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借条【汇编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应用文写作借条【汇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关于描写老师的作文【第一篇】
自从"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形成之后,文学艺术领域中就有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之说。晋代名画师顾恺之提出:""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这里所说的"阿堵"意思"这个",指的就是眼睛。这句话成了中国人物画传神达意的致理名言。鲁迅先生也主张描写人物"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这就把描写人物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具体化了。因此教师在教学有的篇目时,应引导学生注意对人物眼睛(眼神)的描写,通过对描写眼睛(眼神)句子的具体分析,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纵观初中六册教材,其中就有不少篇目对人物的眼睛(眼神)作了细致的描写,从中显示出它们各自不同的作用。
1.揭示人物内心,深化作品主题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心灵之窗,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品的人物形象分析时"眼睛(眼神)"是不可忽视的。例如:八年级上册杨绛的《老王》一课,文中多次写到老王的眼睛,"老王只有一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害了什么病,瞎掉了一只眼",这是作者初识老王的感觉,通过对眼睛的描写,可以看出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个不幸的人,外表上不美,甚至有点丑的不幸人给予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只瞎,哪只不瞎。……",这是老王最后一次出现在作者家门前的形象描写,此时的老王已到了死亡的前夕,人们已无法辨别他的两只眼,哪只是瞎,哪只不瞎,但老王却将自己舍不得吃的鸡蛋送给作者,这个不幸的人,居然把关顾幸运的人,当作生前最后必须做出的奉献。这是多么可敬的,值得赞美的,通过多次对老王的眼睛的描写,深化了"内心的美在外表丑的反衬下,令人感动"这一主题。
2.刻画人物性格,反映时代背景
同是出自鲁迅笔下的小说,从不同人的眼里可以透视出不同的时代背景。让我们来看看九年级上册《故乡》和九年级下册的《孔乙己》这两篇小说吧。
《故乡》中的闰土,"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的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从这段对眼睛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闰土为了生活饱经忧患,过度劳累,更是兵、匪、官、绅的欺诈、阶级的压迫。它清楚地映现出半封建半殖民地这一黑暗的时代特征。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两处眼睛的描写,第一处可以看出孔乙己明明偷了人家的书还要争辩,死要面子;第二处的眼神描写是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他被丁举人打折腿后,人们没有一点同情心,反而拿他取笑,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的关系。同样的读书人,丁举人爬上去了,孔乙己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因而丁举人可以置孔乙己于死地,从中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本质的罪恶,反映出当时的时代背景。
3.流露人物感情,表达爱憎情感
人物的情感,可以通过眼睛流露出来。七年级下册都德《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瞪着眼睛看四周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透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户,我们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对失去国土的痛心,以及和祖国语言告别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从而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之情。
九年级上册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瞪着眼睛看了看在卖……。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睛也跟寻常不一样","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等多处的眼神描写。微妙地看出了菲利普急剧变化的内心,他一家人盼望的于勒回来了,但不是"财神爷",而是一个卖牡蛎的老头。此时的于勒不再是写信回来的于勒,菲利普却像躲瘟疫一样避开的亲弟弟,从而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亲情的冷暖,人们爱的是金钱,而不是亲情的现实,真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以上的分析,进一步理解了鲁迅所说的"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对于这个说法,我们认为固然包括要画人物的眼睛在内,但也不妨做这样的解释:"画眼睛"是指在刻画和表现人物时,要找到最能体现作者立意、个性、创造性的角度,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神情的特征,选好最能表现人物气质、心灵情感的部位,以求完美的符合创作意图。"画眼睛"应有的内涵就丰富了。
那么在当今提倡高效课堂的环境下,如何做到缘情于眼,以眼传神呢?
