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范例27篇】
本教案旨在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互动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概念,培养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例4,练习十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具准备:
照例3画面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习
1、看卡片口算
9+3 9+6 9+1 9+2 9+8 9+4 9+7 9+9
2、听算
6+3 9+5 2+5 1+9 9+7 5+5 9+9 9+8
二、新课
1、出示例3。屏幕显示:会唱队与乐队正在表演的场面。此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人?(文字与声音同步)(图片:用数学1)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4人一组,每个学生参与讨论,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点拔。
3、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1)请各组代表发言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极书出每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如果学生还没想到这几种做法,可以用实物图(兰色圆片和红色圆片)分别显示动手操作凑十和口算的过程,并配合图在两个9+5算式的下面凑十的过程,并算出结果。
4、小结
(1)让学生评议哪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
(2)教师结合解决"一共有多少人"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可以因题选择算法。
三、独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书P101,(图片:用数学2)做一做中小学生运南瓜的情境图。
①同桌互相说说题意。
②指名两名学生说说题意。
2、独立填字算式。 9+6=15(个)
3、学生之间交流、评议,请几个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计算结果是什么,其余学生评价谁说最好。
4、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法
四、练习
1、书让学生独立用所学知识解决题中反应的实际问题。
2、书让学生直接把得数写在书上。填完的,集体订正。
3、书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10—8 8—6 10—3 9+5 9—7 9+8 9+3 9+7 7—4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案的 篇2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越**越**造句。
3、理解课文,学习小露珠牺牲自己,把美丽奉献给大家的无私品格。
教学重点:在学习中,感知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更美,体会它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露珠头饰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揭示课题,板书:15
小露珠
2、设置疑问:你见过小露珠吗?是什么样的?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时候消失?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
(1)默读课文,划出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夜幕降临黎明反射格外衰老生机俊俏痕迹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夜幕降临黎明反射格外衰老生机俊俏痕迹一股袭击喇叭花水蒸气钻石乐曲
(2)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齐读生字
(4)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黎戴蒸,力求把字写匀称,写美观。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指名读课文,及时评点。
5、齐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夜幕降临
黎明
反射
格外
衰老
生机
俊俏
痕迹
蝴蝶
一股
袭击
喇叭花
水蒸气
钻石
乐曲
精神
2、比一比,组词
湖()股()蝶()蝴()投()碟()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客人-小露珠。瞧,她来了**2、小露珠自我介绍。
2、大家喜欢这位小客人吗?课文中还有谁也喜欢她?(板书:动物
植物)
过渡: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
二、学习课文第26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大家喜欢小露珠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交流,相机投影出示图片、句子。
A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蹦到大荷叶上的小青蛙对小露珠说。
(1)哪个词最能体现出小露珠的美?(板书:闪亮)
(2)这个字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若学生答不出,问能读出这种美吗?)
(3)指导读。谁来学小青蛙赞美小露珠?看哪一只小青蛙夸得最棒!(及时评价)
(4)齐读。咱们44只小青蛙一起来夸一夸。
B
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爬到草秆上的小蟋蟀对小露珠说。
(1)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板书:透明)
(2)这个词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3)哪只小蟋蟀愿意再来赞美一下小露珠?(鼓励学生进行评价)
(4)齐读。
C
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落在花朵上的小蝴蝶对小露珠说。
(1)如果你是小露珠,喜欢小蝴蝶的赞美吗?为什么?(板书:圆润)
(2)有没有哪只小蝴蝶想再赞美一下小露珠?
(3)齐读。
小结:从刚才3种动物的赞美中,我们感受到小露珠是那么美丽(板书:美丽),那么惹人喜欢。那仅仅只有这3种动物赞美小露珠吗?其它小动物会说些什么?指名学生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是啊,小动物们都喜欢小露珠,还有谁也喜欢她呢?(板书:植物)
D
小露珠反射着霞光,所有的植物都变得格外精神,连那些衰老的花草、树木也都显现出生机。
(1)从变得格外精神、显现出生机两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指导读,将你想象中的那幅美景用朗读读出来。
(3)齐读
E
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
(1)美丽的珠宝指什么?
(2)听师读,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
(3)指名学生描绘自己想象的画面,不会描绘的读出来。
(4)全班齐读。
小结:小露珠真了不起,它一出现就给所有的植物带来了美丽,带来了生机。(板书:带来生机)它将大地装扮得绚丽多姿,生机勃勃,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由衷地赞美它。(板书:赞美)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出示投影图片。
师述:小露珠爬着、滚着、笑着。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渐渐地,太阳公公散发的热量越来越大,小露珠的身子也越来越轻了。小露珠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2)小露珠要走了,想象一下:大家和小露珠告别时,会说些什么?如果你在场,你又会说些什么呢?
(3)小露珠还会来吗?它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
四、讲读第1自然段。
(1)快速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小露珠是怎么变化的?
(2)哪些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变化?
(3)指导朗读读出小露珠变化的过程。指名读练读齐读
五、总结全文。
(1)小朋友你们想赞美一下小露珠吗?指名说说。
(2)师小结:小露珠是那么美丽,它给大地万物-带来了蓬勃的朝气和无尽的快乐,但就在太阳升起时,它却蒸发了自己,它为的是别人,牺牲的却是自己。希望我们每位小朋友也能像小露珠一样,外表美,心灵更美,给大家带来欢乐。
六、布置作业
1、把这篇课文编成一个课本剧,准备在队会课上表演。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板书:
闪亮
动物
透明美丽
赞美
小露珠
圆润
植物
带来生机
幼儿园教案详案范文:沙宝的秘密 篇3
活动目标
1、对树桩上的年轮感兴趣,简单了解年轮与树木生长的关系。
2、喜欢发现问题,并能和同伴通过探讨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有年轮的大树桩图片。
2、彩笔、毛线、纸张:(画有树桩图案)。
活动过程
1、谈话形式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你们来帮老师一个忙。有一棵小树和老师是好朋友,它在森林里长了8年,有一天它被伐木工人砍掉了,做了家具,但它的根还在,小朋友帮我找一找好吗?
