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四年级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6--8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结合朗读、对话、想象、感司等到手段来体验情境从而领悟文章内涵。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尊重自然、遵循规律的教育,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
3、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听写导入,引发阅读期待
1、听写词语:侦察 欲出又止 鱼贯而出 口中之食
若无其事 极不情愿 愚不可及 悲叹
2、学生订正并读第一组词语
(1读词,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2)感情朗读词语
二、学习6-8自然段,感悟自然之道
1、默读6-8自然段,找出令我们震惊的场面
2、汇报交流:
(1)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2)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3)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铿鸟的口中之食。
(出示图片)孩子们,你们看到了怎样的一幅景象?
小结:的确惨不忍睹啊!引读: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3、理解: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你们觉得作者是带着什么心情写下的这句话呢?
4、理解这句话中特殊的地方。
(引读该句)
(4)串读:尽管我们拼命拯救,还是给幼龟带来了极大的伤害,此时的补救显然已经晚了,抬头仰望天空——(生读第3句),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生再读第3句);一只幼龟得救了,无数只幼龟丧生了——(不一会,生读第4句);一只嘲鸫飞走了,数十只食肉鸟欢笑了——(生读第4句)
(5)体会向导的悲叹
四、感悟中心。
1、出示美国作者伯罗蒙塞尔创作的《自然之道》原文的结尾,往往只会适得其反。
2、小练笔,补充句子3、引读该句,揭示中心。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2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概意思。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古诗文化的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多元体验,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离别之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远行的人,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
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
课件出示: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3.课件出示:比较两首诗的诗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一:课件出示: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课件出示: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 (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
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课件出示: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 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课件出示:题目中“之”和“使”的各是什么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
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读“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
3.课件出示:“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维自己。
“西辞”指向西告别,往东而去; “西出”指向东告别,往西而去。
4.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两首诗的大概意思。课件出示:诗意
5.诵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得有节奏, 读得有韵味。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轻声读读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课件出示:第一首诗
预设一:课件出示: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1.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2.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却无法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里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令人神往。)一齐读读这两句课件出示:前两行诗。
预设二:课件出示:孤帆远影──品一个“孤”字
1.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课件出示: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2.是啊,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课件出示
3.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你还会觉得它仅仅是“一条小船”的意思吗?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作者因朋友远去而感到孤独、孤单、伤感……)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课件出示:第三句(生齐读全句。)
4.想象相聚画面
课件出示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被这无情的“孤帆远影”带走了……课件出示:全诗(生齐读全诗。)
预设三:课件出示:碧空长江──赏一个“尽”字
1.课件出示:“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2.滚滚长江水,流不尽心中情啊。唐人写送别诗,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几首诗里写的一样。课件出示
3.水,迢迢不断;水,波涛荡漾;水,一逝不返。水流无限,别情无限。可如今这种别情离恨只能化成滚滚的东流水,向天边流去,向扬州流去。课件出示:全诗一齐读全诗。
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
5.让我们把诗人的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吧。
课件出示:全诗练读──个别读──齐读──课件出示:范读。
(二)《送元二使安西》
课件展示:渭城的繁华与安西的萧条景象。
自古人生重离别。元二此去是千里之外,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料,朋友之间怎不留恋,况且古人说:安知千里外,不有雨间风?自由读诗后填空:课件展示课件展示
预设一:多一份“无故人”的凄凉与关切
1.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件出示: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来陪你──(喝酒,吟诗……)
2.课件出示: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朋友呢?西出阳关就没有──父母、兄弟、妻儿……
3.想到朋友即将远去塞外荒漠,生死渺茫,这种难分难舍的情绪化作一句话──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预设二:更多了一杯离别的酒
劝君更尽一杯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课件出示
4.酒,可用以消愁,可传递友情,可寄托豪情。但事实往往是“醉不成欢惨将别”。于是,酒到酣处人寂寞,酒香飘处别情浓。正像另外几首诗所写的,读课件出示
这浓浓的离情,这杯杯的美酒,都化作这样的一首缠绵悱恻的诗──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齐读)。课件出示:《送元二使安西》范读
四、回顾全文,归纳升华
1.两位诗人就这样送别了朋友,朋友远行了,留给诗人的是一种怎样的愁绪呢?
