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演讲稿范文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艰苦奋斗演讲稿范文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艰苦奋斗演讲稿1

艰苦奋斗演讲稿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革命年代,共产党人“身无分文,心忧天下。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建立起人民自己的政权。建设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时代先锋,不畏艰险,不辞劳苦,用自己的汗水和心血,为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兴、祖国的强盛创造了丰功伟业。改革开放年代,我们更不能忘记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我们只有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在新形势下承接历史的重任,让中华民族以强盛的姿态跻身于世界之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

”,带良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法宝,是我们党治国兴邦的法宝。这个法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依然是成败的关键。作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

”的税务工作者更应当懂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观念的精髓。当然,艰苦奋斗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已不再是简单的勤俭节约所能囊括的,它更多的含义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我们的生活在社会安定、国家繁荣富强的今天,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更多地涵盖了顽强拼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不怕牺牲、忘我奉献、不懈追求、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常怀忧患、居安思危的情操。不仅要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不贪图享乐,更要有坚强的毅力。

“忧患可以兴邦,逸豫足以亡身。”我们的国家正处于改革功坚的关键时期,困难和矛盾还很多,国力还相对薄弱。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反对骄奢淫逸的恶习,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大局意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不负时代、不辱使命的贡献。

艰苦奋斗精神2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秉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九十多年来一直把艰苦奋斗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战胜困难的武器,革命胜利的法宝,执政兴国的基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这充分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严治党、实干兴邦的坚定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经受住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考验,提高执政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必须坚持和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艰苦奋斗是一种奋发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奋力拼搏、百折不挠为真理而斗争的坚强意志;是一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是一种自强不息、开拓进取、蓬勃向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风貌 ;是共产党员必备的优秀品质和一个政党先进性在主观世界的核心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必须坚持和弘扬的优良传统。

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反腐倡廉,是中国共产党对全体党员和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党的思想建设和政权建设的永远追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如果不提倡厉行节约,艰苦奋斗,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什么党纪、国法,什么人格、良心,统统抛诸脑后,丢于九霄,贪欲大于党纪,私欲强于国法,情欲重于原则,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这样的政党,这样的人,是没有希望的,必将走向衰败。现阶段,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消费主义的观念泛滥,在很多人眼中,奢靡和铺张意味着“成功”和“地位”。拜金主义狂潮会将社会推入到物质的绝对崇拜中,对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心态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党内存在的奢侈浪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问题不断腐蚀党群、干群关系。

二、建设节约型企业的重要意义

由于市场需求疲软,煤炭滞销,生产下降,资金周转不畅,企业也进入了新的调整期。面对当前的困难,只有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内部挖潜、内涵提升,才能在曲折中把握前进的方向,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实。 近年来,随着企业各项条件的不断改善,部分党员干部的骄气、奢气有所滋长,淡化了节俭意识,助长了浪费之风,甚至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创业不合时宜了,是否节约是个人私事,只要不差钱,奢侈几把、阔绰几回没什么大不了。在一些人当中,生活无目标,工作无压力,因而无须去吃苦、去奋斗;在一些单位,存在干好干坏一个样、会干的不如会花的,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导向;还有的付出与所得不对等,导致心理失衡。没有真正形成一种内在的催人奋进的压力和紧迫感,而失去这种压力和紧迫感,也就失去了艰苦奋斗的源动力。这些不是小问题,而是思想里、骨子里、作风里的大问题,它将腐蚀党的执政基础,削弱党的执政力量和制度性的腐败,这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在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认真地研究并很好地继承它,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目前和今后的反腐倡廉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知难而进、自强不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精神。厉行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个华夏儿女的共同责任。在当今社会,节约仍是一种美德,它意味着对人的尊重。节约是对自身欲求有节制,节约意味着对国家、民族、家庭、自我负责。节约是一种力量,不节约往往是败家败国的重要原因。一个人、一个企业重视节约,就能更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去实现自己的追求。节约是一种朴素、现实、严谨的人生态度,节约的人能够理解一件事物的价值,并且懂得珍惜和利用,这与华而不实正好相反。懂得惜物者往往也懂得惜人,所以,在与人相处中更能尊重人、理解人,更有细腻的感情色彩,这就是节约的人使人感到更加信赖的原因。因此,必须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传统,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常葆进取之志,常怀为民之心,常养洁身之德,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对企业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企业的竞争是效益的竞争,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持续降低成本谋求竞争优势,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勤俭节约、艰苦创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杜绝各种形式的浪费,以最少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我局逐步实现了“千万吨企业”目标,在看到成绩,坚定发展信心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人员多、包袱重、成本偏高、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如果煤炭市场持续下滑,老区一些煤质差、效率低的矿井就会停产。面临严峻的形势,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就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