2、组织幼儿让幼儿讨论。
3、教师解释:树桩上的圈圈就代表大树的年龄,这些圈圈就叫做年轮,他每长一年就多一个圈,代表一岁,圈圈越多就证明这棵树越老。
4、引导幼儿探讨树的年龄,简单了解年轮的含义。
5、请幼儿观看课件,了解世界上最古老的树,拓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6、操作游戏。
教学教案 篇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目前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以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要求,通过尝试,我认为恰当的把电教手段引进作文教学中,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由说到写的能力,增强作文教学的实效是十分有益的。
一、一、电教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写作兴趣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学生作文兴趣,除了题材的针对性、教法的开放性等因素外,通过录像、幻灯片、播放录音等电教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的感官以良好的刺激,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写作氛围是极为有效的方法。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个场面描写时,借用了一位老师翻录的春节晚会中一个魔术表演的精彩片段录像。上课时,首先利用幻灯片指导学生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和重点,接着放魔术表演的录像。录像以它清晰的画面,美丽的色彩,美妙的音乐,有趣的动作,以及表演者神奇的。变化,把同学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此时,同学们不由得对魔术师精彩的表演赞叹不己。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电教手段的运用,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写作活动之中。
二、电教再现内容,指导学生观察。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常常是一支粉笔、一张嘴生硬地为学生设计出作文内容和要求。如果改用形象直观的录像,幻灯这些电教手段,替代空洞的说教生硬的板演,学生就会有话可写。如指导《精彩的场面》描写时,为了教会学生有顺序的观察,我让学生看魔术师的表演时的动作,并思考他是分几步完成的。为了让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我放慢镜头、定格,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态。再如指导看图作文《公园一角》时,我让学生按方位顺序观察景物。以喷水池为中心,由近到远,有顺序地对喷池前后左右进行整体观察。由于运用了电教手段,这堂课上学生观察仔细,叙述有条理,写出的作文盎然有趣。
三、电教拓宽思路,培养想象能力。
利用“声、形、色”的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化� 写作欲望,还能启发学生丰富的、大胆的想象,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十一册作文训练内容:描写一处景物或一件东西,要突出重点,把由这处景物或这件东西联想到的也写进去。教学时,我先放反映春天特征、动静结合的校园一角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优美动听的声音和形象逼真的画面。学生犹如置身于如花似锦的明媚春光里,似乎也变成了一朵朵鲜艳的花朵,浮想翩翩。打开了思维的闸门,习作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四、电教播放“下水文”,传授。写作方法。
小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往往不善于把一件事一个物写具体,因此文章缺少具体的内容,一定的条理。为使学生会描写的技能,教师的“下水文”引路很有必要。教者可把。写作的范文,事先制成录音,选择时机播放出来,调动学生的听觉器官,愉快地输入信息,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具体描写。如指导《一件心爱的东西》,教者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撰写“下水文”,配上轻松愉快的音乐录成录音带。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并有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老师喜欢的是一样什么东西?这样东西有什么特点?老师是怎样写具体的?老师为什么喜爱它?听后讨论以上问题,再用幻灯打出写好本次作文的要点。学生边习作时边回忆范文边观察带来的最心爱的东西,很快,1篇篇文章就产生了。
一、电教当堂评议,提高自改能力。
自能作文要求学生不仅能。写作文,而且应具有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作文不嫌百遍改”,学生当堂的习作往往是粗糙的,不完善的,必须经过认真评点批改,才能使学生的作文血肉丰满起来。教师应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的优势,通过课堂评议,使学生知道自己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增强修改作文的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对某一习作进行点评改正,可事先选取学生习作中有代表性的若干片段(好、中、差),通过显示台投影到大屏幕上,然后组织学生评析修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从字、词、句、标点、内容等方面逐步评议他人的作文。这时学生常常兴趣浓厚,很仔细,认真地完成评析任务。
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风景的优美和小洁心灵的美好。
3.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抓住描写景色美丽的句子,了解小洁的行为美,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美。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份礼物,想送给你们,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礼物——几张清澈湖水的风景图片。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答)
提示课题
板书课题:清澈的湖水
学生齐读课题( 读好“清澈” )
二、初读课文,感受美。
1.师:面对这清澈的湖水,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大家快打开课文27课,自由的、放声的读一读!读的时候把句子读顺,同时勾出你不认识、或者读音拿不稳的字宝宝和词宝宝。
2.检查学习情况,出示课件:读一读,认准生字。写一写,会读并会写字词。
过渡句:这些字宝宝啊孩子们都认识了,现在它们跳进了小洁姐姐的'船里,和小洁姐姐一起去欣赏那美丽的风景,我们也去看一看吧。
三、品析课文,欣赏美。
1.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学生欣赏两岸的风景,师问:你们看到什么?觉得这里的山石怎样?谁能把你看到的美景读出来?
2.第三自然段,读课文。师问:小洁姐姐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丢了吗?(没有)为什么不丢呢?你能找出描写湖里美丽景象的句子吗?(出示课件)抽生读,自由� 这时,你荡舟湖上,与湖水贴得那么近,湖水是那么的清,而天上的蓝天、白云、山峦又如此的清晰。此时你们有什么感觉呢?
3.第四自然段,师读课文,学生勾出喜欢的句子。
师问:小洁姐姐还想把面包纸丢进水里吗?(教师抓住“攥着”和“生怕”理解句子)�
孩子们,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小鱼嬉戏,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啊?板书:景色优美。景色多美啊,小洁姐姐从想扔面包纸到攥着面包纸到生怕掉进湖里,孩子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洁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说)是啊,小洁姐姐才不会把这美好的的景象破坏呢!看,那边的孩子在干什么?(读四自然段的后面部分)师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抓住重点词语,理解美丽景象被破坏了,体会小洁的心情。)孩子们,你们喜欢哪个孩子呀?为什么不喜欢扔香蕉皮的小孩呢?如果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小洁姐姐是怎么做的吗?
4.第五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小洁姐姐是怎么做的。(抽生用表演的形式上台饰演小洁姐姐)
5.学到这儿,孩子们,(出示课件)如果你是湖面的游船、水中的小鱼或是岸边的景物,你的感受会怎样?发挥你的想象,帮他们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四、拓展延伸,培养品质。(出示课件)
想一想,怎样才能让所有的人都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教学教案 篇6
知识与技能:
学生要掌握“相处、叫好、凝神、大惑不解、变化莫测、带领、敏感、难以”等词语的准确读音和准确用法。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用“相处、叫好、凝神、大惑不解、变化莫测、带领、敏感、难以”等词语造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大家体会“人与动物之间要和睦相处”。
教学重点:
词语的准确读音的掌握。
教学难点:
掌握词语的同,近,反义词。 处理方式:让学生多读词语,多练习词语及给他们多模仿造句来处理。 教学与学习手段: 教材,词典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方式
教学内容
1、教师活动
①前提测评与导入新课。
②组织教学。
③展示知识与技能。
④讲解词语,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⑤让学生教学重点词语造句,纠正错误。
⑥布置布置作业。
2、学生活动
①回答老师提的问题。
②朗读词语。
③教学重点词语造句。
1、相处;共同生活、相互交往。和睦相处,和平相处 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叫好;叫卖、叫唤,表示赞赏。连声叫好,不断叫好。 对台上的'表演,观众不断叫好鼓掌。
3、凝神;注意、集中精力。(近)聚精会神、注视、关注。
他住在桌前,凝神思考。
4、大惑不解;(近)百思不解、疑惑不解。感到大惑不解;让人大惑不解。
我正在大惑不解时,朋友拉我就走。
5、变化莫测;(近)变化多端、变化万千、变幻莫测。指变化大不能预测。
这里气候变化莫测。/他这个人变化莫测,让人猜不透。
6、带领;(近)率领、带动。率领大家。 他率领大家去劳动。/去参加比赛/去植树。
7、敏感;(近)敏锐;敏捷;(反)迟钝。非常敏感;敏感期。
他这人太敏感了。
8、难以;(近)很难。难以忘怀;难以割舍;难以分清
听到这个消息,他难以相信自己的耳朵。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本课34个词语,希望同学们下来多用。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抄写词语,预习新课。
教学教案 篇7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江南的景色确实美!(用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师描述:江南的天是那么的蓝,水是那么的清,树是那么的绿,人们的生活是那么的幸福。老师真想用一首诗来赞美它,想听吗?
2、学生边看图边听课文的配乐朗读。
过渡: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识字
1.在水乡之旅中,我们还要认识一些朋友。(课件在文中出示要学的新字,测读学生读书后识字情况。)
2.小组合作学习测读后剩余的生字。
3.汇报及指导:
(1)抽读卡片,测读出学习过程中问题较大的。生字。出示在黑板上。
(2)在这些字中,�
(3)引导学生讲解后问:我的办法好吗?你有好办法告诉我吗?
三、感情诵读,感悟诗句
(一)1、词都读好了,相信课文你们一样能读通顺! 拿起你们的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体会
2读完了课文吧,你觉得水乡怎么样? 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
板书:(水多,船多,歌也多)
3..a. 水乡的美景就像一幅画,我们该先画什么呢?(水)
b. 要想画好水,必须知道水是什么样的,自由读第一段。
4。你们觉得水乡的水怎样?请你来回答。(我觉得水是清的,绿的,多)
5。很多?那能不能试一试、读一读,让你的同桌从你的读书声体会出水的多来呢?让大家来分享你动听的读书声?(指名读)
6、我听得出水挺多的。老师想跟你比一比,欢迎吗? 老师这回找到对手了。大家当评委,请听——(示范读)
7、师:画草和画水,为什么要画草和水? 这有草有水的地方叫“荡”;如果把草画成画成芦苇,这地方就是芦苇荡:同学们想想看,风轻轻吹过来,芦苇和水就怎么样啦?(学生认真思考)
8、用你的手,用你的动作,比划比划。(学生伸出双手做“荡”的摆动样)
9、把‘荡’字放进句子,你能读出来吗?(学生读“处处绿水荡清波”一句)
10、我听出来了。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的表情,听听我的声音……(老师边做摆动的手势,边带学生读文中带“荡”的句子)
11、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来到南湖边,太阳照在湖面上。风轻轻吹过湖面。你好像看到了什么?那你就带着这种感觉美美地读吧。
12、水乡的水真美呀。如果我们伴着音乐来到水乡,再读,相信我们读得更美了。 (老师学生一起朗读第一节)
(二)a. 水乡到处是水,水乡人出门就一定离不开——船
b. (课件出示水乡船只多,白帆片片的图画及相关文字)你们看到了什么? 能把船的多读出来吗?
