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初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热选4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初一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第一篇】

又是一年开学季,每年开学陪伴我们的《开学第一课》自然必不可少。

这次的主题是围绕“创造向未来”来展开的,分别介绍了“梦想、奋斗、探索、未来。”第一个是成龙分享儿时的梦想:因为从小就有的正义感面立志去当一个英雄,而去当了功夫明星之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对他相貌的谩骂,他只是更加努力去证明自己。最后,他成功了。可成功后,他也并没有放松。64岁,仍然在拍很危险的打戏,从来不用替身。成功的背后,也有很多辛酸。颅骨受损,胸骨断裂,脊椎受伤,脚也骨折过,手更是不知道骨折了多少次,而且手骨折了也并不会立即停止拍戏,而是把骨折的手掰回去继续打完那几拳。而那些所谓的年轻演员,手上擦破了一点皮,被针戳了个小洞都要大呼小叫,七八个人围上去关心那点小伤,可见形成了多鲜明的对比。接着,有一个环节,是两个主持人画画,撒贝宁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画了一个炭,叫“雪中送叹”,意思是:让全世界为中国冬奥会惊叹!

之后,是解海龙的故事,一个与梦想有关的故事。他讲述了与摄影的不解之缘。还有那几张很有名的黑白照片。“大眼晴”苏明娟,“小光头”张天义,“大鼻涕”胡善辉。想必“大眼晴“很多人知道吧,但这背后的故事却是极少人清楚,她渴望知识,她渴望上学,每天上下学都要徒步二十四里路,就算是这样也阻挡不了她对知识的渴望。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小光头”了。他收到了来自爱心人士捐赠的钱,尽管家境贫困,生活拮据,他还是把一大部分的钱给了同桌。这让我感触很深,尽管生活再艰难,心底的善良让他知道帮助同学。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梦想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改革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许多地方已经搬进新教学楼,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读书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但是大眼睛这种对学习渴望的精神会一直薪火相传。

接着是俞敏洪的演讲,告诉了我们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高考,是人生中的转折点,也是我们努力了十几年要交的答卷。俞敏洪考了三年。第一次连大专都考不上,可他没有放弃,他边当农民,一边在煤油灯下读书,再一次落榜,他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最后超过了北大的录取分数线。这告诉了我们,遇到困难和失败,不能就在原地不动,失败了再爬起来,尽管中间会有痛苦与挫折,但只要重新出发,再一次努力,经过反复的努力、奋斗,就一定会吹响成功的号角,甚至要比预期还要好得多。时代在给我们机遇,但个人的奋斗必不可少。失败不能阻挡前进的步伐,只要我们努力奋斗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挫折。

再接着,是“探索与未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无疑给全中国带来了激动人心的力量。“无壳孵化小鸡”,听起来电一件不可能后事情,但他们做到了,无壳孵化的小鸡“小茶缸”已经变成了“大茶壶”。谁说不可能呢,只要努力就一定充满着无限可能。科学实验哪一个不是经过上百上千的失败才能成功的吗?“纵观人类历史,其实都是在好奇背后,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从面诞生了一项又一项的创新。”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要敢于尝试,不断探索,要心怀梦想,迎接未来,只要我们坚持不懈,乐观自强,并一直相信着“年轻人的力量能改变世界。就一定能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出新的奇迹。

撒贝宁说:“也许未来有一天,你们也能凭借着你们自己的创造力,凭借着你们自己的创造力,凭借着你们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向老师,也向这个国家和民族,交上属于你们每一个人的,最完美的一份答卷”,心怀梦想,青春奋斗,不断探索,创造向未来,中国向未来!

