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古诗《登鹳雀楼》【推荐9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白日依山尽,苍茫云海间。登高望远,壮丽河山尽收眼底,激发豪情壮志。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大班古诗《登鹳雀楼》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1

执教:安徽省滩溪县实验小学 赵远利

评析:特级教师 胡淑芳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幻灯、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自由读。

3指名读。

4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画好再涂上颜色。

7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四)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师小结。

【评点】

该教学设计理念新颖,注重创新思维、想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 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采用读、想、议、画、写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2

学科:语文       授课年级:二年         设计人:牛超

章节名称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登鹳雀楼》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这是唐朝王之涣到鹳雀楼游览时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这首诗前两句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后两句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学习者分析

这首诗的内容较简单,大部分学生都已能熟读背诵,在诗意分析上无须花太多的时间,可以让学生课外找一找王之涣的其他诗,介绍给大家,以丰富学生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自读自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借助图画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主中心句(诗眼),体会诗歌所阐明的道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能把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体会诗词包含的哲理。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游玩一番。看,这是哪里?(出示鹳雀楼图片)

师作介绍: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西15公里古蒲州城郊黄河之畔,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鹊(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废毁于元初。可惜鹳鹊楼到宋以后被水淹没,后水退却。由于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

2.你想去那里看看吗?快让我们出发吧!

3.播放相关视频。

1、生作简单的预习交流。

2、观看视频,交流体会。

5

结合多媒体和学生的预习已知引入学习内容,奠定情感和认知上的基础。

整体感知

1、   齐背古诗。

2、   交流预习成果。(师相机引导)

1、   齐背古诗

2、   交流。

10

通过一年级的古诗词背诵活动,学生已会背该诗。所以结合预习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是省时高效的。

合作探究

1.自读古诗,把不懂的字词圈出来。

2.看看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3.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1)结合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太阳下山了)哪个词表示太阳?哪个字表示下山?说明当时是什么时候?(傍晚)

(黄河流到大海里去了)你从哪个字看出是流到大海里?(入)

(2)指名读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3)这两行诗写的是诗人在鹤雀楼上看到的景象,请你连起来说说,他都看到了什么 (天边的太阳沿着山头渐渐落下去了,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流向大海)

(5)让我们也一起站在楼上看一看……朗读诗句。

4.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1)采访:你看到了什么?你还想看到什么?看这些够不够?如果想看更多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呀?

(2)出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理解意思“欲穷千里目”是什么意思?(要想把很远很远地方的景色全看在眼里) “更上一层楼”是什么意思?(还要再登上一层楼)

(4)连起来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5)朗读诗句。

5.“更上一层楼”已�

6.说说全诗的意思。

7.朗读全诗。

1、   读诗,划词。

2、   看图片,交流。

3、按要求学习第一、二行诗句。

4、按要求学习第三、四行诗句。

5、交流现实生说中的用法。

6、指名说。

7、感情朗读。

12

在平等交流的气氛下,师生共同合作理解古诗。

学习生字

1.观察每个字,说说它是什么结构。

2.师在黑板上范写,生书空。

3.说一说什么字怎样写。

1、交流

2、书空

3、交流后描红

8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看到:白日 山 黄河

想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3

教材简析:  《登鹳雀楼》是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上册的第17课,作者王之涣,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能初步学会借助插图、工具书等途径学习古诗。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读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法、学法:

一、做必要的讲解和说明。对作者和鹳雀楼教师做一些详细的说明,帮助学生来理解这首诗。

二、从指导读出停顿入手,教给学生“音断而意不断”的方法。这样可以快速地读出诗的韵律美感。

三、学法随评语等途径渗透。教给学生“利用手中资料或插图来帮助学习古诗”的方法。弄懂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自读自悟,鼓励质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教师根据具体情况来使学生从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认识和提高。

五、引导合作在合作中探索规律,了解方法,理解全文大意。

六、结合实际拓展延伸,突破难点。结合学生实际来深层次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到山西永济县去看一座楼,(出示图片)这是一座三层的楼阁,因为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飞来休息,所以被人们称为“鹳雀楼”。伸出手,和我一起写写它的名字,师生齐板书。(加拼音,小字头加“隹”字旁。)谁来叫叫这座楼的名字呢?(指多名学生读)

2.鹳雀楼刚刚建好的时候还不怎么有名气。唐代时候,有一位名叫王之涣的大诗人来到这里(板书:王之涣),他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想。从此以后,这座楼就名扬四海啦。这首诗的题目就叫:登鹳雀楼,谁来读读课题。

3.诗中到底写了些什么呢?打开书,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这首千古名诗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小朋友先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

2.(出示全文)指名读,检查读诗。让同学们发现他们读的时候字音方面有什么地方值得学习。学生一起学学他们,把生字再读一读。指名做小老师带读。

3.老师读一读这首诗。学生仔细听一听,老师的读法有什么不同?指导:读出节奏,要在每行的前两个字后面停顿!

