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通用4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通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一篇】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原文中的具体信息,用who,when,where, what, which, why,how many和how much等进行发问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中学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文章,提供参考学习,欢迎大家阅读。
解题技巧一
1.细节理解题
细节理解题主要考查原文中的具体信息,用who,when,where, what, which, why,how many和how much等进行发问,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一特定细节的理解能力。
解题原则:
忠实于原文原句及全篇逻辑关系,不能主观臆断。
解题方法:
Step1:题干中选定关键词(定位词)
Step2:通过略读、查读锁定文中定位区域
Step3:结合信息区域上下文理解、比对
Step4:排除干扰项,筛选得出答案
技巧1:
若针对举例子、人物言论出题,需要查找例子以及人物所说的句子前后的内容,然后与各选项逐一核对。
技巧2:
在出现一些关键词,如however,but,moreover, therefore,thus时,要特别注意句子前后意义的转折、递进、因果等关系。
技巧3:
细节理解题的答案一般是同义替换项或者同义转换。
技巧4:
选项中有绝对语气词的一般不是答案。如: must,never, the most, all, merely, only, have to, any, no,completely,none, 等。但不是绝对,也有例外。
技巧5:
注意选项中的副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等与原文是否一致。如:must, may, often,should, usually,might, most,more or less,likely,all, never, few等存在程度不同,经常被偷换,往往被忽视。
技巧6:
注意干扰项特点:与原文内容相反;与原文内容一半相符,一半不同;叙述过于绝对化;原文没有提及。
解题技巧二
推理判断题、词义猜测题、主旨大意题、写作意图题、观点态度题
2.推理判断题
高考英语推理判断题的考查方向主要包括:推断隐含意义;推断文章出处或读者对象;推断人物性格;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推断写作手法或篇章结构。
技巧7:推断隐含意义
题干中常出现know about, learn from,infer(推断),indicate(暗示),imply(暗示),suggest(表明,暗示),conclude(得出结论),assume(假定,认为)等短语或词。
技巧8:正确选项的特点
不是原文直接叙述的信息。一般没有表示绝对概念的字眼,通常含有usually,may,most likely,some,might,can,possibly等词或短语。
技巧9: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出处
介绍某产品性能的文章可能来自广告;介绍某人生平事迹的文章可能来自传记;介绍浅显的科学知识的文章可能选自学生用的教材或杂志;介绍新型交通工具的文章可能来自报纸上的科技版面;介绍某处名胜或景点的文章可能出自旅游杂志、休闲杂志等。
技巧10:根据文中关键信息判断文章出处
含有网址或click等字眼的文章可能出自网站;含有experiment,research等词的文章可能来自科学报告或研究论文;含有admission,routes等词的文章可能来自旅行指南;含有food,health等词的文章可能来自健康杂志或报纸的健康版块。
技巧11: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
做这类题目时,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文章可能按事件发展的顺序来写,也可能按因果关系、对比关系等来叙述)。作者往往先提出几个要解决或说明的问题,或提出几种观点,然后再一一解释说明。因此,考生可以先找出作者已经阐明的问题或观点,接下来文章将会如何发展便一目了然。
技巧12:推断写作手法或篇章结构
解答此类题时,考生要能够把握文章的脉络,理清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弄清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可能采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来组织文章,如通过举例、类比等手法来阐明主题。
解题技巧三
3.词义猜测题
技巧13:
利用构词法、语法关系、逻辑关系、上下文语境、生活常识、文化背景等来猜出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思。
4.主旨大意题
技巧14:
通过略读捕捉文中的关键词和主题句,把握篇章结构,然后根据文章的框架分析作者行文过程中的详略安排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梳理出文章的主体脉络,从而弄清楚作者的思路和意图,最终归纳出主旨大意。
5.写作意图题
这类题要求考生不仅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要具备对作者所阐述的问题及使用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技巧15:主旨推断法
写作目的通常是阐述作者为何要表达某个中心主题,因此可根据文章或段落的主旨推断作者的写作目的。
技巧16:文体推断法
根据文体的特点来推断。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写作目的,比如广告类应用文的写作目的是推销产品或服务,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阐述论点,科普类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科学知识,使大家紧跟时代步伐。
6.观点态度题
技巧17:
判断题目考查的是作者的观点或态度还是文中人物的观点或态度。
技巧18:
切勿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或文中人物的观点。
技巧19:
注意文中描写环境以及表达感情色彩、观点或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利用它们来推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技巧20: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二篇】
培训目标
学习掌握现代公文新理念,新思维,树立公文沟通理念和正确的写作思维;
正确认知良好公文写作习惯和写作技巧的修炼及修养,掌握公文写作的职场意义;
掌握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特点和行文规范规则,自觉规范公文写作;
专题学习掌握常用公文 (函、通知、通报、计划、总结、报告、请示、批复、简报、授权书、管理制度、
会议纪要、策划案等)行文规范、写作技巧和方法、模板化;
了解常用公文的行业特点,以及如何将企业文化内涵融入内部公文,提高公文沟通应用效果; 传授讲师的写作应用感悟,启发学员认知正确的写作思维,养成良好写作习惯,注重日后的自觉修炼; 掌握商务公文的文理与法理的融会应用,快速提高内部常用公文写作技能和水平,提高职场业务公文的应
用和沟通效率。
课程大纲
公文,是企业和社会人沟通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和重要手段。公文写作技巧是公文规范、公文质量的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常常的事实是:公文撰写格式不一,公文沟通常常不能令上级满意或效果不佳,更有甚者,词不达意,或冗长混盹,等等,为什么?观念缺失?工具方法缺少?技巧缺乏?!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公文写作的新理念认知,写作的工具方法论、流程和公文应用实务的学习,提升管理人员的公文写作素养和技巧,从而提升公文的应用和沟通效率,打造职场的第三张脸,塑造企业公文素质和公文文化!
