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初中古诗词(汇总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初中古诗词【第一篇】

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词。这些诗词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延绵不绝的长廊。”先生的话充分肯定了古诗词在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古诗词中精练含蓄的语言,空灵唯美的画面,独特巧妙的构思,真挚动人的情感,不

然而实际教学中,初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以笔者所在的地区为例,当古诗词不列入中考阅读理解考察范围内时,大部分教师仅仅让学生会背会默,有的教师会做简单的分析,也是为了学生易于背诵。学生疲于背诵默写,缺乏对古诗词的兴趣。近年来,古诗词被列入中考阅读理解考察范围之内,教师立刻调转方向,将古诗词教学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从朗读指导到知人论世,从品味意象到感悟意境,斟词酌句,细品深挖,1篇在艺术上浑然一体的美文被肢解成一个个零碎的考点。有的鉴赏远远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抽象深奥,学生渐渐失去对古诗词的兴趣。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应该重视初中古诗词教学,但要适度。

一。朗读指导要有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正因为吟诵的如此功效,绝大部分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非常重视朗读,通过聆听名家朗读、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放声朗读等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进入诗词的意境中。当然教师们也很重视朗读指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响韵脚、读出重音、读出感情,在重音、停顿、速度、语调、旋律、用韵、节奏上进行指导。笔者对此无可厚非。但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特别是古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留给读者无穷的品味和想象的空间,每个人对一首古诗词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读出来的语气语调语速可能也是不一样的。以笔者的一次课堂教学观摩为例。课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执教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要求学生注意感情的起伏,根据感情的起伏把握语调和语气,并在黑板上出示折线图:

教师以指挥者的角色,让学生朗读时根据他的手势把握节奏和语调。课堂上有学生对“起舞弄清影”朗读的处理提出异议。执教者认为这里透露出作者赏月的欣喜,有着人间生活的逍遥和自在,所以应该读得轻快些。而学生认为月下独舞,唯有清影相伴,透露的是词人的孤独和寂寞,应该读得低沉些。但最终执教者仍以自己的理解指挥学生集体朗诵。在这里我们且不论哪种解释更为合理,但告诉我们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肯定是多元化的,教师切不可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

语文界有的专家认为诗词朗读有不可指导性也许就是源于诗歌理解的多元性。笔者并非反对诗词朗读指导,认为一些基本的指导是必要的,比如诗词节奏的把握。但是指导要适度,不可细化到每个字的重音处理,每句话的轻重缓急,更不可以教师对朗读的处理和把握代替学生的处理和把握。

二。语言品味要有度

诗词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语言的精练和含蓄,一字一词一句使诗词鲜活生动。精练就是用词的准确生动,

例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渲染了一种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含蓄,就是诗词语言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例如《雁门太守行》“半卷红旗临易水”中的易水,表面上指交战的地点,实际上用典,暗示将士们“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怀豪情,再细细品味,刻画了一幅悲壮的场景,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精神。而古人也最讲究“炼”字,“炼”好一个字则使诗词添色增辉。

正因为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和深度含蓄,教师们需要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感受文辞之美。可实际教学中,当古诗词列入阅读考察范围之内时,教师们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个个考点上,放在一个一个的答题模式训练上。如赏析词分为解释词的意思、分析手法、描绘词所描绘的画面、赏析作者的感情四步法,赏析句子分为翻译句子、分析手法、描绘画面、分析感情四步法。当然这教给了学生一定的鉴赏角度和答题技巧,但同时也把灵动丰韵的古诗词变成了冷冰冰的考点。有的学生赏析的时候为了完成四步法所要求的不惜牵强附会,这极大地扼杀了他们的想象力。诗词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她的留白,透过一个个意象,学生要张开想象的翅膀,再现文字中的画面,融入画面中的意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二年级到初中三年级是学生空间想象力发展的加速期或关键期。初中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在不断增加,想象的现实性在不断发展。所以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精彩表现。例如笔者的一次课堂中,鉴赏杜甫《望岳》,品味“割”字,一生回答:“‘割’字写出山像一把宝剑,写出了泰山的山势陡峭,具有王者的气范。”同学们都拍手叫绝。可是在现实课堂中,由于诗歌内涵的丰富性,教师往往觉得教学时间紧促,忙着将一个个知识点让学生记在笔记上,学生品味词句也忙着套用答题模式,走马观花,阅读感受浮于表面。

