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最新1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历史的变迁与思想的觉醒交织,展现了时代的力量与个体的追求,激发了对未来的深思与探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觉醒年代观后感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

“遍地哀鸿满城血,无一非念救苍生”,这句诗恰如其分地点明了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精神要义。

看这剧之前,我根本无法想象,历史书要死记硬背的那些东西,曾经真的被一群人当做毕生的理想信念与奋斗和牺牲。却在看这部剧之前,我对于那个年代的印象纯粹停留在历史书上,寥寥数语叙述了这场新文化的运动,有意义也有缺陷,而无从知晓这场运动如何进行,这场运动中的伟人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印象深刻的是毛泽东的出场,他从风雨中出来,看尽世间百态,人世寒凉,虽身着布衣,足踏泥泞,但却双目坚定,心向光明。

还有李大钊的妻子,赵纫兰说:“我要是认字就好了,我就能给我的憨坨,写封信,说说我的心里话……”李大钊说:“我觉得李大钊我这辈子我对得起天下,但是我对不起你。”这份爱情让我动容。

还有鲁迅亲眼目睹人血馒头事件。当第一次看到这儿时,我就被震撼到了,之前,从来不敢想象,在当时的中国,国人的思想竟如此愚昧。看客的冷漠无情,民众的愚昧无知,都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

我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爱国人士选择以死明志,为什么那么多在为中国寻找出路的人,比如陈独秀,会发出绝望的悲叹:“这样的国家还有救吗”?!

最让我泪目的场景就是39集,陈独秀送两个孩子出国上一秒,延年、乔年面朝阳光,大步流星踏上赴法的游轮,下一秒,他们变身陷囹圄,满身伤疤,脚戴铁镣,英勇赴死,在阴森的刑场上,他们的眼神依旧从容坚定。“他们一步步走向光明,共赴理想的同时也走向了死亡。”

这句后半部分,那些人陆陆续续的离开,看着每一位人物退场时浮现的字幕,寥寥数句概括了他们这一生,有一种送别旧友的萧瑟,就是很舍不得。

在今年清明节时,在上海龙华烈士墓园,陈延年的墓前摆满了鲜花,鲜花簇拥中,还有一张照片,是前段时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主任掷地有声的讲话:“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从中国说话!”陈乔年的墓前,不知谁放了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原来还有人记得乔年的可爱。

“我相信一百年后的中国,他定会证实我今天的观点!”守常先生,百年后的中国,我替您看了,山河雄伟,科技腾跃,天下安宁,百姓安居乐业,幼有所育,老有所养,而今盛世,正如您所愿!

记得余光中先生说过:“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五岳向上,一切河流滚滚向东,民族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

其实我是见过先生们的,在昏昏欲睡的课堂上,在熬夜备考的黑夜里,在过去、也在现在、在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1700字左右 篇2

《觉醒年代》燃起的这把火,从年初烧到现在依然热度不减,频频登上热搜和各种公众号,豆瓣评分现在是。我二刷完三轮央视八套播出的这部电视剧,仍然心潮难平意犹未尽,有话要说。

剧中人物,无论是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还是固守传统的辜鸿铭、林纾、黄侃和刘师培,都有各自的拥趸。有买《鲁迅全集》、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新青年》原版影印版和相关文创产品的;有千里迢迢来到北京箭杆胡同20号陈独秀故居打卡的;也有观众自发来到上海龙华烈士陵园、合肥肥西县延乔路路牌献上鲜花以及长短不一的跨时空来信告白的。总之,人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向一百多年前的先贤致敬,不一而足。

《觉醒年代》和《清平乐》一样,呈现的是多层次的动态的时代群像。相较于陈李鲁胡的熠熠生辉恣意澎湃,我更关注的是保守派的辜林刘黄。他们虽然始终站在新思想的对立面,但君子和而不同,面对教育部官员的拉拢,他们不曾给予半分好脸严辞拒绝,而林纾更是始终要求要斗就光明正大地斗。他们的伦 理道德血脉教养,个个跨越唐宋,上溯先秦,尽显士子的凛然与风骨,同样令人敬佩。

《觉醒年代》让我有感触的就是——礼,鞠躬礼。

鞠躬,原为祭祀之礼,形成于商朝。《论语·乡党》曰,“入公门,鞠躬如也”,“执圭,鞠躬如也”。根据杨伯峻先生的解释,这里的“鞠躬如也”,不能当“曲身”解,而是谨慎恭敬的样子,可见在正式场合(入朝廷、执礼器),孔夫子从来不敢怠慢。再一想,一个人只要怀有谨敬之心,必会颔首低眉、折叠身体,“形乎外,发于心”,鞠躬大概由此而来。辛亥革命废除跪拜礼后,鞠躬成为平等的社交礼仪。那么,鞠躬礼到底有什么含义呢?它代表的是礼貌,是教养;是温柔中带着尊重,是自信中带着儒雅。