开篇:理念与概念
引子:小故事《你方我方》
开篇:企业内部公文沟通的困惑与问题
第一章:公文沟通理念新知
公文的沿革
公文沟通新理念新思维
公文写作的职场意义
公文的写作理念:公文写作是一种文理与法理的融合。
案例分享:文革时期的公文实例分享
第二章:公文的简要概述及写作基本步骤
现代公文的分类、文种与特点
现代公文的行文基本规范: 下行文、上行文、平行文
现代公文的基本修养
现代公文的语言技巧
现代公文的写作步骤与技巧
案例分享:语言技巧案例分享
实务篇:常用公文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第一章 函的写作
函的特点
函的类型
函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某机构〈告知函〉
练习与互动:邀请函
第二章 通知的写作
案例分享与点评:<关于xxx通知>实例
互动练习:关于树立社会诚信文化的公益活动的通知
通知的文种、特点、格式
通知的类型
通知的写作技巧---
点评: 通知案例或作业
第三章 报告的写作
内部报告的文种、特点、格式规范
内部报告的类型
内部报告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与讨论:某机构研究部门专题报告案例分享
互动练习:
如何突出报告的关键点
如何让报告生动有效
第四章 请示与批复的写作
请示与批复的特点、文种、格式规范
内部请示与批复的特殊形式----会签
案例分析:企业内部会签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分析研讨: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请示与批复的写作技巧
请示的技巧
企业内部会签的技巧
如何提升“签报”的功率与水准?
批复的技巧
互动练习、分析研讨:XX部门<请示>的写作案例;
互动练习:内部会签
第五章 计划与总结的写作
总结的特点、文种、格式规范
总结与计划关系
总结的类型、基本结构
总结的写作技巧:三要诀
案例分享XX部门年度总结案例
第六章 通报的写作
内部通报的特点
通报的类型
通报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批评案例
练习与互动:表彰通报
第七章 简报的写作
内部简报的特点
简报的类型
简报的写作规范
简报的写作技巧
案例分享:简报案例
讨论与互动:
第八章 授权书的写作
授权书的类型特点与作用
授权书的结构模式
授权书的写作要领
案例分享:某集团〈授权书〉
第九章 会议纪要的写作
会议纪要的文种、特点、格式规范
会议纪要的种类
会议纪要的写作要领
案例分享:某企业会议纪要
第十章 管理制度的写作
内部管理制度的文种、特点
内部管理制度的内容与语言技巧
内部管理制度的逻辑技巧---企业流程文化的宣贯
案例分享与讨论:某著名企业案例分享与点评
如何让制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执行性?