4、一起学着老师在书上标出停顿的地方,然后练习读一读,指名再读,齐读。

三、精读课文:

1.常言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说说诗中哪些内容是诗人登上楼阁时看到了?哪些内容是写他想到的呢?

2.登鹳雀楼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请小朋友读读第一句,然后看看图想一想,再说一说。

交流:

(1)指名说。点拨:*着山在诗句中就是“依山”。太阳下山了,就要看不见了,就是诗中的哪个字啊?“尽”就是“完”了。那“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

(2)再指名说。多美的夕阳下山图呀!提示:“黄河入海流”我们可以调过来理解——就是“黄河流入海”。

(3)(条条江河通大江啊!)诗人在楼上看着黄河水流向大海。想象着黄河水进入大海的场面。想去看看黄河水流入大海的场面吗?播放录像。(叙述:一泻千里的黄河水,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一直向东汇注到浩瀚无涯的大海。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

(4)看了录像,你觉得黄河怎么样?——能用朗读来表现黄河入海的雄浑的气势吗?指名读,师评(你边读边想,所以读得好!很有气势!)男女比赛。

(5)师边深情地叙述边板画: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正挨着连绵起伏的群(西)山下沉,脚下的黄河水正滚滚地流入大海。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让我们再把这句话连起来好好的读读。(师生齐读!)

3.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情不自禁地想到——(生齐读)读了这句,头脑里有什么小问号吗?(重点:欲穷更千里目)谁能帮帮他?你是怎么知道的?(表扬,联系上下句理解,会学习!)故事中有些字很难知道意思,其实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来查找答案。今天,老师查找资料,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老师出示词语意义)。现在能完整的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自己读读诗,看看字意,试着说说,一会儿我们全班来交流。(工具书的作用真不小,这么快就解决问题了。)

4.诗人说的再登一层,真的是让我们再登一层吗?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吗?小松树长之所以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板贴:登高才能望远)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过类似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合作的力量是最大的。现在请你们和同座伙伴合作把把诗人登楼后看到的和想到的连起来说说,好吗?(看得出你们一节课都在认真听!好样的!)

6.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老师要奖励你们,我给你们配乐配录像,请你们来配音,一边读一边想像诗句中的画面,可以加上自己的感情,甚至动作。相信你们这次会读得更好。现在你们就是大诗人王之涣了,试试看——个人读,齐读。

7.小朋友读得多好呀!让老师更喜欢这首诗了。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谁来试试?(学得好,记得牢啊!向你们学习!)

8.回去我们也像这样把古诗背给家长听,告诉他们诗意和作者,能行吗?

四、总结、延伸

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经常被别人用在学习、工作等许多地方用来鼓励自己或别人呢!当我们的班长被评为校“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荣誉,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王之涣是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诗人,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成年后,曾做过官,但被人诬告就辞去官职。游历祖国名山大川结交文坛名人,前后达15年之久。后又当官,业绩显著,就要高升时,不幸得病去世。但性格豪爽,他的诗写得非常好,《全唐诗》中存有六首绝句。其中《登鹳雀楼》和《凉州词》最为有名。今天,咱们就来欣赏另外1篇千古名诗—《凉州词》。这首诗又写了什么呢,你们可以试着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回家后啊研究研究,下节课我们来交流,好吗?