鞠躬礼是剧中出现频率高的礼仪,在任何关系任何场合中都随处可见:见面招呼,鞠躬;开口讲话,鞠躬;退避告辞,还是鞠躬……无论是师长弟子、同辈同僚、茶房工友、政敌对手之间,还是课堂上、校内外、办公室、大街上,抑或是总统府、仲甫先生家门口。尽管他们观点相悖,开口怒骂批评,或是大动肝火争吵不休时,依然能克制自己以礼相待,真是面面俱到地诠释了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骨君子礼仪,让我们能够看到礼仪之邦后的模样,怎不令人心生向往。

生而为人,当有光,是我看完《觉醒年代》之后,一直萦绕在脑海中的一句话。仲甫和守常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他们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自是不必细说;鲁迅,作为刻画人性、世情的第一人,空前绝后,无人出其右者;胡适的名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当时是遭到了仲甫、守常先生的反对,然而隔着百年的时光回头看,他的主张会不会是另一种选择呢?这些中国现代的革命家、思想大师、文学大师如同群星在剧集中闪耀,是我们凡夫俗子无法企及的,但生而为人当有光,即使微弱如萤火,也要把周围照亮。

我想起了去年疫情时捐口罩的那位90后小伙郝进。他是常德澧县城头山镇黄河村人,曾在口罩厂打工,但是工厂效益不好发不出工资,就拿出一批口罩抵工钱。他从新闻上得知常德市疫情十分严重,口罩特别紧缺,就联系村里把家里的一万五千只口罩全都捐了。如果他以平时的价格把口罩卖掉也会缓解目前家里的困境,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他说:“我不能发国难财,要让这批口罩物尽其用。”

还有在前些天河南郑州水灾中,涌现出的一幕幕自发的冒着极大危险的救人场景更是令我感动不已。

在洪水滚滚的地铁里,面对死亡的威胁,所有男人就像《泰坦尼克号》中的角色一样,让老弱妇孺先走。而对对情侣,男生松开紧紧拉着女生的手,把生的希望留给心爱的人。一位女生,在水中跋涉了整整三个小时,全程都是陌生人拉着她,几次在她险些被洪水冲走时,也是周围的人死死拉着她,才走完这段平时二十分钟就能走完的路。

有一对小夫妻带着刚出生13天的宝宝 来郑州看病,他们从医院出来后,看到雨越下越大,车也开不动了,怕有危险就抱着宝宝赶紧下车。正巧被附近一个餐馆的老板看到了,这位老板热心地把他们拉到店里,仅仅只是在几分钟之后,他们的车就被洪水淹没,然后漂在水面上。晚上,这一家人和老板一家人一起吃了顿热乎乎香喷喷的饺子,挤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安稳而踏实地睡去。

这样的凡人善举,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世间看似热闹,实则一片荒凉,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活下去呢?是爱与希望。是啊,生而为人当有光,然后萤火汇聚成星河,把世间照亮……

投青春之志于青春之国——《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3

“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遍不再黑暗!”这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国青年对祖国最诚恳最真心的告白。

中华文明浩浩汤汤,从黄河开始流淌,流经五千多年。河边的每一株小苗在时代的更迭下,有的被击垮陷入深深的泥泞,随黄河水一去不复归;有的则成长为参天大树,不是枯朽的,不是中空的,更不是傀儡一般的,它们有思想,生长得各不相同,但是却都足矣抵挡寒冬酷暑,春冻雪寒,撑起哪怕一小片晴天。

五四运动中的爱国青年便如这茁壮成长、霜压雪打而不低头树苗一般。一九一九年,在这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中,最先站出来的便是他们。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向北洋政府乃至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青年不服输、爱国的豪情和气概。在他们的力量下,推倒的是这个封建的旧中国,赢来的是李大钊所说的“试看将来知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是一个在马克思主义领导下的由中国共产党建立起的新世界!

青年,何为青年?“他们从千古不朽的浮雕走来,从万头攒动的广场走来,从氤氲着墨香的教科书里走来,从水木清华的校园走来。”青年并不受年龄的约束,而是要求有青春之志——“自由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以拳拳报国 北大教授蔡元培任教期间,以北大作为阵地,推动新文化的宣传,同时包容各类思想,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期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青年;陈延年为了党和信仰誓死不跪,一九二七年在上海国民党监狱壮烈牺牲,他是青年;谢晋元用舍生忘死的气概激励全体官兵,“仓库就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可能是我们的坟墓”,他是青年。那一名名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是青年;在黄沙漫天的戈壁,在局部战争频繁的边疆守卫着国家的士兵,是青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看满身富贵懒察觉,看不公不允敢面对,只因为他们是青年。

