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优秀5篇
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旨在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促进其全面发展,提升学习效果,增强自信心,创造包容性学习环境。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实用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优秀5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特殊教育案例分析100例【第一篇】
20xx年镇的教育工作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努力工作,我镇的教育事业平安、和谐、有序的发展,成绩喜人,是战斗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现简要自评如下:
1、党委政府制定“xx镇保学控流”工作实施方案和党政领导挂点联席学校制度,确保每个学校有一名班子成员联席工作。
2、驻村干部根据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做流生返校工作,工作进展情况在干部会上进行汇报。
3、通过努力,我镇小学阶段年辍学率控制在0,初中阶段年辍学率控制在1、1%以内,低于上级要求2%以内。
1、党委、政府对学校安全工作非常重视,今年共组织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对全镇学校进行安全工作检查,一是对学校校舍安全的检查,二是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安全检查,三是对中小学各食堂的食品药品安全的检查,四是对校车、拐的装载学生现象的检查,保持了今年学校无安全事故的出现。
3、我镇中小学严格按照上级要求,不对学生进行乱收费,一旦发现,将严格处罚,杜绝了乱收费现象。
4、今年没有发生侵害师生合法权益的事件。
1、xx镇党委、政府对教育非常关心,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积极筹措资金,舍得花钱,为教育投资、引资投工投劳达万元并引进捐赠资金对xx小学、xx小学进行改造,同时要求xx实业投资xx镇中心幼儿园。
1、xx镇建立了扶贫助学基金,今年对18名特困生进行了扶助,资金达xx万余元。
2、引进捐赠资金xx万元改建xx、xx小学进行改造,同时向上争取资金兴建xx中心幼儿园。
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第二篇】
特殊教育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残疾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
在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1、特殊教育学校;2、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3、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随班就读。其中大多数残疾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很多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也适用于特殊教育,但特殊教育也有它的特殊的一面。它不仅像普通教育那样,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例如教盲童学习盲文和定向行走,对聋童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对弱智儿童进行感知觉和动作能力的教育训练等。
特殊教育更重视早期教育,因为儿童年龄愈小,可塑性愈大,也可以及早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和语言能力,错过了最佳期,往往事倍功半。心理学研究表明:0-6、7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理发展、知觉发展、动作发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如果在这一期间内对残疾的个体及时施以恰当的教育,会有利于个体生理机能的重新组合、有利于身体各种功能的的代谢、有利于损伤器官的矫正和康复,也就是说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有利于残疾儿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残疾儿童潜力的最大程度发挥、有利于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要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和引路人,因此,教师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残疾儿童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对教师工作的要求更高,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认为在特殊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这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首要任务。对学生的了解既包括对残疾形成原因的了解,也包括对学生残疾程度的了解;既要关注学生的在校行为特点,也要留意学生的家庭状况,等等。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学生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所在,某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师只有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方能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帮助学生重建自信
生一种自感形“残”,自我忧伤的内心体验或者转而对周围的人产生敌意,甚至会出现一些恶作剧的行为。
智障儿童的情况则不一样,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思维和适应能力比一般儿童低,自我认识和自我价值观发生的比较晚或者始终停留在以原始需要为动力的自我中心水平上,从不思考或很少思考自己的前途、未来等问题,因此他们较少有对人生的消极情绪。但是,可能由于外部原因,如别人的嘲笑、歧视、欺凌而感到有压力,从而使他们由热爱、眷恋学校、老师转向逃避学校、老师,甚至因此变得沉默、消极或抗拒继续上学,有得可能在别人面前产生一种文饰心理和行为。
因此,培养残疾儿童的自信心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使他们进入教与学过程的基础,保护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也就成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1)、用心爱护学生,唤起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的心应充满对每一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残疾儿童,用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尊心。如:孩子只要有小小的进步,就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并奖励他“小红花”。
(2)、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学校和班级的各种物体的设置要有助于残疾儿童的行动。教师及其工作人员要对他们持积极的态度,不要对他们加以歧视和排斥。教师对残疾儿童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残疾儿童自信心的形成,而融洽、和谐、友好的气氛是消除智力残疾儿童心理压力和努力学习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残疾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保护和恢复他们的自信心。
(3)、加强同正常儿童的接触与交往,增强残疾学生的自信心
残疾儿童是全体儿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经常与正常儿童一起搞活动,如春游、联欢会等,对正常儿童来说,他们从小就懂得社会,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更多地懂得爱,养成帮助残疾儿童的良好品德;对残疾儿童来说,受到保护,得到期待,树立了榜样,明确了生活方向,去掉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