把握关键词句,培养理解能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精要的词句进行分析,因为有的课文中的某些"点睛"词句,含义深刻,表现重要的思想意义,对突出文章的主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对这样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例如:八年级上册朱自清《背影》一课,写父亲爬过铁道为"我"买橘子后"我"两次流泪的语句描写,来表现了作者极具匠心地勾画了"我"的心理活动,以这些心理活动来展示"我"的情感历程,从而让学生明白"父子情深"这一主题。
借助作品内容,培养想象能力。想象,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两种。再造想象是指阅读了文章之后,头脑里呈现出文中所描述的人物或情境。这种想象是受限于文字的。创造想象,不以现成的语言描述为依据,而是在已感知的各种材料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新的形象。训练这种想象应分阶段进行。初一注重再造想象能力的培养,初二初三则在初一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想象能力的培养。
例如,教七年级下册冰心的《观舞记》,文中卡拉玛姐妹舞蹈表演的描写可谓精彩之至,教学让学生对精彩的文段进行反复朗读,借助多媒体视频画面对课文描写的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再造想象,使卡拉玛姐妹表演时的体态、表情、眼神等鲜明地展现出来,学生领悟到课文描写的深邃的思想意境,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创造想象集中表现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因此创造想象要有内容,这些内容则来源于客观实际,而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就要靠观察了。如,八年级上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在课文的彩色插图页中就有"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狮子"这两幅图。除了观察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图外,更重要的是观察生活,因为生活是想象的源泉。观察时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不能走马观花;要认真细心并持之以恒,随时把身边发生的情况记录下来,为想象积累充足的材料。
关于描写老师的作文【第二篇】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茨威格的介绍,结识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了解了成功的秘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师:(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
生:(齐声回答)都德。
师:为什么?
生: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师:好!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简介一下这四位大作家呢?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师:(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甲:(朗读1~4自然段)
生乙:(朗读5~6自然段)
生丙:(朗读7~8自然段)
师:(范读9~10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生: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师:大家考虑一个题,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生: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生: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生:还有“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博学善辩。
师:非常准确。(板书:博学善辩)接着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生:“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生:“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师: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生: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师:好!(板书:热情豪放)大家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第一位客人是谁呢?
生:屠格涅夫。(板书:屠格涅夫)
师:“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
生:不一般。
师:那么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生: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师:一系列的相同点,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这样写“一箭双雕”,同时表现了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生: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生: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生: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师: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生:博学多识。
生:老年持重。
师:不错。(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按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依次来的是都德和左拉。(板书:都德左拉)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找出对这两位作家进行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并用短语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生:(同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认真。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生: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生: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师:好!(板书:幽默健淡活泼开朗沉默寡言坚毅聪慧)我有一个疑问,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生:不能。
师: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
生: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师:很好!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这四位作家的不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谁能具体地说一说呢?
生: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试着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莫泊桑高高的个子……
师:我们通过看莫泊桑面部的画像,能看出高高的个子来吗?
生:(笑)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
师:不错。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叫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在气喘吁吁的莫泊桑还没等站稳,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莫泊桑面对着热情的们,十分高兴,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
生: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意见,还希望您对我多加指导!”屠格涅夫喜爱地看着莫泊桑笑了。
生:刚才在对这几位作家介绍时,我们已经知道福楼拜比莫泊桑大29岁,而且莫泊桑在创造上受福楼拜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我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时门铃响了,都德说:“中国有句古话‘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们看,准保是莫泊桑来了!”门开了,果真是莫泊桑,他拥抱着福楼拜,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生: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都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来展开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今天的作业是写一段文字,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表现班级里一位同学的思想性格特征。下节课找同学来读,让大家来猜你写的是谁,如果一下子就猜对了,那说明你写得很成功!下课。
简要说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专家评点
刘秋红老师讲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我只听过两遍,但其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这个细节是:在老师领学生将课文主体分析完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两个小练习:(1)出示莫泊桑头像的投影后,让学生试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2)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时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这两个小练习(尤其是后一个),每次都能激活课堂气氛,引出学生虽略带稚气但却充满智慧的发言。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这是刘老师所讲课水到渠成后的画龙点睛之处。
应用文写作借条【第三篇】
今A借给B***壹万元整,即¥元,自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期限6个月,利率为每月%,利息共计***肆百捌十元整,即¥元,全部本息于20xx年12月31日一次性偿还。
借款人:B(签字、手印、签章)
20xx年7月1日
关于描写老师的作文【第四篇】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在上一节作文内化课中,我们学习了侧面描写和心理活动描写在写人记叙文中的作用。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里,为了突出邱少云的品质,作者主要抓住了邱少云这个人物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
生:心理活动描写。
师:写得怎么样?