中国,何为中国?它应是一个青春的国度。中国从唐朝的京城锦绣、宋朝的国富民安到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民国北洋政府独裁专政,再到如今这个被献血染红的这片和平的土地,这些积极的或是消极的,无不都是中国的发展。凭借着向阳而生的精神和青年的朝气,中国始终在路上且一直在路上。

习主席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路,我们要走好自己的路。”中国青年应当从自己的路走向国家的路,以青春之志报之于青春之国家,“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声”。在面对艰难坎坷时,保持“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乐观精神;在荆棘丛中,秉持“敢叫日月换新天”勇气;在前路上,常怀“我自岿然不动心”的决心,因为我们在路上,因为星辰大海是我们的征途。(公众号:木欣欣以向荣)

电视剧《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4

近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__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剧目《觉醒年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震撼开播。作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由张永新执导、龙平平编剧、于和伟、张桐、侯京健、张晚意等联合主演。以史为据、以人为本的创作原则,呈现历史真实,传递爱国情怀,重温党的初心。首播后反响热烈收视率不断攀升,特别是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一角,颇受观众喜爱好评不断,新生代演员抗领大旗,颜值演技双双在线。

电视剧《觉醒年代》首次全景式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清晰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了__年前追求真理、燃烧理想的峥嵘岁月。其中,张晚意饰演的陈延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党早期主要领导人陈独秀(于和伟饰)的长子,曾为中国解放革命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该剧的导演张永新在采访中也表示:“张晚意成功塑造出了陈延年这种后生可畏的气质和气势,本身陈延年在剧中的戏份吃重,而张晚意又是年轻演员,但他的戏很稳,可塑性也很强,角色最后呈现出来的状态,与人物十分契合”。

对于陈延年一角的塑造,在很多细节上足以印证了张晚意的用心程度,首先是人物的台词方面,少壮有志铿锵有力,一字一句均完美表现出了角色不同于常人的胸怀与筋骨。其次是人物内心戏份的演绎,因与父亲聚少离多而产生的生疏感和敬畏心拿捏的恰到好处,真实还原了人物内心渴望新知识新眼界却又碍于父子关系的这种矛盾心理。最后是张晚意对于人物小细节的添加,在拾金不昧的那场戏中,陈延年与弟弟在原地等候失主,碰到醉酒的外国人前来打招呼,陈延年第一反应是用手将弟弟护在身后,担当与勇气尽显,也因此而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网友评价张晚意“明明可以靠颜值,偏偏要靠实力”。从《林海雪原》到《莫斯科行动》,再从《共产党人刘少奇》到如今热播的《觉醒年代》,张晚意在荧屏塑造了多个正义、正直、意气风发的正面角色,均取得了不俗口碑。先天的外型优势加之细腻的演技功底,令观众和粉丝对他的影视作品抱有一定的期待,且每一次均能递交高分答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张晚意的另一部作品《风起霓裳》正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中,此次他所饰演的“曹王”倾心权势、野心勃勃,在亦正亦邪间无缝切换。结合他今年的另一部待播剧《乔家的儿女》,可谓是开年霸屏未来可期。

观《觉醒年代》有感 篇5

暑期的时候,在姥姥家度暑假,跟着姥姥姥爷看了一部使我感慨良多、思绪万千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在看这部剧之前,我无法相信,原来我生活的这个国家,曾经是那么混乱,封建。原来有一群人,他们毕生都在为救国奋斗,甚至牺牲。而我,对那个年代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学校作为课外知识的科普,寥寥几句概括了这场新文化运动。我根本不知道这场运动的那些人是谁,是怎样的人。

印象深刻的就是鲁迅出场时,目睹“人血馒头”事件。第一次看时,我震惊了,当时的中国,群众思想是多么无知,会相信如此荒谬的事!看客的冷漠,社会的封建,令我沉思,也令我相信,在当时为什么会有人说出“这国,没法救了”的言论了。

当剧中陈独秀先生的家门口被复古派贴满了辱骂性的纸张时,他的妻子高君曼一边撕着纸,一边擦拭着眼泪,却目光坚定地对他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比谁都清楚,我如果因为这两三声就闻之落泪,那我就不是你要找的高君曼!”语气中充满信任。他们的这份爱情令我感动。

最后,便是陈独秀先生送延年乔年出国时了。上一秒,这两个少年,背对阳光地踏上了去法国的邮轮。下一秒他们,脚底染着鲜血,蓬头垢面,伤痕累累,手脚上的铐镣随着一步步走动碰撞。在死亡面前,他们从未惧怕,在阴森的刑场上,他们目光坚定。陈延年,临刑前,宁死不跪被反动派乱刀砍死,年仅29岁。弟弟陈乔年,临刑前大吼道“就让我们的后辈,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部剧播出后,为了纪念他们,合肥市的延桥路牌下摆满了鲜花,直行后便通往繁华大道。

剧的后半段,先生们都陆续离开,看着每个人的平生简介,几句话概括了他们的一生。我竟然有些不舍。

我想,我见过先生们,在书中,在过去,在未来……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6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李鸿章苦心筹办洋务运动,创建海军,然而,甲午海战一战便全面崩溃。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终因封建势力的挤压而惨遭失败。

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创造了共和。没想到袁世凯叛变革命,,复辟帝制,推翻共和。向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中的大部分内容。中国岌岌可危啊!

