午节的日记1

[关键词]荆楚 端午节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3-0081-02

《荆楚岁时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宗懔所撰写的一部描述荆楚岁时风物的专著,它为研究我国南方荆楚地区的历史和民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第一次系统地、如实地记录了荆楚地区一年内依次进行的岁时节日习俗,这些节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团圆型的,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都是合家团聚的固定节日。二是迷信型的,如正月十五祭蚕神、寒食禁火等,寄托了人们趋善求吉的美好愿望。三是农事型的,如春分、社日等,提醒人们不误农时,及时耕种。四是娱乐型的,如春节、七夕乞巧等,举行各种文娱活动。五是宗教型的,如四月八日浴佛节,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等,这些宗教节日在各地流行。本文试图以端午节为例,浅析《荆楚岁时记》中所描写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的端午节俗。

一、《荆楚岁时记》有关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约始于春秋战国之际。它的起源大致有四种:第一种源于纪念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依据便是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竞渡起源之说。第二种说法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列出有关典籍中的一百零一条记载,推论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第三种说法源于恶日,依据是《风俗通义》、《论衡》、《后汉书》等涉及“不举五月子”的内容。第四种说法是端午源于夏至,依据是南朝宋人范晔的《后汉书・礼仪志》中说,汉代五月五日风俗源于夏周时的夏至节。各种说法中,民间流行最广、最有影响的是第一种。

仲夏五月最重要的节令是夏至,《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这段话的意思是夏至是阴气与阳气、死气与生气激烈争斗的时节,人们在这一时段,要保持身心的安定,要禁绝各种,尤其是;行政事务要采取“无为”的治理方式。

众所周知,《荆楚岁时记》是以荆楚地区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为记录范围的。荆楚地域的广狭,随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变易。《诗经・商颂・殷武》中最早出现“荆楚”连称,诗中提到殷王武丁“奋伐荆楚”的史事。《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泪罗日,伤其死,故拜命舟楫以拯之。”这段记载把屈原和端午节紧紧联系在一起,龙舟竞渡是为了救起投江的诗人而留下的遗俗。

南朝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见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尝见祭甚善,但常患蛟龙所窃。今若有愚,可以练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约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言,后乃复见感之。今人五日作粽子,带五色丝及练叶,皆是汨罗之遗风也。”正是如此,端午节也因为它的人文内涵的增强而提升了它在民族生活中的地位,而且这种历史文化传统也因为依托端午节能够持久地有效地传承。

二、《荆楚岁时记》中端午节的节俗

荆楚地域辽阔,建国时间长久,楚文化十分丰富,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每年五月五日的端午节,这一本来带有楚地巫风的古老节日,后来又演变为纪念楚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富有积极意义的节日。《荆楚岁时记》记录了当时复合南北五月习俗的端午节,并且以纪念屈原为中心主题。节日风俗的形成过程是一种历史的积淀过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节奏缓慢的发展过程,渗入历代人们生活方式的细微末节,表现出一定时代人民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荆楚岁时记》具体描写了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四个方面:

(一)竞渡

《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军,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观之。”竞渡是划船者之间的技术与体能的较量,水军与水马作为竞技的双方在水上的比试,在当时应该是传承楚越之地古老的水神祭祀仪式。事实上,水军与水马的交战,象征着阴阳二气的争斗。发展到现在,竞渡演变为赛龙舟,而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广泛性的民间活动,也是最富刺激性、最为壮观的活动。

尤其是在屈原的故乡――湖北省三峡地区的秭归县,龙舟竞渡的龙船调更是别具特色的比赛,有一整套程式和腔调。而且,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三峡地区是屈原的故乡,是端午节的发祥地,这儿的端午节也独立标格,别具特色。一般地方一年只过一个端午节,而三峡地区却习惯过三个端午节:人们称五月五日为头端阳,五月十五日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相传在当年五月五日,屈原投汨罗江后,三峡地区的人民万分悲痛,乡亲们划着小船日夜兼程,前往洞庭湖东岸的汨罗江寻找屈原遗体,结果只找到了屈原的衣帽a乡亲们将屈原的衣冠接回故乡,修建了屈原的衣冠冢。从五月初五屈原殉难,到五月二十五日秭归人民祭祀屈原衣冠冢落成,前后忙碌了20天时间,从头端阳一直忙到末端阳,从此三峡人民就以过三个端阳节的形式缅怀屈原。

