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后感(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教师读后感(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读后感【第一篇】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徐维老师编写的《班主任工作100问》,感受很深,同时也对自己这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反思。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层单位——“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又要引导学生学好功课,努力提高学习质量。此外,还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而所有的工作都指向一个目标,就是把本班培养成为优良的集体,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这本书利用教育案例、教育评论、教育论文、班会材料等形式,通过100个问题,详细而具体地介绍了班主任的教育艺术。每一问题都从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指导建议和资源拓展几方面对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和指导,给班主任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还得从教育就是一门艺术说起。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大师的研究和实践都向我们证明教育需要有情感的灌注,需要有高超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直接基于心灵沟通的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应该是建立在个性尊重,人格儒化,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上的一种充满诗意的工作。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认识到了之前我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很容易走进“班级保姆”或“班级警察”的误区中,这项工作就是一种纯技术性的管理。对班主任来说,这项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它的艺术性不仅是外在的、技术性的方法和手段,更是教育赋予其的内在要求和本质特征。学生是我们未来的主人,规范管理式的班主任教育培育不出完满的、丰富的、多元的个体,必然是“扁平式”的人,时代发展呼唤班主任们成为“诗意栖居”的人,班主任工作理解为一种建立在社会化要求基础上个性尊重、价值引领和“精神关怀”,将“诗意栖居”由彼在引渡到此在,让班主任工作充满诗意,这不是超越性的追求,而应该是普遍性的要求。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

此外,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还表现创新上,班主任工作艺术精髓就是他的创造性、刻意创新、不落俗套,即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一切,正是在人身上再现自己的一种伟大创造……班主任要能驾驭它,必须有艺术家的技巧。离开创新,班主任工作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班主任善于将教育目的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相结合,精心设计和灵活把握教育活动过程;注重灵活多样的形式,努力激发学生内在的活力;妥善而巧妙的处理偶发事件,善于化解矛盾和冲突;善于对学生倾注爱的情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具有逻辑力量和鼓动性;善于使用各种肢体语言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赞许、制止、批评,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达到最佳效果。我特别喜欢书中的这句话:班主任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全权大使”。反思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离大使的角色相差很远啊!所以我们需要与时俱进的眼光和创新发展的教育才能胜任班主任这一工作。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科学,也是艺术,它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情感、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学生,随着他们年龄、身体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不同程度的在发展和变化,因此,班主任仅抓教学而忽视教育改革:仅有埋头苦干的精神而不去加强教育艺术的探索,是不能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变化的。我们班主任老师都在呕心沥学地忘我工作,就有必要探讨一下教育艺术,使自己的工作方法更上一层楼。

教师读后感【第二篇】

暑假即将结束,看看自己读的几本书,感觉收获颇丰。要说最喜欢的当属周益民老师的《做个书生教师》。

书生:衣袂翩翩,温文尔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勾勒出周益民老师的形象。这本书是周老师的教学随笔,既有对课堂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有对日常工作的人性细节深情的叙述,还有诸多教学之余的生活游历以及人生感悟。

全书共有6卷,我最偏爱第二卷——在文字里一任天真。“一个人的成长,既有身体的,更有精神的,精神的壮大离不开阅读。”这句话和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窃读记》里的“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不谋而合。他们都点明了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离不开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和孩子们相处中第一重要的是指引。现在的社会,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籍充斥在孩子们周围。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筛选书籍,指引方向。把经典与优秀的文学作品摆在孩子们的眼前。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做人的种子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播下。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维的孩子,所以第二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把心中多彩的世界构建的更加美好。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做他们的大朋友,和他们一路同行,去探寻成长路上的别样风景。

教师读后感【第三篇】

苗素锋这两天看到《小学青年教师》中“应用题教学研究”这篇报告感触良多。一方面,在小学教学应用题时采用目前流行的“分类型、给解题模式”的`教法所产生的弊端和给学生造成的损害。这种损害在小学阶段虽然不十分明显,但是已经看到一些,到了中学就更清楚地显示出来。因而问题也就更为严重。这说明采用目前流行的教法,在小学教学中没有真正给中学学习打好基础,相反地给进一步学习数学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学生没有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靠死记硬套公式,是无法进一步学好数学的。

这一点很值得我深思,并加以改进。另一方面,紧密联系等式的性质,加强用方程解应用题,不仅有利于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而且有利于中小学的衔接。从而也进一步说明,按照现行教材中对应用题教学的处理方法进行教学,基本上是可行的,不需要另外补充什么结语和解题公式。关键在于紧密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加强应用题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具体分析题里的等量关系,根据已知未知的不同确定解法。实际上有不少老师是按教材的精神教的,收到较好的效果。回想自己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有的环节还处理的不够恰当,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最后,值得我深思的是,在肯定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确实还存在教法不够灵活的问题,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如何培养出大量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新型人才。要提高民族素质,除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外,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使其具有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总之,作为一线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我还应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多读些书以补充自己工作中的需求。

教师读书读后感【第四篇】

看了《自身健康促进》,受益匪浅,感想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教育的今天,教师这一职业越发显得神圣,然后"辛勤园丁"们常年过重的工作压力,也是他们心理即生理疲惫不堪。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学生。而作为一名教师只要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快速发展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每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俩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放生大哭或大笑,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可以写信或者打电话。"身"方面如锻炼身体,纵情高歌,逛街购物,还可以出门旅游,从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前面曾讨论过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不过教师在体育锻炼时应注意量的问题,不要适得其反,因疲劳而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所以教师要坚信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保持充沛体力,要培养自己的自制性,学会自觉灵活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懒惰、恐惧、紧张、愤怒和失望等不良情绪的干扰。更好的释放压力,全面促进身心健康。

71 5518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