c.假如你在这艘船上,打得那么多的鱼,心情怎么样?你高兴你就想——(唱歌)
d.你会唱什么歌?现在你就在这艘船上,唱给你的同桌听,唱吧!哪怕是唱“小雨沙沙沙”都行,唱吧!
e. 真高兴呀!哎,一个人唱不行,大家都唱吧!(学生咿咿呀呀地唱起来了)师:大家真高兴啊,水乡人也很高兴。听,他们也唱起动听的歌。不信,你们读一读吧! (出示第3节文字及相关的画面)(学生齐读第3节)
f. 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箩是装鱼的,歌为什么说一箩一箩呢?) 是呀,为什么歌能装箩?谁来说一说。
g. 水乡那么多的鱼,高兴的时候,人们怎么唱?那表情怎样?哎,配音乐会读得更美,读吧! (学生随着音乐读最后一节)
3. 是呀,水乡的新生活,咱们通过品词品句感受出来了。水乡不仅水多、船多,河渠、池塘边上的稻田也特别多,水乡还有一个美名,叫“鱼米之乡”。我们现在从头读起吧,你可以站起来,也可以加上你的动作,读吧! (学生站起来读全文)
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地理环境;知道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把握东方村社的特点;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运作模式及其历史作用;知道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呈现政教合一的特征;了解大河流域不同文明体存在发展的差异性。
2.通过对亚非大河流域诸文明古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关史实的了解,使学生理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业文明特征形成的影响作用;通过了解农耕民族的生存斗争和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形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引导学生从诸文明古国历史发展的具体现象中归纳出大河文明的一般特征。
3.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的产生和进步是人类凭籍智慧利用和改造环境的结果;亚非大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所共享;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发展未曾中断的国家,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特征的影响
难点:中央集权制度
说明:
1.亚非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灌溉便利,降水充沛,动植物资源丰富,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而孕育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亚非文明古国都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并形成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特征的。教学设计要紧扣大河流域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这一核心,从农耕经济、村社组织、中央集权制度、政教合一统治、诸文明古国文化差异等角度,层层推进,剖析地理环境对大河文明发展的影响,最终归纳出大河文明的特征。
2.大河流域文明古国都经历了从分散到统一的过程,最终形成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的大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君主独裁、君主至上是亚非文明古国在政治上的共同特征。但中央集权制度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术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全面、深透把握。帮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是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国家管理制度,是大河文明的政治特征,对古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主要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学生加深对地理环境与文明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
[教学设计]
1. 导入新课:约6000年前,西亚的两河流域最早步入文明时代,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紧随其后,亚非大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人类文明为什么最早发源于大河流域?
2. 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四大古典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异同点。根据历史地图,首先确定四大古典文明中心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再结合自然地理知识(参见材料一至材料四),分析归纳地理环境的相同点和主要差异,以表格形成呈现。
共同特征 差异性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大河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灌溉便利
动植物资源丰富
气候温暖
地理位置相对孤立 河水不定期泛滥,洪水灾害频繁;土壤盐碱化;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
埃及文明 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量稳定,无大洪水;
有地中海、沙漠等自然地理屏障
印度文明 地处中国西南,中亚之南,西亚之东南,
与古代各文明都有联系
中国文明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便于翻耕;
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富,水网密布
3、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地理环境对农耕经济发展的影响。应用两河流域、埃及和印度农耕经济发达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适宜发展农业。
4、讲授亚非大河流域的小农经济。
(1)用历史图片资料说明大河流域农业生产以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方式进行,其特点是自给自足。
(2)分析小农经济形成原因,使学生了解私有制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广泛使用使小农经济成为可能。
5、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基层社会组织——村社。
(1)通过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农业的出现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为了适应农耕经济的特点,人类开始定居,从而推动文明发展。
(2)以中国氏族公社时期和封建时代的村落图片资料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了解村社是东方小农的聚居地,是东方文明古国最基层的社会组织;学生解读印度村社的两段文字材料,从中归纳出村社的基本特点。
6、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中央集权制度。
(1)分析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原因。为学生提供两河流域、中国、印度有关自然灾害和外族入侵等方面的历史资料,引导学生从大河流域地理环境角度认识农耕民族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再通过剖析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学生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是与古代农耕经济相适应的一种国家管理制度。
(2)讲解秦王朝和古埃及政府的组织构架图,使学生了解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运作模式,从而概括出中央集权制度的一般特点。
(3)为学生提供一组诸文明古国兴修水利、抗击外族入侵、经济文化发展、营建大型公共工程(参见材料五、六)、农民起义等图片和文字材料,使学生了解中央集权制度对文明发展的积极、消极作用并存,从而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评价。
7、讲授亚非大河流域文明古国宗教崇拜盛行,神权与政权结合。
(1)以诸文明古国宗教发展的历史图片资料,说明其文明发展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宗教崇拜盛行。
(2)以古埃及宗教发展的相关文字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出现上述历史现象的原因,理解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农耕经济“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极强的依赖性是产生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源。
(3)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各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的动机,理解在宗教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社会力量的时代,君主们必然借助神的权威,即利用宗教的影响来维护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因而亚非文明古国多在政治上呈现神权与政权结合的特征。
8、讲授亚非大河流域四大古典文明中心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对文明个性发展的影响。引用学者的研究结论,比较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埃及文明发展的差异性,从地理环境的角度作出解释。
9、讲授大河文明的特征。
9、归纳大河文明的特征。本课设计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以期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研究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这个问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可以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的方式,在师生相互启发中形成认识。
[资料附录]
材料一:
……底格里斯河南段和幼发拉底河南段之间的土地虽然异常肥沃,但仍然少不了灌溉,因为这里每年几乎有八个月不降雨,每年春天降下的暴雨来得太晚,根本赶不上浇灌在4月份就必须收获的主要农作物(苏美尔地区夏天的气温高达华氏125度,足以烤焦这里的土壤,所以这里的夏天不是生长季节)。……苏美尔的处境还受到下列事实的制约,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完全缺乏诸如石头、矿物甚至树木之类的自然资源。这意味着苏美尔的居民被迫大量依靠贸易并十分注意使用任何可能的手段以弥补经济的不平衡,以保持他们的优势不致削弱。换言之,苏美尔人必须征服自然,与自然做斗争而不是充分享受自然的丰足。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31
材料二:
尼罗河全长6000多公里,在埃及境内有1200多公里。流经开罗附近时分为五条支流,呈放射状流人地中海。古埃及人称这个扇形的三角洲为“下埃及”,它南北长有200公里,最宽处达250公里,今日三角洲占埃及可耕地的2/3。开罗以南的河谷地带直线长为700公里,地形狭窄,宽度从10公里到20公里不等,古埃及人称之为“上埃及”。……
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河谷带来了大量的沃土,使 每年的七月,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泛滥季结束后,农民只需将种子撒在潮湿、肥沃的土地上,就可以静等来年收获季节的到来。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P48-49
材料三:
由于北部的喜马拉雅山犹如一道屏障,使来自印度洋的季风雨返回而降于恒河流域,所以恒河流域的雨量充沛。印度河流域的雨量要小些,但来自高山的大量雪水流入印度河,因此水源也是十分丰富的。
——易宁《走进古印度文明》P2
材料四:
养育黄河流域文明的是一片密集的粉沙细土,这种泥土被称为黄土,它覆盖了从华北高原向东到大海的整个地面。一般认为,黄土是更新世时期的北风送来的,有些地方的黄土堆积得很厚,厚达二、三百英尺。由于其天然的`肥力和吸水性,黄土不逊于世界上任何种植农作物的土壤。而且,由于华北的降雨量不足,黄河流域同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印度河流域一样,没有茂密的森林来阻碍只有原始的石头工具的早期农人。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五:
埃及所有现存遗迹中最著名者当推金字塔——庞大而简练的塔形建筑。……在从约公元前2770年到约公元前2600年的一个世纪中,总重量大约2500万吨的石灰石从石崖上凿采下来,修整、拖运和叠砌起来,建成了一系列所有金字塔中最著名和最雄伟的金字塔。在这些金字塔中,出类拔萃的毫无疑问是胡夫(法老,在希腊人中以齐阿普斯著称)的金字塔,它以“完美的”坡面52度角升高至482英尺,使得塔顶高与塔的周长的关系犹如圆周率一般。希腊人在确定世界七大奇观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将“齐阿普斯”金字塔列为首位。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64
材料六:
……埃及神庙的特点是规模宏大。卡尔纳克神庙长度约一千三百英尺,占地超过已修建的任何一座宗教建筑,仅其中央大厅就几乎可容纳欧洲的任何一座大教堂。庙内使用的圆柱体积惊人,最大的一根高达70英尺,直径超过二十英尺。据估计,每个柱顶可站立100人。
——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P65
[板书设计]
特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村社是小农聚居地
成因:私有制、铁器、牛耕 村社的三个特点
成 因
政府组织
一般特点
历史作用
[训练设计]
材料一:
“光荣啊,起源于大地的尼罗河!你川流不息,为的是使埃及苏生!……你灌溉土地,使一切生物欣欣向荣。你生出大麦和小麦,好叫神庙里欢度节日。”
——古埃及《尼罗河颂》
材料二:
有一首苏美尔人的诗写道:“只有人,他的寿命不会很长,无论他做什么,只是一场虚无。”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埃及人热情讴歌尼罗河的原因是什么?