三、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注重思想品德教育。残疾并不可怕,而一旦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人格,那将是危险的,现在社会上出现的残疾人违法犯罪现象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一方面要在平时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崇高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另一方面,要注意从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抓起,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即全程育人。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学生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四、重点关注特殊儿童的教学工作
脸,端碗,洗衣服),练习用脚写字、用嘴写字等等。
在对智力相对落后的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的开发与训练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既要教给他们一定的文化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习的能力与兴趣。要教会他们如何观察事物,如何理解数量关系,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与正常学生相比,智障儿童在听说读写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同一班级中需要顾及全班绝大部分的正常学生,同时也要兼顾智力落后的儿童,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注意讲课时说话时速度、语言的形象直观,尽量使学生能听到听懂。在说话训练方面,可以通过回答简单问题,复述课文等形式来进行,让他们在掌握一定生字的基础上读懂一般课文的基本内容,再逐步提高其写字能力。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还要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训练,需要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智障儿童开展劳动教育和训练,使他们能从劳动中真正得到劳动观念的教育和劳动技能的训练。
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重要性在于家庭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相比于一般家庭残疾儿童的家长要承受更为巨大的生理压力、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在对残疾孩子的家庭教育上,他们较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实际问题。残疾儿童家长要走出残疾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有残疾的孩子,使更多的残疾儿童能够接受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家庭教育,使其缺陷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补偿。
一、正视现实,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拥有一个有缺陷的孩子是不幸的,但如果家长不能正确地面对这一现实,则是孩子最大的不幸。有很多残疾孩子的家长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缺陷,可能是出于自卑、爱面子、虚荣心等多种不能正确面对现实而逃避事实的原因,对外声称自己的孩子正常,不采取任何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直到错过孩子最佳康复时期才感到懊悔,但为时已晚。
其实拥有一个残疾孩子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敢正视现实的虚荣心。因此,一旦事实发生,家长必须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完全面对现实,敢于正视问题,正确地对待孩子,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陪伴孩子一起度过他特殊的成长历程。
二、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家长在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不能很好地体谅孩子的真实困难,导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耐烦。其次,家长信心不足。他 再次,家长爱心错位。家长对残疾孩子的爱心因强烈的内疚、负罪感而偏轨,不能理智地关爱特殊孩子,而是溺爱、百般迁就,甚至是放任。
残疾是人类社会中的客观存在,家长应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恐惧感、自卑感和内疚感,纠正由此引发的一些不当的亲子观。对孩子的未来既有设想,又不要有幻想,应�
作为家长,由于平时很难接触到有关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所以就需要翻看书报、查阅资料、向有关特殊教育的专业人士请教,结合孩子实际给他制订一个合适的康复教育计划,家长更是要付出巨大的艰辛与努力,与孩子一起共同来完成对孩子的早期家庭康复教育,这一点是很极其重要的。
三、配合学校,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家长和学校都有着让残疾孩子受到良好教育的愿望,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家长应积极主动地与学校沟通,配合学校有针� 同时家长可通过按时出席家长会,积极参加和协助学校的有关活动,或通过书信、电话或面谈经常跟教师交流有关孩子的情况,向教师提供有关孩子的个性、成长史、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对学校和教师的看法、对孩子的期望等信息以供教师参考。家长还可以向教师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班级的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以及如何克服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困难等。通过这种双向沟通,使学校教师和家长的目标有连续性和一致性。残疾儿童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安排,家长也要积极和学校合作,和学校共同制定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课程。
四、以身作则,注重心理教育
残疾儿童比一般儿童更敏感,心灵更脆弱,他们渴望别人能尊重自己、保护自己、理解自己,所以家长作为最亲的人,必须倾注更多的关爱。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民主平等,互相尊重、体贴、充满和谐的气氛,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耐心的与孩子沟通,从小培养残疾孩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儿童有很重要的影响,大部分儿童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因此做家长首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处处为孩子作出好的榜样,在残疾儿童的成长中,身体力行的去做,比一味的说教更能教化孩子、引导孩子健康的成长。
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更需要社会上的支持与肯定。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重视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
继续抓好随班就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增强教师对残疾儿童的关爱意识,切实提高残疾儿童的教育质量,让他们接受更好环境教育。
三、积极开展扶残助残活动宣传,唤起全社会对残疾儿童的关心、爱心,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捐资助学,加强对学龄儿童的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特殊教育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为了残疾孩子的明天,我们应该抱着对孩子负责的态度,学校、家庭和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来完成教育培养孩子的光荣任务,力争把残疾孩子培养成对社会有用之人!
