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总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总8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一篇】

像所有的人一样,在看完《唐山大地震》后,我已是满脸泪水。影片中所表现出的父爱、母爱、姐弟情,让每个人都为之落泪。

“寡言的爱”

大爱,并非无言,而是寡言。

拒绝了崭新的房子,宁愿独自居住在狭小的院落里,守着丈夫和女儿的遗像;明明几年都独自吃着年夜饭,她却说自己并不孤独;在母女终于重逢时,她没有喜形于色,而是静静地洗了几个西红柿,静静地实现了32年前那个似乎永远无法完成的“诺言”……爱没有太多的语言,却静静地滋润着子女的心灵。也正是为了这一份执着,这位母亲在家乡苦苦地等待,她相信自己真正爱的人正在天空中对她微笑。可是,1976年的那场地震,在她心中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痕,却像电影中方达说的那样:“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但她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她就守着心里的那堆废墟过日子”。一份牵挂,支撑着这个平凡的母亲,让她顽强地活着。

望着病危的养母,方登泪流满面,一个饱含亲情的吻,永远地刻在了她的心里。虽然并非亲生母女,尽管话也不多,但这份亲情像海底的暗流,默默地涌动着。也许,这位母亲终其一身也不知道女儿的身世,但她仍一如既往地爱着她。

也许,爱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但它却是永远也无法冲淡、永远也无法磨灭的。也许,当我们熟睡时,父母的目光正默默地抚摸着我们。真正的爱,寡言,却浓郁。

“无悔的爱”

面对自己身世不明的“失忆”的女儿,这对年轻的夫妇花费了大半生。他们并不后悔、只是默默地付出。

在他冲进楼房的一瞬间,山崩地裂。他为儿女付出了生命,但他不后悔。只是,他的离去,在年幼的方登方达心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痛。

在抢救失败后,方登和方达的母亲必须在他们之间做出选择,她的心在滴血。在一次次的声嘶力竭的喊叫“两个都要救”之后,她终于用微弱的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道:“救弟弟”。之后,她抱着方登的“尸体”失声痛哭。她希望自己的女儿不要恨她。她不后悔。

爱,不后悔。一旦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天,不要刺痛父母的心。否则,有时想后悔,却已经迟了。

“无恨的爱”

在见到苍老的母亲和残疾的弟弟时,方登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泪水从眼眶中溢出。她那颗坚冰一般的心开始缓缓融化,对母亲的恨渐渐消散。恨如冰,爱如阳光。恨家人,只不过是没有理解家人深沉的爱。亲人的目光,可以打动任何人的铁石心肠。

亲人永远是亲人。亲人的爱就像水,能磨去磐石尖利的棱角,也能冲走溪水中堆积的泥沙。

“大爱无疆”

2008年,汶川。地动山摇,天昏地暗,满目疮痍。有的人在睡梦中,但他们再也没有醒来。原本的高楼瞬间化为废墟——就像1976年的唐山。

没有太多的理由,没有因劳累而产生的后悔,为了同一个目标,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也正因为这无疆的爱,远隔大洋、分居两地的方登和方达终于重逢。32年啊,时光磨平了棱角,仅剩心中那份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爱。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似乎只有失去,才能明白得到的可贵。大爱,不仅对亲人,还对同胞。团结起来,灾难永远打不倒我们。

祝愿唐山、汶川和玉树的人们,生活因爱而变得美好。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二篇】

前几天,看唐山大地震泪眼朦胧,百感交集。这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灵的好电影。好似一道灵魂的清洗剂,让人懂得什么是精神,人应是什么样的。

智慧大师刘一秒曾说过,人和动物有区别在于人有精神而动物没有;人有梦想,人懂得爱,人知感恩,人会负责任,人会互相帮助。从这个角度讲,有很多人都没有进化成人,还活在动物的层面。所以冯小刚大师用艺术诠释了什么是大写的人。

