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实用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实用3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范文1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1清明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每年一到清明节我们全家一起去上坟,到了坟地,我的弟弟妹妹们都等着我去玩呢。

我的弟弟妹妹都很喜欢清明节,也包括我这个小姐姐,因为我们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爬山,一起放风筝,可开心了!可快乐了,可惜一年中“‘清明节”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很珍惜哦!说到这儿,我得赶快拿着我的风筝去和她们玩了,要不然他们爬山就不等我了。我走到坟前一看他们全来了,就差我一个人。我们给祖爷爷、祖奶奶祭拜后就去玩了,爬山有两条路,一条很崎岖以前放羊时走过的山路,很难爬。还有一条是山野地上长满小草的路,人们可以轻轻松松的爬上去,但是两条路都一样远。最后我的弟弟、妹妹们一致决定为了锻炼我们的意志,上山时走那条崎岖而艰难的山路,下山时走那条平坦而长满小草的路。

上山了,我们象一只小老鼠一样“嗖、嗖、嗖”爬上去,可是爬到半山腰,他们累得直喘气,我们快要爬不动的时候,兆兆比我小一岁的妹妹对大家说:“我们要坚持,坚持才是胜利,如果我们退缩了,就是一个懦弱的人,就是一个经不起一点风雨的人”,我听了后说:“妹妹你说的对,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一定要爬上山顶”。“行”,大家说。我们艰难而努力的向上爬,终于,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一定会问,我们是怎么爬上去的,因为有一种信念,一直记在我们心中,那就是,坚持就是胜利。我们在山顶被清风吹过,把我们身上的“累”给吹走了。往下一看:啊!我们的家乡贵德就像一个盆地,到处绿树成荫,清清的黄河顺势而下,柏油马路像一条条白色的带子,高大的建筑物拔地而起。好美丽、好漂亮。

突然妹妹对我说:“姐姐我们一起放风筝吧”!我听了连忙点头,拿出了我的蝴蝶风筝,妹妹拿出了小鹰风筝准备放风筝。那线一紧一松风筝慢慢飞上天空,我们边跑边放,风筝越飞越高。我的蝴蝶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妹妹的小鹰风筝翱翔在蓝天中,看到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我们的心情好高兴、好激动。

突然,爸爸、妈妈在喊我们该走了,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收起风筝离开。这一天是我们值的怀念的日子。今天我们好快乐好尽兴。最后我要大声说: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清明节”。

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之情来到了烈士陵园。为那些因正义而牺牲的烈士拂去尘土,凭吊烈士的英魂,缅怀烈士的丰功伟绩。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想,我们的这些烈士们,他们的虽已逝去,但他们那可贵的、崇高的精神却像一团巨火燃烧着,永不熄灭。

曾几何时,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有我们宣恩的多少英雄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鲜血洒在家乡和异乡的土地上。他们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却连姓名也不知道。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那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为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在敌人面前宁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慨,为我们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们是我们宣恩的骄傲,也是我们宣恩的光荣。

他们以火一样的激情投身战斗,他们怀揣群众利益走向危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扞卫他人的生命,他们始终坚信,当国家需要堵机的时候,他们就学黄继光,当国家需要炸碉堡的时候,他们就学董存瑞,当国家需要排地雷的时候,他们就学罗光燮,把自己的一生献给革命,他们对死毫不畏惧。只把它当蛛丝一样轻之拂去。

烈士们不是屹立在高山巨岭上的巨松,而是辽阔平原上的一株小草——为大地增添一笔绿意。

烈士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人,而是平凡道路下的一颗石子——为繁忙的交通奉献所有力量。

烈士不是攀权附贵的小人,而是力争上游的君子——为心仪的祖国贡献出全部生命。

小时候,妈妈常说,我们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那时候,我还不太了解其中的含义。现在,我长大了,也渐渐懂了,正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宁。我们才得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我们在这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虽然离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的年代很远了,也许无法体会那时的艰辛,但我们已经明白了幸福的来之不易。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祖国新时代建设的重任,虽然也有艰险和困难,但我们一定会学习先烈不屈不挠的精神,好好学习,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革命先烈你们安息吧!

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3今年的清明节,印象特别深。

清明节那天,天气很好。我好不容易赖着求着,舅舅才答应带我一起去扫墓。外公和舅舅带着锄头、刀和一个畚箕,畚箕中用塑料袋装着香、蜡烛、纸钱、鞭炮、还有很多“金元宝”、“银元宝”呢!

