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优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2000字]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骆驼祥子》读后感1900字【第一篇】
在小说《骆驼祥子》的开头,祥子是一个质朴、善良、要强,由一个破产农民转变而成的城市底层劳动者。然而在小说的最后,祥子转变成了一个堕落的社会的寄生虫。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买车形成了情节的线索。
在小说中祥子买车一共有过三起三落。第一次作者并没详细描写,只是交代小说主人公在破产之初便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部人力车,但是着重描写了车的失去,并由此引出小说的主要内容;第二次希望的破灭在小说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第三次买车代表着主人公对生活的妥协,而最终车子所寄托的希望伴随着家庭的毁灭也破灭了,于是主人公便在一次又一次的痛苦中走向了麻木与堕落。
开初,祥子是北京最出色的车夫行列中的人物。关于他的第一次买车的辛苦,显然不是作品的重点,所以未作详细的描叙,而只是概括地交代了他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不知流了多少汗滴,才挣出那辆车。对于主人公买车后的欣喜以及对车子的爱惜作者都做了生动的表现,这些都与之后祥子遭到乱军的抢劫而失去心血时感到的不公形成对比,更加承托出祥子作为底层人士在小说所描写的社会中的无助。在这一事件之后,几经波折的祥子重新开始了他的买车之路,小说主要情节也随主人公为买车而经历的种种辛酸故事而发展起来,所以说,第一次买车其实是小说的引子,引出了小说情节,也引出了小说咒骂社会的主题。
而伴随着第一辆车的丢失,祥子又有了第二次希望他从西山拉回的骆驼卖了三十几块大洋。但这三十几块钱不仅始终没让他买上车,还让祥子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钱存在车厂厂主手里成为虎妞逼他就范的筹码。之后虎妞也是用这笔钱拉拢了祥子。作品在写祥子第二次为买车而奋斗的过程中,加进了对他与虎妞关系发展的描述,这是把第二次买车的失败和第三次买车的成功交织起来写,这不仅没有改变以祥子为中心的结构的单纯性,而且更使情节的发展显得愈加曲折有致。在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之后,走投无路的祥子不得不听从虎妞的支配而与之成婚。之后用虎妞的钱买了第二辆车故事走向第三阶段。这三十几块钱先是祥子买车的希望,小说前半部分也围绕它来进行,钱被敲走也是祥子回到车厂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说这三十几块钱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假如说祥子第一次买车主要是靠拼劳力而终得成功的话,那么,他的第二次买车则是虽拼尽劳力,历尽险阻,但到头来却未能实现愿望。第一次,他是白手起家,而毕竟成功;第二次则是虽然一开始就有了卖骆驼的三十多元,并历经更大的艰辛,而最后却又退回到那令人心碎的零。这里,更显示了旧军阀的混战和新军阀蒋J介石反动统治的罪恶,也说明了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里一个个体劳动者要想成为自由的能掌握自己的生活的人的卑微愿望之不可能实现。
祥子在钱被桥走之后,随即和虎妞成了婚并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二手车。此时的祥子在经历了一系列残酷打击之后已经对生活不再抱有过多的希望,虽然他自己也不满与虎妞的摆布,但是已经不再做出实质性的抗争。后来,虎妞难产而死。写虎妞的悲剧,也是为了加强祥子的悲剧。对虎妞的死,作品中这样地作了评论: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这另有原因,一方面是指传统的封建思想和习俗对人们精神的奴役,而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则是指那个罪恶的社会和反动统治者对人民的迫害。作品中,还从祥子买车的第三次起落引出了二强子一家。这正是为了表现祥子在虎妞死后走向堕落作准备,并进而对他的终于堕落起了烘托作用。假使按时间顺序,从祥子和虎妞住到大杂院起就会较快接触同住杂院的人家,也应包括二强子一家。但作品对这一家情况的介绍,却是从虎妞决定给祥子买二强子的车开始。关于二强子把女儿小福子卖给军官,做生意蚀本,买新洋车、喝酒,踢死老婆,为埋葬老婆而决定卖车,这些都是作为回叙交代的。这就更便于迅速联系小福子被军官遗弃以后回父亲家中,为要养活醉鬼父亲及两个弟弟而被迫卖淫等情节,从而更能加强作品现实主义的深度,从而也加强了作品结构的紧凑感。二强子的车,虽然是用逼卖女儿的钱买来的,但他毕竟一度做了有自己的车的人了;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成了一个自由的洋车夫。由于家庭的拖累,妻子的死,终又使他失去了自己的车,这对终于再一次又有了自己的车的祥子的未来的命运已是一个预示。最终,祥子又一次变得一无所有,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的祥子成了一个末路鬼。在结尾中作者看似是诅咒祥子不知何日埋葬了自己,其实也是在诅咒当时的黑暗社会,希望它早日灭亡。
