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音乐学习英语的方法精编5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听音乐学习英语的方法精编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1
前不久学习了陶行之先生的教学佳作《教学合一》一文,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为了能使低年级小朋友越学越有趣,越学越聪明,越学越爱学,然而去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渗透到音乐教学中去。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教师教学不应该是教给小朋友死记硬背现成的知识,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培养小朋友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小朋友学会学习。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好小朋友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和把握小朋友的兴趣,创造小朋友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让小朋友在说一说,做一做,演一演,创一创中去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并给小朋友一些自由空间,让他们自由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来决定”,要把教法和学法紧密相连。
陶行知先生认为人的智力有差异,因此,他积极提倡根据人的不同智力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他还认为教师教的快、慢、多少,都要根据小朋友的实际情况,各方面的能力、兴趣而定,要使不同的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做中学,学中做”,才能有兴趣,才能学得好。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陶先生的理论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思想。人的智力有差异,小朋友音乐基础也有差异,所以我们教师要根据小朋友的差异性,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对每位小朋友的音乐基础有所了解,以便能在课中能有的放矢地进行音乐的差异教育。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能随机应变,让不同层次的小朋友都能有“成功”的机会。例如:在复习《保护小羊》这首歌曲用双响筒和碰铃来为歌曲伴奏时,我先叫那些音乐节奏不太好的小朋友,用__|__||节奏伴奏,待他们表演完后,我与学生一齐击掌,表扬他们,然后我再叫那些节奏感好的小朋友,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节奏来伴奏,因为他们节奏感非常丰富,用了_ __|___||、__ _|_ __||等等不同的节奏来伴奏,获得了大家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这样,不仅让层次差的小朋友有了参与的机会,而且增加了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一旦兴趣被调动起来,就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顺利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求,同时,基础好的小朋友又得到了较高要求的锻炼。
我感觉到音乐教学中渗透“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欢迎,还能使我在教学中化时少,工效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是一名兼职的农村小学音乐老师,有幸参加了怀化市(国培计划)小学音乐教师远程培训。
农村小学音乐课就等于简单的唱歌课,上一节,教一首歌,便算是完成了任务了。这次培训学习,我观看了很多优秀的音乐老师的教学视频,也学到了不少的音乐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在这里,将这次学习的一部分感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个总结。
新课标指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么如果做到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质呢?我看到培训视频中很多老师的音乐活动设计,在许多地方都提供了学生的创造空间:比如,尽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地敲击方法,在敲击中掌握三拍子的节奏。又如,创编歌词:当学生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后,我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小小音乐家,改编原来的歌词,自信、大胆地向大家介绍自己心爱的乐器。“创造中体验”带给学生无穷的乐趣,也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创作成功带来的喜悦。
那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做到这些呢?
一、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及所谓标准答案的限制,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传统教学模式牢牢束缚着老师和学生的思维,甚至自己曾一度认为:把学生教得没了任何问题是教学效果好。现在反思,其实这种教学观念,完全忽视了学习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古人也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问,难有学问,思维从疑问开始。在艺术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一期的“摆手舞”这一课时,有学生就问:摆手舞是怎么跳的?我不做正面回答,我用风琴伴奏唱“摆手舞”,让学生想像一下,在歌声里,你会怎么跳这个“摆手舞”,先是有几个女同学开始做起了动作,我顺势引导他们跟着音乐的节奏来跳,这时,男生也有人开始跳起来,动作各种各样,但都能跟随节奏,同学们跳得可欢了!这时,我再跟他们讲关于“摆手舞”的相关知识:摆手舞,是湘西土家族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七是他们的“摆手节”,土家族男男女女,成千上万的,会围成一个个的圈子,摆动双手,迈起健美的步子进进退退,他们以这样的舞� 然后,我再弹唱一遍“摆手舞”,同学们想像土家人民围成圈子跳起“摆手舞”的欢乐情景(由于学校条件限制,没有相关的视频),再一起边唱边跳“摆手舞”。这样,学生们在学会这首歌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想像,并且体会到了音乐与舞蹈的韵律美。