2、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为什么带有恐惧和悲观色彩?试从地理环境角度予以解释。
答案:
1、尼罗河定期泛滥,且水量稳定,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为埃及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发展。
2、反映了美索不达米亚自然环境的不安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泛滥的时间和洪水量不可预见,两河流域的居民经常遭遇特大洪水的袭击;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势开阔,无天然地理屏障,易遭外族入侵。
幼儿园教案详案范文:谁会这样 篇9
活动目的:
1、感知各种动物的运动特征。
2、初步学会唱《谁会这样》,并能用动作进行表演。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小鸟头饰一个,《小鸟飞》和《谁会飞》磁带录音一盒。小鱼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律动:伴随着《小司机》的音乐入室。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司机开车的动作,边唱歌边进活动室。
2、师幼问好。
师:小朋友们好。
3、练声:《布谷鸟》
第一遍:要求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第二遍:能配上动作进行练唱。
4、学唱歌曲:
(1)以谈话的方式引入,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刚才我们练声歌里的布谷鸟给你们出了个题目,现在大家一起来听听它说了什么?
(1)你们知道谁会飞?
(2)它是怎么飞?
幼儿自由回答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出示小鸟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看看我请来的这只小鸟,它是怎么飞的?
(4)师扮演小鸟角色表演歌曲,引导幼儿理解歌词。
教学设计 篇10
【学习目标】
1、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记记,认识9个字。
2、对学生进行字词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3、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记记的教学,指导学生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提高阅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了解、欣赏我国优秀古诗词。
4、通过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倡导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6、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读读认认中要认识的字)
2、口语交际中的小小旅行社导游和游客的道具。
3、中国地图,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
4、水彩笔、白纸。
【我的发现】
1、自读探究。先读读几组词语,在读读学习伙伴的话,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2、交流发现。
3、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进行学习汇报。(老师在听取学生汇报时,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与感受)
4、评价总结。
【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 自读质疑:
自读8组反义词,勾画出要认识的字,把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
⑵ 交流讨论:
分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整体认记生字。
⑶ 拓展积累:
指导学生用反义词练习说话,把反义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加以理解,在运用中学习表达,积累语言。
2、我会填:
提示:本题是词语搭配的练习形式:形容词+名词。
⑴ 交流讨论:
小组互相交流探讨,先读一读,再口头表达,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老师随机指导。
⑵ 自己完成练习。
3、我会说:
⑴ 指导看图:
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景物吗?
⑵ 老师简介诗中的'大意。
⑶ 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
⑷ 边读边展开想象,读出感情,可以鼓励学生背诵。
【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我们的家乡是个好个好地方,有迷人的风光,丰富的物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家乡,赞美家乡。
2、创设情景,引导交际:
⑴ 师:外国小朋友要来你的家乡旅游,请你为他们精心设计一条旅游路线,要求在旅行中向游客介绍家乡的风景、特产和近些年来的变化。
⑵ 分组进行交际:
全班分成三个组,每组选出一名小导游和几名外国小朋友的扮演者,成立小小旅行团,表演排练情景剧。
⑶ 小组表演短剧:
演后评一评哪组演得好,好在哪里。
3、拓展能力,要求写话:
读写一写一题中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用几句话写写家乡美丽的景色或夸一夸家乡有名的特产。
【展示台】
1、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词语接龙竞赛,现在选举学生代表,共同指定竞赛规则,每组推选一名评委。
2、小组活动,游戏激趣:
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的比赛。每组答对一次得一分,评委最后根据得分情况宣布竞赛结果。
3、延伸课外,渗透教育:
⑴ 歌颂赞美家乡:
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充分利用课前收集的有关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照片,家庭中的小故事以及其他资料,以歌颂家乡为主题编成诗歌或小品进行表演,赞美家乡。
⑵ 小评委和老师共同评定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
【宽带网】
1、自读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⑴ 借助拼音,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⑵ 想一想第一段文字讲的是什么,第二段文字讲的有是什么。
2、合作学习:
⑴ 分组交流、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再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民族的特点吗?
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学生可以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自由汇报,不要求说全面,汇报的时候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图片、文字、绘画、歌曲)
⑵ 实践体验:(出示中国地图)
把找到的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家乡所在的省或自治区在地图上用小红旗标出来。
动手画一画你喜欢的少数民族服饰。
【课后记】
具体说来,一是要理解文章的内容,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二是要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为什么写篇文章。三是要体会到文章是怎样运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内容和思想感情的。衡量阅读能力的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标志,是独立阅读,即学生能独立思考,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读书的方法,学会读书。这是新教材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1
课题:
左、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页内容、做一做第1、2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左、右”,感知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了解它们的相对性,使学生能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观察、操作和活动的过程,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3、在游戏活动中,体会位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认识左右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建立左右的标准,初步掌握判断左、右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主题图、课件、卡片、图片、胶棒或胶水
教学过程:
预习:你平时走路靠哪侧走?写字用哪只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上下楼靠哪边走?为了安全,避免我们上下楼冲撞在一起,学校要求我们都要“靠右行走”,为此在走廊内学校还为我们贴上了小脚丫,以指示靠右侧行走。由此引出左右。
二、学习新知,交流反馈:
1、分辨自己身体的左右。
(1)你能指出你的左边、右边吗?
(2)其实我们身上有些部分也左右,你能找出来吗?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2、进一步认识左和右。
(1)你会用左和右说一句话吗?
(2)在日常生活中左手和右手可以做些什么事?
(3)说一说你现在坐的位置(左右、左边几个人)
3、借助儿歌强化认识左、右手
我伸出左手去
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手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
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4、左右的相对性。
(1)准备好你的各种学习用品。同位两个合作,动手摆一摆。
(2)提出要求:
①把数学书放在课桌的中间。
②铅笔放在数学书的左边。
③尺子放在数学书的右边。
④橡皮放在数学书的左边、尺子的右边。
⑤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3)小组内打乱顺序摆一摆、说一说,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我的左边有什么,你的左边有什么?)
(4)师生共同活动:我举右手,小朋友也举右手,发现了什么?
强调:左、右位置的确定要以观察者为标准。
三、检测与反馈:
1、第11页做一做第2题。
你的前面是(),后面是(),左边是(),右边是()。
从前往后数你是第(),从左往右数你是第()。
2、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完成练习二4——-6题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不但认识了左右,而且能利用左右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案的 篇12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
(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小学数学教案 篇13
课题:
加减混合(教材67页例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学具准备:
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
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
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天鹅例题1
播放动画
看:湖里有几只天鹅?
演示:又飞来3只
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
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
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
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
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问: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十3)
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十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
师: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师: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师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
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总结:
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幼儿园教案详案范文:可爱的小鸡 篇14
活动目标
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发展跑的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2、在信号声中,颜色的对应,快速找到奔跑方向。
3、体验帮助好朋友解决困难的乐趣。
4、喜爱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爱运动的好习惯。
5、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2、活动难点:向指定方向活目标快速地跑。
活动准备
1、用红、黄、绿皱纸捻成的小虫。
2、萝卜、青菜、蘑菇、母鸡图片各一张。
3、绿筐3个。
4、红、黄筐各一个。
5、泡沫垫36块。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幼儿自由开火车进场。
2、听音乐做小鸡操。
小鸡操
小鸡小鸡走走走,
饿得肚子咕咕叫,
看到小虫快吃掉。
小鸡小鸡走走走,
休息休息喝喝水,
身体棒棒来做操。
摆摆手,弯弯腰,
做个健康的鸡宝宝!
