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英语作文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全球变暖英语作文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1

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古已有之,现在气候变化的独特之处在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圈的组成和行为,致使变化速率前所未有。如果目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则地球将面临突破任何历史记录的气候冲击[lj。各种大气科学的研究都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温室气体的排放将使全球平均温度增加。有证据表明,大气中CO:的浓度在1870年时约为280PPm;而直接观测显示,1958年为315ppm,1955年为345ppm[,〕;1570一2955年间的年平均增率是%,而1955一1985年间是%。其它温室气体(如甲烷、氧化氮、臭氧、氟里昂)加起来对地球变暖的作用也与二氧化碳相当阁。如果目前温室气体的排放趋势继续下去,则地球表层将以℃/10a的速率增温。到下世纪中期,累积的变暖效应将使地表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开始前的“自然背景温度”提高一•e〔‘〕。虽然区域气候对全球温室气体积累的响应还不甚明确,但从古气候记录和其它证据可知,地表平均温度哪怕是很小的异常变化,也足以对地方气候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现代与小冰期气候差别的平均温度体现不过就是IC,但在欧洲,出现于14一17世纪期间的小冰期却使传统农作物频频歉收或绝收[5]。中国小冰期的开始早于欧洲,其间作物产量亦显著下降[6j。若地表平均温度在目前水平上提高5℃,则地球将比过去300万年中的任何温暖期都热。在过去的那些温暖期间,北半球的极地冰盖曾经消失,海平面曾比现在高出75cm,热带和亚热带曾向北扩展到现在的加拿大和英格兰[sj。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证据已经出现。地表平均温度已在过去100年来上升了约一℃,其间n个最暖年中有7个发生在最近10年,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5刁。

1•2温室气体增温的可能效应

气候与其它自然过程乃至经济发展都有解不开的联系。温室气体增温及有关的气候变化必然会导致生物一自然过程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一种直接影响是海平面上升,海洋水体热膨胀和冰川融化的综合作用很可能在下一个百年内使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20一100cm。人口密集的世界大河三角洲和沿海低地将受显著影响,自然系统和人类活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大气圈保持水汽的能力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全球变暖很可能导致全球变湿。某些模拟结果显示,COZ倍增将使全球平均降水量增加7%一n%[2j。但在另一方面,较高的大气和地面温度也将加强植物和土壤的总蒸发。两方面平衡,土壤水分已趋紧张的地区将更为紧张[7j。世界主要粮食产区的中纬度和大陆中部地区将变干旱,夏天更为明显,作物生长期的水分条件恶化将导致农业减产。温室气体增温在全球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将会显著缩小热带与极地之间的温差,从而影响全球天气系统的热动力机制,改变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格局。这种天气动力的变化将改变很多区域的生态和生产条件,而且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出现时间、延时和分布都会变化。人类活动的很多方面如农业、林业、渔业、沿海的基础设施、聚落、交通运输以及人体健康等都会受影响。由于农业的普遍存在,由于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和对气候条件的敏感性,气候变化对它的影响更应受到高度重视。

气候的波动与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包括长期平均状况的渐变,“正常范围”内的大波动,可能极端事件之类型、频率、强度和分布的变化,而且所有这些可能会同时出现。包括农业在内的人类活动不仅对平均状况的变化,而且对波动和预料不到的情况都应作出响应。气候波动尤其是极端事件的变动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很可能比可预料的长期平均状况变化还严重。对全球气候变化虽然已有了普遍的认同,但还存在一些重大的不确定性。未来气候的状况一般都由普通环流模型或全球气候模型(GCMs)导出,而大多数此类模型对与全球变暖有关的季节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判断则众说不一,尤其在区域降水量变化的判断上差异显著,而对区域温度变化的判断差异较小。全球气候变化会在什么时候产生重要社会经济影响,也不是很明确的,部分原因是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确定。气候将渐变还是突变,也不确定。很多此类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我们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动态机制缺乏详细的认识。但气候本质上就是不确定的,所以这不能成为阻止分析气候变化(或不确定性)对经济和其他方面影响的理由。必须承认气候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不管它是否“变化”,这是分析气候对社会经济负面影响的前提。

