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优质20篇】
通过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激发对未来的思考与探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1
我执教的是《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 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
语言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我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如对 “发明”、“发现”的学习品悟,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年级的阅读教学本应该在重点感悟词句的基础上,把握住文章的整体。
总之,只有认真的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高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篇2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但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陆网站查询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觉到了科学技术的威力?(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说一说你熟悉吗?)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课件2-4)
生:20世纪。
师: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课件5)
3.请一个同学读出课题,全班齐读。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怎样呼风唤雨?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是指哪个世纪?
生:呼风唤雨靠什么?
生: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
生:什么是“世纪”
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看来大家都是爱动脑、爱思考的学生。
师:那你们知道“世纪”是什么意思吗?
师:世纪:一个世纪是一百年,通常是指连续的一百年。
师:那“呼风唤雨”又是什么意思呢?
师:呼风唤雨,原本指人想象中的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就是支配自然的能力。在电视中、故事里,你知道谁具备了呼风唤雨的能力,能为我们介绍?
生:孙悟空 观世音……
二、自读课文
1.过渡:呼风唤雨在课题中可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只要用心读课文就可以体会。为什么这个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在读完课文的时候,我们就会明白这个问题。(板书问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
师: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从你开始读。生开火车认读:
板书:
幻想 维系 依赖 程度 改观 寄托 原子核
因特网 呼风唤雨 归根到底 腾云驾雾
3.师:词语读得好,课文读得怎么样?我找五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一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生:(读课文,一个学生读一个自然段)
生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总和。”
生3:“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来形容。”
师:孩子们读得非常努力,听得也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听听范读是怎么读的。(播放媒体资源中课件中的范读动画)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读通了课文,请哪位同学说说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师: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课件7设问句)
(设问句:为了引起别人注意,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故意先提出问题,自己提问自己回答修辞方式。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反问句:反问句是疑问句,这类句式常和“难道”等词联接。通常答案就在句子当中。例:"语文真的这么难么?")
师:同学们明白设问句和反问句的区别了吗?
好,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8)
师: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指名说一说)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课件9)
师:我们一起做一个练习吧(课件10)
师:让我们一齐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吧。
3、同学们,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想一想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下的时候,请同学们认真读一下课文,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来解决,好吗?
四、作业
1、同学们,在下课之前,看看老师还给你们留了哪些作业呢?
(课件展示)
2、下课,再见!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学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辈们的不同生活。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去学习课文。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四节,思考:20世纪的百年间,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巨大的变化?把相关语句画下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相机变字体为红色,出示相关图片。)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理解“地球村”。
1、为什么地球会变成村呢?
2、地球怎么会变成村呢?出示图片,师简介)
(3)我是从:“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们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师小结:“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0世纪科技如此令人瞩目,我们怎能不高兴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其实我们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带来的方便,请随便说一说吧?
师: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出示课件:“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指名读。
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生回答,师相机变红字
说话训练: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展示课件:农耕社会的图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课件:“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读,相机变红字。
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生回答后教师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师: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师: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
(4)体会变化之大。
出示这句话:“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
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从农耕社会到20世纪科技变化之大,之多,之快。
师:20世纪,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兴鼓舞,我们可以激动地说……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学习课文第五节
师述:20世纪的科学使我们这个时代可以呼风唤雨,英国的一位数学家哲学家这样说……
1、出示波特兰·罗素的名言: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2、指读,变时间(2009年——2023年)齐读
3、师述: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而且还会带来更多……
4、出示课件:指读最后一节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
六、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课件展示这本书的简介。
七、小练笔:《孙悟空来到21世纪》
师述:同学们,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连天上的孙悟空也知道了……
孙悟空西天取经后,在天庭时间待长了,觉得很没有意思。又听说凡间已经到了21世纪,便决定去看个究竟。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写,悟空会有哪些奇遇呢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 篇4
仙桃市东方小学 蔡长青
[情景说明]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七册“科技成就”主题单元的1篇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几百字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学习这样的课文,学生起初一定会兴趣盎然,但一旦对课文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后,这种兴趣也会稍纵即逝。学习这样的科普性的课文,教师应如何抓住学生兴趣,如何既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展望科技的未来,更让学生得到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让课堂教学中充满浓郁的语文味,才是处理好这篇教材的关键所在。于是,课前我让学生搜集、了解了有关20世纪科技成就的资料,对课文作了初步预习后,有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要学的1篇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小朋友写的。请大家认真看老师板书(板书课题)。说一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龙王呼风唤雨的事儿。
生:我想到了想要风就有风,想要下雨就下雨,真奇妙啊!
