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鱼我所欲也》教案(实用【精选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实用《鱼我所欲也》教案(实用【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鱼我所欲也》教案【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进一步积累文言字词,培养文言语感。
2.学习课文“记言”的史家笔法和简洁传神的人物刻画方法。
3.理解和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2.欣赏精彩工整的叙述语言,用词的讲究,骈散结合的句式等。
3.学习仁人志士的品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歌曲《历史的天空》,营造气氛。
2.师: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中,英雄辈出,各领风骚,他们正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他们一定也如燃烧的火把点亮过你心灵的明灯。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并根据自己搜集的材料谈谈理由。
3、学生交流自己喜爱的历史人物,并说明理由。
本活动旨在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评价,并学会利用资料。语言表述清晰流畅,言之有理即可。
4.老师小结,导入新课。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有这样一类英雄,他们大都出身卑微,但有胆有识,不畏强暴,充满了凛然的正气,我们今天就要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位,他就是——唐雎。(板书)
二、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1.同学们学了不少文言文,也积累了不少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请介绍一下你常用的学习方法。
2.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温故知新,交流总结,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同学们可能会说到的方法有:
(1)反复朗读,加强语感。
(2)借助写作背景了解文章内容,把握中心。
(3)借助课文下面的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4)积累经典名句,引发个性思考。
(5)正确断句,理清文章脉络。
3.老师小结,引出文言文“五读”法。
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说明很多同学在做有心人,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今天,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那就是“五读俱全”——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中质疑,读出意味,读后思辨。
4.运用“五读”法,把握内容。
(1)读准字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特别注意下列加点字词的读音。
唐雎 怫然 徒跣 抢地 韩傀 缟素 色挠
另外还要注意一些通假字:“错”通“措”;“直”通“只”;“仓”通“苍”。
(2)读出节奏。小组进行朗读交流,互助,正确断句,读出节奏,使朗读顺畅通达。
如: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3)读中质疑。
同学们再读课文,结合注解和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大意,可从多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分小组进行讨论,还有疑难可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同学们提出的疑问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
文章字词方面的:
如多义字: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是派遣的意思,第二个“使”是出使的意思)。如古今异义字: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古义:交换;今义:容易)。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等等。
文章内容方面的:
背景方面:战国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安陵是魏国的附属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骗局进行吞并,因此就有了这场两国之间的外交斗争。
内容方面:故事性强,可从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来理清文章脉络。
可能产生的疑问有:
秦王“易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骗取安陵君的土地。
秦王当时势力强大,为什么不直接攻打安陵呢?
秦王认为安陵是一个小国,不需要兴师动众地进行攻打,只要吓唬吓唬就会屈服投降的。
安陵君与唐雎拒绝秦王的态度一样吗?
一样,只是在语气上有所不同,安陵君语气委婉,表现不卑不亢;唐雎语气坚决,正气凛然。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什么?唐雎的“布衣之怒”为什么能战胜它?
秦王的“天子之怒”指的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天子之怒表现了秦王的残暴和以势压人的气焰。唐雎的“布衣之怒”指的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因为它依靠的是有志之士对国家的忠贞和不畏强权,针锋相对,视死如归的精神。
唐雎引用专诸、聂政、要离三人的事迹有何目的?
说明“布衣之怒”的力量,以达到针锋相对的作用。
秦王先对安陵君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后又对唐雎说“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是因为“徒以有先生也”,这不是矛盾吗?
这正好说明秦王的虚伪狡诈,先说的话表明他的假仁假意,后说的话则表现了他的欺软怕硬。
三、老师小结,再读体会
第二课时
一、在反复朗读中把握内容
在上节课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通过最后“两读”深入理解课文。
1.读出意味。
要读出意味,就要读出人物,读出感情,读出语言的精妙。
(1)读出人物。
本文人物刻画特别生动传神,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看看唐雎和秦王分别给大家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并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说说理由。
同学们勾画批注,讨论归纳;然后交流发言,相互补充。
唐雎:机智勇敢,慷慨赴命,正气凛然,不畏强权,视死如归,面对威逼利诱应对自如,面对假仁假义义正辞严。(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秦王:野心勃勃,道貌岸然,假仁假义,仗势欺人,阴险狡诈,凶狠残暴,欺软怕硬。(可结合课文第2、3段中的语句体会)
(2)读出感情。
同学们对这两个人物的性格把握得比较准确,那么应在朗读中如何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人物的情感。
请同学来试着表演唐雎和秦王的对话一段,其他同学评价讨论,共同把握人物形象。
讨论中要注意的语气和情感,如: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与”字可拖长,要读出威胁的语气)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要读出轻蔑的语气)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提高音量,读出秦王的霸气和威胁的语气)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应强调,表现唐雎的毫不畏惧和针锋相对)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应突出唐雎的凛然正气和视死如归的决心)
先生坐!何至于此!(语速不能太快,要读出秦王的胆怯和心虚)
可结合课后练习二进一步体会语句的语气和人物情感。
(3)读出语言的精妙。
人物性格鲜明传神,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
以记言为主,突出了人物的语气,表现了人物情感和性格。(例略)
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人物。如“挺剑而起”、“秦王色挠”等。
通过对比的方法刻画人物。如唐雎“挺剑而起”的视死如归和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对比。再如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等。
语言的文采飞扬,骈散结合,气势磅礴,扣人心弦,值得学习与借鉴。
2.读后思辨。
(1)本文塑造的唐雎这个形象表现出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之一,其实像这样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的“士”还有很多,能举出现几个吗?
