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大全【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大全【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认识“耀、庄、稼、射”这4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初冬季节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初、茫、塔、厚。
2.观察画面,看清图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歌曲《四季歌》,边听边记忆:歌中介绍了哪几个季节?
2.教师出示画面:春夏秋冬,让学生进行初步观察,说说季节的特点?
3.揭示学习内容: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共同欣赏初冬的景色,板书课题《初冬》。全班齐读课题。
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3)看投影,读词语: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4)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厚:先写“厂”字头,再写里面的两部分,里面是“日”不是“白”字,最下面是“子”。要写紧凑。
塔:左右结构,部首是“土”字旁,右边是“草字头”与一个“合”,注意与“答”的区分。
茫、芒:这两字的相同点是:两字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读音相同;不同点:“茫”比“芒”多一个三点水旁。注意“亡”字的笔顺:点,横,竖折。
初:左右结构,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个“刀”。
淡: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三点水旁,右边是两个“火”字在一起,“淡”的反义词是“浓”。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5)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大家自由地谈一谈。
四、练习:
1.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读一读生字能把生字和音节用线连起来。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初冬季节的自然界的一些景物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指导学生学习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3.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解词句的能力.
教学难点:。
知道初冬季节的一些景物特点,理解课文中太阳、田野和树林在雾中、雾后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电脑,录像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一年有几个季节?
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人们不知不觉中走来,万物发生了变化,欢笑留在了每个人的脸上。现在正是深秋时节,过些日子冬天即将来临,那冬天刚刚开始的这段时间叫什么呢?巧妙的引出课题。
2.教师板书课题《初冬》。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路。
1.学生自己读一遍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生字词:
初冬田野庄稼耀眼。
光芒柿子模糊白茫茫。
3.配上音乐,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做到:
1)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评价老师朗读情况。
三、细读课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
(一)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1)这样大的雾,课文中用什么词语形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茫茫)。
2)读白茫茫,要求:慢一些。
3)看电脑演示,进行品读。
(二)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数一数有几句话,想一想有什么没读懂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问题,指导学生理解词句。
1)隔着我们和田野、树林间的这层纱,指的是什么?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模模糊糊。
3.思考:这两句话中为什么前一句用“望”,后一句用“看”?
4.指导朗读,看电脑演示,试着把模模糊糊的感觉读出来。
(三)第三自然段:
1.师生分别读一遍,然后比较读的情况。
2.指名谈体会,理解文章内容,帮助学生体会词语。
3.看电脑演示,体会:发出淡淡的光,然后在感悟的基础上练习读。
(四)小结:
1.课中练习:让学生口头练习。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淡淡的光。
进行评价:
1)下雾时,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2)下雾时,近处的田野、树林都(看不清)了。
3)下雾时,太阳像个红球,(发出)淡淡的光。
2.总结学法:刚才我们在理解词句时,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在读书读报时遇到读不懂得词句,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平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者做这些事情的情况,这样就可以读懂了。
(五)第四、第五自然段:
1.观察下雾时和雾散后的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受。
2.自己读四、五自然段。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雾散后,太阳()光芒来。
2)雾散后,远处的塔、小山都()了。
3)雾散后,近处的田野、树林也()了。
3:电脑演示下雾时和雾散后景色的对比,体会后练习朗读。
(六)第六到第八自然段:
1.小组自学。要求:
1)一个同学朗读。
2)其他人结合一段内容谈体会。
3)同学间相互补充。
2.汇报学习成果。
3.看录像体会初冬景色的特点。
四、再读课文,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师生共同介绍有关初冬景色的资料。
3.总结:在学习这一课的过程中,我们运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了词句;在学习。
的同时,同学们不仅读懂了课文,而且领略了初冬的景色,收获真不少!
五、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内容自己配乐朗读全文。
2.从课外书中找一找,读一读描写各个季节的景色的文章。
板书设计:
下雾时雾散后。
望不见望得见。
看不清看得清。
发出射出。
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第二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弄懂布鲁斯成功的原因,体会布鲁斯屡败屡战的不懈斗争精神。
文字课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十一课《第八次》,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大家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我们共同来解决。请大家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想,把不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
……。
(出示多媒体课件: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对这场战争,他失去了信心。)。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个句子,把它们进行比较,理解几乎的意思。
自读1、2两个自然段,从哪个句子能看出布鲁斯几乎失去信心了?
学生读,回答。
师:布鲁斯为什么躺在磨房里?生答。
师:什么是唉声叹气?生说。师:唉声叹气是什么样子?生作叹息状。
师:那不断地唉声叹气呢?学生表演。
师:此时的布鲁斯在想什么呢?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想什么?