生:我想到了《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生:我想到了是谁在呼风唤雨?
师:大家的联想很有趣的,是啊由这个话题我们想到的多是与神仙魔法有关,而呼风唤雨的世纪又是个什么样世纪呢?下面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读不通的地方再读一遍,把课文读通为止。(学生自由读文)。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师:你们的神态告诉我,大家读得很投入。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生:课文写了我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你读懂了课题要表述的内容。)
生:课文告诉了我们20世纪现代科技发达,人们生活变化很大。(师:你从内容上读懂了课文主要内容。)
生:课文告诉了我20世纪是人类利用现代科技在呼风唤雨,在改变生活。(很好,你抓住课题,读懂了20世纪是怎样呼风唤雨的?)
师:通过你们自己刚才的读书,已经有了收获。不过,古人说:学贵有疑。所以,要读懂课文,一定要学会提出问题,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读懂课文。但学会提问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提真实的问题,二是一定要提自己一下子难以解决的问题。请大家看课文,你想弄清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科学发明?
生:20世纪是怎样怎样呼风唤雨的?
生:我想知道未来人类会怎样生活?
……
师:(根据学生质疑,老师肯定并疏理以上几个主要问题。)看来大家越来越会读书了。下面就让我们带着问题,自己细细朗读课文,看看你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儿体会到的?用笔把那些句子或语段画下来,可以把你体会到的写在句子旁边。(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
三、对话朗读,习得言语
师:(在学生一阵潜心默读之后)好的,有的同学已经在文中多处写下了体会,虽然只是一两句话,但老师体会到了你们的认真。现在请大家来交流交流,说说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注意,交流时,先说请大家看第几自然段,然后再读你画的句子,再说“我”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好,谁先说?
生:请大家看第二自然段。朗读。我从中体会到了人类的自豪与骄傲。
师:你的朗读就已经充满了自豪之感,你的理解真好。对于这里还有谁有不同说法?
生:我从这段中“那么多、出乎意料”体会到了作者赞叹、惊讶的感情。
师:他会从重点词中体会文章,真会学习。那你能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这份“赞叹”吗(生读)?
师:(对另一生)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他很惊讶、赞叹的语气。让我们全班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师:老师也听到了,而且老师发现大家把“发现”与“发明”还特意分得很清楚。说说看,你们认为“发现”与“发明”有什么不同。
出示:人们在地下( )了煤矿。科学家( )了前所未有电子计算机。
生回答(略)。
……(同样处理“改观”与“改变”)
师:这样就叫在阅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且,大家看,这小小的一个段落,有的读出了自豪与骄傲,有读出了赞叹与惊讶,这样就是读出了“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把文章读懂。下面让我们就这样交流阅读吧!
生:我从三四自然段中体会到了科技的变化特别快。
师;能说说具体的句子吗?
生: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师:很好,你们还听出了什么?
生:作者用“千”和“万”来说科技成就很多。
师:你不仅说出了诗的意思,还说出了,作者引用诗的目的。赞叹科技发展快、成果多。请你读一读吧。生读。
师:你不仅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请你们联想自己知道的,说一说,在过去没有发达的科学的农耕社会中,人们是怎样的生活情景呢?
生:炎热的晚上,人们摇着树叶扇子,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活。有的在屋外乘凉,还直说这天气真热……
师:很好,他让我们看到了农耕社会中,人们酷暑难熬的画面。谁能这样说:古时候,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生活(没有……只能……)。
生:过去,人们没有电灯,晚上只能在油灯下生活;没有空调,只能摇着大扇子解凉;没有汽车,人们只能步行和骑马;没有电视机,就只能——
师:你的语言真精彩。正是科技发展快,成果多,我们不能不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就让我们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再次感受一下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吧(学生自由读)。
生:老师,我发现作者用过去与现在相比,来说现在科技发展很快。
师:你能读懂作者的写法,作者就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表达科技发展快,科技成果多,你的意见很有价值。就这样,谁来说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我从中体会到20世纪的人类真了不起,有那么多发明。而且这段中,作者也是用对比的方法来写20世纪人类了不起的。
师:因此,你感到——(生:自豪!)� (师齐读第4自然段)。
师:大家已经自豪、激动了。大家注意,文中的“等”字可以去掉吗?(生:不可以)如果去掉,相信你们能把它代替的内容补起来。
生: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把课文读了一遍,只是没读“等”字)
师:老师是说,我们把“等”字换成其他的文字。(显然前面的学生没明白老师的用意。)
生:20世纪,洗衣机、电冰箱、加湿器……
师:好,你已经明白了。让我们象路爷爷的语言表达一样。(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你们看,上月球,用登上月球;下深海,用潜入深海;看天体,用洞察天体,表达尤其恰当。
生;(恍然大悟)
生:20世纪,人类欣赏数字音乐,迷上网络。
生:20世纪,人类发射卫星,爱上mp4。
……
师:是的,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让人们怎能不说——(生: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继续吧!
