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成功的故事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作文“炒股成功的故事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炒股成功的故事1

创业要趁早,他从高中开始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这句话用在董一萌身上一点都不过分,因为他大学生时便名扬全国。但是在他的创业历程当中,我们会发现,他走在太多同龄人甚至前辈的前面,对于他,我们套用张爱玲的话来说他时,却更愿意用另一句话来形容他,那就是――创业要趁早!

董一萌1980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一个实实在在的“80后”,但他的思想意识却远远越过了他年龄的局限,可以说他是个早熟的孩子。

上高中的时候,董一萌就是一个很活泼很聪明的高中生,他的脸上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成熟,他的笑容显得异常沉稳。和别人讨论起事情,他经常“口出狂言”,他对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模式似乎有一种天生的抵触感,他觉得自己不应该按一种按部就班的方式成长。大家都是念高中读大学,然后就去找工作就业,这种缓慢的发展模式是他所不愿意接受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梦想,虽然当时并不那么清楚自己该干点什么,但是他总是反复地告诉自己――我不这样过一辈子。 我不能只是读完大学后就简单的就业,而是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

在高一的那个寒假,董一萌忽然被蓬勃发展的股市所吸引,他在证券公司看到了一群疯狂炒股的大人们,董一萌内心萌发起一股巨大的冲动,我要学会炒股,然后炒出我的创业基金,以后好做自己的事业。可是,自己的口袋里根本就没有钱,家里也不富裕,更不会给他钱炒股。于是董一萌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募资”,他拉来很要好的同学商量,鼓动他们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合资进入股市。同学们最后被他的想法打动了,纷纷掏钱支持他。

从高中二年级开始,他就开始了炒股,在股海之中,他年轻的心情随着股市的涨跌而起伏。他一边刻苦地学习书本知识,一边刻苦的钻研炒股经。后来,由于高中的课业一天比一天地沉重,他终于无法兼顾炒股和学习。他只好结束了自己的炒股生涯。在他结束自己这段炒股历史时,他开始清算自己的账目,发现自己居然没有过多的额外收入,只是基本上保持了不赔本。虽然炒股并没有给他带来财富,没有赢得自己“创业基金”,但是却让他增强自己的理财思想,更重要的是,让他认识到了一个疯狂的新产业领域――互联网产业!

就是在炒股过程中,董一萌一边关注国内股市,同时还关注着远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股市。那时,在美国的股市里,网络股正经历着鸡犬升天式的飞涨,这似乎以为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互联网创业成了一个最吸引人的黄金领域。董一萌从内心里开始确定了一个目标:向互联网进军,自己做网站,以后让自己公司的股票上纳斯达克!

高考结束后,董一萌开始了一个想法,为了以后的事业打基础,必须拉拢一群有共同志向的人,形成一个自己的创业团队,大家一起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很快,他就拉拢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团队,他也成了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一鸣惊人,他打造了中国第一部网剧

1999年的7月,这个炎热的夏天,董一萌接到了长春市吉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因为他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9月份一开学,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拢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他的创业团队。他不断地鼓励那些有才华的同学进入自己的创业团队,他用最大的真诚换来了许多很好的朋友。他的团队的成员迅速发展,最多的时候人员达到了一百多人,而他的这个创业团队主要从事的是互联网业务,他们一同学习,一起研究。大家都很喜欢这个能够互相提高的大家庭。很多人当时并没有想到,他们这个团队后来成就了一番大的事业。

刚上大一的董一萌默默地经营着他的团队,当他看到自己的团队越来越大越来越成熟的时候,他内心狂热的创业冲动在疯狂地燃烧,但是他却苦于没有人给他一笔启动的资金,让他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一天一天过去了,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自己,不能这样下去,必须吸引到别人的投资。于是他开始组织自己的团队拍了一部网剧,就是将拍摄的录像放到网上,让网民看到,看是否有人愿意给一个“有志青年”提供支持。