2.“自古多情伤离别”,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朋友走了,诗人还在反复吟诵着这两首诗──课件出示:两首诗(齐读。)
五、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走进了两位诗人的离别世界,见证到诗人与朋友的那份真挚友谊,感受到他们替朋友担忧、为朋友祝福的那颗真诚的心,确实是感同身受。课件出示:对古人而言,友情是花间一壶酒,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对于我们,友情是什么呢?要靠我们用一生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六、快乐作业:
课件出示:课后我们可以去找找更多的送别诗,去感受、去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
四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认读1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文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挚情感。
4.初步了解我国西部贫困山区人民生活的穷困和教育的落后,产生关注我国西部发展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充分自读,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主要内容。师提示:主人公是谁?他去哪干什么,那时,他发现了什么?于是,他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3、朋友去哪干什么,那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个内容?
指名读,你在预习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4.课件出示地图:介绍“甘肃西部地区”、介绍“青年志愿者协会”。
中国青年志愿者协(xié)会(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简称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从事社会公益事业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各界青年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本协会通过组织和指导全国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经常组织志愿者到西部山区支援当地教育。
二、讨论、学习、理解课文
1.“朋友为什么会产生知难而退的想法?”
2.青年教师心里不平静。
(1)当他了解到学生连冰激凌都没有见过时,他的心情怎样?会想些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他的心情怎样?又会想些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件出示:反映我国西部地区贫穷落后现状的音像资料。
(3)读到同学们写的'作文时,青年教师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会想些什么?
学生讨论:为什么说“冰激凌也很感动,也流着白色的眼泪?”
冰激凌是不会被感动的,更不会流下白色的眼泪(因为青年教师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冰激凌已经开始融化了)。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大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在同学们看来,就连冰激凌好像也被老师的行为感动得流泪了。这句话表面是写冰激凌,实际上还是在写同学们被老师买冰激凌的事情感动了。
3.冰激凌一事使青年教师改变了想法。猜猜他现在会怎么想?
学生尽情发挥想像。
课件出示音像资料:我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计划、“春蕾计划”、“母亲水窖”工程等。
三、总结课文,畅谈体会
读了课文,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及经济的发展。
四、拓展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老师收集到的有关西部贫困地区的情况吧。(课件出示图片)
问: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布置作业:
给那里的孩子写写你想说的话
四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认识猫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猫的感情,从而爱护小动物。
2、懂得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谈话]:
哪些小朋友家里养过猫?猫给你们什么印象?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八张姿态各异的猫图)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猫吗?(喜欢)是啊,猫是那么活泼可爱,它不仅是画家笔下的宠物儿,也是作家爱写的小动物。这不,我们大作家老舍先生还特地为猫写了1篇文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10猫)。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课前你们读了课文了吗?读了几遍?那么你们说说老舍爷爷向大家介绍了几只猫?
三、自读课文,品味内容。
这是一只怎样的猫呢?请大家快速地读读课文,找找重点句,划划重点词。完成下面填空,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这是一只()的猫。
(生自读课文,边读边说:古怪,老实,贪玩,尽职,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胆小,勇猛,淘气等词。)
(1)现在请你们把这些特点归类,哪些词语写小猫、哪些词语写大猫?
(2)那么描写大猫的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写作顺序,重新排列这些特点。看谁排得最好。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胆小)(勇猛)
师:把这么多自相矛盾的特点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难怪作者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还有哪一句也是既是总起句又是中心句?