二、弱化传统环节及概念教学,注重体验。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过于强化音乐知识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课堂学习机械化、成人化;教学环节板块化,教师教学感到枯燥无味,学生也觉得学习没有了生趣,这些都与新课标的要求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在本节课教师努力突破传统发声、节奏练习、听音练习的框框,将发声、节奏、听辨练习融于歌曲活动中。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用自己的方式充分去体验、感受,知道怎样的声音更美及二拍子节奏的特点,同时不知不觉中获得听辨能力的培养。
三、音乐教学的多元化
以前我的音乐课是一上课就教歌唱歌,其实音乐的内涵是那么的丰富,学生完全没有体会到感受到。所以,我充分利用音乐丰富的元素,让学生来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比如,我会把将音乐课上成一节“朗读课”,让音乐与朗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音乐声中体会文字的优美、在朗读中享受音乐在情感上的共鸣;我会用一节课专门来让学生来感受“节奏”,通过拍手、拍膝、敲桌、跺脚,创造出各种节奏来;我会让哼唱(或者用风琴弹奏)听各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跟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用形体来表现乐曲的情绪或情感(悲哀的是我自己不长于舞蹈),尝试用自己内心与音乐交流。
总之,通过国培活动,我感觉自己在对新目标的理解上、在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而作为音乐教师,我也更应该不断反思,努力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总结一下。
这十五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充分体现了各个地区的先进教学水平。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证。教师的基本功尤为重要,参赛的大部分老师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在这几天的听课中我发现他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教师角色定位准确。整堂课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合作者、伙伴、朋友引领孩子们走进课堂进行学习,始终微笑面对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2、老师们的普通话标准,教学语言准确规范。老师们善于运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威海的王云琴老师,她的声音非常的温柔甜美,简洁而到位的语言是她整堂课非常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给听课的老师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教师教态亲切,表情丰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课堂的组织、调控能力更能体现教师的艺术功力丰厚,在课堂上能够灵活应变,左右逢源。临沂的方玉华老师教授的《非洲的灵感》,用自己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带动学生亲身体会非洲人的原始与狂野,模拟各种鼓点感受不同场景。无伴奏歌曲《阿伊亚》亲身示范,展示了在声乐方面高超的造诣和良好的音乐修养,师生合作使得无伴奏三声部合唱在课堂很好的展示,那种声音的空灵与通透以及蕴含在歌声中的浓浓情感,深深感染了学生和在座的老师,赢得了全场的掌声。每天下午,在老师们执教完以后,都会在省教研员李东老师的主持下由执教的老师反思教学效果,并进行互动式的评课和研讨,尤其是李东老师的点评非常的生动和到位,李老师也提出了几个大会研讨的中心议题以及音乐课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以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关于音乐课课堂内容的构建问题。也就是说,一节音乐课我们选择的内容的多少。首先,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时候,不能简单的拿来一首歌曲或者一首曲子来反复的学习,也不能花里胡哨的加上很多并不需要的内容来填充,而是要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特性以及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科学的来调配整堂课的内容。其次,当我们选择好教学内容以后,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组织也是个很大的问题。比如王秀丽老师的《拉起手》这节课,《拉起手》是一首相对比较简单的歌曲,一节课单纯的来学唱这一首歌曲的第一声部的话,对于六年级同学来说多少是有些乏味了,可以在完成歌曲以后再更充实一些。
2、音乐课堂要回归音乐本身。有的课内容丰富,函盖量大;形式也很多样,有朗诵、有学生参与表演,有大量学科的综合。但如果我们进一步思考,音乐课堂中学生的音乐在哪里?课堂中开展的朗诵等活动与音乐的联系在哪里?学生从中又能收获多少?在互动式评课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新课标告诉我们:音乐教学以音 音乐课要运用音乐语言的手段来促成音乐教学,即通过旋律、节奏、音程、和声、力度、速度、调式等表现手段来丰富教学内容。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一切教学方法应是充分利用“音乐”这一情感艺术的: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等来表情达意,从而直接接触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渗透和影响学生的情感世界。因此,要将音乐课返朴归真,就应凸显其音乐性。在研讨的时候,有的老师就提议王芳老师的《柳树姑娘》可以在拓展部分加入古诗的部分,但是专家建议,现在的音乐课还是要以音乐性的内容为主,倡导回归音乐。 3、要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李东老师认为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预设很多环节,比如说这一堂课的难点部分,于是就会在设计课的时候就将教师认为的难点摘出来单独教授。首先将难点摘出来破坏了歌曲的完整性,影响学生对音乐整体的把握。其次老师预设的难点并不一定真的就是孩子们在演唱歌曲时遇到的难点,作为音乐老师要把握住整个课堂,多关注课堂上临时生成的东西,难点不是老师预设出来的,而是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这样的东西是鲜活的,而不是死板的。
