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史读后感4篇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西方美学史读后感4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当代西方美学》读后感【第一篇】
当代西方美学呈现出一个总体倾向——舍弃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思辨方法,而采取“自下而上”的经验主义方法。书中提到20世纪以来,随着二战的爆发,欧洲大陆哲学在英美等国家的“水土不服”,美学中出现了经验主义抬头和理性主义式微的现象。如果说康德、黑格尔思辨的美学体系遵循的是一种理性原则的话,那么当代西方美学思想更多遵循的是一种经验原则。作者还认为,美学按可划分为“科学美学”和“分析美学”。并以此将本书第一章中分述的10种美学流派一分为二。
科学美学
阿恩海姆、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美学论证本身便是科学的一个分支,他们通过采用实验现象和临床经验等论证来研究美学问题,对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的动力作出心理学上的分析,成为了心理美学的代表。阿恩海姆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完形心理学上的,他认为知觉是艺术思维的基础,并且用“方向性的张力”去解释似动现象。
弗洛伊德则以精神分析学说解释艺术创造的原动力、艺术的功用等问题。他认为艺术家是受到过剩本能欲望的推动而从事艺术创造以在幻想的世界中满足自己。同时提出“诱惑的奖赏”这一概念,将艺术作品形式的美视为对诱惑的奖赏。荣格他提出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是人类艺术创造的动力,反对文化起源于精力过剩的说法。
自然主义美学的乔治·桑塔耶那,对“美”和“表现”两种审美现象作出心理学上的解释。他认为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将美的产生归功于人的情感。
实用主义美学的约翰·杜威认为艺术就是经验,审美经验不可与日常生活经验分离。佩珀同样推崇认识源于经验的观点,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要在对艺术作品的实际感受和评价中方能实现。
新自然主义美学流派的托马斯·芒罗不赞同将美学局限抽象定义和概念分析上,主张从艺术的具体现象,以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美。
表现论美学的科林·伍德认为再现艺术是伪艺术,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强调情感与想象活动对艺术创造的作用。阿诺里德同样主张知觉的对象必须被表现才可构成审美对象,只有完美地被表现了才可达到美。
现象美学的杜夫海纳揭示了审美对象与其他一般知觉对象的区别,突显具有智慧、富含情感的审美知觉。“只有当审美对象存在于鉴赏者意识中的时候,它才是完整。”
分析美学
新实证主义美学的理查兹区分了情感语言和符号语言,并认为美属于后者,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反应。他还美的本质进行讨论是没有意义的,持相同看法的还有分析美学的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含义是处于流动中的,所以无法对美和艺术做出定义。他的追随者韦兹也提出艺术是一个开放式的概念,属于类概念。只有属于亚概念的各种具体艺术才可以被定义。符号论美学的卡西尔提出艺术是一种承载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既有物质呈现,又包括精神外观。延续卡西尔观点的朗格还将自我表现与表现区分开来,认为艺术的作用和其本质不等同。
从书得第一章可以看出当代西方美学派别林立,纷繁复杂。这些美学理论多依附于各种学科来建立,包括哲学、心理学、语言学或社会学等。其实关于美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两千年之久,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以美的本质为例,客观论、主观论以及主客观论均得到一定数量的美学家支持。书中提到有关客观论的几种见解。“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这种观点颇有“你见或不见,美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的意味。因为它是不依靠人的主观能动而存在的,相反在审美的过程中,审美主体只是被动地“吸收”了事物固有的审美属性。有人认为这种属性是自然属性。事物的物理属性和形式构成了美,如线、形、色、质、味等等。像希腊人推崇美在于比例和谐。蔡沁提出了黄金分割律,费希纳用测试的方法得出一种愉快的经验标准„„这种理论无疑是为美设定了一个客观的标准,而忽略了人的差异性和历史的差异性。
我个人认为美不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是人所确定的一种价值。并非某一事物的审美属性均能够“打动”人心。因为知觉主体的生理条件不尽相同,面对同一“形式刺激”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加之知觉主体自身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审美就变得更加复杂。也有的人认为这种属性是社会属性。如“有用就是美”的观点,美的审美属性在于对人类有实用价值的属性。此种标准也必须放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去考察。梅里尔提出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的观点被认为主观论者最正面的反驳。他认为审美判断又正确和错误之分。一般来说,人们都应该在某一具体审美对象上取得一致的判断。未能做到这点的便是审美判断错误。其实梅里尔是避开了美的标准,而建立起审美判断的标准——将整个人类社会的审美统筹起来,预先设定有一种正确的判断标准并且适用于所有人。个人的好恶是导致审美主体做出错误判断的原因。那么这种标准具体是什么?谁拥有有限解释权?会不会造成权威压迫的问题?这都值得思考。从历史上看,人们不是先有了公认的、客观的标准,才去创造美的现实,而是在理论的总结出现以前很久,就有了这种创造,这个事实要求人们重新认识理论的功能、作用以及方法。