学生说。
师:就在布鲁斯灰心丧气的'时候,他忽然看到了什么?生说。
师:现在同学们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划出蜘蛛结网的句子。
(1)生读,画。
(2)指名读。接着出示多媒体课件。
(3)自读,边读边想象。(师先示范怎么是边读边想象)。
(4)指名读,指导学生朗读。
(5)想读的站起来读,不想读的闭上眼睛想象。
(6)老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
师: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蜘蛛?生说,并到黑板板书。
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他心里在想什么?生说。
指名读,指导朗读。
师:布鲁斯被感动极了,他下定决心要干到底,他会怎么说“我也要干第八次”?
学生握起拳头读。
师:同学们,说话很容易,可做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只有他一个人就打仗了?得有什么?(军队)军队被打散了怎么办?(召集)可那些士兵和布鲁斯一样经过了七次失败,也灰心丧气了,不想打仗了,几乎失去了战斗的勇气,那布鲁斯得怎么做才能让士兵愿意跟他一起去战斗?(生说)。
假如你是布鲁斯,你会怎么说服他们,鼓起他们作战的勇气和信心呢?
学生上台说,下面的学生和老师充当被打散的,失去信心的士兵。
齐读最后两句话。
……。
a)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听。
b)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有说给同学听听,也可以写下来。
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第三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机、打量、摆弄、准备、胶卷、秘书、杂志社、记者、转告”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与热爱。
5、续写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出示高尔基图片)。
师:高尔基是世界的文学家,他写了很多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尔基的笔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爱他。今天学习的课文讲的是一件怎样的事呢?(板书:小摄影师)。
2、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二、合作交流。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小组轮流读。
(2)学生拼读,互相纠正。
(3)教师抽查学生拼读以上生字。
2、教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学生书写。
(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如:基、侧、辆、卷。
(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3)让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3、检查分段朗读课文。并思考:课文提到了哪些人,写了一件什么事?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提示: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没带胶卷没照成相的故事。)。
三、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上的自学提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体验。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画出相关的语句。
他称高尔基为“亲爱的高尔基同志”,说明他很懂礼貌,同时也很尊敬、崇敬高尔基。)。
小男孩说:“我照完相,立刻就走”,这又说明小男孩很怎么样?(说明他知道高尔基很忙,很理解高尔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时间。)。
(提示:他很关心、爱护小朋友,尽量满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学习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过渡:这么一位聪明有礼貌的小男孩,高尔基打心里喜欢上了他,所以就让他进去了。
要求:默读6—8自然段,思考:进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用“——”画出来。高尔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用曲线画出来。
(提示:说明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的惊喜,他要好好看看高尔基是什么样子,同时也说明他很崇敬高尔基,他见到高尔基,很开心。)。
学生讨论。
4、师:小男孩就要给高尔基照相了,但是,最关键的事情他忘了,他没带胶卷。那他怎么办?课文中有几个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们找出来。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2)小男孩哭着说。
(3)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
5、师:大家想想,为什么他哭得那么伤心?
6、师:小男孩忘带胶卷,高尔基说他有胶卷。但小男孩子还是跑了。这是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着急了,没听清高尔基的话,也可能是他太内疚了,觉得对不起高尔基,不好意思。)。
7、师:刚才说的是小男孩的表现,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高尔基又是怎样表现的呢?把有关高尔基的句子划下来,想想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提示:
(1)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说明高尔基尊重小男孩。
(2)高尔基听任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明他对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说一切准备停当后,高尔基侧过脸,对他微笑——说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态度亲切。
(4)高尔基赶紧站起来——说明他很关心、爱护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声喊——他关心、爱护小男孩。
1、学生分角色朗读。
2、师:秘书说杂志社的摄影记者要见高尔基,高尔基见不见?为什么?
(提示:不见。他很忙。)。
3、师:但是,为什么他又说如果来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让他进来?
(提示:高尔基关心、爱护小朋友,乐意满足他们的要求。)。
三、巩固延伸。
如果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身边,他们会聊些什么呢?
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第四篇】
教学目标:
查阅资料:
收集整理郑和航海资料,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揭题导入。
郑和,明朝宦官。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云南昆阳洲人。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明初入宫做宦官,从燕王起兵,赐姓郑,任内官监太监。14率舰队通使“西洋”(当时称加里曼丹至非洲之间的海洋为西洋。)两年而返。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600多年前郑和远航的一幕。板书:郑和远航。
二、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监炫载(读四声)缰(与“疆僵”区别)。
2.出示词语:派遣宏大炫耀威胁呼啸咆哮袭击。
名扬海外镇定自若化险为夷严阵以待。
自读,指名读;借助工具书理解意思;任选一个或几个造句;齐读词语。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正音。
4.讨论分段。
5.同座位互读全文。
三、学习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思考: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乃至世界航海的首次壮举,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进行介绍的?边读边作简要的批注,记下自己的心得和不懂的问题。
生读画后自主交流,师巡视点拨,首次:第一次壮举:“壮”在哪里?
