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最新4篇
在古老的战场上,天时助力,地利相辅,人心凝聚,英雄们奋勇争先,最终赢得胜利,书写了辉煌的历史。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最新4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第一篇】
帝国主义列强运用武力直接侵略中国的同时,还在中国境内,强占租界,划分势力范围,造成“国中之国”的怪现象。
外国在中国“租借”租界,是从公元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开始的,其中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国人可以带家属居住。第二年十月又签订了《虎门条约》,规定中国的地方官必须与英国官员议定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房屋及基地,准许英国人租赁(lìn)。
公元1843年,英国第一任领事巴富尔到上海,跟上海道台宫慕久交涉,租下了城外黄浦江边上一百三十亩荒地作为领事馆区域。以后宫慕久又发出告示把黄浦江边的八百三十亩土地借给英国商人。英国人就在这个区域内修路架桥、树立路灯、种行道树、挖沟排水;其他国家的商人要在租地范围内建房、租赁房屋,必须首先向英国领事馆申请。这就是上海租界制度的基础。这以后,英国领事每年召集租地内的外国人开会,推举管码头、管道路的“委员会”。租界成了国中之国。
但是,即使这样,英国人仍然不满足,他们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公元1848年,发生了“青浦事件”。英国传教士都思等三人,违反外国人出行的范围,以一日往返为标准,并且不得在外过夜的规定,闯入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传教,跟停泊在当地运送粮食的漕船水手发生摩擦。第二任领事阿礼国得到法国、美国、比利时等国领事的支持,硬说距上海九十里的青浦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且用军舰扣下北上的一千四百艘粮船,威胁清王朝。结果有关官员被革职,十名水手上刑具在海关前示众,其中两名被判徒刑、流放。
阿礼国以“青浦事件”为借口强逼新上台的上海道台麟桂答应扩充租界,整个租界面积达到二千八百二十亩。
法国人看了眼红,也在这一年,法国驻上海第一任领事敏体尼跟早已到达的法国天主教士商量,通过他们在上海的主教,在上海县城与英租界之间租赁房屋,设立领事馆。“青浦事件”之后,他们逼迫上海道台吴健彰,在公元1849年发布公告,把英租界以南的九百八十亩土地作为法租界区域。
美国人也不肯落在后面。美国第一任驻上海的领事吴利国,把领事馆设在英租界内。另一任美国领事到上海,跟上一任领事一样,在自己的领事馆升起美国国旗。英国领事对他们在英国租界升美国国旗一再提出抗议。英国领事事实上已经把在中国领土上的租界看成英国的领地。在法租界划定后,美国领事向上海道台提出抗议,反对其他国家在法租界内租地必须得到法国领事同意的规定。英国领事从自己利益出发也支持美国的态度。迫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压力,上海道台还答应把英租界北面的虹口一带划为美国租界。
公元1853年,在金能亨任美国驻上海代理领事的时候,英国正式同意美国人在英租界内租地可以不经过英国领事同意。这样,原来给予英国领事的专管特权和升旗的问题也得到解决。而法国领事本来的对法租界的专管权,因为英国和美国的反对,也没有严格实行。
过了十年,上海道台又被迫划出苏州河北岸七千八百五十六
其他西方国家也纷纷强占租界,到公元1904年,英、美、法、俄、德、日、意、比、奥等国在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镇江、汉口、芜湖、重庆、杭州、苏州、沙市、长沙等十六个城市已经有租界三十多处。
在这些租界里,殖民地制度不断加强,中国在租界的权利渐渐被侵犯,被剥夺。西方列强在中国开辟的租界,是实际上的一个个国中之国。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化又深化了一步。
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第二篇】
地道战在我国有悠久的,最早的地道战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地处中原的郑国(都城在今新郑市)最先使用了这一战法。
公元前549年冬,陈国国君陈哀公追随楚康王领兵伐郑。陈军进兵的路上大搞破坏活动,见井填井,见树砍树,把郑国祸害得不轻。郑国人咽不下这口气,发誓必报此仇。公元前548年6月,经过半年厉兵秣马,郑国执政子展、少正子产率700辆战车大举伐陈。就在这次战役中,郑国成功使用了地道战。
挖地道在郑国是有传统的,当年郑庄公因老娘支持弟弟谋反愤而与之绝情,起誓“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后在好心人颖考叔调和下以“掘地见母”的'方式和母亲恢复亲情,这场“母子如初”的感人会见就是靠挖地道得以完成的,史称“阙地及泉,隧而相见”。“隧”指的就是挖地道。由此可知郑国人对这一技术运用之早。不过,把地道技术运用于战争,还是这次伐陈之战。史载“宵突陈城,遂入之”,郑军在夜间发动进攻,一举攻入陈城。如何进攻呢?靠的是“突”。“突”是什么意思呢?战国时的《墨子》一书中将当时使用的攻城方法归纳为12种,其中“穴”、“突”、“空洞”三种都是指地道战的战法。西晋大经学家杜预对《左传》上有关这段记述的注释是:“突,穿也。”就是说郑国军队是通过挖地道的战术穿过城墙,攻占陈国都城的。
