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参考4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参考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阅读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第一篇】
我在阅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的时候深受启发,因为这篇文章深入浅出,相对而言浅显易懂,却又不失深邃和深刻,是毛泽东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之一,不仅仅对党的工作有深入的指导意义,对我们处理自我的事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1927年到1935年,是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失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以毛主席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出发,坚决抵制了国际国内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总结了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经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
理,正确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就是那时候毛主席的代表著作。
例如:如果没有调查就不要胡乱的发言。不了解情景没有调查现实情景不知根知底,就对某个问题发言便是瞎说一顿,所以我们要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要有依据。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了解问题的根本,问题才会迎刃而解。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景的末尾。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不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枝节就妄下结论,不要一遇到困难就只是叹气不能解决。同时遇到问题不要呆在那里冥思苦想,不要格物致知。要经过实践和调查才能找到问题的根源。
当然上了书不必须是对的,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
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资料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但并不代表“上级领导”说的就完全是对的。根据实际情景进行讨论和审察,不要一味盲目执行。
为什么党的策略路线总是不能深入群众,就是这种形式主义在那里作怪。盲目地表面上完全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方法。
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我们需要理论并不代表需要马克思这位先哲,我们的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欢迎这个理论,丝毫不存什么“先哲”一类的形式的甚至神秘的念头在里面。
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可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景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可是必须要纠正脱离实际情景的本本主义。反对本本主义,仅有向实际情景做调查,没有实际调查,是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在做某件事之前,不仅仅要有计划还要留心了解社会的实际情景,更不要看见一点就胡乱得下结论胡乱处置,
必须洗刷唯心精神。争取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
要有明确的目的,学会剖析调查的对象,做出正确的确定,决定出正确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学会调查,不偏不倚,两手抓两手都不误。
思想要与行动相结合,不要把思想一向停留在以前要紧跟时代思潮。全面发展,明白自我需要什么,根据实际明白自我怎样做
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景,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此刻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
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所以,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景,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那些具有一成不变的保守的形式的空洞乐观的头脑的同志们,以为此刻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8]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些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是不对的。缺少一种创新意识,墨守成规,就会使人们逐渐的生活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创新意识,思想慢慢会被禁制住,思想会变得腐朽。然而过分的创新意识也不去那是对的。仅有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创新据有深厚的基础,如果不遵循以前的经验。只是一味的创新,那只是空穴来风,要不得,不能要,那只是空中楼阁,假的虚的。
“红军中显然有一部分同志是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提倡所谓“无产阶级就是这样”的错误思想,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取,坚持一颗进取的心,应对光明的目标出发,无论道路是多么的曲折,只要一心向前就能够到达,不要以自我的那点社会经验就去炫耀或者不知进取,沉浸在自我的虚幻的世界里,最终梦会醒的,泡沫会散的
"速速改变保守思想!换取共产党人的提高的斗争思想!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不论如何实践是重要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仅有实践了才能和理论相结合,促进自我的提高
“纸上谈兵”是不现实的,不管是在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里思想与实践要统一,这样才会提高,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众人拾柴火焰高”做什么事都要集思广益,遇到事要多问多讨论,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一向对的,无论是伟人还是科学家,平常人,逼近一个人的经历是有限的,思维是不宽广的,仅有要论过吸收大家的想法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或者决议,在讨论的时候要明确中心问题,否则得不出正确答案
要是能深切明了社会经济情景的人。以年龄说,老年人最好,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家有一老犹有一宝”,不但懂得现状,并且明白因果。有斗争经验的青年人也要,因为他们有提高的思想,有锐利的观察,有冲劲“初生牛犊不怕虎”社会上需要这种青年。调查要全面,仅有这样才具有代表性,以职业说,工人也要,农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识分子也要,有时兵士也要,流氓也要。自然,调查某个问题时,和那个问题无关的人不必在座。这样会影响调查的结果。
调查时并不是人越多越好,要在调查人的指挥本事范围之内,人多在调查作出结论的时候能得到正确的回答,但容易造成场面的混乱,至于人少,至少需要三人,不然会囿于见闻,不贴合真实情景本事。
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必须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因为二者是两回事。要深入调查,列出明确的纲目,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第二篇】
