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作文范例【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作文范例【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第一篇】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毕业前,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把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写下来,与下一届同学分享,要求所写的体会具体,切实,易记忆。

②今天早晨是家长送你来考场的吗?请对“家长送考”现象予以评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③写一段抒情文字(可写诗歌),纪念自己的18岁,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显然,这种微写作题具备与传统高考的800字左右作文所不同的独特优势,它篇幅短小、针对性强、方式灵活,北京的这次语文高考改革,引起了全国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笔者以为如果能够将其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之中,那么对于打破学生无法当堂成篇,教师无法现场讲评指导的困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新颖灵活的内容,不拘一格的形式,字数不多的篇幅,费时较短的写作,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微作文的概念

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在200字左右,可以是描述性、议论性、抒情性的文段,也可以是应用文,主要考查学生应用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事物,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

二、微作文的类型及运用

笔者把微作文分为描述事物、表达观点和抒发情感等三大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类型,给出不同的教学提示,以教师示例、学生创作、当堂展示的形式进行微写作指导。

(一)描述事物类

教学提示:抓其特征,画其神韵。

教师示例:

小雨丝丝欲网春(宋・李弥逊《春日即事》)

(2014嘉兴市二模卷)

暮春时节,细雨飘洒,淅淅沥沥,绵绵密密,幽幽的茉莉花香弥漫在春雨的气息里,纤细的雨珠曼舞着晶莹的丝线。无边丝雨如愁,在空中密密地斜织着,织成一张多情的大网,不忍让她归去,雨点轻扯住她的衣角。淅沥的小雨温和地铺成深深浅浅的记忆,是渭城的朝雨吗?是天街的小雨吗?千百年来未变的雨声雨韵都在诉说着对春的钟情与挽留。

微试牛刀: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据2013北京东城区期末卷改编)

请同学们现场对这段文字进行创作并展示:

生1:外面是锣鼓喧天,精彩纷呈的热闹景象,可里面却只有一个孤影,一盏孤灯,一个孤人,那孤影颤抖着,扭动着,像是在诉说喷薄欲出的思念;那孤灯明明灭灭,仿佛也耐不住这无边的寂静;而那孤人则闭目神思,思绪飘渺,飘荡到一个令人牵挂的地方。

生2:冬至、夜晚、孤灯,此刻的他正抱膝蜷坐在一个偏僻角落里,抖抖索索的影子映衬着他,窗外一片片雪花飞斜着,洋洋洒洒,那飞舞着的雪花伴着沸腾的鞭炮声、孩子的笑语声,飘进了他的耳际,侵蚀着他的肌肤,冰冻着他的内心,那冰冷穿过他的眼帘,化为一丝丝的泪光,在这灰暗下慢慢散发着忧愁的苦味。

……

(二)表达观点类

教学提示:观点明确,表达得体

教师示例:

学校为高一新生设计了一款校服,男式帅气,女式俏丽,学生们很喜欢。但有家长提出,这样的校服穿上后易使学生分心,甚至会助长男女同学之间的爱慕之心。请你替校长写一段话,帮助校方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据2014北京高考样卷改编)

各位家长,你们的顾虑,我是可以理解的。但新款校服确有它的可取之处。研究表明,称心美观的衣服往往能够增强人的自信,而自信乐观的精神状态正是学习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花季的少男少女尤是如此,我们何不细心呵护,善意引导呢?最重要的是,现在的青少年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自制能力,做父母的完全可以多给孩子一些支持和信任,在沟通和信任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微试牛刀:

不管红绿灯,凑齐一群人,蜂拥过马路,被网友戏称为“中国式过马路”。针对这一现象,请写一段文字对行人进行规劝。(据2013年重庆高考卷改编)

请同学们现场发表观点并进行展示:

生1: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是违反交通规则的,依法而言应适当的罚款。相比而言罚款也是小事,万一过马路遇到意外,自己遇到严重危险,那可是大事了。再说出了意外,您的亲人怎么办,并且这样的过马路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孩子们的心中会怎么想呢,请为孩子们树立好的榜样。

生2: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为习惯,凑齐一堆人直接过马路,不仅给正常的交通带来麻烦,并且一旦出事,负责的必定是自己,就算不顾忌自己,也要为家人着想。进一步说,这种行为体现的是个人素质的高低,我想任何一个人都不想被认为是一个道德素养低的人,所以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

(三)抒发情感类

教学提示:融情于境,饱满真诚

教师示例:

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期盼之情。(据2013年湖北高考卷改编)

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倦飞的鸟儿业已归巢,嬉闹的孩童早已归家,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风儿吹动了祖孙的发梢,也吹动着他们心中的思愁,他们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晚风阵阵,诉说着等候者的绵绵思恋。天边的云啊,你可曾带去了故乡对游子的思念,带去了母亲的牵挂,儿子的期盼?