(3)面对这样一只古怪而又淘气的猫,老舍爷爷一定感到很头疼吧?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文中还有许多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爱猫之情,让我们到文中去找找吧。把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爱猫之情的句子大声地有感情地读一读,然后推荐给大家,做得到吗?注意说出你的感受,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1、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站起来做一做这个动作,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猫“屏息凝视”的情形。
(老师播放《猫捉老鼠》的片段请大家观赏,然后引导学生边看边说:“猫一听到老鼠的响动,就弓起背,悄悄地来到洞口,只见它瞪大眼睛,连呼吸也不敢,……”加深理解“屏息凝视”和“尽职”的意思。)
(2)“尽职”在文中什么?(指猫捉老鼠)。是这样吗?再把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指猫等老鼠)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画的是大花猫正在追赶一只拼命逃窜的小老鼠情景,而整篇课文中竟没有关于猫捉老鼠的描写。为什么?是不是作者忘了写?
(3)指导朗读这句话
2、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1)“蹭”是什么意思?(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
(2)谁能上来把这个动作表演一下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爷爷,你来演猫?(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他们之间的感情吗?
(4)师小结:可以说全文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作者把它当作朋友,当作家人,当作孩子。正是有了爱,才把猫写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来读读自己喜欢的部分,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老舍笔下的猫,充满了灵性,真是惹人喜爱,有个同学想在家里养只猫,可是他妈妈不同意,说猫叫起来太难听,又会把家里踩得到处都是脚印。假如我是那位妈妈,你如何来说服我?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用心去感受,就能像老舍爷爷那样————不但发现美,欣赏美,而且能创造美,愿同学们都能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
六、板书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喜爱
(胆小)(勇猛)
四年级语文教案5
《卫星比武》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知道了哪几种卫星比武。
4、了解每一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每一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卫星资料。
教学流程:
一、督预示标
1、督预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请看大屏幕(课件1)它是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是卫星的一种。同学们卫星的本领可大了!它们在太空中各显神通,争相为人类做贡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比武,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卫星比武的现场!
昨天大家已经把这篇课文预习了,老师先考考大家字词的掌握情况,(课件2)(挑选一组,每个词语读两遍)词语读的很棒,不知道句子是不是也能读通顺呢?(课件3)指名读。
句子中“宛如”是什么意思,还可以换成什么词语?(好像、仿佛)把“好像”换上去再读读。“约莫”能换成什么词?(大约)换上去指名读。
2、示标
从大家的朗读中,我能感受到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这节课上你还有什么疑惑?你的疑惑就是你本节课的目标?
(生汇报)
孩子们老师把咱们的目标中细化一下就是这样
二、自学梳理
在比武场上,你来我往,风云万变,各种卫星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有那些卫星亮了相?它们各有哪些特点和功能?请大家打开语文书P42。下面请根据老师的自学提纲自主学习课文。(课件5)
自学提纲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卫星?
2、说一说课文先写了卫星的什么?后写了什么?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表示卫星特点和功能的句子。
卫星名称外形特点功能
三、小组解疑
我刚才看到很多同学在书上做着详细的标注。有部分内容大家还有一定的疑惑,为了更好的解决疑惑我们进入第三项小组答疑,请同学们和小组内小朋友交流讨论。发扬互帮互助的精神,心动不如行动,开始吧!
四、展示评价
分组汇报。
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别具一格,谁愿意接受全班同学的都挑战,请把你们小组第一题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
卫星名称外形特点功能
1、学生汇报填表。
2、指导读文。
五、联系拓展
1、这些卫星在大显身手,为人类做贡献,它们就是太空中的英雄啊!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演一演这些英雄呢?(生:想)给大家一点提示:(课件16)先在小组内试一试。
温馨提示
①、你打算表演哪种卫星?
②、从哪些方面介绍,能让自己家喻户晓。
③、怎样表演会给人留下印象。
2、学生表演。
3、欣赏卫星图片。
六、总结导预
今天,我们大家通过课前预习制定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了侦查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讯卫星、资源卫星这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板书)从现在起,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吧,将来你一定是一位大科学家。
下课后请按照我们的预习三步走——找生字,划词语、熟读课文、批注自己的理解。来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外形特点功能
下一篇:《狼来了》教案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