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后感(最新5篇)
【序言】由阿拉题库最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菊与刀》读后感(最新5篇)”作文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文档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菊与刀》读后感【第一篇】
高三时,我开始憧憬将来出国留学,而那个梦,牵引着的是两个高飞的风筝——美国和日本,菊与刀读后感。去美国留学是很多人的梦想,美国是当代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民主、自由和法制的一面旗帜(这当然可能只是自我标榜),美国有着最优秀的高等教育……选择美国的原因那么多,去日本的想法,相对而言,就比较让人不解了。
其实,我想去这两个国家的主要原因异曲同工。我所希望的,是在真真切切的两个世界中,真真切切的了解两个国家的人。或许,因此,我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或有意地改变身上的劣根性。我的思想深处一直觉得,中国的文化纵然辉煌灿烂,表现出创造者极高的智慧,我们的骨子深处,是有些劣根性的,我们的文化所培养出的某些国民性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我需要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来自模仿与借鉴,就像婴儿牙牙学语。美国人崇尚自由开放,他们处世直爽,乐于交流和竞争,他们的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作为榜样。
日本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一个难解的结。一方面,两国经济将成水乳·交融之势;另一方面,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国却多次在教科书、靖·国·神·社等问题上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我看过刚上映不久的《南京!南京!》,对日本,乃至对日本人,我有时也充满仇恨。但同时,对它我又有着说不出的好奇。它能在内忧外患中,通过明治维新,成功的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岛国变成极具侵略性的现代化帝国主义强国;它能在战败后迅速崛起,30年时间就让它的平均国民收入赶超美国;日本企业在世界五百强中·共有81个,居世界第二……日本人凭什么取得这些成绩?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武士道的内涵有哪些?疑惑太多,我也总想从日本人身上看到点什么,学到点什么,所以它也牵动了我的留学梦。
了解事物有两个方法,一是实践,比如留学目标国以了解目标国和她的人民;此外,阅读,从他人的经验、阅历中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现在看来,我的留学梦遥遥无期,但对这两个国家的好奇却从未衰减。我唯有选择这第二种间接的途径。此时,《菊与刀》出现在我的视野,怎可错过!
是为阅读《菊与刀》的前前后后。其实也无非是动机强烈,意识对物质产生相应的反作用的结果。
《菊与刀》是本讲文化、讲民族性的人文类著作。然而本书的形成以及强大的影响力是他显得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
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二战期间,她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利用一个文化人类学家所能利用的技巧来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其后向情报局提交了一份出色的研究报告。1946年,由于美国政府的对日政策以及日本整个局势的发展基本上与这份报告的主旨一致,于是作者就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增写了关于研究任务和方法以及日本投降以后的日本人的前后两章,以《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出版。
本尼迪克特的理论发表后,获得了广泛的赞同和好评。日本著名评论家川岛武宜指出:“尽管本尼迪克特本人一次也没有到过日本,但却搜集到了那么多的重要事实,令日本人都感到非常惊讶。本尼迪克特依据这些事实栩栩如生地描绘了日本人的社会生活、行为方式和文化的全貌,推导出了日本文化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诸特征”,读后感《菊与刀读后感》。确实,作者深刻而又敏锐的分析能力令人赞叹不已,特别是在当时日美两国处于交战状态的情况下,她基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坚持用客观冷静的态度看待日本文化,这种坚韧不拔、宽宏大量的精神,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反观我们,2001年世贸大厦被炸后,谈到911,很多国民便神采奕奕的大谈美国是“活该、报应”。先不管美国与我们有什么“深仇大恨”,这种行为本身即是非常不应该的。看待世界不能仅凭一时情绪,不能总带着有色眼镜,为911欢呼庆贺是对恐怖活动的认可,更是对人本精神的藐视!