微试牛刀: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史铁生《我与地坛》)史铁生的这句话触动了千万人的心灵,母爱与我们相随,我们高兴过的地方母亲高兴过,我们哭泣过的地方母亲哭泣过,我们生命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请记叙一件事情,表达对母爱的感动。

训练方法:先给一个示例,让每位同学写一句抒情性的话,再给第二个示例,让每位同学写一段抒情性的话,训练由浅入深。

示例1:一天天的日子一边体验一边怀恋,刚刚说了再见又相见,生命中与我们不离不弃的是母亲。记得那日学校组织春游,临行前母亲拉着我的手再三叮嘱,但又不放心地伴我到车站。汽车开动的那一刹那,我看见了母亲心中的担心和关切。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离开家门到步入学堂,我从来都没走出过你牵挂的目光。莺归雁去,冬去春来,岁月染白了你的鬓发,销蚀了你的容颜,却从未带走你对儿女的牵念。

生1:这似水的爱缓缓滋润我的身体,让我慢慢成长。

生2:她像是柔美的音符流淌在我的脑海里,我知道那是满满的爱。

生3:晨光在她的瞳孔中破碎成珠雨,波光粼粼,是最深的夜中那一抹最亮丽的温柔,哗的一声,大地回鸣,天光回暖。

生4:母亲的再三叮嘱,母亲的关切神情深深的刻在我的心上,旅途的欢乐虽能洗净我的悲伤,却无法淡化我对母亲的感动与牵挂。。

生5:车子渐行渐远,但我与母亲的距离永远不会扩大,她对我的爱就像深深的印在马路上车轮印一般,深深的印在我的每一个毛孔里。

……

示例2:周末回到家,随手把一周的脏衣物全部扔进洗衣机,然后便潇洒地去放松。母亲看到洗衣机里的衣物,只是哀叹了一下,便又全部拿出来,分类放好,将一部分丢进洗衣机,一部分浸在水盆里泡着。晚饭后,刚把碗筷洗好的母亲,又匆忙地冲向水池,抓起衣服反复搓洗。水已经放置很久了,变得冰凉,母亲的手冻得通红,可母亲的动作并没有半点停顿。

这一幕无意间映在不远处我的眼里,她的动作好似放慢了一般,深深刺入我的心里,它锋利无比,刺得我生疼。多年来,母亲一直勤洗我闯的祸和污泥,她日渐苍老的面庞是我一生无法偿还的借据,她日益佝偻的背影是我心中无法释怀的风景。

生1:一份爱与感动慢慢渗进了空气里,思绪一点一点被融化,时间凝固成句点,母亲的背影成为印在我眼中的立体忧伤,这定格的瞬间便成为永恒。雨过无痕,但这华丽的瞬间用爱的力量堵住了我心中的伤口。虽记忆的年轮随着岁月一点一点腐蚀,这刻骨铭心的背影却成为心中永恒不衰的风景。

生2:她把头发高高挽起,松松垮垮,有几根发丝垂下,她的手被困苦和劳累刻上伤痕,被凛冽的寒风所侵蚀,她的眼角被漫长的岁月磨砺,毫不留情的刻上纹路。你是否还记得那精致的盘发,你是否还留恋那一双鲜白的手,你是否还渴望那灵动的眼眸,原来时光竟这样匆匆,一眨眼,时过境迁,沧海桑田,青春小鸟早已远飞,但她却把自己留下,留在我的漫漫人生路上,成为岁月沉淀下最美好的风景。

综上所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微写作,通过这种灵活多样且颇具时代气息的写作方式,让作文不再只是一道让学生看到就头痛,拿笔无话可写的题目,使微写作真正地融进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而在乐学、想学的氛围之中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永明。微作文练功 大作文唱戏[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12).

