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故事征文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文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红色故事征文精选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红色故事征文【第一篇】

我们汫洲的“硬骨头”

邱梓涵

浓浓的箭眉底下,是坚毅的双眼,右眼角顺着太阳穴裂开一道12厘米长的伤口。但他,没有时间为了这个伤口而停留,更没有理由为了这个伤口而停留,因为,他是我们汫洲义不容辞的“硬骨头”……

1945年的一个夜晚,寂静的夜空被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汫洲又添了一个男孩。他的父亲叼着烟卷,轻轻地抚过这个男孩的手臂:“这娃儿,是个硬骨头啊!”男孩停下了哭,用那含着泪珠的,仿佛很认同的双眼,注视着他的船民父亲。

后来,他长大后,也像他的父亲一样,在海上工作,不过,他要更出色些,因为他是在为共产党工作。他尽职尽责的做好他能做的每一件事,一条条管道,一个个阀门,一颗颗螺丝钉的位置,好坏他都烂熟于心。

1965年8月6日,无数子弹在海面炸开磨菇云。整艘船上的船员带着惶恐尽自己最后的力量去拼搏。眼看着船长从他面前倒下,他毫不犹豫,毫无畏惧地冲到最前线操控船的方向。“砰……”两颗炮弹沿着太阳穴打穿了他的额叶,脑浆滚滚溢出,迷糊了他的双眼。他忍着巨痛去检查他熟悉无比的每一条管道,每一个阀门,每一颗螺丝钉……

终于,他发现了一个指甲盖大的阀口,也就是敌人一直用来攻击我们的“突破口”。他已经顾不了那么多,用他自己的身体去堵住那个口,来保障这艘船,来保护这些船员,来守护这份最后的希望。

这一年,他二十岁。在这样的青春岁月,他用他的“硬骨头”敞示他的忠心。

如今,他拖着伤病的身躯,一字一句地告诉年轻一代海军他的殷切希望:“一不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革命的硬骨头精神!”他是这样希望的,也是这样践行的。

他,就是麦贤得,他是我们汫洲的“硬骨头”,更是我们汫洲的红色骄傲!

红色故事征文【第二篇】

张可

金色,如火一般热烈,辉煌。而我外公的舅舅正是如此,他拥有灿烂伟大的一生,为后人带来了新生之火,希望之焰。他叫陈金。

其实,如果没有这次写作,我或许永远不会知道,原来我的身体里,流着一位英烈的血。那天,满分作文网我打开百度,搜索“烈士陈金”词条。

“民国33年冬,陈金把古塘的进步青年秘密组织起来,成立‘五四读书会’,经常把游击区传来的《星火报》《曙光报》等拿给大家传阅。”屏幕上的黑字渐渐隐退。我开始想象,一个岭南山水滋养出的文风郁郁的才子,站在一群少年面前,谈救国家保民族,谈洒热血抛头颅……我太舅外公,在我的脑海中,化作一道金光,熠熠生辉。

我回过神,继续阅读“在反扫荡战争中,陈所在的连队屡立战功,成为粤赣边纵队珠江二支队主力第三团的主力连队之一。”战场上,我的太舅外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五战五捷。我仿佛看见,他坚定的目光中,孕育着金色的希望。

忽然,我看见“民国38年2月,九江支队奉命从高坡东北侧追歼敌军,陈在战斗中牺牲,战斗结束后,支队领导在追悼大会上宣布追认陈金为‘模范指导员’”。一发子弹,射中了他,他睁大了双眼,眼前开始模糊,身上的剧痛涌入脑中,耳旁的叫喊,硝烟的气味,慢慢凝聚,变成了一团金黄的火焰。他倒下了,但他——我的太舅外公化作了天上的一颗闪亮的金星。

终于,页面拉到最底端,我的太舅外公的一生结束了。虽然他二十二年的短短人生,只定格在这几行字里,但他的伟大、勇敢与爱国之心,却成了我生活中的一盏金色的灯,其磅礴的力量,指引着我前行。

红色故事征文【第三篇】

那座凉亭下的故事

李鑫蕊

老家边上有一条小路,是老路。以前从老家下山赶集走的全是那条老路。因此,为供人休息,路边有一座老凉亭。那凉亭少说也有50岁了。它方便了人们。而年迈的它,也见证过生死。