2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对当前的气候波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农业是最敏感的部门。全球气候变化很可能加大世界农业系统的压力,农业产量可能下降,而这正好发生在农产品需求急剧上升的时候。据Crosson分析,在CO:倍增导致气候变化的期间,世界食品和纤维的需求将上升2一倍[8〕。

对农业地理限制的影响

全球变暖可望使温度带向极地移动,在目前农业潜力受热量限制的地区,作物生长季会延长。年平均温度每增加1‘C,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将在水平方向北移150一ZO0km,垂直方向上移150一200m川。由此可知,未来50一70年间全球一℃的增温可使世界主要粮食带向北扩展230一gO0km。然而,作物布局不仅取决于温度条件,也受土壤、水分和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制约。由于水分条件恶化,由于较高温度还会促使作物徒长和缩短灌浆期,中纬度主要粮食产区很可能减产〔,。〕。在低纬度,增温改变农时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一年多熟的地区。例如,南亚和东南亚地区若变暖1℃,已适应当前气候条件的农时将需要作重大的重新安排[l‘〕。全球变暖对水分条件移动的影响尚难以估计。最近的GMCs研究了大气CO:倍增对土壤水分的影响[7,‘。〕后认为,在东北非、南非、阿拉伯半岛西部、东南亚、澳大利亚东部、美国南部和阿根廷,12月到来年2月的土壤水分会减少;在北非、西非、部分东欧、华北和华中、部分前苏联、中亚、西北利亚、澳大利亚西部、美国南部、中美洲和巴西东部,6一8月的土壤水分会减少。

全球变暖对农业的若干重要影响中,知之最少的是极端气候的可能变化,如干旱、暴风雨、干热风、冻害等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冷和热对作物的限制并非与冷、热的强度本身成正比例关系,作物产量对冷、热限制常常表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响应。总蒸发率加速的一个显著结果是,热带和亚热带某些地区的旱灾频率会比现在高[l0〕。干旱强度和危害程度的变化是对农业的最严重威胁,无论是在全球或区域尺度,尤其是现在已潜伏着干旱的地区。增暖还可能使作物和牲畜病虫害的地理范围扩大[l2〕,目前限于热带的牲畜病虫害会扩散到中纬度地区,病虫害不严重的寒温带将深受其害,纬度较高的地区危害最大。此外,气候变化还会严重影响害虫及其捕食者和寄生者之间的物种相互作用。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将会淹没沿海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例如,对尼罗河三角洲的初步研究表明,海平面若上升loocm会淹没目前埃及15%人口的住房和大约同样比例的粮食产地[l3〕。

对作物产t的影响

可分两种情况来分析,即大气中化学组成变化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影响和温室效应导致的农业气候条件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大气中CO:浓度的增加提高了光合作用率和水分利用率,有助于植物生长,尤其对包括小麦、水稻、大麦、豆类和根系作物在内的C3植物。实验表明,若其它与作物生长有关的因素不变,CO。浓度增加使C3作物的产量显著增加[l‘〕。对包括玉米、高粱、小米和甘蔗在内的C4作物,尚无直接助长效果的可比证据。显然,即使对于C3植物,大气化学组成变化的影响也是很复杂的。植物呼吸作用、水分要求和可得性、固氮作用、植物生长阶段、作物质量、其它气体组成等方面变化的影响很可能压倒CO:增加的助长作用。一般研究更重视作物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低纬湿润地区的水稻产量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很显著,北纬6一31度内众多农田实验表明,结实期温度上升1一ZC会使产量下降10%一20%;纬度越高,受影响越严重[l5〕。调整农时有助于消除此类影响,但这在农时必须与季风降雨期相适应的地方很难做到。在热带半干旱地区,若降雨量不丈,那么增温加速蒸发从而使土壤水分恶化,作物产量将下降。例如在印度北部,在雨量不增的情况下,均温哪怕增加1℃也会使小麦产量减少10%〔,6〕。