笔者认为诗词语言品味要控制广度,不能全面开花,不用字字落实。一首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可圈可点的地方太多。执教者一节课只要扣住一两个字词即可,品析“几处”“迷”足以理解全诗。四联只要重点品析一句“几处早莺争暖树”,或者“乱花渐欲迷人眼”便可提挈全诗。这样课堂教学时间充裕,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文辞美和意境美,感受古诗词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一方面,诗词语言品味要把握深度,不能过于细挖深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认为初中生正处于第四阶段(变得勤奋阶段)过渡到第五阶段(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混乱感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一旦达不到成人对他们的期望,则常常产生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感如果不能在这个时期很好地解决,他们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影响个性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玩味语言,品味意境,到底达到一个什么程度,执教者一定要考虑所任课班级的学情。特别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不能先发制人,给学生以约定俗成的标准理解。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苏轼《水调歌头》中对于“我欲乘风归去”,有的老师理解为词人想归于天庭,归隐,过着神仙的逍遥生活;有的老师理解为归于朝廷,表达词人被外放冷遇的忧愤。两种理解哪一种是正确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课题,这不是学生的能力水平所能解决的,也许只有苏轼本人自己清楚。像这样句子的品味,执教者需要把握好深度,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能理解成词人想归隐未尝不可。至于是否想归于朝廷,这涉及到词人“世”与“隐”之间的矛盾,就激发学生以后研究考证吧!当然,试题编制者在编制考题的时候也应该考虑初中生的认知发展特点,题目不可过难,答案的设置更应该留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不能死板。

三。情感体悟要有度

诗词和散文在表现手法上有很大相通之处,往往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白居易通过描绘西湖早春春意盎然的美景表达对生命的赞美;杜甫通过描写泰山的巍峨磅礴表达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从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来看,古诗词教学最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所以诗词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回忆与再现、想象与联想、移情与共鸣等去体验古诗的情志美。

笔者认为情感体悟同样应该有度。以一次课堂教学观摩为例,课题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春望》,品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表达的情感,大致理解如下:饱受战乱的痛苦、辛酸;对战争的怨恨;久盼亲人音讯不至的迫切、焦灼、忧虑;对离散亲人的深深思念;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期盼,对时局的忧虑。执教者肯定学生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春望”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归纳如下:一种是表达感时伤怀、忧国思家的痛苦心情;一种是表达平复战乱、家人团聚的美好期望。诗情感的把握全面而有深度。但笔者课后和学生闲谈,夸赞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可学生的回答让笔者大跌眼镜,他们说这些都是参考资料上的理解。笔者和自己的学生鉴赏这首诗,发现学生能够体悟诗人“国破”后的痛苦,亲人离散的痛苦,但却很难品悟其中蕴含的对和平的期望。反思我们的教学,在目标定位的时候更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我们的目标不是将一首诗词品透,如果那样每个学生都可 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古诗词学习让学生了解诗词,感受诗词的形美和质美,培养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其实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春望》这首诗让他们通过品读体会作者的忧国思家之情即可。

古诗词的意蕴是无穷的,教师只是引着学生走进诗词的浩瀚海洋,激起他们畅游的兴趣和热情;诗词是感性的,不能以课堂理性的分析破坏她的美,这样我们很可能成为扼杀学生畅游诗海词洋的侩子手。

初中古诗词【第二篇】

一:赠别

古人在送别亲人朋友时的抒怀之作,多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或对对方的劝勉之意。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送别》《淮上与友人别》

二:思人

古人抒发对亲人朋友思念之情的诗作。有

《夜雨寄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无题》《浣溪纱(晏殊)》

三:山水田园

多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或山水美景和农村恬淡生活,寄托诗人对贴近自然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有

《过故人庄》《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西江月》《清平乐·村居》《饮酒》《江南春》《滁州西涧》

