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日记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非主流日记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活着真的好累非主流日记美文(精【第一篇】

这本由卡思卡特和克莱因同着的小书,老实说,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以一个吃货的角度诠释上面一句话就是,有些书,像极了我爱的饭菜,所以即使在不怎么饿的情况下,遇到它们照样垂涎三尺,照样狼吞虎咽。可是遇上不喜欢吃的,哪怕已经饥肠辘辘,哪怕明知这道菜所含营养是自己所需,因为味道与自己的舌头不来电,所以就吃起来极其艰难,味如嚼蜡。

当然这本书并没有上面所说的那么夸张,起码那些关于生死的哲理趣味小故事,总让我忍俊不已,比如这段:

两个伙计相约去钓鱼,汽车抛锚,他们借宿在一个美丽的寡妇家里,当然是客房。几个月后,a电话了b。

还记得我们去钓鱼么?

记得。

还记得我们借宿在那个漂亮的寡妇家吗?

记得。

她有一栋又大又漂亮的房子,我们在客房休息一晚,第二天继续北上去钓鱼,还记得吗?

记得。

九个月后,我收到一封律师来信。

是吗?

你有没有半夜起来去见她?

这个,有!

你是不是冒用我的名字?

对不起,是的,你为什么问这个?

她刚刚去世,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我。

哈哈哈哈,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想给这俩哥们儿点个赞,无论给谁,都合适。

用个恰当的比喻吧,这本书像极了一套精美的西式套餐,我虽然喝不惯罗宋汤的怪味道,但对秘制的水果沙拉偏爱有加,它让我在酸酸甜甜中,品味了生命,品味了生死。因为书还没有读完,所以,我只能暂且擦一擦嘴角,告诉你,味道还不错!

作者是两位哲学家,他们从哲学、神学、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死亡,让我们能正视生与死。然而,我真的觉得死亡离我很远很远,所以,我正不正视,无关紧要。那就说一说关于生死的一些感觉和回忆吧。

提到生死,我总会想起许多年前读过得一本小说,他的名字叫《活着》,作者的名字叫余华。在那部小说里,我最早对死亡多添了许多感慨,愤怒,遗憾,难过,无奈,富贵从年轻到垂老,看着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死去,直至最后仅剩与他相伴的老牛------,而在那之前,我以为死亡就是死亡,老到一定年纪,或是生了重病,总要死,正如一句话说完了总要画个句号,而不会是感叹号,省略号等一些矫情的意味深长。

今年又读了余华的另一本书《第七日》,还是关于死,这次升华了,上了些年纪的老余干脆将死亡渲染成另一个生命的开始,那美丽的“死无葬身之地”就是他向我们描绘的乐土。这些天读这本《每个人都会死---》,总会想到余华的这两部作品,多少跟这本书有些契合吧。

信手敲出的文字早已离题千万里,好吧,回到这本书,回到书的名字“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书的名字取自美国作家威廉·萨洛扬的遗书中的一句话)也许还算年轻,所以总会生出许多新的希望,对于死亡,我没怎么想起它,当然,也有特殊。

记忆中生命里只有两次,对,是两次!偷偷地跟死神通了个电话,告诉他活着是太残酷的事,告诉他我并不期待明天是否美好,可是那个东西一面嘲笑我的懦弱,一面用很不屑的语调问我“你真的确定你活够了?”他这一问,吓得我撂下了电话,仓惶而逃,我活够了吗?

温暖,阳光,幸福,希望------20xx年的冬天几乎将近尾声,可是它永恒的logo却迟迟未到。没有雪的冬天,像没有色彩的生命,所以我知道,它总会来的,哪怕比以往时候更晚一些!所以活着的我们,应该体味着温暖,沐浴着阳光,回忆着幸福,种植着希望。这样,才能算活着!

在拥有这些简单的幸福之前,年少无知的我们,也许要经过幽长阴暗的隧道,没有灯光,没有尽头,没有人告诉我们,走多久,就能看到出口,我们只是需要不停的走着,如果牵强算是有个伴儿的话,这个伴应该就做“焦虑”,没错! “焦虑是我们的终极老师”,孤独的焦虑,升学的焦虑,失恋的焦虑,工作的焦虑,没有人承认是对死亡的焦虑,虽然这是一句大实话。

死亡又怎样,焦虑又怎样?

前两天去见一位过去的同事,也是缘于一件小事要拜托。见面寒暄几句,竟然得知这位老兄新婚刚刚两年的妻子在两个月前暴毙去世了,我还来不及合上自己的下巴,他却已经轻描淡写般调侃“娶个媳妇不容易,还得再找,唉!”

他是否有过这个念头,每个人都会死,但我以为不会是她 !

