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读后感精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青春之歌》读后感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年味随笔作文1
早晨,阳光悄悄地进了屋子里。我揉了揉眼睛,看看时间还早,就翻了翻身准备继续睡下去。忽然我猛地坐起来,拍了拍头,小声咕嘟到:“今天可是除夕啊,我怎么忘了!”
因为这天是除夕,家家户户都早早起了床。吃过饭,帮我们家弄对联的大爷来了。看着大爷正分开那些还未弄好的对联,我也跃跃欲试。在我和大爷的合作下,圆满完成!接下来是贴对联了,我们还帮助了附近的邻居呢!其中有一位老爷爷最让人印象深刻,他家的对联和我们与众不同,那些对联都是他亲手写上去的。字体龙飞凤舞、笔力劲挺,简直比电脑打印出来的好多了!更是有一家小孩,见我们将“福”字贴倒了,奶声奶气的地说:“不对不对,这个字倒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不知不觉,太阳几经高挂在天上,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呢!回到家,妈妈和姐姐早已和好面,正在包饺子哩!瞧,这些饺子由外到内一圈一圈地摆放着,这俗称是“圈福”。说起饺子,那可是有由来的。从前有一位叫张仲景的“医圣”,在一次冬天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耳朵冻僵溃烂,他让弟子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住。想乡亲们吃后两耳发热,寒气顿消。最初的饺子便是这么来的。
悄悄地,夜幕降临,无数的星星撒满了空中,银光闪闪,美极了!一家人都围在桌子面前,吃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家磕着瓜子,看着春晚,外面的星星也一闪一闪,准备迎接着最让人兴奋的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在我们这儿,可有点不一样哦!当钟转向十一点半时,屋内沸腾了!奶奶焦急地说到:“快快,下水饺。快快,摆好鞭炮。”于是有的在下水饺,有的在摆放鞭炮,还有的在点香烛,以“敬天”之意。“五、四、三、二、一”钟指向十二点,我们准时放鞭炮。
在同一时间,整个山村每家每户都在放鞭炮,整个天空顿时亮起来了。瞬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像爆豆一样的声音,如同星星般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连成一片,响成一片,已经分不清是谁家放了。一时间,整个山村,笼罩在欢乐的海洋中!弟弟蹦着,跳着,拍着手高兴地说:“哦,过年啦,放鞭炮啦!”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得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梦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就是描写现在这样的场景吗?
从十二点到四点,鞭炮声连绵不断。除夕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而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年味随笔作文2
岁月匆匆,时序变迁,转眼又是一年的开头。
但江南水乡——浙江平湖,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年味,那是我的童年,心目中那艰苦岁月的过年,一直缠绕在自己的心中,让人难于释怀。
每到年底,总让我想到那时的一些细小的年底旧事,当时虽然幼小,但记忆中的点滴,依旧那样地清晰,总让人由一种发自内心的冲动,将心中的思考与一些零散的片断记忆,用文字串连起来,今年春节放假,终于找到了一点空隙,将年味的一些细节写下来,以至纪念。
房屋里面大扫除,这是过年前必须要搞的一次非常彻底的整理、清理工作。往往在腊月二十左右,就在准备清理的工具,一旦有个空闲,就用长竹子,一头系上稻草,用绳子扎实,另一头用双手握紧,端去房子顶上与侧面的垃圾,这个工作,俗称“端沿尘”,必须在小年夜前完成。每一间房子的顶上与四壁,房子内不常用的东西,暂时搬出屋内,让房间显得整洁,整齐干净,有面目一新之感觉。。