四:边塞生活

多描写将士戍边、战斗生活的艰苦和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有

《使至塞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采薇》《凉州词》

五:爱国

《春望》《过零丁洋》《江城子》《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六:怀乡羁旅

抒写飘零异地的游子思乡之情。有

《次北固山下》《黄鹤楼》《渡蓟门送别》《天净沙·秋思》《采薇》

七:怀古咏史

通过凭吊古迹,追忆历史来阐发个人议论。有

《赤壁》《山坡羊·潼关怀古》《咏煤炭》

八:壮志抒怀

表达诗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或不畏艰辛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壮志。有

《登飞来峰》《望岳》《观沧海》《江城子》《浣溪沙(苏轼)》《行路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己亥杂诗》《山居秋暝》

九:民情疾苦

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深切同情。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观刈麦》(讽喻)

十:爱情

《迢迢牵牛星》《关雎》《蒹葭》

十一:其它

内容涉及游赏、酬赠、讽喻、干谒(乞仕)亡国衰思等。有

《如梦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泊秦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相见欢》《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十五从军行》《朝天子·咏喇叭》《长歌行》《长相思》《约客》《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乡偶书》《虞美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初中古诗词【第三篇】

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庭中有奇树》和《龟虽寿》。

2.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怀。

教学过程

庭中有奇树

一、激趣导入

南朝梁一位文学批评家曾这样评《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这句话说明《古诗十九首》的语言运用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十九首》中的一首——《庭中有奇树》。

(板书:庭中有奇树)

设计意图由古代批评家对《古诗十九首》的评价,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师范读《庭中有奇树》,同桌互读,感知古体诗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语气:诵读时应有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味。《古诗十九首》采用五言句式,一般采用“二一二”拍,和谐整齐;全诗压“i”韵,韵脚有“滋”“思”“之”“时”,朗读时要重读韵脚。另外,可以将第三个字适当延长发音时间,这样整体的韵律感就出来了。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预设

这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前四句描写环境,描绘出庭中繁花似锦的景象。后四句抒发情感,描绘出了一幅孤寂赏花图,表达了主人公对心上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3.读出意境画面

师:阅读要读出情味,边读边体味,边体味边想象,尝试还原诗句呈现的画面,想象主人公当时的情态。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感知古体诗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同时初步感知诗作内�

三、品读,揣摩诗歌之意

师: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歌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预设

描写庭院中的奇树,抓住其叶、花等景物。“绿叶发华滋”中的“滋”为繁盛的意思,写出叶绿花盛的景象,描绘了一幅春日花盛图。

设问2:第三、四句写主人公,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预设

主人公攀枝折花,欲寄远人。一个“思”字,可谓诗眼。深闺中的女子面对这繁花似锦的景象,忍不住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想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人。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对远行人的思念。

设问3:“馨香盈怀袖”一句中的“盈”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预设

一个“盈”字,表明了花的香味之浓。如此香郁的花朵本应愉悦地欣赏,但此时思念之人却在远方,使这愉悦之情变淡了,更衬托出悲凉、孤寂之情。

设问4:“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的“此物”指什么?这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中“此物”指所折的最美的花。这样美的花为什么“何足贵”?显然这是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试想,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终无可奈何,心生感慨:此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有何可贵?不过更增思念之苦罢了。表达了主人公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之情。

师小结: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品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更好地把握诗情。同时,引导学生品析诗歌的艺术手法,体会诗歌的妙处。

板书设计

龟虽寿

一、读通,感知诗歌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龟虽寿》,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指导阅读。

节奏:四言诗,有规律的短暂停顿(二二节拍)。为了突出语意或情感,要读出诗中较大的停顿(层与层之间)。

重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如“志在千里”“壮心不已”要重读。

语气:语气高亢激越,应读出积极、乐观、豁达的感觉。

2.读懂诗歌大意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说说传达了诗人怎样的观念。

预设

诗人告诉我们,不必羡慕神龟的长寿、神蛇的通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活着”,而在于奋发有为。

设计意图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与文本对话,进一步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引发共鸣,为下文理解诗人情志做铺垫。

二、品读,读出诗歌之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前四句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用意?

预设

选取了神龟、腾蛇两种意象。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这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的神物都不得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况人呢?但诗人这样说,用意是积极的,即要求自己利用这短暂的生命建功立业,不要虚度一生。

设问2: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预设

这四句是千古名句,笔力遒劲,韵律沉雄,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曹操以“老骥”自比,用比兴的手法,引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设问3:如何理解诗歌第九至十二句的内涵?