生:我从第五自然段中体会到作者对科学的赞美。(学生读句子:罗素的话)
生:我从这段的“的确”、“正在”和“必将继续”几个词语中也体会到了人类对科技的感激。
师:又是两位会读书的同学,我们都应该划下这些重点词,写下这些体会。是的,20世纪是一个——(生: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既饱含着赞美,更多的是感激科学的发展,就让我们一起用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话来总结吧——(齐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通过读文,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这样课文就理解得更深了。看,对人类的骄傲与自豪,对科学的赞美与感激全都写在你们的脸上,希望大家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读课文。会吗?
生:会。
师:下面让我们也象科学家一样,用“21世纪是______________的世纪。”说说,未来会是什么样呢?可以借用和模仿书本中的语言。
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消除贫穷的世纪。
生:21世纪是人类没有环境污染的世纪。
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自由翱翔太空的世纪。
生:21世纪是人类利用科技,无所不能的世纪。
……
师:从你们的眼神中,我想很多人心中已有了一份美好的愿望,要实现这些还得靠我们,靠现代科技,最后让我们一起铭记伯特兰·罗素的话吧(齐读罗素名句)!
三、教学反思
我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让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第四自然段中“等”字的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这样让学生成为语言学习主体,让课堂充溢语文味,望文生情,由情而达意,让朗读的指导落到实处。
有人认为:科普性的文章一般对朗读指导不必过分要求……我并不同意。教学中,首先,通过“从文中你体会到什么?”的提出,为学生的朗读找到了情感基点。然后,抓住文中“千树万树梨花开”;第四五自然段等重点句段进行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诸如“你从他的读中听到了什么?”都是对自主阅读、个性化朗读的诠释。教学中教师一再强调读出自己的见解,读出自己的感情,既是对阅读的引导,也是对朗读训练的指导。
四、专家点评
“语文教学一定要删繁就简,返朴归真,简单实用,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是人教社小语专家崔峦老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的报告中提出的观点。语文教学改革的专家杨再隋教授也有关于语文教学应奠基固本的观点,“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教学落实”的“三实”观点。对于语文教学如何进行扎实有效的语文训练,这一案例可以给大家很好的启示,整个教学从“感知—质疑—感悟—交流”处处体现了一个“实”字。
言语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教师善于从文本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有拓展性的、有运用表达型的、有想象发挥的。象对“等”、“发明”、“发现”、“改变改观”的学习品悟等等。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方法引导的朴实。教学中,教师讲在关键处,对于学法与习惯的引导该讲则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要有疑问,阅读要读出自己的见解;都是对语文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引导,显得朴实。
朗读指导的落实。阅读教学从始至终应贯穿“读”。在教学中从整体读,到词句、语段的交流读、品读,做到了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的朗读指导。如学生分别品读其中“自豪、骄傲、赞美、科技发展的快、变化大的惊叹”等等,同时体现了朗读的个性化。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让过头的“鼓励”与“赞扬”来维系教学,而用能引发学生心灵之弦的评价与肯定来恰当回应学生,既是对学生感悟的肯定,也是对学生个性朗读的引导,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自我体验与成长的快乐。
纵观案例,整个教学简单而扎实,很好的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领悟与语言训练的和谐统一,课堂教学中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课文题目)原文地址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5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听了这一课我最大的'感触是授课老师对于学生自学语文能力地培养,在这堂课上主要是对学生使用工具书,推敲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语言文字学科,学习中离不开工具书。工具书用好了,学习就事半功倍,好比战略家手中的地图一样有灵性。学生多数拥有《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和自学资料,但不能积极使用,认真揣摩推敲。个别同学甚至丢弃一旁,更谈不上勤于动手了。其实,从被动使用工具书到主动使用工具书,不仅意味着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而本身就是一个推敲语言文字,培养语文能力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平常的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好工具书,用工具书来促进我们的语文教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与科学老师联系,了解科学课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主题网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导: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请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注意风的最后一笔是横斜勾,世字最后一笔竖折。板书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是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靠什么?)