故事中元妮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了32年的责任。房子震倒了,又建起来,而她的心中仍然是废墟。她一直活在女儿和丈夫的世界里。32年没有忘记对女儿的愧疚,对丈夫的爱。她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不是活在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她是爱和责任的代表和化身。方达是一个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有为青年。天助自助者,他在地震中活了下来,他身上延续着父亲和姐姐的生命。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一个人为三个人活,要活出个人的样子。所以他身上有着强烈的梦想和使命。他要去闯一下证明自己行不行,从出外打工踩三轮车到开旅游公司当老板,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在杭州有公司、有房子、有漂亮太太,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从这个角度讲他又是梦想和责任的代表。方登是一个悲剧的角色,� � 她自己成为一个母亲,带着孩子给别人当家庭老师坚强的活了下来。她给养父买的羽绒服和围巾,从这可以看到她的感恩,她懂得感恩。汶川大地震中,她看到一个母亲为自己女儿选择了截肢腿,她承受的痛苦,她明白了母亲的不容易,原谅了母亲。后来母亲对她的下跪和看到在墓地里母亲为她准备的课本,她的心震憾了,她的心打开了,她折磨了母亲32年,也折磨了自己32年。心打开了,重新找到了幸福和快乐。

电影中养父、养母所代表的是人类相互的帮助和爱。养父母是一对很优秀的素质很高的军人,他们把爱无私的给了方登,培养她、教育她、爱她。他们是军人,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是人类的楷模和美好的化身。

所以这部电影中说是地震,而真正的震撼在人的心中,冯小刚大师用艺术的手法在人们的心中掀起了一次地震。让生活在现代纷繁暄嚣的世界的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精神世界。使很多人都触及到了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使很多人都揭下了虚伪的面具,像一个孩子般地发泄自己的情绪,有的默默流泪,有的甚至嚎啕大哭。所以这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是找回自己精神家园的好电影,是一部倡导爱、责任、梦想和感恩的好电影,是教导一个人如何做人的好电影。鼓励各位经理都去看,带着业务员去看,看过后分享,让大家都懂得人的含义,懂得梦想、责任、爱、感恩和相互帮助的力量。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三篇】

1976年深夜,唐山,大地震。

突如其来的地震,好似一只巨大凶猛的野兽在地心中耸身一摇,震倒了一排排高耸的楼宇,夺走了一条条灿烂的生命,和睦的家庭瞬间家破人亡。但它永远摧毁不了——一位母亲对儿女三十年来深深的爱与思念。

也许我们永远不会有这样无奈痛苦的抉择——在挚爱的亲人中,只能救一个,却要压死另一个!当痛苦的母亲咬着牙说出“救弟弟”时,那短短的三个字却比压在身上的大石板还要沉重的压在了姐姐的心里,同样也压在母亲的心里……三十年后,已经恨了母亲三十年的大难不死的姐姐,历经了养母的逝世、爱情的变故,偶遇了弟弟。见面之后,母亲的泪水、下跪、温暖的话语成了最炙热的阳光,融化了姐姐心中三十年的寒冰……

在天灾面前,我们无力阻止它的到来;在死亡面前,我们也无法挽回失去的生命。但母亲却用爱来修复姐姐受伤的心灵。母亲并不是自私、重男轻女的。在弟弟还能说话,姐姐却只能敲石头的情况下,她也只是抱着“救就要救活”的心态。弟弟被救出来时,母亲仍紧紧抱着姐姐的“尸体”不肯离去。弟弟富了,母亲仍固执的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只为了偿还三十年前的`那份情债。灵桌上一直供着姐姐最爱吃的西红柿……她,一位普通的母亲,却用最不普通的方式谱写爱的赞歌!

也许,在恳求母亲再次买下心仪的玩具时,我们不会想到堆满玩具的房间,而只怪罪妈妈的吝啬;也许,在请求出去好好疯玩一把时,我们没注意试卷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而怪罪妈妈的不开明;也许,在挑食只吃荤菜时,我们没意识到自己不良的饮食习惯,而怪罪妈妈的种种苛求……爱,并不是一定要大声喊出来,并不一定要经历生离死别才能体现出来的,它其实一直围绕在我们的身边,无论经历多少个春夏秋冬都不会改变的。

逝者安息,面对生命之花的消逝,我们能够珍惜的,也是应该铭记的,是那份永远不变的至爱真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四篇】

1976年,是中华人民忘不了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多件大事: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和我们心目中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逝世,还有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唐山大地震……