生:写得具体、生动。
师:心理活动就是人物真实的内心感受。文章中真实的内心感受不但可以突出人物的品质,还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板书:突出品质 反映性格 展示内心)。这节课我们要运用上节课学到的写人记叙文的文体知识和方法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请大家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齐读一遍(课件出示相关内容)。
生齐读“把心理活动写具体”。
一节课的时间与容量是有限的,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突出主要的训练目标特别重要。只有抓得“准”,才能在同样的时间和空间内,做到教学效率最大化。所谓“准”,指的是训练的单项内容精准,能够准确突出文本的特点。比如本节课中,王老师就抓住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中最具示范价值的心理活动描写片段,展开读写结合教学,使课堂环节得以删繁就简,不致出现拖泥带水的现象。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经常用到心理活动描写。但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往往不够具体、生动。下面,同学们看看老师出示的这个片段和三个思考题(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在组内讨论交流一下。
上课了,老师捧着一叠试卷来到教室门口。这节课将要公布语文段考成绩了,我好紧张。老师挨个儿念分数,98、93、90……念到我的名字了,一听60分,我难过极了。
思考题:1.片段中“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2.作者把内心感受写具体了吗?3.如果是你写,你怎样把这些心理活动写具体?
生边读边想以上三个问题,然后交流、讨论。
师:刚才老师走到同学们中间,发现大家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谁能回答第一个问题?
生:片段中的“我”心情很紧张,也很难过。紧张是因为老师要宣布成绩了,“我”担心自己考得很差。难过是因为“我”真的考得很差。我想,片段中的“我”平时成绩应该不错,而这次只考了60分,肯定很难过。
师:对。这位同学从片段中读出了作者紧张和难过的心情。同学们来看一看,作者把“紧张”的心情写具体了吗?
生:没有写具体。比如作者只说了“很紧张”,却没有写出是怎样紧张的。
有关心理活动的描写多种多样,可以表现内心的喜悦、悲哀、激动、愤恨、紧张等。教师在众多的心理活动描写内容中,仅仅选择了“紧张”这一个内容,体现了选点的一个“小”字。从“小”处着眼,方能一课一得。选择“小”的训练点十分重要。本课选择内心“紧张”这个内容作为心理活动描写的训练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们知道,考试结果的公布是每个学生都十分关注的,成绩再优秀的学生在考试时都会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因此,所有的学生都曾有过紧张的心理体验,只是各人的表现不同而已。所以,这个训练点的选择最能引发全体学生的共鸣,并有利于全体学生自由、有创意地表达。
课堂实录
师:如果是你写,你怎样把这些心理活动写具体?
生1:念到我的名字了,我心里忐忑不安,担心自己考不好。一听到我只得了60分,我的心里难过极了,好像三九天喝凉水——从头凉到脚。
生2:我好紧张,心脏好像被人揪住了似的,绷得紧紧的。我如坐针毡,坐立不安地扭动着身体,手心里都是汗,嘴唇抿得紧紧的,生怕自己考不好。听老师念到我的分数——60分时,我难过极了,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师:这两个同学的心理活动写具体了吗?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
生1:第二个同学比第一个同学写得更具体,她们都能用上好词,写出了当时的心情。第一个同学用了一个歇后语“三九天喝凉水——从头凉到脚”,第二个同学用了一个成语“如坐针毡”。
生2:第二个同学写得更生动。她写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心脏好像被人揪住了似的,绷得紧紧的。还写了自己的动作。
师:他们不但用了好词,还通过动作描写来写出自己紧张的心情。特别是第二个同学,不但写得具体,而且生动。真好!还有不一样的表达吗?