1.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2.读完课文你解决了什么疑问?指名回答质疑的问题。
3.你是从哪儿发现答案的?请你来读读文中的句子。
4.在我们的生� 拓展
6.这些发明和发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吧!齐读:
二、过渡:一百年时间的改观超过了上百万年的总和,真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与20世纪的科技发展成就。(先自学再小组讨论交流最后汇报)
1.指名回答:农耕社会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指名读一读,指导朗读,想象一下这样的社会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呢?
2.师:随着科技的发展,20世纪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有哪些科技成就?指名读说。纠正“潜”的读音。
3.师:这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源于科技的发展(板书科技)师: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齐读第四自然段)
4.师:神话故事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在20世纪的今天不再是人们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找找你生活中的“千里眼”“顺风耳”有哪些?(卫星、可视电话,网络,手机)“腾云驾雾”是神仙才有的本领,可是20世纪人们也具备了神仙的本领,比如:指名说(飞机,载人航天飞机)
5.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的是让人无法想象。正如课文中所说(出示大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我们已走过了20世纪,进入了21世纪,21世纪又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指名说,仿照第四自然段写写我们21世纪的新生活。(学生在写话纸上练笔)请生读一读。
四、师:是呀,21世纪变化更快,成就更多,更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最后再读课题,� 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
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课后反思:这篇课文仅仅用了短短几百字,将20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人类生活的改变展示给我们,在备课时,我常常考虑的是,我们已走入了21世纪,在授课中如何将课文内容与21世纪成就进行拓展与延伸。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区别“发明”与“发现”入手,进行知识的拓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发现、发明,关注生活中的变化,最后以小练笔的形式练写,由感知文本到拓展发现,最后到练写片段,体现出由中年级学段到高年级学段的过度,在字词教学中,抓住课堂生成的缝隙,不断渗透随文识字,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不足是: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理解应更深入些。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 篇7
《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教学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对文中出现的新事物的名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他们也通过上网,知道了作者路甬祥。这些对上好这篇科普性文章是很有帮助的。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这节课上是相当踊跃的。我在这一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首先,让学生质疑感悟,让教学简单化。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并提炼问题,听与说、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语文实践活动,始终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句展开,让课堂教学简单化。同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读出疑问”与“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的引导,这既是对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的引导,也体现了教学中以生为本,与文本对话的特点。
其次,适时抓住言语训练点,做到读说结合、读思结合,让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教学中,我抓住“发现与发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没有……只能……”“21世纪是的世纪。”进行教学,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品读、想象与表达,尽力让语文课堂教学真实与扎实,这样摆脱了以往科普性文章的教学中,单一地围绕“20世纪科学技术是如何呼风唤雨的?”等类似的常识性问题转圈的困境,而忽视了语文学习实践本身。
再次,语言训练的扎实。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畅想21世纪,又做到了读想、读写结合。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学习热情特别高,纷纷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也是我这节课的一个亮点。这节课学生真正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忽略了课后问题。课后题提出:“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
总之,只有认真及时的总结每个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用高层次和高水平来思考,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教学,总结和积累教学经验,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认读词语,理解“呼风唤雨,世纪,农耕社会,依赖”等词语,随文学习生字“赖,幻”。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阅读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29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
3、学生质疑。
预设:
(1)“呼风唤雨”什么意思?(原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在课文里指什么呢?)
(2)“世纪”什么意思?
(3)“呼风唤雨的世纪指什么?”等。
师:顺着学生的提问在“呼风唤雨,世纪”两个词语下画着重号。
过渡:刚才,大家抓住课题的两个关键词语去提问题,很会思考。学贵有疑,(指课题)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去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课件出示本课的词语)
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1)检查读音
(2)分析“幻,赖”的字形。
(1)读准词语是读准课文的关键,这一课的词语你会读吗?自己读一读。生读。
(2)文中有两个生字大家在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字形结构。
(3)师范写“幻,赖”。
3、我们跟随词语再次走进课文中,请大家默读课文,继续思考你们提出的问题。
4、汇报:读了两次课文,大家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学生汇报:从,我知道了,(结合学生回答相机理解“世纪”)
5、师:只要大家仔细读课文,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呢。
出示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三、品读第二自然段,初步感受科技的力量
1、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接:当然是人类。
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接: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一个设问句。
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
生:一问一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师: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
这三个句子连起来,就是说: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出示句子)是吗?和课文的句子比较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生:自读句子,比较。汇报。(强调突出了人类的智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师小结:是啊,用上设问句,一下子就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多妙啊!我们也要学习学习。我们一起来再读读,体会体会,好吗?(合作读)
过渡:读到这里,接下来,你想知道什么?(人类怎样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板书:现代科技
2、再读读文,能找出答案吗?
