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观后感事迹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沈浩观后感事迹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沈浩观后感事迹1

5月20日下午,局机关全体人员,在局会议室观看了系列片《践行群众路线的好榜样》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看后潸然泪下。影片真实再现了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同志作为全省第二批选派到农村任职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在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6年的工作、生活经历。6年间,他心系群众,胸怀大家;不畏困难,干事创业;身体力行,鞠躬尽瘁。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沈浩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响应组织号召,离开省城,离开家人,只身来到小岗村任职。面对群众的疑惑,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无什么惊人之举,而是放下行头,走进田间地头,深入群众家中,拜访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摸清小岗村家底,同群众打成一片,凝聚大家的心力,虚心向群众寻计问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面对群众的疾苦,他舍下身子,义无反顾,从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面对困难和挫折,他沉着应对,迎难而上,从不退却。面对成绩和赞许,他只是会心一笑,用他的话说就是:工作干好了是应该的,干不好就应该挨打。他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用实际行动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他心无旁骛,与群众面对面、肩并肩、手拉手,把挂职当事业干;他责无旁贷,带领群众求富裕谋发展,始终走在最前面,成为小岗村走出困境的“主心骨”、“念头雁”。在他的带领下,几年时间,小岗村的路修好了、桥架通了,群众的气顺了、心齐了、劲足了,小岗村面貌一新、蒸蒸日上、又现辉煌。 学习沈浩同志,就要向他那样,坚定信念,甘于奉献,爱岗敬业,踏实干事,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做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一件实事就是一份责任。“乡亲们找我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们干再多的事也是份内的事。”这是沈浩同志日记中的一句话,也是他坚持秉承的工作理念,他把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当作共产党员的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修路的工地上,他扛水泥、拌砂浆,忙忙碌碌;困难户的家里,他亲自送来扶贫款;为了架桥,他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工作生活中,沈浩同志自发地去了解群众的难处、群众的所需所盼,扑下身子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小岗村的崛起和发展处处倾注着他的心血。他的举动和作为,顺应民心,贴近民生,成为群众利益的真正代言人,赢得了群众的交口赞誉;成为基层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联心桥,树立了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学习沈浩同志,就是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广泛集中民智,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地为群众办事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每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匆匆过客,而沈浩同志的平凡人生却折射出耀眼光芒,他的事迹和精神令人感动,让人难忘。他是一座丰碑,是我们共产党员的榜样;他是一座灯塔,永远照耀、激励着我们。我们要像他一样做一名优秀党员,知难而进、奋发有为,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为党的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沈浩观后感事迹2

今天,街道组织我们大学生村官集体收看央视关于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临近结束,我已哽咽,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叙说,让我深受震撼和激励。整个报告会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句朴素的话语:“来了就要有贡献。”在我国大力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需要更多个能够扑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沈浩式”干部。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是小岗村人民送给沈浩同志的一幅挽联,这幅挽联定格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继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事迹,沈浩又一次告诉我们,只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并服务于大众,鱼水情必定更深。我们要学习沈浩,树立把造福于民作为毕生追求的拼搏精神;要学习沈浩,树立把干事创业作为终身使命的实干精神;要学习沈浩,树立把甘于奉献作为永恒定位的牺牲精神,怀着造福于民的诚心,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聆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对我们大学生村官是思想上的教育,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更是工作上的促进。感动在传递,责任与使命在升华。作为最基层的村官,特别是作为年轻人,我一定要以沈浩书记为榜样,无论身居职位高低,无论身处环境好坏,始终保持着一颗服务百姓、为民奉献的爱心,一颗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事业心,用真情、实干和实绩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浩先进事迹观后感一:

人们没有吝惜泪水,用爱的思念追忆着这位“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用心灵的鼓舞缅怀着这位“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听众中,有学生气未脱的大学生村官,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干部,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大家齐聚一堂,聆听着沈浩生前的领导、同事、亲友的讲述。

伴随着豪迈的红旗颂主题音乐,沈浩留在小岗的身影再次闪回,亲切而爽朗的面容,沧桑而坚毅的目光,拨动着现场每个人的心弦。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幅挽联的画面让人们的思绪定格在了小岗,定格在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

在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眼中,沈浩是排除万难,践行科学发展的基层开拓者。土地流转改革遇到阻力,嘴上起泡,嗓音沙哑的沈浩不向困难低头:“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在追忆≮≯,2009年11月12日那天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忙完工作,天色已黑,冒雨到他的墓前,微弱的手电筒光下,看到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

“我默默为他点上一支烟,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说着说着,赵家龙哽噎了。

这些天来,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都记住了小岗村人留下沈浩的三次红手印,还有“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的那句话:“当年坐牢杀头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怕了。”

“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可是我们的沈书记却没了。”报告会上,严金昌老人低声哭泣。“沈浩呀!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难道我们三年前把你留下来,留错了吗?要不是当初我们大伙儿一起挽留你,也许这时候你正在省城上班,你早已把老母亲接到城里,尽你的孝心,你也能多陪陪爱人,帮她做做家务,你的女儿也不用送回老家上学了……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两个月过去了,沈浩的四哥沈明儒还沉浸在对弟弟的无尽思念中,他忘不了五弟的那几次流泪。“五弟,你放心地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者夏树永远忘不了2004年2月19日的上午,“沈浩成为我的采访对象。那天沈浩作为安徽省的选派干部就要到小岗工作了,我问他,你在省直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愿意到农村去,为农民做事,这是对自己难得的人生历练。’他在小岗找到了服务农民的大舞台。”