于是,2000年,一部叫《原色》的网剧诞生了,而这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一部网剧。《原色》是一部描述高中生生活的网剧,男主人公原型就是为创业苦苦挣扎的董一萌。内容描述了两名高中同班男女同学在网络上成为知己的故事。男同学行为十分乖张,甚至利用学习时间去炒股票,入股市试水自己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观察发现一个前景广阔的行业。女同学自闭倾向严重,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两人很偶然地在网络上相遇,成为彼此人生道路上的知己,帮助对方找回了自己,重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这部网剧一诞生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新华社、CCTV、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浪等200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但是大家的关注点并不在于内容,而是在于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网剧。

董一萌成了一个小名人,成了中国网剧的第一人,但是他的创业计划却仍然没有进展。

创业艰难,苦中自有苦中苦

《原色》的成功虽然没有达到董一萌的最初目的――吸引到风险投资,却吸引了来自美国西雅图中华商务网的创业者一起创业。他们的团队中华商务网合股经营电子长春网站(),他的团队真正第一次开始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由于有国外的商务网站做背景支持,他带领的这个团队很快步入正轨,并为后来自己创办公司积累了技术上的经验。他的团队在一天天地成长。2000年12月,他们的团队竞标吉林省著名上市亚泰公司电子商务门户网站成功,网站竞标总价值达到240万元人民币。

2001年,由于董一萌的团队在电子商务领域处于领先发展的地位,在长春市政府部门评选创业新星的活动中,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获得了“长春市新星创业基金”10万元。这“一大笔”资金让董一萌和他的朋友们兴奋得彻夜未眠。他们当即决定,马上成立公司,就用董一萌的名字命名,叫“一萌电子有限公司”,他将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于是,当时还是大二学生的董一萌开始着手办理公司的营业执照。2001年9月11日,他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营业执照,兴奋之余,董一萌迅速决定把业务锁定在主营网站建设和软件开发两个方面。

董一萌从以前的团队中精挑细选了十几个人,成立了这家公司。但是所有员工包括他自己在内都是学生。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虽然干劲十足,却没有一个人确切地知道公司应该如何运作和经营。行事沉稳的董一萌通过网络了解到类似公司的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在考虑到企业的性质和地理因素后,董一萌把公司选在了当时位于长春市某开发区内的一处办公间里,并置办了在当时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员工的工资也定在很高的水平。

广告打出几天后,董一萌的公司接到了第一个前来咨询业务的电话:长春市某企业希望董一萌的公司能为他们做个企业网站。让这家公司没有想到的是,董一萌的公司成立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很多技术人员从事网站建设的经验都很丰富,而且技术也比较先进。一场谈判下来,董一萌拿下了这份订单,虽然这个单子价值仅仅三四千元,但这毕竟是公司开办以来的第一份订单。

随后的一段时间业务量很少,董一萌总结以后发现:通过广告来吸引客户的收效是微乎其微的,而且由于公司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太大,流动资金迅速枯竭,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10万元创业基金很快就花得一干二净。他不得不决定先停止广告投入,并把公司搬进了一个租金相对便宜的办公区,而且办公面积缩小了近一半。就在这时,所有跟随他一路走来的员工都主动提出把工资降低一半。员工们的支持,令他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董一萌通过自己对网络的了解,又提出了公司要做“复合媒体”项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当时提出要做的这个项目绝对是孤注一掷,如果项目不成功,就意味着创业要失败。”

随后的一个月里,董一萌开始为这个项目的启动,四处活动募集资金。但事情的结局很不乐观,项目没做成。

到了2002年上半年,公司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伤感,公司的员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都纷纷离去,到最后几乎走光了,只剩下了董一萌、副总和几位兼职员工。他的创业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不屈不挠,苦尽甘来事业成

巨大的困境并没有把坚强的董一萌打倒。董一萌与公司仅剩的员工经过不断的反思后,决定以市场为导向,全面开发长春市的互联网市场,董一萌亲自跑业务。他再一次开始了自己的“背水一战”!