(1))指名学生发言
出示课件: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用红色线条给第一句缩句帮助学生理解。
师:这两个句子很长,读起来拗口。遇到这样的长句子,我们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部分,省略修饰的词语。看着画红线的词语,我们连起来读一读。(人类获得发现和发明。)
师:明白意思了吗?
(3))区别“发现”和“发明”并学会正确运用。师:“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呢?
板书:发现和发明(指名发言)
师:从字面看,两者很相近,但仔细推敲,却有不同。
(4))抓“那么多”“奇迹般、出乎意料”感受科技的力量。(这几个词语变红色)那么加上这几个词语,你们再读读,有什么体会?
(5))比较“百年”和“上百万年”
师: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让人类生活发生了改观和改变,请读第二句。(学生齐读)这种改观和改变有什么特点?
板书:改观和改变人类生活板书:一百年上百万年
师:“上百万年”就是百万年以上,从时间来讲,比一万个一百年还长,可是在20世纪的一百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发明却超过了上百万年的综合。
(画一个大于号)(在这两个时间的词语上画着重号)
师小结:短短几句话,路爷爷层层深入,表达非常清楚。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老师读问句,你们读后面的句子)
过渡:既然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20世纪的“呼风唤雨”呢?
四、品读三、四段,具体感受科技的力量。
1、请同学们读课文三,四自然段。课件出示: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提醒学生先说找到的句子,然后谈体会)
预设一、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课件出示)
(1))练读句子
师:这是一个很长的句子,请同桌之间读一读,相互听听朗读情况。
(2))感受语言表达的特点
师:大家说说,这个句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呢?(指名发言)上半句是写发现,下半句是写发明,路爷爷在语言表达上,条理十分清楚。
(在课件中将上半句变成红色)
(3))体会词语搭配的巧妙
课件出示四幅图并配上文字: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师:那我们再来读一读句子中的这些词语。
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话)20世纪,人类登上了月球,发现了——
(稀土金属,水);潜入深海,发现了——(奇妙的海底世界);洞察天体,看到了——;探索奥秘,又发现了——()。
师:仅仅就这些发现吗?(不是)那你还知道哪些发现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课件:
登上月球,发现了
师:(大家的语言表达跟路爷爷一样准确、恰当)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师:地球村说明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经不再是神话,现代科技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
过渡:可是,在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3、(课件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1))师描述创设情境,引导读
师:那时没有电灯,夜晚,人们只能在昏暗的油灯下干活;没有电视和收音机,千里之外发生再大的事情也无从知晓;没有汽车,远行只能徒步,甚至受伤需要抢救却没因为不及时而导致丧命,
(2))理解“依赖”和“农耕社会”
师:人类的生活,只能顺从自然,只能听天由命,这就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师:带着你们的想象,我们再来读这几句话。
师:(伴乐)20世纪的到来,却让这一切发生了变化。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千
里眼”——那是(电视机,天文望远镜等),(有了什么让学生讲,学生讲什么并出现相应的图片)我们可以了解世上所有的事情;20世纪,有了神话中的“顺风耳”——那是(收音机、电话,)我们可以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乘坐飞机,我们也成了腾云驾雾的“神仙”,宇航员叔叔乘坐火箭还能像嫦娥一样飞向美丽的月球,(展示科技变化迅速的图片)(红色字体让学生学生,师生很自然的接上)那么多的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出示)
(3))你们看,(停顿,让学生观看画面)20世纪的成就,正如古人所说(引读)出示诗句。
(课件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起读读这句诗。这句诗你是怎么理解的?
你能通过朗读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名读)
师:是啊,一夜的春风换来了千万树梨花的绽放,100年里科技迅猛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真是(引读)
生活在这样的世纪,我们多么骄傲,多么自豪,20世纪的成就——(生齐读古诗)20世纪是(齐读课题)所以说(出示)第一自然段
4、回顾课文,小结文章的说明方法
师:课文学到这,请同学们再来回顾三四段,用心想想,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板书:举例子
作比较引用
四、拓展延伸,激发阅读期待
小结:课文的疑问解决了,但是科学仍需要我们不断地带着问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面对新的世纪,你还希望科学技术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今天晚上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去畅想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创造什么样的奇迹?