乔德却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一种可以脱离人而独立存在的美,用不着有人去感受它,它也是美的。虽然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界依旧存在,但是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美却不见得存在。这便又回归到“美不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而是人所确定的一种价值”上了。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第二篇】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西方美学史读后感。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
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标准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发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发展的顺序,次第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发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忽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相互结合。在具体论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具体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相互割裂的局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朱先生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近代和当今欧美各国的美学史著作,对于俄国十九世纪四十至六十年代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十分轻视,甚至不屑一顾,好象世界上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样的美学思想。这完全是一种阶级的偏见。而苏联近人的美学史著作,例如奥夫襄尼柯夫和斯米尔诺娃共同编写的《美学简史》(1963年)及奥夫襄尼柯夫撰写的《美学思想史》(1978年),都是两本大学文科的美学史教材,对于十九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在西方影响较大的新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如鲍申葵和克罗齐的美学思想也不着一词。这两种情况都是片面性的表现。既然写的是“史”,就应该有历史主义的观点。编著者可以根据他自己的学术观点对美学史上的各种有代表性的美学流派或褒或贬,只要能持之有故,都是可以允许的。但是,如果基于自己的偏见,对美学史上某些不应忽视的美学流派闭起眼睛,采取不承认主义,任意宰割历史,则是不足为训的。在这方面,《西方美学史》的另一显著的特色,就是比较全面(当然也还有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这一点,下文再谈)。例如,朱先生就专章介绍了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思想。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充分估计和高度评价了他们在美学史上的重要建树,同时也分析了他们的弱点。克罗齐虽然宣称他是黑格尔的信徒,但他的“直觉”说不啻是从黑格尔所达到的地方倒退了回去,也大大落后于康德的某些成就。克罗齐的美学思想直接影响了近代西方颓废主义的文艺思想。朱先生早年受过克罗齐“直觉”说的影响,宣传过他的美学思想。解放后,朱先生曾著文进行了公开的自我批评,今又在《西方美学史》里对克罗齐的直觉主义的美学思想进行了相当全面的介绍和分析批判,读后感《西方美学史读后感》。
在这次重写的《西方美学史》的《序论》里,朱先生着重探讨了一个理论问题。他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认为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既不能在它们之间划等号,也不可以将二者加以混同。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看法。
1、他认为上层建筑是对经济基础而言,意识形态则是对社会存在而言。这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相互区别的概念。他说,如果“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同起来,就如同把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等同起来是一样错误,混同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这就是以意识形态代替上层建筑说的致命伤”。
2、一定社会形态的上层建筑将随着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随着后者的消灭而消灭。朱先生说意识形态是“思想材料”,前一阶段的意识形态还会对下一阶段的意识形态发生作用和影响,虽然它也会发生变化,但其变化一般总是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变革。这个特点就构成历史文化批判继承的前提。因此,朱先生认为把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加以等同,就会重犯苏联早期无产阶级文化派所犯的那种任意割裂历史的虚无主义的错误。
3、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所起的反作用,比之意识形态“远较直接,远较强有力”,编著者借用恩格斯的话说,意识形态是“那些更高地浮在空中的思想领域”。
4、把意识形态等同上层建筑,就在逻辑上“过分抬高了意识形态的作用”,“降低了甚至抹煞了政权、政权机构及其措施的巨大作用”,因而“就有坠入唯心史观和修正主义的危险”。