[2]姚雪鹏。日常“微写作”训练题目设计初探[J].教育观察・中旬,2014,(6).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第二篇】

(1)衣锦还乡指南蹿红网友调侃“中国式装腔”(《扬子晚报》2013年2月21日)

(2)中国式离别:舍不得爸妈但还是要走(《重庆晨报》2013年2月16日)

(3)“中国式买房”你中枪了吗?(《重庆时报》2012年 11月20日)

(4)“中国式民主”照亮中国未来(《人民日报》2013年 3月9日)

(5)“中国式微笑”王君如问鼎达人秀(《解放日报》 2013年1月28日)

源自网络的流行语层出不穷,而“中国式”标签所向披靡,流行程度之深和影响范围之广是显而易见的,借助网络等媒体的传播达到了“瞬间爆炸性效果”,这个语模不仅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并且一跃成为了2013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和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模拟题。那么,“中国式”何以蹿红?

这一流行语中词缀“式”的介入,既有其独特之处,又符合汉语本身的表达习惯。“中国式”为新衍生的词语提供了一个能产语模,信息焦点始终落在“中国”上,由“式”担当起大众心理预设的期待内涵,能反映出“中国社会”特性,看似简单却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能量。其实,早在“中国式离婚”引领这一流行语之前,就有“中国式英语”等说法,也叫“中式英语”,带有“本土”语言的意思,指使用英语时受汉语思维方式或文化影响而拼造出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带有中文词汇、语法习惯的中国特色的语言,在英语里面被称为“Chinglish”。Chinglish在2005年全球最流行的十个词汇清单中位列第四。那么,缘何“中国式”在2012年底迅速蹿红?

原因之一,这种语模容易套用,人们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开车强行变道称为“中国式并线”,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将家长接送孩子上学而造成校门口车辆摆放杂乱的场景称为“中国式接送”,将帮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称为“中国式父母”,甚至将刘翔在伦敦奥运会上跨栏失败的一幕称为“中国式失败”。这种语模多种后置词语都可以进入,后置词语从最初由双音节名词“离婚”充当,发展到由动词“装腔”“拒绝”“哄抢”“申遗”“维权”以及多音节名词“潜规则”等充当,甚至由“过马路”“接送孩子”“买房购房者”“应试教改”“到此一游”“岳阳自来水”等复杂词组来充当,由此扩大了语言的张力,最大限度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该组合后置词多音化,展现出“中国+词缀‘式’+双音/多音节”流行势头。更有一些书籍、影视作品使用“中国式”这一代表中国特征的语模,例如电视剧《中国式相亲》、著名微电影《中国式关系》等影视作品,书籍则有畅销小说《中国式民主》、网络小说《中国式民工》、官场小说《中国式饭局》等。

原因之二,“中国式×”作为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成为影响到现实社会的语言形式,总是力求用最小的努力去达到最大的交际效果。“中国式×”的构词正是这样,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超越一切语言界限的障碍而广泛流行。“中国式相亲”“中国式加塞”“中国式购物”……自嘲也好,调侃也罢,立刻抓住公众的眼球,迅速火爆流行,并得到普遍认同。

原因之三,内容上,“中国式×”对国人的思想状态、生活方式有很强的概括性,如“中国式养老”,扩容后的“中国式以房养老”,使用上饱含调侃幽默意味,成为一种观点与立场以及一种批评的力量,也成为一种另类的民意表达;形式上,人们往往更乐于使用轻松、通俗、简易的语言,“中国式×”精辟醒目,韵律上朗朗上口,具备了迅速传播的优势。

“中国式×”成为网络热点,凸显了当今社会乱象和积极因子的相互纠缠。例(1)(2)(3)是以调侃的心态进行自我反省,表达自嘲、反讽、批判义;例(4)(5)传递真善美的“正能量”,表达赞扬、自豪义,在语言的感情色彩上与前几例截然相反,属于褒义性语模。应该看到,如“中国式微笑”等优良品格的存在,是应当鼓励使用的积极语模。