(二)吃粽子

吃粽子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起源于对屈原的祭奠。《荆楚岁时记》记载,“夏至节日,食粽。”吴钧在《续齐谐记》中记载,“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目的是让水中动物吃饱了,就不再伤害诗人的躯体。以后的吃粽子便是从吃竹筒米演化而来的。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粽子以箬叶包糯米做成,就外形而言就三角粽、一角粽、方粽,还有小粽联束成串,在唐时称为“百索粽”。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在魏晋时代已经十分盛行了,晋周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尝。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鼓麻蓼,名曰菹龟。黏米一名粳,一曰角黍,盖取阴尚阳包裹末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详细地描述了粽子(角黍)的做法。从粽的制作与食用看,粽子是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

(三)驱邪避毒

《荆楚岁时记》言“五月俗称恶月,多禁”。五月为仲夏,气候潮润暖热,蚊虫繁衍,疾病滋生。正因为此季疾病多发,在人类社会早期,这些都极易夺去人们的生命,人们由此产生了原始的畏惧和禁忌思想,所以,人们在避毒的同时,也进行驱邪。端午许多风俗都同时具有驱邪避毒的意义。

《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踏百草。今人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

以禳毒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是日竞渡,采杂药。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瘟病。又有条达等织组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荆楚地区的端午节节庆活动很多,热闹非凡。从五月开始,天气逐渐炎热,江南地区进入梅雨季节,潮湿闷热,各种病菌和蛇虫蚊蝇大量滋生繁殖,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人们必然赋予端午节以防病灭病的节日活动内容。在门户上悬挂艾草,是为了驱除毒气。以五彩丝线系于手臂,为辟兵鬼之气,人不得瘟病。并以彩色织物互相赠送,互相祝福。这些五彩织物,俗称长命缕,或续命缕。端午节的饮食,则是饮菖蒲过滤的酒,吃粽子。所饮菖蒲酒,后来发展为端午节的专用酒雄黄洒,取以毒攻毒之意。

(四)采药斗草,调教八哥

前文已经提到人们曾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积极对付恶月、恶日的办法当然是以药克毒。战国时代成书的《夏小正》就己记载:“此日蓄采众药以蠲除毒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日(五月五日)竞采杂药。”甚至古人认为有些药只能在端阳这一天采摘,

《荆楚岁时记》记载,“宗测字文度,尝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这不仅要在端阳这天采,还非得在端阳鸡鸣之前采方有奇效。

端阳还有一个节令习俗便是斗草。据《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这是一种户外踏青游戏,以各自所采花草的名目为对。另外,《荆楚岁时记》里还有一个端阳风俗的记载是“取鸲令语”:“取鸲鹆脚之语。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以教其语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的端午节已增加了一些娱乐意义,发展为具有多种内容的新的复合节日。

三、《荆楚岁时记》中的端午节内蕴

《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的端午节,是融合了南北文化的新的复合节日,体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的民俗观念以及他们对时间性质的理解。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荆楚岁时记》中所记载的端午节的诸多民俗活动,就上文提到的竞渡、吃粽子、驱邪避毒、采药斗草等等,都脱离不了最初的辟邪禳灾的原始意义,即便后来以纪念屈原为主题,但这也只是人们对伟大爱国主义者的怀念,将史实的意义附会到了节日上,使这个节日具有了更多更深层次的意义而已。