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第三篇】
刚接触王岩她10岁,却还在上一年级,那是她上的第三个一年级。说起她来真是让所有教过她,了解她的老师感到头痛,不光是头痛她那差的到家的成绩,更头痛她那一身的坏毛病。由于家庭环境比较特殊,她从小便养成了小偷,小摸,抢东西,打架的坏习惯,同时她喜欢要求所有的同学都听她,只要稍不顺她意,便会大打出手,虽是女孩却有一身的力气,同时跑的又特别快,(据说是偷东西被人追打练出来的)连高年级的学生都拿她毫无办法。为此一些学生家长时常到校找班主任告状,她的家长也成了学校的长客,至使家长一谈到她便头痛不已。之前对她虽早有耳闻,但心却很不明白,一个又小又瘦的女孩子怎么就成了一个压不住的石猴呢?她到底有多么大的本事呢?我的教育信念是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她成了我初接一年级的一个挑战。
开学第一天,学校各班要求先指派一个值周生,我便不经意似的指派到“王岩,第一周,你先去负责值周吧!”她睁大一双眼睛不相信似的看者我,问到:“老师是我么?”“对,就是你,你一定要认真做。”我给了她肯定并带有鼓励的答复。我看到了她那双原本含有敌意的眼睛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了解到她以前总是不写作业,我便故意安排她当了检查作业的小组长,并以十分信任的语气找她谈话,告诉她我对她的信任,相信她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安排好。她欣然接受,作业检查很下工夫,并开始在我的监督下准时的完成自己的作业。但在班级,她总是在老师不在时一手遮天,随意捣乱,弄的整个班级乱七八糟,于是经过仔细考虑我又安排她当了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班级纪律。我用一种极为信任的态度找到她说,“听说最近班级纪律不太好,老师想让你来当班级的纪律委员,老师相信你是有这个能力的。”她很高兴的接受了,再次流露出被赏识的喜悦。果然,她上任后整个班级一片井然。偶尔出现混乱局面,也主要是因为她把持不住自己带头引起的。我也明白,让她一下收起野性来是不可能的,想改正她一身的坏毛病,必须给她充足的时间。而我能做的便是耐心的等待,随时的加以引导。每当她一有犯错误的苗头,我便及时的找她谈话。
谈话时我会用一种信任的表情和语气,夸奖她这段时间表现的很好,帮了老师很多忙等。平时课上或课下我与她眼神相遇时,总会给她一个赏识的微笑,每当她一有进步便加以表扬。看她擅长跑步,于是我便经常组织课间活动,主要以跑步、� 我们王岩一回家就说你好。”看着她正在逐步提升的成绩,不断端正的品行,我的心中也充满了满足感。正在我为自己的教育感到成功得意时,却又以意外的发生了“爱心箱事件”。
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第四篇】
基本资料:,女,10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背景资料:家庭成员:爸爸(继父)、母亲。
家庭教育状况: 她六岁时,生父因肝癌医治无效而离开人世,他随同母亲改嫁于现在的苏家,家庭条件较以前更差。
个性特征:本性活泼聪明的她,到了读书年龄还不能按时上学,现在的他虽入学了,但因年龄大,个头大,常受同学们的耻笑。所以他从此变得忧郁,沉闷。上课不太听讲,喜欢做小动作,不愿意与其它同学交往,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卫生特别差,头发经常蓬松脏乱。
二、原因分析
1.父亲的死和母亲的改嫁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据我家访,现在的父亲游手好闲,喜欢赌钱,无口才但是会狡辩。对她们母子不是很关爱。因以前父亲对他们的关爱过甚,如今突然变得冷淡,对于一个正在懂事的孩子而言,他幼小的心灵感到了一丝惶恐和不安。另外通过家访我还发现,父母亲关系不很协调。他现在的父亲,对带来的儿子来说根本谈不上有父爱,只能说让孩子知道自己还是一个父亲而已。而他母亲又常因小事,受其父亲的打骂,这无形中给孩子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这样的生活让他的心理十分自卑,缺乏自信。
3、因其特殊身份,家里的很多小朋友不愿与他玩。在学校就不愿意主动与其它孩子一起玩,让他成了一个缺少交往体验、惟我独尊的孤立孩子。现在已是二年级孩子的他,在同学的交往中常常遭到了同伴的排斥,由于不好的行为表现也会遭到老师的批评,所以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感觉非常不好,不完成作业是常 有的事。
三、具体教育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老师主动和孩子亲近,和他做朋友。对于她家庭情况对症下药,慢慢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我和她的家长联系,告诉他做为一名特殊情景的父亲,管理和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并希望他能在学习、生活上,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拥有父亲的关爱。
3.教给他一些正确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通过适当的提示帮助他回想郁闷的原因。请他大胆的说说自己的内心感受。带动班上学生给他找优点、和他做朋友。
