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0页第2题,“练习二十一”第4~8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2.运用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熟练地计算。

难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口算下面各题。

23×4=

230×4=

18×3=

7×50=

54÷3=

540÷3=

60÷30=

250÷50=

教师出示卡片,学生口算练习。

乘法和除法算式各选一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方法。

2.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1)讨论:笔算乘、除法应注意些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再指名说一说。

①计算乘法时注意对位和进位。

②计算除法时注意试商,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分析这几道题的错误原因。

在小组内议一议,说一说。

(3)把这几道题在自己练习本上改正过来。

3.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4.说一说计算的依据: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

5.解决实际问题。

投影出示教材“练习二十一”第6题。

(1)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已知总价和单价,怎样求数量?针对题中所求的问题分别说一说,再计算。

(3)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数量关系?

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二、实践应用

教材“练习二十一”第4、5、7、8题。

1.第4题。

(1)组织学生练习。

(2)在小组中交流检查。

2.第5题。

(1)学生独立练习。

(2)说一说验算的方法。

3.第7题。

(1)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呢。

4.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300÷4=75(元)

75×12=900(元)

三、课堂小结

在计算过程中,要根据题目要求,认真仔细地计算,算完后还可以运用估算进行验算。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内容:比万大的数、计数单位、数级、数位等(课本第2~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习惯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2、理解、掌握我国计数习惯。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4、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数级、数位、计数单位的区别以及”位值”的理解。

教学重点

计数单位以及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实物投影、计数器、小卡片、表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让学生写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如:

学校里共有多少名学生?你家里没月收入大约是多少元?一年的收入大约有多少元?

2、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板书:25000

老师:这是老师家里的存款,请同学们说一说,老师家里有多少存款?这个数是几位数?(五位数)各个数位的名称是什么?各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2 5 0 0 0

……万千百十个

位 位 位位位 →数位

……万 千 百十个 →计数单位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亿以内数的认识。

2、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1)投影出示:

(2)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投影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亿”。

(3)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4)认识数级。

①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计数单位。

②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四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整。

(5)认识“数值”

三、课堂练习

1、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识。

2、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3题

四、课堂总评

让学生自己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数学四年级上册亿以上数的读法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2、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以及按数级读数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能按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2、帮助学生建立有关数的概念,掌握一系列的计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3、在万以内数的读法基础上教学亿以内数的读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鼓励学生在科学领域中研究与创造。

教学重点:亿以内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每级末尾、中间带0的数的读法。

教具、学具准备:算盘、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答:(1)一千里面有( )个百,一万里面有( )个千。

(2)( )个一百是一千,( )个一千是一万。

2、复习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师出示5张卡片: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教师首先把“百位”贴在黑板上,指名同学按照顺序依次贴其它卡片。全部贴好后请同学口述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3、读数练习:

教师在贴好的数位下填数字,学生进行读数练习。重点引导学生复习中间或末尾带0的数的读法。

4、想一想,万以内的数的读法规则是什么?

(引导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为后面类推亿以内数的读法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①1993年我国台湾省大约有20944000人。

②人造地球卫星速度是每分钟约474000米。

③某县去年试种水稻新品种,总计增产5471000千克,增值6705000元。

学生自由读一读上面3句话。

2)导语:

我们已经学会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用到这些比万大的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像这些比较大的数的读法。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2、新授:

(1)教学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

①学生观察板书:个、十、百、千、万,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你能按这样的规律继续往下数吗?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类推,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学生根据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的规律自己数出:十个一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教师板书:十万、百万、千万。

②认识“一亿”:

用刚才的方法,我们接着往下数,十个一千万是多少呢?

(学生认知有难度,可能会说出,十个一千万是十千万,在这时,教师要同学生一起数,并指明,十千万就是“一亿”。)

教师板书:一亿,并指出一亿是个很大的数,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看投影:

自由读一读。(把抽象的数形象化)

③结合板书,教师指出个、十、百、千……等都是计数单位。

亿以内的计数单位有哪些呢?

从刚才数数的过程中,你发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2)教学数位和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①引导学生观察:计数单位之间是怎样排列的?

教师说明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②师生共同完成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板书: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写一个“位”字。

重点提示亿位前面要加“……”。

③分清数位与计数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几个一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写在十位上……几个千万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教师出示卡片:数字“5”,把它放在不同的数位上,同学分别说出它的计数单位。

④认识数位分级:

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突出我国四位一级的计数知识,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板书,进一步完成数位顺序表。

⑤反馈训练:

请同学仔细观察数位顺序表,完成练习一1、2题。(灯片出示)

(3)教学万级数的读法:

①先读出下面各数:

28、308、4007、3070

这些数都在哪一级?表示多少?

如果把这些数放在万级,又表示多少呢?

引导学生明确:同一个数在个级时表示多少“个”

在万级时表示多少个“万”

(渗透个级数与万级数读法的内在联系。)

②教学例1: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珠算上分别拨上二十八万和三千零七十万。

学生对照数位表,先写出阿拉伯数字,然后自己试读这两个数。

引导学生根据个级数的读法,类推出万级数的读法。

同学之间互相汇报试读结果。

③反馈训练:2页做一做。

④思考讨论:

万级数与个级数读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明确:读万级里的数,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4)教学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读法。

①出示例2:

观察:例2与例1的各数有什么区别呢?

(例1都是整万数,例2是含有两级的数)

像这样含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你能不能应用刚学过的知识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自己读出这几个数呢?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②学生试读例2的三个数。

24600 640700 10030040

思考讨论:

先读哪一级,怎样读?再读哪一级,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0”不读出来,什么情况下“0”要读出来?

(用试读讨论方法,突破难点:鼓励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③在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出亿以内数的读法法则。

④反馈训练:3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一第3题:读下面每组数

34和340000 3004和30040000

340和3400000 3040和30400000

(通过此练习,使学生弄清个级的数与万级的数在读法上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读数法则的第二条)

2、练习一第4题:

学生充分说、读,面向全体,引导学生根据读数法则来读中间、末尾带零的数。

3、判断:

(1)40805000读作:四百八十万零五千( )

(2)3706000这个数中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

(3)40506000这个数中有一个零要读出来。( )

(此题考察学生对难点的掌握情况)

4、出示活动数字卡,在数位顺序表上进行读数练习: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练习一第5题。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的:

1.知道这两种运算的意义(即: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2.知道加法和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及互逆关系

3.可以熟练对一个算式各部分进行转换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关系求解算式中的未知数(必须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实例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内容:

一、预习、新课呈现

1.举例:班上有30个女生,12个男生,则班上共有多少个同学?(算式为30+12=42),提问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加法?加法的定义: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的的数叫做和。

2.举例:班上总共有42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2个,那么有女生多少个?(算式为42-12=30),提问让同学们思考什么叫减法?减法的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要求的加数叫做差。

思考:如果已知的是班级总人数和女生人数,那么算式应该怎么列,各部分的名称又是什么?

3.根据上面给的'两个例子,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尝试总结加法和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二、课堂练习

1. 根据3468+475=39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943-3468= 3943-475=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例:28+19=47 47-19=28 47-28=19

(1)247+435=682

(2)643-175=468

(3)569-346=223

3、猜猜我是几?

(1)我减去56得120 (2)483加上我得数是792 4、下面各题应该用什么办法计算,为什么?

(1)滑雪场上午卖出86张门票,下午卖出59张门票。滑雪场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2)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370包,剩下630包。共运来多少包练习本?

三、课堂总结

串讲知识点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16 1274042
");