在看《菊与刀》的正式内容之前,本尼迪克特首先就给我们上了有价值的一课——客观的审视世界,冷静的看待对手,摈弃简单粗暴的看待世界和历史的二分法,破除那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菊与刀》揭示了日本人的本质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等等。这种异常矛盾的民族特性,贯穿了日本的整个文化,成为日本独特的文化气质。
其实,菊花和刀象征着日本文化精神中矛盾的两极,恬静淡然却又刚烈残忍。从对战争的看法可以看出,日本重视精神的力量,而对物质的对比嗤之以鼻。在他们的战术手册上有这样一句,“以吾等之训练对抗敌军数量上之优势,以吾等之血肉对抗敌军之钢铁”这充分说明了日本是怎样将菊花和刀的精神结合起来。如果说菊花象征的是某种可以抵抗外界的精神力量,刀这个符号,代表的就是顽冥不化的崇尚由这种精神带来的道德优势和力量。这种重视精神轻视物质的文化内在,使得日本在作战时常常采取异常极端的方法,凶残的对待已经放弃抵抗的普通人民。
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侵华战争?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日本人“坏”。
日本文化不同于西方文化,这种文化中没有原罪,没有忏悔,也不需要原谅。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用忠义和各得其所来解释。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因此,忠和孝成为他们伦理中最主要的两极。而在对待天·皇的。态度上,这两种力量完全则是成为了合力。日本人对天·皇有着近乎神般的崇敬和忠诚,几乎成为一种准宗教。而在宗教中,神的发言是没有人可以质疑对错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
表面上,对天·皇效忠使日本人疯狂的、不惜一切扑向中国。但是这一切的起源在哪里?日本是个有着强烈等级文化观念的国家,从中国汲取来的关于等级的观念,在这个国家里生根发芽,根深蒂固。日本文化里有种各得其所的说法,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虽然这和平等自由等观念相悖,但自由也有种含义就是尊重每个民族自己的选择,因此对这种社会准则,我们没权评论。但可怕的是,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也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不仅为每个人找到位置,而且越俎代庖的要为每个国家打上标签。这正是日本发动大范围侵略战争的深层动机,他们认为自己在该地区内是处于等级的高序列,因此它要整饬这个地区的秩序,让每个国家处于自己应该的位置。这种强制的不由分说的输出,背后的精神内核就是可怕的等级制。
另外,从文化内涵上看,日本文化中有强烈的负恩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恩情根是一种让人难以承受的情分,因此,必须倾尽全力去偿还。但,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作为从中国那里承受文化恩泽的国家,日本一直对中国怀着复杂的心理,既感到难以偿还,又对近代中国的沉沦感到羞辱,这种羞辱来自于其自身国力的增强,由此感到曾收到过这种国家恩惠的可耻。这种复杂的心情由各得其所的借口成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内在原因。它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就是作为日本的附庸,并把这作为报恩的一种方式。
日本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把各得其所当作最高准则,他们要为中国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将这视为报恩的方式。然而,战争中的日本人发现,中国人并不欢迎他们,而只有仇恨。日本人意图构建的大东亚共荣圈和国际关系的等级秩序,只不过是一厢情愿。他们还没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态度。并非每个国家都向他们那样痴迷于等级秩序,只能在稳定的等级中才能获得安全感。中国崇尚以和为贵,然而在亡国灭种的危机前,所有中国人又会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英雄气概站出来,即所谓“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缺乏实事求是精神的日本人,没有想到,在中国他们会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一盘散沙汇聚成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铁拳!
