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字]教师读后感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00字]教师读后感精编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小学校本研修总结与反思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研”不同。为期六天的研修,不知不觉就接近了尾声。每天徜徉在这个平台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新闻资讯、课程模块、作业到简报、学习园地的探讨,打破了时间和区域的界限,把我们许多老师们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虽然我们素未谋面,可是却因为学术的探讨,让我们成为了彼此欣赏和牵挂的朋友。这就是研修给我们带来的财富。在这个平台上,我忙碌着,充实着,快乐着,收获着。

今年的研修更加的与众不同,给我们带来了更加丰富的的盛宴,因为今年是它的“转型之年”:新定位、新制度、新挑战与新要求。一切都是全新的理念和概念。远程研修不再是集中学习的代名词,而是全省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的新方式。这种新方式可以概括为这样几句话:以集中研修为导向,以个人自主选择研修为动力,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以网络学习社区为支撑的教师全员专业发展。是真正的为用所学,为用所选,承前启后,走向实践应用和校本研究。在研修中我对以下两点感触比较深:

第一道大餐是“混合式课例研究”,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吸引着大家的眼球,牵动着大家的好奇心。它是教师对课例的协同研究,是教师自主的问题研究,是借助技术交流跟上教学过程的混合式研究。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真实场景的研究。是对我们常态课最真实的研究,从而改善我们的教学行为。

(二)教师自主教学的研究。是让教师在亲历问题研究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因问题而使其具有研究价值。

(三)协同规范的过程研究。它的过程不是走过场的研究,而是协同规范的持续研究,能够不断促进老师的发展。

的确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它是一种以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网络集中研修与校本研究相结合的持续研究模式。更重要的是它是指导我们新学期研究活动的导向,真正地去解决课堂实际问题,一种接地气的研究。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对我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和理念的革新。不仅能够聆听专家们的报告,而且还能够观摩一线教师的真实课堂教学,让我们能够从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的去围绕我们所研究的问题,集体探讨,找到合适的方法,从而提高我们一线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开展校本教研的能力。

第二道大餐是磨课。磨课是让我们感受在此过程中如何一以贯之地追踪问题,提高老师发现问题,锁定问题,归因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老师们形成课例研究的意识,掌握基本式课例研究的流程和方法,逐步形成自主开展校本教研的能力。它包括计划、备课、上课、观评课和总结反思五个环节。

它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反复修正的过程,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是基于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与同事交流的过程;是分析学情的过程。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新课程标准,改变自身观念,改进教法,调整课堂,从而能够更从容的把握教材,掌握科学规范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我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身为年轻教师的我,感觉压力很大。对于所学内容,我理解的不好,完全吸收和消化不简单。课堂不仅始终围绕我们所研究的问题来设计教学,而且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效果,学生通过上课到底学到了多少知识。

通过研修我认识到:它的内容是丰富的,真正的运用到实际教学那才是根本,希望我们在新学期能够真正的去打磨自己的课堂,不断去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学习,吸收借鉴他人的好的做法,更好地去服务我们的教学。

在这六天里,研修与我们再一次的相识、相知到相伴。虽然研修马上要结束了,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们新学期的实践,才是我们的主战场,期待我们华丽的蜕变!

虽然研修有期,但是我们的幸福无限,做一个有幸福感的教师,用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用温润的心灵交融稚嫩的心灵。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做一位幸福的老师,路在远方,我们一直在路上。期待着我们明年再见!

小学校本研修总结与反思篇2

一、引领教师阅读,转变教育观念

1、本学期,我校读书班的老师阅读了《新教育》的一至七章,在阅读过程中,老师们都能围绕阅读思考题撰写读书心得,并贴到学校教研博客。每月的月底,召开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读书感悟,分享读书心得。

2、读名师博客:朱永新、李镇西、许新海、吴非……以及新教育论坛。我们要求老师利用工作之余,经常浏览名师博客,为了方便老师们浏览,我们将这些名师博客与学校博客链接,并鼓励老师们在后面跟帖。

二、搭建研修平台,提升业务技能

1、鼓励教师建立个人博客。本学期,我校已有十多位老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利用这一博客平台,收集整理自己的教学资料,记录自己的教学反思。在本学期的博客评比中,李和芳、毛桂香、李春江、戴秀芳四位老师荣获优胜奖。