(二)练习部分
1、教师介绍游戏场景。
师:小鸡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朋友萝卜娃娃、蘑菇娃娃、和青菜娃娃吧。
(教师带领幼儿慢慢跑到“蔬菜宝宝家”,与蔬菜好朋友打招呼。
师:听,是谁在哭?好像是青菜娃娃哭了,我们一起去瞧瞧吧!
师:哎呀,原来是许多虫子在欺负青菜娃娃,我们怎么办呢?
2、游戏“小鸡捉虫子”。
(1)教师一边介绍游戏,一边示范游戏玩法。小鸡每次捉一条虫子,捉好后送到绿筐里。要求“小鸡”在捉虫子时不要挤在一起。
(2)请1—2名幼儿示范游戏。
(3)幼儿集体游戏,把虫子捉完。
(4)幼儿再次游戏。(在青菜、萝卜、蘑菇的家里放上红、绿、黄三种不同颜色的虫子,增加红、黄筐各一个。)提示幼儿,可以跑到青菜、萝卜和蘑菇“家”捉虫子,要把不同的虫子分类放回不同的筐中。
(三)结束部分
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案的 篇15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识字5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小朋友之间更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团结力量大”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交待学习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前3节。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作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移、谋、焰、柴、易。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词语,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四、学习诗句内容。
1.指名读,同学认真思考,了解大致意思。
2.教师讲解第1节的意思。
3.指名说第2节的意思。
4.教师范读第3节,讲解,并可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一根和一把的概念。
5.齐读l~3节,体味含义。
幼儿园教案详案范文:果蔬化妆舞会 篇16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2、透过画面观察与绘本阅读,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外形特征。
3、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绘本人手一本,背景音乐;
2、知识经验准备:幼儿举行过"化装舞会",对各种蔬菜已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化装舞会"引入,出示绘本,介绍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二、师幼共同阅读ppt,初步感受蔬菜装扮自己的方法。
1、出示ppt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
(1)都有哪些蔬菜们收到了化装舞会的邀请信?
(2)它们心情怎么样?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ppt2,提问:
(1)这是谁的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胡萝卜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他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竹笋?
3、出示ppt3,提问:
(1)是谁在打扮自己?
(2)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
(3)小白菜为什么要打扮成西兰花?
4、小结:原来蔬菜们都是根据自己的样子来打扮自己,打扮成和自己比较像、又方便化装的蔬菜。
三、幼儿阅读绘本至P13,感受绘本的趣味性,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
(1)阅读绘本至P13,看书时要从前往后,一页一页轻轻翻,一页一页仔细看;
(2)边看边想一想:蔬菜们是怎样打扮自己的?为什么这样打扮呢?书中还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阅读绘本,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讨论自己看到的画面情节。
四、集体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问题:
1、这是谁在打扮自己?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大蒜为什么不打扮成小白菜而打扮成洋葱?
2、这是谁在打扮自己?他把自己打扮成什么蔬菜?地瓜为什么要打扮成马铃薯?
3、冬瓜在做什么呢?他为什么发愁呢?
4、化妆舞会开始了,你看到了哪些蔬菜?他们在做什么呢?
5、你们瞧,蔬菜们都怎么了?你觉得谁的表情、动作最有趣?我们来学一学!
五、完整欣赏绘本至P13,进一步感受绘本的趣味性。
六、设置悬念问题,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这个果萼是哪种蔬菜的?青葱先生最后有没有找到小黄瓜小姐呢?他们又都是什么蔬菜装扮的呢?答案就在图书的后半部分,你们可以到图书角接着阅读。
教案的 篇17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露,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中的我是怎样进步的,感悟到尊重、信任和鼓励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产生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4、使学生认识到课文中的高老师之所以能巧妙地给予我鼓励和信任,是出于她对学生的热爱。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启发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学习时要充满自信。
2、了解高老师的做法,理解她对学生的爱。知道爱护别人,与人为善,才能真正地帮助别人克服困难。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磁带。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自己的秘密吗?谁愿意悄悄地告诉老师?有一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上三年级,他有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举手的秘密。
2、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初读指导。
1、各自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文中生字新词,想办法记住字形、弄懂词语的意思。
(2)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能说出故事的大体内容。
2、检查初读效果:
(1)小黑板或投影出示生字词:
A.谁能准确地领大家拼读这些生字词?指名领读。擦去拼音再读。随机抽查生字词读音。注意多音字:
露lù
lòu
找出课文中这些字读什么音,读读这些句子。
B.小组内相互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字形、弄懂词语意思的?
C.组织集体交流,教者适当总结带有规律性的办法。鼓励学生有创见。比如:记字形,可以用熟字换偏旁的办法。记仍,把扔(或奶)的偏旁去掉,换上亻(单人旁)。份还可以用加一加的办法识记。记况,左边冫,右边兄。题:左边是是,右边是页,注意页字要写在是字最后一捺上。
(2)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A.各自练习说。
B.指名当众讲述。
3、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下面各组字,组成词。
仍()偏()急()兄()分()
扔()扁()隐()况()份()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对话,尝试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试一试,你能正确认读下面的词语吗?
隐约虚荣心露馅儿声调习惯
仍然心照不宣一份情况偏偏
2、出示句子:
那浅浅一笑,照亮了我快乐的童年。
指名读。那是谁的笑,为什么会这么大的魔力?今天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感悟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说说我遇到了什么困境?在遇到困境后,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直接描写:不敢举手,出于虚荣心;动作、表情描写:脑袋嗡的一下蒙了低着头从座位上站起来,脸红得发烫眼泪很快流下来。)
(2)结合实际,谈感想:你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我这样的困境?在困境中,你最希望什么?
(3)指导朗读:想一想该怎样�
(4)指名当众朗读,说出自己对所读内容的感受。
(5)师生评议。
2、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在我很伤心的时候,高老师是如何对待我的?(一双温暖的手搭在我的肩膀上亲切的笑容)如果将课文中的搭换成放,� 为什么高老师不当众提出这种办法呢?(高老师对我十分尊重。举左手、举右手是师生二人独特的沟通办法,既维护了我的自尊心,又使高老师知道了真实情况,可谓巧妙,能看出高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是师生俩的秘密。点题。
(4)齐读三、四自然段。
3、轻声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1)高老师引导我走出困境了吗?指名读课文中相关句子。
(2)每每当我在课堂上与高老师的目光相遇时,我俩都心照不宣地相互一笑。请同学们仔细体会这种情形,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高老师和学生心心相印,情感交融。联系课题,体会师生俩的秘密非常美好。)
(3)如果你是当时的我,你有什么话想对高老师说?
(4)男女生比赛读。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采取分组读,师生共读等方式。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体会题目《举手的秘密》中的秘密二字,为什么用这个词?
2、你喜欢课文中的高老师吗?为什么?
3、你学到了什么?
4、你希望老师跟你之间有什么秘密吗?可以用小纸条告诉老师。
五、课外活动。
小组同学合作,将课文改编成三个场景的课本剧。
板书设计
14、举手的秘密
秘密(老师的爱)露馅儿(不自信)
从容(自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再现课文。
(1)火车接龙朗读课文。
(2)指名表演编好的课本剧。
提示指导:
a.可增加一个角色我的同桌,通过我与同桌的对话表现我的内心活动。
b.在表演的过程中,安排小记者采访。如:谈谈你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当你身边的同学回答问题时由于紧张结巴起来,你觉得该怎样做?