原因之四,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式×”让人感到新奇、刺激、顺口、悦耳,能够及时反映某一时期的社会潮流或切合大众心态。近年来,每年由权威机构的主流媒体流行语,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等领域的热点问题,跟踪并研究这些流行语,是观察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新视角。流行语的使用者愿意经常使用“中国式×”的语模,倾向于复制那些最为流行的语言信息,被模仿的语言信息越时髦越新潮,人们就越是模仿它,如“中国式摩登”“中国式休假”。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第三篇】

六年级遵守规则话题作文六百字1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规则,规则就是规矩。考场上有考场规则,运动场有运动规则,在斑马线上也有交通规则。过斑马线不能闯红灯,这种规则应该是所有人都要遵守,可还是有许多人选择在生命线上进行冒险。

“中国式闯红灯”,这被称为是最自由的过马路方式,马路两边,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灯绿灯无关,反正目标大,汽车肯定不敢撞过来。正是因为这种观念,我国每天都有人在斑马线上发生交通事故,安全线成了危险线。

这回,我也成为了违反交通规则中的一人。我和妈妈在郑州游玩时,当我和妈妈到达路口,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人,而这时,左右几乎没有汽车在通行,似乎空气静止了。人们似乎都在想:是闯过去,还是等一等这三十秒,不跨越这条规则红线。

终于,一位有点微胖、身穿白色衬衫的男士敢为天下先,径直穿过人群,走向马路对岸。接着,人群松动了,我们都开始了“中国式过马路”,无视红灯,鱼贯而出。我冲出绿化带,脖子扭来扭去观察身旁的汽车,踏着大步,挥舞双手,昂首挺胸,如同国旗仪仗队走过广场。突然,一个黑色的身影从我面前呼啸而过,我吓得呆住,只感觉有一只手把我拉过了马路,我到现在都不记得,那个黑影,是小汽车还是卡车。这次的闯红灯经历给我敲响了警钟,也让我明白规则的重要性。

回到家乡仙桃,我依然看到了许多“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那天,我放学来到马路旁,和许多人一起等待绿灯亮起。我看到了身边这样一位大姐,她左右看看,毫不犹豫地离开马路边沿的台阶,准备带头闯过红灯。她已经走过了三格斑马线,前面还有十几格,但是,我没有动,我身边的其他人也没有动。这位大姐停下了,十分犹豫,但还是没有退回来。

就在这时,左右两边的车来了,没有一辆减速,大姐只好在车流中尴尬地站着,多危险啊!可是,等车流一断,她还是突然加速,跑到了对面。红灯还有大概三四秒,我身边的这些人终于忍耐不住了,一起阔步走向对面,而我却一直等绿灯亮了,我才抬脚。我在心中为那些越过规则红线的人而羞愧,他们不仅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还拿他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想过后果的可怕吗?

回首往事,我看到用自己生命闯红灯、越过规则的人,实在是屡见不鲜,我想到一句让人深思的话:治标不治本。光靠红绿灯的提醒,光凭中国人自己的自觉,这些表面约束工作是做不到让“中国式过马路”遁形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强化规则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式过马路”呢?

六年级遵守规则话题作文六百字2

什么是规则?是白纸黑字的法律条文,还是七大章八大节的校规?应该不是这些。当一个孩子在你身边摔倒时,没有哪条规则要求你必须把他扶起来,但你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你心是有这样一个规则:要帮助比你弱小的人,心中这种规则多了,道德也就随之形成了。

规则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

没有道德,规则是无法支撑一个社会正常运转的,规则是人定的,如何严密也不能够到“天衣无缝”。若没有道德的支撑,规则是很容易被人钻空子的。你说不许“随地”吐痰,那我就吐到公园的长椅上好了;你说不许“乱涂乱画”,那我就“认认真真”地给你画上一排青面獠牙的小鬼,如何?事情若真到了那一步,恐怕就不是一口痰,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律师们大可钻法律的空子,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事情弄得黑白颠倒,是非不分,只怕年年都要“六月飞雪”了。

没有规则的社会更是要方寸大乱。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范促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路不拾遗”或许还有可能,而“夜不掩户”却怎么听怎么像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当道德不足以约束人们的行为时,规则将会适时地补上这个漏洞。“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听上去是道德的沦落,但美国却制定法律,要求你先把自家门前的雪扫干净了再说,至少不能让路人被你家的积雪滑倒。这就是道德的底线——规则划出来的。