在“实事求是”方面,作为日本另一个对手的美国显得高明得多。日本是一个很独特,甚至很“怪”的民族,美国人知道他们对日本国情、人本文化、日本的民族性不够了解,他们不能不加区别的就用对付德国的办法对付日本,因而他们组织了学者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者中就包括了本尼迪克特。她在报告中推断出的结论是:日本政府会投降;美国不能亲自直接统治日本;要保存并利用日本的原有行政机构。后来,美国的决策同这位人类学家的意见一致,而历史也仿佛是在设定的轨道上前进。毫无疑问,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方式是有效的,而这种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精神,归功于人类学家准确的预见。结果是日本投降后几乎没有抵抗,完全服从“敌人”的管理,而美国,通过清理并利用日本政府机构,作为一种统治工具,为自己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在此过程中,我们惊讶的发现,正确的意识产生了如此巨大的积极作用,指导实践,趋利避害。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他们的生活。任何外国都不能命令别国的人民接受某种方式。此所谓自己活,也让别人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当前全球化背景下,这是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应遵循的,日本已经在这个问题上付了学费,希望它吃一堑长一智。而中国,完全可以依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发展,走和平崛起之路,只是希望不再出现第二个日本,强行输出自己的价值和认识。
菊与刀读后感2100字【第二篇】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创作的文化人类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46年。它的前身是一份研究报告——作者受美国战时情报局委托写的有关日本的研究报告。该书虽然是外国人所写,但也获得了很多日本人的认可,并在日重印20余次,是研究日本必不可少的书籍。
据图书出版已经过去了60多年,日本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该书对读者了解日本仍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日本这个民族十分的特别,他们的行为甚至被人认为有些反常且无法理解。作者在此书最前边用一段话来概括他们的特点:
“极度好战又极度温和
极度黩武又极度爱美
极度粗鲁傲慢又极度彬彬有礼
极度死板又极度灵活
极度恭顺又极度讨厌被使唤
极度忠诚又极度反叛
极度勇敢而又极度胆小
极度保守而又极度喜欢新事物”
很难想象可以把这样一些意思相反的词语来形容一个人,而日本人就是这样充满了矛盾却又能从中找到平衡。
战争中的日本人
战斗中的日本人完全丧失了人性且没有良知,而如今日本人带给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温和有礼的。他们可以在战斗时誓不投降,也可以因为天皇的命令而乖乖的放下武器,然后拿起农具回家本本分分的干活。
他们极度的信仰精神的力量,认为精神是可以进行训练并加以运用的。即使在被美军轰炸,只能躲在防空洞中,广播还建议民众做体操来振奋精神,而那时的他们早已是饥肠辘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投降率极低,如果他们乖乖的投降了,很有可能就是想趁机反扑。电影《血战钢锯岭》中有这样一幕,惨烈的战争过后,日方的首领切腹自杀,几个日本士兵选择了投降。他们双手抱头走出地下防御工事,就在美军放松警惕之际,他们忽然发了疯的像美军发起攻击,有人直接引爆了手雷。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日本和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善于将学来的东西进行变通、改造。在战败后他们西方化了很多,但当时的日本还算是一个贵族社会。古代的日本排在皇室和宫廷之下,还有四个阶层。根据顺序,依次是:士(武士)、农、工、商。人们各得其所,各按本分,一般情况下阶层之间是不会流通的。想要改变只能通过联姻或者认义子。遇见什么人,应该行什么礼,都有着明确的标准。如果超越了这个标准,就说明这个人不会行事。这种阶层制度虽然不公平,但他们享受这种“安全感”。
我认为日本人对恩、情义和羞耻心的理解方式与认同,是让他们显得“怪”的源头。日本人十分看重恩情,《忠犬八公》是日本小学语文课本是的一个小故事,主要讲述了一条纯种白色秋田犬八公。出生两个月后,它被孤身一人的东京大学农业系教授上野英三郎抱回家中。教授每天很晚下班,暮色苍茫中,在涩谷站的出口处,他必然会看到自己爱犬的身影。八公每晚在那里迎接自己的主人。教授在学校里突发心脏病辞世。上野英三郎的亲友深知教授和八公感人至深的关系,有人便将一岁半的八公领养回家。但八公的心目中,它真正的唯一的主人依然是上野英三郎,因此它仍然风雨无阻地往返于涩谷车站。