端午节的日记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端节、蒲节、重五节、端阳节、天中节、天长节、五月节、女娲节、龙 子节、诗人节、女儿节、娃娃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粽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唯温 州地区为纪念明代忠臣刘景下狱而定在五月初四),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据晋周处《风土记》记载“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当时的宰相为了讨 好皇帝,避“五”字的讳,于是把“端五”改为“端午”。这一改意思更加明确,古代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 月为卯,顺次五月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颇多,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说法是纪念受国诗人屈原,据唐文秀《端午诗》记载:“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 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纪念各族英雄人物。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 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坚贞不屈的白洁 夫人,西双版纳神勇的傣族王子岩洪蹩,苗家的屠龙英雄保儿,采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莲花,岁暮捉鬼的钟馗, 忠于爱情的蛇仙白 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诗经。大田》中有“与其黍稷,以享祭祀”的记登,以及《风土记》中“仲夏端 午,烹骛角黍(粽女)的记载。 ④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场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吴越民族的图腾祭说。吴越先民断发文身,以“龙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赛龙舟、抛筒粽娱神,以 求部落昌盛,以上诸说,长助并存,没有定论。 端午节的礼俗、食俗。 ①避恶去毒。古人认为五月是个“恶月”,“阴阳争,血气散”,汉人应劭的《风俗通义》甚至有“俗说五月 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记载。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夏小正》提倡“蓄采仙药”,《后汉 书》主张“朱索五色柳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荆楚岁时记》也肯定“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的作法。因此,后世端午节由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 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 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格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 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端午节应当是个防御疾病、卫生保 健的节日。 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传承过程中还融进了祝福、纳吉、游戏、踏青、竞技、美食等内容,显得文采焕灿, 英华纷 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节的许多宴席均用药物或避邪的名称命名,如《东京梦华录》记载的“艾人宴”,《武林 旧事》记载的《禳会宴》,《胜饮篇》记载的“菖蒲宴”,《岁时广记》记载的“解粽宴”等,这都可作为“端午 辟恶”的佐证。 端午节各地有不同的风俗,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动还有 插艾、贴符、挂图等。

端午节的日记3

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端午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流放汨罗江畔的爱国诗人屈原闻讯楚都被攻陷后,悲愤交加,自沉汨罗江。沿岸百姓纷纷引舟抢救,并向江水中抛撒食物防止鱼虾伤了屈原。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当地群众都要举行相关活动,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从此,划龙舟、包粽子成为端午习俗的主要内容,这一习俗也逐渐被人称为端午节的来由。20xx年5月20日, 端午节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xx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入选理由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诗词名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张耒《和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

不论精英还是民众,不论医学手段还是信任手段,保护健康是端午节发生的根本原因,端午习俗中的信仰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精神支持

中国夏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名重午节、重五节、五月节等。

端午一词,源于古代的干支记日法。按照干支记日法,共计5个午日: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每个月包括两个午日,端午的字面意思就是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不过,这个节日最早直称五月五日,端午一词的最早文献记录是晋朝周处的《风土记》。后来,干支记日法被数字记日法取代,节期就定在五月五日了。

重午的意思是“午月午日”。夏历建寅,即把初昏时刻北斗星柄指向天空寅辰的月份定为岁首,即正月。正月为寅月,五月就是午月。五月午日,就是午月午日,故名重午。重五,是因为重复了两个五。后来端午节成为五月的节日,故名五月节。这跟中秋节又名八月节是同一道理。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为什么被冠以恶名呢?按照百姓的生活经验,此时气温骤然升高,各种毒虫如蝎子、蜈蚣、蛇、蚊子等蠢蠢欲动,对人类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由现实危险上升到信仰层面,一些人相信此时瘟神会作恶。上升到哲学层面,阴阳哲学认为,五月正当夏至,白天最长,阳气最盛。阴阳二气争斗激烈,宇宙丧失平衡,邪气丛生,危害生命。

端午节被定为“恶月恶日”可以提醒大家关注健康,是合乎科学道理的。阴阳哲学的解释不尽符合科学,后来就逐步淡化。而瘟神信仰,是古人对瘟疫的终极解释。因此,所谓“恶月恶日”的说法,主要还是基于人体健康受到威胁而来的。

为应对这个危险时刻,人们采取各种行动。《礼记·月令》说,此时需要斋戒,禁止在南方用火,还要登高辟邪。《夏小正》说,五月要用兰草水沐浴。这些是知识分子的举动,百姓则采集药物防病治病,把蝎子、蜈蚣、蛇、蛤蟆和壁虎定为“五毒”,警告孩子躲避。