2.谁能概括的说一说?从哪几方面看出是“壮举”?指名回答。
学生结合1—6自然段的内容谈理解。
(郑和首航比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早了100多年,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每艘宝船长150米,宽60米,有10多层楼房那么高。每条船上有9根桅杆和12面风帆,可以乘坐1000多人,需有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
3.为什么要有这个“壮举”?(即为什么要远航?)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
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指名回答。
你对郑和远航怎样认识?
引导学生这样回答:我认为郑和远航开阔了中国人民的眼界,这可以从6自然段看出“郑和率领船队出洋7次,前后一共到过30多个国家……”
师在学生回答时,随机出示补充文字资料。(西方学者称:只有举世无双的特混舰队才能远航非洲;郑和舰队——集先进科技之大成;郑和舰队军事建制整军行动优于商船;舰队规模庞大帅舰甲板有足球场大;当代10大航海科技郑和舰队拥有2项;《郑和航海图》代表当时最先进技术;哥伦布、麦哲伦只有几条船、百十名水手百年后海上列强打破郑和神话等等。)。
四、回顾全文。
1.郑和率领船队出洋7次,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的远航?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为什么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3.郑和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读到这几百年前激动人心的一幕幕,由衷地为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而感到自豪。
五、作业。
感情朗读课文;查阅郑和远航相关资料;了解祖国航海事业的发展情况。
教案三年级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单元设计【第五篇】
1、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朗读。
2、概括课文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3、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感悟人类破坏环境造成的严重后果。
教学重点:学习描写瀑布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描写瀑布的语段。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朗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10分钟)。
指名读课文各自然段,读后评议是否读出文章的感情色彩。相机指导读法,再指名读或范读、领读,力求读出文章的思想感情来。
二、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3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时点拨,总结板书。
一(1)举行葬礼。
二(2-6)由胜转衰。
三(7-8)葬礼过程。
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在第二段(2--6自然段)。
三、带着如下问题,自读课文。(5分钟)。
黑板出示:
1、塞特凯达斯瀑布原来是什么样的?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又是什么样的?用----画下来。
2、什么原因造成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枯竭?用﹏﹏画下来。
学生自读后,做好发言的准备,举起手来。
四、交流读后感想(15分钟)。
1、学生围绕教师的问题自主发言,朗读自己找到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在学生发言之后,适时投影有关的语段,引导大家讨论。
投影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原来,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的瀑布,的河水从悬崖上(),(),()。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人们在这()的()面前,流连忘返。
这段话表现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不仅通过所填的这些词语,正面描写了塞特凯达斯瀑布,还通过对()的介绍,侧面衬托了瀑布的特点。
引导学生认识到:描写瀑布的雄伟壮观,一要准确描写水流,运用“汹涌”、“咆哮而下”、“一泻千里”等词语;二要运用衬托手法,描写人们的.反映,突出瀑布。
板书:雄伟壮观。
投影2: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填空:
几年过去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再也见不到昔日的壮观气势了。它在群山之中无奈的低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见到这样的情景,都失望地离去。
1、这段话运用了()和()修辞手法,描写了即将枯竭的瀑布的。
2、你能想象它真实的景象吗?
3、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那些感想?会说些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拟人手法。并通过描述塞特凯达斯瀑布即将枯竭的情景和游人的反映,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描写瀑布能力。
板书:奄奄一息。
投影3:
认真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但这雄伟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1、这段话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的?
2、请你用“‖”给这段话分层。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的滥用水源、乱砍乱伐,是造成塞特凯达斯瀑布逐渐枯竭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节约水资源、爱护树木的教育。
板书: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五、再读重点语段,熟读成诵。(5分钟)。
指导学生读好投影的片段。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或者范读、领读,读得声情并茂,身临其境,争取会背诵。
六、总结心得(2分钟)。
1、师问:同学们学了本文,思想道德上有什么收获?
引导巩固认识:节约用水、爱护树木。
2、师又问:描写瀑布景观上有什么收获呢?
引导学生巩固认识:抓住水流直接描写,结合拟人手法和衬托手法。
3、课文为什么把举行葬礼放到文章的开头,而不集中放在瀑布枯竭之后?
引导学生认识到:倒叙方法,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3—5自然段。
(2)课后习题4:描述即将枯竭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的样子以及游人的所想所说。
板书设计:
特殊的葬礼。
一(1)举行葬礼。
雄伟壮观。
二(2-6)由胜转衰——人类滥用水源、乱砍乱伐。
奄奄一息。
三(7-8)葬礼过程。
上一篇:小学生说明文大全【优秀8篇】
下一篇:《泉水》教学设计【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