3.从你们的话中,老师感受到了你们那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决心。是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要想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穷千里目”!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读出对这首诗的新的理解、感受。(配乐)最后老师要奖励你们,送你们一句祝福的话。 (示:祝小朋友身体健康,天天开心,学习更上一层楼!)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4

课题:登鹳雀楼

教材简析: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前两句写了作者登楼时见到的雄伟壮丽的景色。后两句由景生情,抒发了作者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富有深刻的哲理,常用来说明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的道理。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古诗的意境,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重点、难点: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文的神奇与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

设计思路: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解诗题、知诗人

(课件示鹳雀楼图)

简介鹳雀楼:很久以前,在我国山西有一座楼阁,出示“鹳雀楼”词,指名读。

因这座楼上常有这种叫“鹳雀”的鸟飞来栖息,所以被人们取名为“鹳雀楼”。鹳雀楼,又名鹳鹊楼。与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齐名,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后被黄河洪水冲没。

鹳雀楼初建时不怎么有名气的。自从唐代的一位大诗人登上这座楼后,作了一首诗,自此,这座楼就名扬四海了。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出示“登”,“登鹳雀楼”就是登上鹳雀楼。谁登楼? 指导读题,登︱鹳雀楼

过渡: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

二、初读检查、整体感知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检查生字 ,纠正“欲、穷、入、更”的读音。

3、指名读整首诗。

三、品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

1、学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看图,思考:诗人和他的孩子登上楼,看到了什么?

指名交流,指指图上鹳雀楼、诗人、太阳、黄河的位置。

1)在图中找一找“白日”。“尽”是没有、完的意思,那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太阳怎样呀?

师画群山、白日。让学生说说太阳应该画在哪?理解“依山”。

结合图说诗句“白日依山尽”的意思。

2)王之涣和他的孩子还看到了什么?黄河水流是什么样的呀?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播放黄河水奔腾的录象)交流。黄河水最终流到了哪?

结合图,用上刚才的词说诗句“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从这句诗的哪个字知道黄河水流向大海?

3)指导朗读:黄河入海的源头在鹳雀楼上是看不见的,因为离得很远很远,作者这样写是他在发挥……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呀!读出黄河入海的雄浑气势。

指名读,男女比赛读

4)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见。再结合图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景色。

5)仔细看一看插图,想一想,他和孩子会做什么,说什么?

6)诗人观察的视野是多么开阔呀!这气象是多么雄浑啊!再读出这壮丽的景观。

齐读两句诗

2、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过渡:诗人他在鹳雀楼的哪里呀?看着这样壮观的情景,诗人不禁思潮起伏,他想——

1)千里目指想怎样?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要—— 哪个字表示还要登楼?出示“更”。只要再登一层就足够了吗?

站得越高,看得越远。诗人想:要想——,就必须要——。

2)板书:登高才能看得远

3)这两句诗是诗人登楼所想,也是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更上一层楼”已成为千古名句。人们常常用来指奔向更新的高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层楼?

指名说

4)指导朗读: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欲穷千里目!再读这两句诗。

四、诵读古诗

1)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古诗《登鹳雀楼》,喜欢吗?配乐读。

自由练习,指名,赛读,齐读。注意引导读出诗的节奏。

2)指导背诵: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这首诗先写……再写……

闭上眼睛背

3)从你们的背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4)这里有楼、有诗、有情、有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登此楼,真有凌空欲飞之势,即可鸟瞰那波涛滚滚、浩瀚无涯的黄河,感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配乐齐诵全诗

五、拓展积累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介绍 :这首诗描写了西北边塞重镇凉州一带雄奇壮阔又荒凉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守卫在那儿的将士的艰苦。

生读一读、背一背。

六、写字

区别:人跟入

其他的字学生自己写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2、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背诵古诗吗?说说自己背的是哪一首?会背的同学一起背诵。(评价:同学们背得真好)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有许多描写了祖国的壮丽河山。一千多年以前,在黄河岸边有一座三层的阁楼,因为时常有一种叫“鹳雀”的鸟儿飞到这里休息,所以人们称之为“鹳雀楼”,(板书:鹳雀楼,标注拼音)。谁来读读这座楼的名字?(指名读、齐读)

2、鹳雀楼刚建好时不怎么有名气,到了唐代,有位叫王之涣(板书)的大诗人登上这座楼,作了一首诗记录他的所见所想(板书:登),从此以后,鹳雀楼也就名扬四海了。这首诗也被后人� 这就是《登鹳雀楼》(指名读,齐读)

3、诗中究竟写了些什么?就请大家打开书本的第114页,自由读一读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刚才大家读得非常认真,请大家找出诗中哪些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的。(生自由说,相机评价)

课件展示:登、雀、楼、依、入、欲、穷、目、更(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扫清了生字障碍,读起诗来也会觉得轻松自如了。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相机纠错和评价)

3、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起劲儿,老师也想来读,同学们仔细听,老师读得怎么样?