4.在集体生活中,多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流和玩耍,多些机会让他参与集体活动,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四、初步成效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 苏元娜同学已经有些进步, 变得愿意做作业了,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了,人际关系有些好转了,并在班里找到了一些很棒的同学做朋友,上课有时也能举手发言了,在同学心中的地位也有所提高,自信心也强了,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也高了。希望他有更大进步,明天更美好。
特殊学生教育教学案例【第五篇】
男,7岁,小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别的孩子能按教师的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专心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顾某稍不注意就钻到桌下,在教室内到处爬,在桌面上、墙上乱画,到同学的座位旁拿别人的东西,拿剪子剪同学的头发和衣服,上课从不听讲,作业从来不写,一分钟都没办法安静。课间操时,要么在队伍中穿梭,要么躺在地上。课间活动时经常伤害他人,拿着铅笔和尺子打闹,入学一周不到就将班上的同学都打了个遍,其中一个孩子被其推到黑板角上,撞破了耳朵,发生了流血事件。因此班上的孩子时时告他的状,也不太喜欢和他玩。老师找他谈心时,他根本不能倾听,无法集中注意力,往往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与其交流,如果训斥,则咬牙切齿,眼睛翻白,不予理睬,让人束手无策。
2、家庭生活背景
父母都是靖江人,属于外来务工家庭。父亲在饭店做厨师,母亲推销白酒,平时很少和孩子交流。小的时候和乡下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由于农村老人对男孩子的溺爱,可以说是无任何约束和管制,什么都玩,什么都敢干,三岁时就曾经从一米多高的草堆上跳下,不知道害怕,也不注意自身安全,肆意妄为也让他自己伤痕累累。家长对其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也很少关心,是那种典型的“自由生长”。
3、学校教育背景
(1)老师看顾某
初进校园,就发现他很好动,眼神不定。进入课堂后感觉他更特殊:上课一分钟也定不住神,总爱满教室爬,喜欢到别的同学座位下去捣乱,拿同学抽屉、书包里的东西,拽你的胳膊,拖他的腿,严重干扰课堂,有时甚至让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对老师的批评根本不予理睬,更不能接受,无法与其交流。
(2)同学看顾某
上课影响他人学习,很讨厌;欺负同学,故意破坏别人的东西;不讲卫生,习惯很不好,不愿意和他玩。
二、问题分析
(一)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
1、亲情的需要:父母让顾某在“小餐桌”生活,晚上九点左右才会接他回家,根本没有感情的交流,更没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因为顾某上课不听讲,经常调皮捣蛋,作业无法完成,又不听母亲的话,因此对其不是打就是骂,渐渐地对其失去信心,索性放任自流,任其发展。顾某因此也对父母存在敌对情绪。
2、归属的需要:由于顾某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同学们不愿与其交朋友。再加上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他同学,同学们对他的疏远,造成了顾某归属需要的缺乏。
3、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独立意识的增强,表现自我的需要越来越明显。再加上自控力比较薄弱,就想通过怪异的行为获得大家的关注,但又因此受到同伴的排斥。所以说表现自我、获得承认与尊重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
4、成就的需要:顾某在学习上没有成功感,没有享受过成功的喜悦,因为不遵守课堂纪律,一开口大声讲话就受到老师的制止,使他丧失了积极进取的信念,从而对课堂学习不感兴趣。
(二)不良后果
基本需要满足的缺失,使顾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如下课打闹、上课破坏课堂纪律、自己不学习也不让别人学等,更加重了周围环境对他的拒绝,恶性循环的结果使顾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不知道顽劣的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危害,更不知道自己已�
(三)诊断
根据观察和其表现出来的种种现状,顾某基本属于不良习惯造成的学习适应障碍,导致自信的丧失,荣誉感的缺失。
上一篇:月球一日游作文(最新5篇)
下一篇:我眼中的风景作文【优秀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