当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还有救吗?

国难当头,中国出现了一批先进人士:陈独秀、李大钊、章士钊、蔡元培等。他们主张启发人民的心智,塑造一批新青年。于是,陈独秀,李大钊等开始创办《新青年》杂志,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进行思想改革,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科学与民主的洗礼,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给中国带来了一缕明媚的曙光,给身处苦难的中国人民带来一线希望。

观看《觉醒年代》,使我认识到:当时中国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于列强,而是封建制度与封建守旧思想的腐败与落后。同时,革命的道路漫长而又艰难。我们的稳定而又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那是无数革命先辈用汗与血而换来的。我们应当珍惜当下,珍惜我们生活的每一秒。

同学们,我们知道,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叙利亚仍处于战火;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处于矛盾纠纷中,毫不相让;美国海军舰队多次进入我国南海区域,进行军事演习。……

同学们,要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更需要努力学习,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家主权与尊�

《觉醒年代》的观后感 篇7

电视剧《觉醒年代》主要以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一段历史展开的叙述。

这段时间是一个动荡不安,人民步伐不一的艰难时世,当时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彻底改变中国混乱不堪的面貌。有人愚昧无知、有人迷茫不前、有人企图复辟帝制,同时也有一大批青年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

剧情开篇,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消息引起国民哄动,让在国外留学的一部分有志者青年李大钊等人愤愤不平,他们纷纷回国寻求一条救国之路。李大钊说:“我们必须要唤起民众觉悟,推翻封建思想,振作民主精神”。同时陈独秀也创办了《青年杂志》宣传新思想,倡导阿拉文库,为寻找一条救国之路打开了新思想涌流的闸门。许许多多的有志青年们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革命观点。

在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北京大学”里,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三顾茅庐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随后又在民巷建立起“新青年编辑部”。此时北京大学的一些顽固的保皇党也与新青年展开了激烈的争执。这些画面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不断进化。

在探索和发展真理时,十分艰难。在各种思想和主义的交锋之中,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起来。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加上阿拉文库的迅速传播,如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和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等巨作横空出世,大大推动了有志青年探索救国道路的步伐。

这部剧中也有很多风云人物,他们的服饰习惯也反映出当时那个时代的繁杂和混乱。比如留着长辫子端着烟袋讲国学的辜鸿铭教授。张勋的辫子军领兵复辟及海外留学回来,西装革履的胡适等人,这些极具色彩与魅力的人物形象全部映入观众眼帘。而且他们的人物特点也十分鲜明。在北大红楼的衬托下,一批批洋溢着爱国热血的青年学子也让我们过目不忘。他们让我们看到当时那个时代有一批爱国人士正在不惧艰难险阻,努力寻找成功之路使中国登上历史舞台。

《觉醒年代》为我们展演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以深刻的历史意义揭示了这条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同时赞扬了觉醒年代时期一批共产主义者的一颗颗爱国之心。

这部剧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让我们看到中国的艰辛,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所以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不负众望。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8

1921年,一头雄狮在中华大地上站了起来。中国共产党这个可亲又可敬的名字,多年来在这片大地上无私地奉献着,拼搏着。2012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抹色彩,混沌一片的中国再现繁华。100周年,这个令人震撼的数字,承载着中国的复兴富强之路。

做事的开篇便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蒋介石为了自己的皇帝梦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让他国侵略我国的许多特权,百姓气不打一处来,也无能为力。

李大钊先生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十分正派,点醒了当时在场的许多中国人,“天发杀机,战云四起,倭寇趁机,逼我守夏宇,……既然已经到了国王人死之际,便再无投鼠忌器之顾虑……”

这段悲愤的演说,从此拉开了故事的帷幕。

但最 尽显当时中国人的麻木不仁。这时突然冲进了一个依旧衣衫褴褛的男人,对于女人又拉又拽,但他却是个真汉子,他说:“我们穷人自古只有穷死的命,死也死的站着,不能跪着,知道吗?”李大钊当了身上的东西,给孩子治病,男人就要跪下感谢,他拉住了她:“你说的穷人不是跪着的命!”

这个画面是可悲的,却又是温馨的,在那样一个国人动荡不安,他国随意践踏的中国。千千万万的穷人在上演着一场又一场的悲剧,但人间仍有真情在,纵使天涯亡我,我仍屹立不倒。

这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一部影视,它燃烧着理想的澎湃岁月,以细腻的笔触,讲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梦想,可敬!