肯尼亚的一个案例研究还考虑了雨量减少的影响,结论是玉米产量会减少30一70%〔‘,习。对世界粮食供给的一个最严重威胁是,中纬度“谷物带”变暖及伴随的作物水分亏缺将使粮食生产潜力降低。美国所有主要的非灌溉作物将减产,高粱、玉米和水稻减产最严重[l2〕;加拿大草原地带的平均产量将减少10%一30%[l8口;在澳大利亚,若增暖3℃且夏雨增加、冬雨减少,则小麦产量可望增加[l5〕。上述主要谷物出口地区的产量变化将显著影响全球食品贸易。在诸如北美大草原北部、斯堪低纳维亚半岛、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北部、新西兰南部、阿根廷和智利南部这样的高纬度地区,温室气体增暖的幅度将最大,目前农业受到的热量限制会减缓。但这些地区不受土壤和地形限制的面积有限,所增加的产量不足以补偿中纬地区的减产川。总之,全球变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在不同作物、不同地区、不同农业系统上有不同的表现。一般说来,中纬地区将受损,高纬地区将受益,但益不敷损。

对农业系统的可能影响

气候变化与波动导致的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和作物产量变化,会影响到农业系统的很多方面,如区域比较优势、农业结构、粮食供给、区域产业结构、农产品的价格和贸易、就业等等,甚至会影响到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模拟分析显示,美国国内的农业比较优势将会明显东移,其它中、高纬度国家内也会发生类似的移动[8j。全球农业结构很可能变化,加拿大和俄罗斯的谷物部门将处于更有利的地位,美国的粮食出口将减少,9口。区域尺度上的食品保障将受到严重威胁,尤其在热带的欠发达国家。中纬度主要粮食出口国的减产将使粮价上升(若减产10%则粮价上升7%),这会严重影响食品短缺国家进口粮食的能力,或挤占非农业部门发展所急需的外汇川。对付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迫切需要调整农业技术,但欠发达国家调整技术的能力有限,因此全球变暖对这些国家的威胁尤其严重,特别在目前农业已很脆弱的地区。

3中国农业对气候变化与波动的脆弱性

过去与未来的气候变化

中国历史上已经历了无数次的气候变化或波动。有证据表明,约距今8000一5000年是一个相对于今的高温高湿气候适宜期,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分别比现在高2一4C和100一200mm,夏季风一直深人到西北[20〕。12世纪中国开始经历了小冰期的严寒,年均温比现在低1一ZOC。此期的降水时空差异较大,东部和青藏高原较干旱,西北则比现在湿润[20〕。近百年来中国气候与北半球的一般情况一致,呈现出干暖化的发展趋势。气温在20年代较高,50年代较低,70一80年代较高,北方增温更为显著,南方则不太明显。东部和西北自1910年来趋于干旱即〕,东部干旱指数波动上升,近百年来增加了约倍[20〕。用有关时间序列中主要周期外推的方法,估计未来气候趋势是呻〕:①大部分地区在90年代偏暖,201。一2030年将出现一个偏冷期,204。年后又回暖。②温室气体增暖可能强化上述暖期,故下世纪中国总趋势是增暖,最暖时期比现在升温ZC左右;但增暖过程中会出现时间尺度为10一20年、变幅。.5一℃的波动。③降水量将在东部减少、西部增加。与国际上的情况一样,关于未来的中国气候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和争论。一般都承认变暖趋势,但关于温室效应的看法不尽一致,区域的气候变化亦不确定。对农业而言,需特别注意极端气候和水分条件的变化。降水频率和分布的变化较难预料,但升温结合旱涝变动肯定将构成对农业的严重威胁。例如,由于海陆增温的差异,亚洲季风很可能增强,降雨强度会加大,因而洪水和侵蚀会加剧。较高的地温和气温将强化蒸发,干旱、半干旱区的荒漠化和灌溉区的盐碱化也将加剧。