艰苦奋斗3

关键词:艰苦奋斗优良传统价值意义

艰苦奋斗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和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快地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意义。

一、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据统计,在1996年到2000年的5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2000年更是跃上了1万亿美元的新台阶。此外,2000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已达到亿美元,成为继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二大储备国。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到2003底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并且,从现有情况预测,我国今后10年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10年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将进人世界前几位。但是,在胜利面前,我们绝不能骄傲自满。正如同志指出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必须长时期艰苦奋斗的要求。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仅仅是迈进了小康社会的门槛,而且还偏重于物质消费水平,与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别之大,是世界其他国家所少有的,少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甚至还没有完全解决。以经济收人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标准,人均收人不到2000美元为低收人水平;人均收人不到300美元的为绝对贫困状态。1995年7月17日,世界银行公布人均财富统计的192个国家中,我国被列在第162位,处于贫困国家不丹与老挝之间。我国还属于低收人国家。2003年3月19日总理对记者们说:“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有3000万人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人625元标准计算的”,“如果再增加20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000万”。这说明绝对贫困状态仍然未能消除,建设小康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从目前人均收入状况来看,已经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这是否还需要继续艰苦奋斗呢?同志在西柏坡考察时就明确指出:“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将来我们国家发达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也不能丢”。从各国现代化的历史经验表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美元至3000美元左右的时期,往往是风险最大的时期。这个时期,人们的利益需求已被完全唤醒,但能够满足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又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利益差距产生效率,但差距过大,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分配上的不平衡,又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在这样的基础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没有谦虚谨慎、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就难以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所以说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需要靠艰苦奋斗来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再者,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党中央再次强调“两个务必”,是因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还很艰巨,前进道路上的困难还很多。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了严峻挑战,国际反华势力对我们进行分化、西化的图谋一刻也没有放松过,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国内经济形势虽然很好,但劳动再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社会上各种思潮交错,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仍然在侵蚀着我们党员干部的思想。因此,在历史发展的今天,为了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牢固树立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只有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艰苦奋斗要经常讲,要年年讲,月月讲。因为它是我们党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法宝。我们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是我们时刻都要坚持和发扬的。只有艰苦奋斗,心中装着人民群众,始终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保持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增强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才能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对我们每个党员干部来讲,艰苦奋斗,既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增长才干,又可起到警示作用,让人自强不息,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当我们的事业顺利发展的时候,想一想艰苦奋斗,心里会更加平衡,意志会更加坚强。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党中央强调“两个务必”的重要性,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在行动上要真正体现“两个务必”的精神,以保证我们党的政治本质。任何时候,只有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一出发点和归宿,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的疾苦,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甘愿做人民的公仆,时刻不忘党的宗旨,我们才能摆正自己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人民才能相信我们,依靠我们,才能愿意和我们心连心,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才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永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在部分党员特别是少数领导干部中形式主义严重,强调奴性统治;不讲科学,好大喜功,生活奢侈糜烂;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现象严重。所有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与时展背道而驰的。同志曾经指出:“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克服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问题,必须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对党的期望。

三、艰苦奋斗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动力

回顾历史,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坚持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可以说,没有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就没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早在建国前夕,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我国进行了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靠的是艰苦奋斗。而且我们的开国领袖同志依据我国当时的国情一再强调,要使我们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要使我国更快地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为此提出了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到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已初步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的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技、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以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坚持党的作风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后,新形势新阶段,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得到了继续发扬。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所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人民总体已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是低水平的;相对于我国东西部人均收人状况来说是不平衡的,甚至是不全面。的。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开始出现了脱离群众,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现象;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有滋生蔓延之势。

艰苦奋斗精神4

关键词:“三个代表”;艰苦奋斗

2001年1月10日,总书记在出席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时提出:面对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特别需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这些精神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使之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成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本文将就新时期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意义及方法作出探讨。

