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字]《顶》读后感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900字]《顶》读后感最新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一句顶一万句优秀读后感【第一篇】

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非常好看,让人爱不释卷,欲罢不能,非一口气读完不可。大段大段的人物对话,简洁先练,又暗含寓意,构成言说的艺术。是一部众生喧哗而又怀抱巨大沉默的小说。而刘氏幽默,总让你会心一笑。

最终用了两口气,读完了《一句顶一万句》,读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获得了2011年的矛盾文学奖,而是一直就喜欢刘震云的作品。

读罢,心绪再不能平静。望着车窗外疾驰而过,薄雾笼罩着的田野,仿佛自己的身体升腾到了半空中,可以俯瞰这苍茫大地上的人间百态,芸芸众生,回味着中国人经历着的千年孤独。

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能过心的人却千里难寻;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寻找一个可以说上知心话的朋友,说得上话,且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一句顶一万句》反映了中国式的孤独和友情观。

《一句顶一万句》书中的内容极其丰沛。且洗尽铅华,返璞归真。故事的厚度、宽度和深度,让人看到百年苍生的宽广和深邃。人世间百态丛生,恩恩怨怨,伦理情感……被作者“剔骨剥肉,一码一码,码放得整整齐齐”。书中描写了很多人物之间的关系:N对朋友,父子,父女,母子,夫妇,情人,雇主与员工……既觉得繁复又简单,且充满寓意。似乎所有的社群组织关系,朋友间的情谊,家庭的和谐,乃至于性欲爱情,都和人与人能不能对上话,对的话能不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化解冲突、激发情欲有关。

书中描写的虽是一班生活在乡土间的卑微百姓:卖豆腐的老杨,剃头的老裴,打铁的老李,以及杀猪的,贩驴的,染布的,开饭铺的,还有提刀上路杀人的……但这并不重要,因为无论你生活在何处,从事什么工作,都能对书中的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感同身受,从中看到自己和身边人的影子。

关于书名,用刘震云自己的话说:“相对于书的内容,书的名字应该是一块冰,掉到水里也就是书的内容里能融化,而不是一块石头,在水里还是石头……”

一句顶一万句:“那一句”应该是句什么话?就是一句有见识的话,因为“一句有见识的话,顶的上一万句废话”。书中的人物为了那句话,一个“走出”,一个“回归”,苦苦找寻百年,孤独伴随一生。心灵的疲惫和生活的苦难,以及无边无际的茫然和累,如影随形的陪伴着一代代中国人。

朋友是危险的,知心的话更是危险的,有时甚至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反而刺向自己。由于人心难测,由于社群、地位和利益变了,情景变了,时间变了,朋友也变了。因此,能够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反倒生活在千年的孤独当中。

《一句顶一万句》,好书啊好书!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第二篇】

杨百顺一辈子都在找找这个找那个把自己找成了杨摩西又找成了吴摩西最后找成了罗长礼他的女儿也在找他的外孙也在找找到最后发现自己找的就是一句话也不是为了一句话而找找不到这句话就活不下去了而是以为自己想找一句话为了这句话他自己却说了一万句话也不是一万句话就抵不上要找的那一句而是找到了那句话找就没有白找话就没有白说。

按照刘震云给自己的评价,他的作品属于“现实魔幻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相反,是把玄之又玄的东西,借最平常的人和最朴实的事给说出来,说白了就是用一帮土得掉渣的农民当主角写了个寂寞。但这寂寞不是作者一个人的寂寞,而是让许多读者情绪里产生共鸣的寂寞,这样一来,一群人的寂寞就成狂欢了。

这也太魔幻了吧,看完《一句顶一万句》,我对两个词印象深刻。一个是“说得着”,一个是“码放好”。

说得着这个词,听上去就有一种中原地带浑实粗犷的气质——两个膀实腰圆,满脸黄土的汉子并肩而坐,或端酒夹菜,或吞云吐雾,操着十足侉味的河南方言推心置腹,相当有画面感。我向来对三四线小县城有种理想化的好感,看《地球最后的夜晚》时迷上了凯里,听五条人的歌曲对海丰充满向往,读到本书中的延津也不禁神驰。在我看来,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已经被展示得太过充分,只有在地图上都不具名的小小城镇,才得以保留其自身独特的神秘感,而这种神秘感作为培育魔幻念头的土壤,再合适没有了。

码放好这个词也很具象,聊天说地的时候能够把条理捋清晰,一件事情的枝枝叉叉都被拆开分解后整整齐齐地摆在面前。假如我想找人排解忧愁,这样一位倾听者无疑是优秀的,也是务实的。可是对于能把一切都码放好的`人来说,这种能力反而就成了负担——不仅要像树洞一样接受别人的负能量,还要不负众望地给出自己的分析,说完还不算完,一旦出的主意没真正解决问题,反而还会受牵连。

很多人都觉得刘震云不是个能把故事骨肉码放好的作者,他写的东西啰里八嗦,盘根错节相互勾连,车轱辘似的来回转。可我觉得还挺有趣,就像是吃鱼要择刺,嗑瓜子要剥皮,嚼甘蔗要吐渣,从稍显粗糙的表达里对作者思路求索,反倒让人更加甘之如饴。