很早就听人谈论过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也看过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但是一直没有去读原文。最近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读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感觉受益非浅,文章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虽然是针对当时的情况而写的,但对我们今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什么是本本主义? 通过看这边文章,从中知道了反本本主义的概念即教条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对本本主义崇拜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大有人在,他们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工作,遇事不想办法,不积极主动处理问题,只会按条条框框做事,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迷信,其特征就是迂腐,这类人不思进取,顽固不灵,思想落后。"书呆子"就属于本本主义的一个体现,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一切,离开了书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做不好工作,到头来是"书生无用墨之地"。
个人觉得毛泽东写这篇文章不仅是揭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给共产党带来不少困境,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一种提示,进一步避免生活中的错误。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关于怎样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怎样定调查纲目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这些回答,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用的。
阅读反对本本主义心得体会【第三篇】
在21世纪的今日,重读毛主席的文章,仍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的文章始终闪现着智慧的亮光,指导着我们的一言一行。如今我仔细地品读毛主席的《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在对他的文笔表以敬佩以外,也对其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感到赞同。
《反对本本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1篇重要文献,是毛主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当时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总结了当时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争论,结合他自我的实践经验而写成的。文章开篇,毛主席对党内一些同志不明实际情景瞎指挥的情景证明了鲜明的态度:要不得!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这如同利剑般的言语,直直地插进当时教条主义者的心。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十分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那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另外,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这一精妙的比喻,强调在决策之前对现实的调查需要持久并且深入地进行,然而反观当下,许多领导不顾实情不顾民意,做了很多拍脑袋决策。例如刚过去不久的广州亚运会,领导班子先是发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在亚运会期间实行交通免费政策,可是之后又因执行太难而改为交通补贴,这件事情在民众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归根到底还是决策者没有充分进行调查就发号施令,大大影响了广东政府的形象。可见毛主席的思想仍需当代人细细品味其间精髓,更好地指导当下工作。
当然也有很多同志在决策之前进行过调查,但仍然收不到梦想的效果。为什么就出此刻调查问题的方法上,毛主席在调查方法这方面也颇有心得体会。他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这种典型的自我主义和经验者显然是在人民群众中站不住脚的,空中楼阁的思想是得不到群众基础的支撑的。其次,“凡担负指导工作的人,从乡政府主席到全国中央政府主席,从大队长到总司令,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必须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这点强调了作为领导亲力亲为的重要性,很多事情仅有亲手抓才能发现细微之处的漏洞。再者,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那么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便容易找到门路了。我们不仅仅要调查一处地方,还要调查别处地方,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才能找到出路。最终,毛主席还强调了调查要自我做记录,如此高位的领导也能放下架子进行亲自记录,而到此刻这种品行越趋减少。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于机械的执行上级的政策,文本办事,出了篓子还牛气十足,没有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领导还有何用这完全是本本主义的典型!这种风气还得需要加强社会风气建设来改善啊。
不得不说,读毛主席的文章让人有如沐春风,醍醐灌顶之感,在如今新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中,也还须回顾经典,从中吸取前进的动力,从而使整个社会更为和谐。
《反对本本主义》读书笔记2300字范文精选五【第四篇】
根据“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创新型干部”的精神,要求近期研读《矛盾论》、《实践论》和《反对本本主义》3篇经典文章,撰写理论学习的体会,我觉得以自己微薄的理论功底,虽然认真地研读了原文,但认识仍然非常有限。现在,我就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谈一点自己浅薄的体会。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紧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四个自然段,近乎深恶痛绝的指出了对有些共产党员不深入实际调查的愤慨: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对文字的这种处理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里面是没有见到过的。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末,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那种只问一下,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这七个方面都讲得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细细品味这篇文章,觉得它既是1篇热情洋溢的演讲稿,又是1篇关于如何做好调查研究的培训教案。有时需要大声朗诵,方觉得畅快淋漓;有时又觉得需要细细研读,在笔记本上记下()点什么,需要继续巩固,才觉得放心。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
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哪里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
在这里我们应当正确看待有为和无为:按政策规范管理是有为,放活政策同样是有为,有时对一些不违反原则的探索性做法采取默许的态度也是有为;如果把管理变成了管制,搞得许多好事都办不成,无论多忙多累,也是无所作为。衡量有为的标准就是有利于投资兴业,有利于强国富民,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发展。至于管理,我认为我们今天的管理,实质上就是服务——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政策吃透,把上级政策和本地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执行政策,勇于承担责任,做到凡是有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事就全力以赴的去做,凡是有利于富民安民的事就不遗余力的去做。
上一篇:写给爸爸的一封信作文【通用4篇】
下一篇:《最美逆行者》观后感作文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