那时,他每天上班要做的就是坐在电话机旁,守着“黄页”挨个打电话,平均每天打出的电话就有上百个。

2002年6月,一家单位向外界招标,要做企业的门户网站,董一萌在接到信息后,立刻采取了行动。他开始接触并深入了解这家公司,为网站的整体形象定位。最后,凭借技术和价格的优势,他中标了!2002年8月,该媒体的网站正式开通。

这一次,董一萌又一次笑得开怀――这一笔生意让他整整赚了10万!

有了这个成功的开始,他在长春市场上的业务迅速打开,名声远扬,订单纷至沓来。他在经营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从此,他的公司一发不可收拾……

到了2002年年底,公司全职员工恢复到了原来的数量,而且重新募集了包括技术、市场开发人员在内的业内精英,业务量也扩大了好几倍。两年多的时间,他积累了上百万元的财富。他的公司业务已经包括网站建设、网络推广、软件开发、财务管理软件、短信增值服务、网络安全解决方案、正版软件采购、硬件采购等多方面,新浪、用友软件等知名公司已成为公司的合作伙伴。由于其突出的经营业绩,一萌公司被吉林省信息产业厅列为首批“双软”认证企业,同时,他被大家所认可和拥戴,当选为长春软件园工会联合会副主席。

2003年12月,一萌电子入股天缘信息公司,成为该公司的中方股东,董一萌作为中方代表任天缘公司的CEO。2005年1月,一萌公司与搜狐签署协议,共同开发搜狐吉林地区专版。2005年2月,董一萌被省政府评选为“吉林省创业标兵”,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省级创业标兵。

同时,董一盟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开发了一种使公司网站符合搜索引擎搜索规律的软件,并命名为“善财童子”。2005年5月,公司与台湾最大的财经网站钜亨网、香港上市公司财华社合作,将“善财童子”正式推向市场,仅仅两个月时间就实现了几十万元的销售额。

2005年,董一萌开始研发下一代搜索引擎,他把对下一代搜索引擎的构思写进了自己的商务计划书,该计划书在吉林省青年创业能力大赛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12月底,他又代表吉林省参加团中央青年创业周活动,并一举夺得了最高奖“中国最具潜力创业青年奖”,一萌电子公司的产品“善财童子”也获得了“参展项目银奖”。

很快,他们公司的新一代搜索引擎“deyeb”又问世,包括《大公报》在内的全国几十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搜狐、天极等专业网络媒体认为:“deyeb有可能成为社会化搜索领域的又一个百度。”

后记

如今的董一萌,拥有产值近千万元的企业,他自己也早已从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学生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富豪,他的头上闪耀着各种美丽的光环。对于自己的成功,他只是淡淡地说:“创业有可能只是一种化学反应。一个人的性格、态度、做事方式都在暗中释放着某种元素,它们又与外界的支持、环境、机会等相互作用,产生综合反应。很难说最终结果,但只要努力去做,肯定会有回报。”

2007年,董一萌被团中央、劳动部评为“中国青年创业奖”提名奖,同时获得首届吉林青年创业奖及吉林省首届高校毕业生十大创业先锋。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荣誉,他头脑依然清醒,他知道他的路还很-牛牛范文§ 长很远,因为今年他才27岁,他可以走得更长更远……

炒股成功的故事2

而《股市仿生-神奇动物智慧》却使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本书可以算得上是股票书中的一个特例,因为它是国内(也可能包括国外)唯一一本从仿生学的角度研究投资的著作,读起来很像《动物世界》。

人类很早以来就一直在向自然界学习,模仿动物的各种功能,从华佗的五禽戏到中国的各种武术;从仿照蝙蝠发明的雷达到研究蛛丝制造出的高级丝线;从飞机对飞禽模仿到潜艇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可以说,仿生学是世界重大发明创造的源泉。股市中早就流传着各种仿生学的理念,比如:牛市、熊市、黑马、龙头股、领头羊等等,都和动物有关。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动物的特性,并且从中引申出投资理念。土拨鼠的机警、狗的耐力与索罗斯的“坏狗理论”、大象的心理误区、狐狸的老经验、蚯蚓的柔弱胜刚强、鲸鱼的快速吞食与彼得林奇的“须鲸理论”、鹰与蜗牛成功的辩证法,使得这本书的确是很新奇,很有趣。