二、游戏巩固,识记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将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的字:抢、仍、况、份;半包围结构的字:题。上下结构的字: 室。
b.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生字。
③给生字组词。
三、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①出示生字卡,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生字各部分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安静,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四、词语积累。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将好的词语收录到自己的词语库中。
五、作业设计。
1、把你心中的小秘密写下来。
2、自制本课生字卡。
教学教案 篇18
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圆柱体》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了解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观察、比较、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并乐意讲述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装有乒乓球、小皮球、海洋球等各种球体物品的红色篮子,装有易拉罐、积木、擀面杖、塑料瓶等圆柱体的绿色篮子。
2、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认识圆柱体》。
活动过程:
一、以“怎样让圆柱体的物品滚动”导入,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1、幼儿自己选择圆柱体的物品玩一玩、滚一滚,探索发现圆柱体物品滚动的特征。
2、引导幼儿交流分享格子的探索发现:你刚才玩的是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易拉罐、积木、擀面杖、塑料瓶这些物品躺下来才会滚。
二、幼儿初步感知、了解圆柱体的特征。
1、给幼儿每人一块圆柱体的`积木,引导幼儿看一看、滚一滚,探索圆柱体的特征。
2、小结: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躺下来才会滚,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圆柱体”。
三、幼儿比较区分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特征。
1、引导幼儿从红色篮子里拿一件球体的物品,从绿色篮子里拿一件圆柱体的物品,玩一玩、滚一滚、比一比,探索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
2、引导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发现:球体和圆柱体都是会滚动的物体,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3、小结:球体可以向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却不能向每个方向滚动,只有躺下来才能滚动。
四、幼儿找一找生活中的球体和圆柱体的物品。
1、引导语:请你们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东西是球体或者像球体,哪些东西是圆柱体或者像圆柱体。生活中有的东西是球体的,有的东西是圆柱体的,不管是球体还是圆柱体都有它的用处。回家以后你们再去找一找球体的东西和圆柱体的东西,看一看这些东西会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
五、教师指导幼儿完成操作材料《认识圆柱体》。
反思:
《纲要》中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圆柱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到。但幼儿对圆柱体的认识是模糊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大班幼儿已认识了平面几何图形和球体的基础上,我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认识圆柱体的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环节是让孩子把这些不同形体的物体立起来,目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探索,来理解圆形是平面的,平躺着的,而球体、圆柱体等是可以立起来,是立体的,让孩子初步感知“平面与立体”的基本概念。孩子们在这一环节的表现让我惊喜,也给了我很多的感悟。我们有时低估了孩子的能力,不敢给予孩子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其实孩子们是乐于参加有一难度的活动的,这让他们能找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更多的成功感,这样孩子也会得到多方面的和谐发展。在以后的一些探索活动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一些观念与思维定势,多给孩子提供和创造一些机会,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能得到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给孩子们的思维插上翅膀,在知识空间里自由翱翔!
教学教案 篇1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及由生率组成的词语。会认 14个生字。
2.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是想象申奥成功那一刻中国人民欢呼、庆祝的热烈情景。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简介奥运会,激发学习兴趣。
奥运会每四年举行一届。奥运会上各国人民关注比赛情况,甚至通宵达旦观看比赛实况。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了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进步。奥运会会旗中五环相连,象征五大洲的团结和各国运动员以公正的比赛、友好的精神在运动会上相见。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听后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生自读课文,圈出文中的生字,并把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多读几遍。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4.指导读准字音。
平舌音:泽 翘舌音:传、申 后鼻音:京
5.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6.汇报。分小组派代表汇报识字方法。
记笔顺:申、匹、互、京
熟字加偏旁:目→泪 羊→洋
用→拥 包→抱
目→相
熟宇换偏旁:杨→扬
三、指导写字。
1.分析字形,看清田字格里的生字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
互: 匹:
2.指名在黑板上书写,集体评议。
3.完成“我会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2.齐读。
二、感悟课文。
1.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是指我们干什么成功了?成功之后怎么样了?
(我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成功之后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2.学习第1自然段。
(l)读一读,画一画。用你喜欢的符号画出表现人们非常兴奋,非常激动的句子。
(2)学生交流。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事先没有商量,但人们都涌上了街头。从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有同样的心清,都非常兴奋,非常激动。)
②“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是什么意思?
(把北京城比作了海洋,这海洋里装满了欢乐,指北京城里每一个人都非常高兴。)
3.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理解句子。
①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说明来的人非常多。)
②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a.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
么?
b.齐读,把你所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4.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2)学生交流。
①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
②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5.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
(l)齐读这一段。
(2)从中读懂了什么?
(3)你从中体会到了人民群众什么样的感情。
(为申办奥运会成功而高兴,为祖国的伟大而自豪。)
(4)再读,读出无比自豪办心情。
三、指导阅读。
1.朗读对感情要饱满,要读出为祖国的伟大而兴奋、激动的情感。
2.自由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11
我们成功了
几十万群众
天安门广场 挥舞国旗
一遍遍欢呼
人如海
中华世纪坛 歌如潮
击掌、拥抱、泪水流淌
(激动自豪)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在教学中我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登山则情满于山,看海则意溢于海。” 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在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后,我适时向同学推荐适合描写这个情境的成语:欢声雷动欣喜若狂 载歌载舞 灯火辉煌
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把课程标准中关于积累的目标落到了实处。
教学教案 篇20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
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
学习生字,读顺课文
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教学设计
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
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
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
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
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
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大鱼海兽咬住凶猛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出示资料,延伸扩展
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某一方面的内容写1篇短文。
教案的 篇21
教学目标
1能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联想的作用。
2学会3个和生字,理解16个词语。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热爱南国风光的感情。
重点:分辨课文中的事物和联想,初步认识这些作用。
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中前一个“鸟的天堂”为什么要加引号。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1揭题,导入。
出示课题。
理解课题。
“天堂”原来指的是什么?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初读课文。
听录音,思考:“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答案。
默读课文,通过或联系上下文学生字新词。
3检查自学情况。
读词语。
理解词语,先解释带点的字。
4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说说分段的依据。
5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1、6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深入阅读课文第一、二大段,着重分辨第二大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联想,起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听写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指名听写在灯片上,出示灯片全班校对订正。
解释词语。
2学习课文第一段。
指名读课文。
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比较句子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陆续跳到一只船上。”其中的“陆续”能不能换成“继续”?
读句子,说说句子中哪些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第4自然段的三个句子,次序能不能换?为什么?
小结:这一段具体描写美丽的景色和幽静的环境。
3学习课文第二段。
听录音,思考:这一段写的作者第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所见到的情景?看到了什么?
这是一棵榕树还是几棵榕树?从哪里看出来的?
默读第8自然段,用-----划出作者的见闻,用——划出作者的联想。
全班讨论、交流。
重点句子灯片出示。
小结:有了这些联想,把树当作动物或人来写,写出了树的勃勃生机。
作者为什么要着重描写榕树的在和茂盛?使大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不有哪些原因?
作者和他的朋友们这闪经过“鸟的天堂”,有没有看到鸟?为什么?
概括第二段的段意。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题。
读课文。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深入阅读课文第三、四大段。
2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过程
1明确学习任务。
2学习课文第三大段。
听录音,思考:作者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什么时候?他见鸟儿了吗?
指导学习第12自然段。灯片出示。
找到一对反义词。
课文怎样写出“热闹”?读一读,完成作业本第5题。
小结:写了鸟的声、影、种类、动作,用了排比的写法,短小而节奏鲜明,读起来声音短促,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作者写鸟多,用哪个词来形容?圈出来。
小结:这一段运用了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
配乐齐读第12、13自然段。
为什么作者这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了那么多的鸟呢?
归纳段意。
3学习课文第四大段。
指名读课文。
“留恋”表现在哪里?为什么“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理解最后一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而后一个不加引号?
4布置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2、4、5题。
背诵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依照第12、13自然段“先概括后举例”的写法,写一个片断。
小学数学教案 篇2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不同算式的相等关系,概括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运算律并概况法用。
教学方法:
观察法
教授法
归纳法等
教学课时
xx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大胆猜想
师:为了欢迎听课的老师,咱们班同学准备了几束鲜花。
出示图:左边有5束鲜花,右边有4束鲜花,一共有几束鲜花?怎样列式?
生:5+4=9,4+5=9。(师板书:5+4○4+5)
师(小结):这两个算式结果相等,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变成一个等式。这个等式里蕴藏着我们今天要探索的规律,猜一猜,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像这样的加法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今天我们继续探究。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1、出示情境图:体育课,同学们正在操场上做运动。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吗?
生1:跳绳的有多少人?怎么列式计算?(17+28=45,28+17=45,17+28○28+17)
生2:女生有多少人呢?(23+17○17+23)
师:继续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
2、那么,你能再写出几道像这样的等式吗?
(学生写后,同桌互查,指名交流,师相继板书三道等式)
师:这些都是等式吗?怎样验证?这些等式都有什么特点?
