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参考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读《乌塔》有感参考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四年级上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读后感1
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也不可能是一无是处的。尺虽比寸长,但也有不够长的时候;寸虽比尺短,但也有用得上场的时候。俗语说得好:“人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怎能不犯错误。”十个手指也有长短,“金无足赤,玉有微瑕”,“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都说明了这一道理。
虽然道理是容易懂的,但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却往往要求“尺有所短”,同时又忽略了“寸有所长”不是吗?其实,人的智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三百六十行,行行称状元。所谓的“博士、专家”也不过是某一领域里的博士、专家,所谓的“多才多艺”,也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全才是不存在的,人人都难免有其短。
当我们选拔人才时,不能求全责备,非要找个全才不可,那是错误的,我们就是要看到他们身上出众的才能,否则,就会埋没人才。牛顿是物理学家,但不善辞令;孙膑是军事家,但未必能亲临前线;陈景润是有名的数学家,但不是个好数学教师。我们不能因此说牛顿的三大定律无价值,孙膑的兵书对作战没用处,陈景润对歌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就是错的。相反,我们不能不承认他们三人都是名副其实的人才,都是对世界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同样,在我们的同学当中,科科拔尖、样样都好的人固然有,但恐怕只是凤毛麟角,大多数同学既有“长”科,也有“短”项。即使是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也一定会有过人之处。
孔子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既然每一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那么我们就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对待别人,既不因自己有不及人之处便妄自菲薄,甚至自暴自弃,也不因他人有不及己之处便自高自大,盛气凌人。只有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由此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事业,我们在培育学生身上,应注重他们的长处,看到他们身上的出众才能,不是两眼死盯着他们的缺点,因而抹煞了优点,埋没了人才。
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考虑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应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这是用人应当遵循的一大原则。缺点和不足是客观存在的,优势和强项也是每个人都有的,就看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了,有位哲人曾说: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日本就曾把垃圾压制成楼板建造高楼大厦。反过来说,宝贝如果放错了地方,也会成为垃圾的。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撼,我们不但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尺短寸长,人无完人。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谦逊的胸怀,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读乌塔有感2
一天晚上,我翻到1篇课文,名字叫乌塔。一看到题目,我就纳闷:乌塔是什么?是关着乌鸦的塔吗?……因为有了许多疑问,所以我读得特别认真。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女孩自己一个人攒钱环游美国,在旅途中碰到作者,在他们的交谈中,作者看到了中美孩子教育方式的截然不同,所以孩子的成长也不一样。看到这里,我想到了与乌塔很相似的人……
她就是李子湛。因为家住得远,她每天早上要很早起来,来得也比其他同学早。而且每天上学放学都是自己一个人。很多事情她都很自立。我比起她来就差远了,每天那么晚起来。放学还要家长送。我们都应该向她学习啊!
读了乌塔,我深受感动。你呢?
读乌塔有感3
一个小姑娘独自一人游览欧洲,你听了绝对难以置信,而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叫乌塔。乌塔自挣旅费去旅游,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
在中国,爸爸妈妈都把孩子当温室里的小花,不愿让孩子受一点儿苦,时间长了,孩子就太娇气了,长大了该自立的时候却不会了,那以后该怎么生存呢?总不能一辈子都靠爸爸妈妈吧!
而外国,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会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自己的事,比如:吃饭时不喂孩子,让孩子自己抓着吃,满18岁就把孩子推上社会,让他自己独立生活。
一个14岁的孩子一人去游览欧洲,让中国人看来太不可思议了吧,可是他确实这样做了,给我们做了一个典范,我们中国孩子就需要这种精神。一位诗人说的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光从电视中得来的美丽风景是不够的,只有去旅行才能真正体会到美!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不能游览欧洲,但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慢慢地学会独立,比如试着去,自己收拾书包,自己学做做饭等等,做一个不依靠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做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
下一篇:新年开工祝福语【精彩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