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大班数学《分一分》教案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分一分》【第一篇】

一、教学内容:数学活动《分一分》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2、主动的参与操作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三、教学准备:

1.贴绒图片(红色6个,蓝色7个)

2、《幼儿画册》,胶棒。

3、投影仪、电视机。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能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初步理解单双数含义。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谈话讨论、示范练习法、图片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圆片片导入,引起兴趣,引出主题。

1、师:今天有些圆宝宝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我们欢迎他们?

2、提问:数一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几个蓝色圆宝宝?

1、欢迎圆宝宝。

2、数数有几个红色圆宝宝、蓝色圆宝宝。

通过圆片片来班级做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出下面的重难点学习。

二、通过观察和谈话,学习10以内的单双数。

1、将6个红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双数。

(1)指导语:看,我们的红色宝宝们先来到了我们教师门前,他们2个2个手拉手进行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拉的?

(2)提问:6个红的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2、将7个蓝色圆片两个两个手拉好,引导幼儿观察,感知单数。

提问:7个蓝色圆宝宝2个2个拉好,一共分了几对呀?分到最后有没有剩下的?

3、小结:什么是单数,什么是双数。能够两两拉手没有多的的数字就是双数,多一个单的没有朋友拉手的数字就是单数。

1、幼儿感知6个红色圆片片是双数。

2、幼儿感知7个蓝色圆片片是单数。

3、倾听教师小结,知道单双数的含义、特征。

幼儿是很容易进入情境的,而且形象生动的游戏角色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主要环节主要通过数一数、拉一拉和学一学的几个环节,循序渐进的来学校10以内的单双数,方便幼儿更加容易理解并区分单双数的不同,通过拉一拉的环节,能够让幼儿更加直观的理解单双数。

三、巩固练习,熟记10以内的单双数。

1、操作练习:分豆豆。

请幼儿先数数盘子里的几颗豆子,然后将豆子两个两个的分,分到最后看看有没有剩下的,剩下几个?并记录下来。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3、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1、幼儿练习分豆豆,并记录结果。

2、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完成《幼儿画册》上的内容。

《分一分》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教案【第二篇】

活动设计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有的小朋友时间观念比较淡薄,做事拖拉的情况比较普通。那么,该如何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设计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知道时间的不可塑性。

2、知道一分钟在时钟上如何表示。

3、懂得参与各项活动都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为入小学作准备。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一个大闹钟和一分钟计时器,(ppt)课前让幼儿认识整点和半点。

2、幼儿操作材料若干,弹珠若干、筷子、记录纸、笔、小筐子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闹钟引题,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1、复习、巩固认识时钟。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认识吗?(钟)你们真的都认识?我要来考考你们。

师:这根粗粗的、最短的针叫什么?比时针稍微细一点长一点的叫什么?那这根最细最长、走的最快的针叫什么呢?

师:这钟面上的三根针哪一个走一圈表示一分钟呢?那一分钟有几秒呢?数一数。

2、教师总结:一分钟有60秒。

3、感受秒针无论从哪来开始走,只要走一圈又回到开始的位置都表示一分钟。

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让幼儿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4、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5、感受一分钟。

师: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那我们来感受一下吧?

6、教师总结: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可能觉得一分钟很短,但像现在这样静静地坐着等也觉得它蛮长的。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幼儿动手试试?

(1)欣赏成人一分钟内能做什么?(ppt)

(2)教师总结:这些大人厉害吧,一分钟内能做这么了不起的事,那我们小朋友想不想也来挑战一下,接下来我们要玩一个《挑战一分钟》的游戏。

2、游戏一:山上有个木头人

3、游戏二:一分钟内不眨眼

4、游戏二:夹弹珠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然后把它记录在记录表上。

B、请幼儿介绍夹弹珠的方法,传授经验。

C、幼儿再次操作,分享成功。

D、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夹的多,有的小朋友却夹的少呢?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抓紧时间了你完成的任务就多了。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刚刚我们用了很多个一分钟,现在还能回去吗?