国共时期,曾有两位共产党员到达我的老家。他们为人善良,乐于助人,脸上总挂着笑容。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们总跑到凉亭那儿休息。是真的要休息,还是……无人知晓,也没有人问。因为在当地人心中,他们就是神,他们无论做什么,那都是对的,是不能打扰的。

一天,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两名共产党员忽然不见了踪迹。全村人都以为他们离开了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平时也的确挺忙的。

那天,阳光明媚,太阳高高地悬在枝头,热的人们喘不过气,花儿竞相开放着,枝叶茂盛,青翠的小草亮的你的眼睛都睁不开。那凉亭边上的小泉水叮叮咚咚的不停的讲着什么故事。

出于某种原因,我的外曾祖父要下山,经过那座凉亭时,他手中的东西全掉了:太阳直射在凉亭里地上已干了的血中,阳光经过漫反射传播射到外曾祖父的眼睛里,让外曾祖父的眼睛冲满了血丝。干血泊中躺着的,是那两位神圣的共产党员。那两位共产党员肚子上有一个口子,衣服全沾满了血,可两位英雄脸上的眉头仍舒展着,和平常一样慈祥,和蔼可亲。凉亭边上的树枝上,几只蝈蝈在仰头长吟,对老天诉说着什么不公。

外曾祖父沉默了,两道闪闪的光划过他的脸庞。他三步并作两步的走了过去,抱起了两名英雄,在一个山坡上,一个可以看山看水的小山坡上,埋葬了这两位无名的英雄。

回到村子里,外曾祖父向村长说明了这件事,他是这么说的:“村长,我在那里看见这两位英雄,就这么躺着,那心啊,像刀割了一样啊!我想,他们为人民,为我们操劳了这么多,没怎么看过这里的好山好水吧。就埋在那方土坡上吧。他们身上什么也没有,就一支钢笔”说罢,外曾祖父用他那粗糙的大黑手,从怀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用布包得十分细致的东西。不消说,那是两位无名英雄的钢笔。

后来,不知从哪得来的消息说:刺杀两位英雄的,是国民党的人。再后来,就没了。

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是一个我外婆传给我妈,我妈穿给我,我又借这次机会写出来的真实的,关于那座凉亭下的故事。我也明白了老家的古话:凉亭下是有故事的,你们也要让自己书写关于自己的故事哩。

红色故事征文【第四篇】

革命中的奇迹

邹炅岸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翻阅这一百年来共产党历史事迹,无不动人心魄,其中让我最为震撼的就是堪称“奇迹”的长征。

长征,是共产党领导下工农红军进行的一次艰苦卓绝的战略转移,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两年里红军们一边要突破敌军的重重包围,一边要面对路途中极端恶劣的环境、气候,弹药不足、食物极度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大军依然坚持翻越了蜿蜒曲折的五岭、险峻的乌蒙山,渡过江面宽阔,水急浪大的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走过积水淤黑、泥泞不堪、鸟兽绝迹、人烟荒芜的草地。全程两万五千里,历尽艰险,去时8万多人,最后只剩下3万余人。

在万里长征这场磨难中,红军全体战士表现出坚韧不拔、团结一致的精神,其中红军领导人周恩来做出的表率尤其让人敬佩。据当年参加长征的战士回忆,周恩来是在长征中走得最辛苦的一个领导人

作为共产党中央领导人,他坚持与战士们一同行军,不搞特殊,而且还特别体恤战士们,自己的行李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不给负责搬运的战士增加负担。此外他还要研究敌情、指导红军干部、处理公务、还给战士们做宣传,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由于长期操劳,又只吃野菜和青稞,营养跟不上,周恩来终于病倒了。然而即使躺在担架上,周恩来仍然坚持与毛泽东商量红军的作战计划。

在过草地的途中,有一次医疗人员为周恩来煮了一小碗稀饭,不料却被周恩来严厉地拒绝:“你们不知道部队的人都在吃什么吗?!”尽管医疗人员一再劝说,他只说了一句:“我们是革命的队伍,要官兵一致,好坏大家都要一样。”最终还是没有吃下稀饭。

周恩来坚强的意志和行动鼓舞着大家,以身作则的精神激励着大家,人人平等的信念感动着大家,红军上下一心,终于粉碎了敌军的阴谋,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看了共产党革命前辈们在长征中的事迹,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同时还要学习革命前辈们排除万难都要向前走的精神,在碰到困难时不要轻易说“不”,坚持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一步一个脚印,朝我们的目标迈进。

71 54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