2、同课异构。本学期的教研活动,我校主要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每次活动,我们都要求上课的老师精心准备,上一节能体现自己最高水平的课。在上课老师的确定上,我们采用新老搭配的形式,让年轻老师与老教师上同一内容,同一课时,有利于年轻老师的快速成长。

3、专题沙龙。围绕老师们工作中常见的问题或困惑,我校还定期举行专题沙龙。要求所有老师围绕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老师们通过交流和碰撞,也许最终都不会形成统一的意见,但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4、外出听课。古人说,博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我校尽力利用一切机会,让老师们走出去,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今年,我们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新教育的年会;去南京参加亲近母语种子教师的培训;去常州、南京参加省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去连云港参加美术教学观摩活动;另外,我市组织的所有教研活动,我们都按照要求指派老师参加。我们要求所有外出学习的老师,每人都要写1篇学习心得,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最大限度的让所有老师分享他的学习成果。

三、抓好课题研究,明确研修方向

1、做好市课题研究工作,确保顺利结题。我校申报了2个大市级课题,4个小市级课题,均已开题,正进入研究阶段,通过课题研究,来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我们感觉,这样的研究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2、鼓励教师参加论文撰写评选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要求老师们勤思考,常动笔,及时记录自己教育教学中的收获,这一方式为老师们撰写论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当这些素材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只要稍加梳理和提升,其实就是1篇很好的论文。今年,我校有好几位老师的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当代教育家》、《语文世界》、《中小学校长》、《基础教育论坛》、《河南教育》、《七彩语文》、《泰州教育》、《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参考》等正规刊物发表。还有好多老师的论文在市级以上评选中获一二等奖。

3、鼓励教师参加微型课程建设与研究。今年我校将社团活动与微课程的开发与研究结合起来。我校共开设了二十多个社团,每个社团我们都要求辅导老师自定内容,自编教材。在我市教育局基教科组织的社团活动评选中,我校有好多社团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4、“主题学习”的实践与推广。我校是首批参加主题学习实验的学校,共有六个班级参加试验。今年由于暑期教师的交流,好几个班的实验工作无法得以延续,这是我校校本研修工作的一大缺憾。

四、建立激励机制,提高研修效益

为了提高老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我校定期开展教师的业务技能竞赛。今年我校开展了“读书先进个人评选”“练字先进个人评选”“教研先进个人评选”“优秀个人博客评选”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是对老师业务技能的一次集中展阅,也是对部分优秀老师的鼓励和肯定。

总之,今年的校本研修,我校根据计划,基本完成了研修任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来年,我校将进一步改进我们工作的缺点和不足,在如何提高老师研修的内驱力上动脑筋、花力气,让我校绝大多数老师都能从中收益。

小学校本研修总结与反思3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改新理念要求下,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必须转变。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变化自己,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当代教师的要求。

二、具体做法

1、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自培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的方式。

2、开展对教学方法、方式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并做好记录,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找同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3、积极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研究结论

1、掌握了一些有关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模式的理论。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两大方面,是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教法必须依据学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所以在教法与学法中,教法处于主导地位。

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学方式,但与教学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学方式组成,可以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另一方面,教学方法是一连串有目的的活动,能独立完成某项教学任务,而教学方式只被运用于教学方法中,并为促成教学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服务,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项教学任务。

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的概念还有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为完成某一教学课题而运用的比较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程序及策略体系,它由若干个有固定程序的教学方法组成。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们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教学实践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现代教学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是传授——接受模式和问题——发现模式。

2、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以活动引领课堂。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的语文活动组成的,不再是一问一答的简单模式。课堂上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习,让学生围绕一个个的语文活动来展开学习。这就要求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诗歌朗诵会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

四、取得的成效

1、能以新课标的要求处理教材,选择适合要求的教学方法经行教学。

2、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学会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3、以语文活动的形式展开语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转变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五、存在的问题

在改进了教学方法手段,以语文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后,我发现存在以下的问题:学生虽然对活动很感兴趣,整堂课的气氛非常活跃,但老师期待的场面却很少出现,尤其在有些训练环节中学生的讨论并不深刻,只停留在表面现象。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的学生反映速度特别快,让很多反应慢的学生没有思考空间,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

