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汇总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汇总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2022冬残奥会观后感感受【第一篇】
20_年8月8日晚上8点是令全中国人民激动的一刻。这一刻,点燃了人们心中共同的激情;这一刻,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百年企盼!如今,奥运会闭幕了,残奥会也闭幕了,但我相信,残奥会别样的。美丽更鼓舞人心,因为那别样的美丽改变了我对残疾人的看法,那忘我的拼搏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强的责任感。
伴着清清的微风,我来到了农业大学体育馆,等待着我的将是一场男子坐式排球赛,波黑队对伊拉克队。我很少见到残疾人,偶尔在街上看到,我会感到他很可怜,很让人同情,需要别人的帮助。今天要见到的残疾运动员会是怎样的呐,我心里在想着——,一进场,我惊讶了,他们都是非常健壮的运动员,波黑队员与伊拉克队员正在做赛前准备:他们有的搓搓手,等待着比赛的开始;有的一边拍球,一边思考着打球的计策;还有的则正在和队友分配任务。当我仔细看这些队员时,不禁愣住了——他们一个个安着假肢,有些还露着半截大腿。
比赛开始了,由伊拉克队先发球,只见队员中的一个人猛地跳了起来,又用尽全身的力气托起排球,重重的把球打到对面去。波黑队也不甘示弱,当球“嗖”的一声飞到对面时,一个队员又飞似的跳了起来,稳稳地托住了球。于是,球又飞上了半空。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又一个波黑队员接住了球,他皱着眉,瞪着眼,又猛的一拍,球又“嗖”的一声飞到了伊拉克队,飞出去的球像射出去的箭,速度快得几乎无法形容。此时的我,已经目瞪口呆,说不出话了。这时,球马上就要落地了,一个队员又飞一般冲了上去,一把接住了球,在把球传给队友之后,这名队员大口大口地喘着气,汗水不断地流了下来,是呀,这对残疾人来说真是太困难了!球又飞到了波黑队手里,可是,由于用力过度,球出界就要落地了!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一个队员飞一般冲了出去,不断地左右移动,就在球要落地时,他一边用一只手支撑着身体,一边又伸出另一只手去救球,球竟然稳稳地落在他地手上,现场的观众都为他欢呼起来,我也情不自禁地鼓了掌。
比赛结束了。此时的我,脑子里只剩下了一个词——惊讶。他们把残疾的身体运用的如此灵活,充分发挥着每一部分的作用,他们顽强的毅力、他们坚定的信念、他们忘我的精神让我感动,他们虽然坐在地上,但此时他们在我心中是如此的高大。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残疾运动员别样的美丽,是超越、融合、共享最好的解释。他们惊人的毅力使我们无不为他们欢呼!同时我又该怎样安排我的学习和生活哪?他们让我沉思、他们给我压力、他们伴我腾飞!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第二篇】
冬奥会,这将会是一次展示我们大国风范的机会,它不仅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体育实力,也是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彰显大国风范的平台。毋庸置疑,绿色是本届北京冬奥会最靓丽的底色。我们坚持绿色奥运,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控,把绿色发展理念牢记于心。
绿色交通,低碳出行,让雾霾不再掩盖蓝天;垃圾分类,变废为宝,让生活环境更加清洁;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自觉践行文明行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净、人更美,让北京的红墙、碧瓦、青砖、白雪成为献给世界的又一份美好礼物。
“北京欢迎你”,2022年的冬天,让我们一起相约北京。我们伴随着雪花一起舞蹈,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运动健儿们,你们就是冰雪中绽放的寒梅,寒风与冰雪都无法阻止你们前进的脚步。一场冬奥盛会即将呈现在世界的面前,让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预祝2022年冬奥会圆满举行,我们一起向未来!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第三篇】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而就在开幕式前不到9个小时,鸟巢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仍在战寒冷、冒疾风,争分夺秒完成紧急保障任务,为开幕式护航。
冬残奥会开幕式前,由于特殊原因,直到3月3日晚上9时,国际残奥委会(IPC)才最终确定参加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代表团,此时距开幕式已不到24小时。
按照要求,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带体育场临时设施服务保障团队连夜组织39名作业人员,从4日凌晨0时30分开始,对国家体育场内的“万国旗”进行调整。
“万国旗”也叫静态旗帜,这些成排悬挂于场馆的各参赛国家及地区旗帜,不仅能营造奥运氛围,更能激发运动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鸟巢“万国旗”悬挂的位置,是在正对着主席台的场馆“碗口”下方,距离场心舞台有50多米高。“因为场馆没有电动悬挂设备,加上临近开幕式,不能有机械设备进场,我们只能靠人工拉拽绳子的原始方式进行作业。”总包单位之一北京城建集团项目经理刘亮介绍,每一面旗帜在什么位置都有严格要求,调整旗帜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也就是说,哪怕只调整其中一两面旗帜,其他的也得随之进行调整,任务量一下子就上来了。