在临近年前的冬至这一天,将房前屋后影响房子安全的大树,要挖掉树根,锯掉阻碍交通的树枝,来一个彻底地清理,有时要叫亲戚帮忙,以期在这一天,完成大树的挖掘工作。
因为按照当地的风俗,只有冬至这天,才能可以挖房屋前后的大树,平时大人是不准挖树的。大人将房屋前后的大树上的树枝理掉,一方面清理了周围的环境,又一方面,又为小年夜烧圆团、糕点准备了充足的柴料,是一件一举二得的事。
写春联,贴门联:记得小时候,家里没人会写春联,大年三十,吃过年夜饭,就用红纸,贴在前门与每一件家具上,还会贴到猪棚屋的门上,以期六畜兴旺,以期新年有个好的收成。
等到我上了初中,我就用自己书写的春联,贴在前门上,左右成对,往往在过年前,我早早地趁上街的时刻,悄悄买好了历书,那上面会有一些好的对联,可以转抄到红纸上,成为比较适合当时形势的对联。小小的对联,会引来村庄一些识字人的评说。由于我写的对联内容适时,往往会引来一些邻居的好评,熟悉的邻居,还会让我也给他家写上一些对联,让春节的客人来家,感觉真的是眼前一亮。
自制甜酒酿:记得小时候,母亲临近年底,总会自己做一些甜酒酿,往往在过年前的二十天,就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母亲早早地准备好了做酒酿的酒药。小时候,记得母亲的娘家的天井里面,种植了一些草药,其中的一种,正是用来做甜酿的。往往选择上乘的糯米,先在大锅内煮成米饭,然后,将饭放入专用的竹器内,摊开成薄的一层,上面散上碾成了粉沫样的酒药,拌均、凉透后,即放入专门的容器中密封起来。但此时已经临近春节,地表温度严重下降,这样,如果上面没有覆盖东西,那么,很难赶上春节正巧可以美美地饮用。往往在这种情况下,要采取一些保暖的手段。我家常用的办法,就是将放入糯米与酒药混合物的容器,放到柴囱内,上面盖上一些旧棉被、稻草柴,以保证容器的温度,让酒酿在春节前可以食用,如果掌控不好,往往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在童年的记忆中,这米酒,是大年夜必备的产品。大年祭祖后,大人小孩一起围在一个桌子上,父亲饮用白酒,而母亲和孩子们,一般就用自己制作的甜酒。
做圆团尺糕,一年中,圆团做得最多的,就是过大年。我家六个人往往要做圆团尺糕7蒸,这是一个相当多的数量,一方面当时其他的吃的东西不多,另一方面,春节时节天冷,可以放得久一点。
往往小年夜吃过中饭就开始做了,先做糕,再做圆团。做糕意思一年比一年好,而团圆就是团团圆圆,也就是一家人和和睦睦,而每一蒸中间放置一个最大的圆团,又称当家圆团,这个圆团是留给父亲吃的。
蒸圆团开始,让人感觉真正的年味来了。那笼罩在农宅橱房,从大锅子内散发的热气,充满了整个橱房,温暖了整个家人的心,任何一年中的艰苦,在这个时刻,化作缕缕快乐的暖气,冲入家庭人员的心窝,橱房中散发出来的白色暖气,跟窗外的西北风,一冷一热,形成了强大的反差,家的幸福,在这一时刻,彻底地放射出来。
蒸熟透一蒸糕团,另一蒸又紧跟着放上,一蒸蒸从大锅上撤下的圆团与尺糕,放到后门外的凳子上,随风吹透,在每一块糕团的中心,点上预先准备的红色点,喜庆的氛围,瞬间散发出来。
但大人关照小孩子,开头几蒸暂时不能食用,用于大年夜祭祖用的,小孩在大人的叮嘱下,考虑压岁钱等因素,此时,表现相当理智,再想吃,也只得再等等。
几家人合伙杀年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买到猪肉也有些困难,且价格上又不划算,于是,邻居几家合伙,杀一头年猪,一时成为一种常态。这样一来,肉有了,其中的猪内脏也有了,在特殊年代,产生了一些别具一格的办法来应对过年用肉,让人产生特殊的记忆元。
寻找猪源、推猪毛用的大容器,成为必须的工序。有的时候,就在泥地上挖一个坑,将烧好的开水放入坑内,再将杀好的猪,放入坑中推毛,其实,老百姓也有应对特殊情况的独特办法,这杀猪涉及的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吃年夜饭: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当时的制度,将人的户口紧紧地捆在土地上,所以往往一家人要么在田里面工作。家父只在大队的窑厂上班,最远也就几里外,所以往往一家人在一起过年。不像现在的情况,人在世界各地跑,往往过年在一起不容易, 必须预先早早地定车票或机票,以期来一个团圆!
大人给小孩压岁钱:现在叫红包。小时候,在乡下,当时的一个劳动力约元,所以压岁钱也是以几角计算,一个大年,拿到几元已经开心得不得了,可以买洋片、朴克及有关的学习用品。
隔年火,一般在大年年夜,用铜脚锣,里面预先放好龙糠及干燥的木头,上面盖上一些草木灰,再盖上脚锣盖。
母亲说,大年初一起来看了隔年火,眼睛非常明亮,高考体检时,我的眼睛,说不定跟小时候每年看隔年火有关,哈哈,真灵光!谢谢小时母亲的提醒,让我的眼睛一直很好!