理想的社会应是规则与道德并存的。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滑出道德的底线;同时,道德也填补了规则的漏洞,使其更加完美。一个人被外在的规则和内在的道德约束着,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社会的规则与道德相辅相成,这个社会才能充满希望。道德是通向美好未来的路,而规则就是路旁的灯,照亮我们纯洁的灵魂,也照亮那条充满理想的大道。我们将道德埋在心底,将规则挽在手上,勇敢地面对未来。

六年级遵守规则话题作文六百字3

生活在这世上,时时处处都有规则。面对规则,有的人抱怨它让人放不开手脚,有的人对它不屑一顾,还有人遵守规则,并享受着规则带来的有序生活。规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各不相同,我们要怎样对待规则呢?

规则应该是张无形的网,它在无形之中限制人们的活动。规则这张网,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日常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我们左右。而我们,可能同时身处各种“网”之中,大大小小,随时随地。想象一下我们身处各种“网”中的情形,行动受阻,不禁有种窒息的感觉。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亦是如此,没有这么多规则参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可能早已处在一片荒蛮、混乱之中了。

可是,有时规则又不是“规则”了。为什么有人面对规则会那么坦然?因为他们眼中的规则早已不是束缚人的网了,或许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从不会觉得等红灯是束缚他们的网;守时的人从不会认为每日按时出勤是一种负担;年仅十岁的孩童,早已明白上完厕所后冲水是一种规则。因此,把规则当成一种习惯,心中常有规则意识的人不会为规则所累,不会抱怨规则。或许,“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人人都有规则意识的社会之写照。

规则无论大小,它不会是完美的。规则,不可能是面面俱到、无一纰漏的,因此,我们不能做规则的“钻空者”。投机取巧不会得来所谓的“自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规则,不可能是感性的,它不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我们不做规则的“篡改者”。不要试图为自己找理由辩解,不要用“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来为自己开脱。我们更不要做“犯规者”,明知规则却要违反。但有时,规则并不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或者已成了变了味儿的规则,这时,我们不能做规则的“盲从者”。

规则不是为了束缚人而存在,它不是对我们的故意刁难;规则不是为了守规则的人而创造,它只是对规则意识淡薄的人的一种鞭策。要知道,我们不必为规则所累,不必为逃避规则而费尽心思,只要规则在心中,生活也可以有序而轻松。

六年级遵守规则话题作文六百字4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有有各种各样的规则。小朋友做游戏时有规则,各种体育赛事都有规则;学校的校规、校纪,国家的法律等无不可称为规则。为什么有这么多规则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需要它们。

各种各样的规则虽听起来十分烦琐,但仔细一想,它们绝大多数是合理的,符合尽可能多的人的利益,因为它们就是为此而被制定出的。

也许有人会说:“啥是规则?纯粹是戴在人们心上的精神枷锁。”而这些人也常因我行我素而受到处罚。

诚然,有些规则确应被摒弃,比如妇女缠足等封建习俗。这样的规则不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的正常运行,我们当然要把它们废除掉。

但是,我们不能仅凭个别不正确的规则便否定有规则的必要性。试想一下没有规则的世界吧,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没有规则,体育赛事就无法进行。因为没有规则,所以什么手段都可以用;因为没有规则,所以再怎么折腾也闹不出个谁输谁赢;因为没有规则,所以体育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没有规则,人类就不可能生存发展。离开了道德、法律的束缚,别有用心的人便可为所欲为,终被强大的人除掉,整个人类社会会因此变得处处混乱不堪。

……

没有规则,这个世界将会是混乱的、倒退的。可以说,规则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必要保障。

或许有人会用一句军事谚语来反驳:“战鼓发言,法律沉默”即说规则是脆弱的。而我则认为,此谚语本身就是一条规则。“弱肉强食”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法则。在这一规则下,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才能在激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若是无视这一规则,我们将会重演近代的历史。

我们需要规则,需要有利于推进历史发展的规则。

六年级遵守规则话题作文六百字5

规则无时无刻不在每个人身边:同学们跳皮筋要讲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进超市购物付账要排队……有的人遵守了,有的人却没有,前者能自律,而后者却放纵了自己的行为。

当面对很大的诱惑时,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你会不会闯红灯或是逆行?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其实,遵守规则并不难,如果不信,你可以听我说一个关于“规则”的故事。

我读三年级时的一天中午,下课后我回到妈妈的单位早早地吃了饭,便来到灵通英语班和同学温习单词。突然,我发现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包装精美的小本子,这个小本子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我心里开始犯嘀咕:可不可以把这个本子拿走呢?