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唐山市民都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忽然在主人公方达和方登的家的,鱼缸里的鱼跳了出来,这表示地震的前兆,忽然,地开始摇动了,巨大的震动振醒了方达的一家人。爸爸先感觉到,急忙冲出自己的房间,一路跑一路叫:“大家快跑啊!地震来了地震了!!”边说边冲向自己孩子的屋子里,孩子一边叫一边向外逃跑,突然房屋倒塌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废墟下,而父亲却陷如地层去世了……

救援队寻找到了方登和方达,他们开始就他们,但一开始就无能为力,因为两个孩子都压在一快水泥板上,只能救一个,母亲都想要,但不可以的,“这边发现了被困人员”友邻救援队说,这边的就想赶过去了,劝母亲快做决定,母亲迷茫的说:“救儿子。”压在水泥板下的王登哭了。

可喜的是王登在尸体堆里活过来了,是解放军叔叔收养了她,一直养到她长大,她读上了大学的医疗系,打算将来为困难的人们服务。方达因为右手残疾,只能拉三轮车养母亲。

10年后,王登结婚生了孩子,叫点点。她的丈夫是加拿大人。方达的孩子也叫点点!王� 0地震,王登决定去当志愿者,方达也参加了,为灾区捐赠救援物资。两人是在一顿晚饭相认的……

方达带王登去看母亲,母亲痛苦欲绝的看见这自己女儿没死,30年了,每天守着自己女儿,从此过上快乐的生活…

这部电影真的很好,体现出了一母亲对儿女的慈爱,表现了人民面对地震坚强不屈,自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五篇】

夏天是炎热的,交织着辛勤的汗水。汗水是咸的,掺和着我的泪水。我的泪水源自于一部反映人间大爱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已经看完有一阵子了,电影中的情节还在我的脑子里回放,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面,一阵阵动人心弦的声响。电影写实的手法表现出了一家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在人类极端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善良和豁达。影片中一对龙凤胎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头!母亲在撬开姐姐这头,弟弟得压死,撬弟弟这头,姐姐就会压死的两难局面上,痛苦的选择了弟弟方达,放弃了姐姐方登。然而,方登并没有死,被一对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后,� 转眼30年过去了,唐山的那场噩梦早已被很多人遗忘的时候,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再次爆发了8级大地震。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方达和方登这对分离了30多年的亲姐弟,在抢险救灾中重聚。一直不肯原谅自己母亲的方登,在再次目睹地震中众多生离死别的残酷后,在弟弟的劝说下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当时抉择的痛苦,最终她重新回到了唐山见到了生养自己的亲生母亲,一家团圆。

比起美国大片《2012》一个多小时的天崩地裂场面来,《唐山大地震》则是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描述那些用朴实无华的电影语言再现的灾后心灵重建故事。让人们在感受强大的地震面前,一切都变得是那么的脆弱,朴实的亲情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也无法两全。从影片了在体验地震的残酷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的是亲情的可贵,更懂得了如何去珍惜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份爱。

亲情是平凡的,却真挚,正如茉莉花的清香;荷花的清白……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六篇】

在生日那天,我看了暑假的第一部电影——《唐山大地震》。 只想说一句话:这部电影很好,很强大。

一部电影下来,人已经哭得个稀里哗啦,真后悔没带纸巾。 眼泪肆意地流淌下来,好像承载着对每一个亡灵的尊重与祭奠。 某人看着我,帮我拭去了脸上如珍珠断线的泪。

“救弟弟吧。”

一个水泥板,两头压着孩子,左边是弟弟,右边是姐姐(好像是这样,具体记不清了),在妈妈说救弟弟的一刹那,姐姐登的眼里含着泪花,绝望而又无奈地流下了。一声巨响。然后 ,一片漆黑。

原来为弟弟付出了那么多,终究,还是被抛弃了。恨意肆意地蔓延,随着泪水漫出了眼眶。然后就注定了登不愿意回忆的惨痛记忆。有时候命运很残酷,就那么一瞬间,一句话,一个决定,就注定了你是生是死,是成是败。而且,你无力反抗。

“我叫王登!”