生3:我好紧张,心一下子跳到了嗓子眼儿。一听“60分”,我难过极了。对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的我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我一下子像泥娃娃被雨淋——软瘫了。我的眼泪不停地往下掉,眼前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美好了,甚至连老师生动的讲课都开始变得苍白无力了。
师:同学们听清楚了吗?在这段话中,她不光写出了自己的紧张心情,还具体写出了难过的心理活动。谁来说说,她还有哪个地方写得好?
生:她通过环境描写来写出难过的心情。因为对于一个心情不好的人来说,看什么都是不那么美好的。
这个环节的教学,紧扣训练重点,体现了“以学为主,顺学而导”的教学过程。“说”和“评”是一个“放”与“收”相结合的教学与训练过程,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回答不急于点评引导,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独立自主地表达自己的紧张心情,而且不拘泥于紧张心情的描写效果,任由学生将学习“紧张”的心理描写自由扩展到“难过”的心理描写,同时让学生学到了以环境描写烘托心情这种描写方法,扩大了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曾经到学校多功能厅上过课,当时那里有很多专家、老师、家长在听课。想一想,当时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1:兴奋。
生2:激动。
生3:紧张。
生4:自豪。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这就是说,可以引起内心感受的心理活动内容有很多。本次小练笔,我们只要抓住一个点,就是把自己“紧张”的心理活动写具体。时间10分钟。
学生写片断。10分钟后,教师请一名学生进行展示。
生1: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心想:怎么办?如果回答错了,会不会被家长和专家们嘲笑呢?不,我只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即使错了,老师也会帮助我的,不要紧张!
师:还有谁把自己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2:大家好,我是王雅露。下面我与大家分享我的习作。我写的是我“紧张”的心情。我好紧张呀。一进到教室,我立刻找好位置坐下。“别紧张,别紧张,要自信。”我不停地安慰自己,两颊已经滚落下了晶莹的汗珠,手心已经渗出了汗水,双腿也不自觉地抖起来。就在这时,我听到老师叫我了:“雅露,你来回答!”我猛地站起来,同学们紧紧地盯着我。怎么办?怎么办?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在本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将在课文中学到的作者对邱少云在战斗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直接迁移到学生在课堂中心理活动的描写,凸显了“仿写”的核心要求:仿其“形”(写法),而不仿其“质”(内容)。这样就能摆脱例文的束缚,引领学生将学到的文体知识用于构思自己的习作表达。由于突出了训练重点,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说写训练,并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全体学生自主习作,学生得以顺利地把教材中对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收到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课堂实录
师:大家说一说,她们是怎样把紧张的心情写具体的?
生1:我觉得第一个同学用了“设问”的方法,写出了自己紧张的心理。她先在心里问自己会不会被嘲笑,再自己回答不会的,“即使错了,老师也会帮助我的”。
生2:我觉得雅露同学运用了神态和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紧张的心情。不但写得具体,而且生动。
师:大家评得很好,很正确。老师还看到了这两个同学有一个共同的优点,就是能够运用内心独白的方法来描写,使自己无声的语言跃然纸上。请同学们用红笔修改自己的习作,将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画出来,将好词用“”标出来,将自己认为表达得不够好的地方用“×××”标出来。
生自行修改习作。
师:谁能将自己修改好的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或段落读出来与大家分享?
生3: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我的心绷得紧紧的,生怕自己在课堂上出现什么差错。我端坐在座位上,心里祈祷着老师千万不要提问到我,如果提问到我,我回答不对该多丢人呀!
……
师:听了同学们的分享,相信大家对自己的习作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作文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下课后再细细读一遍,将它改得更好。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将心理活动写具体,主要学习了怎样将“紧张”的心情写具体。要求能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还有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有的同学还学会了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情。同学们在学习中表现得很好,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课内外阅读中学会更多的心理活动描写方法,运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这样,你的文章一定会更加精彩、感人。
上一篇:西瓜的说明文作文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