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问题,虽然并非美学史的研究对象,但它却直接涉及到怎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南来研究美学史这样重大的课题。朱先生说他要求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加以区别的这个想法,倒不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在他之前,在五十年代初有的苏联学者就已经作过尝试,但却挨了粗暴的批评棍子。不同的意见被压下去了,但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我国学术界,在近三十年里,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当盛行的论点。把二者不加区别地混为一谈的看法,事实上已经在某些问题上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举一个例子来说,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只能在彻底变革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后才能建立起来。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相应地也只能在产生了它的经济基础之后才会耸立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的ABC。但是,我们知道用来指导推翻资本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理却是在资本主义时代诞生的。把上层建筑混同意识形态,或者在它们之间划上等号,结果就会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
1、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产生先于它的经济基础,2、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可以不依赖它的经济基础,3、上层建筑可以离开或者不要经济基础而独立存在。可见,朱先生提出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确是有的放矢。其积极意义在于它将引起学术界的进一步深思。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全面的研究,不光对美学史,而且对于整个文化思想史的编写工作都是有益的。这就是《西方美学史》的第三个特色。
一般美学史著作和美学论文,语言都比较艰涩,兼以所研究的问题又相当抽象,因此,一般读者或初学者往往望而怯步,不敢问津,即使硬着头皮读下去,也总是感到味同嚼腊,兴味索然。《西方美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用浅显明白的语言来说明非常复杂、抽象的问题。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要求对美学史有相当高的造诣,还须具有善于深入浅出地说理和驾驭语言的才能。
《西方美学史》援引了相当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朱先生在《序论》里告诉我们说,他“在搜集和翻译原始资料方面所花的功夫比起编写本身至少要多两三倍。用意是要史有实据,不要凭空杜撰或摭拾道听途说”。须要在这里略加说明的是:西方古代及近代重要的美学著作,解放后虽然也出版了几种,但为数有限。而《西方美学史》所涉及的美学家和美学流派又比较多,为了尽可能使读者在所接触的范围内直接了解到古代和近代许多美学家的思想,朱先生不得不在编写的过程中用大量的劳动来翻译原始资料。就是对于已经有了汉文译本的美学著作,朱先生在引用时还对照原著进行了一番校订。这种严肃的治学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所以,《西方美学史》的第四个特色,就是文字平易,说理透彻,材料丰富。
上面,我只是约略地介绍了一下《西方美学史》的四个方面的特色,当然,也是挂一漏万,不能概括全书。现在,我想提出几点很不成熟的意见,权供朱先生在今后作进一步修订时的参考:
(一)《西方美学史》在讲完黑格尔之后,就俄国以外的欧洲部分来说,一下就跳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以英国费肖尔父子为代表的“移情”说及意大利以克罗齐为代表的“直觉”说,这中间留下了很大一段空白。因此从美学史本身的发展来看,多少显得有些前重后轻,下卷的收拢未免过于急促。
拿德国来说,黑格尔以后的费尔巴哈和叔本华,都是黑格尔哲学和美学思想的批判者。如果说费尔巴哈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前驱,而叔本华则是十九世纪下半期西方悲观主义美学思潮的一个带头羊。当然这两个人主要是哲学家,但是,他们对后来的美学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费尔巴哈的著作里就有分析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内容,而叔本华在他的《世界是意志和表象》及《论诗艺的美学》里就宣扬了他的“超脱遁世”的美学思想。清末民初的王国维就是我国第一个用叔本华的这种“超脱遁世”的思想从美学的角度来研究《红楼梦》的(见王著《评论》及《晚清文选·自序》)。因此,就是从《西方美学史》下卷的结构来说,费尔巴哈可以不论,也有必要拨出适当的篇幅对叔本华加以专门的介绍和分析批判。
又如,法国十九世纪中叶的丹纳和晚期的罗丹,都是两个著名的美学家。丹纳的《艺术哲学》和罗丹的《艺术论》就是两部美学著作。丹纳也是一个黑格尔派,他提出的艺术成因的三原则或称三要素——种族、环境和时代,虽然还是唯心主义的,但却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丹纳认为艺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不能到艺术作品本身里去寻找,而应将其放在产生它的客观的、具体的环境中去分析和考察。丹纳的错误在于,例如他说的“环境”,只限于思想、伦理、宗教和风俗等方面,而完全忽视了社会经济,即进行物质生产的这个主要的环境。这是丹纳美学思想的一个致命伤。丹纳反对就艺术论艺术,主张把艺术同周围的现实(在他所理解的范围内)联系起来,单就这一点来说,他就比当时英国和德国的某些新黑格尔美学流派要高出一筹。