同学们讨论发言,体现同学们的文学积累和延伸能力。如蔺相如,荆轲,文天祥,林则徐等等,同学们还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他们的故事。
(2)唐雎敢于为国家挺身而出和面对强权毫不畏惧的精神在我们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呢?请结合生活体验来谈谈。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经历和生活体验来感受中华美德的现实意义,鼓励同学们在现在的生活中仍然要学习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
(3)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更充分体会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和现当代的具体表现和典范的故事。还可读一些如《战国策》、《史记》中的经典篇目,更多地体会文言文语言的精妙。
二、在理解体会后背诵课文
有了以上的理解体会,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和结构层次有了更好的把握,这么精彩的文章如果能把它背下来一定不是难事,同学们大声背诵课文,看谁能更快背诵下来。在同学们大声的背诵中结束课堂。
板书:
唐雎不辱使命
(故事开端)秦王不悦(生气了)——唐雎使秦之因(受命)
(故事发展)秦王施压(冒火了)——唐雎坚定回绝(力争)
(故事高潮)天子之怒(愤怒了)——唐雎布衣之怒(拼命)
(故事结局)秦王色挠(道歉了)——唐雎不辱使命(不辱)
教学反思:
《唐雎不辱使命》是1篇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出自《战国策》,文章以记言为主,言辞颇有深意,耐人寻味,值得细细品味。虽然有些文字有一定难度。但是由于情节跌宕起伏,矛盾冲突尖锐,人物个性鲜明,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文言文的积累,所以教学设计时,在疏通文意这个环节上我采取了让学生自学为主的方法。现在看来这个方法还是比较得当的,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是趣味盎然的。
新课程改革以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教师的一个目标性的提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唐雎不辱使命》一课,我自认为对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还是比较值得一提的。
首先,我由历史谈起,情景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下来的“读——译”均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加以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的欲望。关于文章分析由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先提出问题,加以整理,然后班级进行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虽然我们知道“秦王以五百地易安陵”不是出于好心,但是我们不理解这中间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
2、安陵君和唐雎都拒绝了秦王的无理要求,分别是如何反驳的?表现出了二人有什么不同?
3、秦王在文中分别有什么行动和语言?表现了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唐雎既然想刺杀秦王,为什么不直接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却绕圈子说了三个刺客的事?学生在感悟、赏析词句的过程中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
再有,本节课在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故事复述、分角色朗读课文、为人物设计神态、动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对话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学生在感悟唐雎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即唐雎在文中所提到的“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以及与秦王同归于尽的想法是否值得提倡。由此学生又展开了一场小小的辩论会,各抒己见,在讨论中恰到好处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难点。
本节课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学会学习。唯一遗憾的是,时间分配欠合理化,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进行小练笔: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更要加强课堂程序、时间分配等方面的学习,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机。
《鱼我所欲也》教案【第二篇】
一、教材
《破阵子》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以宋词文学为主,涵盖了词的豪放派和婉约派风格。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念。
辛弃疾南来著名的爱国词人,他力主抗金收复失地,他写的许多词都跟当时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有关。他的词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意境高远、风格以豪放悲壮为主,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派词风,成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词《破阵子》是作者在江西上饶闲居时期的创作,是写给在抗金主张上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亮的。
二、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进教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著名词人的生平,词的风格。
2、了解词的知识,当堂背诵课文。
3、紧扣“壮”品味词句。
过程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掌握停顿,节奏与语气。
2.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3.鼓励学生从语言的角度品析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词人面生活与自身变化所持的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品评鉴赏。
五、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有一位英雄带骑兵五十人直闯有五万人的金兵大营活捉叛徒,英雄的故事荡气回肠,令人心驰神往。这位青年将军便是当时年仅23岁的辛弃疾。他不仅是一位驰骋沙场的爱国战将,也是一位杰出的词人。,
二、介绍词的常识、题解、作者及时代背景。(请学生介绍,了解预习情况)
1、词的常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大家看,写在最上面的
破阵子”是题目吗?
