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读后感【第一篇】

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叶圣陶先生生于1894,逝于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被世人尊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说实话,在没学这篇课文之前,我并不熟悉叶圣陶这个人,只偶尔听过。老师说,叶老先生是语文人中的佼佼者,没有语文人不认识他,这也引起了我的深思。叶圣陶先生在世94年,而且还为语文这项博大精深的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竟然那么孤陋寡闻,看来以后还是应该多普及一些知识啊。

这篇课文不仅让我知道了叶圣陶先生,还教会了我一些关于写作的方法。

一就是要简洁。写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简洁,如果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拖泥带水,累赘,那读者肯定不想再接着读第二句,即使你写的再优美动人,读者也不会觉得是篇好文章,就像叶圣陶先生说的 是啊,虽然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但读起来整个味道就都变了。

二是要平易自然。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所以文章写完以后一定要多读、多品、多改。我写文章,就比较在意词句的优美,所以常常写的都不满意,以至于现在写文章都要憋,不仅浪费时间,还会让写作水平变低。现在学了这篇课文以后,我打算先把文章整体写出来,然后再斟字酌句地修改,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看像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还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叶圣陶先生“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愿我们都来读一读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第二篇】

一、教材分析: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张中行写的1篇回忆性文章,出自他的作品《谈文论语集》。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本文处于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阅读主题是“修身正己”,所选课文,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课文所写人物身上,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本单元重点学习略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略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散文并不陌生,他们能抓住关键词句概述文章内容,也能基本把握文章中人物特点及写作手法。同时,这一学段的孩子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因此,在学习本课时应引导学生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

三、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自主阅读,以批注的形式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3、补充助学材料《怀念圣陶先生》(吕淑汀),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根据学生阅读初体验确定教学内容。

2、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五、教学难点:

与《怀念圣陶先生》进行对比阅读,根据文章内容对叶圣陶先生做出评价。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在之前教学中向学生讲解如何写批注。

2、准备《怀念圣陶先生》的学习资料。

3、收集并分析学生批注,确定教学内容。

学生准备

自读课文,以批注的形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七、教学时数: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个人,他本名绍钧,却多次改名。他12岁入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并教育他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史地名人伟业。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绍钧又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这样绍钧满意而去。1914年6月10日,绍钧在《小说丛报》第2期发表文言小说《玻璃窗内之画象》,署名“圣陶”。以后他又把姓“叶”与笔名“圣陶”连了起来,成为著名于世的笔名。几次改名,先生之为人可见一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出示任务

学生默读文章,勾画关键词句,概括各段内容,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理清文章思路。

反馈指导

(四)重组文本,体会情感(三)交流批注,深入探究

出示任务

学生交流课前所写批注,教师给以整合点拨。

反馈指导

批注类别可能会有感想式、质疑式、评价式、鉴赏式、补充式,批注内容可能指向人物形象、语言、情感、写法等方面。

示例

1、有关人物:

先生为吕淑湘描标点、与“我”商议修润文字两件事,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教人不由生出敬重的感情。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先生执意要送客人到门外,“我”拜访先生不遇,先生就深表悔恨,又从地址推测“我”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如此重情重意,使人感念至深。

先生在写作方面追求写文明白如话、力求简洁,写作方方面面都认真至极,求妥帖和完美,细微小事表现出先生严谨的学术态度和风范,表现出一名语文教育家的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细细揣思学习。

2、有关语句含义

第1段“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是指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消息,本已是哀事,再加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

出示任务

删除文中作者评论性的句笔和引用的名人名言,将文本进行重组,阅读之后与原文对照,说说你更喜欢哪个文本及喜欢的理由。

反馈指导

示例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句评价对应的是叶圣陶一定要送客人到门外的生活小事,表现先生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引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出自《论语》的经典名句,更能表现先生严于律己的风范。这些评论性的句子更能彰显先生品格,更能表现作者对先生的景仰追思之情,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五)阅读助学材料,丰富对人物的认训

出示任务

自读吕淑湘的《怀念圣陶先生》,以批注的形式写下阅读感受,并与本文进

行对照阅读,以短文的形式写出自己从两篇文章中获得的对叶圣陶的认识或评价。

交流。

反馈指导

示例

《怀念圣陶先生》一文写了叶圣陶先生人人看稿一丝不苟,不仅要改正笔误,理顺词句,甚至要描清标点;为普通汉语言文字知识和语文教育教学所做的大量工作;xx期间迫于形势不得不应对一些责难和压力,并深切关心朋友们的安危;给吕叔湘先生送书法作品,并为其女文章题诗,待人诚挚;和吕叔湘先生一起避暑和视察的情形等等。