书中有很多重要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如:从猎豹的捕食方法引申出短线投资的法则和步骤。猎豹是陆地上的田径冠军,奔跑时速高达100公里。但猎豹在猎食的时候表现出惊人的耐心,为了等待最好的出击时机,它可能在灌木丛中隐藏一个星期,去耐心等待一只体弱病残的幼羚羊的出现。只在有把握的时候,猎豹才会发起攻击。

粮仓里老鼠的生存法则,如:远离正夹着老鼠的夹子、对变质的食品要敬而远之、对过于香甜的食品要小心谨慎、要耐心等待机会、不要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等,告诉我们如何在股市中安全的赚取利润。

壁虎逃生的断尾自救,说明了止损的重要性。而猴子不愿意放弃已经到手的食物而被活捉,恰恰就是当危机来临时不愿“止损”。

一只骆驼因为和玻璃瓶赌气而导致丧命的故事,说明炒股必须心平气和,心态好才能生财。熊为了食物跳进深坑里爬不出来的故事,说明炒股不仅仅要看到收益的可观,更要注意风险的所在,只有在回避风险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获取收益。

在飞禽与走兽的战争中,蝙蝠趋炎附势,不断变换阵营,结果受到双方的唾弃。但是,蝙蝠的这种小聪明在股市中却是一种智慧。因为,在股市的操作环节中没有是非曲直的观念,也没有趋炎附势的意义。股民可以将多空双方视为鸟类和兽类,在它们激烈交战之时,股民可以袖手旁观,直到分出胜负之后,再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的操作行为。这样可以减少盲动和误判的概率,增加投资成功的概率。股民必须要记住:你只有永远站在胜利者的一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炒股成功的故事3

自1990年境内股市开门营业,至今已走过二十年的历程。截至2009年年底,在沪深两市开户的股民已超过亿户。庞大的股民队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在境内股市的起起伏伏中,从盲目走向成熟。《新财经》在境内股市二十年之际,推出系列投资故事,希望大家借鉴好的经验,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股市有句俗语:如果你爱他,就让他人股市,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人股市,那里是地狱。我是在没有爱、没有恨的时候,自己一头扎进股市的。

2007年3月,股市火暴。看到周边的人都在炒股,茶余饭后也在谈论股票,我也耐不住清高与寂寞,进了股市。买下第一只股票,站在证券营业大厅兴奋地看着显示屏,仿佛财富正在向我招手。

应该说,开始的时候还是比较如愿的,因为有老股民朋友的指导,还有满天飞的信息,虽说没赚大钱,但也小有收获。看着账户里的钱越来越多,我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满足。想到之前听朋友指导的股票还不如自己看的那几只涨得好,我便自以为是,再也不听朋友的指导,开始独自操刀。

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靠自己判断,买了一只银行股,当时的理由是:银行是不可能亏钱的。说来也奇怪,我买入的第二天,这只股票居然涨停,我兴奋极了,心里暗想,赚钱真容易。

接着,我不断地买进卖出。有时看股评推荐,有时道听途说,有时看顺眼的随便买,反正多少都有赚。于是,我整个人飘飘欲仙。2007年5月下旬,我投入的资金实现了翻番。这时,恰巧单位组织旅游,我卖掉手中所有股票,安心出游,阴差阳错躲过了“5・30”大跌。下半年,我还是频繁操作,没啥进展,基本保住了胜利果实。

到了2008年,在舆论一片叫好声中,我将2007年投入股市的资金及翻番收益加上年终奖金全部投入股市,准备大干一场。然而,没料到,这却成了我噩梦的开始。

正在我用全部资金满仓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老熊的脚步开始逼近。买啥都跌,我不以为然,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依然持有,这时的大盘丝毫没有停止下跌的意思。渐渐地,我的股票没有了招架之力,在大盘的蹂躏下,惨不忍睹。我只好拦腰斩掉,又买了几只强势股票。