2、教师总结:时间过去了就不能再倒回了,所以我们小朋友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让时间白白浪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在一分钟之内把玩具收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根据本班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以幼儿感兴趣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节课,让幼儿充分感受一分钟。活动的准备分为知识准备和物质准备,教师能充分为幼儿准备感兴趣及富有挑战性的操作材料。幼儿的知识准备,开展活动前幼儿已认识时钟,并懂得一分钟时间的概念。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情景及图片,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时间的重要。但是在游戏活动中我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去说,由于教师组织活动比较紧张,所以导致整个活动教师的语言过多、语速较快,活动时间没有很好的支配。通过本次活动让我成长了不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好的结合新纲要,学会如何有机地总结、提升幼儿的探索发现,同时我也要掌握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征、知识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索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分一分》教学反思【第三篇】

教学目标:

1、认识“零、闹、钟、哈、欠、迟、决、悔、叹”9个生字。会写“欠、元、包”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情地朗读一、二自然段。知道时间的宝贵,不能浪费时间。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与朗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具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

正式上课前,安排全班做两件事:

请大家用一分钟时间跟你的同桌交流你中午来学校途中的见闻。

现在,请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能在一分钟里坚持得最好。

然后让同学谈感受。

总结:大家都说一分钟做体力劳动更累,是啊,同样是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我们今天就老学课文《7.一分钟》,大家肯定对“一分钟”的体会更深。

齐读课题7.一分钟。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请学生听清楚字音。

2、自读,注意不会的地方多读几遍。想想课文发生了哪些事情?

3、反馈提问: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呢?原因就藏在课文的句子里。谁愿意帮元元把这20分钟找回来?找到的请举手。板书。

三、识字教学

1、出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

dīnɡlinɡlinɡ nào zhōnɡ hā qiàn chí dào jué dìnɡ hòu huǐ tàn qì

丁 零 零 闹 钟 哈 欠 迟 到 决 定 后 悔 叹 气

自主认读、识记

2、拼音去掉再识记。

3、出示带拼音的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

línɡ nào zhōnɡ hā qiàn chí jué huǐ tàn

零 闹 钟 哈 欠 迟 决 悔 叹

4、去拼音再识记,交流识记方法。

在这过程中指导学生正音,注意读准翘舌音“钟、迟”,后鼻音“零”,鼻音“闹”。注意“欠”在“哈欠”一词中读轻声。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从什么渠道或用什么方法认识的。如:

(1)熟字加偏旁识字:钟、零、闹、哈、迟

(2)熟字换偏旁识字:快一决、海一悔。

(3)猜谜语识字:“大门里边是市场’’(闹)。

(4)运用汉字构字规律识字:哈、叹、钟、迟、悔

5、游戏巩固。

6、扩词练习“闹”“欠”

四、指导朗读课文一、二段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说说元元心里为什么会这么想。

3、打哈欠,翻身应该是在干吗?

4、带着你的理解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讨论:元元为什么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会想些什么?

(1)先让学生自己读书感悟,体会元元当时着急的心情;

(2)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想法,揣摩元元的心理;

(3)派代表到全班交流;

(4)通过朗读表达元元当时的心情,注意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2、随文训练本段的语言点

(1)“背”是多音字;

(2)用“要是……就……”造句。

3、设置悬念:元元接下来能顺利到达学校吗?他在路上还可能遇到什么麻烦吗?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指导写字“欠、元、包”

特别强调“包”字里边是“巳”,不是“已”。

附板书设计:

7、一分钟

多睡一分钟 → 迟到20分钟

红灯亮了 汽车开走了 走到学校

分一分教案【第四篇】

分一分

城东小学:倪颢文

教学内容:

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上期数学,第五单元教科书71页例1例2及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四第3题。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概念。

2、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平均分。寻找“平均分”的方法,为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作准备。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团结合作精神。

4、在课堂中渗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安全及整理物品等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磁性教具(五角星)。学生用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问好)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来动手分一分。

二、理解平均分, (一)教学例1

1、先看这道题,(出示例子和6个五星图)读题,有6个五星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分成2堆也就是分成2份,现在请每个同学拿出(老师帮大家准备好的)六个五角星,动手分一分。咱们来比一比谁的分法最多。

2、小朋友们很快就分好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根据学生说的在投影仪上演示,(分成3个和3个),哪些小朋友是这样分的,举手给老师看看。还可以怎样分?(可以分成1个和5个,)哪些小朋友是这样分的?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可以分成2个和4个)真不错,是这样分的小朋友举手?