多好看啊!是谁的呢?同学看我在发呆,就问:“朱戈奇,你在想什么呢?”我清醒过来,说:“没啥,我们继续温习吧!”那个本子在我心里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十分钟后,我们温习完了,走出教室时,我又想起那个本子,回头一看,它还在老师的办公桌上。

我跑过去,拿起那个本子就翻,它真的很漂亮,我的心又动了,但我想起从小妈妈就对我说过的话:“不能拿别人的东西。”这时,我似乎感觉到有两个小人儿在我心里争论,一个说:“可以拿,又没人看见,那个本子多漂亮呀!”另一个小人儿说:“绝对不能拿,如果你拿了这个本子,你就失去了‘诚实’。”最后,我听从了第二个小人儿的说法。因为诚实是金,是你倾家荡产也买不到的宝贝。

后来上英语课时,我才发现那个本子是我最要好的朋友胡漪雯的。我在心里暗暗庆幸:幸亏刚才没有拿,不然,我就失去一个好朋友了。那天下午,我特别开心!

通过这件事,以后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我再也没有动摇过。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克服诱惑的方法:

一、设想撒谎之后的后果,想一下如果做错了事会失去哪些宝贵的东西。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第四篇】

心中不再有沉稳平静,取而代之的是浮躁。我们为什么会违反交通规则?为什么不能安静地等上一两分钟?当下社会每个人都很忙,恨不得一秒当成两秒用,两步并成一步走,直到忙晕了头,开始变得浮躁。没错,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间,没有谁能将日子过得如行云流水,但浮躁只会使生活变得更加混乱,使交通秩序变得更加混乱不堪。难道不是吗?也许现在人们过马路关注的不再是红灯什么时候亮,而是路上什么时候车少,可以赶紧过去。我们的心渐渐被浮躁占据了,被它一点点侵蚀,逐渐变“穷”。

心中不再有热情友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一个人闯红灯仅体现了个别人的素质,如今出现了“中国式过马路”这样的现象,那就不蔚ナ歉鋈怂刂饰侍饬耍更映射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隔阂,人性友爱互助的光辉正在消散。红灯下,我们看见有人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不但不加以劝阻,反而任其行,甚至自己也加入其中。这不是冷漠又是什么?一句善意的劝阻很难说出口吗?心也开始被冷漠填充,逐渐变“穷”。

心中不再有敬畏,取而代之的是无所谓。朱熹曰:“君子之心,常怀敬畏。”世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敬畏,最重要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是值得敬畏的,然而过马路时你是选择与汽车的速度相较量,还是选择停一停,让一让?“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前提是车被人逼停,可是如果车不停呢?相信我,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全身而退这种事情。过马路这件小事实际上是国人随着时代变迁而变迁的一个缩影。人们对生命不再敬畏,真的可以无所谓吗?

当所有的问题呈现在我们眼前,所有的提问叩击我们的心灵时,何不进行改变呢?信号灯的出现确实是一种改变,但它改变不了问题的本质,关键是要提升国民素养,让人们的心“富”起来,不再焦躁,不再冷漠,不再无所畏惧。

找回我们的沉着冷静,过马路时停一停;找回我们的亲和友善,遇违规时劝一劝;找回我们的敬畏之心,过红灯时退一退……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身修养,真正改变我们的心穷,做到不患物穷亦不患心穷。

教师点评

本文开篇紧扣材料,提出两个问题,进而很自然地提出中心论点“中国不患物穷而患心穷”。论点既紧扣作文材料,立意又别致新颖。文章主体部分,作者采用并列式的结构模式,从“心中不再有沉稳平静,取而代之的是浮躁”“心中不再有热情友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心中不再有敬畏,取而代之的是无所谓”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分析议论。文章结尾,作者又用整齐的句式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教师亮分

71 1671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