诵读古诗一定要掌握好节奏,要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请同学再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度,指名读、齐读)

三、精读古诗

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读一首古诗的时候,脑海里要想象出一幅美丽的画,同时在欣赏如画的风景时要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出示插图),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看到些什么?(生自由说,相机指导。)

白日指的是夕阳;依是指依靠、依偎;尽是指没有了、消失了。

远处的青山郁郁葱葱、连绵起伏,夕阳伴着余辉映红了天边的云霞渐渐西沉,消失在群山之巅。多美的夕阳下图啊!(板书:夕阳西下)诗人情不自禁地吟诵道:白日依山尽(齐读)

2、(出示视频)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语?(生自由说,相机指导)

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奔腾不息。请找出诗句读出你看到的黄河水雄浑的气势。(指名读,相机评价,板书:黄河入海)诗人当时和你们一样见到脚下滚滚流淌、生生不息的黄河水凭借势不可挡的力量,奔腾咆哮一泻千里,一直向东汇入浩瀚无垠的大海。他又情不自禁的高声吟诵道:黄河入海流(齐读)

3、你还能想到那些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诗句吗?(生自由说)

出示课件(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

4、眼前壮美的景象已经让诗人陶醉,他有没有感到满足呢?(没有)从哪一个词看出来了?

欲是想、要的意思;穷的意思是穷尽;千里目指千里之外、目之所及的风景。

诗人并不满足所能看到的景致,他还想领略更加遥远更加壮美的风景,于是他登上了鹳雀楼的最高层,尽可能让一切美景尽收眼底。于是他高声吟诵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齐读)

大家一定还记得《小松树和大松树》的故事吧,小松虽然长得矮但能看到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他拖起来的呀!(齐读)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板书)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正是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因此也成了千古名句。

大家还会在什么地方听到别人对你说这样的话呢?(生自由说,相机启发指导)

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也要记住“站得高就能看得远”的道理,在取得一定的成绩时,千万不能骄傲,要为自己制定更为远大的理想,并为实现这个理想不断努力奋斗。因为我们要坚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棒,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段优美的音乐,相信大家在这段音乐的帮助下一定能读得更好。(点击音乐)让我闭上双眼静静聆听,想象着如同诗人一样,登上鹳雀楼,看到了夕阳西下的静美、黄河奔腾的壮观,再次美美地吟诵《登鹳雀楼》。

四、总结

今天,我们循着诗人王之涣的足迹,诵读了他的经典诗作,领悟到登高望远的道理,最后从每位小朋友一句祝福的话:祝你们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夕阳落山

黄河入海

想      登高望远

《登鹳雀楼》案例分析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堪称唐诗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写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宕开一笔,由实而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色辽阔、气象雄浑的意境,显出诗人博大的胸怀。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作为二年级的孩子大部分应该比较熟悉了,所以这节课的设计之初,我就考虑到以学生为主题,课堂上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接受文化熏陶,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完古诗《登鹳雀楼》后,对此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一、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他们对于古诗《登鹳雀楼》已很熟悉,多数学生在课前已经能读、能背了。但古诗这种语言形式是一种结晶体,蕴藏着很深的智慧和哲理。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所谓的能背,仅仅是一种机械记忆,有些学生连诗中的一些字还不认识,字音读不准,字形不清楚,对于诗意及蕴含的道理还不明白。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这方面的学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在理解字意和诗句的基础上,读好、背好这首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

2、对学生能力经验的调查

二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运用已有的读新课文的方法来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自由读诗文的基础上找出生字,对于学生易读错的字词进行重点指导、纠正,如:“登”“层”是后鼻音,“鹳”是三拼音,“楼”的发音要到位等等,真正把字词教学落在实处。

二、借助多媒体课件,指导感悟,积累迁移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何才能使抽象概括的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明晰的印象呢?在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点来落实。

1、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活用课文插图,入境悟情

课文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动态的视频与静态的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感知那种美好的情境。如学习“白日依山尽”时,我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看图,让学生形象感知到傍晚夕阳慢慢落山的美丽景色。学习“黄河入海流”时,利用视频短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较难观察到的黄河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图、文、声立体输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进行朗读的指导,使文字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学生脑海里越来越明晰,从而真切感受到黄河水流进大海的那种磅礴气势,这样感悟内化,有感情地朗读便水到渠成了。