罗丹不仅是雕塑艺术的一代宗师,他的美学思想也是自成一家。在十九世纪晚期,他是在艺术上强调现实主义最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对什么是美,尤其是什么是丑,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美学史读后感【第三篇】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原以为美学只是简单的、单一的,美学史读后感。但是在我看过目录之后,我知道了美学是复杂的,它不仅严格按照朝代顺序,把人物、论著一一罗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学的发展轨迹,不同时代的审美趣味以及理论特色。这是一门复杂且严谨的学科,它要求人们必须严肃且不失美感地来读它、懂它。就像第一节的题目一样,它带着一种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节刚开始就指出,礼,在远古,是原始仪式。刚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顿了一下,有些不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礼对于我而言,仅仅是一种礼貌的表现方式,而在这里却说远在远古时期,礼就作为一种仪式而存在。“仪式”这个词,使我对“礼”这个字开始有了好奇。
王国维在《释礼》中这样写,古文字中的“礼”字,下面是个“豆”,也就是盛饮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认为,用饮食器皿作为礼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种意义:首先,中国之礼,一开始就与饮食有关。这一点让我尤其想不通,“礼”是如何与“饮食”联系在一起的?难道古人认为最初的礼在饮食方面最先体现出来。还是在饮食上的“礼”表现得更为直接,更为重要?其次,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样一来,似乎对刚才的论点作了一些解释。《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这里就不难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国之礼起源于饮食,而饮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类型,如农作物、动物、饮料等,都是需要器皿来盛的。第三,讲了礼进行中的两大因素:饮食与舞乐。看来古人的礼,还是丰富多彩的,舞乐与饮食一样,占据了他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位置。第四,讲了礼的功能:“致其敬于鬼神”。饮食是礼的起源,把最日常的东西作为神圣的东西,现实了中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实用性。饮食成了与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圣的礼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艺术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从礼的开始上看,中国艺术一开始的辉煌似乎就要与盛饮食的器皿有关,而彩陶作为一种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时也是最神圣的礼器而成为远古“礼”的象征。之所以称彩陶是神圣的,一方面它的图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种审美的欣赏,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观念,仅从这两方面,又有谁能与彩陶相提并论呢?从小我们就听过这样一句话:“民以食为天”,人们的生存本性就是与吃有关。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调来比喻治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也说明了国家的安定与帝王的饮食有关。而从饮食与神的关系上我们发现饮食在中国文化中占有世界其他人设文化都无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这样的一种力量也不断的向着各个领域扩张着。
之后作者又谈到:“礼”字的另一部分结构---玉。正像饮食在礼中的重要地位一样,玉在礼中也同样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王国维《释礼》说:“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礼以玉。”而玉在中国地位更是可以与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饮食的器皿来说,我觉得玉有一个更加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随身携带,它即在礼器之中,又在仪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玉是一种有灵气的东西,与性灵有关,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义。也许这就是古人选字的妙处所在,两种奇妙的事物相叠,形成一种更奇妙的感觉。
从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儒家以玉比德,诗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为宝。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冰清玉洁”,“一片冰心在玉壶”也是它具有影响力的最直接体现。而更为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国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纯洁性追求,中国的艺术,不论是文学,绘画,还是书法园林 都有一种:“玉”的韵味在其中,读后感《美学史读后感》。