感恩无数革命先烈们的奋斗,为我们如今们平安喜乐贡献出了如此巨大的力量。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9

在初一到初二的转换期间,我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几乎提不起一丁点兴趣,甚至考出的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在我和我的父母都苦恼要如何提升这门成绩时,我的一位同学无意间提起他们历史与社会老师推荐的历史剧——《觉醒年代》。

第一次打开这部电视剧前,我所知道的陈独秀还仅限于他是和李大钊前辈一个年代的人。只偶尔从他人口中听说一些。只不过都不算什么好话。

我的妈妈对于什么事情都比较中立,她对于陈独秀同志还是当作一位伟大的革命前辈,因此对他十分尊敬。但当我看完几集之后,感到有那么一些不解。一位革命先辈,如此之粗鲁的对待他的两个亲生儿子——陈延年和陈乔年。

不给他们住,不给他们吃,我心想这样的父亲连自己的孩子都照料不好,又何德何能改变一个民族,改变一个国家呢?

我满心疑问的去问我的妈妈时,我妈却告诉我:“家国不能两全。”

但当我看到陈独秀同志在进行革命时,他眼中的光芒,狠狠的刺中了我,改变了我的想法。他在连夜撰写稿子时所散发出的学者独有的爱国情怀是几乎无人可以比拟的。

当你的家乡被外兵侵略的几无所剩,你是愤慨着握紧拳头?还是默默的流下眼泪?青岛被霸占,剧中的郭心刚一夜白头。焦虑不安恐袭着他,精神上的苦痛与身体中的责任感一同反复鞭打着他,他最终,没能够带白兰回一趟他的老家。看一看青岛,看一看他的家。郭心刚先生,您看到了吗?山东带着和平一起归依中国了!

一群热血的青年聚在一起为国家谋出路,这就是未来吧!在看之前就有耳闻这部剧的感人至深,也买好餐巾纸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看到脸上还有腮腮肉的乔年和延年脚上绑着铁链,一步一步踩入血泊之中,划出一道道血迹,脸上的笑容和几年之前却又重合在一起,我的眼泪还是没有憋住。乔年在剧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哥哥的好弟弟,哥哥说什么就是什么,有危险时也不害怕,因为哥哥会义无反顾的护着他。可延年为了革命先一步离开了人世,有人说在那一段时间里,乔年一定很孤独吧。但其实,他应该知道,他也确实知道,他的哥哥一直陪着他。所以他变得勇敢,不再躲藏在别人身后,他长大了,不需要一片避风港。已经可 混沌之中,总有人会义无反顾。

这世界本不是光明的,不正是因为他们点燃烛光,才照亮了前行的路吗?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0

青春梦想和青春奋斗是一个青年的“精气神”所在。青春,因梦想而绚丽多彩;青春,因奋斗而动人心弦。回首1919年那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是千万青年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青春梦想聚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是千万青年不畏祸难、不畏艰险的青年奋斗掀起当代中国飞速发展进步的时代浪潮。站在新时代的青年,正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更应接过百年前五四精神的火炬,以青春奋斗圆青春梦想。

青春梦想,是青春奋斗的目标航向。知之深则行之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梦想。100年前,北京大学等三千余名青年学生怀揣救亡图存的青春梦想,在民族存续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振臂高呼,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广大青年用源源不断的生力书写了一幅“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时代画卷。细数那些激情燃烧的青葱岁月,倾听那些砥砺奋进的负重足音,重拾那些奋发图强的青春梦想,猛然发现,五四精神已成为中华儿女的精神基因,五四青年为民族复兴的青春梦想已经烙印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身上。广大青年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高举五四运动的精神火炬,做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追梦人,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青春奋斗,是青春梦想的靓丽底色。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拼搏的人生精彩纷呈。神州孤寂,难再回顾,三千青年洒泪京都,弃哀歌,登高奔走,抗议游行,时见睡狮风骨。100年前的五四运动诠释了青春奋斗,觉醒了伟大创造,孕育了伟大革命,推动了伟大飞跃,陈望道翻译出版了全本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杂志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读物,李大钊、陈独秀分别在北京、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开始在北京、上海、湖南和留日、留法、留俄学生中相继建立,那个时代的青年用青春奋斗翻来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延续五四精神,奋进复兴征程,需要广大青年树立大历史观和增强时代使命感,担负历史重任,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以“勇立潮头唱大歌,敢持彩练当空舞”的青春活力起航民族复兴的豪迈征程。

觉醒年代观后感(精彩19篇)

这正是:青春当有梦想,以奋斗砥砺成。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1

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

——题记

看完老师布置的12集《觉醒年代》后,再次拾起笔来,想在此写写自己对这部影视剧的评价。觉醒年代是由于和伟,张桐,张晚意等一批没有流量的老戏骨主演的,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电视剧展播,没有营销,没有热搜,没有词条,就是这么低调的,过了十多天,没有说教,没有无聊,没有为了献礼而拍摄的臭毛病,有的只是慢慢陈述那段历史,那段峥嵘岁月,讲述她从何而来,又为何而来?