4、关于二声部教学。二声部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老师在课堂中不敢去尝试。李东老师建议,可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哪怕一节课只能进行两句,也不要紧,可以将二声部教学分散到每节课,哪怕是当做练声曲给孩子来练习,时间长了也能也能对孩子有一个大的提高。关于这一点盛青老师《do re mi》这节课就做的很好。这节课从学生的听觉入手,从易到难,让学生慢慢喜欢音乐,不知不觉中就将二声部表现出来。给听课的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每节优质课中,都能感受到每位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每堂课都有或多或少的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会吸取其中的精华,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教学。
音乐学习心得2
一个学期的《音乐鉴赏》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记得周国平先生好像有过这样一段话,比较有趣。他说:“音乐家用天国的语言叙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用人间的语言述说天国的事情。诗人痛苦了,因为俗人根据人间的事情来理解人间的语言,总是误解了诗人。音乐家可以免于此患,反正俗人听不懂天国的语言。”
我觉得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最后一句的话,应该就是每个人对于同一份音乐作品,会有各种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很多时候,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心境下,对于同一份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差异的吧。
另外,适当的了解作品产生的时候作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当时的处境,对理解音乐也许有一定的帮助的。但是,那也仅仅是“适当的帮助”而已。因为我们即使知道作曲家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环境,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了解作曲家当时的心境。对于音乐而言,最重要的,还是能不能引起你共鸣。再退一步讲,也就是能不能让我们觉得所听的音乐“好听”。伯牙与子期的“高山流水”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钟子期以一介樵夫,应该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乐理知识,但是,却能感受伯牙琴声中高山流水的意境。所以,我觉得,乐理知识对于欣赏(仅仅是欣赏)音乐而言,应该是不算太重要得。个
同时,通过音乐鉴赏课学习,我对我国民族音乐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民族音乐不好听,或者说是听不懂,不了解。像大多数青年人一样,我们都很喜欢当今的流行音乐,我们对港台流行音乐更是趋之若鹜,不喜欢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知识可以说了解甚少,说不出几种民族乐器的名称、叫不出几位中国民族音乐家的姓名。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国民族音乐的优美、动人,我被吸引了!我国民歌浩若烟海,有内蒙民歌的豪放、辽阔,江南民歌的婉转、秀丽,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我开始觉得我可以从中得到丰富的体验,甚至体味到各民族的风俗民情和鲜明的地域色彩。另一方面,民族音乐也因地区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这也是它们的魅力所在,正是因为这样,音乐的元素才会丰富起来,否则再有内涵的歌曲总有一天也会听“腻”的,歌曲的最高境界我认为还是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生活的调和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受到音乐的意义所在。在情绪低落时适合听激情澎湃的音乐如交响曲与进行曲,在心情烦躁的时轻音乐是不错的选择能让人平静下来,认真的思索。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音乐,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感情重要的存储和表达方式,也越来越受我们的欢迎。
如今的音乐鉴赏已经开始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音乐节奏,如同生命里的行进步伐一般。伴随着自己喜爱的音乐,寻找那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音乐是一种消遣娱乐的表现形式。音乐作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帮助人们舒缓工作中的压力,减轻了精神上的负担。
从另一方面来讲,音乐鉴赏对人的性情也有着极大的陶冶作用,它会使 因为音乐能陶冶人的性情,当你真正沉浸在音乐中时,你会忘掉世俗中一切繁杂的事,尽情的`畅游在音乐中!恰当的旋律总能引起人们的欢娱感或者悲伤感,令人振奋或者令人如痴如醉,能够调节人们生活、工作、思维的节奏,可以提高这些人处理事务和学习的效率。
我们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音乐,或喜或悲,或激扬或低沉,我们感受着音乐的种种,然而很多人都把音乐仅仅当做歌来听,而并不懂得音乐的内涵、魅力、作用。音乐不仅是简单的几首歌,几个曲子,它有着深刻的意蕴,它包含了很多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普普通通的音乐但却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更加敏锐。还有音乐能开发一个人的思维,启迪一个人智慧。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一句知理名言:“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一个人的智力的开发有着重大的作用,很多人胎教选择的就是用音乐,就因为音乐可以激发一个人的心理感应,从而开发一个人的思维。
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学期的选修课就要结束了。虽然《音乐鉴赏》课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的收获却非常多,这门课程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我对欣赏音乐的看法不再是那么简单了。通过上《音乐鉴赏》课激发了我对音乐的兴趣,使我更加注意去听、去想、去感受、去体验音乐,使我懂得了在欣赏音乐中去陶冶性情和品格。