在小说《骆驼祥子》中,作者使用巧妙的手法编织出了一个严谨,精巧而残酷的故事在故事中祥子似乎无论如何抗争,多么要强都无法摆脱被鱼肉的命运。这是由小说中社会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祥子作为一个由破产农民而成为的底层劳动者而必然具有的思想上的局限性所导致的。而这些都与老舍的高超技巧和对社会和生活的观察分不开。
《骆驼祥子》读后感1700字【第二篇】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用他自己的话说:“《骆驼祥子》是我成为职业写家的第一炮。”这部作品以旧北京下层社会的生活画面为背景,表现了人力车夫祥子的穷苦生活与悲惨命运,含意深刻,引人深思。主人公祥子来自乡村,初入北平,他表现出了一种旧社会劳动人民特有的淳朴与固执,他敢于奔着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打拼,所以,当他决定拉车之后,他便自许要比别人做得更好,要在拉车上干出一番天地。
凭着他的吃苦耐劳与倔强劲儿,他终于得到了自己的车,成了一位高等车夫,可是,当时的社会是黑暗腐朽,动荡不安,要想安稳地按着自己的梦想去发展,是不可能的。命运的捉弄使祥子的车被大兵们拉走,祥子一下子又掉回了生活的起点,他没有放弃,依然从头开始,但是,在往后的生活中,他的理想却离他愈加遥远,愈加渺茫了。
生活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着他:积蓄被侦探洗劫一空,为了车,他被迫与虎妞结婚;虎妞死于难产,车又被卖掉;喜欢的小福子自杀……对祥子来说,这一切都如一场梦,一场辛酸、痛苦、委屈、气愤交织回旋其中的噩梦,现如今,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虚度了光阴,这些年似乎都白活了。正像书中所写到的:“车,车,车是自己的饭碗。买,丢了;再买,卖出去;三起三落,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了那些辛苦与委屈。没了,什么都没了……”
祥子的希望破灭了,他放弃了要强,放弃了体面,开始了浑浑噩噩的日子,“今天快活一天吧,明天就死!”他吃喝嫖赌,吃卖他人,处处骗钱,处处捞便宜,他由一个自强体面、勇于奋斗的高等车夫成为城市垃圾,行尸走肉,“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去。”总的来说,祥子的堕落并不完全在于他自身,是那时的黑暗腐朽的社会使人的幻想破灭,使下层劳动者失去丝毫奋斗的可能性,使他们自始自终处于被压迫中。他们的生活空间被束缚得极为狭窄,他们的命运始终被固定在一种最穷苦的状态中,容不得点儿的幻想,否则,命运将会更加悲惨,付出的代价将会极其沉痛。
书中另一位主要人物便是虎妞,她大胆泼辣,总要求别人按照她个人的意愿去做事。她喜欢祥子,而祥子对她却没有好感,所以,她就使尽一切诡计,耍尽一切手腕去得到祥子。她引诱祥子,欺骗祥子,玩弄祥子,甚至用钱、用车作代价去换取与祥子的错误婚姻。她完完全全地把祥子当作一个提线木偶,任她指挥,任她摆布,她高兴怎样就怎样,直到她满意为止。她丝毫不考虑祥子的想法和感受,为了她的私欲,她不择手段地与祥子成就了一桩畸形婚姻并与父亲刘四闹翻,但是,婚后她又不满足,既想和祥子生活在一块,又不肯放弃刘四的家产;既蔑视大杂院中的穷苦人们,又“热心”地“帮助”小福子,最终是走向灭亡。她那种极端尖锐矛盾的斗争和变态心理,及最终的命运,既可怜又可鄙但更可悲。其次,书中的其他人物,残忍霸道的刘四爷,狡猾阴险的孙侦探,抢车的大兵,当他们各自将祥子残害、镇压与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时候,他们自己也一步步走向没落,走向灭亡。
同时,祥子生活中唯一一点光亮的小福子,在生活边缘苦苦挣扎的小马祖孙二人,他们生活的光亮也都一点一点的惨淡下去,直至熄灭。他们都是好人,可是在当时的社会之中连好人也逃不过毁灭的下场。其实,真正该毁灭的,应该是当时的旧北平,旧社会!书中形形色色人物的渐渐没落,预示着旧的社会也正在走向没落,走向毁灭。老舍先生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通过以祥子为中心的平民圈子内的生活悲剧,扩而大之又反映出了整个社会的悲剧,整个社会的暗淡。
挫折中不仅创造着开心,并且创造着造就。在我国有句老话:蚌病成珠。价格比较贵的珍珠,恰是牡蛎身体病苦的物质,法国作家海涅曾提问:作家对于人是不是好似珍珠对于牡蛎?法国作家福楼拜说得更确立:珍珠是牡蛎得病而结,创作者的文采是更低沉的痛楚的表露。在我国历史上,周文王拘而演《周易八卦》,仲尼厄而作《秋春》。很多传世的出色诗作,全是作家在极大的挫折中写出的。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如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朽古诗词,蕴含了他的灭亡之痛;戚继光报国无门,为子孙后代留出了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锦绣《满江红》。挫折当中明晰闪耀着造就的辉煌,重要就是你是不是爱惜这一份挫折,主要表现出坚强不屈的信念,在挫折中奋起,千万不可以再让祥子的小故事再版。挫折是昨日的财产,另外也是今日的起始点,你又何苦为一次的不成功而颓丧不堪入目呢?