农业环境的脆弱性和变动性

时空差异极大是中国气候的显著特征。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的气候迥然不同,前者又包含着从热带到寒温带各种类型。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降水年际变率在东部季风区为30%以上,西部干旱区甚至更大;平均温度年际变率常在1℃以上。气候波动还在更大时间尺度上发生,如整个60年代华北降水显著减少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气候变异常使农业生产不稳定,有些地区作物产量的波动幅度可达30%以上[z0j。中国农业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土壤侵蚀和土地荒漠化,这也与气候有关。中国土壤侵蚀面积已达150又10‘km,[,习;土地荒漠化面积\zo4kmZ,其中32%是过去100年来形成的;此外还有只10‘km,正面临荒漠化的危险咖〕。若按联合国环境署的标准,土地生产力下降25%即为荒漠化的临界值,那么中国非灌溉耕地中有69%属于荒漠化土地哪〕。显然,温度和降水的变化对大多数非灌溉耕地都有严重影响。对灌溉的依赖也造成农业的危机。最近几十年来中国北方的地表水显著减少,例如青海湖水位在1956一1984年间下降了,松花江流域的年径流量从50年代后期的70omm减少到70年代后期的Zoomm。地下水超量开采,供给也日趋减少。淡水资源短缺已很严重[20〕。与气候相关的自然灾害在中国是很频繁的。据不完全统计,自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有文字记载的严重旱灾是1056次,严重洪灾1029次。泥石流、滑坡、台风、尘暴、病虫害等亦很常见。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500亿元嘟〕,农业损失尤甚。

农业系统的脆弱性

中国农业本身的脆弱性使气候变化的影响更显严重。首先是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特别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由于城市化、荒漠化、土壤侵蚀等的扩展,耕地面积还会进一步减少。再加上人口增长的因素,人均耕地面积将会由目前的。.115ha减少到下世纪初期的和下世纪中期的。.o63ha卿口。水资源短缺一直是中国很多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例如华北平原,其耕地占全国总量的42%,但水资源却只占6%。全国最大的这部分耕地潜力大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而气候变化很可能使水分条件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人口还将增加,生活水平也需进一步提高,这就使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可避免地上升,中国农业系统将更不堪重压。中国现在已面临人口承载力接近极限的危险,气候变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与农产品需求之间的冲突更加尖锐。增加投资和发展技术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但中国农业在这方面的前景不乐观。作为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而其他经济部门的投资需求被放在较优先的地位,农业上的投资大受限制。事实上,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的投资比例已经下降,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28〕。中国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农业科技人员相对稀少,农业技术装备不足,所有这些都使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实力有限。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的潜在影响

国际学术界已出现了一些有关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研究,结论大相径庭。美国国防大学的一份报告估计,中国粮食产量将增加,中国将从粮食进口国变为粮食出口国[l’〕。然而悲观的结论更多,如Kellogg认为,中国主要农业区很可能将变干旱,对粮食生产有严重影响[29〕。Parry和swaminathan也指出,全球升温将使中国北方和华中的土壤水分减少,农业将减产[15〕。中国科学家对个问题也作了研究。黄秉维认为,全球变暖将使中国的温度带北移,其直接作用对作物生长是有利的。例如,边缘热带的橡胶、咖啡等作物再也不会遭受现在偶有出现的冷害;在中、北亚热带,目前的一年两熟制可望变为三熟制;在暖温带,升温不仅会增加作物产量,也将有利于水果生产。但是全球变暖的间接作用(诸如病虫害增加)却对作物生长有害,更重要的是未来降水的不确定性将严重影响中国的农业生产咖〕。赵名茶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将使中国的寒潮之害减轻,有利于农业生产。特别是在中国的干旱区,由于降水将增加,土壤水分条件将得到改善,干旱频率将减少,灌溉面积将扩大,农业生产潜力将提高,作物产量也会较稳定[sl〕。

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由于中国农业对与气候有关的多种条件变化已经很敏感,全球气候变化将会严重冲击中国农业,尽管区域气候变化的前景尚不确定。增暖导致蒸发、风蚀、干旱的加强和台风频率的加大,使农业总产量至少损失5%;某些森林物种将严重丧失,部分森林将变为稀树草原[sz〕;即使是中等程度的海平面上升也会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灾难。大片耕地和养殖场将被淹没,而这正是中国沿海的主要食品生产基地。大河三角洲是中国人口最密集、土地最有生产力、基础设施和工厂城镇最富集的地区,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也最严重。珠江三角洲有35ookm“将被淹没,长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较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也将面临洪涝灾难咖〕。若无降雨量的增加作为补偿,则主要粮食作物将减产。温度每增加1℃,玉米平均产量会减少3%咖〕;小麦也将由于水分条件恶化而减产;晚稻则由于生长期缩短而严重减产。于是中国的粮食生产将面临严峻挑战,而这正好发生在中国人口和生活水平都将明显上升之时。扩大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受限,资源利用的余地更小,未来食品自给的保证程度将更无把握,农业系统更趋脆弱。

