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推荐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推荐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汉字听写大会的观后感【第一篇】

最近在铺天盖地的选秀活动中,有档节目很有意思,叫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乍一听上去很容易,字谁不会写啊,但就这简简单单的方块字难倒了众多英雄豪杰。

不过回想近几年,自从进了大学,动笔写东西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要么是写些公式或是划重点,感觉考试周那么短短几天,写的字绝对超过了前几月的字总和。有时侯上课记笔记突然又不会写的字,轮廓就在脑海里,但就是写不出来,就直接掏出手机输入法查得了,在平时也是打字居多,什么难写的字打下拼音就一目了然,字典什么的早就积上一层灰了。

有人说是因为如今大量的错别字充斥在网上,浮躁和草率,造成了这点;有人说这是键盘打字留下的后遗症,过度的依赖,字已无神。但我认为是我们失去了对汉字的`敬畏,不再去理解每个汉字的深层意思,而只是把其当成一个符号,一个用来沟通表达的工具。

其实,汉字,在神话传说中诞生,天神授意,仓颉造字。()从远古的大山里走来,山河为骨,日月为魂。从那些穿越历史长河的石头,兽骨,彩陶之上,依稀可见当年古老的祭祀,顶天的英豪,远古的传说。

汉字,站着是一首首诗,躺着是1篇篇文。诗人填词赋雅,歌以咏志;作家抒情咏志,挥斥方遒。汉字的美,醉倒了多少文人骚客,痴迷了多少红粉知己。

诗情,书韵,文美,在汉字的承载上相互辉映,升华了精神,开阔了视野,给人以美的享受。 一个字一方天地,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源根,中华血脉的魂。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书写文明的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第二篇】

最近,田阳县教育局举办了一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和妈妈有幸能到现场观看。看了这场比赛,使我受益匪浅。

本次比赛分为两个部分:小学部分和中学部分。小学部分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中学部分则只有初中组。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均有田阳县实验小学、田州镇中心校等六个代表队,初中组有田阳县实验中学、田阳县初级中学、田阳县民族中学三个代表队,每队各有五名选手组成。比赛的规则是每个选手轮番上台答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错被淘汰,答对就顺利进入下一轮比赛。

比赛开始了,先是低年级组选手们上台,三十名选手既严肃又紧张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观众们以阵阵的掌声给予鼓励。前面的听写题比较容易,选手们一个个答对了,后面的出题越来越难,台下的我也被难住了。例如“露美村”这个词,我曾把“露”写成“路”,场下的许多观众也和我一样,错写这个“露”。正当我们为台上的选手担忧时,她居然写对了。台下的观众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一边看台上的比赛,一边听妈妈的解释。原来,露美村是那满镇的一个村,是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的联系点。自从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露美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打造美丽家园。如今的露美村已经变成一个美丽的乡村。电视上就经常播放该村的画面。“哦!妈妈,也许这位选手是在电视上看到的吧。”我想如果要增长见识,就必须多读书多看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低年级组的比赛结束后,接着是高年级组选手上场比赛。高年级组听写的'词汇大多数来自课本,选手们应答得心应手。最值得我敬佩的是,他们一个个书写端正,字迹清晰。这不禁使我想到我在学校参加初赛时,听写“拮据”和“干涸”两个词时,把部首“古”的横竖写成横撇,结果被淘汰,也就没有实现我参加本次比赛的梦想。我想我应该学习高年级组的选手写字工整的优点,并且在遇到生僻字时,多查字典,记清笔顺笔画。

高年级组的精彩比赛刚刚落幕,激烈的初中组比赛接着开始。初中组的词汇难度很大,但是选手们稳扎稳打,似乎没有一点难度。就在选手们暗暗自喜时,天空竟然不作美,雨开始一滴一滴的飘落。最后的对垒是田阳县民族中学的一位姐姐勇挑重梁,一人对抗田阳县实验中学的四位姐姐。开始她沉着应战,从一对四打到一对二,依然表现很从容。雨下得越来越大,台下的观众纷纷离场躲雨,这位姐姐的情绪似乎受到影响,急匆匆地把“闭门羹”的“羹”写成“羹”,多写了一横,所以输给了对方。我认为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专心致志,而且要学会自我检查,千万不要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圆满的成功。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观后感【第三篇】