第十一章:策划案写作
策划案的文种属性及特点
策划案的结构模式
策划案的写作规范与技巧
策划案的写作要诀
案例分享:某机构专题策划案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互动:企业X部门策划案
总结篇:常用公文的写作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第十二章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与解决方法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0种错误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原因分析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0种错误解决方法
案例分享:公文写作常见错误案分析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三篇】
[关键词]写作学理论写作思维研究高地 技巧
[中图分类号]H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01-03新时期以来,写作学理论研究迎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写作学研究队伍之庞大、研究活动之活跃、研究气氛之浓厚、研究领域之广泛、思想观念之开放、学术观点之新颖、研究成果之丰硕等,可谓前所未有。因此有人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写作学研究的“春秋战国时期”。但写作学研究天生就注定是艰难的。写作学把所有写作活动,包括应用性、非应用性写作都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这本身已是一项异常复杂浩大的工程。而要在理论上把所有文体的写作都统摄起来,构建起能够涵盖所有写作活动的“大写作”理论,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窘。因为有两大写作门类即文学、新闻学早已自立门户,分别发展成为了范畴清晰、内涵丰富、理论体系完整的独立学科,而写作学研究尤其是“大写作”理论体系的构建又不能不涉及文学写作和新闻写作,这是写作学研究遇到的一大难题。
然而,写作学理论的构建并非没有价值和意义,也并非没有空间和前景。首先,写作活动是人类最古老最复杂的智力活动之一,也是创造和传承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面对历史如此悠久、内涵如此丰富的写作实践活动,在理论研究上是不能无动于衷或留下空白的。其次,写作行为尤其是公文写作是治国理政、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魏文帝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里所说的文章,是指当时流行的奏、议、书、论、铭、诔、诗、赋等各种文体,即所谓“四科八体”。除了诗、赋属于文学体裁外,其他六种文体都是公文类或准公文类的日常应用文,这些文体各有要求和特点,正如曹丕所指出的:“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可见,曹丕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章,首先指的是公文,其次是日常应用文,最后才是文学。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中说:“章表奏议,经国之枢机。”他比曹丕说得更加明确。古代先贤们早就深刻地认识到公文在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这种重要性无论是过去、现在或将来,都不会消失或减弱。再次,写作学研究的主要是写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特点、基本方法、表达技巧等问题,落脚点和核心是研究如何去“写”、如何去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即使文学、新闻学已自立门户,但并不影响写作学从“写作”的角度去进行研究,从而探寻和总结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来。基于上述理由,建立起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指导性、实用性的写作学理论,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现作学理论的提出与初步构建,肇始于20世纪初叶,至八九十年代迎来了发展的兴盛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观,各种学术观点、学术见解,各种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有人从国外引进和借鉴新理念新方法,有人从中国古代文论中汲取营养寻找策略,有人从其他学科甚至自然科学中搬来救兵活学活用,有人则试图把各种理论相互打通、融为一体。于是,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认识论、反映论、方法论、技巧论、哲学、美学、思维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被纷纷引入写作学研究领域。以培养写作能力为旨归的教学方法也纷纷涌现,各显神通。经过二三十年的大破大立,过去那些静止而封闭的写作理论被彻底打破了,新的写作学理论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薄、单调、僵化和乏味,虽然还称不上是丰肌劲骨、枝繁叶茂,至少已是生机蓬勃、活力充盈!
覃可霖是新时期以来投身于写作学研究与教学的庞大队伍中的一员。他不是一个被众多目光所关注的人物,却是一个在写作学研究领域不可被忽视的坚定的探索者。覃可霖为人笃诚谦和,作风扎实,处事低调,在写作学研究最为喧闹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概念、新方法、新旗号满天飞的时候,他不跟风,不凑热闹,不参与争论,甚至很少参加写作学界的研讨活动。他只是冷眼观察,潜心读书,专注于自己的研究。若干年后,当许多曾经热血沸腾地在写作学研究领域里纵横驰骋的才俊们纷纷转身他顾的时候,覃可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学术领地,仍然在写作学研究的天地里披荆斩棘,埋头耕耘。他在学术上可谓一生执着,心无旁骛,而正是这种坚持和沉稳,终使他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学术成就。
覃可霖选择写作思维研究作为主攻方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思维是写作活动的总开关,是写作行为的“统帅”和“灵魂”,循着思维的路径可以更好地窥探写作的奥秘,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过去,人们习惯地认为主题是文章的‘统帅’、‘灵魂’,实际上,对写作行为起着‘统帅’、‘灵魂’作用的恰恰是‘思维’。思维直接影响着主题的酝酿、萌生、成熟及表现过程,它是每个作者在文章动笔之始就已存在于自己头脑中,并且影响着整个写作过程。”从思维的角度切入研究写作活动,这是一个富于创新性的选择,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选择,但覃可霖没有畏惧和退缩。他犹如一位胸有成竹、充满自信的地质勘探师,他相信自己选择的勘探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在选定的地方打出一口深井来。他成功了,他的深井打到了泉眼上,甘洌的清泉喷涌而出。他在写作思维学研究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先后发表了《写作思维理论研究》、《论写作思维与语言的多变性》、《在写作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等一批论文,出版了《写作思维学》、《写作思维技巧》等多部专著。其中系列论文《写作思维理论研究》荣获广西社科研究最高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以自己的坚毅与执着,以自己的智慧和成果,站到了写作思维学研究的制高点上,获得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现在,他的又一部新专著《写作思维与技巧论稿》摆到了读者面前。这是一部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集中体现其研究水平的理论著作,一部凝聚了作者大半生心血的生命之作。纵览全书,有几个特点是相当突出的。