活着真的好累非主流日记美文(精【第二篇】

余华说,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除活着以外的一切事物而活着。

《活着》作为一部影响几代人的文学作品,的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特殊阶段,时代特征突出,时代气息浓厚,活着是一分痛苦也是一分快乐。书中主人公福贵的人生便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的身上折射了整个底层民众的兴衰祸福。

人为何而活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认为,人是为了思考而活着;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认为,人因自爱而活着;中国武侠小说家古龙则坚持,人为承担责任而活着……而福贵却说:“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福贵早年玩物丧志,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惨死。年少的福贵因贪图享乐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终落得苟活之地。而立时的福贵,家境清贫却自得,生活艰苦而自乐,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迫入壮丁,背井离乡,烽火连月,苟且偷安。这时的福贵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在拂尘间摸爬滚打,在硝烟里破茧重生。中年时的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的悲哀贯彻了整个家庭。这时的福贵必须为了支撑家庭而活着,作为唯一的男人,是家的希望。老年的福贵,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却造化弄人,丧女,丧婿,丧妻,再丧孙,活着便是与一头黄牛相依相随。活着了无牵挂,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无论山河如何变迁,时代以何种速度继续更替,生存对于人的价值却始终如一。我们生来就为活着,为了活着而打拼,为了活着而承受生活各方面的有形与无形的压力。在夜深人静,愁思万千的时候,我们何尝没有盘问自己,活着的意义在哪里,生存的价值在哪里。

形形色色的人生小则为了家庭,为了金钱,为了事业,大则为了社会,为了国家,为了和平。每个人活着都有一个目标,都有一股推动自己进步的力量。但在某种程度上看来,与其说是目标支持着生存,不如说是为了活着而不断地找寻目标。生活是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串联起来的有机整体,这些目标的一个又一个地现实,则是人生的终极大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为了活着。

我们太常见因为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一两次失败而灰心丧气的人,他们失意,他们堕落,他们失去自信,有的甚至失去活着的勇气。但凡是这样轻生或者只是有轻生念头的人,他们都还没有完全看透目标与活着的本质联系。而这样的人太多太多。他们嘴上追求活着的意义,追求生存的价值,愿以死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的行为的确令人肃然起敬。而这样的人生,却没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以死的方式来实现价值并不是一个好的途径。请记住,以生命的形式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为了活着而活着才是生命的本质。我们是为了活着而努力生存,死亡只是生命道路上不得已而为之的小插曲。

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生,简单明了,泰然自若。只有我们把生活的思想简单化,把生存的意识强烈化,才能真正地体会到活着的意义——以笑的方式代替哭,在死亡的伴随下努力活着。

非主流日记【第三篇】

本来是一张白纸,写的很乱,索性就继续写下去。后来变的无法收拾,只能重整思路,掀过一页,重新续写。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重新开始的办法。

感觉,人是很卑微的动物,后悔过一次,总是期待着后悔下一次,反复,反复……

其实每个人都一样,细微的触动,都可以让自己落泪不止。可能一句简单的“你随意”,辜负的不止是等待、期待,还有早已孤寂忏悔过的心。

有些事情发展的不好,不能只怪自己以前踏过的路,过于曲折。有些人,的确已经错过了,有些人,已经等不到了。

简单而略带悲剧的永别,也会被当做玩笑,因为活在她们心中的永远是那个过去的自己。而这样,却发现,自己在乎的是走过的泥泞,不是雨后的晴空。

错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两颗心,不在相同的轨道上。可惜的不是不能并肩走过,而是逆行的擦肩而过。

一个人守着两颗心,得到的不是寂寞,而是冷淡。或许只能感到惋惜吧,此时此刻,不会再伤心难过。就是这样一瞬间,感到所有都已过去,不必伤心难过。

现在,就算失去,也应是完美结局。

非主流个人心情日记【第四篇】

小时候,总喜欢在下雨天跑来跑去,在泥坑中踩起千万水花,逃过家长的捉打训斥,依旧不改初心,淋着雨,好像整片天地都是自己的。终有一天发烧感冒的时候,免不了被“积怨”颇深的父母骂个狗血淋头。每次嘟起小嘴时,老人们出来平息风波,让父母对小孩子的天性少加遏制,因势利导。

青年时,并不算叛逆的我依旧会被诟病,因为下雨天总是湿着进门,看着他们担忧的神情,我妥协了。以后带伞,但坚决不穿雨衣。这样还算比较平静的度过几个春秋,却又到了另一片雷雨交加之地。

一位伊人像下雨一样毫无征兆的到来,我恋爱了,我想试试淋雨尽情玩耍。踟蹰于父母的教诲,我小心翼翼,打起了密不透风的伞。在十七岁的雨季里,欢快的跳着,同时躲过一个个水坑,初恋的温柔如一场急时雨,使我在漫长的雨季里畏惧又惊喜。即使这样,我坚信我的伞,撑起一片云还是可以的。可是我错了,失恋的味道更令人难受,这场雨停了,我才发现最后有几个水坑是过不去的。,我想起他们的叮嘱,“下雨了,带好伞”,他们是忘记告我穿雨鞋了吗?

不是。雨季过去,我明晰,这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是雨,想经历过去,就要带着不怕溅湿全身的勇气,事实却给了我当头一棒。雨季里,老人们的辞世,我的失恋,交织在家族上空的乌云与我头顶的乌云令人窒息,我从中剥离,听到有人告诉我。“雨停了,收起伞时候,你应该知道许多人在屋檐下为你着急,安心迈过脚下的水坑,才能走到有人和你一起撑伞的地方。”

是啊,那些祝福你每件好事的人,你不必猜测他们的用意;那些嘱咐你每件小事的人,你定要铭记他们的恩情;那些与你邂逅晴天的人,你不用想也想不起来;那些陪你走过水坑的人,看着路上的泥脚印,你怎能忘记?

71 15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