看了昨天8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场),我是既兴奋又惭愧。兴奋的是几个队,尤其是云南、内蒙、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其汉字听写能力之高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尤其是内蒙古队的李响悦同学居然连续12次出场而不败,作为内蒙古队仅剩的独苗,单独一个人送走了两个对手队!(最后失误在“瓤”字上了)。初中生能有如此高的汉字听写能力真是令人兴奋!惭愧的是我一边看电视,一边同步考自己,结果“成绩”只是略强于孩子选手。按满分100分计算,我才得了70多分!身为上了6年小学、6年中学、6年大学的“老前辈”如此“推板”的水平实在脸红。

听写水平差强人意,那么识读水平又如何?我曾经用《新华字典》自测过自己的汉字识读水平。结果是更糟糕,比我自己估计的低许多。我随机翻开《新华字典》某一页,取该页第一个字识读。翻重复者不算重来,总共200次。结果是只有1/4的字是我掌握的。标准是能够读出全部正确发音、说出全部字义、搭配成2个词。其他3/4的字,不是读不准,就是不知多种发音;要不就是字的意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发现,大多数失分的字都是“认识”的,知道它的意思,甚至平时经常在用,却是读错发音。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三条:一是四声不准;二是前鼻音与后鼻音混淆;三是分不清是否卷舌音。自己的强项则是繁体字都认得并且写得出;异体字也基本掌握。究其造成强弱项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小时候学的是繁体字,而且当时还没有推广普通话,所以没有学过汉语拼音。可见小时候的语文学习关系到一辈子的汉语水平。成年以后再改就难了!

在自测中我对汉语汉字的复杂也是感叹不已。例如一音多字,一个“ying”的平声读音,竟有14个字与其对应;全部四声,共有43个字与“ying”对应!反之,一字多音,一个“和”字,共有6个读音,不仅可以在不同语句里读“he”的全部四个声部,还读“hu”(打麻将术语)和“huo”(和面,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唉!不下工夫还真学不好汉字,更不说听读说写全面掌握汉语了。难怪连曹可凡这样的资深电视主持人也要把《新华字典》随身带着随时查对了。

至于“提笔忘字”,一般怪罪于眼下的电脑打字,尤其是智能拼音法打字。这也许是正确的推理。但是我倒很少提笔忘字。我追究原因,一则是我平时造句作文多半是应用文、论说文,使用的词汇数量较小,范围比较狭窄,所以不容易忘记。如果写记述文,特别是描述较多的抒情散文就很可能“想得到、写不出”了。二则,我有爱读书和翻字典的好习惯。遇到提笔忘字就查。查多了、写多了,就不容易提笔忘字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观后感范文【第四篇】

这半年,我看过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成语大会》,都令我十分震撼。这些和我们一样年纪的青少年,竟然写出这么多我见都没见过的字词真令我敬佩。

现在的社会是网络年代,很少有人再去留意这些传承了许久的中国古典文学。也没有一些人有着处处留心的好习惯,就连成人面对这些汉字也是束手无策。

而我每次在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时,也总是碰到一些不会的字,也许有人会查字典想办法认识它,也许有人会像我一样对这些字不以为然。不认识几个字又不会影响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正主要理解就行。查字典既浪费了我看书的时间,又很麻烦。尽管我们都知道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可我的惰性总是会战胜我的理智。

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就是有着积累的好习惯才成功的。例如说李时珍,他每天都会踏遍世界的各个角落来收集医学知识,记载在他自己写的一本书本草纲目里。正是因为他的积累,他才记入了中国的史册,永远地活在现代人的心中。

就名人也需积累,更别说我们小学生了。我们现在不应该再保持懒惰的性子,应该善于积累,积累的多了,自然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冠军一定是平常积累知识最多的,也有人为输找客观理由,其实都是错在积累罢了。

71 16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