一是系统性。全书分为上、中、下3篇,分别是写作思维论、思维技巧论、教学训练论。从原理到技巧,从理论到实践,三大板块,三个层次,每个板块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相互支撑,从而搭建起了较为系统的写作思维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作者指出:“写作离不开思维,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则能更好地进行写作思维,充分调动思维的活跃性,从而更加有利于进行写作。写作思维是写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重要的条件,而写作技巧则是写作中的催化剂和油;如果说写作思维是自由的想象空间,那么写作技巧则是有规律可循的经验总结,两者并不脱离,正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样,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思维才可收放自由,两者相辅相成。”写作思维学内在逻辑关系的阐述与揭示,为写作思维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学理上的基础。
二是创新性。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类具体思维活动的规律和方法的一门新兴学科。大约二十多年前,经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大力倡导之后,这门学科受到了学界的普遍重视。一直默默关注着写作学研究前沿动态的覃可霖敏锐地意识到,运用思维科学来研究写作活动,或许是揭开写作奥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写作理论研究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按钮。经过深入思考和分析,覃可霖更坚定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更坚定地认为“写作就是思维”。由此,他选择在一条人烟较少的学术道路上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之旅。写作行为离不开思维活动,而思维活动又与心理活动紧密的交织在一起,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使之融会贯通,是作者在研究中面临的一大课题。对此,覃可霖既有清醒的认识,也有充分的准备。“按照人类思维的本质来说,人的思维本身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活动,思维科学中的很多概念,如意识、潜意识、灵感、想象等,也都与心理学中所运用的相同、相通。因此,人们常常把心理学看作是思维科学范畴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钱学森教授又曾说,心理学应该属于思维科学范畴。但就实际运用看,思维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常常也是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而心理学所涉及的许多问题,也常常是思维科学所关注与重视的问题。二者是交叉、渗透,相互作用,彼此影响的关系。仅就思维活动而言,思维科学要研究的问题,心理学也要研究,正是这样,我们把心理学置于科学的原则指导下,作为思维科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这就更有利于在更为广泛的理论基础上,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去研究写作学科,重新探讨写作学科的规律性及其研究方法,从而建立现代化的学科理论体系,这是符合写作实际及其发展规律的。”覃可霖认为,要研究写作学科,就必然要研究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及其规律,这样,才能切合实际地解决写作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行为实践以及写作教学中的具体活动等问题。因此,他把写作心理、写作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相关的学科理论借鉴过来,从而丰富了写作学研究的内涵,拓展了写作学研究的领域。
三是深刻性。写作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因此自始至终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它呈现出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在写作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以观察力为基础,有赖于想象和联想的参与,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巧妙结合,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它是写作中获胜的‘法宝’之一。”把创造性思维置于写作活动中的关键位置,这样的认识和观点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也是很深刻的。但写作中的思维活动又是异常活跃、微妙而又复杂的。“我们考察整个写作思维活动,发现在写作思维中并不是只有一两种思维方式在进行,而是多种思维方式共同参与,互为作用的。在前期思维中较常见的思维方式有发散性思维、聚合性思维、灵感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因此,作者对写作活动中的思维活动、思维现象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归纳和阐述,尤其是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和阐述有颇多新颖独到之处。灵感是在写作活动,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思维现象,古人对灵感这种神奇的现象早就有过精彩的描述:“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晋・陆机《文赋》)但因为灵感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思维现象,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不容易说得清道得明的东西,因此长久以来很少有人去进行深入的研究,即使触及也往往是浅尝辄止。“”期间,灵感更是被当成唯心主义而成为研究的。彻底打破这个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80年,钱学森在《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中第一次把灵感现象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思维形式提了出来。次年初,钱学森再次明确提议,把灵感思维学同抽象思维学、形象思维学作为基础科学来进行研究。自此,灵感受到知识界的高度重视并成为一个热门的学术话题,探讨的文章逐渐多了起来。在本书中,覃可霖对灵感思维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概括出了灵感思维的五个表现特点即突发性、模糊性、跳跃性、综合性、意象性等,并对灵感思维赖以产生的条件和机制进行了颇为深刻的分析,显示作者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
四是实用性。《写作思维与技巧论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注重写作理论对写作实践的指导性作用。书中“思维技巧论”、“教学训练论”两大部分,对指导写作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训练论部分,作者十分强调写作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写作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同时,作者依据人的思维规律和特点,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精心总结和设计了一套写作训练方法。作者认为:人的思维发展实际上是一个由低往高发展的阶梯式层次,而写作教学要进行思维训练,也当相应的遵循这么一个由低往高的训练程序,即形象性思维训练、逻辑性思维训练、灵感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训练等,各个层次的思维训练贯穿着整个写作教学过程。这是一种基于写作思维学理论的系统性较强的训练方法,也是指导性、实用性较强的训练方法。或许,这套训练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写作者,但至少为写作训练开启了某种新的思路,提供了某种有益的启示。
覃可霖教授大半辈子都是在大学里从事写作学研究与教学工作,长期兼任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广西写作学会副会长、广西思维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近年来,除了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和笔耕不辍地著述之外,还担任硕士生导师,致力于培养薪火相传的年轻的写作学人才。如今,可霖教授已届耳顺之年,很快就要退出教学第一线了。作为老朋友,我很乐意写下这些文字,作为对这位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写作学事业的同行的敬意!