外公一路说:“现在的清明节,真是简单了!以前在浙江,要用箩筐挑着供品,在坟堆里转一天,这个‘阿太’、那个‘阿太’(祖宗),脑壳头都转糊涂了……”舅舅嘿嘿地笑着……我们走了很多田间路,有的地方茅草长得有一人多高,实在难走!最后,我们终于满头大汗地来到了舅舅的祖父母的墓前,感觉这里真是又远又有些怕人啊!我疑惑地问外公,干嘛要在这里,难道不能埋在我们家后山吗,那多方便?外公说:“小孩别乱讲,这里风水好,好保佑你们的!”

舅舅开始用刀砍四周的杂草乱树,外公用锄头清理坟头上的杂草。舅舅的动作好快,不一会儿就把自己手上的活干完了,他让外公休息,又拿过锄头接着干起来。外公呢,就点上一支烟,悠闲地清理起坟正前方的平地来。接着,外公在坟墓旁边点着一对小蜡烛,点上三支香,开始朝山头拜,嘴里说:“山公山母,今朝是清明,你们要放他们的假咯……”又拿出三个元宝烧了。我在一旁看着听着,又怕又想笑,但看外公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只好忍住了。接着,外公又让舅舅挖了一些新土倒在坟头上,又在上面插上一根带叶的细竹子,破开竹子头,然后在上面夹上几张纸。我虽然觉得奇怪,但也没敢问。

最后,外公在坟头正前方清理出的空地上,点上蜡烛和香,然后开始烧纸钱,舅舅叫我也过去烧。我听见外公又开始说:“阿爸阿妈,今朝是清明,钞票多得很,尽量用,要保佑小的。”说完,他拜了几拜。接着是舅舅拜,他的嘴里也嘟囔着。轮到我拜时,外公帮我说,叫祖宗们保佑我会读书。真是奇怪呀!大家都拜完了,舅舅点燃鞭炮,地上的灰被炸得乱飞。

我们按原路下山来,一路听到不停的鞭炮声。

中午,方桌摆到大厅中间,摆上炒好的菜和清明果,放好八个酒杯,并放好筷子。外公又点燃一支蜡烛,又点香,又开始朝着门外说话。然后给每个酒杯中倒酒,其实是糖水。他不许我们小孩碰凳子动桌子,说是祖宗们在吃酒,又要我们朝着桌子拜,还要我们烧纸钱。纸钱灰都飞到菜里面了,大人却好像没有看见一样。最后,外公用酒在桌前的地上点了三下,又划了一个半圆,舅舅告诉我说:这是个“心”字。好怪呀!

忙活了半天,我累了,口也渴了,正好看到舅舅喝酒杯中的糖水,我赶紧也喝了,真甜!

你觉得有意思吗?

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4时光荏苒,转眼间清明节又来了,这是属于我高中阶段的最后一个清明节。一时之间,万般滋味涌上心头。

从我懂事起,老师们就对我们进行了无数的传统节日教育。大多涉及爱国爱家之类的红色旋律,懵懂之时,尚不懂得其间蕴含的重大意义,只是觉得该哭就哭,想笑就笑,无拘无束,一派天真。

渐渐长大了以后,书读多了,随着知识的日渐丰盈,我认识了很多爱国烈士,如大义凛然的,铮铮傲骨的江姐,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学校也组织几次了清明节去给烈士扫墓的活动,站在烈士墓前,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渐渐明白了这个节日是需要缅怀的,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可是如果不是当初他们的浴血奋战,为国捐躯,就不会有我们如今的安逸生活。生命是何其可贵的,可是他们却甘心为国捐躯。心里有了感动和怀念,清明节到了的时候便有了丝丝愁绪,时不时会冒出如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豪言壮语,并萌发长大了身先士众死而后已的报国情怀。

到如今,觉得一切都开始转变了,从心境,到觉悟。去年随亲人去山上扫墓,正是阴雨霏霏,感觉行人匆匆,大多神色凄然,天地暗淡,行云阴沉,似是寄托无限的哀思。山丘间此起彼伏不时响起清亮的鞭炮声,风吹过,一阵阵压抑或放肆的哭声就在空洞的山间回荡,好生凄凉!那声声呼唤,好似生者在期待着着亲人能再入梦中相见,可从此上穷碧落,下落黄泉,生死两茫茫!感觉人生的无常和生死的无奈,不觉两行清泪潸然泪下。便不知不觉握住妈妈的手,感受那无尽的温暖和踏实。死者已矣,生者长存,把握好每一天,好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想,这就是清明节给我的感触吧:学会缅怀,学会感动,学会珍惜。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家,更要爱自己的祖国!心中有爱,一切才会显得那么的实在和珍贵!