春去春又来,花开花又落。整整9年,岁月更替,循环往复,唯一不变的是,一条名叫八公的狗对主人的痴心等候。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八公每晚准时守候在涩谷站的出口处,苦苦等待它的主人,而它的主人已离开人世9个年头。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八公的故事被翻拍成了电影,也被日本人赞颂着。
同时,他们也不会轻易受恩,如过有人遇到了麻烦,他们不会轻易去帮忙。即使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也是对受助者有恩,被施以援助的人就永远的欠下了恩情,且必须报恩。日本的谢谢(sumeimasen),但同时包含有“对不起”、“我很抱歉”的意思,即使是赠与香烟这种小事,都会让他们挂怀于心。受到比自己层次低的人的恩情,有时会被看作是侮辱。他们知恩图报,却不认同中国儒家的“仁”(日音jin)。在中国忠孝之上还有更高的道德,那就是“仁”,通常被译作“benevolence”(慈善、博爱),但它的含义几乎包罗了西方一切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他们却认为这是并不是好的品质,是分外之事。
日本现代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位母亲经营着一家规模颇为可观的餐馆,手头亦很富裕。她的儿子是个乡村学校教师,已经成了家。有一年,农村大灾,一对农民父母,为了挽救一家人的性命,想把正在上学的女儿卖到妓院去。这位教师为救自己的学生,向村人筹集了一笔款子替她赎身。然而,这位教师的母亲却把这笔钱从儿子那里偷走。儿子知道钱是母亲偷的,却不得不自己承担惩罚。他的妻子发觉了真相,写下了遗书,说丢钱的责任全在自己,然后怀抱婴儿投河自尽。事件宣扬出去后,母亲在这一悲剧中应负的责任却无人过问。儿子在尽了孝道之后,只身前往北海道,磨炼自己的人格,以求日后坚强地经受同类考验。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合理的,但在当时的日本人看来,这个儿子是个真正英雄。
今天的日本
这本书出版与二战末期,如今的日本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者因为安全原因,没有实地考察、研究,只是通过较少的资料和美籍日本人口中所述创作了该书。在某些观点的描写上,显得十分刻板。不过截至1995年,《菊与刀》在日本已经被加印101次,足以看出日本人对它的认同。
读这本书的起因是源于日本的小说和电影,有时候看起来会有一种压抑感,有时候却让人感到温情。但奇怪的是,几乎每一部作品,我似乎总能看到我的影子。
《菊与刀》读后感【第三篇】
《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时期开始搜集、整理资料并于1946年正式完成的著作。作者主要分析了日本文化中强烈的等级观念和负债意识,还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来剖析为什么这些民族心理能从封建社会一直延续保存到现在。
首先从书题入手,从一般意义上来理解,"菊"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刀"是武士文化的象征;但在读完全书之后,我更偏向于将其理解为,"菊"是美的象征,"刀"是武的象征,"菊与刀"所代表的实际上是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性格的矛盾性,简单来说就是尚美与黩武,我们不难发现在日本文化中并存的对美的追求:茶道、插花,与对武的崇尚:相扑 、剑道等。而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文化倾向的并存也进一步表现在日本社会和日本人活动的各个领域,既和善谦虚又好斗勇猛,既保守刻板又善于接受新事物。作者以此出发,通过人类学的方法,研究并解释了这一矛盾背后统一的原则。
日本文化中对等级秩序的信仰和信任使他们严格遵守"各就其位"的原则。这不仅表现在日本人的生活、家庭关系、阶层关系中,也同样展现在国际国内关系问题的处理上。例如:在二战前十年里,他们把经济迅速发展的自己视为已经达到金字塔顶端的人。当看到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发展极不平衡、"世局动乱不明底"时,日本人愿意主动担起"俾使各国就其位于兹世"的重任,并希望通过一系列侵略战争来实现愿望。此外,国内的明治维新也离不开"各就其位"思想的指导。运动期间,在所有政治、宗教和经济生活领域,明治政治家们都按照这一原则在国家和国民之间分派职责,改善当时人们的处境,继续享受由秩序带来的有安全感的社会生活。而回忆起同时代中国的洋务运动,整个过程几乎只局限在部分上层阶级内部。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其影响微乎甚微。这除和当时两国的社会背景有差别外,与民族心理也不无关联。