4对气候变化的农业适应对策

尽管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但“有备无患”,适应对策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农业的“适应”问题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农民和农村社区在面临气候条件的变化时会自觉地调整他们的生产实践,这是一种“自发”的适应策略,关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的任何评价都应当考虑到采用此类策略的可能性。其次,在面临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减产或者新机会时,政府有关决策机构应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尽量减少损失和尽量实现潜在的效益。这种“有计划”的适应策略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一样,都是关注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决策响应。当然,农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有重要的作用,但这已超出了本文的论题范围。战术上的适应措施也受到高度重视。Parry和Swaminathan明确了三类战术调整:改变土地利用(如农业区和作物类型的调整),调整管理措施(如增加灌溉和施肥、防治病虫害、控制水土流失、改造农业基础设施等),改变作物和畜牧制度(如调整农时)[l5〕。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2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低碳社会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06-0131-02

2010年以来,反常天气在世界各地纷繁出现,凸显出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逐年扩大、纽约冬季气温22 ℃、海平面逐年上升等,类似报道在各大媒体上层出不穷。那么,究竟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又是什么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我们应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来看呈上升趋势。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重要且不容否认的因素即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2月2日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梗概。这份报告认为,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用词中,“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这是这个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使用这样严重的措辞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而2001年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使用的词语仅是“可能”,“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报告的大致内容是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已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源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科学家近年来对全球气候变暖对环境及生态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不能全面预测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多样变化,但人类对全球气候升温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深入的认识。水供需矛盾加剧;天灾如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众多岛国及岛屿将被淹灭,岛上及沿海居民生活受到威胁;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因气候变暖造成的影响最终会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小的损失。虽然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对少数地区有益,但综合评价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未来生活的巨大威胁。

由此可见,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态环境以及经济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应采取措施改善环境问题,增强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利于人类,近几年人们常提到“低碳经济”这个概念,“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那么,何为“低碳经济”呢?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它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由于使用能源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被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

是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紧要关头,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低碳经济对中国既是压力又是挑战。这是因为:①我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以排放高碳为主的发展模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既确保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这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②“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电力中,水电仅占20 %左右,而火电占77 %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据计算,每燃烧1 t煤炭会产生 t的二氧化碳,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 %和70 %。火电的大规模发展对环境的威胁不可忽视。③我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我国经济的高碳特征。资料显示,1993-2005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 %,工业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约70 %,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工业生产技术和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④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

我们该如何让发展低碳经济呢?纵观世界各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所采取的行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关键因素,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是实施的主要形式。对我国来说,需要政府主导,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通过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效率是减少碳排放最有效的方式。由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最先进的技术,也有最落后的技术。因此要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多的落后工艺。②使用可再生能源。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太阳能、沼气、水电、风电、农作物秸秆等)很丰富,虽然可再生能源成本较高,但相当一部分已经商业化。交通工具方面,汽车不再只烧石油和液化天然气,现在有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等。我国也对太阳能汽车、氢能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如果成熟,我们的交通服务将实现很少的碳排放甚至是零排放。③征收碳税。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有负面作用,是有环境成本的。因此,我们就应该对它征税。对碳征税,那么就会打压高碳能源。高碳能源的比较收益降低,零碳或低碳能源的比较成本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也会增强。④应制定相应的政策补贴。任何技术的研发、运用,都会经历从高成本到低成本的转化过程,如果我们给予补贴,就会加速降低成本的过程。对一些暂时不具备商业竞争力,而社会成本又比较低的能源和技术进行补贴,会使它们更迅速地成长,进而走向市场竞争。⑤要提高研发投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很多低碳能源技术、产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和企业商业化的投入,可以双管齐下。⑥对于消费者行为,应出台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限制人类对能源的奢侈浪费。比如能源消费税,由于碳排放空间是有限的,每个人的基本消费需求也是有限的,因而可以给每个人一定的碳排放量,超出之后就必须交税,超得越多税率就越高,与我们的所得税一样。这既兼顾了基本需求的满足,又可以使消费者行为更理性化,降低奢侈浪费的部分。但需要说明的是,能源消费税应是累进税率,不能是统一税率。统一税率只会打压穷人,鼓励富人消费。⑦控制公共消费。如马路上的公车以及办公楼里的空调等。⑧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在低碳社区、低碳城市等领域的先进经验,开展国际合作。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利用国际贸易来发展低碳经济。每个国家的资源比重和成本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出口碳生产率较高的产品,进口碳生产率较低的产品。正如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矿石,比我们国内采矿的成本低多了。