3、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咱们能举完吗?(师板书省略号)那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自己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学生交流后,再看书自学P56)
问:通过学习,你知道可以怎样表示?你觉得哪种表示方法最能体现数学简洁明了的特点?(集体反馈并总结,师板书a+b= b+a)
师:这个等式表示什么?(生交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
4、师:其实,加法交换律和我们并不陌生。357+218,你想到了什么?(生交流验算的依据)
师:那么,你知道为什么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吗?(看的方向不同,但总数不变)
(二)教学加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计算?(学生交流,师板书:28+17+23)
师:先算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添上小括号)还可以先算什么?(生加括号,并说计算过程)
师:这两道算式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师板书,生齐读)
2、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36+18)+22○36+(18+22)
3、引导比较,发现规律。
师:比较这几道等式,你发现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同桌讨论后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进一步追问: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引导学生抓住不变的`三层含义分析相同点)
师(小结):其实三个数相加,改变运算顺序,和不变。
4、你能照样子再写一道这样的算式吗?
师:既然这样的等式写不完,那么也可以用字母等式来表示这样的规律。如果用字母a、b、c表示三个加数,你能表示出这个规律吗?(学生独立写一写,然后指名板演,师生一起检查这个等式)
师(小结):三个数连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板书课题)
5、学习加法结合律又有什么用呢?(出示如下题目)你能很快口算吗?运用了什么?(学生说口算过程,体会加法结合律的用处)
35+40+60 64+(36+78)18+25+75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1、下面的等式各用了什么运算律?
①82+0=0+82;
②47+(30+8)=(47+30)+8;
③(84+68)+32=84+(68+32);
④75+(48+25)=(75+25)+48。
2、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说说你是依据什么填的。
①6+35=35+□;
②a+204=□+a;
③(45+36)+64=45+(□+□);
④560+(40+c)=(560+□)+ □;
⑤560+(180+440)=(560+ □)+□。
3、完成课本P58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
4、拓展练习
①64+25+136+75=(64+□)+(25+□);
②30+28+70+72=(□+□)+(□+□);
③5×4=4×□;
④6×4×25=6×(□×□)。
师: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四个数相加、五个数相加适用吗?更多数相加呢?由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你还能联想到什么?乘法是否也具有这样的运算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呢?你们课后能像这节课一样去探究验证一下吗?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教案 篇23
活动目标:
1. 欣赏中国和世界各地有特色的建筑,感受中外建筑风格的不同特点。
2. 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3. 运用绘画、制作等方式自主设计喜欢的房子。
活动准备:
1. 教师教学资源《房子大观》PPT,各种各样的房子资料。
2. 四种交通工具挂图,简笔房子挂图。
3. 教师手工作品一份
4. 彩色笔、绘画纸、手工材料(太空泥,彩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 《粉刷匠》律动操,组织幼儿入座。
2. 以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是很棒的小小粉刷匠,你们把房子刷的真漂亮。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下其它漂亮的房子啊。好,现在老师作导游,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3. (出示火车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着火车向我们的第一站北京出发。(欣赏中国古代和现代建筑的图片,了解中国建筑的特点。)
(1) 出示故宫图片,提问: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帮助幼儿进一步感受中国古建筑大气、端庄、对称的特点。
让幼儿认识梯形房顶,长方形房身。
(2) 出示鸟巢的图片,提问:你看看它像什么?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设计。
教师小结。
4. (出示飞机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飞机向第二站俄国的圣彼得堡教堂出发。欣赏圣彼得堡教堂图片,感受外国古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这个建筑像什么?它跟我们看到的中国建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你觉得它漂亮吗?帮助幼儿了解外国古代的建筑。
教师小结。
5. (出示轮船图片)老师:小朋友们让我们坐上大游轮向第三站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出发。欣赏悉尼歌剧院图片。感受外国现代建筑的风格特点。
提问:大家看看它的外形像什么?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象形建筑的特点。帮助幼儿掌握三角形房顶的建筑特色。
教师小结:我们中国的建筑和外国的建筑风格不一样,但各有特点,都很漂亮。都体现出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6. 老师:小朋友们我们看了这么多中国和外国著名的建筑之后,让我们一起坐着小汽车(出示汽车的'图片),去看一种很特别的房子。(出示蒙古包图片)。
提问:这是什么房子?猜猜看,在哪里会有这样的房子?它与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那里的人们要把房子建成这样?通过讨论了解不同环境、气候与建筑的关系。让幼儿了解认识半圆形房顶的建筑。
教师小结:不同的地方环境和气候不一样,所以房子建得也不一样。
7. 欣赏其他小朋友设计的房子,启发幼儿的想象力。
老师:今天我们坐火车、坐飞机、坐轮船去了那么多的地方看了那么多的房子,我想大家现在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了。在设计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下其它幼儿园小朋友们设计的房子。
8. 引导幼儿讨论、设计自己喜欢的房子。(播放粉刷匠伴奏曲) 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设计的房子,如可以用绘画的方式画出来,可以利用太空泥制作房子,还可以利用彩纸拼贴房子。
评价总结:
1.请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设计作品。
2.教师积极肯定幼儿作品,增强幼儿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活动延伸:
1. 可以请幼儿回家或在美工区继续制作或搭建各种各样的房子。
小学数学教案 篇24
课题:
比大小
教学内容:
P17-P18,练习三5、6、7、8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师: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生: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预习:
1、数出17页图中的猴子、桃子、梨和香蕉的数量,写在书上。
2、你能用“同样多”“多”“少”表示出它们间的关系吗?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的后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
二、交流汇报:
1、出示主题画
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
3=3,3>2,3<4
3等于3,3大于2,3小于4
(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2、做一做:p17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图,在说一说,最后再填写。
(二)课中休息,玩游戏:
玩抢凳子的游戏,其实其中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凳子少,人多,所以也有比大小的知识含于其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17页做一做第2题。
2、完成19页练习三第6、7、8题
3、完成19页第5题。
4、拓展训练:完成19页思考题:他说的对吗?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呀?或是你有什么想法呀?
教学设计 篇25
学习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二、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án 不读mín 。闻:前鼻音wé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 不觉晓,处处/ 闻啼鸟。夜来/ 风雨声,花落/ 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绝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处:
1.引导认识“折文”。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小学语文第二册读课文识字阶段(1~14)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拼音:
重点复习三拼音、整体认读音节、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与轻声音节,读准多音字“禁”(第2课)和“重”(第7课)。
识字:
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121个汉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科学的'记字方法记忆字形,认识并会书写7个新的偏旁部首。
能结合语境正确辨析常用的形近字。
继续培养学生养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认读生字的习惯。
写字:
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临摹简单常用的汉字,在临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书写的写字习惯。
继续巩固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和左中右结构的字,在临摹的过程中复习相关的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
阅读:
朗读课文或重点段落,基本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朗读。
教学设计 篇26
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所阐述的道理,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2、了解本文“哨子”的多种含义。
3、能从文章所选的众多材料中分析出作者的观点。
4、理解本文提出论点的方法及从多方面摆事实论证的写法。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本文从六个方面连续举事例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
2、难点:分析理解“哨子”的多层含义。
学法引导
通读全文,理解意思,分析联系,理清思路,概括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大千世界中的风花雪月、草木兽禽常常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生活中的浅吟低唱、物事人情总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科学上有着卓著成就、美国著名的《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富兰克林就曾因一只小小的、寻常的哨子而悟到了生活的真谛。下面让我们跟随这位伟人一起来感悟生活吧。
二、正课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
(1)给4~9段中的“哨子”各用一个词语概括其含义,然后给“哨子”下一个定义。
(2)第1、2段中的“哨子”与下文提到的“哨子”有什么关联?
2、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明确:
(1)“哨子”的含义:第4段,恩宠;第5段,名望;第6段,财产;第7段,寻欢作乐,肉体上的享受;第8段,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第9段,高贵的门第,荣华富贵。
“哨子”的定义:人们所追求的得不偿失的有害的物质。
(2)含义不同。第1段的“哨子”是实指,指生活中常见的能吹响的器物,儿童玩具;第2段的“哨子”用的是比喻义,比喻自己“不必要的东西”,是虚指。联系全文看,“哨子”的含义由最初的实指意义逐步虚化,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指人们对其价值做出错误估价的事物。
3、深入思考:
(1)第3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第10段与第4~9段有什么关系?作者归纳出的结论是什么?