一、艰苦奋斗精神的基本内涵

不同时代、不同使命所要求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内涵必须有所不同。那么,在当今时代,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现在看来,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居安思危,永不止步

回顾中国共产党业已走过的80年艰难历程,我们经过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国家政权,使亿万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断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事实充分证明,我们完全有理由为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而骄傲与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千万不能忽视甚至漠视目前及今后摆在面前的巨大考验。从国际环境看,中国经济的弱势还相当明显,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例如,1949年中美人均国民生产值之比为119,而1997年则扩大为143。从国内环境看,我国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生态环境恶化仍在延续,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加之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和超大型社会,在实现社会形态的转换过程中必然带来的诸如社会失序、道德失衡、政治动荡等一系列尖锐问题,都时刻提醒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断前进,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励精图治,知难而进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是一项前人未曾走过因而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的事业,加之整个国家尚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关键时期,任务重,时间紧,阻力大,种种不稳定的因素和许多难以预料的问题将层出不穷。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全国各族人民,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勇于担当时代重任,兢兢业业,善于摆正个人与集体、小家与大家的位置,必要的时候,要勇于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增强驾驭形势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勇气和能力,以一种迎难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恒心去面对一切困难,在国家和社会需要时,适时而动,勇于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和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这样,就一定能够完成我们应该且必须完成的伟大事业。

(三)勤俭节约,清正廉洁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勤俭办事,清正为人,不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干事业的重要经验。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一点。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容易产生错误认识甚至栽跟头。毋庸置疑,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经创造了远胜于过去的好的条件与环境,但与此同时,倘若实事求是地考察研究,我们便不难发现,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与较量中,我们鲜有优势可言。加之人口多、底子薄的绝对事实,离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尚有相当距离。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从资本主义国家强大的挤压中突出重围,就必须坚持和发扬勤俭节约、清正廉洁的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首先要带头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奢侈挥霍和,真正心系祖国和人民群众,自觉与人民群众一道艰苦创业、同甘共苦。

(四)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没有现成的书本经验,一切要靠我们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20多年来,我们在没有任何退路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勇往直前,其艰辛困苦不言而喻。而正是这种精神,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它,我们才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震惊、令中国人民振奋的巨大成就。探索,是我们不断取得正确认识从而实现创新进步的有力保证,而创新,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慨,不断探索新情况、新规律,不断革除陈规陋习,从而不断实现新发展,这一条应当成为今后长时期的重要经验。

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迫切需要

(一)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财富,是我们治党治国的传家宝

几千年来的发展史已经表明,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以不畏艰难困苦而著称于世。也正是凭借着这种宝贵的精神,造就了整个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辉煌地位,并赢得了民族尊严。但到了明清尤其是近代,因为缺乏艰苦奋斗精神而导致落后挨打、处处受辱的惨痛教训,也时刻警示着中国人必须改革,必须靠艰苦奋斗、顽强打拼去求得发展。党的80年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党领导的事业的成败与兴衰,无不与艰苦奋斗精神的扬弃休戚相关。通过80年浴血奋斗,到“九五”末期,我们顺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总体上已实现小康;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百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乃至人类历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事业,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发扬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在不断地努力前进。同志深刻指出:“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现在看来,80年的奋斗史尤其是改革开放的20多年的正反经验均表明,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应当而且必须告诫人民尤其是广大共产党员保持和提倡艰苦奋斗的传统。

(二)当前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更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

首先,从全局和整体看,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这即意味着在今后一段长期内,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会很高,加上改革缺乏经验,遇到的阻力又大,困难又多,任务又重,对此,邓小平强调指出:“中国搞四个现代化,要老老实实地艰苦创业。我们穷,底子薄,教育、科学、文化都落后,这就决定了我们还要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其次,已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改革越困难的时期,也将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越容易发生嬗变的时期。我们正处在体制大变革的关键阶段,市场经济固有的负面效应必然会深刻影响人们的生存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导向,直接表现就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疯狂滋长。而现实的要求是,越是健全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就越需要利用道德和精神的矫正功能,充分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矫正那些不良倾向。第三,就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共产党而言,其自身所面临的执政考验也离不开艰苦奋斗。我党经历了80年发展,已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人民信任和拥护的领导核心,但目前正面临着前未有的考验,其中主要包括:(1)进入整体性新老交替重要时期的党,其接班人的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着党的先进和战斗力;(2)在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履行执政职能,党将面临难以预料的困难和风险,为此是否有足够的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3)面对愈演愈烈的腐败挑战,党将如何以及能否迅速抓好党风政风建设,以保持对人民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等。这些迫切和棘手的问题的解决,当然离不开艰苦奋斗精神的大力弘扬。