总之,低碳经济不是时髦的概念,可落实到现实的行动中。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消费方式的转型、能源结构的转型、能源效率的提高,使中国向低碳经济、低碳社会迈进――只有低碳社会才是可持续的社会。同时,低碳不仅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我们有责任用实际行动来应对当下及未来发生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为我们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生存环境及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程志祥。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纪念第37个世界环境日[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2).

[2]吴涛,张瑞海。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促进低碳社会建设[J].经济纵横,2010(10).

[3]柯建。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4]赵铨。气候变暖、低碳经济与企业的社会责任[J].江苏造纸,2010(3).

[5]张坤民。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内在需求[J].理论视野,2010(2).

[6]庄贵阳。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5).

[7]王路。全球气候变暖与中国能源战略问题的思考[J].科学中国人,2007(5).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Climate Warming

Ren Xin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3

关键词:植树造林;气候变暖;作用;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

土地荒漠化

大家对土地荒漠的了解很少,一般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有2种。一种是植被破坏造成的,而另外一种就是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雨分布图发生改变,使各个地区降雨分布不均,有的地区会发洪水,而有的地区则会出现土地干旱。在干旱的地区,植物因缺少水分而死亡,而植物死亡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加速蒸发,空气中的水少,降雨就会更困难,如此反复,就导致土地荒漠化。我国就有一片很大的沙漠化地区,且其面积还在逐年增加,所以,我国必须要坚持植树造林,缓解土地荒漠化。

海平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变暖,各个地区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南北极也不例外,气温的上升,使南北極的冰川出现了融化的现象。融化的冰川水就会流入到海洋中,这样就会造成海平面上升。当然全球气候变暖,不仅是南北极的冰川会融化,还有一些雪山的也会融化,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多出很多河水的源头,也会使一些河流改变原有的路线,并且极有可能造成一部分地区存在积水,一部分地区出现河流断流的现象。水是生命之源,一些河流的消失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而这些河水最终会汇集到一起流入海洋,海平面同样也会上升。即使海水退却,也会对我们的土地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海水会使土地盐碱化,并不是所有的盐碱地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变回良田,也会有一部分土地恢复不到原来的地貌。就这样周而复始,温度上升,海平面就会上升,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沿海地区的城市和国家面临被淹没的危险,例如图卢瓦就面临这个危险。

物种遭到破坏

大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也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之一。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息息相关的,海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多余的二氧化碳会跟海水中的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碳酸会导致海水中的微生物大量死亡。还会使一些不适应高温的珊瑚死亡,这就导致了主要以珊瑚为食的生物的食物链发生断裂。食物链断裂的速度是非常快,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快就会蔓延到陆地上的生物。由于没有食物,海洋的中的生物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海洋生物的尸体就会污染海洋,这会使其他生物也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同时,海洋生物的尸体还会释放温室气体,从而使全球气温变暖更加恶化。

2植树造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及措施

森林有很好的蓄水作用

树林对缓解全球变暖有很好的作用,并且具有阻挡风沙、保持水土、改变低空气流的功能。我们可以把树林当做是一个小型的蓄水池,它在自然界的水循环中扮演这重要的角色。在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树和水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当降雨时,树冠可以截流一部分雨水,树木的根部会吸 收和储存一部分雨水为自身的生长提供水源,在降雨的过程中,雨水还会蒸发掉一部分,还有一部分会储存在土壤中。而树林越多,蓄水能力就越强,可以在地下形成一个巨大的水库,保证这个地区的动植物可以很好地生长。树林储存的地下水,可以使这个地区的气候湿润,冬暖夏凉,从而达到调节气候的作用,缓解全球气候变暖。

