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精编教案(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小学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精编教案(实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语文《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1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理清诗歌层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教学难点:

能正确给诗歌分层。

一、读课题,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这个地方吗?这个地方不同于别的地方,在中国有着独特的位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板书课题,读课题)下面请同学们随着作者一同去把延安追寻。

二、尝试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3、默读,想一想为什么要把延安追寻呢?试着说一说,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诗歌分几层来写的?每层写了什么?

5、读生字,练习书写生字,教师指导。

三、思考读,体会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1)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2)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四、集体交流,梳理问题

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满目琳琅、雨后春笋、脊梁”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2)作者仅仅是在写延安,追寻延安吗?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重点研究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也可以播放录音)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

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警示人们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崇高理想而献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教学目标: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2、借助资料,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难点:通过学习这首诗,联系相关资料,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1、出示一组“延安”图片。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延安)谁来结合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延安?

3、完善课题,齐读课题。

4、默读“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5、梳理阅读要求后课件呈现:

(1)运用资料理解诗句。

(2)想一想,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读诗歌,标出小节号,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做到不错,不加,不漏,不断。

2、检查自读情况。

三、协作学习,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

(1)标一标:默读诗歌,在不懂的句子旁标上序号。

(2)想一想:结合资料、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句子。

(3)说一说: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

(4)做一做:合作完成学习单,进一步读懂诗歌。

①读第一节,我读懂了作者用“翩翩归来的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和“茁壮成长的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心情。

②读第二节,我发现诗人选择了……这四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来追溯延安的光荣历史,由此我体会到了诗人是在追寻。

③读第三、第四节,我发现“高楼大厦”“家用电器”“航天飞机”“电子计算机”写的是的延安;“茅屋”“土炕”“老牛破车”写的是的延安。从对比中,我体会到了。

④读第五节,我明白了如果失去延安精神,就;有了延安精神,就。由此我体会到了。

(5)议一议:你怎么理解“延安精神”?

(6)读一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根据自学提示展开学习,先独立思考,再组内交流。

3、检查自学,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4、小结: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延安精神,追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延安我把你追寻4

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学内容:小学六年制第十二册

学生视角:

延安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党中央的所在地,人们都说它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作者为什么要追寻这样一个地方呢?在革命胜利这么多年以后,追寻延安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点: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拉近学生的认识距离,有助于深刻理解全诗的思想内容。

教师思考:

本文属略读课文,是一首新体诗,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而形象地讴歌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全诗不但节奏感强,韵律和谐,而且结构整齐,感情强烈,适于朗读。教学时,应注意充分利用收集的资料和文中的有关诗句和插图,帮助学生理解主题,在整个教学过程 中要充满对延安的崇敬和赞美,使学生沉浸在崇高美好的课堂氛围当中,在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同进,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

重点:1、了解诗中具体事物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设计特色:分组选学, 合作拼接,诵读感悟。

信息资料:搜集有关延安的背景资料(文字介绍、图片、音像等)

教学要求:

1、借助资料,了解全诗的内容,领会延安精神产,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的能力与习惯。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你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它了解多少?

(引导学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来,丰富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于展。)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 读诗,要求读准,读出节奏,韵律,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2、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

三、疏理问题,分组选学。

1、师生共同对初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决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质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依赖,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题的基础上,会提问题,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相关的诗节,借助手中的资料,进行组内研读。

(减小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拼接共享。

师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收获,教师有意识地点拨评价,进行成果拼接,并结合回答,适当板书。使学生明晰全诗的结构,以便整体感知全诗内容。

五、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16 1263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