岁月匆匆,又历一年伊始,时代的巨变,让过年显得有些没有了年味,但童年在平湖乡下经历过年的年味,尽管已经逝去了许多年,但至今想来,依旧是那样的清晰与记忆犹新!
年味随笔作文3
最近写了好几篇关于过年或者春节的小文,一是对以前各种美好的记忆,另一个是自从儿子说今年过年不回家时起,总感觉心中空落落,没了“神”,不知道今年的年该如何过了,虽然以前儿子一起过年,感觉年前忙忙碌碌,但总是心中有些事,也有个干劲,昨天孩子打电话说让春节给他寄些我们当地的土产食物,我跑了几个地方总算把任务给完成了。静下心来,对关于春节在儿时的记忆的画面,还是不曾忘记,只要季节的脚步一跨进腊月的门槛,那浓浓的年味儿便会扑面而来。
那时候小孩子们最盼着过年,道理很简单,过年可以丢下沉甸甸的书包,放下做不完的习题,跟小伙伴们尽情玩耍,也不怕父母整天的批评教育(在我们当地有一个风俗大人在三十晚要吃忍柿,在过年的几天可以不骂和不批评孩子);可以吃上平时吃不到的很多好吃的,也可以穿上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给做的漂亮的新衣服;更重要的是在过年时还能得到大人给的压岁钱,虽很少但在平时是没有的。
在记忆中,只要时间进入腊月二十三小年,过年的气氛就日渐浓起来,平时萧条的集市人来人往,都是置办年货的,感觉从那天起,年的脚步就更近了。那时扫房屋,大人小孩齐上阵,我记得我们家扫屋子,母亲早早就化好要刷的涂料,其实就是石灰浆加些什么东西,要把房间里主要是厨房的东西全部挪到院子空地方中,给整个房子来个大扫除,甚至不放过任何一个犄角旮旯。这时间或有意外的发现:或是一个丢失很久很喜欢的小东西,或是一本早就找不到的书,这也算是对我们小家伙劳动的奖赏吧。
再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准备各种吃的东西,蒸馍、煮肉、炸制东西、包饺子、让人写对联、贴对联、整理先祖的牌位……那时候家里孩子多,大人们往往会选择晚上孩子们睡下后才做这些事,有时候弄得满屋子飘香味,馋嘴的我经常是赖着不睡觉,躺在被窝还惦记着啃骨头上的肉,然后再用热热的馍夹上八宝辣子,那叫一个香,什么东西比现在都要香几十倍,直到我吃得肚儿圆,才心满意足地抹抹嘴,爬上热炕美美的去睡。
到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夜,那时候没有春节晚会,大人们也在这天晚上,要将做好吃的拿一部分,送给村子更年长或很受人尊重的人,然后回到家,一家人边叙旧边炸着水晶饼,一个一个分给每个人吃,在忙完一切后,母亲从柜子里拿出早已做好的每个孩子的新衣,放到被窝暖着,把各种年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剩下包饺子了。那时每一家生活都很艰难,在我的记忆中,年夜饭很模糊,只知道那时除夕晚吃炸好的水晶饼、大人吃“忍柿”、准备大年初一的饭菜、等待第二天早早起来,穿上新衣服去看谁家的炮早、炮响,然后给大人磕头,收压岁钱。
时间很快,这些仿佛就在昨天,过去的时光渐行渐远,现在的年味也似乎越来越淡。然而,那些曾经的年味,依旧鲜活;每年的春运回家的脚步,依旧急促;那团圆的年夜饭,依旧令人向往,不过今年多了另一种期盼:希望在外的儿子过年更快乐、更开心!
我的三月三作文4
又是三月三,风筝飞满天……
每到这个时候,抬头望望在天空中随风飘荡的风筝,我的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儿时的情景——
农历三月三,是传统的“风筝节”,在我的故乡,这个时候是孩子们的天堂。
春风微微地吹过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风筝。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还有燕子……
这些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才能放的风筝。那时候,我家里很穷,就只能放自己用纸糊的风筝,这也是当时最普遍的风筝了。
纸糊风筝很简单,一张废报纸,两根竹子,另外一杯浆糊,再加自己的巧手,就可以做成令人心动的风筝了。
风筝糊好了,我们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心愿和理想。
迎着春风,让手中的风筝放飞到天空。
风筝飘啊飘,有时翻两个跟头,有时摇摆一下尾巴……像是在跟我们诉说:一份成功·一份感动!