树林可以有效地调节气候

树林之所以可以调节气候,是因为树木的树冠在太阳光照射的时候当掉一部分光源,从而降低地表的温度,减少水分流失。由于树冠可以阻挡掉一部分太阳能,使树林里的温度也要比外面的温度低很多。大量的植树造林,会增加森林的覆盖面积,当有风吹过的时候,树林里的风速明显就比较慢,风速慢就会使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得慢,这样就起到了保湿的作用。调节气候,也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

为生物创造栖息地

树林是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还有人们的过度砍伐,都使动物们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这也会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从而这也使全球气候变暖变得更加严重。因此,植树造林可以为动物提供新的家园,并且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3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4

[关键词]气候变暖世界港口第五代港口世界港口发展新阶段

气候变暖是人类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之一。使气候变暖的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脘、氧化二氮、菲氯碳化物。菲氯碳化物直接造成臭氧层破裂,已在世界范围从1996年禁止。气候变暖现在主要取决于减排的控制。气候变暖的减排的控制与港口、航运又有什么关系呢?目前全球海上船舶每年排放的颗粒物约220万磅,全球每年排放的氮氧化物气体中30%来自海上船舶。据国际海事组织专家组的研究报告数据,2007年航运业二氧化碳排放11亿吨,如果不采取良好的减排措施,到2020年,将达到14亿吨。国际油轮独立船东协会也类似的研究报告,航运业目前每年消耗20亿桶燃油,排放了超过12亿吨的二氧化碳CO2,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6%,海运业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航空业的2倍。目前,据联合国的数据,海运活动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了全球排放总量的3%,这一排放数字甚至已经超过了英国各经济部门的排放总量。由于从1990年至今全球海运船只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增长了85%,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将该港口和海运纳入到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将达成的全球气候变化条约中来。但是,港口、海运还没有普遍对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任何有效控制。

世界港口的发展按经过了四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分析,经过了第一代港口到第四代港口的如下变化:第一代港口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港口只是海洋运输同内陆运输之间的一个接口。第二代港口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港口,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以外,增加了运输装卸和为工商业服务的场所。第三代港口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物流中心的港口。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更加强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使港口的服务超出以往的界限,增添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与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第四代港口是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为港航之间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的信息化、柔性化港口。这一代港口在包括前三代港口功能,并且其主要是港航之间的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基础上的处理的货物主要是备大型化,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还应满足市场柔性需求,还具有生产精细化、敏捷化。

前四代港口基本上都对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给以忽视了。基于此,我们在2009年提出建立第五代港口。所谓第五代港口就是指绿色或低碳港口。其时间初步定为从2010年左右到未来的10到20年左右,根据情况这个时间的长度还可以适当调整。从时间上来看,我们之所以选择2010年开始,一是考虑到第三代时间是十年左右,第四代时间也初步可以定为10年,这里10年到20年的考虑也是根据世界港口变化在近50年快速变化而作出的;二是我们注意到第四代港口的初始时间与第四代港口的提出时间1992年和世界一些先进的港口的第四代港的实施是密切相关的,而现在第五代港口已在2009年提出,并且悉尼港和长滩港在绿色港口方面已经有些相近措施实施;在中国,2010年5月中国交通运输部确立了全国港口节能减排的目标,即到2020年,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70%,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2010年3月,青岛港提出国内港口企业的首个绿色港口发展实施意见。2010年 6月,广州港决定2010年至2020年,10年分期投资10亿元用于绿色港口建设。江苏2010年9月开始全面部署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将成为江苏省港口企业的工作重心。三是考虑到明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将达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的有较大可能性,并且近些年世界主要国家着眼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时间目标点初步定为2020年。在这与第三、四代港口的时间它的主要功能在包括前面四代港口的功能的同时,它还着眼于港城、港镇的结合,其主要特征就是效率、绿色、低碳。从港口的功能来看,第五代港口在前面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低碳发展。

从减少气候变暖来看,第五代港口的提出对世界港口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从世界港口发展阶段来看,这标志着宣布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进入了第五代。我们希望进入第五代港口的世界港口建设能够为缓解世界气候变暖做出一点贡献。同时我们希望碳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各个相关省市、自治区,在港口、航运方面尽快推出一些领先的缓解气候变暖,减少港口、航运排放的政策,并给以落实,为缓解世界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全球气候变暖措施5