然而,接下来的大盘完全进入疯熊状态,踏入了跌跌不休的漫漫熊途。期间,我又不断投入资金,但由于不断的追涨杀跌,大盘始终深不见底,追加的资金杯水车薪。

我不知所措,到底还要不要在股市待下去?并对自己的炒股经历做了一个总结:比工作累,比蚂蚁忙,成就难有,郁闷经常,看似有才,实已江郎,轻轻地问自己,有谁像我一样为股痴狂。

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认真反思了整整三天三夜,终于理出了一条路: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和依据,炒股也要懂技术。我开始暗下决心,哪里摔倒从哪里爬起来。我买了一些书开始学习,找了行家向人家请教。通过认真学习和研究,全面掌握了很多炒股知识,也懂得了很多道理。这时的我再没有了以前的焦躁、狂妄之心,而是积极地采用主客观一起走的方式,稳扎稳打。

现在,我的账户资金在一天天增长,对于炒股技术的运用也慢慢成熟了。

我也总结出一点炒股经验:只做自己把握的,放弃似是而非的;稳定压倒一切才是散户的首选,技术的合理运用作保障,国内国际新闻一定要密切注意动向。同时,还要彻底放弃贪多的心理,放松心态;所谓七分心态三分技术,心态不好,“司令部”就会出现极端错误。所以,散户要先解决心态问题,再解决技术问题。

炒股成功的故事4

在被称为中国能源“金三角”的陕、晋、蒙区域,曾经出现了一群因煤炭“黑金”而一夜暴富的人。这群人中,有因开矿而富的,有因炒矿而富的,有因卖矿而富的。他们的财富故事曾经试图改变人们对创富的看法。

这群手握重金的高净值人士如何理财也为外界所关注。由于缺乏政策引导,他们的资本都曾带着“粗犷”的标签进入楼市、民间借贷。

在遭遇了高利贷危机、房地产寒冬之后,部分人的财富已经开始缩水,如何转型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命题。A股牛市的出现对于习惯攫取暴利的“黑金”富豪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挤入股市

2015年6月5日,沪市大盘开盘就站上5000点。这被认为是从2014年7月开始的新一轮牛市的一个标志性点位。

神木人贺国新的投资公司正在与广州某私募谈着继续向股市追加合作资金的事情。这位60多岁的陕北汉子坐在电脑旁,正在电话里与远在广州的合作伙伴交流着股市行情。“我估摸着大盘可能在今年国庆节前突破6500点吧。”他向电话那头发表着他的观点。4年前的2011年年初,贺国新在当地的一处年产十几万吨的小煤矿被宣告整合停产。此后,该煤矿被一大型国企收购并进行40万吨的技改。他拿着退出煤矿的4亿多元巨款,一时茫然,不知投向哪里。

事实上,贺国新的煤矿被整合的背景是:2011年,继山西、河南“煤改”之后,陕西全面推进“煤改风暴”。当年6月前,陕西的煤炭企业将由530家缩减至120家。而山西“煤改”的结果是,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矿井总数已减少至1053座,办矿主体己减少至130个,民营煤老板的2000亿元资金被挤出市场。

卖矿之后的一段时间,贺国新也南下西安、北上北京参与炒房。后来,看到朋友的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生意火爆,他也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做着高利贷生意。但随之而来的高利贷危机,让他的2亿多元成了三角债务。

2013年,贺国新的投资公司再次转型做股权投资业务。也正是这一转型,让曾经对中国股市不屑一顾的他开始介入股市。‘没想到陆续投入三四千万元,在今年4月就实现了翻番。这让我身边的人羡慕得很,咱煤黑子也能炒股!”贺国新说起股市来显得有些洋洋得意。

其实,这位曾经和煤炭打了十余年交道的煤老板并不懂股市,他是委托西安和广州的私募在运作。

贺国新的老家神木县曾因煤而兴。2007年到2012年的几年间,煤炭经济达到高潮。到2012年,神木县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1003亿元,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五省区第一个年GDP突破千亿元的县。但随后集中爆发的煤价持续下跌和由此引起的高利贷危机,让这个号称“中国科威特”的能源大县的经济开始下滑。