不是,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沁园春”、“卜算子”一样是词牌名;“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才是题目。
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结合注释1,我们知道这首词是辛弃疾赋闲时写给他的好朋友陈亮的。我们知道,要理解诗必须先要了解作者。那有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词所涉及的辛弃疾和陈亮两个人?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他出生在北方。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同时,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隆兴初,与金人约和,天下忻然,幸得苏息,独亮持不可。
4、这首《破阵子》是辛弃疾赠给他的好友陈亮的,二人均为南宋著名词人,又都坚决主张抗金,收复中原,这共同的志向使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辛弃疾作这首词时,已辞官在江西上饶农村闲居,但心中时时不忘杀敌立功,统一祖国。
三、整体感知
我们知道文章有“文眼”,诗有“诗眼”,就是那篇文章或诗歌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字词或句子。对与词来说,我们姑且称之为“词眼”。这首词的“词眼”就在题目里,谁能把它找出来?
“壮”。这个字是本词的“文眼”,整首词都是围绕这个字来写的。大家能找出课文哪些地方表现了“壮”,这个“壮”字的含义又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我们梳理了课文后再来回答。
1、首先,先听一下录音,大家在书上注音;然后我请几位同学试着为我们朗读一下。
2、学生朗读,理解这首词的含义。
3、齐读课文。
(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意。先由自由读、个人读、齐读,师范读,教师作好朗读指导。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培养自主学习词的有效方法就是让学生在多次阅读的基础上感知文意。小组内交流解决疑难。
师生共同赏析,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让各小组讨论,思考出答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通过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及时给予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4、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回:醒。
沉醉中挑亮灯光抽出剑来细看,梦醒后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之声。这时候作者回想梦中之事想到了下面的景象。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八百里:牛。(典故)。八百里分麾下炙是一个倒装句,正常的顺序为“分麾下八百里炙”的倒装,分给部下烤牛肉,以犒劳出征的士卒。
五十弦:瑟,泛指乐器(典故:以前都有50弦,因三皇之一的泰皇受不了它发出的悲哀之音,才下令改为25弦)。
翻:演奏。
“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字改为“弹”字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翻”字写出了战歌嘹亮,乐器轰鸣的热烈场面;如用“弹”字代之,就表现不出这种气氛。
“秋”仅仅表示这时是秋天吗?
明确:不,既点明了战争爆发的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
把烤牛肉分给部下饱餐一顿,琴瑟演奏出北疆苍凉的乐曲。在肃杀的秋风中,战场上军队正在检阅准备出征。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这两句是宽泛对偶,这样看来与“如”字相对的“作”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作:像。这个字古今词义不同要注意。的卢:额部有白色斑点的马。霹雳:弓弦的响声。
战马像的卢那样飞奔,放箭的弓弦如雷鸣使人心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君王的天下事是指什么?统一国家。
多想完成君主完成统一国家的大业,自己也赢得一世乃至死后的英名。可惜白发已现两鬓。
5、我们梳理了整首词后,大家能否找出文中表现“壮”的地方?
这些句子表现出来的“壮”的内涵是什么?
壮: 点兵出征、飞驰敌阵——壮观而激烈雄壮 统一国家、名垂青史——雄心壮志
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我想我们与另一位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对照着看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放录音)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僵卧:挺直躺着,借僵硬的睡态来表现自己年老体衰。
不自哀:自己不感到悲哀。
尚思:还想着。
戍轮台:守卫边疆。
请一位同学结合注释来给我们讲解一下这首诗。
我年老体衰却不感到悲哀,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深夜躺着听到风雨的声音,就迷迷糊糊的梦见骑着战马跨过冰河。
这是陆游在68岁的时候写的诗,他在年老时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还希望为国出力,甚至在梦里都在为了国家的统一而战斗。对照这首诗,我们来看《破阵子》中的最后一句的含义。
陆游说“僵卧孤村不自哀”,他还要上战场;那么,当辛弃疾说“可怜白发生”的时候,他认为自己还能上战场吗?
