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白光》读后感【汇集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鲁迅《白光》读后感【汇集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鲁迅《白光》读后感【第一篇】
他是一位未中举的师塾先生,他是一位迷途的未归者,他是一位一生迫求功名的疯子,他就是陈士成,一位绝望之人。
陈士成,五十多岁,参加考试十六次,次次落榜,终于在第十六次落榜后,神经失常,遇水而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陈士成是悲哀的,所谓的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能金榜题名,可陈士成苦苦寒窗十六载,却总是失望而归,陈士成一次次的鼓起勇气,却代替的一次次的绝望。我们暂且不论他的文章有多好,或者有多差,他的精神却是可以嘉奖的,可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当时人们对功名利禄的一种疯狂的重视,一种癫狂的追求,故我们又说,陈士成是可怜的、一生追求功名利禄,最终也因功名利禄而死。
此文以“白光”为题,最后陈士成也因追求白光而死,文中也提到,陈士成每次落举后都会看到这一团白光,可见这“白光”对于陈士成的重要性。那这“白光”到底蕴藏了什么意义?它代表了什么?
在我看来,白光首先代表的是金银财宝、功名利禄。文中提到陈士成外祖母对他提及的陈家宝藏及其谜语,而陈士成也一直在揣测着这件事,可见他对这件事是非常看重的,他大可以想“我陈士成中举不成,可我又金山银山,享受天下美食,岂不快哉!”再说了有钱能使鬼推磨,陈士成有了钱之后,还怕买不到官做吗?再次,我认为,白光是一种希望,但也是一种绝望。你看,在每次落榜后,这种白光,总是会出现,光是指引人前进的动力,是给人以方向的来源,所以当陈士成在一次次的落榜后,总能找到安慰自己的话,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参加考试,可同时呢,它也是一种绝望,因为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光芒”也就随之越大,以致到后来,光芒不是指引他成功的方向,而是将他遇上了死亡的绝路。
陈士成的悲惨命运,让我们明显看到了那封建制度的恶魔,在啃着一个个的生命从而毁掉了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当然此中也用成功的人——中举之人,但他们此生注定要争权夺利,人往高处走,只会越来越沉沦于官场之中。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我们不仅仅为陈士成的悲惨命运而悲叹,更应该劝诫自己不要过度追求功名利禄,而要在这物质生活中学会修身养性,过一个舒适、快乐的生活就行了。
鲁迅《白光》读后感【第二篇】
读先生的《灯下漫笔》,以至于眼中噙泪。伟人并不只与时代相关,其见识往往超越时代,而至有不朽的意义。那时“漫笔”所表达的含义,于今何尝不是!
使愚氓和土匪做了主人,并不能使他们变得文明和仁善,而成了遍天下的土匪和愚氓。所谓颠倒乾坤、改天换地,不过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愚弄孩子而已。
先生说中国的历史只有两种时代,“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今天怎样了呢?这第三样的时代仍未见创造出来,眼见的仍然是专横跋扈奢靡腐化的统治阶级和沉默的顺从的国民。并且国民的遭遇在许多方面比起以往的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先生死后,又有谁洞悉古今,为人民、为公正的思想而仗义呢?为改变国民千古的劣根性或者说奴性而鞠躬尽瘁呢?时代怀念先生,时代需要先生这样的人出现。世上是没有神的,人们信仰的只是思想。有谁又会建立崇高而正确的思想使人信仰呢?或许建立崇高而正确的思想并不为使人信仰,而是照亮人们心灵,作为人类精神的营养,使人不惑而已。而这建立的责任,便在有文化和修养的、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冷静淡定的、有先生一样气概格局和骨头的新的作家的身上。
一个民族的文化,可以形成一个民族的气质。愿那些可以不朽的的国学的精粹以及先生所提倡的国民性,可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气质。
鲁迅《白光》读后感【第三篇】
“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鲁迅
每当在台灯下面看着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总是激起满腔的情绪。失落的时候,读《灯下漫笔》,总是给人振奋的精神,一种灵魂的救赎。九四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这本《灯下漫笔》已经被翻得有些陈旧,不管什么时候,总舍不了鲁迅先生的这本书。
鲁迅先生是浙江绍兴人,出生于封建的破落家庭,青年时期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最终走上了文艺的道路,志在改变国民精神。这也是《灯下漫笔》时刻表达的内涵,冲破桎梏,给予心灵的净化。
他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不是无病呻吟,是对那个动荡的社会的一种反抗、一种呐喊。那个动荡的那月,生与死仅限一线之间,生还是死只有一步,在这白色恐怖的日子里,苟活尚已不易,何况高喊民族大义之热血之辈。