名著骆驼祥子读后感1700字【第三篇】
老舍被中国人誉为“人民艺术家”,他之所以得此美称,是因为他笔下的人多是下层人民。而被他自己称为“我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的《骆驼祥子》自然也是写底层人民的。在该书的一开始,老舍就点明了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
自从我听说老舍的那一天起,就经常听人说:“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城市平民生活大获成功的,唯老舍一人。”这是为什么?于是我便拿鲁迅《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与《骆驼祥子》中的车夫祥子作对比。
在《一件小事》中,鲁迅虽然赞美了人力车夫的朴实善良,甚至写道:“他满是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但这高度赞扬的背后,正反映出鲁迅之前对人力车夫并不了解,甚至有一种误解:认为他们这样的底层劳动者,应该是不够高大的。正因为如此,当鲁迅遇到“一件小事”,看到底层劳动者身上的高尚品质,他才会被深深震撼,从而在作品中深刻反省自己,提出自我批评。透过《一件小事》中“我”的思想情感前后变化,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事实上,在当时的社会,鲁迅与人力车夫确实是“两个世界的人”,平常没有什么交集,相互不了解,也就难免会误解了。
而在老舍的笔下,这一切却截然不同。相比通过“一件小事”对普通劳动者认知发生改变的“我(作者鲁迅)”,在《骆驼祥子》中,老舍更像祥子的“同行者”和“代言人”。他不是在居高临下地审视祥子的生活状态,而是“身处其中”、以平行视角呈现祥子的真情实感、喜怒哀乐,对祥子的悲苦不幸感同身受。老舍借助“祥子”这一艺术形象为普通劳动者发声,也让读者身临其境,产生强烈共鸣。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子;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地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这是老舍对盛夏老北京的描写。只此一段,便将整个夏季老北京的市井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读到此处,我仿佛不是坐在我的冬暖夏凉的书房内,而是“穿越”到了老舍笔下的北京城,一抬眼便看到了“病了似的柳树”“吐出红舌头的狗”“张开鼻孔的骡马”“不敢吆喝的小贩”……于是这不再是一本书,几张纸,而是一幅画,一个视频,甚至一个真实的世界。而祥子,就在这个世界中,在毒恶的日光下,大汗淋漓地拉车。这时,老舍的笔便如一根针,实实在在地插入一个车夫的生活和内心,并将其尽数展现在读者眼前。
老舍之所以能够将这些生活在北京城底层的人们的生活、内心,甚至隐私展现出来,与他的出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他出身贫寒,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他是吃着盐拌小葱或腌白菜帮子长大的。这样的环境中,老舍从小遇到的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无非是小商人、小手工业者、人力车夫、杂耍艺人、巡警等下层平民。可以说,他从小就是看着底层的人民长大的,正因为看得多了所以了解,正因为了解,也以才有了祥子、虎妞等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
在我看来,祥子不但是一个小说中的人物,更是老北京无数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老舍在塑造祥子这一形象时,融合了这样几则实事:一个车夫自己买了车又卖掉,三起三落;一个车夫被军队抓走,又伺机逃出,偷偷牵回了三匹骆驼。可以说,这虽然是一部小说,却并非人们所认为的“三分实、七分虚”;而更像是“七分实、三分虚”。除了《骆驼祥子》,老舍的许多作品,如《茶馆》《四世同堂》等,无不是讴歌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名篇巨著。
众所周知,祥子从一个朴实勤劳的少年,变成了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这之间有很多原因:逃兵的抢夺、孙侦探的敲诈、虎妞的难产……但究其根源,只有一个——社会环境的混乱与黑暗。正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樊骏所说:“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祥子)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有所属的社会地位决定的。”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这个梦想固然不大,但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人们都自顾不暇,这样的梦想真的就现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此可见,祥子的结局是不幸的,却是合理的。
《骆驼祥子》是老舍一生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老舍本人将它比作是“谭叫天唱《定军山》”。自我看来,它不仅是老舍智慧的结晶,还是老舍生活的结晶,更是老舍情感的结晶。
《骆驼祥子》读后感1900字【第四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说,它的名字是《骆驼祥子》。