2、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运用

诗文的前两句着重于写景,我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联系其他写景的诗篇,感受古诗文语言的精妙和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力图让学生从心理上更加喜爱诵读经典的古诗词作品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情悟道

体会古诗所蕴含的道理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联想之前学过的1篇课文——《小松树和大松树》,小松树长得埃为什么能看到很远的地方?那是因为他长在山上,启发学生感悟出古诗所蕴含的“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之后联系生活实际,知道了要想取得更大的进步,还要不断努力。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体验,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突破了这个难点。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识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提示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黄河吗?它是我国第二大河。从青海省流出,经过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省区,在山东流入渤海。在黄河流过的山西永济县有一座著名的高楼,叫鹳雀楼。(板书部分课题:鹳雀楼)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傍晚,诗人王之涣登上这座楼,看到远处太阳正在慢慢地落下,楼下滔滔的黄河水奔流东去,兴奋不已,写下了一首诗(板书“登”完成课题)《登鹳雀楼》。

齐读课题。注意读准“登”字。

这座楼后来被黄河水冲毁,但是这首诗,却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要求:

1.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本课要求掌握和要求认识的字,读准每个字音。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楼 入 穷 目 更 层

登 鹳 雀 依

2.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五、了解课文大意,指导朗读

1.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指导看图:远处,太阳靠近山头,慢慢地落下去。楼下,黄河水奔腾着,流向大海。

2.读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教师示范读出夕阳夕下、河水滔滔的情境,再学生反复练读。

3.眼前的景象吸引着、鼓舞着诗人,他想怎么样?读第三、四行。

教师讲解: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物,就对自己说,我应该再上一层楼。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联系登高活动,明白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4指名读: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5.朗读课文。以不同形式反复练读。

六、识字、写字指导

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穷:上边是穴宝盖儿,写法与宝盖不同。

目:比“日”多一横。

更:第一笔横较短,是间为扁“日”,第六笔长撇顶在横中,直穿“日”后撇向左下方,捺起笔在“日”的左下方,撇捺要平衡。

层:外面是“尸字头,里面是“云”字。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七、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八、复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包括要认识的字)。

练习背诵。

以个人、小组、全班等形式练习背诵。

3.完成课后练习3。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2、学习吟唱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ppt、flash

活动重点:学习吟唱古诗。

活动难点: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知道个别词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师:噢,看到了一座塔楼。其实,这座塔楼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鹳雀楼。很久以前,有一位叫王之涣的诗人,他登上了这座鹳雀楼,看到了很美丽的景色,于是就写下了这首古诗《登鹳雀楼》。

2、欣赏古诗

师:诗人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才可以写下这么美的古诗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古诗吧!

二、理解古诗大意

1、出示落日图片,理解诗句“白日依山尽”。

师: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那太阳是怎样落下去的呢?

师:太阳挨着大山慢慢地落下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白日依山尽”这句诗句。出示诗句“白日依山尽”。

2、出示黄河图片,理解诗句“黄河入海流”。

师: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

师:这条河叫黄河,黄河流啊流,流到大海中去了。诗人看到这个画面,于是就写下了“黄河入海流”。出示诗句“黄河入海流”。

2、理解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现在诗人站在鹳雀楼的底楼,但是他想要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那他该怎么办呢?(走到更高的楼层上,就能看到更高更远的风景了。)出示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三、幼儿吟唱古诗

1、欣赏吟唱

师:这么好听的古诗,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念一念吧!

2、认字吟唱:根据出示的文字吟唱古诗

3、动作表现

师:现在我邀请你们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古诗的内容。(请个别幼儿演示)

四、结束总结

师:古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说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今天回家有一个任务请你们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可以用到这句话的好吗。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楼,入,雀,依"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朗读诗句中体会到"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境

1、 小朋友,今天我要带大家到山西游玩一次。瞧,(出示挂图)我们就来看看这座亭子以及周围的景色。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回答)

2、你们真聪明!对,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登鹳雀楼》(齐读)

二, 自渎课文

1、有些小朋友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登鹳雀楼的美景了。那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渎课文)

2、我看到小朋友都读得特别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男女生读,小组赛读)

3、大家都读对了,而且都会自己停顿啦,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注意大家的声音应该很和谐。(学生齐读课文)