21世纪是世纪。
四、作业设计
1、我要写一写课后的生字。
2、我要把这篇文章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3、我要读一读《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课文简说: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课文开篇气势恢宏,第一段只有一句话,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说明了一个事实: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借神话故事中神仙道士运用法力“呼风唤雨”的本领比喻20世纪与以往的不同。
第2自然段,课文连续运用两个设问句,强有力地说明,正是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阐明了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现实意义。
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列举具体事例巧妙地揭示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意义: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天入地、咫尺天涯已不再是神话,现代科学技术把广博的地球浓缩成了小小的“地球村”,“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可见科学技术对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十分巨大。
第5自然段中,作者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点明文章的主旨: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 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游戏:
比眼力、比嘴力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题目叫比眼力、比嘴力。看录象,把你看到的事件、事物大声、快速、准确地说出来。
生:人类登上月球。
生:潜入深海,探索奥秘。
生:人造卫星。
生:程控电话。
生:高速火车。
生:飞机。
生:远洋船舶。
生:因特网、电脑、视频
2、导入课题:
师:你知道这些事物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吗?
生:20世纪。
生:对,刚刚过去的20世纪。
师:20世纪出现了这么多新生事物,人们发现了那么多新奇的东西,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9课。
师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题。
二、质疑问难,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师:你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2、交流:
⑴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
生:20世纪。
师: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读,师评价。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能读得更好。
⑵ 学习第二自然段:
生:谁来呼风唤雨?
生答:当然是人类。
生: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生答: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生: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生齐读。
3、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点评、小结: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刚才同学们既提出了问题,又解答了问题。还有一些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我们就一边学课文一边来解决。
三、根据提问解疑问,学习课文
1、师:作者路甬祥用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人类把幻想变成现实,使得20世纪成为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大声读课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比脑力、比嘴力、比手力)
2、交流:
⑴ 生各自谈感受,师做引导:
生: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
生: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生:千里马也有了。有了高速火车、飞机,想到哪里都很方便。
生: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
生: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师生小结:也就是说,在20世纪以前,人们一直生活在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想象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这些都是人们的幻想。而 20世纪,人类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把这些幻想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⑵ 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师:这么多先进的、美好的、神奇的事物都在20世纪这一百年的时间里冒出来了。而以往上百万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同学们,这说明了什么?
交流:
生:20世纪的成就很大。
生: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把以前人们的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真厉害。
师总结:是啊,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师:你怎么体会这句诗?
生: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师:你从字面上来理解的。
生: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师:是啊,20世纪,人类把很多幻想变成了现实。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自己试一试。
指生读,评价。
4、师:同学们,现在老师再请你读本文第一句话,你会怎么读?
生读,评价。
生:我们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生齐读。
5、发现与发明:
⑴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20世纪,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人类发现了很多,也发明了很多。你能说说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⑵ 生思考。
⑶ 交流:
生1:人类登上月球是发明。
生2:我不同意。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月球上的奥秘,应该是发现。
生1:那人类是怎么登上月球的?那人造卫星不就是发明的吗?
师:我来综合一下你们两个人的意见。人类靠人造卫星登上月球,这是发明;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这是发现。
生1:我明白了。那潜入深海也是一样的。
生: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飞机、远洋船舶等,这些都是发现。
师:如果请你给发现与发明找意思相近的朋友,你会找谁?