不能! 那么他可惜的是什么呢?
不仅仅可惜自己不能为国尽力;也可惜因为不能指挥战斗统一国家,从而不能名垂青史了。
那么,再回到本词的文眼“壮”,仅仅是雄壮吗?
不是,最后一句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这里的“壮”还有为“悲壮”的含义。
作者化“雄壮”为“悲壮”,由理想回到现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作者有抗金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却只能在沉醉后的梦里驰骋沙场,心中有壮志未酬的悲情。
6、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明确: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7、作者写这首词有什么用意?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词托名为安慰朋友,实则是抒发词人自己对青年时代抗金的战斗生活的念念不忘之情,以及坚决恢复中原,建功立业的壮志,还有壮志难酬的悲愤。
8、如何理解这首词?
明确:这首词是词人爱国词篇中的代表作之一,虽是为鼓舞爱国壮士、好友陈亮而作,但更是自己心志的流露。词人以早年战斗生活为基础,融梦境幻觉为一体,描绘了一幅爱国将士驰骋沙场,雄伟壮阔的场面,全词内涵丰富,造语豪壮,结构谨严,构想奇特,以梦境贯穿上下片,自出机杼,情感雄奇高昂。末尾“可怜”一句将感情一落千丈:词人的功名只能是在醉里和梦中实现。理想和现实形成极大的反差,有力地突出了词人的悲愤。
四、小结全文
全词从想象着笔,描绘了理想中的抗金队伍和战斗场景。全词在感情基调上是雄壮高昂的,而结句又是悲凉低沉的。前后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抑扬法赋予了本词特有的艺术魅力,有力地表现了词人满怀壮志而志不得伸的苦痛。
五、知识链接,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 .稼轩名句集锦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 元夕》
(2)、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清平乐 村居》
(3)、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读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名句,不禁让我们想起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的壮志;也会让我们想起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豪迈;还会使让我想起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叮咛;更能让我们记起岳飞、夏完淳、岑参、王翰、等更多的爱国志士,让我们收集这一类的诗句。
3、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写到:“那场面真是沙场秋点兵”,请学以致用,把我们的古诗词用到我们的讲话和写作中去,比如:我们在操场上举行广播操比赛,那场面不禁让我想起辛弃疾的名句“沙场秋点兵”来;初三了,学习真紧张,大家真是“夜里挑灯看书,梦回书声琅琅”奥运赛场上,骑术比赛“ 马作的卢飞快,射箭比赛“弓如霹雳弦惊。(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背诵这首诗。
2/如果你是辛弃疾的挚友陈亮,看到这首词后,你会对辛弃疾说些什么?以此为主题写1篇300这左右的文章。
七、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功能是简要全面的概括教学内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七、教学评价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的教学目标指引着教师教的活动,也指引着学生学的活动。学生正确掌握了本词的思想内容,对词人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能及时了解并熟悉课文,所提出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巩固原有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的,但具体的课堂教学还要根据当时的情景调整。
总结一下,本课的教学有以下特点:
1、全新引入,调动积极性。
2、师生互动有效教与学
3、愉快教学,能力提高。
《鱼我所欲也》教案【第三篇】
诗歌赏析:
一、
作者芦荻(1912—1994),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这首诗作于1941年12月,这正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的时候。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正积聚着愤怒的力量,将会有一场大风暴席卷中华大地,给中华民族带来新生。
诗歌题目中的“风雨”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 “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指“人生”的坎坷与遭遇。
一场暴风雨把大地变得天昏地暗,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风”“雨”指当时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诗人平日熟悉的景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诗人也因此产生了年轻舵手的“忧怀”,写下了《风雨吟》这首短诗。
这首诗用翻天覆地之势的暴风骤雨象征了“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表现了年轻人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责任感,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忧虑。
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展现了当时严峻的生存形势及国人的抗战热情,表达了诗人征服天下的勇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展现了诗人愿以天下为己任,征服每一个险涛恶浪的广阔胸怀。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两句诗中,“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冲过来的动态,体现了自然之力。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甚至有些让人畏惧的意境。此外,“奔”形容速度快,用在句中突出风雨气势之磅礴、猛烈。
诗歌中的“风”“雨”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面对苦难的祖国,“我”我虽缺乏经验和阅历,但“我”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作有为的青年,表现了我对祖国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因没有经验,“我”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表现了“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
二、
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一个广东诗人,芦荻久居南国,对中国南方的大风大雨应该十分熟悉。《风雨吟》一诗的立意,在当年应该很新颖。它将自然的风雨、社会的风雨以及心中的风雨融合在一起。诗也写得简洁、有力,前四行节奏不错。然而,这种直抒胸怀的战士般的诗,现在看,已经类似古董。欧洲艺术100年前进入现代主义后,中国“朦胧诗”以后,诗人们已经很少这样写了。
但是它可能仍然能激励某些人,比如黄子建先生(当然还有将此诗选入教材者等)曾满怀热情地评道:“全诗只有6行36个字,然而,其风,呼啸奔腾、摧枯拉朽;其雨,滂沱而下,变陆地为大海于一霎,有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令人不寒而栗。”不寒而栗的感觉,我没有产生。但中间两行“郊原如海/房舍如舟”的视野与气势都不小。
从动、静关系上看,第一段两行是动,是两个“卷”;第二段是静,是两个“如”。两个比喻的画面感很强。前四行是客体,后两行转向主体。
正是这个主体“我”在结尾的出现,十分突兀,它不仅破坏了诗人在前面苦心营造的风雨如磐的大氛围,也破坏了全诗的语感与节奏。因此后两行,尤其是倒数第二行,是败笔。如果后面两行改成“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匍匐在大地的海上”,会更好些?