我觉得,假如刘震云真的坐到我身边,切上一盘淋上香油的凉拌猪心猪耳朵,我俩绝对说得着。

《一句顶一万句》读后感【第三篇】

最近几天可以说是“有点闲”了。第1篇论文导师迟迟不给回复,第2篇论文又差半个月数据,其余该做的都做好了。可能到20多号去咸阳再到村里把数据下下来,这剩余的十天我都没什么正经事。前两天从图书馆刚借的小说又读完了。

其实今年到现在还没看过几本书。《笑傲》、《射雕》算重温;《暗算》是对特务阶层的探索;最近还没看完的《佛本是道》更是没太多内容的网络水文;只有《一句顶一万句》这本书,回归中国乡土,平民百姓,是我熟悉的阶层和熟悉的文化。我其实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学要断代。往几十年前推,作家写的是黄土、人文、少数民族、历史变迁,这是非常好的题材,也符合中国国情;如今几十年,作家想写出有深度的作品,题材还是小人物、悲剧、不随世事变迁的少数民族、或者无奈随历史洪流变化的边远山区,等等。

如今的作者还是想往几十年前靠,而且国际对中国主流文学的定性貌似也是这样。能够获奖的都是中国农村题材,展现中国历史的小说。当然可能还有科幻未来型的,比如《三体》,但是我还没有看过。我只是觉得很少有书写现代我们这个阶层写的深刻的。当然也可能因为我们这样的`人身上没有爆发点和矛盾点,写出的小说就不会那么跌宕起伏。代表中国大多数的应该不再是穷苦的老百姓了,希望多一些优秀的作品描绘一下都市阶层中产阶级。

《一句顶一万句》是一本非常优秀的小说。很符合过去的中国平民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日子天天鸡零狗碎地过,天天东家长西家短,看似絮絮叨叨地车轱辘话,人的一辈子也就这么过去了。能跟你说的上话,我们就是朋友;说不上话了,我们就掰了。小说全篇似一条小河,缓缓地顺着往前推动,不知不觉间两三代人的一生就过去了。结尾部分看似时光还在往前推,通过几个偶然的线索把前两代人的故事也有一些交代。最后的故事是结尾,也是开头,只不过这一段故事告一段落,但能体会到生活仍会这样缓缓地流向远方。中国的乡土文学我看过的也不少了,但这样的叙事结构我还是第一次见,看似没有架构,其实想来,几十年前连字都不认识的普通人,一生又有什么架构呢?这样才更贴近现实吧。

早晨去把书还掉的同时,又借了两本海岩的名作《玉观音》、《永不瞑目》。电视剧我也没看过,让我们期待一下是不是现代中国的代表作吧。

一句顶一万句优秀读后感【第四篇】

此写实小说,上半本讲杨百顺为生计颠沛流离,出去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丢了世上唯一说得来的养女,从而出走延津。下半本讲养女的儿子牛爱国,假找给自己戴了绿帽的老婆和奸夫,却在找的过程中,借着妈妈临死前未得的那句话的线索,找到了延津,赫然发现,这一找,心里实际是纠结着去寻找自己失去的那句话,那个女子。

看完后,觉得写实小说,看起来有点累,寓意深远,如果有共鸣,则会被深深打动,像我当年看那本写实的《平凡的世界》一样,现若再看,因心境不同,怕是感受也自然不同了。

这本书看完,还好,但也有一些体会,虽然晚了,还是写下来,怕像书中所说,有些话,热时还有,冷时已变味,或得不着了。

人是孤独的,在世上被许多事情牵扯着,实际上只是对付,寻得着说得着话的人,难之又难。而若一辈子没处说,却也憋得慌。相信许多人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憋屈。

这说得着话,却又跟夫妻、朋友没有直接关系,夫妻可以同床异梦,母女可以指鼻对骂,而30岁大人却可以跟5岁小孩天生说得来。这说得来,又不是非得每句话都掏心窝子,而是可以随便说说,说时整个人都换了,与平时不同,口吃的不口吃了,嘴笨的会接话了,双方都畅快,都没得遮掩,没得疙瘩。若离了说得着话的,纵是千山万水也寻,失了性命也寻,5岁活到50岁,还朝思梦想。

那些奸夫,平日跟自家人要么摔锅砸碗,要么像路人一样,偷偷在一起,倒是一夜可以说上一年的话,没了家,没了物质,流浪在外,依然甜甜蜜蜜、开心无比。倒让书中主人公事后憋见了,想杀人也抬不了手,只因心里怪不上人了。

书中私塾老汪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都误读了,不是圣人开心,而是圣人悲怨。只有身边说得着话的实人不得,才会指望远方的虚人。

人有真心,被世事缠绕,不会轻易付出,又有真性,跟现实经常磕着碰着。偶尔碰上说得上话的,却又机缘不合,失去便失去了。书中最后牛爱国寻找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呢,并不重要。重要的这样的话跟谁说,精神的寄托、孤独的归宿,世人一生忙忙碌碌,都找到了能说那句话的对象了吗,还是每日仍旧跟形形色色的人说些废话瞎话,或不说话?

71 4619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