查找《觉醒年代》相关背景资料时,网页上各种声音众说纷纭,有说其演的不好,有说不符合历史的,这些都仅是表层的。我想说的是如果你仅看一眼就这般评议它未免也太过跟风了吧,经典就是经典,毋庸置疑,在我看来这反而是一部值得我们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细细揣摩的影片。

《觉醒年代》剧如其名,讲述的是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到中国红船革命之间近十年的历史,短短十年,唤起了中国这沉睡了数百年的巨龙。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胡适,蔡公,鲁迅等

黑漆漆的“吃人”社会终于觉醒了。

看剧的过程中,我被一些影片细节所打动,李大钊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讲话,“逆历史潮流者必被时代的洪流所淹没"。一群日本留学生中斩钉截铁的他似乎象征着中国的意志。还有一�

剧中无声胜有声的细节片段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但从这些英雄的革命先驱身上,我们都不难发现,它们爱才爱国,不畏惧牺牲,心系革命,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是中国14亿人共同的偶像。

这部剧中涉及众多,革命社会底层的婚姻,友情等众多领域来自那个封建时期的韵味,只有细细揣摩才能悟出来,那时似乎每个人不论底层人士还是学术人士,都会有一场无奈的婚姻。

伴随着共产党的成立,影片即将落幕,我想说的是,影片会落幕,而那段深入人心的历史永远都不会落幕。

中国之觉醒并非一朝一夕,而是牺牲,是信念的坚守。

谨以此片献给那些革命先驱者们,历史永存,国家腾飞,都源于你们的`坚守……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2

“我只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题记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这荡气回肠的歌词不禁让我联想到我最近在看的《觉醒年代》这部剧。这部剧从开播到现在,深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这背后的一切不仅是由于剧中真实还原了那个年代的实际情况,更是由于剧中充分展示了那群青年即使生逢乱世,即使命运如蝼蚁,仍然心向光明,向上走的精神面貌。

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那个时代,那些青年人,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偏偏就是这些人拿起了手中的笔一点一滴拯救国人迂腐的落后思想,一笔一画描绘祖国的宏伟蓝图,为那个久病难治的中国寻求一点的出路。

在剧中,被捕学生不畏强权,勇敢伸出自己的拳头向这个社会的不公不义据理抗争;李大钊先生扎根群众,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性;陈独秀一生不懈探索救国救民真理;陈延年、陈乔年烈士赴法勤工俭学,宁死不跪;蔡元培先生置身北大,雪中三请陈独秀,扛着巨大压力支持学生运动;辜鸿铭先生以国为大,致力于翻译事业……

希望今天的人们可以了解那些舍弃小我拥抱大我的先驱,记住那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不忘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路。

我已经不记得是在哪看到的这段话了,但记得大致意思: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的伟大。但其实,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深重得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中国的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我们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我们能否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原来我一直知道他们的伟大,却依然低估了他们的伟大。

希望大家有机会都能一观这觉醒年代的故事,他们绝不应该只是存在于教科书的白纸黑字,而是笔笔用血泪和牺牲写就的真实的不该被忘却的历史。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贵之时期也。回望青春年月,你能看到导弹之父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肝胆之父吴孟超……他们以青年之躯铸就了以“父”之名。他们把国家,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书写了他们那代人的青春华章。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3

以前提起陈独秀,总是觉得遥远而陌生,但是看完《觉醒年代》后,我对陈独秀以及和他一样的英雄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从他们的英勇事迹中我也学到了许多精神和知识。

爱国之情

“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悍泰山。”陈独秀如是说。在“巴黎和约”签订期间,陈独秀先生不惧进监狱,带领学生走上大街游行,要求拒签“巴黎和约”。他用毕生的精力吹响了新文化的号角。面对外界的种种压迫,他毫不退缩,愈进愈勇。我想,支撑他的一定是爱国之情吧。

当下,新冠病毒肆虐,凝聚我们的不正是和陈独秀一样的爱国之情吗?

自强不息

“当牛做马不是咱的命啊,命,得咱自个儿定。”这是李大钊在领导工人上街游行前说的一句话。李大钊先生向来强调要自强,中国人才能站起来。他不怕警察的追捕,在街上演讲、宣传,呼吁中国人要自己站起来,新文化的成功一定也包括了李大钊先生的自强不息。

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要退缩,迎面而上,这正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自强不息。

勇敢无畏

“我们也要准备,做共工这样的,万死不辞。用于彻底粉碎旧社会的猛士。”这是毛润之的宣告。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有许多冲锋在前的猛士都牺牲了,毛润之不怕丢去性命,领导各种活动,对于生命的压力,他毫无退缩之意。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他的勇敢无畏。

可能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勇敢似乎距离我们太远了,可是能够面对生活,面对一个不完美的自己,不正是勇敢无畏的一种体现吗?