预设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是说寿命长短,并不只是被动地由上天安排;身心和悦,就可以益寿延年。说明人通过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健体强身,可以取得相对“永年”即长寿的。表现了诗人不甘衰老的豪迈气概。

师补充:这里,曹操所说的“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设问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两句是什么意思?

预设

这两句的意思是“真是幸运极了,我唱这首歌来表达我的志愿”。这八个字常见于乐府四言诗形式性的结尾,是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应配乐的需要所加上去的(乐府诗是用来唱的),与诗意并无必然关联。

设问5:诗人在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试品析。

预设

比兴。诗歌前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起兴,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比喻,照应。诗歌中间四句一反通常文人嗟衰的习气,以老马为喻,抒发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豪情。“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又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则互相映照。

师小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然而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定会流芳百世。

设计意图通过品读,引领学生理解诗歌情感及艺术手法。采用问题引领,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板书设计

龟虽寿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赠从弟》(其二)和《梁甫行》,继续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

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

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赠从弟(其二)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背景

课件出示:

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东汉诗人,“建安七子”之一。博学有才,与魏文帝友善。曹丕称“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所作五言诗,风格遒劲,语言质朴,重名于世,今有《刘公干集》。

设计意图朗诵诗歌,让学生了解作者,做到知人论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读通,感知诗作内容

1.读顺字音节奏

(1)教师范读《赠从弟》,同桌互读,感知诗歌的韵律特点,小组评读。

(2)自由诵读,抽查朗读。

通过抽查朗读,发现问题,教师进一步指导阅读。

预设

断句:五言古诗一般采用“二三”拍,有“二二一”和“二一二”两种节拍。

押韵:本诗阅读时要注意平声韵要拖长音,如“松”“风”;仄声韵要急促而短,如“盛”“劲”“正”等。

语气:诗歌赞扬松柏凌寒的气魄,因而朗读时应读出坚定的语气。

(3)学生按照指导再读诗作,进一步体会诗作阅读的语气和节奏。

2.读懂诗歌大意

(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并质疑。

(2)小组交流并释疑。

设计意图诗歌虽然为古体诗,但通俗易懂。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知内容,理解诗人写作意图,为下面进一步学习做铺垫。

三、品读,揣摩诗人之意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诗的题目是“赠从弟”,从内容来看,写了什么?

预设

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

设问2:诗中的松柏树有什么特点?

预设

“一何”是多么的意思,分别修饰“盛”和“劲”两字,突出的是风“大”和松“劲”,展现了松柏耸拔而起、经寒不衰、枝干坚劲的特征,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

设问3: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 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

设问4:品析诗歌第一、二句叠词“亭亭”“瑟瑟”的妙处。

预设

用“亭亭”表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模拟刺骨的寒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通过对比,以风的肃杀衬托松的高洁。

设问5: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预设

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设问6: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

预设

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

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师小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字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

板书设计

赠从弟(其二)

梁甫行

一、了解作者,知人论世

课件出示: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他才思敏捷,工诗善文。其诗内容广泛,形式优美,思想深刻,锺嵘称其“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特别是他的五言诗,代表了当时诗歌最高成就,对后世五言诗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

二、诵读,感知诗歌韵律

1.题解

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

2.读顺字音节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

生:二三拍。

师:其实,同学们可以根据注音,来把握诗歌的顿挫,也就是要学会区分平仄。

课件出示:

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平声和缓,仄声短促。

师:懂得了划分节奏和顿挫,还要读准语气。这一首诗描绘的是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同学们说说看,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预设

沉缓、低沉。

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体会语气语调。

3.读懂诗词大意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歌的主要意思。(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预设

反映了海边农村残破、荒凉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设计意图“三分诗七分读”,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诗歌,含英咀华

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首诗,思考以下问题。

设问1:曹植在海边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预设

民不聊生,破败荒凉。其中,“寄身”三句,从生活环境、生活艰难和居住环境三个方面实写“边海民”的悲惨生活。海民寄身于“草野”,过着非人的生活,生吞活剥,巢息穴居,所以说“象禽兽”;他们不敢出来,怕被人发现、抓走,每天就钻在山林里边,所以说“行止依林阻”。一个“依”字把难民们的实际活动和恐惧心理都表现出来了。“狐兔翔我宇”一句通过对狐狸、兔子的描写,侧面描绘出海边贫民家庭条件的恶劣以及家园的破败。全诗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使海边贫民悲惨的生活图景跃然纸上。

设问2:诗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情感?