在上述危机之下,煤老板们的日子自然不好过。2014年的一段时间,煤碳市场的失意和房市不济,似乎让向来以大胆、豪爽著称的煤老板们的赌性不得不蛰伏了起来。像贺国新这样被挤出煤矿行业的煤老板,在与陕北隔黄河而相望的山西省并不少见。

借道私募

“我看,5000点以上,金融股有价值。”刘中山这位新股民一边向媒体记者阐述着他对股票的看法,一边不时地翻看电脑上的K线图。刘中山是陕西省横山县人,曾是一位会炒矿的煤老板。2010年前后,他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炒作煤矿,并获益巨大。“七八亿元的资金在当时都不算什么,当时手握百亿元的金主在矿区多的是。”他表示,曾经在农村当信用社信贷员的经历,让他在赚钱之后首先进入了高利贷市场。

实际上,刘中山投资的信托产品是证券投资信托产品。据证监会于2015年6月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完成登记的阳光私募有万个,管理资产规模万亿余元。

40多岁的刘中山,是从去年年底被股市火爆行情吸引的。除了前述购买信托私募产品外,他亲自开户练手。不过,他投入的1000万元,由于追涨杀跌,目前的收益不超过20%。刘中山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才学练手的,连K线图中的指标都不太懂。要放在过去,煤炭生意好的日子,炒股这活儿真的看不上,也不愿学。”他表示,自己炒股的技术还不如自己的妻子。

西安、广州、深圳的多位私募经理也向媒体记者证实,从2010年开始,不少山西、陕西煤老板的资金被募集投向股市,个别煤老板投入资金规模过亿元。

陕西本地的一家私募负责人则表示,2011年以前,要从陕北煤老板那里募资是很难的。这位私募负责人印象深刻的是,2007年,他曾经在榆林举行过一个投资推介会。当时,能容纳300人的会场仅仅来了100多位投资者,而且多是年龄较大的退休人士。他专门询问过陕北的证券同行,给出的答案是:煤老板忙于炒房、炒矿、放高利贷,不大懂炒股,也嫌来钱慢。不过,在遭遇2012年下半年以来持续的煤炭价格下跌后,曾经身家数十亿元的富豪们的资产急剧萎缩。本轮牛市确实引来了不少曾经的煤老板。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仍身怀巨额财富的煤老板,在牛市进入股海,并不像普通老百姓一样是为了理财,而更多的是如同当年炒房、炒矿一般,来挥洒其被压抑的赌性。他们不时合力炒作概念股,凶悍的洗牌追高打法被称为股市“敢死队”。

据业内估计,从山西煤矿撤出而转战股市的资金或超过500亿元。另外,山西、陕西的部分煤老板的资金也通过广州、深圳的私募而进入股市。“其资金量堪称海量,1000亿元总归有吧。”广州某私募人士表示,他的团队2011年曾在陕西、山西接触过一些炒股的煤老板。他透露:“有的煤老板账户资金达三四亿元,在操作股票时习惯于重资追涨一两只热点股票。如同一样,亲自操作的煤老板,追涨成功也不在乎,即使亏了数千万元仍毫不在乎,并再次追涨杀跌。”

对于这种说法,如今仍在炒股的煤老板刘中山表示:“这显然有点儿夸张。”

无关转型

“大盘点位目前比较高,选股已经不太容易了。不过,从一两万亿元的日交易看,捂着股心里就不慌。”韩城杨老板对当下的股市热情,要比他眼下正在老家建设的农业观光园上心。

2013年,杨老板筹备征地,到2014年开建一个占地100多亩的农业观光园。今年,观光园里的几百棵樱桃树无端地死了。这让他在心里对转型农业观光项目的态度总是一阵阴一阵晴的,总觉得对新项目吃不准。他说,农业观光项目还得几年后才能见效,倒不如眼下的股市来钱快。

71 5995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