生:发现──探索。
生:发明──创造。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1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喜欢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同学们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法术高强,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可真是呼风唤雨呀!今天我们就要走进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课文中的长句,生自由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耕”“赖”。
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联系上下文说说呼风唤雨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词语,指导学生读准确。
4.讲解“发现”与“发明”并进行练习。
四。指导书写
1.观察字形及占位。
2.教师范写,学生练习书写。
3.交流展示,教师评议。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发明发现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12
第一次在这么多教师面前上课,本来不紧张的我,却
出现了几个特别大的bug,真是不应该的事情。
1、在讲课的时候,中间有忘词的现象,突然一下子就断片了。
2、需要练字,尤其是谋篇布局,再看一看板书,实在不能说是一个精彩的课堂,歪歪扭扭的,真的是惭愧不已,今儿看见了别的学校写的粉笔字,真的是让我感受到压力,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粉笔字还有点沾沾自喜,但当看到这个板书的时候,我真的是懊悔不已。
另外一个是ppt的调试,明明在办公室都试好了,没想到底下去了还是出现了乱行的问题,最开始只想着试翻每一页的。pppt了,还是有些过分自信了。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看到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到忘词。中间有两次卡壳的地方,准备不充分的表现。
每一次上课总也有不完美的地方,让人心生遗憾。而这一次也是这样的,让我感觉到进步的空间还很远很远。
感谢黄校最开始说了那么多的话语,语重心长,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能有一个人愿意帮助教你成长你,其实已属不易。每每这个时候就感觉很温暖,这次上课中遇到的问题,慧慧及时鼓励和指导,给我说让课堂热闹点,毕竟听课的不是全都是语文老师,总是替我着想很多。
虽然这一个周很累,经常性加班,甚至有一天累到开车眼睛都睁不开,但是这或许就是走上坡路没有容易的,就是很累的道理吧。早上每天走的时候,看见兜还在睡梦中,就会感叹小时候倍受呵护的感觉可真好,可能每个人都是这时候过来的吧。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3.板书:发明、发现,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发现,发明” 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
3. 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4.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出示诗句)
5.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2.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
3.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5.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小练笔:请爸爸妈妈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办一张科技手抄报。
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3.板书:发明、发现,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4.用“发现,发明” 练习说话。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
3. 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4.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出示诗句)
5.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2.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3.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4.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科学创造神话 科学创造奇迹。
《呼风唤雨的世纪》词语 篇15
这篇课文是1篇科学常识性的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1、教学效果(思效)
作为科学常识性说明文,如果处理不好就容易上成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因此,我在教学这节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时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我带的班上学生朗读能力整体不高,于是我特别关注学生的朗读,分角色朗读三、四自然段介绍农耕社会和20世纪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体会到20世纪科技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在激情朗读后顺势教授说明方法,教学环节显得自然流畅。
但是,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充分预习,在课堂上表现很被动,有游离课堂的感觉。
2、教学收获(思得)
(1)紧紧围绕中心句,启发学生阅读。
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中心句“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呼风唤雨”什么意思?②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③20世纪之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20世纪之所以与过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还能推测21世纪人类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
从这一连串的问题中紧紧抓住中心句,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展开想象,大胆地表述。让学生从书本中所介绍的资料去认识20世纪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快地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
(2)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训练朗读。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这句诗是个重点句,在学生充分了解了科学的巨大成就后来读,就自然明白它所表达出的内容和感情的不同。还有,为了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我引导学生从文中找找看,并结合生活实际,辨一辨哪些成就是说“发明”的,哪些是说“发现”?这样的辩论,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从课文学习中感受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不足之处(思失)
学生对于“农耕社会”等知识一直都是半知半解的状态,正是因为学生太多的“不了解”,致使教师语言太多,问题过碎,让本可以简洁的教学环节显得松散。并且过多的话也扰乱了学生的思路,剥夺了他们谈自己感悟的机会。
4、改进措施(思改)
诸如此类的课文,学生必须有课前的充分预习。学生只有在课前搜集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现在已是21世纪,如果课前布置学生搜集、阅读21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16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朗读、理解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通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4、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cai课件;学生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题质疑。
1、齐读课题: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出示课件:“世纪”指一百年,20xx年是21世纪;“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运用法力换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的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2、过度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看看人们是怎样来控制、支配自然的。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课前自学情况,相机理解含义深刻的词语。
(1)认读新词:幻想联系依赖程度改观寄托洞察
原子核哲学家因特网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农耕社会
归根到底程控电话出乎意料
(2)理解:农耕社会、程控电话、因特网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回答问题: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
2、辨析“发现”和“发明”。
3、(出示课件)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用“~~~”画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全班集体交流:
(1)课件出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的状态的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l理解:
①读句子,说一说:你从“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什么?
②“千里眼”“顺风耳”就是指现在的_________________。
(2)课件出示描写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l理解:
① “等”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②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20世纪还拥有哪些科技发展的成果?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③再次辨析“发现”和“发明”。说说:哪些是人类的发现?哪些是人类的发明?