另附别种说法:
读这首诗,要读出一幅画面,从对画面的呈现中体味情。当然最先一步还是要关注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舵手”“忧怀”等等,然后让学生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这幅画面首先是极有气势的自然景观,其中“卷”字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力,而“海”与“舟”之间的对比(空间、力量等方面),又给人带来极大的视觉及精神冲击。这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也许会是惊恐,也许会是毫无惧意,也许会是赞叹自然神力……此一步后,就要结合“舵手”一词了,舵手之于舟的意义,自不待言,于是“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一句,便充分体现了“我”面对风雨的勇气和责任感。这份勇气与责任感会与学生先前的感受形成一种比照,则学生对“风雨”的情感体验自会添上一层刚性。同时,“忧怀”两字也须让学生体会。它揭示出,“我”所面对的不仅仅是自然的风雨,更是社会的、人生的风雨。
当然会有论者认为“我有年轻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破坏了风雨如磐的氛围,在艺术上是败笔。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这里想强调的是,如果没有这两句,则本诗至多是一首出色表现了自然景观的诗,可作“题画诗”来看,别无意义;而有了这两句特别是前一句,则使本诗霎时有了强烈情感,并将这种情感有力地传递给我们年轻的“舵手”们。
三、
《风雨吟》一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句,却以丰富的意象,构成了一种诗的境界,并借此表达出了诗人的情怀。
开头两句 “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诗人描绘了在铺天盖地的疾风骤雨中,世界的陌生化给人的冲击与感受。这里,“风”“雨”都是颇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但它们首先一定是指自然界中的“风”与“雨”,因为诗句中描绘的恰是自然界的狂风骤雨给诗人的真切体验:在狂风和笼罩天地的滂沱大雨中,“大地”也好像变成了一片波涛起伏的海面。“卷”这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它动荡的、不安定的,而且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而且,由于动词“卷”的生动使用,“大地”实际上已经被描绘成了大海,所以“大地”也是个生动的且更有主体地位的意象,它与“风”“雨”一起构成了一种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声势。
四。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2)诗歌之中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明确: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说,“风雨”又有了一层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鱼我所欲也》教案【第四篇】
学习目标
1.能够把握文章内容及论证思路。 2.学会论证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提升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冰泉冷涩弦凝绝, 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
三。整体感知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明确:“言不尽意”。 四。细读感悟
1.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还能达到美吗?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也不必”,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旨也能达到美。
3.作者从哪些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作者一共从五种艺术入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无言”也能产生美。 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以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 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 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 从戏剧中“静”的表现来突出无言之美; 从雕刻艺术的低眉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4. 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①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 ②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用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需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
③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话剧的静态之美,雕刻的含蓄不流露之美来论证。
五 文本探究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一切宽阔宏伟之景,一切悲凉之意,给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
然而,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树万言都是难以说尽的,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体会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如《孤独之旅》,文章结尾仅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而像是以千言万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言之成理即可) 板书设计
绘画是选择之美 文学的无声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无言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
《无言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文章,把握作者行文思路。 2.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3.认识艺术中的无言之美,培养良好的审美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大荒漠中一缕炊烟升起,因为没有风,所以它显得特别直;远方横着一条大河,落日好像自河面上升起,看起来格外的圆。
比较a与b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美,更能打动你?