本文所叙及和课文一样都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是一位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温良,倾全力专注于事业。除此之外,从此文还可以看出叶先生在普及汉语言知识及语文教育事业中的巨大贡献;对友人的关怀鼓励,充满文人情怀和雅趣;淡泊名利,不爱无谓的交际应酬,生活追求简朴等等。

出示任务

结合两篇文章阅读所得,为叶圣陶先生写一段追思语,150字左右。然后仔细阅读文中章第6、7两段,看看自己的文字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六)总结,布置作业。

作业

1、阅读《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丰富对叶圣陶的认识。

2、反复阅读文章第6、7段,体会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拿出自己最近写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板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待人宽——文章生活

律己严——写文做事

初中语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一、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二、领会本文内涵深厚的写作方法。

三、学习叶圣陶先生宽人律己的品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检查预习情况,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修润 生疏 商酌 恳切 譬如 朦胧 累赘 别扭 拖沓 妥帖 诲人不倦 不耻下问 颠沛流离 以身作则

二、导入。作者: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请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尽量在5分钟内读完。

(二)再细读课文,放慢阅读速度,边读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并画出疑难的地方。

1、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

2、作者在第1段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文中还有类似这样含义丰富的语句,再找出一些出来做评析。

学生朗读结束后,请2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三、精读课文。先自己思考,再在上组内交流,最后请6位同学在全班交流。

(一)找出文章中评价叶圣陶先生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

1、在这方面,就我熟悉的一些前辈说,叶圣陶先生总当排在最前列。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总是将立德放在第一位)

2、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这是对叶圣义气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总的评价)

3、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通过送客、回信两件事来表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

4、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赞扬了叶圣陶先生事事躬行,严于律己)

5、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高度评价了叶圣陶先生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二)叶圣陶先生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理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怎样理解这种“写话”的主张?本文具有这样的“写话“的风格吗?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所写正是简明而有条理的口头语,文字转换之处,下笔至简,如”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又如”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些地方都是文意转换的地方,作者均以一句话就完成了转折。

四、课堂总结:本文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学习本课以后,我们平时待人应该宽厚,学习应该认真、努力,一丝不苟。同学们写作文时,也要力求简洁。

五、作业:

1、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有累赘的地方,做些修改。

2、课外阅读吕叔湘的《怀念圣陶先生》,想一想,文中写了哪些事?从中你还看出叶圣陶先生哪些精神品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读后感【第四篇】

今天早自习时间,我听着时针滴答而过的声音,手捧着语文课本,视线在一串串文字间跳跃,随着张中行笔下的叶圣陶先生一起行走,感受到一份别样的情怀,使我受益匪浅。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叶圣陶在工作中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是天下园丁的典范,他严谨认真,铭记“细节确定成败”,专心致志地描写标点,而不厌其烦,他即使普通话生疏,也坚持与作者一起修润课本,探讨语文知识,深入钻研这门学科,一丝不苟的叶圣陶不耻下问,为学谦虚,希望作者帮他指点普通话,提出一些建议。

文中写道:“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阻拦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在生活中的叶圣陶,宽厚待人,关怀备至。即使在晚年之时,也不忘向客人连连道谢。这些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无不体现着他彬彬有礼,待人真诚的高尚道德品质。文中还提到,叶圣陶先生“常常谈到写文章……是说话……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作为教育家、语文学家的叶圣陶先生,主张作文明白如话、自然简洁。下面就着重谈这一点。

其实,仔细分析,古往今来,很多优秀作品多是叶圣陶先生这一主张的体现,基本上具有这种特点:看似随口而出,却是文中精品。就拿学生熟悉的作品举例吧,且看:骆宾王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陆游的诗《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等等。

对于他的语文主张,我更是佩服无比。“所做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这是因为他深入钻研,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才造就了叶圣陶在教育界所占有的伟大领域,使世人无不啧啧赞叹。

如今,作为一名中学生,更应该学习叶老的教学精神,在学习上以及生活中,争取做到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学习他的语文主张,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才能在学习之路上乘风破浪,扬帆起航,才得以创造“德”的最高境界。苦读书,好读书,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时刻铭记“静能生慧”。大力传承中华文化,争做“龙的传人”!

71 1669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