夜,来临了。我们将手中牵着风筝的线,轻轻一放……
啊!风筝飞吧!飞得更高更远!带着我们的愿望尽情地飞吧!
……
光阴似流水,童年的美好时光,只能留在记忆深处回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现在的我正当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我要回首昨天,吸取不足的教训;把握今天,努力做好手头上的事情;展望明天,有计划地走好以後的人生道路!
朋友,跟我一起努力吧!
情满中秋作文5
每年的中秋赏月对我来说也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
这天晚上,我静静的坐在窗前,看着月亮缓缓的升起,比起以前明亮的挂在天空的月亮,今天的月亮不知道为什么格外的羞涩,她悄悄的躲在云层里,探出来一点点,观察着这个世界,仿佛只要有人看到了她,她就会躲回去云层里面。我悄悄的往后面移动了一点点,月亮像是确定了没人看她一样,终于从云层里面探出了一半的身姿。
这时,风来了,静静的吹着,树影摇曳。风抚摸着树影,越过山丘,来到月亮身旁,像是在做游戏一般,吹散云层,慢慢的把月亮的整个身姿露了出来,“哇,好美啊”。我感叹着。却见空中的月亮仿佛听见我的低语一般你,又轻轻的躲在云层后面。天空暗淡了,隐隐约约出现了几颗星星,我想月明星稀也是有理的。
看着月亮躲在云层后面,不禁想着,“月亮啊月亮,今天是中秋节,你不想来陪我们一起度过这个中秋吗?”月亮仿佛是听到了我的心声,又悄悄的探出了她的身姿,我望着月亮,沐浴着月光,默默的祈祷:明年的中秋我还是会希望这美丽的月色能陪我一起过中秋。
一轮明亮的圆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向地上洒下皎洁的月光,像轻纱似的一样温柔。中秋节的月亮十分调皮,一会儿钻进云姐姐的怀里,一会儿和星星谈话,一会儿唱歌跳舞。
很久之前,妈妈说嫌我房间的灯太暗了,在今天中秋节,妈妈给我买了新灯。
中秋节本应该呆在家里赏月的,为什么要出去买灯,天这么热,我一点儿也不想出去。妈妈真麻烦,我迫不得已答应了。
中午,我和妈妈去了东明家居来买灯,我问妈妈“为什么要买灯啊,家里的灯不是好好的吗?”"家里的灯太暗了,你每天晚上写作业都看不到,还要开两个小灯,加起来大大小小一共三个灯,你不觉得麻烦吗,直接换一个新的亮点的灯就好了。"妈妈说道。一进门,一股清凉迎面而来,让人感到很是舒适。来到了卖灯的地方,各种各样款式的都有,一眼望去,金碧辉煌的我一眼就看中了那款圆圆的灯,妈妈也觉得不错,我们就买了它。这让我觉得很是高兴。
回到家,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我们在家的‘能手’——爸爸来负责安装灯了,爸爸先把所有电源全部关闭,然后把旧的取下来,接着再钻几个小洞在墙上,最后将灯安装上。大功告成,果然是"能手"!
不一会儿到了晚上,到了中秋节最快乐的时光了。妈妈端上了一桌子的好菜,我拿来了无敌美味的咸蛋黄月饼,爸爸打开了电视机。望着头顶的新灯,爸爸十分得意。看着眼前的中秋晚会,主会场是在淮安,我感到很是骄傲,中秋主场会在自己的家乡。往下看一桌的美味佳肴,妈妈笑容满面。我左一口右一口地吃着月饼,把自己的脸吃的活像一个包子!
吃完晚饭了,来点饭后甜点—咸蛋黄月饼。我们拿小刀切开月饼,月饼流出了金黄的蛋黄油,看着就十分有食欲。看看外面的月亮,又大又圆。像头顶上的灯一样明亮。
吃完晚饭,我一个人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明月,看着头顶的灯,心中是满满的温暖。
这个中秋,我的家里也多了个小月亮。
上一篇:《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优秀4篇
下一篇:觉醒年代观后感通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