作者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浓郁的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小说通过对历史文化传统悠久的老北京市民社会的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时代风俗画。它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
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车。但是没有多久,军阀的乱兵抢走了他的车;接着反动政府的侦探又诈去了他仅有的积蓄,主人躲避特务追踪还使他丢了比较安定的工作;虎妞对他的那种推脱不开的“爱情”又给他的身心都带来磨难。
迎着这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他作过挣扎,仍然执著地想用更大的努力来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愿望。但一切都是徒然:用虎妞的积蓄买了一辆车,很快又不得不卖掉以料理虎妞的丧事。他的这一愿望“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与委屈”;在经过多次挫折以后,终于完全破灭。
他所喜爱的小福子的自杀,吹熄了心中最后一朵希望的火花,他丧失了对于生活任何企求和信心,从上进好强而沦为自甘堕落:原来那个正直善良的祥子,被生活的磨盘辗得粉碎。这个悲剧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的罪行。
小说塑造了骆驼祥子这一鲜明的车夫形象,我觉得在他身上有着平常人不可多得的品质。他朴实,善良,勤劳,而且乐于助人,对朋友讲义气,从来都不会失信。他还有着坚定,积极进取的理想。那就是靠着自己的努力买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做一个能够自己照顾自己,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还希望自己能够娶一个年轻,善良,健康而又能吃苦的妻子,陪伴他度过一生,使他不再孤单。
另外,这部小说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也很成功,如“不敢过去推门,恐怕又被人家捉住。左看右看,没人,他的心跳起来,试试看吧,反正也无家可归,被人逮住就逮住吧。”这句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祥子想到没有完成曹先生给自己的任务而深深自责的心情,还写出了祥子内心紧张不安,怕被再次逮住的小心翼翼的样子。“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昏头打脑的,脚还在门槛内,借着街上的灯光,已看见了刘姑娘。”写出了祥子对虎妞的害怕与无奈!
祥子出身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家庭,从小他就梦想着来城市打工赚钱,可是在这个城市里发生的种种事情渐渐的让他失了望。他也渐渐的变了,由原来的勤劳善良到现在的懒惰狡猾,极端自私,还耍无赖,他成了彻头彻尾的“刺儿头”,逐步滑向了堕落的深渊。
读了这本小说以后,我心中感慨万千:祥子虽然属于那种积极分子,但由于他生活的社会实在是太黑暗了,像一张无边的黑暗的罗网,深深的盖住了他,所以没有人会去注意他的积极,善良和勤劳,致使他后来变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混混。他实在是太可怜了!又太可悲了!如果他当时能经得起虎妞的诱惑,不委曲求全地娶了虎妞,说不定现在在他面前的又是一番别样的天地。如果他能坚守自己的意志,不容易丧失意志,那么他那对生活的期望和信心以及要强的性格就不会再生活中一点一点的丧失了!
此外,我还觉得小说中还有一些与祥子有着同样悲惨命运的人物,像因为战乱而家人失散的老马和小马;因为不堪家庭重负的二强子;为了家人而牺牲自己的小福子,他们都没有逃过政治黑暗社会的残害,最终都死了。这难道应该全怪他们自己吗?
我曾经想过:如果我生活在他们的那个时代里我会是什么样的呢?我也会变得自私自利,斤斤计较,懒惰不堪吗?我会不会也像祥子那样最终成为人见人骂的东西呢?我的命运和遭遇会不会也像祥子那样呢?——估计会吧!到了那时候我又该怎么办呢?继续的堕落?还是振作起来?——恐怕很难说。这样的想过之后,我渐渐的更同情祥子了。
总之,读了这部小说后,我才真正的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希望,有了希望,就有了前进的动力;有了希望,就有了可能步向成功的路。祥子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社会,他每次跌倒每次都会站起来,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祥子最终还是倒下了。但是如果他生活在现在的社会里,一定会大有作为的,因为他埋下了希望的种子并坚持不懈的去实现他的目标。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也能像他一样拥有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那我们也一定会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应该学会在哪里跌倒就在那里站起来,这样,我们埋下的希望的种子才会抽芽,生长,开花,结果。我们完全可以付出比别人多一倍的勤奋和汗水,这样我们才会收获比别人多一倍的果实。我们也完全可以凭着自己的力量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勇往直前……
我们要吸取祥子的教训,拿起希望的包裹,带着必胜的决心,向着我们心中成功的彼岸驶去,努力打造我们美好的明天!
下一篇:记一件事作文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