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实用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五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第一篇】

《梦想的力量》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教师板书“梦想”。请同学们谈一谈什么是“梦想”。

过渡语:“梦想”可能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最美好的渴望。人世间的很多奇迹都源于梦想,并经过不懈的努力使梦想成真。人应该有梦想,并为自己梦想的实现作出努力。

2、同学们,现在请你告诉大家:你的梦想是什么?

小结:同学们的梦想都非常美好!希望你们能够时刻记住自己的

梦想,并使梦想转化成前进的动力。因为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让你创造出无法想象的奇迹。(板书,完成课题)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3、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 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现在就请同学们来阅读这个真实的故事,去感受梦想的力量吧。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抽查读学生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

(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

3、尝试理解“课中的小男孩有怎样的梦想? 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读第一、二自然段:

⑴ 瑞恩产生梦想的原因是什么?

⑵ 指名学生说并指名读“在非洲„„成千上万的孩子因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了。”

⑶ 课件出示文字资料:非洲缺水资料。

(二)小组探究:学习3~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3~13自然段。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

2、学生自学。

3、反馈:(“梦想”怎样实现的)

四、设身处地,升华情感

1、瑞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和父母一起来到了乌干达的

安格鲁,村里的5000个孩子一起出来欢迎他。人们的眼里充满了泪水。这是激动的泪水,感激的泪水。

2、齐读句子,出示:

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有谁会不在此时流泪呢? “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梦想的实现,给安格鲁的孩子们送去了关爱,送去了健康,令安格鲁的村民们感激不尽;而安格鲁村民们的表现,也令瑞恩和父母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幸福。

3、感受: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交流后,出示课件。

五、课外延伸: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最新版)最新文案【第二篇】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

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学生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成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作者(郑板桥)的相关资料;

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

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

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_ 郑板桥为什么给渔民题联?

_ 郑板桥给渔民题了怎样的对联?

_ 这副对联中蕴含了怎样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

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听准字音。

4、通过查字典弄清字音与字义。

斛:量器名,古时以十斗为斛,后来又以五斗为斛。

5、着重强调易错的生字,如:“艘”的笔顺;“骤”的第12笔是“丿”不能丢;“碑”的第11笔为“丿”。

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

1、为生动形象地描绘郑板桥乘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十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

3、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指导朗读。

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

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种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的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

6、分别指导朗读第一和第三自然段。

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

8、回过头再来读这幅意味深长的对联。

四、背诵与积累。

1、背诵对联。2.背诵�

3、阅读课后的“积累”中的文章《斗鸡山上的对联》。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通过课文具体的语段,感受“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感悟作者具体生动的描述。3.原是缺水之苦,而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里人带来了快乐,体会这种写的好处。4.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的珍贵,激发珍惜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及为我们村里人带来的欢乐,教育学生不忘缺水之艰难,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研究中心,初知珍贵。

1、板书课题。提问:见到“水”这样的题目,通常我

二、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整体把握水的珍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水的珍贵的?

2.先总体写水的珍贵,后具体写人们怎样珍惜水的,全文可以分为几段?

三、精读课文,体会水的珍贵。

1.学习第一段。

(1)“珍惜”是什么意思?画出第一段中写水珍贵(或者是说水缺乏)的句子。

(2)交流、逐句引导理解。

①我们一个村子的人……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

②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③你是怎么理解“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这句话的。

(3)再读全段,反复感受水的缺乏,体会水的珍贵。

2.学习第二段。

(1)默读该段,找出写“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的句子。哪些句子描写出那里因缺水而过得很苦。

(2)相互交流所选择的句子,说说理由。着重理解:

①“家家户户都建有水窖……很长一段时间使用。”

②“只有在下雨日子里……洗上一回澡。”

③“在雨中奔跑踊跃……吃来自天空的水。”(你读出了孩子们洗澡时怎样的心情?假如你就是这群孩子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表现你的欢欣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

(4)学习“先是……然后……、只有……才……”的用法。(5)朗读体会。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你从哪里地方感受到这儿的“苦”?

2、交流。重点研究:“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①齐读这句子。②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的什么事?

2、用“▲”标出第四自然段中妈妈的动作。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 思考:如果你是四兄弟中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中是怎样的感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读一读吗?

3、仔细阅读第五自然段,讨论这一自然写的是什么:是写妈妈给我们洗澡的本领高,还是写别的什么?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1、轻轻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是什么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再集体交流。(“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缺水,而“饿”表现出极度的缺水。)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五、总结、拓展延伸。

1、给村里人带来了“苦”,可作者却具体生动地描述水给村里人带来的“乐”。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愈是写用雨水“洗澡”的痛快,愈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痛苦,愈是写“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服,愈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的难受。在这种“乐”中,饱含着因缺水带来的“苦涩”,这样更能深刻体会到水的珍贵。)

2、简介、交流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知识。

3、说一说:你打算怎样珍惜水资源?

作业设计

1、设计两条节约用水的宣传语。

2、写1篇读后感,谈谈你学了本课的感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7、水

雨中洗澡 痛快

水 最珍贵的东西

一勺水洗澡 舒服

习作7

教学目标1、晴朗的夜晚,远眺皎洁的月亮,张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美妙的遐想。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

教学重难点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关于月夜的插图,布置学生观察月夜景色。

教学时数 二课时(其中一课时给学生习作)

一、创设情景,激发想象。

1.谈话,创设情境。在晴朗的夜空你看到哪些有趣的现象呢?(学生交流谈话)

2.描述,激发想象。面对浩瀚的星空和皎洁的月色,我们不禁沉醉其中,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啊飞……

二、激发情感,放飞想象。

1.陶冶情感:配上不同风格的乐曲,让学生看月夜星空图,进入想象的境界。

2.放飞想象:学生在想象中思考、编撰故事。

三、激发练说,追求个性。

1.把自己想到的内容说出来,好吗?