礼是一种礼仪,这种仪式构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种最重要的实践活动。礼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包括四大因素:礼器、行礼之人、行礼地点及行礼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只有理解了礼的整体,才能理解礼的本质,理解礼的中国特色,从而更好地理解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泱泱五千年文明其中蕴含的历史数不胜数。而中华美学也是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生。
|对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这种看法,我以为太狭窄了。
这涉及对美学对象的看法。美学不限于研究“美”。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随着社会的发展,美学的范围日益扩大,美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现代美学的体系,不仅包括哲学美学(基础科学),而且包括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发生学、审美文艺学以及审美应用科学。美学的这些分支学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当的发展,有的在古代仅仅有某种萌芽。我们研究美学史,应该站在现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视野放宽一些。
中国古典美学体系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学美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文艺学、审美教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而以审美文艺学(文艺美学)的内容占的比重最大。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美”并不是中心的范畴,也不是最高层次的范畴。“美”这个范畴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地位远不如在西方美学中那样重要。如果仅仅抓住“美”字来研究中国美学史,或者以“美”这个范畴为中心来研究中国美学史,那么一部中国美学史就将变得十分单调、贫乏,索然无味。
关于中国美学史的对象和范围的另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美学史是研究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历史。因此,中国美学史不仅要研究历史上那些美学理论著作,而且要研究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趣味等等)。
后记 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想对本书的体例以及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一些说明。
中国美学史上下两千多年,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极为丰富。但是一本书的篇幅终究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一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对每个时代的每一个美学思想家(或每一本有关美学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来,一一加以简略的介绍。这种方法容易把历史变成流水账。我觉得不很可取。另一种方法是突出重点。抓住每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和美学著作,尽量把它们讲充分一点。对于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点人物的前后作简略的介绍,或者作为背景材料来处理。这就是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的“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我决定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处理方法,比那种不分轻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并列起来介绍的方法,更能显示中国美学遗产的精华和价值,也更便于我们把握中国古典美学的体系和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规律。因为如本书《绪论》所说的,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潮,总是集中地反映在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学思想家的著作当中。
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处理好点和面、点和线的关系。所谓点和面的关系,就是一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著作)和这个时代的美学思潮的关系
西方美学史的读后感【第四篇】
西方美学史的读后感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篇1
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的一部美学史教材。自从它在1963年初次问世以来,不仅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普遍重视,也获得了海外读书界的好评。朱先生在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他编写时的立意说:“我们只就每个时代中挑选几个重要的代表人物,对每个代表人物也只约略介绍他的主要论点,挂一漏万是势所难免的。挑选的规范是他们要确实能代表当代的主要思潮而且可以说明历史开展线索。”全书按历史开展的顺序,次序递次概述了古希腊罗马以来欧洲一些重要美学家的论著。它以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开展、演变和斗争为纲,对美学史上的几个基本问习题:美的本质、形象思维、典型人物和作为创作方法的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作了相当细致的分析介绍,并对不同时代的美学家对这几个或其中某一个问习题所持的基本主张,以及他们在美学史上的建树与得失都给予了相应的评价。