沉默不语了好长时间,在报名的时候,登突然大声地说:“我叫王登!”登,多熟悉的字眼。原来记忆是深深地刻在你的'脑海里,你抹不去,你忘不掉,你一辈子永远是登。你永远有个弟弟,你永远有个舍了你的命去救弟弟的妈,你永远有个为了救你妈救你跟弟弟而亡的爸爸。老根子,命运,你承载着,好多好多。可幸的是,你仍然能忍着痛,忍着你回忆惨裂的伤痛骄傲的告诉别人,你叫登。方登,王登。

“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老人三十多年念着的话,满含着对女儿,对丈夫的歉意。那种深深的愧疚,是恨不得跪下,恨不得拿了自己的命去偿还,是恨不得自己多受点难,来补偿他们的那种刻心入骨的深深的“恨”。在登前的那深深的一跪,跪出了一个母亲对女儿深深地歉意,跪出了一个母亲对女儿刻骨铭心的爱,跪出了一个母亲的尊严。

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

有了,就应该知道珍惜,好好地珍惜。

印象比较深的几句话就在上面,差不多就是看到这几句话的时候我落的泪。总觉得平凡的文字下面有一根银针,深深地触进了我们的心灵。拨动了人们心底最深最厚重而又最敏感的那根弦。

23秒,32年。

唐山的人们啊, 要坚强。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坚强。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第七篇】

看完《唐山大地震》,我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颗颗从脸颊划过,一家人都哭了。此时此刻,我心里赞叹着:《唐山大地震》震得并不是地面,而是人们的心!

“只能救一个。”这句看似普通的话让元妮不知怎么办,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救弟弟”无奈之下,元妮只好选择儿子。这句简简单单的话刻在了姐姐王登的心里。王登后来被解放军所救,但心灵受到了无比大的创伤,父亲死了,母亲为了弟弟放弃了她,她长大后不愿意去找自己的亲生母亲,她恨她的亲生母亲。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王登不顾生命危险,跟随医疗队来到汶川,偶然听见弟弟王达跟别人讲述母亲这三十二年怎么过的:原来母亲一直住在老房子里,不肯搬离,她总是念叨着:“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我对不起你爸和你姐啊!”她跟弟弟王达回了家,才知道,弟弟每年上学要买书,母亲都买了两份。王登跪在了母亲面前,“对……对不起!”王登哭得泣不成声 ,她的亲生母亲也失声痛哭 起来,“32——32……年啊!”王登的母亲说道。看到这是我早已泪流满面 ,是呀,整整32年。我相信,王登的亲生父亲一定很高兴,过了32年,王登恨了32年,她的母亲忏悔了32年!母女的心结终于解开了!

我心里想:她的母亲当初也是迫不得已 ,一块水泥板压着两孩子,翘着头就压到姐姐那,翘着头就压到弟弟那,手心手背都是肉,也是没办法呀!王登的感受我也明白,她恨她的母亲,觉得母亲偏爱弟弟。我觉得元妮是无奈的,当母亲的有什么办法?我觉得王登有些过分了点,再怎么样,也是母亲啊!再怎么样,亲人永远是亲人啊!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第八篇】

《唐山大地震》通过一地震中的幸存者�

首先是方达的母亲,在救儿子还是救女儿的选择中痛苦的挣扎,一句救弟弟使这位母亲始终生活在愧疚中,以至儿子在深圳混出名堂了,有车子和房子,还有了自己的公司,想接母亲去享福,可这位母亲倔强的说:我哪也不去,我要去了,就更对不起你姐姐和你父亲了……

再说方登,也为母亲的“救弟弟”那句话折磨着,压抑着,直到被善良的解放军夫妇收养以后,几天都不说一句话,甚至以为是哑巴,可是当她第一天上学报名,老师问她的名字的时候,母亲说叫王凡,小方登马上说“我叫王登”,把大家都愣住了,在这只有两个字的。语言里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母亲的“救弟弟”让小方登无法接受,另一方面,也为“我是唐山人”这个主题思想埋下了伏笔。

在杭州医学院学习期间,方登和一位研究生意外怀孕,男友为了不影响王登的学业,希望王登做人流,方登坚决不肯,男友问为什么,方登说“因为我是唐山人”,不用多说,就这一句我是唐山人,道出了一个经过了唐山大地震幸存下来的人对生命的执着。

王登在加拿大结了婚,当某一天,她从电视里得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后,当年唐山大地震的情景,即刻浮现在她眼前,立马到了四川地震灾区,参加了救援工作中。影片就这样把相隔32年的唐山和汶川大地震巧妙地联系起来。

71 3215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