“以梦为马,以新为剑。少年远行,不畏将来”。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第二篇】

9月1日是我们开学的日子。晚上20点,我和爸妈一起准时收看了2021年《开学第一课》,这也是持续了12年、每年新学年开学的“同一堂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了电视课堂。这次晚会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传递着“理想照亮未来”的价值理念。

节目特别邀请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陈薇,以及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了抗疫精神。同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也为我们讲述了北斗卫星的运用,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力量。

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曾经是收治患者的一家“方舱医院”,今年《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这里,对武汉这座抗击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义非比寻常。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分为“担当”“团结”“科学”三大篇章,聚焦贡献突出的专家院士,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闻令而动的人民解放军,励志向上的学生代表……晚会向抗击疫情以来,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者致敬。而这其中就有不少武汉人的面孔,他们把武汉人民面对疫情“不服周”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动人者人性美,最可贵者民族魂。回望在这场疫情里,医者的责任情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学者的科研担当无一不让人动容。“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人们众志成城、各尽其力。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大家熟悉的央视boys——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四位主持人化身“老师”,带领我们聆听了温暖人心的抗疫故事,也感受到了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开学了,一切都是新的,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年所发生的一切,更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好好学习,在未来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贡献自己的力量。

七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第三篇】

今天,我们迎来了开学的第一天。在学校里,开学第一节课是一定要上的,电视《开学第一课》也一定要看。不到八点,我就守在电视机前观看。

一开始,周笔畅登场了,她演唱的《第一课》仿佛把我带进了现场。然后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为我们讲述她的登天梦。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廖老师的故事。

廖智老师,是汶川大地震的受害者,在这场大地震中,她不幸丧失了双腿和年幼的女儿。庐山大地震中,她带着假肢在人群中忙碌着,被网友称为“最美志愿者”。

廖老师是一位舞蹈老师,随着双腿的失去,她对跳舞的信心也随之而去了。

直到一天早晨,起床后,廖老师想上卫生间,她坐在床上,大声地呼唤着父母,可是,妈妈爸爸都出门了,要想去卫生间。她只能靠自己。

廖老师爬下床,用双手托着自己残疾的的双腿,一点一点爬向卫生间。走到客厅,看见自己的假肢,廖老师赶紧戴上它,扶墙,慢慢站起来艰难地走着。终于到了卫生间,突然,廖老师脚下一滑,摔在了坐便池旁,头发掉到里面。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是多么丑、多么狼狈啊!自己在废墟里坚持了二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这样狼狈的活着?不,我不能这样,我要跳舞,我要继续我的梦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廖老师忍痛联系踢腿、旋转。终于,她又能跳舞了!

有梦就应该坚持。廖老师就是为了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

我在生活中不也应该该是这样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不能因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跨过这道坎。

看完《开学第一课》,我问自己:自己遇到困难后有没有坚持?我放弃了吗?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设计师,要想当设计师,就要画好图纸,可是每节美术课我总会开点小差。有事还会请同学帮我画。这样怎么实现梦想?我决定,以后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幅画。

《开学第一课》让我知道了梦想就是坚持的动力,有梦就要坚持,坚持就一定会出彩!

2022开学第一课初一学生观后感【第四篇】

9月1日上午,央视《开学第一课》公开节目单,阵容强大:主持人撒贝宁、“时代楷模”、“八一勋章”获得者、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科学家、冬奥冠军、考古学家等奋斗者,将来到开学第一课亲身讲述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研究员王巍也出现在央视《开学第一课》节目中。

此前,王巍为考古百年创作的歌曲《一梦千年》,曾在央视综艺频道《为爱而歌》由男高音歌唱演员张英席倾情唱响。

“细细的绳索,穿起厚重的竹简,那是岁月留下,记忆的碎片,拼起沉船里,青瓷的光晕,映照出大漠深处古道的荒烟……”这首歌由王巍作曲,著名词作家刘新圈作词(《套马杆》的词作者)。这不是王巍第一次写歌了。从2020年致敬为抗疫工作而全情奉献的医护人员创作《白衣天使的心声》开始,到去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上那首《我是中国考古人》,王巍的音乐创作逐渐出圈,不知不觉成为中国考古界的“首席音乐代表”。

不过,翻遍这位权威考古专家的履历,并无他曾在音乐学院进修的介绍。王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对音乐的爱好系自幼受家庭熏陶而起,后凭借极为有限的相关培训和自己的热爱,无意间坚持至今。

相信通过“考古唱作人”王巍今晚在《开学第一课》的生动讲述,在同学们心目中总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默默无言写报告的考古工作,会变得更加有声有色、有血有肉。

71 1510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