人的一生,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箭步如飞,总是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人对事物的感悟,也如清明节给我们的启示,那么深刻,那么绵长……

2021年清明节优秀专题作文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伴着蒙蒙细雨到来了。

这天早上,又是浓郁的天,徘徊了一会了,感到分外忧愁,仍是不适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饭,拿起香纸,扛起锄头扫墓去了。

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我们来到了老爷爷、老奶奶的坟前。爸爸把坟四周的杂草除掉之后,我在上面贴黄纸,插上香就离去了。

众多亲人的坟前都去过了,我们又冒着小雨,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坟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无心欣赏;鸟叫声,虫鸣声,我无心聆听,只顾着早些来到坟前。一会儿,我们到了。望着孤零零的坟墓,我不禁满腹忧愁。待爸爸锄完草,贴完纸后,我们又拿出纸钱跪在坟前,将它们全部撒在坟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东倒西歪,周围一片死气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们生前对我的关爱,带给我的欢乐,想到他们临终前的遗嘱,我不禁一阵惆怅,顿时泪流满面。此时,爸爸也流泪了。雨势并不减退,我们已经哭成了一个泪人,好久才站起来。

这时,我看见了远处火红的杜鹃花。听妈妈说,杜鹃花又称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时节开放,是因为它是纪念和安抚亡灵的物品。于是,我跑了过去,摘了几束插在爷爷奶奶的坟前,希望他们都能得到安抚……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范文2

论文关键词:清初;贰臣文人;人格心态;创作风格

明清易代之际,天灾不断,战火连年,最终少数民族政权满清统一了天下。国家的骤亡,异族的入主,极大地冲击着士人。在朝代的更替面前,臣子们不得不做出艰难选择,或出仕新朝而为“贰臣”,或为恢复故国而继续抗争,或为遗民,或逃禅……儒家传统思想赋予士子“忠君不贰”的道德要求,以及长期以来“华夷之变”观念的浸透,无疑深深影响着文人的取予进退。在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历尽战乱、背负沉重心理压力的贰臣作家,无论思想生存状况,还是文学 艺术 创作,都和与之相对的遗民作家有着很大差异,且具有自己的鲜明印记。又因其成就之高,影响之深,促使我们作深入探讨。

一、贰臣文人的生存际遇

朝代变更的特殊历史际遇,必然促使贰臣的产生。引人注意的是,清初贰臣较之前朝,人数更多,对新朝贡献亦更大,不禁发人深思。这一现象 自然 直接受清廷用人策略的影响。清人进驻京城,即发告示云:“……我今居此,为尔朝雪君父之仇……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一到玉石不分,尽行屠戮。有志之士,正干功名之秋。如有失信,将何服天下乎?”打着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来实现一统天下的目的,颇具策略性与欺骗性,极尽威逼利诱之所能,也确实起到诱降作用,导致大量前明官员纷纷倒戈降附。如谢隆明末罢归,顺治元年(1644)清廷“颁诏招抚山东”,谢陛相时而动,“偕在籍明御史赵继鼎、卢世?等遣人赍降表赴阙,其词日:‘闯贼李自成肆逆逞暴,神人共愤,臣等空且不共之仇,愧无回天之力。惟皇帝陛下智勇兼锡,威灵遐畅,,笃夙昔≮≯之旧好,沛拯救之新纶,浩荡仁恩,有逾再造。……敬附归顺之资私而并及之。

