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观后感精编3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毛主席纪念堂观后感精编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毛主席纪念堂观后感1
假期里,我们一家去参观了北京的毛主席纪念堂。
毛主席纪念馆自开放以来,每一天都有不计其数的人前来参观,参观的人排成一条望不见头的长龙。我们一家排队等候将近3个小时,才进了纪念堂的大门。
毛主席纪念堂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人民应用纪念碑的南面,它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5月建成,占地5。72公顷,是党和国家的最高纪念堂。在那里,安息着20世纪中国一位最伟大的人物——毛泽东,人们都怀着崇敬的心境前来瞻仰这位为人的风采。
来到毛主席纪念堂,我不由得赞叹道:毛主席纪念堂真是庄严雄伟!纪念堂周围种着许多挺拔的松树,它们又高又粗,每棵松树就像卫兵一样,守卫者毛主席纪念堂。
登上台阶,一眼就望见“毛主席纪念堂”六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进入大门,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巨大的毛主席雕像,雕像前有一个献花的地方,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多都是拿着花束来献花的。
穿过北大厅,来到瞻仰厅,只见毛主席安详的躺在水晶棺里,身上盖着党旗,棺材的底座上镶嵌着国徽,一盆盆鲜花围绕着水晶棺,四个表情严肃的`士兵在守护着毛主席。
迈着沉重的步子走出纪念馆,我心想: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珍惜着来之不易的生活,要好好学习,把我们祖国的明天健设的更加完美。
毛主席纪念堂观后感2
我这一代人,是崔建所唱的,对于毛泽东“听说过,没见过”的一代。我生于文革后期,可是长在改革时代,不属于文革时代的人。当然,要说完全没见过毛泽东,那到也不是——如果参观毛纪念堂也算见过了毛泽东的话。
毛纪念堂我去过不止一次,当然最终一次也已经是好几年前了。每一次我去的时候,都是长长的队伍,从纪念堂延伸出来,还要再打几个拐。在我的印象中,不管哪一天,只要纪念堂开放,我走过天安门时总能看见这么多人,总是那样长长的队伍,总是从纪念堂延伸出来,再打几个拐。
走上台阶进去的时候,感觉气氛是一种庄重和压抑的混合体。毕竟,毛泽东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中国几千年也少有的大腕,普通老百姓多多少少有敬畏心理,何况是已经逝去的大腕呢?在很多百姓的心中,甚至也包括我们这些“后毛时代”的人,在我们心中毛泽东真的多多少少成神了。就是我这个并非深切怀念毛泽东的人,站在蠕动的人流中也是大气都不敢出。我当时的感觉,我将要去触摸历史,触摸中国五十余年奋进,沧桑,同时也是动荡,伤痛而依然神秘的历史。我要说明,我是怀着很大的崇敬进去的,可是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对毛泽东的崇敬,而是对历史,对一种超越个人生命限度的巨大力量的敬畏。
可是在我看见毛泽东的那一刻,我有些失望和怅然,这当然和我们不得停留,不得接近毛泽东的水晶棺有关,可是不仅仅如此。我在毛泽东面前的时候还不明白那是什么感觉,只明白感觉不好。我走进毛纪念堂的时候,怀有一种很大的期待,期待我能够触摸到那沧桑的历史。虽然我明白,毛泽东不会坐起来回答我的'问题,也不会有任何人来告诉我们那过去的历史,那与教科书上不一样的,活生生的历史。可是,我感觉,似乎走近毛泽东本身,就是在掀开历史。
可是走过毛泽东的一霎那,迷惘和怅然突然笼罩了我,我在无声无息中随着无声无息的人流走过同样无声无息的毛泽东。我伸手要想抓住什么,可是什么都没有,仅有无声无(阿拉文库★)息的走过。就好像是期待很久的一次揭开谜底,结果揭开一看,谜底还是一个秘。
走过毛泽东,走出他沉睡的地方,我回头一看,身后的墙壁上镌刻着毛泽东最著名也是气魄最大的一首词《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镏金的大字,狂放的笔法,占据了整整一面墙。我转回头来,继续向前走出大厅。这时,就好像冰封了一季的江河突然感受到了春天的信息一样,无声无息的人群突然开始有了躁动,有了人说话和人走路的声音。随着我们走出纪念堂,来到阳光之下,这种躁动变成了喧哗,好像中国任何一条普通街道上的喧哗。纪念堂外是一片小摊贩,买些和毛泽东有关的东西,纪念章,语录,军帽,毛像什么的。当然也有很多和毛泽东完全无关的东西,那些你在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能够看到的东西。
站在阳光下熙熙攘攘购物和闲逛的人群中,我突然明白了,在看见聚光灯下好像演员一样沉睡的毛泽东的时候,我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不真实,这一切都很不真实。所有人,沉睡的毛泽东,雕塑一样直立的军人,毕恭毕敬的人群,还有我,还有那宏大而空旷的纪念堂,还有和这一切遥相呼应的我们的历史书,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不真实,好像一个舞台。我以往想在毛纪念堂寻找真正的历史,可是,站在阳光下,我突然明白了:
历史不在我们走过的毛泽东那里,不在我身后巨大而孤独的纪念堂中,而在这熙熙攘攘,无拘无束的人群中。
走近毛泽东观后感3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的电影叫《走进毛泽东》。
周末,我观看了一部描写毛主席的影片——《走进毛泽东》。该片讲述了毛主席一生中的战斗经历,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传奇经历,毛主席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为了全中国人民的新生,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在充满荆棘的革命路上走过了无数的风风雨雨。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毛主席同他的随从人员们一起去爬山,他们还未爬上山顶,太阳已经快西沉了,他的随从人员对他说:“毛主席,天色已经暗了,再继续往前走也是没有路可走的,还是回去吧!”毛主席听了他们的话之后,转过头来幽默地对随从的官员们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天再晚,也得继续往前走。”说完,便拄着他那根心爱的拐杖,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在革命道路上,他凭着这种坚韧精神,勇往直前;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危险,有多艰难,他总是用自己的脚,为人民开辟出一条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大道。
《走进毛泽东》这部影片里处处都在散发着毛主席的思想光辉,伟大的人格魅力,和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操。有一次,当会议结束时,主持人请毛主席离席,毛主席因脚下有毛病而无法站起来,这时,大家都不愿离开了。毛主席说了一句使人心沸腾的话:“你们如果不走,我也不走。”一句平凡而有力的话,使在座的委员们的心里都在流泪……作文
从1953年到1962年,毛主席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工作人员看到他的衣服破了,劝他换件新衣服,他说:“我们国家穷,发的布票少,你不也穿着补丁的衣服吗?我为什么就不能穿?因为我是主席?我看还是应该节省点,不要做新的,破了再补嘛!”其中有件睡衣已是“面目全非”,领子全换过了,衣袖、前页,下摆等处补丁连补丁,看不出衣服的原布,仔细一数,整件睡衣竟有73个补丁。
毛主席的一生是不断学习的一生,他酷爱读书,至死方休。毛主席幼年时期就在先生的引导下,开始读《三字经》,继而读《孟子》、《论语》……成年之后,在辛勤工作之余,毛主席还喜欢写毛笔字,作诗赋词等。他在生病的时候,还坚持看书学习,真正地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可见毛主席是多么有毅力啊!
希望大家能观看这部影片,看了这部影片之后,你对毛主席一定会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