(2)作者提倡什么样的价值观、人生观?(学生在4~9段中找到相关语句)
4、学生讨论后归纳:
(1)第3段在全文起过渡作用,也是为评述自己观察到的社会上的种种“哨子”现象而总起。第10段是对上文4~9段的归纳。
作者归纳出一个结论:为哨子付出太高的。代价是人类很大一部分悲苦的根源。其用意在于警醒世人,要端正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免受悲苦,寻求真正的幸福。
(2)从对六个事例的分析中,可以找到作者提倡的价值观、人生观。归纳起来即正直、正当、豁达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是文章精神实质所在。
5、课堂练习。
(1)解释下列词语:
恩宠荣禄、慷慨无私、人面兽心、生性恶劣
答案:
恩宠荣禄-指恩惠、宠爱、荣耀和俸禄,本指封建时代人们(尤其是为臣的)的追求。本课指获取上级的欢心,追求名利地位。
慷慨无私-大方,没有私心。
人面兽心-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像野兽一样,形容非常凶恶残暴。
生性恶劣-从小养成的性格、习惯很坏。
(2)谈谈自己生活中或社会生活中的“哨子”现象,并加以评述。
三、总结
哨子的事情是作者童年时代的一件小事,富兰克林却能从中悟到一个很有用处的道理,而且一直保留在记忆中,常常 由此可以悟到,杰出人物之所以杰出,与善于感悟是分不开的。吃一堑,长一智,铭记终生,就是一笔精神财富。
四、板书设计
哨子、人生真谛
恩宠、自由、品德、朋友
名望、自己的事
财产、舒适的生活、为别人做好事的一切乐趣
所有的同乡们对他的尊重慷慨、无私的友谊的快乐
寻欢作乐肉体上的享受、精神或命运方面一切可赞美的改善
外表漂亮的装束、讲究的住宅人身自由
上等的家具、精致的设备
高贵的门第、荣华富贵爱情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题。
教学设计 篇27
教学目标:
1.感受幸福的生活离不开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劳动者,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2.初步树立为他人服务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的意识。
3.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劳动者的感谢。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教学难点:
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关系。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互动
播放《幸福拍手歌》,同学们,跟着一起唱。
2.导入课题:同学们,看着你们一个个甜蜜的笑脸,好幸福啊!
那你知道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寻幸福的秘密,寻找幸福背后为我们服务的人吧。
板书:9、为我们服务的人
二、引导发现,明确认识
同学们看,这是我们班小红的一天的生活,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都有哪些人为小红服务了?
(课件演示吃早餐、走在上学的路上、乘坐公交车去上学、到学校上课、放学后到文具店、回到家看电视)
生交流:我发现为她服务的人有妈妈、公交车司机、老师、值日生、文具店阿姨、电视里的演员。
师:为她服务的人好多呀!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除了刚才画面中提到的人,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下面我们就来个小小的竞赛,在一分钟时间内,把你想到的劳动者写到纸上,看看谁写的最多,好不好?
活动一 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写出为我们服务的劳动者
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笔和纸,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时间到,请大家停笔。报一报你写了多少个(生1:8个,生2:10个,生3:13个,报到写数量最多的学生为止。)
师:说一说你写的都有哪些劳动者?(让写的最多的学生回答)
生:门卫师傅、快递员、清洁工、医生、厨师、警察、军人、煤炭工人、农民、理发师、美容师、送报员。
师:能写出这么多,你在生活中一定是个很有心的孩子。你写完了吗?
生回答:没写完;
师说:孩子们,你们能写完吗?
师:确实在我们每天的生活当中,有很多人都在为我们提供服务。比如(课件展示各行业的劳动者)其实就是再给大家两分钟估计你也写不完。因为这些为我们服务的人有的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的,还有很多我们没直接接触到,但我们每天依然离不开他们给我们提供的服务,比如吃饭,除了你妈妈外,我们所使用的碗筷就需要伐木工人、挖掘工人、运输工人、生产筷子和碗的工厂里的工人等等,妈妈做饭所使用的材料,就离不开种粮、油、菜的农民伯伯、卖菜的小商贩、塑料袋所依赖的石油产业工人;切菜所使用的刀具就离不开矿业工人、钢铁工人、五金工厂的工人等等。他们都在默�
活动二 假如没有他们,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1)为我们服务的人不胜枚举,假设一下,如果没有了这些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课件出示:如果没有了医生、警察、理发师、清洁工、面包师。任选一个主题。)
(2)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的感想。
生1:如果没有了医生,我们生病了就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身会越来越差,会影响学习,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生2.如果没有了警察,社会的治安就得不到保证,我们就不能拥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生3.如果没有了清洁工,我们生活的环境将会一团糟,我可不喜欢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生活。
师小结:是呀,没有了他们的服务,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甚至可以说寸步难行。概括起来就是,我们每天的幸福生活都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教师同时板书: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三、实地考察,走进服务者内心
活动三:汇报采访情况
师:课前呢我给大家布置过一个作业,就是让你采访一个每天为我们服务的人,大家都采访了吗?
1.下面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你采访了谁?结合屏幕上出示的问题把采访的情况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课件出示下列问题要求)
他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工作中他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他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技能?
他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他的工作?
他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2.师:谁愿意把自己采访到的情况分享给大家?
生1.我采访的是一位清洁工阿姨,她是负责我们社区两条主干道的清洁工作。她说每天早晨4点钟她就起床打扫卫生,保证人们在上班之前把道路清扫干净。她在工作中最大困难是她刚打扫好,随之就有些不文明的人乱扔垃圾,她不得不重新打扫;其次是遇到季节性问题,刚打扫完,一阵风吹过,满地又都是落叶,她再次重新打扫。通过这次采访,我才深刻地感受到清洁工阿姨的不容易,以后我一定要时时处处提醒自己,一定要文明守纪,绝不乱扔一片碎纸。
生2.我采访的是一位保安叔叔,他在我们小区做保安,主要职责是维护我们小区的安全秩序,他说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小区的车多车位少,很多车因为没有车位直接把车停在了路中间,妨碍别人出行,他希望车主停车时能够多为别人考虑,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小区里的居民都可以幸福的生活。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保安叔叔的工作很辛苦,以后我一定要提醒爸爸停车时不能停在道路中间。
生3.我采访的是一位老师。她的工作性质就是教书育人,在工作中他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工作技能,比如要说标准的普通话,了解儿童的心里变化,还要有很广播的知识。他最大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通过这次采访,我了解到做老师原来还需要掌握那么多工作技能,我也想做一名老师。
师总结: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次采访让大家对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和了解。
四、明辨是非,提升认识
活动四:他们这样做,对吗?
师:但在生活中依然有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图片展示:小朋友乱扔垃圾、上课时交头接耳、浪费粮食、.......)他们这样做,对吗?你曾经也这样做过吗?
生谈感受:
生1.他们这样做是不正确的,清洁工阿姨刚打扫完她就乱扔,太不尊重清洁工阿姨了。我也曾经这样做过,.......
生2.上课也不能交头接耳,他们这样做既不尊重老师又扰乱课堂秩序我也曾经这样做过。
生3.那个男孩实在是太浪费了,想到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的劳作,他们是多么不容易啊!我也曾经这样做过。
师总结:我想此时此刻,你肯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平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教育你们讲文明懂礼貌。在生活当中我们将心比心,时时处处约束自己的行为,就是对别人尤其是劳动者最大的——尊重(板书:尊重)。
五、引导启发,懂得感恩
师: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默� (板书:感谢)
1.你最想对谁表示感谢呢?请拿起笔在感谢卡上写下感谢的话吧!
(出示图片加背景音乐)同学们在感谢卡上写感谢的话。
我对我们的班干部说:(特别感谢你们每天不辞辛苦地为我们收作业)
我对校园的清洁工人说: (感谢清洁工阿姨每天我们打扫卫生,让我能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
我对警察说:(感谢警察叔叔为我们维护社会治安,能让我们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
我对我的老师说: (感谢老师每天认真为我们批改作业、用心教育我们)
我对厨师说:(感谢厨师师傅为我们做出喷香可口、营养均衡的饭菜)
2.指名交流。(此环节背景音乐继续。师在巡查过程中,发现比较好的内容,直接示意其起立,并让其带感情地朗读出来。)
师(总结):感谢我们身边所有的人,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我们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感激的话不但要说出来,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享受他人创造的幸福生活时,也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为他人服务,共同创造美好和谐的生活。(背景音乐停止)
六、课内启迪,课外践行生活
师:我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让生简单总结),老师建议大家利用休息日,在家长的安排下走进社区、走入社会,尝试做一次小义工,亲自去感受一下为他人服务的辛劳和快乐,相信你会有更多收获。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