我想,今后我会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学习音乐知识,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最后,我想说:音乐是一种美好的特殊的听觉艺术,不同的音乐形式就像是各式各样的色彩,只有你接触的越多、越广,才会给我们在生活中增添色彩,使我们的生活五彩缤纷,因而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这就是我学习了《音乐鉴赏》课后最深的感受。
音乐学习心得体会3
刚参加了国培项目的学习,收看了汤丰林老师的视频讲座,使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让我理解了许多道理,在学习《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内容时,感触颇多。
首先、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师在思想上应该积极向上、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在生活习惯上,应该讲究卫生、穿着大方、仪表端庄,也只有用这些合乎规范的言行、仪表、健康的习惯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形成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在治学上,应该一丝不苟、孜孜不倦、勇于探索;在工作上,应该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精益求精。为此,教师应该不断地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其次、教师要有创新精神,敢于实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方法不断进取的源泉,教师的职业是应激的职业,教书育人责任重大。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思想感情,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当代教师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困惑很多。各种检查、评比、考核,对学生的安全责任,以及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给教师的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包括校内和校外,而校外也就是说社会的因素,教师收入明显偏低,生活条件差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家庭面临两重天的境地,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才能安心教学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另外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要有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使自已的业务更精、更透彻,需要不断地学习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学习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和灵气。还需要不断反思,促进专业成长。汤丰林教授在谈到教学反思的艺术时也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强劲动力,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至真法宝。教师只有反思才有感悟,只有反思才有提高,只有反思才有进步。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要多反思,多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时时处处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结果,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第三、从汤丰林老师的课中我领悟到以下几点,使我明白了:1.工作中我们越认真,得到的,资源越多,机会越多,越容易成功。2.给自己定一个目标,不管遇到多少阻碍和挫折,都要坚持不懈的朝着这个目标努力。3.做事不拖沓,今日事今日毕。 4.要有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5.了解自己,完善自己,不断学习,超越自己。6.保持简单生活,学会热爱工作。7.培养良好嗜好,多多亲近自然。8.懂得知足感恩。
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
音乐学习心得4
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等等。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 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这是我当时在还没有真正去实施行动之前的胆怯,但是当你执着的真正深入的时候,你会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实施和解决。第一,学术界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民族乐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乐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层次的去记。第二,当我们大概的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深入去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乐特点,这时候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类去记,一般每个作曲家记分四个方面记:简单的生平,几个富有特证得作品,他的音乐特征,最后再鼓吹他在音乐领域的贡献。每个作曲家都可以按照这四类有逻辑的去记。第三,不要指望任何的教科书给你特别明了的分类,最好的分类是你自己在书中挑,甚至去分类的记下来。
当你完成以上的时候,峰回路转,我们再谈谈关于最后的一个环节了—背书!很多人分不清主次,认为就是一杆尽的背书就可以了。背 知识量太大,我们不是记忆天才,背了会忘,忘了又背,何必这样执着。而且很多东西真正要我们熟记得就那些,切记不要做无谓的功,背了不该背的东西,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方法很重要,不要只有股热情使劲往里面钻,掌握好方法,你再去整理,总结,再去背,不仅省去你很多时间,而且你会找到重点去背,会让你慢慢的刷知识速度越来越快。一本书其实背的只有他的三分之一而已,真的!