出示要求: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

2.学生小组内自由口述。

3.指名口述故事。

4.组内互相交流、评议。(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指导写法,练习写作。

1.学生自主构思,动笔写作。

2.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习作的题目,文体不限。

3.根据想象的内容确定的形式可以给习作配上图片。

4.完成习作后自读,发现问题自行修改。

5.请同学们把习作读给自己的好朋友听,和他们一起修改。

五、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1篇较好的,1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最后誊写。

练习7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部分

教学准备小黑板等。

教学时数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安排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

(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四、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4)学生在小组中说出自己的建议。(想一想为什么提这样的建议)

3.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最新【第四篇】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班次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认真朗读,通过对伯诺德一家人从容镇静的动作、神情、语言、心理描写去体会一家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读剧本,想想剧本主要讲了什么事?

4、你最欣赏谁的语言,为什么?

(三)演一演

1、学习演第一场戏。

(1)请大家自由读第一场戏(第三自然段),思考:你准备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哪些动作、神态、语言及心理活动来演出她的勇敢、机智。把重点词句用相应的符号圈画出来。

(2)交流。

(3)小结。

尽管情况危急,伯诺德夫人内心十分焦虑,但她还能表现得这么从容、机智,真是了不起。如果让你演伯诺德夫人,你能通过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把伯诺德夫人机智、勇敢的形象表演出来吗?

(4)除了伯诺德夫人,这场戏中还需要哪些角色?(三个德国军官。)演出他们怎样的特点?文中提示我们演好哪个动作?(闯)除了动作,你还能联系第一二节的内容想象一下他们进来会说些什么吗?

(5)杰克、杰奎琳什么特点?

(6)布置任务。演员表演,观众注意看他们的动作,仔细听他们的语言,还要观察什么呢,自己看吧。

(7)评价:演得怎样?

(8)是的,在课本剧中,有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的内容完全可以由演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演出来。旁白不必把所有的提示语都念出来。)

2、学习第二、第三场戏。

(1)、小结布置:刚才,我们通过共同合作、探究,非常成功地完成了第一场戏的演出。能采用刚才的方法自己合作完成后二场戏的演出吗?第二场戏的主角是──?第三场戏的主角是──?组长起立,代表小组选择其中一场戏。

(2)、同法默读一出戏,思考:你准备从人物的哪些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来演好机智、勇敢的杰克或杰奎琳?圈画关键词句。

(3)、交流杰克。

(四)总结

在这么危急的情况下,伯诺德夫人一家以国家利益为重。靠自己的机智、勇敢终于成功地保住了蜡烛中的机密,多么爱国的一家人啊!

(五)总结延伸

今天,我们通过合作、探究学会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及心理活动把剧本演了演,那么,你能说说剧本和一般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

四、教学结束:

作业:

1、读一读二战的故事

2、和家人演一演《半截蜡烛》。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篇】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至九自然段。

2、学会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读比喻句,联系具体内容体会比喻句的含义以及好处。

5、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辨课文第1、3、5自然段中的作者的见闻和联想,体会联想的作用。

难点: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自学生自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导入:春游是同学们最愉快的活动。在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作家眼里,春游的小朋友是什么样儿?在她看来,少年儿童像什么?

(2)出示课题。

(3)简介作者冰心。

2、初读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讨论,按地点的转换来写的。

A、找出课文中表示地点的词。

B、给课文分段。

(3)自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学习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1)正确书写下面的字。

拣 闹嚷嚷

(2)读准下列的字。

魔术匣子 闹嚷嚷 忸怩

(3)理解词语。先解释下面的字。

成千盈百(盈):

座无隙地(隙):

4、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帖。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深入学习第1、2、3段,分辨事物和联想。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选择正确的读音。

魔术(匣)子(xiá jiǎ jiá )

(2)看拼音写词语,并解释带点的字。

2、学习第一段。

(1)听录音。

(2)分辨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哪些是作者的联想?用横线和曲线分别划出来。全班讨论,交流。

(3)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句。交流,说说理由。品读,体会。(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A、出示句子:成千上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B、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4)理解两句诗的意思:

A、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B.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先解释:"解"、"何在"、"拣"的意思,在说说自己对两句诗的理解。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第3自然段,找出作者的联想的句子。(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话。(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

(2)这一段还怎样写了儿童的神态和动作?找出来读读议议。

4、学习课文第三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找出联想的句子。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

A、 出示,指读: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B、 用"阳光下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2)熟读第6自然段。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自由读7、8小节后,说说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5、总结。

(1)配乐朗读课文。

(2)完成书后练习第4题,第5题(1)、(2)。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四段,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完成练习。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四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把"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这个双重否定句换一种说法。

(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永远找不到春天的?(儿童在春光明媚的热闹的地方玩,有儿童的地方往往就是春色最浓的地方。儿童本身充满生气和活力,就像春天一样美好。

2、领会中心,全文总结。

(1)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A、这篇文章重点是写春光还是写儿童?

B、第1、3都停留在表面,只有2才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2)放重点段录音,训练朗读。

3、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第5题(3)。

16 3406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