开幕式当天,北京正赶上大风天气,空旷的鸟巢场地里,风力也接近8级。旗子在悬挂过程中一直迎风大幅来回摆动,让调整难度增加不少。
一面接着一面,三四十人的施工团队冒着大风,连续奋战近12小时,到中午11时15分,终于完成“万国旗”的悬挂,并让旗帜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开幕式。
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第四篇】
一袭红衣、黄色裤子、手持登山杖,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一位73岁的老人在“雪山”上攀登。他是夏伯渝,我国著名登山家。26岁失去小腿,69岁凭借义肢登顶珠峰。北京冬残奥会大幕徐徐拉开,夏伯渝用自己的汗水和毅力,登上了又一座“珠峰”,书写下闪亮一笔。
作为我国知名登山家,夏伯渝是共和国的同龄人。“登山”“珠峰”是他人生绕不开的关键词。把时间调回1975年,26岁的夏伯渝是中国登山队的一员,和队友们一起冲顶珠穆朗玛峰。不幸的是,在那次冲顶中,由于冻伤,夏伯渝不得不选择截肢,失去了两腿小腿和双脚。
“珠峰虽然夺去了我的双脚,但没有夺去我对登山运动的热爱。”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夏伯渝在2018年登顶珠峰,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
作为很多残疾人和残疾人运动员的榜样,收到冬残奥会开幕式邀请的夏伯渝却感到有些意外。
“我没有表演的经验,从事的项目和冰雪的关系也不大,开始是有些紧张的。”
虽然略有忐忑,夏伯渝仍然以最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排练和筹备中。除了虎年春节仅有的几天假期以外,他一直在闭环中学习、练习。由于节目位于整个开幕式的中段,夏伯渝每次都有一个多小时候场时间。不到自己登场时,夏伯渝就戴着耳机,一遍又一遍地听。一边听,一边用义肢轻轻地打着节奏,复习步点。在一天的排练中,整个流程会彩排两到三次。常常是一大早来到鸟巢,披星戴月回到驻地。对于年过七旬的夏伯渝来说,打破日常作息,对身心都是挑战。
“哪怕是上场前一秒,节目细节仍然可能调整,大家一定要保持精神专注。”
马上就要到自己了,夏伯渝心里还在重复着每一个动作。音乐响起,“登山者”亮相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
“这是我人生中闪光的一刻,难忘的一笔。我把残疾人运动员自强自健的一面展现在世界面前,感到光荣自豪。”
走下舞台,夏伯渝悄悄地抹去了眼角的泪花。那是幸福的泪,他登上了自己人生的又一座“珠峰”。
观看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观后感【第五篇】
3月4日晚,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在开幕式上,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4名师生献出了他们完美的演绎。2021级舞蹈表演专业11名听障男生参与了手语“唱”国歌,12名听障女生参与了《冬残奥圆舞曲》舞蹈表演,辅导员程爱琪担任手语指挥。他们用努力展现了勇于挑战、不断突破的长大人的风采。
参与表演的师生从12月末抵京后,就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艰苦训练,六十多个日日夜夜,反复推翻,反复排练,反复试动作,最后才达到了舞台呈现效果。《冬残奥圆舞曲》由听障舞蹈演员演出,他们听不到音乐,所有对节拍的感知,对动作的变化,几乎都依靠手语老师的指挥。
开幕式结束后,师生们又马上投入到闭幕式演出的紧张筹备中。
师生们:2022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圆满成功。
5天磨破一双舞蹈鞋。
王可闻:我很荣幸能够代表长春大学参演了《冬残奥圆舞曲》。我们的表演是与椅子共舞,看似简单实则困难。我们数不清编了多少个版本了,每天都在改节拍、改动作,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一定要打好这场仗!最终,我们完美呈现出来了,这也是我们向全世界的宣告:这就是生命的绽放!
徐可心:我们能代表长春大学参加这次冬残奥会开幕式,除了激动更多的是忐忑,怕自己拖后腿。到了北京排练,老师说用椅子跳群舞,还是和不同的团队一起完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最珍贵的记忆。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我们的雪花头饰,有大有小,有的完整有的残缺。化妆师曾告诉我,“每一个雪花都是不一样的,它们和你们一样有的残缺有的完美,但每一朵残缺的雪花都是独一无二的,正如你们也是独一无二的,绽放最美的自己……”残缺的雪花,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独一无二的美丽。
刘巧:我是第一次参加冬残奥会开幕式大型演出,既紧张又激动。我们的舞蹈需要旋转椅子来完成,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艰苦的训练,身上的疼痛,我们没有一个人放弃。当开幕式圆满成功的那一刻,我和伙伴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那一刻艰辛和泪水都化为笑容。这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终身难忘。
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上,
他们留下了长春大学师生美丽的身影,
他们用出色表演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他们用行动诠释了追逐梦想的`坚强。
下一篇:《天堂午餐》观后感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