有些措施是信仰性的,譬如手腕上缠五色线,门上挂艾草或菖蒲。不论精英还是民众,不论医学手段还是信仰手段,都是要保护健康。这是端午节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些不断重复的措施,就成为端午习俗。

端午节的实质是辟邪的节日,主要目的是卫生保健。信仰本质和科学无关,科学没有 理由也没有权力干涉信仰。端午习俗中的信仰方式,给人们提供了巨大精神支持。

纪念屈原传说使粽子成为端午节最食物,龙舟竞渡是端午的娱乐活动,其间鼓声震天动地,万人欢呼雀跃,情趣盎然

唐、宋时代,端午节是大节。清代甚至成为三大节之一,与新年、中秋并列。所以,端午风俗异常丰富。它有两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辟邪性质,一是色彩斑斓。

采集百药最能体现端午辟邪实质。人们认为此时阳气极盛,药性也,鲜绿芳香的艾草和菖蒲是首选。把它们悬挂在门窗之上,或者煮水沐浴,让人心旷神怡。艾草还用来熏烟防病。

端午节时值仲夏,有两种应时花卉,一个是鲜红的石榴花,一个是花色多样的蜀葵花,据说都能辟邪。人们把它们和绿色的艾草、剑形的菖蒲叶都看作端午节的瑞草,集中插在花瓶里。既美观,又能符合节日特殊需要。有的女性用石榴花插在头发上,也很漂亮。

还有很多人工制品以补自然之不足。巧手的女性把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股,叫五色线,缠在孩子手腕,祈求孩子健康成长。还制作形状各异、五彩缤纷的香囊,里面包着具有药性的香料,挂在家人身上,既卫生,又美丽。

端午节食物非常讲究,尤其注重色彩。水煮大蒜是颇具药效的节日食品,现在农村依然常见。当然,普遍流行的还是粽子。南方粽子多是肉馅, 北方粽子多是豆沙馅或红枣。加上纪念屈原传说的烘托,粽子成为端午节最的食物。这些是白色食物。其实,端午食物还有青团,就是用艾草汁液和面,包豆沙。这是绿色食物。高邮人吃苋菜、咸鸭蛋等“十三红”,绍兴人吃黄鱼等“五黄”。端午食物如此强调色彩,是其他节日所没有的。

端午节娱乐活动也很多。大人采药的时候,孩子则采茎杆坚韧的草,互相斗草。有些地区则打石头仗,成百上千的人分成两队,互相投掷石头。乱石横飞,惊心动魄。战胜方据说当年能获丰收。因此,虽然高度危险,但人们乐此不疲。目前的龙舟竞渡是端午的娱乐活动,其间鼓声震天动地,万人欢呼雀跃。加上抓鸭子、潜水捞钱等游戏内容,情趣盎然。

端午节寄托着民族情感,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端午节习俗活动,使端午节成为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绚烂迷人的瑰宝

现代人提起端午节可能首先想到屈原,这主要是历代知识分子文化传播的结果。端午节起源于战国,在汉代基本定型。东汉人应劭《风俗通》最早把纪念屈原当作端午竞渡的起源:“屈原于是日(五月五日)死于汨罗,人伤其死,所以并将舟楫以拯之。今之竞渡,是其遗迹。”东晋的《世说新语》和南朝的《续齐谐记》又把角条(粽子)看作是纪念屈原的祭品。端午节的屈原传说是一种人们对节日习俗的情感寄托和精神向往,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纪念屈原并不是端午节的全部内容。因地域差异,各地端午节的内容也略有不同,除祭祀屈原外,也有纪念伍子胥以及吃粽子、龙舟竞渡等各种活动。最初的粽子外缠五色线,还加上楝树叶,本意是辟邪,与防止水族偷吃没什么关系。江绍原《端午竞渡考》认为竞渡本来是驱瘟、送灾的社区公共卫生活动。屈原传说附会到端午习俗中,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崇敬,但祭祀屈原并非端午节的全部内容。

71 2186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