(3)说一说农耕时代和现代社会有什么不同。
(4)对比读:男生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说说这两段用了什么方法来介绍农耕社会的落后和20世纪的科技的进步的?体会“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好处。
4、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作者用了句什么诗来形容?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示课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5自然段,说说“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体现在哪里,“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体现在哪里。
四、小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畅谈未来,提出希望: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把你想象中的未来生活写下来,题目可以是《畅想二十一世纪》,也可以自拟。
板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农耕社会20世纪
(依赖自然)(呼风唤雨)
幻想现实
科技(创造神话、创造奇迹)
《呼风唤雨的世纪》 篇17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朗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6.师生交流。
三,作业
1.抄写生字,听写词语。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 靠 现代科学技术 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 说明什么 师板书:
过去 用 千里眼顺风耳 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 洞察天体 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 因特网飞机火车 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 讨论感受
设问: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 总结提高
总结: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板书设计: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
回顾历程 科学创造神话 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 科技创造奇迹 改善生活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18
《呼风唤雨》是1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课上我让学生先朗读然后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引导他们找出课文告诉我们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课文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掌握这一句是本课的中心句。然后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体会这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如体会“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我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再结合工具书,区分两个词语字面的意思,然后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具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体会用词的准确。再通过填空练习加以巩固。学习20世纪伟大成就时,针对3、4段出现的科技术语,我都找来了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进一步了解这些科技成就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科学技术在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物质生活,引导学生读出自豪的感情。通过观察“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一句子时,引导学生了解动宾结构的整齐句式,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炼的表达方法。并通过仿写练习,学习如何表达事物,达到语言的训练的目的。
抓住言语训练点,在教学中,选取具有语言学习与品悟价值的重点词句进行言语训练;第三自然段末作者引用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将其调整到学完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完视频资料后有了亲身的感受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本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
1、要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
2、不能调控课堂,有一种被教案牵着走,因此在处理课堂生成东西时不能随机应便。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及问题的出现,不能有价值的正确引领及有针对性,激励性评价,衷心地希望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19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1篇说明文,我个人不太喜欢这类文章,觉得读起来没有意思。但在教学这课时,我却发现学生对这类课文非常感兴趣,学起来热情很高。因为自己对教学这篇课文没有太多的想法,所以在备课时认真观看了教参后附带的光盘,从中汲取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没有把它上成科普课,而是上了一节很有“语文味”的课,我想这也是学生热情高涨的原因之一吧。
教学时,从课题入手,让学生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并通过题目找出课文的中心句,然后围绕中心句进行讨论“从哪里看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的第3、4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段,教学这两段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农耕社会”是个怎样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在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最后,让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自由的畅想、交流: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还会创造怎样的奇迹?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使学生在自由交流中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小学四年级语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写词“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
问:
谁认识,读一读。
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
2、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就叫……
完成课题板书:
呼风唤雨的世纪
3、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⑴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⑵ 是谁呼风唤雨?
(随机板书)
⑶ 什么呼风唤雨?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划出自然段序号及生字词,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可以借助字典老师来帮忙,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能找到黑板上问题的`答案吗?
2、检查生字词读音。
(出示,认读)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找到刚才所提问题的答案了吗?
三、学习课文1、2自然段
同学们真会读书,一下子就把刚才提的问题的答案找出来了。
出示1、2自然段内容。
(问题的答案用红笔写出)
自由地读一读。
点红“发现”、“发明”。
你们看,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
借助字典来帮忙。
指导朗读1、2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3、4自然段
是呀,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三、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汇报:
生:以前的生活很不好,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现在就很好,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有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地球村”。
师:真会读书!把问题的前后相比较找出了答案。
是呀,人类在上百年的历史中……(引读至“美好愿望”)
“农耕社会”是个怎么样的社会?
生1:只能种田来生活。
生2:只能大自然来掌握命运。
师引读“那时没有……愿望”。
读到这你想说什么?
生1:20世纪以前真是太不发达了。
生2:生活很艰难,也很单调。
师:那么能把这种感觉放进声音中读出来吗?
生齐读:“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美好愿望”。
师:想一想:“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有什么样的本领?
猜想一下古时候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
生1:“千里眼”可以看到很远,“顺风耳”可以听到很远的声音,“腾云驾雾”就是可以在天空中自由飞翔,想去哪便去哪。
生2:我想他们那时会想晚上回家能看看电视该多好呀!
师:这些幻想大多已经变成现实了。
引读“20世纪,人类登上……‘地球村’”。
师:点出分号,这是什么标点?
生齐:分号。
师:再读分号前后两部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分号前讲的是新发现,分号后讲的是新发明。
点到第二自然段:怪不得课文说:正是这些出乎意料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使用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谈谈你还知道哪些新的发现和发明。
的确,20世纪的科技成就太大了,难怪课文中说……
下一篇: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