且清廷“施笼络民心之术”,举措之一为:“明官吏降附者,各予升级,仍令视事。朱姓诸王,仍其王爵。”可参之《实录》:“令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官员,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清世祖实录》卷五)前明、南明官员,包括依附阉党臭名昭著者,以至降附农民军“从贼”“为寇”之人,俱加任用,甚至宠锡有加。如冯铨,明末献媚魏忠贤,为其养子,列“十狗”之一,助纣为虐,与东林、复社等正义人士为敌。后在清廷征召下,即“优予冠服、鞍马、银币,令以大学士原衔人内院佐理机务”,冯氏备受重用。如金之俊,“(李)自成陷京师,(金)之俊不能死,被拷索”。后降清,竟官至吏部尚书。尤其洪承畴,崇德七年(1642),锦州被俘,归降满清后委以重任,屡受封赏,致使其他诸将对此大为不满。对此,太宗解释道:“譬诸行道,吾等皆瞽,今获一引导者,吾安得不乐?”而其重用贰臣之道,甚而遭致非议。如顺治元年(1644)六月,时任顺天巡抚的柳寅东曾言:“近见升除,凡前朝犯赃除名,流寇伪官一概录用,虽云广大无遗、宽大为治,然非慎加选择之道。鼎革以来,政教未敷,奸宄靡所顾忌。亟宜速定律令。”睿亲王多尔衮却自有自己的一番用意,认为:“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归顺官员,既经擢用,不必苛求。此后官吏犯赃,审实立斩,问刑准依明律”“脚)。鉴于饱经战乱后新政权政局不稳、人才缺乏的现状,故此采取不论人品出身、唯才是用的用人政策,以致大量贰臣出现,且在清初发挥了重大 政治 作用。

需要指出,清廷招降汉臣,出于各种原因,有的却只是借其声望,助其统一。如钱谦益,明末作为东林党魁首,即以文章气节名满天下;顺治二年(1645)五月降清,至京候用,三年正月,清廷命以礼部尚书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此职仅为虚衔,无实权,钱本人亦大失所望,其问不过做了一些招降工作。六月,钱氏即以病乞假回籍。于是,清廷令巡抚、巡按“视其疾回奏”,其实不无监视之嫌。又如吴伟业,早年即为士林所重,人清后主持文社,声名日隆。吏部侍郎孙承泽荐举时亦言:“伟业学问渊深,器宇凝弘,东南人才,无出其右,堪备顾问之选。” (人京后,伟业被授予秘书、侍讲,迁国子监祭酒,仅委以修书,且不久即丁母忧回乡家居,在新朝并未有所作为。可见清廷本意在借助二者声名,达到收服人心的政治目的。需要说明乾隆帝组织编撰的《清史列传》,其中《贰臣传》中人物,因其本为大臣列传,而非“儒林…‘文苑”,均列其仕宦经历,尤其凸现政治武功。如龚鼎孳,诗词文兼擅,其文学成就虽逊于钱、吴,却乐交游,喜奖掖后进,凭其政治地位,跻身“江左三大家”之列。而本传却只叙其居官经过,并一再指斥其失节降附,尤其是委身“流贼”李自成一事,对其文学成绩、文坛影响只字未提。又如周亮工,酷好文艺,交游半天下,是明清之际颇有影响的文人学者。而本传却仅载其政绩军功,且略去其明末官山东潍县守城抗清事。以上清廷所谓“贰臣”,出于维护自身统治需要,为现实政治服务,有的大臣虽有“贰臣”身份,却入别传,更多政治考虑。并且清廷编选传记本身,亦有疏漏,邓之诚先生曾言:“孙廷铨、王崇简、姚文然,皆迎降者,又不人贰臣传,则体例之疏也。” (出于政治原因,以达到维护皇权统治的目的,其分类确实显得混乱无章。而我们所作“贰臣”文人分析,是从文学创作角度出发,故而所取研究对象“贰臣”,自然亦异于满清统治者标准。我们以为,其人政治上初仕前明,包括南明政权,后人清为官,且有作品传世,具一定文名、声誉的(主要为文臣),纳入我们研究范围之内。同时,贰臣文人群体与其他文学团体、流派相比,不会有谁堂而皇之地为贰臣张帜,更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以“贰臣”名号举行诗文聚会、诗酒唱和等活动。只是我们鉴于其贰臣的经历遭遇,对其人格心态产生的影响,结合其创作,借用“贰臣”一词对之进行开掘、分析,并归纳其审美取向、艺术旨趣后的结果。

二、沉重社会心理压力下贰臣文人的文化心态

贰臣作家群,人员构成众多,文学成就斐然,文坛影响深远。仅以名列《清史列传》中《贰臣列传》、时称“江左三大家”为例,钱谦益曾被誉为“四海宗盟五十年”(顾炎武语),吴伟业(梅村)亦是继牧斋后主持文坛的人物。而龚鼎孳的文学成就虽逊钱、吴,却以其位极人臣的政治地位、名满天下的极高声誉、提携后进长者作风而为人所称,创作颇丰。尤其是词作,在明清之际,堪称领袖。又如“才名稍亚钱吴”(周亮工,文武兼备,文人兼学者,多才多艺,著作等身。又如王铎(觉斯),不但以书法高妙名世,且以其诗歌创作被誉为中州“诗伯文宗”,成为中州诗坛代表人物,足以“振起艺苑,楷模后进” (卷五《许傅岩诗序》)。此外,如曹溶(秋岳),诗词文兼擅,尤其是词作,在其时及后世颇具影响,开启浙西词派先河。凡此,显见贰臣作家的成就与影响是仅次于明遗民作家的创作群体,值得我们重视。