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是沈浩的校友,也是他多年的同事。2009年11月底,朱长才去萧县农村看望沈浩92岁高龄的老母亲,老家人跟他说“我的小乖乖走了”。

恍惚间,沈妈妈特别嘱咐朱长才,“孩子啊,你要听党的话,把人家小岗的事情搞好。”这是沈浩回家时,老妈妈经常叮嘱他的一句话。那一刻,老妈妈错把我当成了沈浩,我一阵心酸。我知道,她远在小岗的儿子,是她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不同的讲者,共同的追忆。马占文眼中,沈浩是排除万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开拓者;严金昌懂得,他是个为小岗人倾尽所有也无怨无悔的父母官;沈明儒知道,弟弟是个至情至真,愿当众翻跟头博女儿一笑的热血男儿;朱长才明白,他是个肯钻研爱学习,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进取型干部;在农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眼中,沈浩是一个真实质朴,默默无闻扎根农村的采访对象。

台上,发言者一次次哽咽难平;台下,听众更是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掌声在泪水中激荡……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听到90多岁的老母亲对沈浩的叮嘱,77岁的中央组织部离休干部周长德眼眶湿润了。“一心为民的干部,一定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在浩然正气背后是慈母的谆谆教诲,是一个家庭的默默奉献。”

“从省城舒适的机关大楼,走到泥泞的田间地头;离别温馨的小家,为让群众走上富裕路艰辛跋涉。沈浩的人生让我们这些在机关工作的年轻人由衷敬佩。”财政部干部、28岁的'侯起秀说出了心里话。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罗建国是沈浩的老同事。沈浩去小岗工作后,回厅里时常常跟他讲起在小岗的经历。可报告会上,再次听这些熟悉的事,他的眼睛仍是红红的。“他的事迹每一次聆听都是思想上的教育,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

感动在传递,责任与使命在升华。

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书记郑爱民也是一位村官。他说,关系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在沈浩心中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所以他在群众的心中重千钧。我们基层干部,平时和群众打交道最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才是对沈浩最好的纪念。

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25岁大学生村官赵拓,正在北京房山区城关街道洪寺庙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他说,“沈浩给小孩买奶粉,为老奶奶买拐杖,虽然只是最平常的点滴小事,但让我特别感动。农村基层是个大舞台,我要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只有在基层锻炼成长,才能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

沈浩观后感事迹3

看完《第一书记》的电影后,我的感触很大,让我深思的地方很多,在沈浩书记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三按手印留沈浩,这是农民最质朴的表达,他的一生虽短暂,所做的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对百姓来说又是最重要的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和百姓鱼水情深,一心为民谋幸福,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是他的伟大和崇高,是党员的骄傲,党员的榜样,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坚定信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这不是一句口号,在电影中我再次被感动,各行各业,只要你付出努力就会有所收获。我们要牢记这样一位为民服务、不计个人得失的好干部,千方百计、谋求更大发展的好领导;同时我们要学习他敢于担当、身先士卒的优良品质,坚定不移、事不成不罢休的办事劲头,事无巨细、为民着想的爱民之心。

在今后的生活当中,从沈浩书记身上我看到了许多值得借鉴之处,也能清晰的对比找出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不足和差距,即将面临毕业的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多么交困难耐,我也会去愿意担当,在责任、压力、困难面前,我会向书记好好学习,不是逃避问题而是解决问题。我要学习他敢于担当、身先士卒的优良品质,学习他坚定不移、事不成不罢休的办事劲头,还要学习他事无巨细、为民着想的爱民之心,争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沈浩观后感事迹4

观看第一书记,深深被沈浩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他放弃省城优越的生活条件,远离家人,只为昔日的第一村重现生机、重现辉煌,只为老百姓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初到小岗村沈浩的车子便在烂泥路上开不出来,要想富先修路,于是他下定决心先把出村的路修起来。一项工作就是一条线,沈书记以此为主线,不畏村里的帮派势力、不畏部分人的流言蜚语,以“有钱要让村民挣为主线”,村民自己修路,既保障了修路的质量又使村民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大家同劳动、促交流村民之间感情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从为要回村民集体资产集中民意、民智,寻求法律援助,到赢的官司,乃至最后吊出村集体的铲车,这背后沈浩可谓既流血又流泪,正是心中坚定的信念支撑他一步步坚持下来。他既努力干实事让第一村重焕生机,又聚民心。因为他明白人心齐、泰山移。当年大包干的几位老人在沈浩的感召、撮合下又重新团结起来,大家一起重新修建了大包干纪念馆,村里的旅游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下雨了他会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党员到贫困户家中探望转移人员;他积极对外联络招商引资,同时他绝不损坏群众利益,面对吴奶奶,他主动披麻戴孝,终于赢得了老人的理解和支持;为打通出村路,他多次前往上海铁路局甚至铁道部恳求得到支持,停车45分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小岗村盼了30年的路通了,他更是成了小岗人心中敢干事、能干事的先锋模范。

沈浩一个活生生的先锋模范,他在基层广阔的舞台上,把共产党人的甘于奉献、敢为人先、一心为公的优良品质展示了出来。小岗人挽留的红指印代表着一颗颗民心,满满的红印展现出人民对于优秀共产党人的无限爱戴、无限眷恋、无限依赖。沈浩为我们树好了榜样,让我们见贤思齐,立足岗位,把党的好政策传播好、落实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力量。

71 6366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