学生明确:a句,虽然b句描写得十分详细,还包括了a句中的景物,但是,它却没法像a句一样呈
现出悲凉雄浑的意境。
教师再问:明明b句描写得更加详细,为何反而还达不到a句的效果呢?难道是因为说得太多反而不够好?也许,今天的课文内容,能解答这个疑问。
教学提示
教师亦可以选择其他意境深远的诗句作为教学导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在言外之句,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作品中的“无言”现象,以便于深入把握课文。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以自己深湛的研究沟通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旧的唯心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美学,沟通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他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
目标导学二:把握行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作者是如何引出“无言”这一话题的?作者认为“无言”的意蕴,应该从哪方面着手研究?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子贡的对话引出“无言”的话题;作者认为要探究“无言”的意蕴,应该从美术的观点去研究。
2.请阅读表现言意关系的语段,用一句话概括言和意之间的关系。
言所以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因为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意是瞬息万变,是缥缈无踪的。言是散碎的,意是混整的;言是有限的,意是无限的。以言达意,好像用断续的虚线画实物,只能得其近似。
明确:用一句话概括言与意的关系,即“言不尽意”。 3.作者对文学的定义是怎样的?
明确: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尽善尽美的条件,作为以言达意的文学,能否满足这个条件?不能达到这个条件,文学是否还能达到美呢?
明确:“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因此难以满足“尽善尽美”的条件。但文学依然有“美”的境界,因为作者认为对于表达全部意旨,不仅是文学,“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意思是意志不能也无必要全部清楚地用言语表现出来,就算言语不能表现所有意志也能达到美。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无言”也能产生美的?作者在此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作者一共从四种艺术入手,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无言”也能产生美。(1)以“言尽一切”的相片与“言及部分”的图画相比,图画之美证明了无言之美;(2)以文学作品的含蓄之美凸显无言之美;(3)从音乐中的“无声胜有声”论证无言之美;(4)从雕刻艺术的含蓄不流露来论述无言之美。
教学提示
本文读来有一定深度,基础较差的学生难以理清论证思路,教师宜将上述问题先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预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从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6.你能简要说说文本的论证思路吗?说说作者是如何论述“无言”之美的。
明确:作者首先从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无言的话题,并点明要从艺术的角度关注无言之美。接着论证言意关系,并以言达意的文学为例,说明文学乃至一切艺术都是尽量以言表意,而不能全然用言表意,也无须全然用言表意,即说明有无言之美。为了论述自己的观点,作者分别从绘画的选择之美、文学的意蕴之美、音乐的无声之美、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来论证。
目标导学三:深入理解,体会“无言之美”
1.请你结合作者的任意一则论据,说说你对“无言之美”的感受。
明确:正如作者探讨文学作品时的数个例子,诗歌本是极其简短的几句话,但是其包含的意境却是极其宽广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言语只有短短的十个字,但是读来却似看见大漠的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予人以悲凉雄壮的美感。然而,作者要描写出这宽阔宏伟之景,悲凉之意,恐怕书万言都难以说尽,这不是意味着作者将它们寓于无言之中了吗?这就是古典文学中深蕴的无言之美。
2.拓展延伸:品味下面一段话,说说你品味到“无言之美”的例子。
拿美术来表现思想和情感,与其尽量流露,不如稍有含蓄;与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不如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因为在欣赏者的头脑里所产生的印象和美感,有含蓄比较尽量流露的还要更加深刻。
明确:以课文《孤独之旅》为例,文章以鸭子下蛋结尾,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足够大的想象空间,鸭下蛋了杜小康可能就要回去了;杜小康也许要抒发自己长大的感慨了。作者不出一言,促使着我们在脑中构造图景,这就是一种“无言之美”。
三、板书设计
无言的意蕴要从艺术的观点去研究
绘画的选择之美 文学的意蕴之美 音乐的无声之美 话剧的静态之美
雕刻的含蓄不露之美无言之美
教后记
可取之处 本文教学在注重理清文章思路的同时,也注重对“无言之美”深刻内蕴的探索,以诗歌为导入,又以诗歌为探究中心,深刻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无言之美。在引导学生探究文本观点内蕴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篇课文整体上不易理解,但是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尽量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不足之处 由于“无言之美”的概念不仅针对文学,还针对其他艺术,而学生对其他艺术的了解不深,因此,在把握论据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宜增加相应的辅读资料,加强学生对其他艺术“无言之美”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