首先,贰臣作家身仕二朝经历与生存境遇,使其人格心态变得更为丰富复杂。我们知道,自孔子以来,儒家伦理道德即讲求“忠君”,倡导“君臣大义”,且要“严夷夏之大防”,后经历代封建统治者推崇而世代承传沿袭,不断丰富,清初 发展 到极致,可由其时遗民之众,抗清之持久,知气节在人们心中地位之重。此外,亦可通过降清贰臣受到时人的讥讽、谴责,感知当时社会舆论给他们造成的沉重心理压力。如钱谦益降附后,“北上赴任时,一日,曾到苏州虎丘一游,身着一件小领大袖外衣,人问其装代表哪朝风格,钱故作戏语道:‘小领示我尊重当朝之制,大袖则是不忘前朝之意。’那人评道:‘大人确为两朝‘领袖’!”(葛万里《钱牧斋先生遗事及年谱》)而此次北上,钱却未予重用,失望之余,旋即告病辞归故里。孰料其常熟乡人送其一幅对联,日:“南北三朝元老,清明两代词臣。”谦益本人不由感慨:“人情恶薄,无甚于吾乡。”与其说是其乡风浇薄,毋宁说当时世风使然。又如金之俊(岂凡),时人讥其失节日:“仕明仕闯仕清,三朝之俊杰;纵子纵孙纵仆,一代岂凡人。”又日:“一二三四五六七亡八,孝弟忠信礼仪廉。”(且言:“从明从贼又从清,三朝元老大忠臣。”对其挖苦、讽刺,甚是严酷无情。

同时,甲申三月十九日国变,多有后来贰臣欲自杀殉国的记载,亦可见儒家封建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对其影响之深。如吴伟业,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云:“甲申之变,先生里居,攀髯无从,号恸欲自缢,为家人所觉,朱太淑人抱持泣日:儿死,其如老人何]川(附录《吴梅村先生行状》)又如龚鼎孳,“寇陷都城,公(龚鼎孳)阖门投井为居民救苏。寇胁从不屈,夹拷惨毒,胫骨俱折,未遂南归之愿”(严正矩《龚端毅公传》)。又如周亮工,其子在浚载:“逆闯(李白成)破京师,公投缳,为家人救免。时传闻上已南渡,公又念太封公、太淑人年迈,因与张锦衣鹿征(瑶星),避于浣花庵。”((附录《周栎园先生年谱》)而王铎虽未有殉国之举,亦曾有祭告先帝之举:“甲申之春,河北乱,予自苏门山走浚,买舟而南,复入吴越。闻闯贼李白成破北京,先帝经死万岁山树,予被发聚友数十人,为位哭于江滩。”(卷十八《诘甲申事》)

至此,我们可见贰臣文人中,对于自己赧颜仕清,很少毫不知耻、近乎冷血之人。因失节仕敌是其一生永远无法抹掉的污点;同时,其良心未泯,自怨自艾,羞愧忏悔之意,我们亦可从其作品中得以印证。

三、贰臣文人的创作主题与风格嬗变

正是这种贰臣经历,时代舆论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加之自身良知未泯,极大影响了贰臣作家的文学创作。贰臣文人虽选择了新朝,却终难忘前明故国。他们一方面不断追忆先朝,而对于自己的失节更是常常进行深切地忏悔,如钱谦益。顺治五年(1648),钱氏曾向明遗民林古度赋诗以诉说自己的心曲:“残生犹在讶经过,执手只应唤奈何。近日理头梳齿少,频年洗面泪痕多。神争六博其如我?天醉投壶且任他。叹息题诗垂白后,重将老眼向关河。”(卷一《次韵茂之戊子秋重晤有感之作》)谦益本人的愧悔是真诚的,晚年以泪洗面,正是其内心愧悔苦痛的外现。甚至转化为对清廷的不满和声讨,进而转化为抗清行动,暗中支持支援东南郑成功领导的抗清事业。难怪清高宗阅其诗集后竟然恼羞成怒,专门批示进行严厉禁毁。