预设

诗人用“剧哉边海民”一句,总括海边贫民的艰苦生活,点出了全诗的中心。“剧哉”是这首诗的“诗眼”,下面具体艰苦的生活由此而展开,起到了提挈全诗的作用。诗人面对海边贫民的痛苦生活,感慨万端,用“剧哉”二字,便把深切的同情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出来。

设问3:“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预设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两句,以对偶的句式,从自然现象写起,既渲染了气氛,又为正面描写海边贫民的生活做了必要的铺垫,起到了烘托作用。

设问4:试简要分析作品写法上的艺术特色。

预设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白描、直叙的写法,不作雕饰,语言自然质朴。在展现海边贫民生活的时候,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初中古诗词【第四篇】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古诗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深厚的文化精髓。

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如何充分发挥古诗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是每位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试论如何在古诗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古诗教学中的内涵我国古诗浩瀚如海洋,就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录的古诗文而言,细细分析,大致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对爱国主义的赞歌。对祖国的热爱,并愿意为之而奋斗终身的情感,可以说是人间最伟大的情感,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要想让这个人做出一番大事业,那无异于天方夜谈。

所以初中语文教材中,就选入了不少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诗文,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表达了一种为了祖国宁愿牺牲自己的豪情壮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道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文人情怀;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写出的对祖国河山的热爱;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却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真情告白。纵观初中三年所选入的古诗文,表现这种爱国主义情怀的,占了三分之一以上,它构成了古诗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最强旋律。

(二)对人间真情的深情呼唤。亲情,友情、爱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是文学永恒的母题,这点,在初中的。古诗文中,也体现得尤为突出,从马致远的《秋思》对故乡深入骨髓的思念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对亲人永远的祝愿;从王勃《送杜少甫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豁达到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

可以说,整个中华的文学史,其实就是一部对人间真情深切呼唤的情感史,它构成了古诗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支主旋律。

(三)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

“学而优则仕,”“贫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国的历代文人,注定要关注社会,然后展开对理想,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并随之进行不懈的追求,陶渊明面对官场黑暗,愤而挂冠而去,隐居南山之下,却描绘出一个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虽然它只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社会,但却寄寓了古代人民对阶级社会不公平制度的反思和厌恶,表达了对安居东业生活的美好憧憬。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则直接道明社会的兴衰更替,不过是强加在百姓身上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和摧残,如果说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儒家文化治国理念的最高体现,那么,庄子的《鱼我所欲也》则是道家对义所作的最好诠释。如果说朱熹的《观书有感》是对生活的理性思考,那么曹操的《龟虽寿》可以看着是一曲生命力的赞歌。

对社会的反思,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生的执着,是中华传统文化又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古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文以载道,传统文化的渗透,也离不开对具体古诗文的品悟,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需要春风细雨般的细腻浸润。

在古诗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大量古诗文篇目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把课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掘出来,并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不但能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培养起一种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例如苏轼的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在如此江山、英雄淘尽背景下的个人境况。

但对词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句中的“多情”二字是否含有另外的深意,学生对此也莫衷一是。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运用评价要知人论世的原则,进行深一层次的探究,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多情”二字当然不只是单指男女情感,词人在词中更多的是抒发对自己大半生来一心忠君报国、大济苍生却又壮志未酬的感慨。

而接下来的“人生如梦”所抒发的就更不只是词人的消极情绪,而是词人所体认到的那种人生尴尬。至于词的内涵所触及到的宇宙与人生,永恒与短暂的哲学命题,就更值得我们深入发掘,以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让他们在更深的层次上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注重熏陶。选入语文教材中的1篇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文,都是大师、巨匠们的心血之作,文中流淌着他们真实的感情,蕴涵着他们深层的思索。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就应该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而不能是灌注,或贴标签似生拉硬扯。我们要注重情感与心灵上的熏陶渐染,要善于引导学生与大师们进行心灵的对话,精神的交流。

我们让学生走近屈原,理解什么是爱国;走近陶渊明,理解什么。

71 34325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