郑国军队神兵天降般地出现,让毫无防备的陈国人惊恐不已,四散奔逃。国君陈哀公扶着太子慌不择路,一头扎进了阴森恐怖的乱坟堆里,好在遇到了大夫司马桓子,陈哀公急呼:“快来救我!”司马桓子只顾自己逃命,哪里还管什么国君不国君,随口编个瞎话说:“抱歉啊陛下,我还要巡城呢!”说罢就溜了。
陈哀公正犯难,迎面又遇上了臣子贾获,这贾获比滑头的司马桓子厚道多了,一见国君,二话没说把自己车上的老娘和老婆统统赶下,慷慨地将车交给陈哀公。陈哀公感动得想掉泪,表示要和贾获一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贾获十分坚定地说:“这怎么可以,您和女人同坐一车,不吉利啊!”说完,和妻子一起搀着老母躲进坟堆里,没想这一倒腾反而躲过了祸难。
郑国军队打下陈城,并没有学着当初陈国军队的样子纵兵破坏,而是处处摆出一副文明之师的做派。子展下令军队不可进入陈哀公的宫室,还和子产亲自在宫门口“严防死守”。深受感动的陈哀公让司马桓子把宗庙的祭器赠送给他们,并穿上丧服,抱着社主牌位,让手下的男男女女分开排列捆绑,等候郑国军队发落。
郑国人再次展示了谦谦君子之风,子展拿着马缰绳觐见陈哀公,再拜叩头,并捧着酒杯向陈哀公献礼。子产进来清点俘虏的人数后就退了出去。随后郑国人向陈国的社主祝告消灾去邪,司徒、司马、司空分别将百姓、兵符、土地归还陈国。郑国此战已达目的,于是罢兵回国。
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第三篇】
公元前206年,直极一时的秦帝国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当时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分别形成了两个新的集团,双方为争夺天下。展开了历史上有名的楚汉战争。在这场历时近五年的战争中,汉大将韩信表现出了“运筹帷幄,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卓越智谋和用兵韬略。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20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当时,赵军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且兵力雄厚,处于优势和主动地位。反现韩信,麾下只有万余之众,且系新募之卒,千里行军,人马疲惫,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赵军谋士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使韩信“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古典派军人,拘泥于“义兵不用诈谋奇计”的教条,且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他拒绝了李左车的建议,刻板地遵从兵书上“十则围之,倍则战”的公式行事。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30里远地方扎下营来。半夜时分,韩信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随后,韩信传令部队就餐,他对将校们说:“少餐即可,待天明破赵之后再饱餐。”将校们将信将疑,只能从命。韩信遂即传令击鼓,出大将旗仗,向井陉口进发。他说:“赵军已先我占据了有利地形,筑垒以待,看不到大将旗仗,怕他们疑我尚在后军,不肯发起攻击。”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韩信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直驰而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20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战后,汉军将士们饮宴相贺,他们纷纷问韩信:“将军叫我们背水列阵,这是有悖兵法的啊,为什么竟然能取胜呢?”韩信哈哈大笑:“兵法上不是都说了吗?置之死地而后生,置只亡地而后存。如果我给你们一条生路,士卒们能拼死作战吗?”诸将这才领悟了背水列阵致胜之奥妙,对韩信大为钦服。
井陉之战,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奇正并用,背水列阵,灵活用兵,一举击破20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谱写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精彩篇章。唐代诗人王维在《从军行》里,生动描述了井陉大战,盛赞韩信的高超谋略和指挥艺术:戈甲从军久,风云识阵难,今朝拜韩信,计日斩成安。
天时地利人和的战争故事【第四篇】
相传黄帝时期(约公元前26世纪),在黄帝征服中原各族之战中,黄帝、炎帝两部落联盟与蚩尤部落联盟,在涿鹿之野(今河北涿鹿东南涿鹿山一带,一说今河北涿州,还有他说)的作战。
黄帝战胜炎帝(参见阪泉之战)在中原地区初步取得领导地时。活动于今河北南部及山东等地的以蚩尤和少昊为首的两个部落联盟,逐渐发展壮大。蚩尤部落联盟,相传由81个氏族和9个部族组成,史称“九黎”。为争夺生存空间和领导地位,它不断向中原地区扩展,与主要活动于黄河以北的炎帝部落联盟首先发生冲突,并将其击败。炎帝向黄帝求援。炎、黄两大部落联盟,遂联合起来共同与蚩尤部落联盟进行斗争。经多次作战,最后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残余一部退向南方,一部归并于少昊部落联盟。
此后,黄帝继续进行征服中原各族的作战,“凡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