1 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度量标志是气温较往常的气温有所升高。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气温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和时令的气温也有差别。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道,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华氏度(约为摄氏17度),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14个高温年,比20世纪平均气温高华氏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研究所揭示新的资料分析显示,2014年地球表面温度比20世纪中期的平均值高℃。2009年全球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提出控制温度升高幅度低于2℃为目标,也就是说,近期全球变暖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具体表现为日常气温比往年同期的高,极端最高温的日数比往年的多,应该指出的是,全球变暖是大趋势。

目前,对气候极端变化所能依据解释的科学证据并不充分,甚至对因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过多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暖化的科学论证都还不能确定。但是,全球变暖现象对海水鱼养殖的影响是明显的。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山消融,北极冰山变矮,冰山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近30年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是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毫米/年的速率。可以预见,海平面上升,影响着海水鱼塘的养殖面积,养殖面积减少。甚至普遍认为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

其次,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暖水性的养殖种类将有机会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转移迁徙,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如颇具经济价值的大黄鱼由福建沿海扩增至江苏、山东沿海实施人工养殖将成为可能。

再次,气温升高,水温也随同升高,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期所需要的温度累加值的日期“积温日期”将缩短,也就是发育加快;由于水温升高,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将加快,在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有效的养殖生长时期的生长率将提高,产量随之提高;再由于水温升高,每年的冬季将推后来临,延长了养殖季节,养殖鱼类个体加大而提高了产量。

最后,水温上升,会带来病害多发。海水鱼养殖常见的病毒性、细菌性引发的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和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等,都是高温季节暴发和流行的疾病。据有关报道,日本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日本沿海巨型水母(如海蜇)数量变多了,形成的“水母潮”堵塞渔网,是渔业的一种危害。高温会诱发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养鱼池形成“水华”,在海区造成“赤潮”。赤潮生物覆盖水池表面或进入鱼类腮腔,会使鱼类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后会分解大量有毒物质,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

2 极端天气的影响

极端天气是指灾害性天气。平常所说的风调雨顺是一种祥和宜人的天气,既有风又有雨的成份。极端天气的风指的是台风、暴风、龙卷风,雨是暴雨、连延大雨,还有严寒酷暑、雹旱暴雪,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灾害性的损失。

暴雨和连绵大雨,将会降低海水表面的盐度和养鱼塘海水淡化,造成鱼类不适盐度而死亡,甚至洪水泛滥会带来淹没鱼塘冲垮堤岸的灾害。严寒酷暑的水温超越养殖鱼类耐受水温极限,也将造成鱼类的冻死和热死。如冬季时,时有寒潮来临,夜间的水温低于白天的水温,早晨发现鱼排(塘)的鱼不明原因地死了,殊不知道这是低温冷死的。冬季,海冰的出现是另一种灾害,海冰覆盖着池塘和养殖网箱表面水层,导致水层中的养殖鱼类缺氧而死亡,或因为海冰遮住阳光,导致岩石上附生的海藻得不到阳光而枯死,造成养殖的海参、鲍鱼缺乏食物而饿死。

应该指出的是,海洋气候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是反常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不规则,大约每4年出现一次,其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并且可持续两三年。有报道观察结果,“拉尼娜”会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旱,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同时,使非洲西岸和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部地区异常寒冷。在中国,“拉尼娜”现象的出现,秋冬季使华南的东北季候风增强,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由于这两种海洋气候现象的出现,导致异常的降雨、干旱、寒冷的反常气候,对海水鱼养殖也会造成危害。

3 应对气候灾害的措施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海水鱼养殖造成的影响和招致的损失,是天灾。海水鱼养殖业在应对天然灾害时,要有以下一些举措:

举措一,要有关于防灾减灾的信息网络,迅速而准确地发出灾害预警。当能尽早收到即将来临的灾害信息,组织人们起来抗灾抗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将减少灾害的损失,这是抗灾以防为主的关键防线,没有信息就无从防备,让灾害突如其来,损失一定难于想象。

举措二,要有抗灾减灾的能力建设。抗击气候灾害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建设和贮备,当灾害来临时,能派得上、用得着,不出现人力荒、财力荒和救灾物资荒。因此,在能力建设上,要有划分应急预案级别的应对措施,并相应地给予建设和贮备。

71 17006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