3、孩子们真能干想出了三种分法,这三种分法,你觉得哪一种最特殊?为什么?

生:分成3个和3个的最特殊,因为每堆五星分得同样多。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指着分成的2和4,1和5)这两种每份的个数同样多吗?(指着分成3和3)而这一种啦?每份分得的个数怎么样?(同样多。)像这种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

4、指着另两种分法问:这两种是平均分吗?为什么?(因为不是同样多)对了,必须是每份分得同样多才叫平均分。强调同样多。勾画板书。

5、来,孩子们我们一起来齐读两遍。

(二)巩固平均分

1、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那小朋友们能判断吗?(能)先把五星放在小筐里然后看黑板,看哪组小朋友最先放好。出示图片 (1)3、3、3、3个苹果 (2)5、3、4、4个作业本 (3)5、5、5、5个玩具

这里有三组图片大家看看哪些是平均分,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平均分的,说到每份同样多)

指着第二组,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每份不是同样多,所以不是平均分。

第三组图片让所有学生一起回答。

2、真棒,老师还要考考大家

①出示要求:看这道题(在投影仪上出示题目)把8颗五角星分成4堆,可以怎样分?②理解题意:只要分成4堆,你喜欢怎么分都可以。③请同学们拿出8颗五角星,动手分一分,看看谁能想出和大家不一样的分法,开始吧。谁愿意上来分给大家看一看呢?让一名学生到演示台上分。④汇报结果:大家请看(每堆两颗,这种分法就是我们刚才学过的叫什么?)哪位小朋友还有其他不同的分法,(学生说老师动手分,并让大家判断是不是平均分,如学生没有其他的分法,再由老师演示)。老师刚才也分了一下,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分的吗?(在投影仪上分出1、2、2、3),老师分的这种是不是平均分?(不是)为什么?那你能想个办法把它变成平均分吗?(学生上来演示)孩子你真聪明,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老师也有东西奖励给他。你们是这样想的吗?真能干,也把掌声送给我们自己。

三、合作探究,学会平均分,教学例2.

1、好,先把小棒收起来,然后坐端正。老师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最先坐好。老师这儿又有新的任务要交给孩子们了,老师这儿有12支铅笔,要平均分给3个孩子 ,我们要怎么分呢? 2、4人小组讨论有几种分法。(小组活动讨论) 哪个小组愿意来给大家展示一些?一人说一人操作。 师问: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呢? 就是每次分同样多。

3、练习

那接下来咱们来个比赛,怎么样?咱们比一比谁最棒,最先完成这道题。出示题目:分一分,圈一圈。4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4个装一袋就是每次圈几个。(4个)好,这道题在我们书上73页,现在小朋友们可以打开书把这道题完成。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把一位学生书本放在投影仪下,说然后说一说。

四、课堂练习

1、小朋友们学得非常不错,我们再来做一道练习怎么样?看书上74页第3题,读题,看谁最先填出来。学生独立完成,再订正。填对的小朋友举手。

2、怎样平均分,看来大家也会了,小朋友们还记得刚开始上课时,我们还有问题不知道怎样解决,那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再出示主题图。)这里有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完成其中这一个好不好?5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这幅图啦我们书上也有,翻到70页看一看。小朋友们自己想办法分一分。分好后指名学生说答案。

五、课堂总结

孩子们,今天,你们表现得真好,那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又有哪些收获呢?什么叫平均分,还记得吗?一起说给老师听一听,起。哦,小朋友们的收获还真不少。好,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小朋友们再见。

六、板书:

分一分

1、

2、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的方法:每次分同样多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到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从学生熟悉“喜洋洋和美羊羊”分五角星的故事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三种分五角星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五角星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 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分两份同样多,通过教师的板演圈一圈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份数,每份的个数。尊重学生的个

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让学生回到不是平均分的分法,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摆一摆圆片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每份分得同样多,通过比较、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

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2支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

5、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练习题的最后一题处理的有些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看明白图的意思,再圈,就更好了。

3、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些有关“平均分”的事例,学生找的都很好,只是表述不是很清楚,教师应抓住动态的生成资源,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平均分”为什么不是。 这节课学生在操作中体验了平均分的分法,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学生在操作中学会新知,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15 572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