议论文写作方法与技巧【第四篇】
一、抓记叙的要素
在阅读记叙文时,需抓住六要素,即人物、地点、时间、事情起因、事件经过及结果,以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结构与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而有的记叙文,其所记事情较为复杂,地点与时间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比如《藤野先生》一文,鲁迅由东京写起,而后写了仙台,接着又写了北京的寓所,内容随地点与时间的转换而逐渐深化,逐步显现中心。在阅读的过程中,若没有把握地点、时间的变化及相关知识,那么学生就难以把握课文的脉络。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我们需要抓准记叙的要素。同时,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还需弄清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理清主次,避免孤立片面的分析。另外,在对记叙要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需将其与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理解文章。
二、分清记叙的顺序与作用
记叙的方法主要有顺叙、倒叙、插叙。其中,顺叙指依照事情发生、发展与结果的顺序进行描写。这一叙述方式使脉络更清楚,条理更清晰。
其次,倒序则是将重要的、突出的情节或结局提前写,而后依照事件发生与发展的顺序往下写,即主体部分还是以顺叙的方法展开。因此,倒叙是顺叙的局部变通形式。同时,顺叙环节的结尾处和开头先写的结尾应能够遥相呼应,这样写结构才是完整的。换时语句、段落是如何相连的。
另外,则是插叙,即因内容需要,在叙事时将对原情节的叙述中断,而插入相关的事件或情节,而后继续原先的叙述。这样,可交代有关背景,充实内容,为下文的叙述作铺垫。总之,在进行记叙文阅读教学时,我们可从如下方面切入,把握记叙顺序,提高阅读效果,如辨别顺序类型;思考为何文章采用这一顺序。
三、理解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在记叙文中,其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并辅之以议论、描写、说明、抒情等。因此,在阅读记叙文时,若想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需理解议论、描写、说明在文章中的作用。
第一,描写包括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又细分为心理、动作、语言等描写,可表现人物的性格与思想、揭示主题、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有着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提示环境、季节与时间特征等作用。而社会环境描写,则交代社会背景与人物活动场所,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抒情包括间接与直接抒情这两种形式。通过抒情可以引起情感共鸣,增强感染力。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既有叙述,也有描写,还有抒情,如:“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与依恋之情。
第三,议论包括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及先叙后议三种形式,有着升华主题、统领全文、承上启下等作用。此外,在记叙文中,还有说明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事物的功能、性质与状态等特点。在记叙文中,说明服务于叙事写人。
四、指导阅读技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即如何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文章的中心、理解文章句子等。
第一,文章内容概括。如要素归纳法。首先找文中的主要人物。其次,了解人物怎么了或者做了什么。而后对地点、时间、事件的起因与结果加以补充。最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通过反推内容法来验证是否正确。题目扩展法。有些课文,其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只要稍加充实拓展,就可以归纳文章大意。摘录句段法:在有些课文中,其重点段落、过渡句或总起句总结了文章的大意。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稍加整理或直接引用,就可以把握文章大意。
第二,明确文章中心。这可由文章标题、开头及篇末切入,可直接引用中心句,如《枣核》一文中,末段直接点明中心。亦或抓住关键句或点题句,并利用适当的词语揭示文章中心。另外,注意抒情与议论语句。此外,还可由时代背景切入,以深刻理解其折射的内涵。譬如《最后一课》,当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后,可更易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上一篇:以梦想为话题的议论文精编3篇
下一篇:一年级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