在日本这样一个等级社会里,人们由不同辈分、性别与年龄等形成以上下关系为核心的人际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长官与附属的关系,而是通过"忠""孝""恩""情义"等各种观念的集合连接起来的。在日本社会中,"恩"与"情义"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关系是以"恩"和"情义"为基础的道德原则所维系的关系。而与此同时,由于日本人的观念中,"忠""孝""恩""情义"属于不同的范畴,都需要严格的遵守,所以时常出现如"情义"和"忠"相冲突的情况,于是就有了如"四十七士"杀人复仇以遵守"情义"又切腹自杀以遵守"忠"的故事。
《菊与刀》读后感【第四篇】
平衡义务与对竞争的理解
义务被分为不同种类如:"忠、孝、情义、仁、人之常情"等。对一个人的判断,不会说他整体人格有问题,只说没有达到其中的义务。一个人"尽孝"也只是尽孝,在其它义务中,他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表现。日本人认为人的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平衡好不同圈子、程序和情义、义务间的冲突。并认为那些漠视个人幸福并履行自己义务的人才是有力的。
日本人认同的美德中也主要包含着对义务的理解,日本人认为先设立义务的规则,然后提出要求,人们全心全意,竭尽全力履行义务,再加上真诚,这才是美德。真诚也就是无欺。"诚"可以提高任何一条道德信条的层次,它是一个指数。
当某项工作变得具有竞争性时,日本人首先想到的是他们有可能会失败的危险,于是工作受到了损失。日本人习惯把人和工作等同起来,对他工作中行为和能力的任何批评,都自动会成为对他本人的批评,因而,他们敏感地以为竞争是一种侵犯,所以他们转而会去注意自己与入侵者的关系,而不是专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
两个人在竞争时会发生直接冲突,为了防止冲突的发生,日本人普遍采用请中间人调集的方式,如提亲、找工作等。通过这种间接的处事方式,不仅保留了彼此情义。中间人自己也可以从顺利协商中获利、得名,所以和谈成功的机会更大。
自我修炼
沉思和祈祷是宗教的自我修炼。日本人的自我修炼分为二类,一是培养能力,成为有能力的人。二是"圆熟",是意志和行为间,没有任何间隙、屏障,一点通的状态。自我修炼后的理想状态是,行为人的行为完全是他心里所描画的行为的翻版。一种非常镇静的,调节得很好的心态。
从孩提时代起,男人和女人都得通过修炼而被社会化。即生活就是修炼。按日本人的话说是"磨掉身上的锈"。修炼要从幼儿开始,幼儿固然幸福,但没有"品尝人生"的能力,只有通过自我修炼,才能获得全面生活的能力。才能"品尝到人生的滋味,享受人生。"
在自我修炼的过程中,日本人还有一条心理原则,意志应该超越身体。因为身体几乎能接受无穷无尽的训练,一个人忽视健康规律,就要付出代价,但身体本身没有这样的规律可言。无论健康多么重要,无论那些不相关的事情是经过了怎样的培养,身体的需要都应该完全放在第二位。
既然说自我修炼就离不开佛教,离不开"轮回"和"涅"这个话题。佛教发源地的印度瑜伽是一个极端崇奉禁欲苦行的教派,是摆脱轮回的一种方法,他们认为除了"涅",没有任何别的解脱法,解脱路上的障碍就是人的欲望。瑜伽是一种与肉体世界断绝关系,逃避虚妄而单调人生的方法,是一种掌握精神力量的方法。
日本佛教没有"轮回"、"涅"的观念。他们认为,顿悟之人已经处于涅状态,涅就在此时此地。譬如,在没有警告的情况下,老师粗暴的当头棒吓,如同电击,会使学生顿悟,会打破他的自我满足。
《菊与刀》读后感【第五篇】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这本书,第一眼就看见了这样的学直论。不禁感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
此书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对于一民族而言,是有共通性的。如果对一些基本理论都了解不了,却对异族之好战或其它秉性攻伐,未免贻笑大方。
日本人对于登记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一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的“劣根性”,而只存在不善于整合作用的懒惰国民。
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民族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上一篇:《简爱》读书笔记(汇总4篇)
下一篇:浅读《乡土中国》有感(精选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