兼容并济

“新旧文化之争,那是学术之争,应该百家争鸣。”这是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看法。在新文化盛行于全国时,那些旧文化的代表人物会想尽一切办法推翻与自己敌对的文化。可是蔡元培看到那些批评自己的文章,非但没有“还手”,反而选择包容,理解他们的行为。这种兼容并济同样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

在遇到矛盾时,我们也应该听取对方的合理意见,吸取其精华,这种兼容并济同样是我们需要的。

看完了这部电视剧,我不仅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而且学到了很多。这让我感到很有意义。无论是陈独秀的爱国之情、李大钊的自强不息,毛润之的勇敢无畏还是蔡元培的兼容并济,都是我们中学生所必备的。虽然时代在改变,但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传统美德是不会改变的。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4

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青联要坚定传承青联“爱国、团结、跟党走”光荣传统,勇于担当、奋发有为,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新时代赋予新的机遇与考验,青年群体有要求索的新征程,有要完成的新使命,他们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群像在时代的卷轴上留下浓墨重彩,也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留下奔腾不息的浪潮。今天,激越的时代鼓点令人感奋,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舒展于眼前,更壮阔恢弘的征程铺展在脚下,全国青联要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集聚精锐之力,团结带领广大青年接续奋斗于新征程、奋进

壮怀激越铸利剑,以“伟大梦想”引领前行力量。全国青联要引领广大青年走在时代前列、争当时代先锋,让青年人的能力本领成为祖国发展建设的坚挺支撑,引领广大青年朝着伟大梦想的方向奋勇前行。青年人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有朝气有激情,敢尝试敢创新,勇担当勇作为,是奔涌的“后浪”。青联要强化使命担当,尽心竭力地服务于青年的成长,既要加强联系也要建强组织,既要给予鼓励也要适时鞭笞,最大限度地激发青年建功立业的开拓力量,集聚青年建设国家的智慧力量,引领广大青年成长成才,服务于国计民生,在育人兴才、国防保卫、工程建设、科技研发等各领域各行业勇扛责任、践行使命,扎实地学习知识、锻造本领,争做伟大事业的“实干家”,争当实现伟大梦想的“筑梦人”。

忠肝义胆作前锋,以“爱国情怀”砥砺报国力量。青联引领着广大青年的思想与行动,要以爱国主义旗帜汇聚青年力量,带领广大青年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青联要强化职责使命,不断强化广大青年的思想认同感,铭记“国之大者”,让青年心中的报国之志、爱国之情渗入骨髓、铸入灵魂、融入血脉,让爱国主义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以身许国的一腔热血、一股冲劲、一种韧性,拧成打不散、拆不开的“战力绳”,拉起保家卫国的“防卫线”,建立广泛的青年爱国统一战线,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积极贡献青春力量。

万人操弓射一招,以“同舟共济”凝聚硬核力量。正如李大钊所言,广大青年要“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团结凝聚青年力量,带领广大青年敢于斗争、勇于奋斗,担负起时代责任,是新时代青联必须牢牢把握的重要任务。当前,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既有新挑战,也有新机遇,既是大变革,也是大发展,值此新旧交织、局势复杂、新机与危机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国青联要凝聚起“90后”“00后”的新生力量,团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青年群体,聚合闯的干劲、拼的意志,在大战大考中吹响攻坚克难的号角,以重锤敲响锣,以钢筋铁骨铸利剑,让“我先上”聚合“一起上”的力量,让奋斗之“我”召集奋斗之“我们”,将青年群体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一同战疫、战洪、战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越是艰险越向前”,齐心协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在勇克难关、勇斗激流中擦亮奋斗底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保驾护航。

风鹏正举,青春飞扬。青联要带领广大青年在旭日下茁壮成长,在风雨中锻造筋骨,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凝聚起更磅礴的青春力量。让青联事业朝着焕发活力、向新发展的目标阔步前行,激发中华青年心中的力量、脚下的力量、逐梦的力量,向着海潮,激发气势磅礴的力量;向着朝阳,汇聚充满温度的力量;向着高峰,锻造团结向上的力量。让这种力量推动时代、引领未来,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让“青春之歌”更加嘹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5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最终证明了,究竟是什么才能拯救中国,而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感谢那群人,那群前行者,他们是火炬,最黑暗的年代中他们点亮了一盏明灯照亮长夜;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脊梁,唤醒了旧中国,是引领我们的觉醒者1919年,在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被列强瓜分和出卖。2021年,在阿拉斯加,中国和美国在战略对话上激烈交锋也不过,就是一百年。正恰好,刚刚一百年一百年后,换了人间;中国崛起,且听龙吟。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6

通过收看节目,我觉得电视剧《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了中国人民是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我们党的一百年,是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更用事实说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这部剧里李大钊为了唤醒当时的青年有一句名言:国家不可一日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不觉醒。这说明不管是 《觉醒年代》是党史学习教育电视剧形态的优秀教科书。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7