(三)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是确保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面对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其精神实质在于通过“三个代表”使党永远保持应有的先进性。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状况,认真研究和解决生产力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坚持改革开放,自觉调整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为生产力的发展指明方向、开辟道路、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要大胆扫除一切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要勇于正视党在新形势下自身建设的种种问题,以改革的精神解决那些与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体制、习惯和做法。总的来说,要想改革,要想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然会削弱和触犯旧体制、旧势力,为此就必须做好奋斗抗争的充分准备。

马克思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它决定着我国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与此同时,中国先进文化的主流将会不可避免地遭到来自四面八方的重重包围,种种非主流的甚至是包含险恶用心的文化与思潮还将在一定时期、一定场合下甚嚣一时。这都给我们的进步平添了许多的障碍,在这种形势下,缺少大无畏的艰苦奋斗精神,是很难想象后果的。

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共产党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其道理似乎不言自明。我们党80年的成长壮大的历程就是一部为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取利益的思想基础。在当前,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党内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有的党员干部把入党、提干当成升官发财的敲门砖,一旦“得道”,便贪色敛财,腐化堕落,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不断膨胀,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在这种严峻形势下,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真正实现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同甘共苦,重塑鱼水关系,事关执政大事。

三、新时期如何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几点思考

(一)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首先需要科学地观察和判断形势,正视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在全国尤其是在全党范围内树立忧患意识

应当承认,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在一个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的,先天的不足无疑会使我们遇到更多、更大的困难,而且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地区间不平衡又非常严重,加之作为后发式国家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曾用较长时间完成的任务,本身就是一项历史性难题。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对我社会主义的压迫和裹挟将随之加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将愈演愈烈,将旷日持久。另外,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需要大刀阔斧地革除的旧事物、旧体制很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也很多,触及的利益将是多层面的。因此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要使新体制从根本上取代旧体制,必然会遇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阻力。要把各方面的改革顺利进行下去,必然面临比以往程度更大、范围更广的困难。再者,改革作为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它必须伴随着巨大的价值理念的冲撞。在新旧道德的交替之际,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相当一部分人无所适从,从而加剧道德观念和价值尺度的迷离,增加社会矛盾。上述情况表明,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实的,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领域,无论国际还是国内,我们都面临着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只有正视这些困难、风险和挑战,才能在全社会尤其是在党内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才有利于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党员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坚决破除享乐主义,在全社会倡导廉政为民、艰苦创业的风范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如何,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艰苦奋斗精神发挥的状况与效果。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说:“八十年来我们党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号召全党同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地为革命的胜利而英勇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告诫全党同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党要求全党同志必须经得起改革开放和执政的考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勤奋工作。”众所周知,享乐主义和腐败现象从来都是艰苦奋斗的天敌。鉴于当前某些领导干部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大肆追求享乐,腐败现象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今后我们必须采取坚定有力的措施,通过在全党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增进领导干部的事业心、进取心和责任感,改善现行的领导体制和干部制度,建立健全监督体制和评价体制,使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在艰苦奋斗这个原则问题上,真正发挥带头作用。

(三)坚定不移地贯彻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艰苦奋斗的主流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同时也是艰苦奋斗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艰苦奋斗的热情,才能创造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几十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信赖和衷心拥护,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我们党实践了党的宗旨,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保持着血肉般的关系。当前在全社会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以人民为本。为此,必须做到以下几条:一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虚心向群众学习,与群众同甘共苦,牢牢把握执政党的生命线;三是要向群众学习,改进工作方法,在市场条件下,在领导工作中,运用主观与客观统一,领导与群众结合,一般与个别结合,全局与局部结合等方法,当好人民公仆,使人民群众心甘情愿、无怨无悔地跟党走,同心同德,艰苦创业。

(四)积极加快体制建设,使人们艰苦奋斗的潜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71 2154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