教学效果表现为:

1、发言的人老是那么几个活跃的分子,参与率低。

2、有些讨论学生只是泛泛而谈,只停留在表面,不会深入探讨。

3、偶尔也有课堂失控的现象,超出课堂的教学内容。

六、今后的设想

1、努力学习各种成熟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各种教学方法的课堂运用能力,使各种方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2、积极进行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并将研修学习的理论、理念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在进行深入研讨。

3、不断尝试,及时总结,提高课堂效率。

总之,如何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仅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各地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改革和发展,都体现了学生主体论,能力目标论,动态发展论,多渠道获得知识论。都在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习主人翁的作用,基本原则都是启智导学,我国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和世界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通过对教学方法方式的研修,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教学有法的。

教师的国学素养读后感4

这本书的重点在介绍经典、解读经典,让教师具备国学素养,从而在生活和教学实际中熟练运用国学经典的智慧。要做到读经典、学经典、用经典,并从中受益,这才是学习经典的正确态度。

本书旨在透过解读古圣先贤的教诲,解读国学经典,向教师普及、传播中华文化,使教师深入认识中华文化,感受国学的魅力,激发爱国情感,在祖国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国学素养,从而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本书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识真伪、分善恶、辨美丑的能力,消除对中华文化的误解与偏见,学会抵御各种不良文化的侵袭,弘扬中华文化,成为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新者和建设者。

古语有云:师哉,师哉,桐子之命也。老师啊老师,你是给孩子立命的啊!父母给孩子生命,老师给孩子慧命——智慧的生命。这个智慧从哪里来?从中华优秀文化中来,从国学精华中来国学,是中国之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因此,国学这些文化,不仅存在于典籍中,而且也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意为凡事为学之道,以教师得到尊敬,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他们传授的道理知识才会受到尊重,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教师人格魅力的巨大力量巨大。她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励力和凝聚力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对学生起着示范、激励、熏陶、浸润的作用。

《国学经典》瀚如烟海,博大精深,如珍珠般散播着关于教师师德修养和教师人格内涵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一起说来《国学经典》关于教师人格魅力内涵包含以下几个体系。师德+操守、诚信+责任、学识+素养、言谈+举止。今天我主要从师德+操守这个点来说读完《国学经典》的感受。

师德+操守《四书》之首《大学》论述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即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仅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即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由于教师的内在的德性决定外在的德行,外在的德行表现内在的德性,因此作为优秀的教师应当德性与德行统一。为师之德与为师之首,操守统一,只有拥有了为师之德,坚守了为师之守,才能使自己成为良师,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要塑造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尤其是在当今这浮躁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高尚的为师之道和为师之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

在古代当提到“老师”时人们都满是尊敬,敬仰,是圣贤,是不敢轻易触碰的。而现如今当提到老师这一个词语的时候,大家都是不屑一顾的表情,什么伪君子等不好的词汇,都是用来形容当今教师的词语。那是什么造成的呢?反观现如今的社会,学生殴打教师,教师猥亵学生。这些例子,数不胜数。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使得家长们担心孩子送到学校之后会发生什么样不好的事情呢。

正是这些例子。让教师这一伟大的形象,在当今社会中一次次被贬低,一次次被推向舆论风口,使得教师的形象一次次被颠覆,古人人们留下教师的伟大形象一次次被更改,这些都是由于现在老师的素养越来越低,不把道德和操守作为约束自己的条件,认为我是老师就可以为所欲为,不顾形象。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古代被传为“佳话”,而在现代却被传为“笑话”。

因此,我觉得《国学素养》是每位教师必修的课程之一。先贤们留下的这些经典作为教师的我们有责任把它更好传承下去,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给丢弃了,那些丧文化及国外的文化不断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我们要学会抵制和筛查,它们永远都代替不了国学经典。正是那些丧文化和国外文化的入侵,使得现在的教师不把自己的师风师德当作是一回事,上行下效,歪门邪气,最终使自己遭受法律的制裁,免不了牢狱之灾,让自己抱憾终身的同时还臭名远扬。

不过,教师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我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反省和积累,多读经典,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幸福教师,先教学生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在教他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别让那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被现代人传为“笑话”。

71 21083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