三,学生生字

1、小朋友读书读得很认真,很正确,可见昨天在家里书读得很好。可是不知道大家生字预习得怎样

2、(出示生字卡片)这一课的生字宝宝很想认识大家,我们先在心里和它们打招呼,待会我请小朋友开开火车。(默读生字)

3、每个小朋友的眼里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现在就请已经准备好的小朋友来读啦!小火车开起来(楼,雀,依,入,欲,穷,目,更)

4、你们真了不起!小火车开得又快又好!你能帮它们找朋友吗

四,写字教学

1、小朋友读得好,组词组得更好,不知道是不是能写好呢 下面,我们一去把其中的4个生字好好的写一写。

2、入:与"人","八"比较。组词:入口,出入,进入。

楼:左窄右宽。右边"米,女"上下各半。"米"最后一笔是捺,"女"第一笔是撇点,最后一笔横稍长,托起上部,组词训练。

3、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2、能说出古诗的意思。

3、学会"欲,穷,目,更"4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上节课我们已初步领略了鹳雀楼的美景。今天,我们将再一次走近鹳雀楼,尽情欣赏美景。不过,在此之前,我要给大家进行一次测试,过关的小朋友才能和我一起欣赏美景。

(出示黑板)先在心里默读,

二、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简介作者。(板书:王之涣)

(2)释题。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永济县。因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楼共三层。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得很多,就在楼上写了《登鹳雀楼》这首诗。指名说出题目的意思。(将学生引入诗境)

(二)理解词句的意思。

1、学生默读诗句,查字典理解词语,并结合词义自己小声说出每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语,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指其中一组讲给其它小组听。

5、小组内互讲。(以上学生活动不少于15分钟,意在培养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尽入海流"的意思。这里教师应向学生讲清:鹳雀楼距离黄河入海处有千里之远,在楼上是看不到黄河流入大海的。这里的"入海"是说明"流"的方向。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第三,四句:理解"欲穷千里目更"各是什么意思 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反复诵读,启发想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默读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物和产生的想法)(板书:看想)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看到的 哪些诗句的内容是诗人的想法 诗人看到了什么 (板书:白日 尽 黄河 流)

2、指图(这就是鹳雀楼。一天傍晚,诗人登上了鹳雀楼,他放眼望去,看到了气势壮丽的景色:夕阳靠着山慢慢地落下去,黄河水滚滚地向大海流去。)

3、学生边想象,边描绘画面。

4、小组内互相描绘。(培养学生观察,理解,想象和表达能力)

5、教师小结设问: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那么看着眼前的景象,诗人有怎样的想法呢 (要想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上一层楼)诗人登高远望,写出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板书:站得高看得远)这两句表现了诗人一种怎样的精神

6、指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7、小结:后两句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蕴含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至今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引导学生领悟哲理,体会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指导朗读,背诵

1、感情朗读全诗。(自由练读,同座互读互评,指名读,大家评)

2、小结。

3、背诵全诗。

大班古诗《登鹳雀楼》 篇9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84

《登鹳雀楼》中生字教学例举

在低年级儿童识字写字过程中,引导他们寻找方法识记和规范书写,会使他们对易出错对象印象更深,乃至永远不能忘记。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我在教学“入”时,先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说:“这个‘入’字有两个同胞兄弟‘八’和‘人’,因为模样长得很像,我以前教过的好多同学都不能把它们分清楚,哪位同学能用巧妙的方法把它记住?”学生听到这个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后,便积极思考,随之纷纷举手,跃跃欲试。

生1:“入”字是撇低捺高连一起,“八”字是撇低捺高永分离,“人”字是撇哥哥拉着捺弟弟。

生2:我能用手做动作来区分。左手表示撇,右手表示捺,左手手指顶着右手心就是“入”,右手手指顶着左手心就是“人”,两只手分开手指相对斜在空中就是“八”。

这时我说:“我们边读顺口溜,边做手势表演记住“入”字,这不更好吗?”在我的提议下,学生们兴趣盎然地学会了“入”字。

同学们练习写“楼”的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把“楼”右下面的“女”写成了“  ”。针对这种情况,我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  ”,然后指着“  ”说:“这个女子真奇怪,总把屁股翘老高,别人胳膊长在肩膀上,她的却长在屁股上”。顿时引起学生一阵大笑,那些没写规范的学生边笑边拿起笔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本文转载自

15 3624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