又如王铎。“既入北廷,颓然自放。粉黛横陈,按旧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歌间作” (卷三十《故宫保大学士孟津王公墓志铭》)。沉湎诗酒,耽于女乐,消极处世,但终难排遣内心苦痛。“社稷存时曾恸哭,乾坤劫后已虚无”(卷五《哭觉斯长兄》)。入清后虽居高位,觉斯却始终显得毫无 政治 抱负与生活激情,时时感觉到贰臣身份所带来的心理压力。顺治八年(1651),王奉命祭告华山、峨眉山,因将离开京城,心里有了一种解脱,感到由衷的轻松与喜悦,“侥得出京甸,飘然寄远纵”(卷二十四《喜出京》),诚如其弟王雏所言:“此行堪惬吾兄意,卧雨餐风入漏天”(卷二十一《闻长兄话蜀事》)。此次远行,何尝不是一种精神解脱。“江关悬万里,蹩蹙笑余生。……从此冠当挂,颠毛果用名”(卷二十四《有事蜀祭别五弦》其二),竟然由此萌发出挂冠归隐之念。卒前不久,向亲人倾吐内心的痛苦:“我自兵抢后火船……衰老余生,遭际坎坷,殊无快意事,无快意时,无相对快意之人物。……夫古今来侏儒何限,不侏儒亦何限,不知造化;何独妒于老我,摧残之,窘辱之,而拂乱之,生死不自为得。其留以告天下后世,天下后世读而怜其志者,只此数卷诗文耳。” (卷二十《诸同人尺牍·长兄觉斯家报》)且“遗命敛以布衣.勿封树””(卷二《王觉斯先生传》。回首一生,最大耻辱莫过于自己的失节,备受时人非议。不愿穿清朝官服入土,试图以此来赎背弃前朝之罪。

同时,清廷出于对汉人的猜忌,贰臣往往受到新朝不公平对待,不免不满、失望,如曹溶、周亮工,在其著述中亦多有表现。以周为例,亮工不仅工于诗文,且颇具政治才干,为新朝平乱, 发展 文教,均有巨大贡献,却几次遭受不自之冤,被诬入狱几至丧命。为此,他不禁会反思自己的出处,以致怀疑自己出仕的选择。顺治十六年(1659),亮工人刑部狱时,深感“生平多谬误,细细责微船”(卷五《九月二十日同乡人帅君载酒泛菊即席同冠五韵》),认为“出处吾全误”¨(卷六《送冠五还南山》)。甚至产生愤懑与不平,“豹头山下海波宽,对簿声残裹里瘢。自分当时填马革,敢烦具狱望天看”。“弓刀痕里掠枯髅,夜夜云阳市上游。自是圣恩天广大,可怜犹问射乌楼”(卷十--(六月十日纪事》)。“当时”指崇祯十五(1462)年,官潍县时,清兵大举来犯,亮工誓死抗击,孤城得以保全。此外,顺治十五(1658)年,周赴闽质审,时郑成功率兵猛攻福建,亮工待罪居“射乌楼”守城,终使郑军败退。由此诗,可见其对新朝的不满与怨愤。

又是一年清明时作文范文3

时届清明,春暖花开。金灿灿的迎春花儿在暖洋洋的太阳光的照射下徐徐生辉,柳树枝儿在微风的轻抚下飒飒作响。

一大早,太阳光庸散的照在大地上。人在阳光的沐浴下走着,感觉特别舒服,特别的暖洋洋,醉醺醺。在冬日里的懒散已全无踪影。这太阳光不就是先烈们给我指引的道路么?我向着太阳走呀走,果真找到了烈士们不逝的英魂——在那太阳的尽头,充满光明的地方。是呀,烈士们的心不就像这太阳一样光明,火热么?

我来到烈士们的墓前,仰面瞻仰先烈们的尊容。一个个眼神坚毅,不屈不挠。烈士们都在看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向着远方急切而又充满信心的眺望。他们在眺望祖国光明美好和平的未来,在眺望今天的幸福生活!

“拿着刀枪,视死如归,奋勇杀敌……”这些话语只在电视中和老师那儿看到听到。今天,我真的看见了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场面。怪不得这儿的花儿那么的红,原来,都是用鲜血染成的啊!瞧啊,一个个花朵正争相开放,石碑下一个个红领巾也仰着小脸崇敬瞻仰。勇士们,你们看到了么?你们的鲜血没有白洒!您一定欣慰的笑了吧?

天已近黄昏,可是太阳依旧那么热烈。下山了,回到家,已忘记了在山上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却永远铭记在心中八个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71 30490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