不止一位身边的人说过,《觉醒年代》是他们唯一通宵追过的剧。听后,我不禁疑惑:什么样电视剧能有这么大的魔力?但等我接触《觉醒年代》之后,却顿觉相见恨晚,果然是一部值得通宵追的剧。

先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陈独秀的两个儿子延年和乔年。陈独秀常年在日本做革命事业,无心顾及家庭,却正好磨练了陈延年和陈乔年勤朴、自立的性格。虽然他们的父亲在中国已经鼎鼎大名,却一点也没有靠父亲的念头,靠自己摆摊卖《新青年》杂志为生。他们拾金不昧,捡到别人的钱包时,执意等失主回来找到钱包后才离开。他们可能暂时囊中羞涩,但人格高洁行为磊落,后来两人纷纷选择投身革命也是情理之中。

由不同学派共同构成的北京大学校园里,平等、自由的风气也令人向往。校长蔡元培选拔人才的标准是“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上到革命先锋陈独秀,在传统文化颇有造诣的。辜鸿铭,下到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是思想却走在时代前列的刘半农,都是他座中常客,是被他聘请到中国最顶尖大学的教授。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封建残余如毒瘤般扎根于人们心中,军阀如野兽般剥削百姓,腐败无能的官僚沆瀣一气的北京城里,北大却提倡人人平等,不仅教师能教导惩戒学生,学生也可以反过来指出教师的不足。虽然各人意见相左,可能你是顽固腐朽的保皇党,我是新思想的坚定拥护者,但我们仍要共坐一席,在讨论中进步。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都能像北大校园这样,所有人的思想高度都能和北大师生肩并肩,那么我们距离理想的世界还会远吗?

剧中最让我震撼的是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作为革命先锋的“硬骨头”精神。当反动派黎元洪对报刊“甲寅”中先进的思想大为不满,甚至以死亡相威胁时,我本以为他们会暂避风头,到天津躲避黎元洪的十万军队;然而,陈李二人却坚定地留在北京,继续创报。“高压之下,我们总不能都认吧。”对啊,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为什么每一次的制度都比上一次先进?恐怕就是因为在高压之中,出了很多像李大钊陈独秀这样为国为民“不怕死”的人。

虽然李大钊先生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就是这样,才使千千万万中国的新青年们的意识觉醒,使得新青年们从统治者们高压的阴影中走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时代。

觉醒年代观后感 篇18

我愿做最后的火炬

李世麟

一百年前,军阀混战,社会中处处都有“吃人”的封建礼教,腐败与黑暗充斥了整个旧中国。这些封建思想、封建礼教、“吃人”、“被吃”,让当时之社会,当时之中国病入膏肓,无药可医。面对这样的中国,是参与“吃人”,追随封建,还是殚精竭虑铲除推倒这个发着霉、烂着疮、流着脓的老房子,我们的先辈选择了后者。

一百年后,“吃人”的现象早已不复存在,面对先辈,我们会称他们为英雄,会说这盛世如你所愿。但当时的他们终究不是预言家,他们看不见如今的盛世,不知道那个他们梦里的新中国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成,更不用说自己当日的牺牲是否被人铭记,自己满怀的信念是否被人传承。但是,尽管前路茫茫,尽管前路被黑暗所笼罩,他们知道若没有第一个敢于照明前路的人,那就不知道多少人每天在“吃人”,在“被吃”,若没有第一个开拓新路的人,就不会阻止那些发着恶臭的封建礼教在这黑暗中成长。他们在牺牲时,在用生命与黑暗斗争时,心里想的不是亲人,不是自己,而是革命信念与民族大义。为了建成一个可爱的中国,他们舍弃了自己的性命,多少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年幼的孩子失去了父母,多少垂垂老矣的母亲失去了他们的孩子!

那些反对他们的人,那些加入“吃人”反对革命的人,他们可以遮住天上的太阳,让这个世界黑暗无光,只留下黑暗与恶臭,但他们绝对无法遮住民主的光芒,如果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是拉动历史前进的车夫,那么民主就是帮助历史前进的车轮。新文化运动只能用民主的力量才能让历史前进的车爬越封建礼教的那道高山,找到被高山挡住的光。

我们走过的每一条路都是用革命先烈的血肉铺出来的。在那个年代,他们用热血一笔一划写出的青春与信仰,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国家的成败全在这个国家的青年身上,他们骨子里流出的爱国情怀与精神文明是这个国家的顶梁柱。先辈们手中的火炬已经传递给我们,先辈们心中的信念已经传承给我们,当代青年啊,该觉醒的不只是当时之中国,更应该是现在的我们啊!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奋斗作为青春的底色,成为一个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的励志少年!

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太阳,我愿做最后的火炬!

71 3614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