很多东西都需要你们自己去感受,去认知。在奋斗的路上自己去总结,包括答题的要点,书写的结构等等。以上所写的只希望可以帮到正在奋斗的学子们,哪怕一点,也很欣慰。结束语我想就用三句总结的话语来祝福你们:你要感动的是自己,不是别人!你要让你身上流下的汗水收获硕果!天在看,你在做,真心付出,你考不上天理难容!
音乐学习心得5
20xx年x月x日,我们在三亚进行短暂的集中后便于次日晚飞抵神往已久的武汉,来到美丽怡人的华中师范大学,开始了我们的“国培”学习、生活。“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学习生活让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在这几天里我们有幸上到许多全国优秀的专家教授的课,受益匪浅。他们是: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汪海燕、林能杰,武汉市新洲区教学研究室------刘竟业,音乐学博士------陈永,舞蹈教授------匡冰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郑秋梅等,在这几天中我们与专家、教授们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交流、碰撞我们共同走过了一段难忘的心路历程。从开始的心存疑虑到现在的的豁然开朗,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我克服生活与学习的矛盾,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在培训中,我不仅认识了许多音乐教育的同行,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充实而又愉悦,使我受益匪浅。经过这十几天的学习,有两点让我感触颇深。一是新课改理念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另一个是文艺晚会的策划与组织。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就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的课堂上老师教学为主体更换为学生为主体。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其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创造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我们来设想一下,例如:上一节欣赏课,如果教师先将曲名,作者,作品的表现内容等介绍给学生,这时学生还没有听到音乐,就已经把他们限制在一个框框里了,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并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品的兴趣,在欣赏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和联想。所以,在上欣赏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的内容,体会意境,教师有意识的启发学生探索问题。这样一来,不仅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被别人夸奖,那么,积极地评价是学生的一个对症好药。学生博得了老师的表扬与鼓励,,在课堂上会表现得格外有积极性,与老师的配合也就默契了许多。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愿意去表现,思维开拓了,活动的时候大家都动起来了,好展开了,音乐课效果也就随之有所体现。
二、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就谈不上愉快的学习,也就没有学习效率。所以我认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需要,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热爱音乐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途径也是非常多的,例如:
㈠有些学生时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的学科的,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因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自课堂上我们要尊重、关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灵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喜欢崇敬这样的老教师,从而也就喜欢上这位老师带的课目。如果反之,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关系不融洽,学生就会对这门课没有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用此来吸引学生,满足他们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求。使得学生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然后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作为教师要深入教材,熟悉教材,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精湛的技艺进行教学,是所教的内�
㈡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三。从同学们喜欢的流行音乐中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的喜欢流行音乐。身边的MP3中满装了最流行的歌曲,周杰伦、蔡依林等等成为他们心中的偶像,闲下来时张口闭口也都在讨论某某明星是否出了新专辑。由此可见流行音乐慢慢的已经成了学生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些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红歌”同学们都不感兴趣,甚至非常排斥。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的面对呢?
一直以来,在音乐教育中对流行音乐是持抵制态度的,认为流行音乐有勃于高雅艺术。因此在教材中流行歌曲是很少见的。我们不少的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场面,学生唱课本歌曲时如同嚼蜡,而唱流行歌曲时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为什么流行歌曲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流行歌曲是否可以走进课堂呢?我认为,学生如此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不该、也不能把它拒之门外。我们应该结合教学的实际,索性尝试采集部分流行歌曲,作为教学资源,把它引用到音乐课教学之中。例如:利用流行歌曲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找来学生熟悉,会场的流行歌曲的曲谱,让他们来视唱,大部分学生的识谱能力和音准都有所提高。这样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引用流行歌曲也正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即:“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在广大中小学音乐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把我们定安县音乐教学工作做得更好。谢谢大家!
上一篇:高一英语教学计划优推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