就以“美的本质”来说,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对于美学中的这个基本问习题的看法,是各各不同的,甚至是千差万别的。朱先生将他们的看法大致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即: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理性与感性的关系。有的强调形式,无视内容;有的只重内容,轻视形式;也有的企图使形式和内容、理性和感性按照他们的需要而互相结合。在详细阐述时,又根据不同时代、不同派别的美学家对这个问习题的答复,有所侧重地分别介绍了古典主义美学(古希腊时代)的“美在物体的形式”说;新柏拉图主义(古罗马)和法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思想,则又提出“美在于完善”(即“天意安排”的合理性)。英国十八世纪的经验主义美学把“美的本质”这个问习题的重点,从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分析转到对美感活动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分析。所以他们强调:美在于愉快。而法国启蒙时代的美学,以狄德罗为代表,主张真善美相结合。在详细说明什么是美时,狄德罗提出了一个新的论点:美在于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美学,从康德到黑格尔,看到了他们以前的美学史上内容与形式、理性与感性互相割裂的场面,于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提出了美在理性内容表现于感性形式的论点。诚然,他们两个也各说各是。康德用主观唯心主义来调和形式与内容、感性与理性的矛盾;黑格尔则站在客观唯心主义立场来阐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前者的内容是超验的理念,而后者的内蕴则是绝对精神。十九世纪中叶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在美学史上最大的,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奉献是,竖起了美是生活的大纛。
作者在介绍不同时代及不同学派的美学思想时,做到了“史”与“论”的结合,因而相当清晰地给读者勾勒出了西方美学思想开展的一个基本轮廓。他不是把美学史上各种流派当作是孤立于社会之外的纯思想材料来加以介绍,而是把它们放在特定时代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尤其是阶级根源上来进行分析,同时还扼要地说明了它们在历史上的承续关系。例如,朱先生在介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
奇等艺术大师对于最美的形式所持的论点时,不仅将其同古希腊罗马时代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及圣托马斯关于形式美的看法相比较,相鉴别,并且还指出它对后来德国启蒙运动时代文克尔曼、莱辛以迄于康德等人的形式美的影响。这样,就便于读者把了解到的有关形式美的知识串连起来,既见出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美学家在形式美这个问习题上的不同论点及其不同的侧重面,同时又能见出形式美的思想在美学史上的一个衍化的过程。这种“史”与“论”的结合,应该说是《西方美学史》的显著特色之一。
《西方美学史》是一部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欧美的美学思想开展史。西方美学史源远流长,著名的美学家、著作和流派极多,影响遍及世界,这是一部影响深远的著作,对于后人深入探究美的含义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美学史读后感篇2
很早就想读一读关于美学的理论,半辈子过来了,对于“美”的实践可谓不少,也追求美,虽然自己其实不美,但对于美总是在向往,也常常在想,“美”终究是什么?一天,逛书店的时候,买了本《西方美学史》,化了一定的时间,总算囫囵吞枣地把它给读完了。
这本书非常值得一读,我常常被书中精彩的阐述而击节赞赏,正如作者所说的,一部美学史其实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犹如我们对于“美”的认识,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思想境界和追求、品格。在这本书中,我所感受到的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搏的跳动,是谢林所说的精神还乡的历程,从这里,我看到了东西方文明的相似与不同。早期的西方人精神开展历程与我们东方人有其相似之处,其最早的艺术活动都是与神有关,虽然其表现形式不同,古希腊的神话、史诗、悲剧和喜剧,在我们中国则是对神的膜拜和占卜,西方有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中国也有,只不过过去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其实这是人类成长的历史,现在想起来,我们欠缺的知识真是太多了。
假如没有美,这个世界就没有意义,人生也没有希望,这里,美的概念非常宏大,它一应俱全,所以又可把它称之为人的心灵,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被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环境所左右,会困惑,读一读美学吧,知道一些人类童年的历史,了解人类是怎样从远古走过来的,你会更清楚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世界中的人,包括你自己。
苏格拉底如是说: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的灵魂。
迈开这一步,请从认识“美”开始。
下一篇:鞋匠的儿子读后感【优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