用鲜血和灵魂写出的东西就是震撼人心,平日里生活中的琐事都在他的笔下有着不可抗拒的讽刺味道,对于那些卑躬屈膝、无伦、无德、无义等充满了不屑与惊醒,这也是他投身于文艺的主要原因吧,努力去改变国民精神,一种精神决定了一个民族的强大与否。虽然说,先生“从讽刺到幽默”里面说到,“讽刺家,是危险的。”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对有些事情的说法,其实也是带有一种讽刺味道的,然而他可能只是把他归咎于一种呐喊吧。
不管何时,他的文章都很有大刀阔斧砍荆棘的味道,因为有些根性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所以不管那时还是现在的社会,都有其可读性质。
我不知道我的这本书的排版是不是有什么意思,因为开篇第一章映入眼帘的就是“希望”,当然这两个字很给力,精神的寄托。
但是“我的心分外地寂寞。”又让人回归荒凉。“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爱憎没有了,哀乐没有了,颜色和声音也没有了,哪里有这样的地方呢,只能说某些东西已经死去,麻木了神经。剩下的也许就只有希望了。他听到的“希望”之歌,触动了他的心。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他愿用自己的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他不愿对这暗夜止步。看到青年们很平安,他觉得暗夜并没有暗下。
发出了这样的感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这都仍是需要鲁迅的年代,精神的力量,思想的交锋碰撞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鲁迅《白光》读后感【第四篇】
读了鲁迅的书,有利于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还原一个立体的、全面的人间鲁迅,消解鲁迅在学生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脸谱化形象,让学生认识冷峻鲁迅不为我们所熟悉的一面。
1、童年回忆,见证鲁迅的率真和温情。
鲁迅作品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鲁迅的原作,因此,如何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兴趣出发,拉近学生和鲁迅的距离,让学生亲近鲁迅,阅读鲁迅,是我们在鲁迅作品教学中应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个冷峻的鲁迅也许令人心存敬畏,而一个率真的、温情的鲁迅会让人愿意亲近。从儿童视角解读鲁迅作品,品味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文字,走进一方寄托深远的风雨故园,触摸都市游子的内心情愫,学生或许暂时还难以理解其中复杂的人生况味,但对故乡的脉脉温情,文学的纯粹与人性的温暖,已经深入人心。学生感受到鲁迅的亲和力后,再去了解鲁迅的时代、鲁迅的身世,去阅读鲁迅忧愤深广的作品,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梯度阅读的良性循环。
2、去脸谱化,还原一个立体的鲁迅。
在鲁迅作品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有限,加上鲁迅作品自身意蕴丰富、艰涩难懂,造成了学生对鲁迅的误读,甚至不读。在老师们抽象的政治说教和机械的阶级分析中,鲁迅被简单地脸谱化为一个笔如刀剑的战士,一个横眉怒目的好斗者。
事实上,鲁迅不仅是高声呐喊的斗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比如说他小时候顽皮,上课搞小动作,在课堂上偷偷地描摹图画;他生活小资,好吃小吃,还抽烟,更爱看电影,尤其是30年代的好莱坞大片;他还喜欢坐汽车兜风,这可是当时的高消费;他甚至像普通的父母一样,溺爱儿子海婴。鲁迅就是这么一个率性至情的人,用孔庆东的话来说:“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这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如果我们在文本教学之外,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一点关于鲁迅的相关材料,还原一个立体的、率性的鲁迅,学生也许就不再畏惧鲁迅先生,不再抗拒阅读先生的作品了。
3、多维解读,品味鲁迅作品主题的丰富内涵。
教学大纲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角度解读。鲁迅的作品往往意蕴丰富,角度单一的解读活动难以涵盖其深刻内涵,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品,学生的收获一定会大得多。
鲁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对鲁迅作品的阅读与理解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教师的讲解只是一座桥梁,目的是能使学生认真地品读鲁迅作品,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从而得到自己的感悟与体会,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上一篇:美丽的花园作文精编3篇
下一篇:[1000字]目送读后感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